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更換新中國能堅持多少年

歷史更換新中國能堅持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8-10 23:37:41

1. 簡要論述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的歷史巨變

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與全國一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堅持國家幫助、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自力更生相結合,實現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進步,實現了少數民族群眾生產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歷史性飛躍,實現了少數民族群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民族地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的重大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勝利,也是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這60年,是民族地區經濟實力極大增強的60年。過去,人們一提到民族地區腦海里浮現的就是「刀耕火種」、「手無寸鐵」、「羊腸小道」、「人背馬馱」……但是,僅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民族地區就徹底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2008年,民族地區GDP已達到306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 1978年增長了17.4倍,比1952年增長了92.5倍。南昆鐵路、南疆鐵路、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一批重大工程開工建設,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面貌一新。新疆從沒有一寸鐵路到鐵路營運里程達3000多公里,從沒有一家像樣的工礦企業到先後建成了六道灣露天煤礦、烏拉泊水電站、克拉瑪依油田等一批大型企業。舊西藏沒有一條公路,如今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13萬公里,基本實現了縣縣通公路。今天的民族地區,已成為我國農畜產品和工業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成為國內外嚮往的旅遊勝地。

這60年,是民族地區社會事業成果豐碩的60年。過去民族地區幾乎沒有現代意義的學校,文盲率非常高。如今民族地區的各類學校已達72711 所,在校學生3450.3萬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少數民族在校大學生達115.35萬人,比1950年增長了886倍,佔全國高等學校在校生的7.14%。民族地區文化設施條件得到普遍改善,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大批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搶救、挖掘和整理。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超過85%和90%。民族地區醫療衛生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已擁有衛生機構達4.7萬個、床位45.8萬個、衛生技術人員57.9萬人,均比 1978年增長了近1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了全覆蓋,地方病和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各族群眾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這60年,是民族地區各族人民生活根本改善的60年。從大面積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實現了歷史性跨越。2008年,民族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3389元。60年來,民族地區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近4000萬,部分少數民族已實現整體脫貧。在新疆,昔日牛拉犁,今日現代農機具飛奔田野;昔日牧民逐草而居,今日在定居點里過上了安穩幸福的新生活。

這60年,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蓬勃發展的60年。「同心掬得滿庭芳」。60年來,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得到扎實推進,法制化建設成效顯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得到堅持和完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民族團結的觀念牢牢紮根於千家萬戶,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處處綻放。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不斷鞏固。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三個離不開」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族群眾建設現代化的熱情空前高漲,祖國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國務院先後召開了4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彰了56個民族的4000多名先進集體和個人,在全社會唱響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各族人民好、偉大祖國好、民族團結好的時代主旋律。

回首60年,民族地區經歷了從落後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歷史巨變。我國民族地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生機勃勃、充滿活力,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揚眉吐氣、傲立東方。60年的成就輝煌燦爛,60年的經驗彌足珍貴。我們堅信:只要始終不渝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任何艱難險阻、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能阻擋緊密團結的中華各族兒女創造幸福生活的堅定步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必將越來越燦爛。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多長時間結束

1949.10.1 -----至今 將近62年

3. 如何看待新中國65年的發展歷程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在總結我們黨執政55年來的歷史經驗時指出: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我們黨幾十
年來探求救國救民之路和強國富民之路得出的必然結論,是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
證明的科學真理,也是我們黨在領導人民奪取政權、代表人民執掌政權過程中樹立
的堅定信念。?
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代表著人類歷史前進的方
向。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也經歷了一個逐漸中國化的
過程。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既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又代表著兩個相互聯
系又有所不同的發展階段。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主要是說通過新民主主義革
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近代歷史上唯一一條能救國救民的道路;
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主要是說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之前社會
主義在中國所經歷的曲折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在中國所煥發的巨大活
力充分表明,社會主義只有融入國情,不斷改革完善,才能充滿生機活力,中國才
能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實現強國富民的百年夢想。?
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深認識。?
第一,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是中國近代史上無可爭議的歷史事實。?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
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斗
爭,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使以社會主義救中國的
願望變為現實。?
第二,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是新中國55年發展中取得的最
寶貴的經驗之一。?
「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鄧小平同志在社會主義曲折
發展20多年後提出的。鄧小平同志領導全黨堅決撥亂反正,重新認識什麼是社會
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創造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完整理論體系,開辟了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中國人民所掌握,在世界
上創造出了中國式的發展奇跡。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一、正視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都是與其歷史發展走向密切相關的,都有其歷史決定性。鄧小平同志指出:「人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中國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來,中國是不是也能翻身?讓我們看看歷史吧。國民黨搞了二十幾年,中國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是不能成功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的毛澤東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把中國革命搞成功了。」這一表述,充分說明了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走什麼樣的道路就已經成為先進的中國人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他們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試圖按圖索驥,依照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來改造中國,把中國富強的希望寄託於實行和發展資本主義。從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到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變法,以至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國民黨也曾在大陸搞資本主義,最後留下的是一個四分五裂、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使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歷史以其血的代價告訴我們,在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義不願意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達兩、三千年,在中國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備也最頑固的封建主義生產關系。雖然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封建勢力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地位,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不允許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在近代中國,封建勢力還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壓迫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帝國主義勢力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毛澤東同志曾說:「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同時,也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它們的目的,就是要佔領中國的市場,掠奪中國的資源,使中國變成它們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並以其強大的經濟勢力排除和壓迫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它們決不允許中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的資產階級也不具備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由於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由於他們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並未完全斷絕經濟上的聯系,所以,他們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更沒有推翻封建統治,推翻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於國際資本主義才能得以生存、發展。因而,靠中國資產階級的力量,中國最終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封建主義舊統治又延續不下去。中國的出路究竟在哪裡?正當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而感困惑的時候,十月革命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中國新的出路不是資本主義而是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為中國人民選擇了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這一歷史性的選擇,是中國人民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是中國社會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中國當時的出路有三條:一是限制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二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不相干,長期平行發展;三是限制、改造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走社會主義道路。在這三條道路中,中國的近代歷史已經表明,第一條道路走不通;第二條道路實際上也行不通,不是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二者之間沒有調和的餘地;惟有第三條道路,才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這一社會發展的規律,而且新民主主義革命也為中國人民選擇這條道路奠定了基礎。在政治上,我們已經掌握了國家政權,確立了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鞏固和加強了工農聯盟。在經濟上,通過沒收官僚資本轉化為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我們已經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為實現對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創造了最重要的條件。因此,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
總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鞏固和發展,體現了中國近現代社會運動的客觀規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是一百多年來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得出的必然結論。所以,鄧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自己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國現在還會是四分五裂,沒有獨立,也沒有統一。」
二、正視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有著無比的優越性
作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是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而產生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現實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第一,社會主義的產生,徹底改變了人民群眾受壓迫受剝削的社會地位,無產階級
和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保證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一切愛國人士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權力和他們的民主權利。
第二,社會主義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礎上發展生產
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從而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第三,社會主義提倡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方式,不斷擴大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避免兩極分化。
第四,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在對內剝削、對外掠奪的基礎上,並用低價商品摧毀弱小國家的民族企業,用堅船利炮把它們變為自己的附屬,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實行不等價交換。而我們的社會主義,主要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通過充分利用本土資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當然,由於社會主義目前還處於實踐階段,我們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上述認識,還是十分傳統的,是不全面的、膚淺的。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對其優越性必將會有新的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要想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正視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們必須基於以下前提:
1、由於社會主義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因此,對其優越性的理解我們不可能是「先知先覺」,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描述,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體驗、去總結。
2、衡量和比較哪一個社會制度優越,決不能離開具體國家的歷史條件、社會環境,片面地從現有的經濟發展程度來看,而應當主要看它是不是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產關系是否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社會主義的實踐證明,這些方面是資本主義制度遠遠無法比擬的。雖然目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會主義國家要高,這是由於社會歷史條件、各自發展的基礎和起點不同所造成的,決不是有的人所說的是由於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所決定的。
3、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相比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還比較短暫,還處於實踐和發展的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算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而社會主義制度自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十月革命算起,只有不到百年的歷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全面建立才幾十年的歷史。所以,相比資本主義來說,社會主義的發展目前還不完善,還不充分,還處於初級階段,其應有的優越性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我們不能拿擁有幾百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來比擬和衡量只有幾十年歷史發展經驗的東西。
4、馬克思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新社會制度代替舊社會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種社會制度,從來不會是歷史的瞬間,它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其前進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和想像的困難與風險,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鄧小平同志說,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我們要充分估計到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只要基於上述前提,我們對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失誤乃至挫折就會有客觀、公正地認識,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前途及其優越性就不會產生信仰危機。
三、正視偉大成就: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鄧小平同志指出:「建國以後,我們從舊中國接受下來的是一個爛攤子,工業幾乎等於零,糧食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經濟十分混亂。我們解決吃飯問題,就業問題,穩定物價和財政統一問題,國民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經濟建設。靠的是什麼?靠的是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人們說,你們搞什麼社會主義!我們說,中國搞資本主義不行,必須搞社會主義。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混亂狀態就不能結束,貧困落後的狀態就不能改變。所以,我們多次重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現在落後的狀態下,走什麼道路才能發展生產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這就又回到是堅持社會主義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上來了。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以使中國百分之幾的人富裕起來,但是絕對解決不了百分之九十幾的人生活富裕的問題。而堅持社會主義,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就不會產生貧富過大的差距。再過二十年、三十年,我國生產力發展起來了,也不會兩極分化。」這就是一代偉人向世人昭示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我們說,衡量一種社會制度是否符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利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從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我們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盡管在一段時間,指導思想上犯了「左」的錯誤,經歷了嚴重挫折,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國以往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比擬的。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實現了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建設道路」,成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自覺實踐。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是一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全面發展的道路;
是一條堅持全面改革和開放的道路;是一條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歷時70年,跨越兩個百年、兩個千年,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振興中華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經創造出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國的經濟建設成績卓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事業日益進步,國防建設更加鞏固,人口素質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發展,外交事業譜寫新的華章,「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已成功實現。全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精神振奮、生活幸福。十多億人口的中國,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千百年來人們衣食住行無憂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這一切靠什麼?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靠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鞏固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長期探索的結晶,凝聚了幾代共產黨人對現代化理想的追求。這條道路,已經初步振興了當代中國,未來中國的全面振興,只能由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實現。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結論。 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代表著人類歷史前進的方
向。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也經歷了一個逐漸中國化的
過程。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既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又代表著兩個相互聯
系又有所不同的發展階段。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主要是說通過新民主主義革
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近代歷史上唯一一條能救國救民的道路;
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主要是說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之前社會
主義在中國所經歷的曲折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在中國所煥發的巨大活
力充分表明,社會主義只有融入國情,不斷改革完善,才能充滿生機活力,中國才
能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實現強國富民的百年夢想。?
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深認識。?
第一,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是中國近代史上無可爭議的歷史事實。?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
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斗
爭,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使以社會主義救中國的
願望變為現實。?
第二,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是新中國55年發展中取得的最
寶貴的經驗之一。?
「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鄧小平同志在社會主義曲折
發展20多年後提出的。鄧小平同志領導全黨堅決撥亂反正,重新認識什麼是社會
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創造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完整理論體系,開辟了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中國人民所掌握,在世界
上創造出了中國式的發展奇跡。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4. 新中國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黨團結帶領人民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國家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科學文化等各項事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曾在探索中走過彎路,遭受過巨大挫折,痛定思痛,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我們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之路。這條道路不是上天的饋贈,而是黨帶領中國人民在艱辛探索中開辟出的適合中國國情和長遠發展的特色道路。

中國的現代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期。

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有步驟地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並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這個歷史階段中,黨確定的指導方針和基本政策是正確的,取得的勝利是輝煌的。

建國後的頭三年,肅清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的殘余武裝力量和土匪,實現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級的人民政府,沒收了官僚資本企業並把它們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統一了全國財政經濟工作。

穩定了物價,完成了新解放區土地制度的改革,鎮壓了反革命,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開展了打退資產階級進攻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

5. 簡要說明新中國成立後至今經歷哪幾個歷史階段

1、1949-1956年: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國民經濟的恢復;一五計劃;社會主義改造)

建國初期,農業因長期的戰爭破壞,也因幾千年來封建土地制度的桎梏,大多數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農民絕大多數積貧積弱,人數佔少部分的地主則佔有大部分的土地。為滿足新解放區廣大農民對土地的迫切要求,同時也為了解放生產力,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國家實行土地改革。

2、1956-1966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中共八大;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八字方針)

在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即將提前完成,黨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協禮堂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國1073萬黨員。

3、1966-1976年:「文革」時期(國民經濟的劫難)。

「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澤東同志發動和領導的。他發動這場「大革命」的出發點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維護黨的純潔性和尋求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但他當時對黨和國家的政治狀況的錯誤估計,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

4、1976-1978年:兩年徘徊時期 。

「兩年徘徊」時期是新中國歷史上一段比較特殊的時期,它上接十年「文革」的結束,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開端。雖然兩年徘徊」時期歷時只有兩年,但其歷史作用不能低估。

5、1978年至今: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黨的領導工作中全面地作出了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略轉變,標志著我們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從此,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開始全面地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使黨掌握了撥亂反正的主動權,使黨的事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6. 新中國成立多少周年了2021年

2021年是新中國成立第七十二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來講,是滄桑巨變的70年。新中國7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而豐富的。

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勇於探索、不斷實踐,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中國人民意氣風發走在了時代前列!

(6)歷史更換新中國能堅持多少年擴展閱讀:

70年來,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創業,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70年來,中國人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三個方面的歷史成就不僅是中國70年歷史發展的重要成就,對世界歷史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7. 請細述新中國奮斗史

中華上下5000年,歷經多少磨難?尤其是近代民族遭受了多少苦難,才換得今天的成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是有意義的奮斗目標。

1.1840年戰爭以來,男艱難的生存斗爭中,你中國人民一直在尋找一條脫離苦海的路,那就是改造中國的國民性。

6.最重要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從一無所有,一窮二白的落後國家,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逐漸走向了富強,科技化,世界化,走社會主義現代道路,是偉大的奇跡。

全國政協委員表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改革開放,國家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國之幸,民族之幸,人民之幸。

7.中國迎來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嶄新征程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匯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廣泛凝聚共識、不斷增進團結。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華民族這一路走來是艱苦的,現在的生活是靠先輩們一步一步,艱苦得來的,新中國的奮斗從窮困潦倒讓人欺凌,到如今,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經濟大國,再也不用受人欺凌,從大清朝末年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期間,抗日戰爭等等,中華民族都沒有屈服,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人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8. 新中國成立多少年了

截止2020年是71周年。

1949年新中國成立,新中國成立50年來,我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高舉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艱苦奮斗,團結拼搏,使綜合國力不斷登上新台階,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城鄉居民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深刻變化,成為我國歷史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城鄉居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

(8)歷史更換新中國能堅持多少年擴展閱讀:

新中國的成立的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9. 新中國成立至今多少年了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到今年已經66年。

2、新中國的成立的偉大意義:

①國內意義:開辟中國歷史新紀元;中國結束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是中國近代史結束的標志。
②國際意義: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2021年是多少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2021年是72年,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1949年成立的,到2021年為72年。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中國的歷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和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成為國家的主人,中華民族的發展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政府網——開國大典

閱讀全文

與歷史更換新中國能堅持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