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曹操歷史上是個什麼人

曹操歷史上是個什麼人

發布時間:2022-08-11 02:52:18

① 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會被人稱為奸雄

曹操在歷史上的形象不太好。我們對他更有禮貌的說法是「奸雄」。無禮的話是「奸臣」,甚至是「奸賊」。魯迅老師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文章中說他是英雄。「曹操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不是曹操議黨,但無論如何總是尊敬他。」這樣,我們對曹操有了英雄、關雄、奸賊等三種評價。

綜上所述,我相信大家對曹操會有大致的了解。他可能是歷史上形象最多樣的人。非常聰明,愚蠢,無比愚蠢。奸詐狡猾,直率誠實。豁達大度多疑。心胸寬廣心胸狹窄可以說是每個人的風格,小人的臉;英雄風格,孩子們的感情;閻王的脾氣,菩薩的心。曹操可以說是一個真實的人,包括他的奸詐、殘忍和暴虐,都是坦然、真實、坦然的,真的是一種「等待」。從「只有英雄才能有本色,真正的名士自成風流」的角度來看,曹操是英雄。但是這位英雄又以奸詐聞名,所以也可以稱為「奸雄」。今天,我們無論如何評價曹操,都離不開「奸」和「雄」兩個字。

② 歷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慧眼識英雄、精通權謀、機智靈活、熟悉兵法、有領導能力,最終三國歸魏,他功不可沒。

③ 真實歷史上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

曹操此人性格太復雜,這里只能說個大概,曹操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這些劉備、孫權都算不上。
曹操有濟世之心,這是他優於其他諸侯之處,也是荀彧、郭嘉等傑出人才放棄袁紹投奔他的主要原因,有曹操本人詩為證,"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郭嘉離開袁紹投奔曹操時說袁公難以共濟大難,那麼他和誰共濟大難?曹操!曹操改編青州軍,收諭流民,軍民分屯,的確也是這樣做的。他穩固北方,使百姓安居樂業,功業偉大。然而這一點往往不被大眾所知。
曹操也是很大度的,他的部將中大半來自敵營,甚至殺死了他的長子曹昂的張綉投靠他時也受到厚遇。而這些智士名將願意為他效力,這不能不說是由於他的個人魅力。至於殺楊修,個人認為不是嫉妒那麼簡單,應該是政治斗爭,打壓曹植黨羽。
曹操重感情,他的發妻因長子陣亡一氣之下回了娘家,曹操親自跑去認了幾次錯,但都沒什麼效果,曹操也就不再勉強,說任從她改嫁。
另外,曹操務實,思想很開放,是一個相當令人敬佩的人。在此不再贅述。
當然,曹操脾氣有時很暴躁,一怒之下常常殺人,對政敵也血腥打壓,手段殘忍。但在封建時代,對於一個位高權重又不太受制度約束的人物來說,這些都不可避免,被羅貫中捧得宅心仁厚的大耳劉也干過不少類似的事。
想了解更多,可參閱張作耀先生《曹操傳》易中天先生《品三國》也可和在下交流

④ 歷史中的曹操是個怎樣的人呢

曹操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受到三國演義的尊劉貶曹影響,大多數人對曹操持負面看法。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謚號武皇帝(魏武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漢時期選拔官吏,被選用人既要有仁義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質,也要有高貴的家世出身。

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⑤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以上為曹操的生平介紹.以下是本人對曹操的評論,僅作為個人觀點.
年輕時的曹操:
壹:素有大志.曹操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官宦集團中的一員,據說是漢相國曹參的後人,曹操是曹嵩之子,而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官至太尉.這一切表明,曹操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他的不同,祖上顯貴,不僅使他物質生活比普通人更充實,在當時那種門閥大族壟斷社會大部分資源的時代背景下,曹操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了解更多的社會秘辛,這是普通人所不具有的先天條件,對於曹操以後的統軍治國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也正是因為祖上位高權重,曹操本人的眼界也更高,志向也更遠大,他的目標不是一旦粟,一斗米,而是整個天下.
貳:立誓報國.曹操在年輕時是否忠於漢室,這是毋庸置疑的,直到他年老將死之時,也未行那改朝換代之事,何況年輕之時.曹操出身官宦,一直渴望為官一方,造福百姓,當然也不排除他揚名立萬,流芳百世的目的,但就一個官宦子弟的身份來說,曹操無疑是一個志向遠大,為人正派的青年才俊了.這些從以下事跡中可以看出: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勢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黃巾軍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曹操之志,乃濟世救國,救萬民於水火爾.
叄:正義果敢.曹操立五色棒,整頓吏治,一方面說明他立志投身於國事,另一方面,又表明他是一個內心嫉惡如仇的人,這是一個人本性,或者說是此時曹操的性格使然,是無法偽裝的,後人常說曹操是奸雄,但細細數來,他又做了多少利國利民的大事呢?征伐徐州,殺戮百姓,他又有多少說不出的苦衷呢?撇開別的不說,如果換做是我們自己,生身父親被殺,你是否會失去理智?而你又明明有復仇的力量,你又是否會變得瘋狂?細看曹操的一生,他有兩個最大的對頭,袁紹和劉備,而袁紹有一個明顯的特點,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便是遇事猶豫不決,縱觀曹操一生,殺伐果斷,無有遲疑,斃蹇圖、起兵討董、戰官渡皆是明證.
肆:不畏強權.當然,曹操年輕時不畏強權也有他具有強悍背景的因素,但試想,已是成年人的曹操,難道不知道形勢比人強的道理嗎?皇帝寵臣,言定天下的十常侍是他一個洛陽北部尉可以惹得起的嗎?當時,也只有大將軍何進有這個資格,而何進也未嘗敢下這樣的決心,何況他乎.曹操獻刀,起兵討董,曹孟德又是冒著多大的風險?又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決心.
伍:能力出眾.曹操的能力無疑是很強的,他能成為漢末亂世中最為龐大的一股勢力絕非偶然,能力不夠的領袖就算打得下天下,恐怕也不懂得治理,而曹操嶄露頭角也正是在他年輕的時候,治理洛陽、濟南、領兵平亂皆可說明.
成勢後的曹操:
壹:禮賢下士,唯才是舉.這一點相信人們都知道,也正是因為曹操的這一舉措,才會出現後來的戰將千員,智謀之士多不勝數的盛況.
貳:關注民生.建安元年,曹操採納部下棗只等人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在許下募民屯田,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於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設置田官,興辦屯田.屯田有效地解決了曹操集團的糧食問題,所以曹操說:「後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在興置屯田的同時,曹操採取各種措施,扶植自耕農經濟.針對當時人口流失,田地荒蕪的情況,曹操先後採取招懷流民、遷徙人口、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檢括戶籍等辦法,充實編戶,恢復農業生產.此外,曹操還陸續頒布法令,恢復正常租調制度,防止豪強兼並小農.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頒布新的徵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確:「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曹操前後實行的這一系列措施,使瀕於崩潰的自耕農經濟不斷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叄:重視胡患.建安十二年,為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問題,決定遠征烏桓.漢末,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結合,是為三郡烏桓,其首領為遼西部的蹋頓.三郡烏桓與袁氏關系一直很好,並屢次侵擾邊境,擄掠人口財物.雖然曹操征伐烏桓有消滅袁氏殘余的因素,但他討伐烏桓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國東北的部分邊患,造福了百姓.
肆:善掌時機.曹操是一個眼光長遠,善於把握時機的梟雄,他的這一特點在中國歷史上十分出名.諸侯討董、稱雄兗州、東迎獻帝、官渡大戰、北定鄴城、南覆荊州.皆可看出.
壯士暮年:
人不論高低貴賤總有一死,老年時的曹操,依然壯心不已,但他始終沒有取漢代之,我想,不論年輕的時候多麼輕狂,當年華不在之時,看清了世事無常的大千世界之後,曹操更多的是對自己一生的回憶,富貴榮華唾手可得,卻已不再誘人,兒時的夢想才是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曾幾何時,曹操夢想著自己死後的墓碑上刻著「大漢征西將軍之墓」,此生則無憾矣.

⑥ 歷史上的曹操是怎樣的人。

1.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極其具有個人抱負和野心的人,其對內消滅袁紹、袁術、馬超等割據勢力,對外擊敗匈奴和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奠定了曹魏的基礎;
2.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行為復雜多變,性格多疑,令人難以琢磨的人,其信奉「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觀點,使得其變得極為殘忍,且經常猜疑別人,不肯相信自己的部下,人格極其不協調成為其一個致命缺點;
3.曹操是東漢末年一個極其具有才智的人,其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其許多作品和觀點到現在仍然廣為流傳,成為研究中國史料的一部分。

⑦ 在真實的歷史上,曹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首先說一下,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都評論過曹操,有些說他是國賊,有些說他好色等等,那曹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這一篇有點長,因為我很喜歡曹操這個人。

一、曹操絕對是個好的演員,在治軍的時候,用割發代首給老百姓和自己手下演了一出好戲,讓百姓覺得他愛明如子而愛戴他,又讓將士覺得他軍紀嚴明,毫不徇私,公平公正而佩服他,在華容道給關羽演了一出好的感情戲,讓關羽冒死放了他,在各大諸侯面前演了一出好的睡夢殺人戲,讓各大諸侯放棄找刺客殺他的想法等等等等,大家看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會發現這傢伙,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帶兵打仗的時候都全身是戲。

⑧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曹操是古往今來少有的大軍事家,曹操的兵法韜略,堪比韓信、白起,故有「談兵者無過孫武,用兵者無過韓信、曹公」之說,且自創兵法,寫下《孟德新書》,批註《孫子兵法》,可謂文武兼備,理論結合實戰。所以諸葛亮說「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先帝每稱操為能」,毛澤東說「我的心與曹操是相通的」、「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除此之外,曹操更是政治家、謀略家、文學家,建安「三曹七子」之首,其叱吒風雲、臨險不驚的軍事才幹,氣壯山河、舍我其誰的政治抱負,直抒情懷、氣魄雄偉的詩詞文賦等等,千古以來,除了毛澤東之外,少有其匹。

大家更熟悉的評價是: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所謂「奸雄」,就是「奸而雄者」。像嚴嵩、秦檜那樣,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賊」;像董卓那樣,橫行霸道,蠻不講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梟雄」。梟雄這個詞,也有多種解釋。梟,本義是貓頭鷹,引伸為首領、魁首、雄長,比如鹽梟、毒梟;也引伸為驍勇、豪雄、桀驁不馴,比如梟 騎、梟將。所以,《現代漢語詞典》對「梟雄」的解釋,就是「強橫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傑出的人物;魁首」。魯肅說「劉備天下梟雄」(《三國 志•魯肅傳》),黃權說「劉備天下梟雄」(《後漢書•劉焉傳》),便都是看出劉備乃「智勇傑出的人物」,驍勇、 豪雄、桀驁不馴;而我們把董卓看作梟雄,則指他「強橫而有野心」。梟雄是「強橫而有野心」,則奸賊就是「奸滑而有賊心」,奸雄就是「奸滑而有雄心」。奸雄者,奸詐而又豪雄也。那麼,曹操是這樣的人物嗎?

是。

曹操從小就姦猾。他這個人,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時候的表現也不好。

實際上曹操出生成長於一個宦官家庭。他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而曹騰則是當時頗有名氣的大宦官,封費亭侯,任大長秋。大長秋是宦官中的大官,秩二千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省部級」。曹騰的為人,在宦官中算是相當不錯,和士人的關系也比較好。他做過一些不光彩的事,也做過許多好事、大事, 所以《後漢書》中有傳。但不管怎麼說,曹操總歸是宦官養子之子。這在當時,就要算作出身不好。但家境應該是好的,至少不缺錢花。曹操的父親曹嵩後來官居太尉(名義上的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就是出錢一億買來的。曹家既然這么有錢,曹操小時候就完全有可能過著紈袴子弟的生活。

曹操受的家教可能也不怎麼樣。曹嵩對他這個兒子的教育,大約是很少過問的。曹操自己的詩說:「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所謂「三徙」, 是說孟子的母親為了保證兒子有一個好的環境,不受壞的影響。竟三次搬家。所謂「過庭」,則是說孔子的兒子兩次從庭院走過,孔子都叫住他予以教育,一次叫他學詩,一次叫他學禮。這樣的事情,在曹操家裡都沒有發生過。看來,曹操小時候,父親母親都不怎麼管教他。

父母不管教,家境又不錯,曹操便成為一個「問題少年」。《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說,曹操年少時,「好飛鷹走狗,游盪無度」。他叔叔實在看不下去,常常提醒曹嵩應該好好管教一下這個兒子。曹操知道了,便想出一個鬼點子,來對付他那多管閑事的叔叔。有一天,曹操遠遠地見叔叔來了,立即作口歪嘴斜狀。叔問其故,則答以突然中風。叔叔當即又去報告曹操。等曹嵩把曹操叫來一看,什麼事都沒有。曹操趁機說,我哪裡會中什麼風!只因為叔叔不喜歡我,才亂講我的壞話。有這么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墊底,自然以後叔叔再說曹操什麼,曹嵩都不信了,曹操也就更加胡作非為。

曹操的哥們兒袁紹、張邈等人,大約也是同類角色。他們常常聚在一起胡鬧,事情做得十分出格。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說,有一次,一家人家結婚,曹操和袁紹去看熱鬧,居然動念要偷人家的新娘。他倆先是躲在人家的園子里,等到天黑透了,突然放聲大叫:有賊!參加婚禮的人紛紛從屋裡跑出來,曹操則趁亂鑽進洞房搶走了新娘。匆忙間路沒走好,袁紹掉進帶刺的灌木叢,動彈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又大喊一聲:賊在這里!袁紹一急,一下子就蹦了出 來。

顯然,青少年時代的曹操,是一個典型的公子哥兒,游手好閑,不務正業,鬼點子和壞主意層出不窮。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曹操是一個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的人,也是一個奸詐狡猾、詭計多端的人。所以《三國志》說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盪,不治行業」,因此許多人沒把他放在眼裡(世人未之奇也),甚至鄙視他(薄其為人)。比如南陽名士宗世林,就自稱有「松柏之志」,堅決不和他交往(見《世說新語•方正》)。

然而有一個人卻十分看好曹操,他就是當時的太尉橋玄。橋玄認為曹操是難得地人才,將來平定天下,非操莫屬,因此竟以妻兒相托。橋玄說: 「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材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這話是記載在《三國志》正文的,應該靠得住,也有道理,因為曹操並非一般地流氓地痞或紈袴子弟。 孫盛的《異同雜語》說他「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有一次行刺宦官張讓時,竟能舞短戟全身而退。這說明曹操是一個胸懷大志、雄心勃勃的 人。既雄心勃勃,又奸詐狡猾,十分符合「奸雄」的定義。

那麼,曹操自己怎麼看?

曹操自己好像也很認同「奸雄」這個評價。這個評價是許劭給出的,而結交許劭則是橋玄的建議。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今河南省平輿)人, 是當時最有名的鑒賞家和評論家。他常在每個月的初一,發表對當時人物的品評,叫「月旦評」,又叫「汝南月旦評」。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從此進入上層社會。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許劭的好評。但不知是曹操太不好評,還是天機不可泄漏,無論曹操怎樣請求,許劭都不肯發話。最後,許劭被逼得沒辦法,才冒出這么一句:你這個人呀,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後,大笑而去。

這就是曹操了。他大氣、深沉、豁達、豪爽、灑脫、風趣、機敏、隨和、詭譎、狡詐、冷酷、殘忍,實在是一個極為豐富、多面,極有個性又極富戲據性的人物。所以,曹操既有奸詐的一面,又有坦誠的一面。他的奸與誠統一於「雄」,他的善與惡也統一於「雄」。曹操的人性中是有惡的,所以我不稱他「英雄」而稱他「奸雄」。

⑨ 曹操歷史上是怎樣的人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人(今安徽亳州),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為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其為魏武帝。一生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割據政權,為統一中國北方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屯田,對農業生產恢復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詩作具有創新精神,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在書法方面,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絕倫,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漢末章草五大家之一。
三國演義中將曹操描寫為一個漢朝的篡逆者,其實並不公平。東漢末年,外戚宦官爭權,朝野上下烏煙瘴氣。步入建安年代,東漢朝廷早已無可救葯。對此,司馬光曾在《資治通鑒》中評論道:「建安之初,四海盪覆;尺土一民,皆非漢有。」董卓擅行廢立,劉焉自造龍袍,淮南袁術稱帝刻璽、袁紹欲私立新帝的亂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對朝廷的尊敬。

閱讀全文

與曹操歷史上是個什麼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