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淄博的發展史
淄博地區歷史悠久。公元前 四千五百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已在張店區的浮山驛,冢子坡,臨淄區宋家莊,後李冠庄。薛家莊,淄川區的口頭等地發現多處: 淄博原系淄川與博山兩縣簡稱。1938年10月下旬,清河特委分為淄博,清河兩個特委。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區,設專員公署,屬魯中行政公署領導。管轄博山,淄川兩縣和博山市,專屬機關駐博山,至此淄博才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行政區劃名稱確定下來。1964年1月,二次成立淄博特區,仍管轄兩縣一市。同年7月,撤銷,淄川博山兩縣並入魯中區一專區。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成立魯中南區淄博特區,管轄淄川博山兩縣,張店周村兩市,和博城,黑山,原山三個直轄區專屬機關駐博山。1949年7月淄博特區與華東財政經濟辦事處工礦部合並,成立淄博工礦特區,屬山東省政府領導,管轄淄川博山兩縣 張店周村兩市。1950年5月,淄博工礦特區與清河專區合並。成立淄博專區,管轄:博山 淄川 桓台 臨淄 長山 鄒平 章丘 章歷八縣。11月,專區內部又劃出淄博 張周兩市。1953年7月,淄博專區改為淄博工礦特區.1955年3月,淄博工礦特區改為淄博市,管轄博山 張店 周村 洪山 昆侖 黑領 楊寨七個區,為省轄市。1958年9月,全市管轄博山 淄川 張店 周村四個區,市委 市人委機關駐博山。1959年1月淄博市與惠民專區分設,恢復為省轄市,管轄淄川 博山 張店 四個區,市級機關由博山遷至張店。1969年12月,昌濰專區的臨淄縣劃歸淄博市,改為臨淄區,全市管轄五個區。1983年10月,惠民專區的桓台縣又劃歸淄博。後來的 高青和沂源我就不知道哪一年的了。。。
『貳』 淄博歷史上的名稱
淄博市市名由來因原境內轄淄川、博山兩縣而得名。1945年建立淄博特區專員公署,1955年3月9日設立淄博市。
張店區張店城區,古稱黃桑店。因地處交通要沖,過往商旅多在此棲身。宋代,黃桑店中有一張氏店門庭大,客房多,生意興隆,遐邇聞名。後來黃桑店之名漸被張家店取代。至元代,稱之為張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張店區。
臨淄區臨淄原名營丘,公元前859年,齊獻公更名為臨淄。1970年改稱臨淄區。
淄川區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稱淄川區。
博山區其一,博山全境盡山,幾無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東南有"博山",故以山名為縣名。1955年3月改為博山區。
周村區戰國前,因此地位於丘陵、平原的交接處,故名為晝,曾因人少聚居而名為晝,後因字音轉變和臨水居稱晝屯,北宋年間演變為周村。1955年4月設周村區。
桓台縣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縣。1914年易名耏水縣,旋改桓台縣。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台而名。
高青縣1948年,由原高苑縣和青城縣合並而成,取兩縣首字而得名。
沂源縣1944年5月建沂源縣,因境內沂河發源地而得名
『叄』 淄博市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淄博市屬於山東省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瀕九曲黃河,西鄰省會濟南,東接濰坊、青島,是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轄張店、淄川、博山、周村、臨淄5個區,桓台、高青、沂源3個縣和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淄博經濟開發區、文昌湖省級旅遊度假區,總面積59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9.7萬人。
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642.4億元,增長3.5%,人均GDP11236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368.7億元,扣除減費降稅因素同比增長6.1%;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5237元、19916元,分別增長7%和9%。
拓展資料
淄博是一座具有厚重歷史的文化名城 作為齊國故都和齊文化的發祥地,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上孕育了姜太公、齊桓公、管仲、晏嬰、孫武、左思、房玄齡以及蒲松齡、趙執信、王漁洋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誕生了中國第一所官辦大學——稷下學宮,產生了中國第一部管理學網路全書《管子》、「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中國第一部農業網路巨著《齊民要術》、中國第一部工科巨著《考工記》、世界著名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等鴻篇巨著,留下了齊國故城遺址、東周殉馬坑、世界足球起源地、牛郎織女民間傳說、周村古商城等浩繁的文化遺存,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齊文化「變革、開放、務實、包容」的精神內核和獨特品質,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源之一,契合當前改革創新的時代特徵。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成長涌現出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全國第一個「時代楷模」朱彥夫、全國第一個「環保衛士」孟祥民等一批先進典型。
淄博是一座全國全省重要的工業城市 作為工礦業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近現代工業發展歷史已超過110年,工業文明浸潤深、氛圍濃,市民工業素養高,產業門類全、配套能力強,全國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9個在淄博實現了規模化發展,90多種產品產銷量居全國前3位,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醫葯和醫療器械、紡織、建材以及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及機電裝備等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尤其是化工產業積淀深厚,是國內化工產業配套最為完善的地級市。2017年躋身全國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先後被命名為新材料名都、中國膜谷、國家級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生物醫葯、功能玻璃、泵類、聚氨酯特色產業基地。淄博陶瓷生產史已逾萬年,是中國五大瓷都之一、中國琉璃之鄉,有「淄博陶瓷·當代國窯」的美譽。
『肆』 請教山東省淄博市的歷史沿革
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魯中山地與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35°56′ - 37°18′,東經117°32′ - 118°31′。地勢特徵為南高北低。最高海拔 1108.3 米,最低海拔 5 米。總面積5965平方千米。市域最大縱距151公里,最大橫距 87 公里。2008年底,全市戶籍人口420.62萬人,常住人口450.51萬人。 歷史沿革 1991年人口384.47萬(市區245.75萬)。漢族為主,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臨淄為齊國都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東方最大的城市,號稱海內名都。張店古屬齊邑昌國,漢時置昌國縣;博山在清代開始設縣;桓台縣在商殷時期屬薄姑國,282年始設新城縣。1945年以博山、淄川兩礦區合並設淄博特區,1948年改為淄博工礦特區。1952年設淄博市,同年張周市、淄川縣並入,1958年博山縣並入,1968年臨淄並入。為地級市,市政府駐張店區。
『伍』 為什麼說淄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中國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武漢〗
有學者說是淄博.
淄博在公元前990年到公元前211年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無論是面積,人口,發達程度等等等等.
中國歷史上,曾經是世界上完全最大城市的有:淄博(779年),西安(221年),洛陽(40年),北京(134年).
現在來說
武漢是中國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這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大的城市.
而面積最大的城市在中國,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
因為在世界范圍內,對"城市"的定義,是:只有城區,才能算是城市面積,而在中國的城市中的農村,在世界上的評價是:農村不是"城市"的一部分,那叫"農村面積".
所以,說淄博是中國最大的城市這個說法還可以這樣解釋:從建國到1983年期間,淄博沒有"縣",下轄張店,淄川,博山,周村,臨淄五區.又由於此城市的特殊歷史,每個區都有自己不同的城區,稱為"梅花城市".這樣看來,淄博的確是中國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在1981年的城區面積就比如今的武漢大.
1983年後,桓台撤鄉立縣,而後又在1986年另立博興,鄒平二縣,從而次於武漢,北京,為"中國第三大城市".其實,淄博現轄5區6縣,那6個縣基本都是城鄉結合的,說是城區也行,說是農村也行.這是由於淄博市特殊的城區分布造成的.所以在某些學者看來,淄博,才是中國最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