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高中歷史課本有幾本都是哪些
高中歷史版本有六七個,以人教版、人民版為最常用。每個版本按新課標結構基本一樣。前三冊為必修,分別為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選修有六本,任選三本。各地不太一樣,但只是結構是一致的。
『貳』 現在高中的歷史必修教材共有幾本
人民出版社高中歷史必修課程的教材有:《歷史第一冊》、《歷史第二冊》、《歷史第三冊》,三本分別是政治史、經濟史、思想史。
選修課程的教材有:《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叄』 高中歷史選修都學哪幾本都是什麼
高中人教版的歷史書一共有六本巡修,分別是:
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二: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選修三: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選修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選修五: 探索歷史的奧秘、選修六: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高中歷史書一共有九本書,必修書有三本,選修書有六本
歷史人教版必修書分別是:
1、必修一,政治史
2、必修二,經濟史
3、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
(3)現在的高中歷史課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學習方法
高中歷史考試特點是史論結合、知識點多而交叉,這也使得高中歷史不光靠背一背就可以了。
1、聽課方法
高中歷史必須把掌握基礎知識放在第一位,必須在掌握史實基礎上思考和回答問題。聽課效率往往決定你對基礎知識掌握效果。
教師在歷史課是除了講解知識,也會對知識進行拓展分析、知識之間的聯系分析。
高中歷史課所涉及的內容包括:
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過程等、歷史的時間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較多的。高中階段的筆記除了記錄內容提綱、基本概念、重要觀點等,還可對教師講述的內容選擇記錄,尤其是一些補充性的內容。
2、閱讀歷史資料方法
歷史資料包括歷史教科書、歷史資料、歷史讀物等。閱讀歷史材料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式之一。閱讀高中歷史書以外的課外閱讀書,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加深知識印象。
比如一些資料中的歷史地圖、歷史圖片、歷史照片、歷史實物或模型、歷史建築等形象化的學習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受歷史的情境和氛圍。
在閱讀課外書時,不僅要了解和分析歷史材料,而且要能夠與課本上具體的歷史事實聯系起來,對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辨析、歸納。
3、建立知識系統方法
每一學科都有自己的知識結構、線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對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清晰的認識。
比如按照朝代建立、鞏固、繁榮、衰敗等記錄為主要框架。重要事情按照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條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過程(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口號等)、事件影響(包括性質、作用、意義、經驗教訓等)記錄為具體內容。
『肆』 包頭用的高中歷史課本是哪個版本
2021年秋季內蒙古高中所使用的歷史課本是統編版思想課本歷史課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高中階段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而且高中也分科了,學習文科的就沒有物理化學生物,學習理科的就,沒有政治歷史地理,對學生來說相當於減壓了,但是我們需要掌握的內容並不會因為你少了幾個學科就減少,依然還是有很多是需要學習的。
在高一高二的學習是為了高三打基礎,但是很多學生上了高三以後,會發現,高三的歷史學習和高一高二有很大不同,
高三是一個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復鞏固的過程!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實的基礎!所以,無論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一定要回歸到課本的知識點!
『伍』 現行高中歷史教材共有幾本書
高中歷史嶽麓版共三本必修加一本選修.
現在高考時是"一標多本",在新課標下,高考注重的是個版本教材間的共性,所以,無所謂哪個版本更重要,只要學其中一個版本就行.
『陸』 新版高中歷史教材一共幾本
新版普通高中歷史統編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歷史綱要》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社會生活》和《文化交流與傳播》3冊。
新版教材也是人教版的,人教版即人教版的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
其他教材版本都有:
1、北師大版(這個全國也都有用的,但是比人教版的受眾少多了)。
2、江蘇教育版(江蘇本省用)。
3、西南師范版(四川部分地方用)。
4、其他的地區有魯教版、外研版、粵教版、嶽麓版、科教版、中地版、浙科版、牛譯版、湘教版等。
『柒』 請問國內初,高中歷史教材有哪些版本
初中大多是人教,嶽麓,北師大的;
高中我們用的是嶽麓版,還有人教,北師大,華東師大版的
『捌』 急急急,誰知道人教版高中歷史共有幾本必修幾本選修幾本
1、必修:3本;選修:6本。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由必修課和選修課構成。
2、普通高中歷史必修課分為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三個學習模塊,包括25個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學習專題,分別反映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歷史內容,是全體高中學生必須學習的基本內容。
3、普通高中歷史選修課是供學生選擇的學習內容,旨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歷史視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歷史選修課分為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等六個模塊。在教材編寫和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相關學習內容。
(8)現在的高中歷史課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必修課程
歷史(Ⅰ)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共有9個專題。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了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是高中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歷史(Ⅱ)著重反映人類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共有8個專題。
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經濟活動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它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並在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了解自古以來中外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以及人類為發展社會經濟、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進一步加深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的認識,是高中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歷史(Ⅲ)
歷史(Ⅲ)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進程及其重要內容,共有8個專題。
思想文化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思想文化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程,並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徵。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發展。了解中外思想文化發展進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現象及相關人物,進一步從思想文化層面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徵,是高中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參考資料:人教版高中歷史--人教版出版社
『玖』 高中歷史新教材包括哪些
普通高中《歷史》統編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歷史綱要》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社會生活》和《文化交流與傳播》3冊。 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2 第2課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9 第3課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14 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20 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 第5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26 第6課 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 32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 38 第8課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42 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並立與元朝的統一 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49 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治 54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60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66 第四單元 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 第13課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72 第14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77 第15課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83 第五單元 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 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 90 第17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 95 第18課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102 第六單元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19課 辛亥革命108 第20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