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雁門關是兵家必爭之地,請問雁門關在那請說說雁門關的歷史。多謝!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里「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後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餘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於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築新關於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南距代城縣四十餘里,北鄰廣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勢更為險要。明末清初的著雁門關
名學者顧炎武曾親臨此地。他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該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築樓台,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即「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沖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東門外北側建有「 靖邊寺」祀戰國時代的軍事家趙將李牧。西門外右側建有關帝廟。關城正北置有駐軍營房,東南設雁門關
有練兵教場。整個關城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後,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現在的關城僅在東門、西門、小北門三個門洞和靖邊寺前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桿,明鐫李牧碑石一塊,以及寺後的數株青松。
② 古時的雁門關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雁門關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關,已有3000多年歷史。
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記載:「天下九塞,勾注其一」,勾注就是雁門關所在地呂梁山脈的勾注山,更有「天下之險有盧龍、飛狐、雁門為之首」的說法。
作為古老的軍事要塞,雁門關歷史之悠久,地形之險絕,體系之完備,地位之重要,戰爭之頻繁,雄居華夏名關要隘之首。
雁門關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恆山沿代縣北境蜿蜒於山巔的內長城,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
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門關坐落於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於山西北部的代縣城北約20公里的雁門山上。「九塞尊崇第一關」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③ 雁門關簡介50
雁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華第一關」。 在3000多年的歷史歲月中,作為古代中國北境著名邊關要塞,雁門關見證和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親歷了民族融合的艱辛歷程,積淀了多民族文化精華;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商道,雁門關見證了古代邊貿的興衰,成就了晉商的輝煌。
在我國歷史上,匈奴、突厥、回紇、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都曾在雁門關長城沿線與中原守軍作過戰。
雁門關的軍事地位隨著明王朝同蒙古貴族的對立而重要起來。明洪武初年,吉安侯陸享,於舊雁門關址向北移出數里,建新關於今址。其後,景泰、嘉靖、萬曆等年間,多有修復。關城內長1公里,牆高約7米,石座磚身,設城門三重。東門門額石匾刻有「天險」,門上建有雁樓,邊上有李牧祠。西門門額石匾刻「地利」,右側建有關帝廟;西門外有一南北向小北門,門額石匾刻有「雁門關」三個大字。左右鑲嵌磚鐫聯語一副:「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關城左右邊牆,烽燧墩台,屹然聳立於山巒之顛。
④ 雁門關歷史介紹
雁門關被稱為「中華第一關」,是因為歷代它都屬於軍事重地。在戰國時期開始,趙武靈王就看重了這個要塞,開始建立雁門關來防備匈奴。雁門關在現在陝西省的北部,在古代是塞北少數民族入侵內地的一個通道。過了雁門關,相當於敲開了入侵的門,這里發生了很多場戰爭,經過那麼多年,這一座雁門關簡直可以書寫出半部的華夏歷。
「四海於今正一家,生民何處不桑麻。重關獨居千尋嶺,深夏猶飛六齣花。雲暗白楊連馬邑,天圍青冢渺龍沙。憑高弔古情無盡,空對西風數去鴉。」-自《雁門關外》。
「漢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欽徽二帝北擄」、「楊家將鎮守三關」這些歷史故事都跟雁門關有關系。「漢高祖北征」和「昭君出塞」,就是漢高祖劉邦帶著大軍追擊匈奴,滿身煞氣,沒想到匈奴用的是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軍隊只能被困了七天七夜,後來謀士陳平收買了單於的妻子,才讓劉邦有機會逃回。後來漢朝君王派衛青、霍去病、李廣等人多次擊打匈奴,才有了後來歷史上的和親。
「昭君出塞」是通過雁門關去了塞外,給當時帶來一定時期的和平和經濟的發展。「宋欽徽二帝北擄」,宋欽宗和宋徽宗他倆本人,和他們的老婆、公主等被人全部打包擄走。通過雁門關被運到大金國土,更是被折磨和監禁三十多年。
⑤ 雁門關建於什麼朝代,距今有多少年了
秦朝蒙恬所建,距今兩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