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的史查什麼部首
查部首「口」。
釋義:
1、歷史,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亦指記述、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科: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
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
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
相關組詞
史書、秘史、史前、歷史、通史、修史、史實、別史、史官、史學、正史、病史、史評、史料
文言版《說文解字》: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屬皆從史。
白話版《說文解字》:史,宮中負責記錄重大事件的官員。字形採用「又」作邊旁,像一手持「中」。中,表示記錄的客觀公正。所有與史相關的字,都採用「史」作邊旁。
組詞:
1、史無前例
拼音:shǐ wú qián lì
釋義:謂在歷史上是空前的,找不到同樣的例子,前所未有。
2、史書
拼音:shǐ shū
釋義:歷史書:記錄歷史的文獻。
3、通史
拼音:tōng shǐ
釋義:貫通古今,並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作敘述的史書。如《史記》《資治通鑒》《中國通史》等。與「斷代史」相對。
㈡ 歷的偏旁是什麼
歷的偏旁:廠
拼音:
[lì]
釋義:
1.經過:經~。來~。閱~。~盡甘苦。2. 經過了的:~程。~代。~史。~來。3. 遍、完全:~覽。~數(shǔ)。4. 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法。
㈢ 歷這個字什麼讀
部首筆畫
部首:廠 部外筆畫:2 總筆畫:4
五筆86:DLV 五筆98:DEE 倉頡:MKS
筆順編號:1353 四角號碼:712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386
基本字義
1. 經過:經~。來~。閱~。~盡甘苦。
2. 經過了的:~程。~代。~史。~來。
3. 遍、完全:~覽。~數(shǔ)。
4. 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法。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謪,厤( lì)聲。從「止」,表示與腳、行走有關。本義:經過)
2. 同本義 [go through;experience;undergo]
歷,過也。——《說文》
深踐戎馬之地, 足歷王庭,垂餌虎口。——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歷齊河。——清· 姚鼐《登泰山記》
已歷三世。——《三國志·諸葛亮傳》
身不歷農畝之勞。——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歷兩京左右通政。——清· 張廷玉《明史》
3. 又如:身歷(親身經歷);歷時(所經過的時間);歷劫(佛教用語。指世界經歷多次成、住、壞、空的生滅過程。劫,為宇宙在時間上的一成一毀);歷歲(經過一年);歷載(經歷多年);歷遠(經歷長久);歷紀(經歷的世代)
4. 行;游歷 [travel through]
伏軾撙銜,橫歷天下。——《戰國策》
遍歷名山,博採方術。——前蜀· 杜光庭《李筌》
5. 又如:歷聘(游歷天下以求聘用);歷國(游歷各國);歷行(遍行,走遍);歷塊(穿過一國如過一小塊土地。比喻迅速);歷說(游說)
6. 超越;超過 [surpass]
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逾階而相揖也。——《孟子》
7. 又如:歷位(逾越位次);歷階(越階而上);歷涉(度越)
8. 擔任;先後擔任各種官職 [take charge of]
歷十二官,處事無纖毫過差。——唐· 韓愈文
9. 又如:歷仕(做官);歷官
先後連任官職);歷職(先後連續任職);歷正(古代主管天文歷法的官
10. 選擇,選定 [select]。如:歷吉日(選擇吉祥的日子)
11. 發出;流露 [reveal]
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楚辭》
12. 審視;察看;推算 [examine]
歷象日月星辰。——《漢書》
13. 又如:歷物(分別研究事物之理);歷家(專門觀測推算歷象的人)
14. 擾亂,觸犯 [offend]。如:歷法(違犯法紀);歷亂(胡亂,雜亂無序)
〈副〉
1. 盡;遍 [all over]
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吉爾百姓於朕志。——《書·盤庚下》
歷驗各種僵石。——[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2. 又如:歷心(盡心,重視);歷行(遍行,走遍);歷問(遍問);歷閱(遍讀)
3. 逐一;逐個地 [one by one]
歷觀文囿,泛覽辭林。——蕭統《文選序》
4. 又歷歷可聽;歷歷在目
〈形〉
1. 分明,清晰 [clear]
口齒自清歷。——左思《嬌女》。又如:歷然在目
2. 稀疏。
赤壚歷強肥。——《管子·地員》
3. 又如:歷齒(牙齒稀疏)
〈名〉
1. 歷法,歷術 [calendar]
君子以治歷明時。——《易·革》
天文陰陽歷算。——《後漢書·張衡傳》
2. 歷書,按當年的日、周和月順序載有天文學等資料的出版物 [almanac]
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孔雀東南飛》
3. 又如:航海歷
4. 次第,依次而定 [order]
命宰歷卿大夫至於庶民土田之數,而賦犧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禮記·月令》。注:「歷,猶次也。」
5. 所有以前的、先前的 [all previous]
持歷朝聖訓授君。——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6. 又如:歷世(歷代,過去的各個朝代);歷葉(歷代;以往各代);歷稔(歷年,連年)
7. 通「鬲」。釜鬲 [cauldron used in ancient China;tripot]
銅歷為棺。——《史記·滑稽列傳》
8. 通「櫪」[manger]
伏歷千駟。——《漢書·梅福傳》
常用片語
1. 歷朝 lìcháo
[in the past dynasties;generations] 所經過的各帝王或朝代
歷朝官制
2. 歷朝聖訓 lìcháo-shèngxùn
[adjuration of the deceased of the emperor throngh ages] 前幾代皇帝的遺訓
先遣內侍持歷代聖訓授君,傳上言。——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3. 歷程 lìchéng
(1) [course]∶經歷的過程
回顧戰斗的歷程
(2) [mechanism]∶化學反應的一系列步驟
4. 歷次 lìcì
[all previous (occassions, etc.)] 以往各次
在歷次戰斗中他都表現得很勇敢
5. 歷代 lìdài
(1) [past dynasties]∶以往各代
歷代王朝
(2) [through the ages]∶過去的整個年代
歷代名畫
6. 歷法 lìfǎ
[calendar] 民用年的起始、長度和劃分是固定的歷算系統,這種系統中按一定的規則安排日和更長的時間劃分單位(如星期、月和年)
7. 歷階 lìjiē
[ascend the flight of steps] 登階,跨過台階
毛遂接劍歷階而上。——《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8. 歷屆 lìjiè
[all previous sessions (governments,etc.)] 以往的每一次。常指集會而言;過去各次
歷屆人民代表大會
9. 歷盡 lìjìn
[experience and suffer] 多次經歷或遭受
歷盡滄桑
10. 歷久 lìjiǔ
[last long;through or for many years] 經歷很長的時期
歷久不衰
11. 歷來 lìlái
(1) [always;constantly; all along; all through the ages]∶過去多年(次)以來;從來
我們歷來相信科學
(2) [from time immemorial]∶遠古以來
這些島嶼歷來都是中國的領土
12. 歷歷 lìlì
[distinctly;clearly] [物體或景象]一個個清晰分明
歷歷可數
歷歷在目
13. 歷歷可數 lìlì-kěshǔ
[clearly count] 清清楚楚的數出來
珠歷歷可數也。——明· 魏學洢《核舟記》
14. 歷歷在目 lìlì-zàimù
[come clearly into view; leap before the eyes; be still alive in one's memory] 清楚地顯示在眼前
歷歷在目,疑其類墟墓間事,不祥也。——宋· 洪邁《夷堅志》
15. 歷落 lìluò
(1) [arranged in no particular order;fouled up]∶參差不齊;疏落
天上疏星歷落
(2) [having delicate beauty]∶儀態俊秀不俗
16. 歷年 lìnián
(1) [calendar year]∶歷法上的年
(2) [over the years]∶過去多少年
歷年的積累
17. 歷日 lìrì
(1) [calendar day]∶民用日;從子夜到子夜的時間
(2) [calendar]∶歷書
向他借歷日
18. 歷時 lìshí
[diachronic;last] 所經過的時間
這一戰役歷時六十五天
19. 歷史 lìshǐ
(1) [history]
(2)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3) 沿革,來歷
(4) 過去的事實
他的歷史很不簡單
20. 歷書 lìshū
[almanac] 見「歷 4 」
21. 歷數 lìshǔ
[count one by one;enumerate] 一件一件地列舉
歷數敵人的罪行
22. 歷險 lìxiǎn
[adventure] 經歷危險
山中歷險記
23. 歷元 lìyuán
[epoch] 被選來作為被考察的已知數
㈣ 歷的部首是什麼
歷的部首是:廠
歷
讀音 : lì
部首 : 廠
筆畫數 : 4
筆畫名稱 : 橫、撇、橫折鉤、撇
解釋:
1.經過:經~。來~。閱~。~盡甘苦。
2.經過了的:~程。~代。~史。~來。
3.遍、完全:~覽。~數(shǔ)。
4.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法。
組詞:
1、歷史
2、歷歷在目
3、游歷
4、歷法
5、歷程
㈤ 歷史的史偏旁是什麼呢
史字的偏旁是什麼
解答
史偏旁:
口
拼音:
[shǐ]
釋義:
1.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亦指記述、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科:歷~。通~。斷代~。近代~。世界~。
㈥ 歷的部首是什麼意思
歷拼 音 lì
部 首 廠
筆 畫 4
五 行 火
繁 體 歷 、 歷
五 筆 DLV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經過:經~。來~。閱~。~盡甘苦。
2.經過了的:~程。~代。~史。~來。
3.遍、完全:~覽。~數(shǔ)。
4.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法。
相關組詞
日歷 公歷 歷史 歷來 經歷 來歷 農歷 閱歷 歷練 歷法皇歷 游歷 歷屆 歷年
希望採納
㈦ 歷字是什麼結構
歷字半包圍結構。
拼音:lì ,部首:廠, 總筆畫:4,五筆86:DLV,五筆98:DEE,倉頡: XMKS,鄭碼:GGY
筆順編號:1353,筆畫名稱:橫、撇、橫折鉤、撇、 四角號碼:71227 ,UNICODE:5386
字義解釋:
1、經歷;經過。如:來歷、歷程
2、統指過去的各個或各次。如:歷年、歷代、歷次、歷屆
3、遍;一個一個地。如:歷訪各校、歷試諸方,均無成效
4、姓。
5、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歷法。如:陽歷、陰歷、農歷
6、記錄年月日和節氣的書、表等。如:日歷、掛歷天
組詞:歷來、日歷、公歷、經歷、來歷、閱歷、農歷、歷練、歷屆、歷年、游歷、黃歷
(7)歷史的歷查什麼部首擴展閱讀
歷書寫筆順:
詞語解釋:
1、歷來
拼音:lì lái
解釋:從來;一向。
例句:我國人民歷來就有勤勞勇敢的優良傳統。
近義詞:原來、向來、本來
2、來歷
拼音:lái lì
解釋:人或事物的歷史或背景。
例句:提起這面紅旗,可大有來歷。
近義詞:由來、出處、根源
3、歷練
拼音:lì liàn
解釋:
(1)經歷世事;鍛煉。
例句:孩子大了,要到外邊歷練。
(2)閱歷多而有經驗。
例句:他歷練老成,辦事穩重。
近義詞:錘煉、磨煉
4、游歷
拼音:yóu lì
解釋:到遠地游覽。
例句:在他游歷 美洲 的時候,那個大陸上的人們才有機會接觸佛教。
近義詞:參觀、觀光、旅行
5、經歷
拼音:jīng lì
解釋:
(1)親身見過、做過或遭受過。
例句:他一生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
(2)親身見過、做過或遭受過的事。
例句:她的年齡大,生活經歷豐富,對人處事平和。
近義詞:經驗、閱歷
㈧ 歷史的歷的部首
歷
拼 音 lì
部 首 廠 筆 畫 4 五 行 火繁 體 歷 、 歷 五 筆 DLV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經過:經~。來~。閱~。~盡甘苦。
2.經過了的:~程。~代。~史。~來。
3.遍、完全:~覽。~數(shǔ)。
4.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法。
相關組詞日歷 歷來 公歷 歷史 經歷 來歷 農歷 閱歷 皇歷 歷練游歷 歷法 歷年 歷屆
㈨ 歷他的部首什麼組詞他有幾畫
拼 音 lì 部 首 廠
筆 畫 4
基本釋義
1.經過:經~。來~。閱~。~盡甘苦。
2.經過了的:~程。~代。~史。~來。
3.遍、完全:~覽。~數(shǔ)。
4.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法。
相關組詞
日歷 公歷 歷來 歷史 經歷 來歷 農歷 閱歷 歷屆 歷法皇歷 游歷 歷練 歷年
㈩ 歷的部首是什麼偏旁
歷部首:廠讀音:[chǎng][ān][hàn]
廠字頭。
[拼音] [lì]
[釋義] 1.經過:經~。來~。閱~。~盡甘苦。 2.經過了的:~程。~代。~史。~來。 3.遍、完全:~覽。~數(shǔ)。 4.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