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明治維新在日本歷史上處於什麼地位

明治維新在日本歷史上處於什麼地位

發布時間:2022-08-09 05:58:02

Ⅰ 明治維新在近代日本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試述它對日本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主要有哪些(8分

主要影響:
積極:1)實現了社會形態的更替,使日本由落後的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確立了資本主義君主立憲政體,並在此基礎上使日本僅用半個世紀就發展成為先進的資本 1分)

Ⅱ 怎樣評價日本的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明治維新前夕,日本在西方堅船利炮的沖擊之下,由一群有知者組成「薩長土肥」藩士成立的新政權在戊辰戰爭中消滅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還,結束長達六百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以藩閥和資本家取代武士階級的統治。日本在明治維新中通過推行「王政復古」以達到天皇親政和議會政治(合議),建立三權分立的新式政府。經濟上推動了財政統一,穩定幕府後期嚴重負債的國家財政;並推行殖產興業,掌握新式技術,實現國家工業化,生產力大幅提升。教育也進行了大規模改革,價值觀的西化也為日後的政治和經濟變化埋下遠因。在外交上成功廢除了與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繼續江戶時代以來對蝦夷地的開發,旁及琉球,並積極實現日韓合並,乃至於日後拓展海外殖民地等,日本出現了「脫亞入歐」的風氣,都源於此使國力大幅膨脹的變革,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轉捩點。日本的明治維新十分有意義,因為它是當時亞洲眾推行改革的國家之中,少數成功改革的國家。


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


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但日本的明治維新並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日本強大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Ⅲ 日本明治維新變法的歷史地位

明治維新剝奪了封建武士階層的特權,中上級武士因由政府贖買其土地而轉化為新的寄生階級,下級武士卻只有破產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鄉隆盛的領導下發生叛亂——西南戰爭是戊辰戰爭的餘波。明治維新毀滅了舊的封建秩序,開創了新時代,無論在日本歷史還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維新主角並非四強藩藩主,而是廣大中下級武士和平民。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

Ⅳ 明治維新的地位與作用是什麼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經過明治維新而漸趨富強的日本,利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與沙皇俄國,受到西方列強的注意,成為稱雄一時的亞洲強國;福澤諭吉所提出的「脫亞入歐」論也在此時成為正論。

維新初期,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而隨著俸祿漸次縮減,武士的經濟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種種皆導致士族對明治政府的不滿,武力抗爭因此接二連三地發生。維新功臣西鄉隆盛以鹿兒島縣為中心,於1877年所發動的西南戰爭,成為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戰役。戰敗之後,殘余的士族成員轉入地下活動,與板垣退助所主導的「民選議院設立運動」結合,透過「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對勢力。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公布,成為亞洲第一部成文憲法;1890年,日本國會(帝國議會)正式開始運作。

至於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著留洋知識份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眾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特別是現代文學與歐式風格建築)。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為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並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的道路。

Ⅳ 怎樣評價明治維新

一、評價:

日本從封建社會轉變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極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國家轉變為資本主義強國的轉折點,發展成為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為日本擺脫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創造了條件,使日本成為亞洲惟一能夠繼續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明治維新的積極影響)
在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走上了侵略和壓迫其他民族的道路,在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筵席上佔有一席位置。(明治維新的消極影響)
二、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但日本的明治維新並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日本強大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三、維新結果:
「明治維新」後,日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可以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日本從此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並迅速成長為亞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
日本走上強國之路,同時也走向擴張之路。

Ⅵ 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經濟上:經過殖產興業,日本興起了工業革命熱潮,僅用30年左右的時間,到一戰前,日本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從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政治上:倒墓運動結束了封建割據狀態,建立起中央集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有利的推動了各項改革措施的頒布和實施,在自由民權運動的推動下,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

思想觀念上: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傳統文化和習俗被打破,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傳播,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對外關繫上:使日本擺脫了淪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機,走上了獨立富強的道路,隨著國力不斷增強,日本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性質上:明知維新在形式上是統治內部的權力更替,實際上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Ⅶ 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使之擺脫了民族危機,從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2、雖然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極的一面逐漸顯現出來,農民生活貧困,嚴重影響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制約了工業發展。

3、出現了極端民族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4、明治憲法頒布後,藩閥長期以天皇名義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獲得民主權利。

5、推行愚民政策,灌輸天皇崇拜思想,強制民眾絕對服從天皇,為天皇盡忠賣命。

6、封建殘余制約了日本的經濟建設。

7、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確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體制。採用君主立憲制(二元制)的形式,但實際上依然實行專制主義,藩閥以天皇的名義掌握政權。

8、促使中國的清王朝改變政治體制,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並於1908年8月27日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中國開始了「君主立憲」的道路。

(7)明治維新在日本歷史上處於什麼地位擴展閱讀:

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頒布了「五政復古」詔書,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的開始。

19世紀中葉,一向奉行「鎖國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國的侵略,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日本人民仇視外國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結的幕府。農民和市民紛紛起義,開展「倒幕」運動;中下層武士、商人、資本家和新興地主中的改革勢力也投入了「倒幕」斗爭。

就在1月3日這一天發動了政變,由明治天皇召開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出席的御前會議,宣布「五政復古」,恢復天皇親政、廢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並責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交出領地和財產。1月6日夜間,德川慶喜逃往大阪、集中兵力反撲。內戰爆發。

1月底,倒幕軍在京都附近擊敗幕府軍隊,德川逃往江戶。2月,天皇組織了討幕軍,由於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積極配合,倒幕軍終於打敗了比自己數量大3倍的幕府軍,德川慶喜被迫投降,倒幕派取得了勝利,建立起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日本新政府。

明治天皇廢藩置縣,將全國劃為3府72縣,消滅了國內的封建割據勢力,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為發展資本主義掃除了障礙,自此以後,由明治天皇主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Ⅷ 明治維新對於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

明治維新對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對中國來說,明治維新在某種程度上是“噩夢”;對日本來說,這是近代化的開始,是日本崛起的標志。

通過明治維新,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日本的近代化越來越完善。這是日本開始崛起的標志,也是中國噩夢的開始。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從來沒有放棄過眼前的肥肉---一個古老而落後的清朝。對清朝來說,明治維新是一個“噩夢”。而對於世界的歷史發展來說,明治維新推動了其發展。

Ⅸ 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地位 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地位。 ㈠積極影響: ⒈政治:日本成為亞洲唯一避免了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國家,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 ⒉經濟:使封建落後的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逐漸發展為亞洲資本主義強國 ⒊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傳播,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⒋對外:擺脫民族危機,躋身世界強國行列;為亞洲近鄰提供啟迪和經驗㈡局限性:⒈在經濟、政治上保留大量封建殘余 ⒉推行軍國主義,對亞洲鄰國進行侵略擴張,成為新興帝國主義國家。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是資產階級政治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採用了不同的方式:一是資產階級革命;二是民族解放運動;三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四是民族統一運動。資產階級政治運動的目的是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而各個國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不同,從而需要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排除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阻礙。因此,近代各國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既具有明顯的共性,又具有鮮明的多樣性。 希望有用~看著給吧~你也不富裕么~

與明治維新在日本歷史上處於什麼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
© Arrange www.upscalepup.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