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周瑩被慈禧親封「一品誥命夫人」,誥命夫人到底是什麼官銜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後帶光緒帝逃離北京來到西安,周瑩有積極響應,捐銀十萬,隨後有幾次進獻貴重的禮物和上萬白銀,讓當時的慈禧萬分感動,於是周瑩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同時也成為慈禧太後的乾女兒。
秦良玉,字貞素,明朝末年著名女將。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中國歷史上,正式被當朝皇帝冊封為女將軍的巾幗英雄。
㈡ 誥命夫人相當於現在的什麼
相當於省級官員的配偶。
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員稱誥,六品至九品稱勅。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誥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職有關。有俸祿,沒實權。
清誥封制度,「正從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贈淑人。正從四品,母,妻,各封贈恭人。正從五品,母,妻,各封贈宜人。正從六品,母,妻,封贈安人。」〔《大清會典事例吏部封贈》)。
特權
誥命夫人是有品級之分的,如「一品誥命夫人」之類的。誥命夫人可在重大節慶日子到後宮,參加由皇後主持的宴會。
宋制,宋徽宗政和二年,定外命婦封號為九等,即一等國夫人,宋朝封宰相,使相、三師、三公,王,侍中,中書令之妻;
二等郡夫人,宋朝於光祿大夫、太子少保、節度使以上之母或妻封郡夫人;
三等淑人,凡尚書以上官未至執政者,其母、妻封為淑人;
四等碩人,婦人封贈之號,宋政和初年定命婦等級,大夫以上封碩人;
五等令人,太中大夫以上官員之妻封令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誥命夫人
㈢ 一品誥命夫人相當於什麼級別
一品誥命夫人相當於政協委員的級別,但是沒有實權。
誥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
誥命夫人可在重大節慶日子到後宮,參加由皇後主持的宴會。在明清之際,五品以上的官員,如果功績超群都有機會得到皇上的封贈命令,就是這里所說的誥命。而六品以下的官員所得到的則被稱為敕命。
㈣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這個封號有多大權力
在電視劇中,每當一品誥命夫人出場時,總是那麼的霸氣,威風凜凜的盛氣凌人,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感覺她們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
誥命夫人是皇帝御賜的
如果是一品誥命夫人,還會和官員一樣有自己專屬的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官服和頭飾,可以在重大的節慶日子裡,到後宮參加由皇後主持的宴會,可以說榮耀至極。
除此之外,誥命夫人還有俸祿和賞賜,可以不幹活白拿錢,家裡成了雙職工,領兩份工資,真是羨煞旁人了。
㈤ 一品誥命夫人相當於什麼級別
「誥命夫人」也是有品級之分的,通常她們的品級從屬於丈夫的品級。
如一品大員的妻子被封「誥命夫人」,那她就是「一品誥命夫人」。
宋徽宗政和二年,定外命婦封號為九等,一等為國夫人,二等為郡夫人,三等為淑人,四等為碩人,五等為令人,六等為恭人,七等為宜人,八等為安人,九等為孺人。
誥命夫人主要有兩大特權。
第一,可以領取俸祿。只要被朝廷加封誥命夫人,那這些女子就可以像朝廷官員一樣領取俸祿。但不同的是,她們並沒有實權。
第二,可以在重大節日入宮參加慶典。在古代一些重要節日,作為一國之母的皇後是要主持慶典的。而這些誥命夫人們便擁有了進宮參加宴席的機會。
但誥命夫人們享受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履行義務,那就是不能改嫁。被封為「誥命夫人」的女子,一旦改嫁就會被褫奪封號,而且還要被判離異。因此,一旦女子接受了這一榮譽稱號,基本上就斷了自己改嫁的後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誥命夫人
㈥ 古代的「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它算不算一種官職呢
誥命夫人的意思其實是某些朝中大臣對朝廷的貢獻非常大受到了朝廷的認可,於是朝廷獎賞這位大臣的家屬。古代的誥命夫人算一種官職,但是它並沒有實權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女子把得到誥命夫人看成是一種榮譽。它可以說是眾多女子畢生的目標,要知道當初女子的身份是比較低的所以她們只能在家只能照顧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雖然誥命夫人是一種官職卻並不能掌握朝中的真實權力。那些品階比較高的誥命夫人往往會到皇宮中與皇親國戚一起參加宴會。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榮耀,所以在老百姓看見誥命夫人的時候也會對她尊敬有加。而歷史上大多誥命夫人給百姓的印象一般是比較莊重的,因為只有表面上比較嚴肅才可以表現出她的氣場。
㈦ 古代的「誥命夫人」是什麼職位地位有多高
古代的「誥命夫人」是什麼職位?地位有多高?
每當那些影視劇上出現某位「一品誥命夫人」的時候,總是能給人一種這個女性很「威武」的感覺,讓他人不由得畏懼三分。其實,所謂「誥命夫人」,就是舊時對一些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之後的稱呼,也是唐、宋、明、清各朝等官方稱呼的「命婦」。
在誥封制度之下,人們對女性的稱謂也產生了等級之分。如明代,對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就稱為「夫人」,嫡母稱為「太夫人」;同理依次遞減,三品的是淑人,四品的是恭人,五品的是宜人,六品的是安人,七品以下的是孺人。而那些無封無品的,就是普通老百姓,才稱為娘子。
㈧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這封號有多大
每當那些影視劇上出現某位“一品誥命夫人”的時候,總是能給人一種這個女性很“威武”的感覺,讓人不由得畏懼,其實,所謂“誥命夫人”,就是舊時對一些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之後的稱呼,也是唐、宋、明、清各朝等官方稱呼的“命婦”。
其實“誥命夫人”的作用就只有一個,就是帝王以示對官員的恩寵,拉攏官員,讓官員效忠,能讓自己的母親或者妻子得到冊封,這是何等的榮耀。
這個“誥命夫人”也是有品級區分的,比如“一品誥命夫人”、“二品誥命夫人”、“三品誥命夫人”等等。這個品級如何確定呢?這個簡單,你個丈夫或者兒子是幾品的官兒,那麼你就是幾品的“誥命夫人”。
雖說只有榮譽沒有什麼實權,但大家可不要小瞧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里,能獲封誥命夫人,代表著從政治上對個體女性的認可,是非常難得的,一旦獲封,那以後出場,不說普通百姓,就是低品級官員見了也要恭恭敬敬的。
另外,每當皇後在一些比較重要的節日或者是慶典時,都會主持宴會,而這個時候“誥命夫人”便有資格參加了,如果和皇後相處的好了,那對自己丈夫的事業肯定也是有幫助的,甚至就此讓丈夫平步青雲也說不定呢。
㈨ 誥命夫人是什麼官職
誥命夫人只是榮譽職銜,跟其丈夫官職有關。誥命夫人有俸祿,沒實權。誥命又稱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
誥命夫人是有品級之分的,如「一品誥命夫人」之類的。誥命夫人可在重大節慶日子到後宮,參加由皇後主持的宴會。明朝,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叫做「夫人」,嫡母叫做「太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無封無品叫娘子。
(9)歷史上誥命誥命夫人級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誥命夫人之稱始於唐朝,是泛指受有朝廷封號的貴婦人。其不一定是妻子,也可以是母親。大凡對朝廷有貢獻的官員,其妻子,嫡母都有機會獲得冊封,其中一品至五品官員的冊封一般以皇帝名義封贈,謂之誥命。
《清會典》中載,誥命針對官員本身的叫誥授;針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時,存者叫誥封,歿者叫誥贈。清代誥命用五色絲織品精製,書滿漢文,皇上鈐以印鑒。通覽之下,色彩絢麗,有一股華貴喜慶的氣氛。清誥封制度,「正從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贈淑人。正從四品,母,妻,各封贈恭人。正從五品,母,妻,各封贈宜人。正從六品,母,妻,封贈安人。」
㈩ 古代的誥命夫人究竟是什麼位份
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古代授予官職時,授臣一品至五品官稱誥,六品至九品官稱敕。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誥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職有關。有俸祿,無實權。
特權
誥命夫人是有品級之分的,如「一品誥命夫人」之類的。誥命夫人可在重大節慶日子到後宮,參加由皇後主持的宴會。
宋制,宋徽宗政和二年,定外命婦封號為九等,即一等國夫人,宋朝封宰相,使相、三師、三公,王,侍中,中書令之妻;
二等郡夫人,宋朝於光祿大夫、太子少保、節度使以上之母或妻封郡夫人;
三等淑人,凡尚書以上官未至執政者,其母、妻封為淑人;
四等碩人,婦人封贈之號,宋政和初年定命婦等級,大夫以上封碩人;
五等令人,太中大夫以上官員之妻封令人;
六等恭人,用以封贈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高於宜人而低於令人;
七等宜人,宋代正和年間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階相當者同,元明後,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
八等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
九等孺人,宋代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號。
明朝,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叫做「夫人」,嫡母叫做「太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
無封無品叫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