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怎麼反駁歷史是一面鏡子

怎麼反駁歷史是一面鏡子

發布時間:2022-08-08 18:44:42

A. 「歷史是一面鏡子,過去就讓它過去吧」怎麼結合回答

樓上的答得很好,確實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用功利性的眼光去篡改歷史,那樣的鏡子將是一面哈哈鏡;歷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過去,是先祖活動的事實,只有首先尊重事實,我們才可能從中吸取前進的動力。

B. 歷史是一面鏡子嗎

歷史是一面鏡子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如是說。鏡者,鑒也。鏡子的意義在於讓你有所借鑒,以便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而中華民族浩瀚煙海般的歷史正是這樣一面明鏡,每每撫今追昔,我們總能收獲很多很多。 現如今,人們的內心似乎越來越脆弱了,遇到一點小挫折就認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了。昨天我又看到報紙上一篇關於大學生自殺的報道,掩卷長嘆,一朵年輕的生命還沒來得及綻放,就這樣凋零了。而他自殺的原因,竟然僅僅是在求職面試中遭到冷酷拒絕。不禁感嘆,現代人是該好好照一下鏡子了。 歷史這面鏡子會教會我們怎樣面對挫折。 詩仙李白,也曾「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吟「我輩豈是蓬蒿人」。然而,世俗的讒言中傷,官場的爾虞我詐,現實的冷漠無情冷卻了他仗劍出川時的一腔熱情。面對如此挫折,詩仙甩出「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拂袖而去。今生做不成「廊廟偉器」,可「天生我才必有用」;百結愁腸,萬古塊壘,不過濁酒一杯爾!當心鏡雲開,逆浪踏平,便是破霧霞光,鼓帆長風。於是,文苑詩壇,響徹詩仙雄渾的晚唱。 同時,歷史也讓我們看到,曾經的西楚霸王項羽,遭遇挫折時,放大痛苦,鑄成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歷史告訴我們,沒有挫折的人生還夠不上絕倫和壯美;而沉淪於挫折後的痛苦不能自拔的人生,註定是悲劇的人生。 面對以驚人的比率增長的自殺事件,我還發現它們有一個驚人的共同點:自殺的原因多是太過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或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我不禁想問:現代人的眼光為何如此短淺? 歷史告訴我,那是因為他們眼中只有自己,沒有更高遠的追求和信念作支撐,因而缺乏對自己人生價值的思考和認識。還是讓歷史這面鏡子來為我們呈現人生該有怎樣的追求吧。 楚子沉吟澤畔,九死其不悔;張騫追逐駝鈴,單騎越天山;衛青旌旗翻卷,大雪滿弓刀;鑒湖女俠為國喋血,壯哉壯哉啊…… 歷史撞擊著我們的心靈:人並不僅是為自己活著,還擔有對他人,對祖國的責任。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說挫折是人生的惠賜,它說人生應該有更高遠的追求,它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有了這面鏡子的惠示,人無論如何也不該輕易放棄神聖的生命了。 哲人說,這個時代是不思的時代,車水馬龍中,人們忘卻了存在,迷失了生命。那麼,就讓我們將歷史這面明鏡供奉在心中,時時規勸自己如何度過一個無悔的人生。 明鏡高懸。

C. 曉松奇談開場時說歷史不是鏡子下面幾句是什麼 又是什麼意思

歷史不是鏡子,歷史是精子,犧牲億萬才有一個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滾打才不辜負功名塵土!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遠方,行萬里路才能回到內心深處!未來不是歲數,未來是禮物,讀萬卷書才看的清皓月繁星!奇聞說今古,談笑有鴻儒!

D.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那歷史記載就一定是真實的嗎

不一定。如果一個人用銅做鏡子,他可以把衣服弄直;以史為鑒,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看到得失。魏徵是唐代的政治家。研究凌炎閣二十四大功績的歷史學家只有一種情感偏好,這影響了史料的真實性。現代歷史學家除了情感之外,還增加了理性,也就是說,增加了歷史科學的需要。為了反思所謂的歷史規律,我是他們的追求者之一。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反映現實,展望未來,獲得啟示。

這種理解下如果銅被用作鏡子,你可以糾正你的衣服;以史為鑒,知興衰;;如果把人當作一面鏡子,你就能知道得與失。世界是真實的,歷史是復雜的,所以光有一面鏡子是不夠的。關於不同服飾的美,《殷方太甲記》:「太監皇帝已經立了三年,未知而殘暴的歷史故事在現實中不斷展開。因此,唐太宗說:以史為鑒,我們可以了解興衰。

E. 歷史是一面鏡子假如當初商紂王能廣開言路,差納忠言何至於落的個身敗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場,仿照這個句子另

歷史是一面鏡子,假如當初商紂王能廣開言路、差納忠言何至於落的個身敗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場;假如楊廣能體恤民情、遠離美色何至於落得個眾叛親離叛臣逼縊的下場;假如朱由檢能明辨忠奸、勤政親民何至於落得個走投無路孤吊煤山的下場。

是這個意思嗎?

F. 《曉松奇談》開場時說"歷史不是鏡子"下面幾句是什麼 表示什麼意思

歷史不是鏡子,歷史是精子,犧牲億萬才有一個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滾打才不辜負功名塵土!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遠方,行萬里路才能回到內心深處!未來不是歲數,未來是禮物,讀萬卷書才看的清皓月繁星!奇聞說今古,談笑有鴻儒!

G. 仿寫句子:謝謝 歷史是一面鏡子。 假若當初商紂王能廣開言路,察納忠言,何至於落得個身敗名裂、葬身火

假如當初蔡桓公虛心聽取扁鵲的意見,何至於病入膏肓而一命嗚呼呢?
假若當初項羽能從諫如流,接納忠言,何至於落得個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的結局呢?
然而,反過來說,
如果當初齊威王不採納鄒忌的諫諷,又怎能取得「戰勝於朝廷」的結果?
如果當初唐太宗不採納魏徵的勸告,怎麼能創造「貞觀之治」的局面呢?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
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

H. 歷史是一面鏡子的理解及其啟示

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用功利性的眼光去篡改歷史,那樣的鏡子將是一面哈哈鏡;歷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過去,是先祖活動的事實,只有首先尊重事實,我們才可能從中吸取前進的動力.

閱讀全文

與怎麼反駁歷史是一面鏡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