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歷史上有什麼黑歷史
太多了,你猜武則天為登機殺了幾個兒子?這算不算黑歷史?
⑵ 紅星照耀中國作者寫了什麼歷史故事
《紅星照耀中國》作者是埃德加·斯諾,記錄了1937年6月到10月西北革命根據地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地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⑶ 中國漢字筆劃順序是什麼先寫什麼筆劃,後寫什麼筆劃
1.先上後下,先左後右 2.先右上後左下 3.筆畫交叉先寫橫(包括以橫為主的折筆) 4.先寫重要筆畫 5.按習慣書寫 6.筆畫間運筆路線短 7.出鋒後順手
這些規則有時在一個字上會有矛盾,所以它們不是絕對的,具體到字其規則會有所不同.
⑷ 將文化的革命黑歷史寫進小說算不算違法行為
違法是肯定不違法的,但是你能不能發表,但是肯定不能發表的,這種東西都是大家默認不能寫的。
⑸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從頭到尾主要內容寫的什麼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在歷朝歷代的權利更迭中,草莽英雄揭竿而起,他們指點江山;在狼煙四起的紛繁戰事中,龍虎之將浴血沙場,他們忠肝義膽。回頭看歷史,處處體現著懲惡揚善、伸張正義、憂國憂民的浩然正氣。而推動歷史年輪前進的不是別人,正是智慧勇敢的勞動人民。
全書上起古代神話傳說,下至「五四運動」,以時間為序,以人物和事件為主,縱橫交錯,脈絡清晰,展現了五千年來的社會變遷、戰爭故事、風雲人物、詩詞歌賦、文學名著等,還向讀者展示出聖人先哲的思想理論、華夏王朝的興衰更替和金戈鐵馬的雄渾豪邁,進而展示出他們個人的文治武功、智謀道略和融入功過。
本書不僅翔實地記述了對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影響的重大事件,而且還以細嫩的筆觸和簡潔的語言,真實地再現了重要人物波瀾壯闊的人生旅程。
(5)寫了中國的黑歷史後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涉及的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⑹ 黑歷史的真正定義是什麼
字面,黑嘛,背地裡滴,陰謀滴,一般不曉得滴,相關文件保密滴,甚至相關人員被做了滴。加上歷史二字,就是不可告人滴。黑歷史,是政治陰謀的產物,具有一定的反應性和研究性。
⑺ 《中國少年說》全文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
《少年中國說》先寫了在中國少年應該做什麼和少年的力量,再寫了少年強大對於國家的意義。
是清朝末年梁啟超所作的散文,寫於戊戌變法失敗後的1900年。描繪了少年中國的光輝前程;激勵中國少年發奮圖強,勇挑建設少年中國的歷史重任。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繁榮富強的熱切期盼。
(7)寫了中國的黑歷史後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從思想上來說,《少年中國說》具有強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極具批判的力度,對中國這個「老大帝國」逐層進行解剖,並對那些手握國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狀態作了無情的批判。
另一方面,作者反復描述的「少年中國」則又寄託了作者渴望祖國繁榮昌盛的愛國思想和積極樂觀的民族自信心,同樣具有濃郁的抒情特質。
⑻ 課本上歷史名人都廣為人知,背後的「黑歷史」有哪些
1、夏桀,他是夏朝最後一位君主,當時人們都希望這個暴君早點死,可是夏桀卻說:「我是太陽我怕誰」,想一想他好像是個傻子,他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後來得到了一個美人,也就是妹喜,為妹喜建造了「傾宮」,妹喜喜歡絲綢撕破的聲音,夏桀就讓百姓進貢絲綢,撕給妹喜聽。
再說李治,李治那麼愛武媚娘為何還跟蕭貴妃扯得那麼近,武媚娘也有男寵啊,朱棣的靖難之役,李世民的玄武之變,反正只要仔細的扒一扒,沒有一個皇帝,皇後沒有黑歷史的。
⑼ 如何理解我國自古以來篡改歷史的行為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認為之所以歷史會被篡改的,大概是因為當時的執政者也知道他的行為是不對的,是違反人們的道德觀念的,是會被後人不恥的,是要遺臭萬年的,所以他們按照當時的道德標准進行了篡改,也就是對自己進行了美化。
按照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人們都會追求萬古流芳的,但人的行為有時候是卑鄙的,是不能夠對後人據實相告的,所以就出現篡改歷史的行為。
比例說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登上皇帝的寶座殺死了自己的親兄弟,個中原因只有當時的人才知道,但這種行為肯定不是被後人接受的。每個朝代都會史官記載歷史,史官當然是聽命於皇上,所以美化當代皇帝的事情也就時有發生,所以歷史就會被篡改。
目前清宮戲排的特別多,據說民間野史中記載雍正皇帝是篡位的,說康熙皇帝本來是將皇位傳給了他的第十四個兒子,被篡改為傳給他的第四個兒子,如果這段是真實的歷史事實的話,那麼清朝的歷史記錄肯定不是這么寫的,因為雍正皇帝是肯定不會讓史官這么寫的。雍正皇帝是決不會讓後人知道他這個皇帝是這樣得來的,但凡正史上記載的都是符合祖宗規距、符合孔孟之道的。
時光流轉,歷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後人無從得知,但我知道人性是自私的,利已的,帝王之爭更是殘酷的,很難說得清事非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