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紅柿的歷史 誰知道
西紅柿原產秘魯森林,叫「狼桃,因其艷麗誘人,人疑有毒,只觀賞而不敢吃。十六世紀,被英國一個公爵帶回歐洲,仍只作觀賞用。過了差不多二百年,法國一位畫家冒險一試,發現既可口又營養豐富,於是廣為傳播。西紅柿和辣椒一樣,也是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的舶來品,它傳入中國的時間和辣椒差不多同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都是花園里的觀賞植物。西紅柿之作為蔬菜和水果被人們食用,是歐洲人在十九世紀首先開始的,晚清光緒中,才以食用名義,選擇了較好的食用品種引入中國的。在此之前,西紅柿在中國,只是觀賞植物。第一個記載西紅柿的文獻見於明趙函的《植品》(1617),趙函在書中提到,番茄是西洋傳教士在稍早的萬曆年間,和向日葵一起帶到中國來的。1621年王象晉的《群芳譜》又再次肯定了番茄的來源,以後的人們都篤信不疑,一直到1983年。1983年7月中旬前後,在成都北郊鳳凰山發掘的西漢古墓里,出土有陶器、漆器、藤笥、竹笥近60件,並有稻粒、果品、獸骨等食物遺存發現。稻粒就附著在竹笥藤笥上,為了保持一定的濕度,發掘者在藤竹器上蓋上了一張濕布,一起運到文物保管所的倉庫里保存起來。奇異的事情發生了,十多天以後,人們發現竹笥藤笥的內外都有植物的嫩芽長出來,覺得十分意外。為了弄清楚這種植物的底細,考古人員請來了四川省農科院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研究所的專家來研究,但是,專家們當時不能作出定論,於是決定由將發芽後的種子帶回去栽培,同時,文管所也留下了十幾株繼續觀察。成都市農科所的蔬菜專家將轉來的發芽種子分成四盆在溫室里栽培,七個月以後,1984年2月24日,所有的植株都在同一天開了花,結了果,共收獲34果,果實呈紅色的小卵園形,經鑒定是西紅柿!後來把結果的種子放在露天田地里繼續培植,1985年1月上旬,有3個小西紅柿成熟,研究者繼續在以後幾年進行了較大面積的栽培,發現此種小西紅柿的生長規律和現代西紅柿不同:第一,它能夠插枝成長結果;第二,它能夠在寒冬臘月里開花結果。考古學家經過對出土現場的環境總結和學術爭論,確定了在2100年前的西漢,墓主已經用這種小西紅柿作為蔬菜或水果食用(注),而且專家們進一步得出結論,西漢小西紅柿已經具有栽培的特徵。這樣,西紅柿的食用和栽培的歷史一下子被提前了1700年。西漢西紅柿的發現,為我國古植物學家和蔬菜專家們打開了一條新的思路,他們開始在雲南、四川、廣西的山區尋找西紅柿中國遠祖的後代,以後陸續發現了幾種比西漢西紅柿原始的「小酸果」(在九寨溝地區,也發現了這種小西紅柿),山西農科院的專家們特別採用在廣西發現的野生西紅柿進行大面積的培育。西漢西紅柿的發現,不僅為中國蔬菜栽培史增加了新的內容,而且告訴世人: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是咱中國人,而不是冒著生命危險嘗試它的那位法國畫家,雖然後來因為某種原因,食用與栽培西紅柿的傳統被中斷了。
❷ 西紅柿最早什麼時候種(是最早,關於歷史)
一年四季,在琳琅滿目的果蔬市場里,西紅柿那艷麗的顏色引人注目,這種既可作水果主食,又可烹調成佳餚的果品,甜酸適中,鮮美可口,已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果蔬。
西紅柿,又名番茄,在十五世紀時還野生在美洲秘魯的繁茂的叢林中,被人們認為是毒物,列為「禁品」。當地人給它起了個嚇人的名字叫「狼桃」,認為是絕不可食,只能國俄羅達拉里公爵,去秘魯叢林遊玩,很喜歡這種植物。他特地採摘了一些帶回英國,獻給他的情人
。從此,歐洲人就把西紅柿稱為「愛情的蘋果」,種在花園里,作為崇高的愛情禮品贈送給情人。
又過了兩個多世紀,法國有位畫家決心冒險嘗一嘗「狼桃」的滋味。當他吃了一口之後,感到味美酸甜可口,但一想到這東西有毒,又不免心驚肉跳,嚇得要死。於是他連忙穿戴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等待見上帝。然而左等右等,連難過的味兒也沒有,反而倍加舒暢。從而,「狼桃」有毒的謬誤終於破除了。
我國載培西紅柿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據明代
記載:西紅柿最早是三四百年前
帶到我國的。開始也是供觀賞,它登堂入室供食用只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因為它果實紅,狀如柿,又從西方國家引進,所以被稱為西紅柿。
❸ 西紅柿起源於哪裡,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西紅柿又名番茄,番茄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帶。
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傳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後傳到義大利,1575年相繼傳到英國和中歐各國。
在中國第一個記載西紅柿的文獻見於明趙函的《植品》(1617),趙函在書中提到,番茄是西洋傳教士在稍早的萬曆年間,和向日葵一起帶到中國來的。1621年王象晉的《群芳譜》又再次肯定了番茄的來源,以後的人們都篤信不疑。
(3)番茄在我國栽培歷史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西紅柿的營養價值:
西紅柿還頗得古今醫家賞識,其性微寒味甘酸,生津止渴,涼血養肝,清熱解毒,治療高血壓、壞血病,預防動脈硬化、肝臟病等。
《陸川本草》載,西紅柿 「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慾不振。」高血壓患者,連續半月在清晨空腹吃兩個西紅柿,有降壓作用。以西紅柿代水果每天吃2-3次,兩周後治牙齦出血見效。西紅柿汁與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飲服,退熱止煩渴。西紅柿汁與甘蔗汁或山楂汁混合飲服,治胃熱、口乾舌燥。
參考鏈接:網路-西紅柿
❹ 西紅柿最早產於哪個國家,是什麼時候進入我國的
一年四季,在琳琅滿目的果蔬市場里,西紅柿那艷麗的顏色引人注目,這種既可作水果主食,又可烹調成佳餚的果品,甜酸適中,鮮美可口,已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果蔬。
西紅柿,又名番茄,在十五世紀時還野生在美洲秘魯的繁茂的叢林中,被人們認為是毒物,列為「禁品」。當地人給它起了個嚇人的名字叫「狼
桃」,認為是絕不可食,只能國俄羅達拉里公爵,去秘魯叢林遊玩,很喜歡這種植物。他特地採摘了一些帶回英國,獻給他的情人伊麗莎白女王。從此,歐洲人就把西紅柿稱為「愛情的蘋果」,種在花園里,作為崇高的愛情禮品贈送給情人。
又過了兩個多世紀,法國有位畫家決心冒險嘗一嘗「狼桃」的滋味。當他吃了一口之後,感到味美酸甜可口,但一想到這東西有毒,又不免心驚肉跳,嚇得要死。於是他連忙穿戴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等待見上帝。然而左等右等,連難過的味兒也沒有,反而倍加舒暢。從而,「狼桃」有毒的謬誤終於破除了。
我國載培西紅柿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據明代《群芳譜》記載:西紅柿最早是三四百年前葡萄牙人帶到我國的。開始也是供觀賞,它登堂入室供食用只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因為它果實紅,狀如柿,又從西方國家引進,所以被稱為西紅柿。
❺ 西紅柿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西紅柿是在明朝時期傳入中國的。西紅柿原產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帶,在18世紀作為食用蔬菜,現在世界各地均有栽種。西紅柿可以生吃,還可以作為蔬菜食用,還可以加工成番茄醬、番茄汁食用。西紅柿果實肉質多汁,口感酸甜,喜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
❻ 番茄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西紅柿又稱番茄、番柿、洋柿子等。西紅柿的起源中心是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帶,在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等地,至今還有大量的野生種分布,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番茄屬分普通番茄和秘魯番茄兩個復合體種群。普通番茄為栽培種;秘魯番茄為野生種。
早在15世紀末,印第安人就開始種植番茄,18世紀初傳入歐洲,18世紀末開始食用番茄。據考證,大約在2000年以前我國就有番茄,我國種植的番茄是從歐洲以及東南亞傳入的,清朝的《廣群芳譜》的果譜附錄中就有「番柿」記載:「莖似蒿,高四五尺,葉似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由於番茄有特殊味道,在當時多作觀賞栽培,到20世紀初,城市郊區開始有栽培食用。我國栽培番茄,是在50年代初迅速發展起來的。目前已成為特大城市蔬菜面積中的主栽品種。西紅柿除作蔬菜食用之外,亦作鮮果食用。
第一個記載西紅柿的文獻見於
明趙函的《植品》(1617),趙函在書中提到,番茄是西洋傳教士在稍早
的萬曆年間,和向日葵一起帶到中國來的
❼ 西紅柿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大約在明朝時期,西紅柿傳入中國。
西紅柿最早生長在南美洲,因色彩嬌艷,人們對它十分警惕,視為「狐狸的果實」,又稱狼桃,只供觀賞,不敢品嘗。西紅柿向外傳播始於1523年,最開始從墨西哥傳到了西班牙、葡萄牙。西紅柿大面積傳播始於1575年,英國和中歐各國都能看到西紅柿。 17世紀傳入菲律賓,後傳到其他亞洲國家。
(7)番茄在我國栽培歷史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西紅柿也叫作番茄,它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此外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以及其他的維生素,所以吃西紅柿是一種不錯的補充維生素的方式。
由於西紅柿含有可溶性的收斂劑,而空腹狀態時的胃部比較敏感,這時候吃西紅柿可能會造成胃部不適。
❽ 番茄已在中國種植了多少年了
已經400多年了。
番茄是明代時傳入中國的。很長時間作為觀賞性植物。成書於1621年的《群芳譜》載:「番柿,一名六月柿,莖如蒿,高四五尺,葉如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數二三十實。縛作架,最堪觀。來自西番,故名。」
直到十八世紀,才有人冒險吃了番茄,從此知道了它的食用價值。相傳,有一位法國畫家看到番茄如此誘人,便萌生了嘗嘗它到底是什麼滋味的念頭,可是他卻沒有勇氣食用,但是為了後人,於是他就壯著膽子,冒著中毒致死的危險,吃下了一個,並穿好衣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臨,然而過了老半天也未感到身體有什麼不適,便索性接著再吃,只覺得有一種酸甜的味道,身體依舊安然無恙。
清代末年,中國人才開始食用番茄。現在它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
❾ 番茄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