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朝西京長安,東京是洛陽,其他幾京在哪裡
京這個字的本義是國都,它是人文、經濟匯集的地方。我們現代依然有東京、南京、北京等名稱,京城的叫法是承襲的,在唐朝也分西京、東京等地名。
在唐朝時期北京就是指的太原,太原古稱晉陽,在隋唐時期太原是第三大都市,僅次於長安和洛陽。唐朝的建立者李淵也是從太原起兵的。因此太原也被稱為是李唐文化的發源地。
在唐朝時期南京就是指的「成都」,成都位於天府之國的四川,在唐朝時期成都經濟發達,已經是全國四大城市之一了,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
② 中國有中京這個地方嗎在哪個省
1、中京為洛陽。在歷史上曾有三個不同的朝代封洛陽為中京。一、東晉時稱西晉故都洛陽為中京,一直沿用到初唐、盛唐。二、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時稱洛陽為中京。三、金興定元年(1217年)改河南府為金昌府(治洛陽,即今洛陽市),建號中京。2、遼中京大定府遼中京的位置在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原鐵營子鎮下轄區域,大明鎮因大明城(遼中京城)和大明塔(遼中京城大遼塔)而得名,這是因為遼中京城一直延續到金、元兩代,於明朝被毀,從明之後,人們便只能看到遼中京的廢墟和大遼塔,也就被人們稱做大明城和大明塔。
遼中京大定府雖然不是遼國的首都,但由於其建於遼中期,國力強盛,又趕上了百餘年的遼宋結盟和好時期,都城建的比首都上京還要好,還要大。
中京是遼代的五京之一,從遼統和二十一年(1003年)開始,到統和二十五年基本建成,並設立了大定府,遼代帝王常駐在這里,接待宋朝的使臣。遼亡後,金代改稱其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稱「大寧路」,明代初年在此設大寧衛,永樂元年(1403年)撤銷衛所,從此淪為廢墟。
③ 除了北京、南京和東京,還有西京和中京嗎指哪裡
漢族王朝定過名稱的有:
東京 兩漢、唐時為洛陽,宋時為開封
北京 明朝稱謂
南京 明朝稱謂
西京 兩漢、唐時為長安,宋時為洛陽
中京只在宋與遼金對峙時有過此說法,當時遼國定了五個首都,即五京,分別是:
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
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名城
金滅遼後,也仿其制定了五京,海陵王曾從黑龍江一帶遷都至北京,此前後有變動,分別是:
遷都前:
東京:遼陽府,遼寧遼陽
西京:大同府,山西大同
南京:今北京
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
中京:大定府,遼寧寧城西
遷都後:
東京:遼陽府,遼寧遼陽
西京:大同府,山西大同
南京:汴京開封府,河南開封
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
中京:今北京
④ 歷史上出現過哪些東西南北中京
東京:洛陽、開封
西京:長安
南京:今南京
北京:今北京
中京:洛陽、開封
都城(capital)古指帝王「建都」或「封邑」之城。所以,古代都城指國家的都城及諸侯國、封國的都城,又稱京城、國都,今稱首都。
⑤ 遼國五京分別是當時哪些地方,現在又是哪些地方
遼國五京分別是當時的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
1、上京臨潢府
現在是內蒙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918年開始興築,初名皇都,926年擴建,938年改稱上京,並設立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進行了全面勘探和試掘。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東京遼陽府
現在是遼寧遼陽市。
它與遼陽的東京城遺址是兩回事。東京城是清初努爾哈赤所建,而遼東京遼陽府是遼代的五京之一。遼設五京,就象四個直轄市一樣,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3、南京析津府
現在是北京西南。
遼南京又稱燕京、析津府,是在唐代幽州城基礎上建設的城市。遼南京子城又稱內城、皇城,位置偏於西南隅,與大城共用西門、南門。子城之中主要是宮殿區和皇家園林區,宮殿區的位置偏於子城東部,並向南突出到子城的城牆以外。
4、中京大定府
現在是內蒙寧城縣西南大明城。
中京是遼最大的陪都,其地理位置與中原地相近,自古為遼河上游,燕山以北少數民族雜居地帶,為遼國的咽喉,在遼代後期軍事、戰略、經濟上有極重要的重要作用。
5、西京大同府
現在是山西大同市。
西京大同,是遼朝重要的賦稅收入基地之一,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又相鄰經濟富庶的宋之河東地區,再加上與交界地區的人民的血緣關系密切,不論是在遼宋雙方和平時期,還是民族關系緊張階段都是遼宋間重要的經濟貿易區。
⑥ 南京歷史上被叫過中京嗎
沒有,歷史上稱為中京的是南朝人稱洛陽為中京,唐朝長安改稱中京
漢代:東京洛陽,西京長安(今西安),
西晉:江南人稱洛陽為北京
東晉:南朝人稱洛陽為中京
南朝宋稱丹徒(實指京口,今鎮江市)為北京
北魏遷都洛陽後稱故都平城為北京
北周稱洛陽為東京
隋:東京洛陽,西京長安(今西安)
唐:東京洛陽,西京長安(今西安)至德二年以鳳翔為西京,長安改稱中京,南京成都府,北京太原府
宋:東京開封府(汴京),西京河南府(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北京大名府
明:洪武年間以應天府(今南京)為南京,開封為北京。明成祖將北平府改稱順天府,稱北京。後改稱京師,但習慣上仍稱北京,至清不變。
⑦ 遼五京包括上京、中京、西京、南京、東京
遼國時期實行五京制,即上京臨潢府(今赤峰市林東鎮)、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謂之遼五京。
遼的五京是陸續建成的,遼太宗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改南京為東京,遼聖宗城中京,遼興宗升雲州為西京,遂成為五京。
變遷詳情
遼五京 ,遼上京、中京、東京、南京、西京的總稱。遼太祖神冊三年(918)建國修建皇都。會同元年(938),遼太宗名皇都為上京,設臨潢府。遼太祖滅渤海,建東丹國。
天顯三年(928),遼太宗遷渤海居民於東平郡,升號南京。六年,廢東丹國,於南京設中台省。會同元年,得後晉所獻燕雲十六州地,升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原南京改稱東京遼陽府。上京、東京、南京於同年設立,合稱三京。統和二十五年(1007),遼聖宗在奚王牙帳建立新都,號中京大定府。與原三京合稱為四京。開泰元年(1012),改東京幽都府為析津府。重熙十三年(1044),遼興宗升大同軍為西京大同府。遼興宗以後,始有五京。五京是各地區的統治中心,各領有軍州府縣,故又稱五京道。道不設行政機構。五京長官均稱留守,由契丹皇族或後族重臣擔任。五京分設留守司和都總管府,統領所屬軍州事。上京城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遼太祖命薊州漢人康默記董理修建,一百天建成。城牆高兩丈,幅員廣二十七里。城北是皇城,牆高三丈。皇宮南門為承天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城南是漢城。有市肆交易。中京城在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鎮。遼聖宗命燕薊漢人工匠仿上京城制建造。兩年建成,遷移漢人民戶入城居住。中京城建立後,皇帝即常駐於此。建有驛館,接待宋、夏、新羅使臣。
東京在今遼寧遼陽。城高兩丈,幅員三十里。宮城在城東北隅,城高三丈。南部外城為漢城,有南市、北市貿易。城內居民多為渤海人和漢人。南京在今北京市西南,又稱燕京。城牆高三丈寬一丈五尺,幅員三十六里,是五京中最大的城。宮城在西南隅。西城顛有涼殿。西京在今山西大同。原為軍事重鎮,城方圓二十里。遼興宗升號西京大同府,未建宮城。遼道宗時在城內建華嚴寺,鑄有歷代皇帝像。
⑧ 中京的簡介
最早稱中國的洛陽,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從夏朝開始先後在洛陽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陽指點江山。洛陽是我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神州大地之首都)的城市。絲綢之路的起點。以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 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8]。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今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
⑨ 十三朝古都洛陽,在歷史上都有哪些別稱呢
歷史文獻上記述,斟鄩是夏朝的都城,從商朝的第三任君王太康逐漸到夏桀才行,斟鄩都被做為夏朝的都城而存有。在1959年夏季,考古學家在洛陽山間盆地西南五十八里處,發覺了二里頭遺址,通過確定,發覺這兒便是商朝中後期的帝都,斟鄩的舊址。
殷商階段,洛陽的舊稱,它的部位就在現如今的洛陽偃師城的西面二十里處,在它西南6千米的地區,便是二里頭遺址,偃師的商城遺址就是殷商階段的西亳。
在夏商周時期和西周戰國時期,三川是華夏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行為關鍵發祥地,由於地區有黃河、洛河和伊河而而出名。
在西周的春秋時期前期,這兒是秦國統轄的地域,直到漢代階段,這兒被改成河南郡。實際上在差異階段,洛陽除開這11個名稱以外,也有過其他名稱,在其中有很多都需要比「洛陽」超好聽,覺得充斥著著富有詩意。
⑩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東京,西京又是指哪裡
中國歷史上的「東京」有兩個,一個是現在的河南省洛陽市,還有一個是現在的河南省開封市。西京就是長安,是現在的西安。
中國歷史的「東京」:東晉、東吳、宋、齊、梁、陳在此建都,姑有六朝古都之稱,後有南唐、明、太平天國洪秀全、中華民國孫中山定都於此,共記多個朝代,定都於此共432年,故又有十朝都會之譽。
中國歷史的「西京」:今稱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及東亞文明世界的文化中心。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偏南。北臨渭河,南依終南山,周圍曲流環繞,有「八水繞長安」之說。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下轄地級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省會鄭州毗鄰,東與商丘相連,南接許昌和周口,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
(10)歷史上中京是哪裡擴展閱讀:
歷史上曾名為「西京」的地方:
1、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後改都洛陽,因此東漢人習慣稱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
2、隋煬帝建洛陽為東京,因此稱長安為西京。
3、唐顯慶二年,以洛陽為東都,因此稱長安為西都,一稱西京,天寶元年,定稱西京至德二載,改稱中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