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合肥在歷史上叫什麼名字

合肥在歷史上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2022-08-11 07:40:49

A. 合肥以前叫什麼

合肥古稱廬州,名字這么好聽,為什麼要改成合肥?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下,很多地方現在的名字都和古時候不一樣了。關於是古名好還是現在的名好,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很久。

有幾個城市的地名改變是爭論最多的,因為改了名後不是那麼好聽,很多人都認為不應該改名,應該沿用古名。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城市是最常被大家說起的,就是合肥。

不瞞大家說,我小時候聽天氣預報聽到合肥的時候,就感覺這地方是賣肥料的,然後就是覺得這里的人肯定都很胖。在我們傳統印象里,一個地名應該是高大上的,「肥」這個字出現在地名里,怎麼看怎麼覺得胖。

而合肥古稱廬州,廬州這個名字歷史非常悠久。

周武王時代搞分封,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級來分封,就在現在合肥這個地方封了一個國叫「廬國」,而廬國又屬於子爵,所以稱為「廬子國」,都城叫廬邑,就是現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周武王是什麼時候的人?公元前1000年啊。由此可見,「廬」這個字和合肥這個地方,歷史有多久遠。

廬州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隋朝,這里本來叫合州,隋朝時改名為廬州,因為這塊地方的古名就是廬。從隋開始,唐、宋、元、明、清,這塊地方一直叫廬州。

廬州是包拯的家鄉,許嵩有首歌叫《廬州月》,歌名和歌都很好聽。廬州這兩個字,光是聽上去就覺得很有意境,所以很多人都表示,廬州這么好聽的名字,又古老,又儒雅,改成合肥,糟蹋了。

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大家錯了。廬州並不是改成合肥的,因為合肥不是一個現代名,合肥也是個古名。有多古呢?比廬州還古。剛才說了,廬州這個名字出現於隋朝,而合肥這個名字,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

秦統一天下後,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其中有一個叫九江郡。漢武帝時期,九江郡里設立了一個縣,叫合肥縣,這是合肥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

這說明合肥也是個很古老的地名,不然大家想想,如果合肥是近代才有的名字,曹操和孫權怎麼會在合肥大幹一場?張遼還怎麼威震逍遙津?

其實三國時候合肥就已經成為一座繁榮的城市了,曹操命劉馥在合肥大搞城市建設,因為合肥當時就是揚州的首府。只不過,在古代的行政劃分里,合肥一直都是縣級。

合肥不僅是揚州的首府,從隋朝開始,唐宋元明清,廬州府的治所基本上一直都在合肥縣。廬州這個名字被廢除是在民國元年,合肥縣直屬安徽省。1945年抗戰勝利後,安徽省的省會從安慶遷往合肥,就這么一直延續下來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合肥這個名字會有個肥字?聽起來不好聽啊。合肥這個名字是有來歷的,有兩個說法。酈道元在《水經注》里的說法是這樣的:「夏水暴漲,施合於肥,故曰合肥。」

這句話里,施就是指現在的南淝河,肥指現在的東淝河,這個地方一到夏天就漲水,兩個淝河就合二為一,所以叫合肥。

淝水之戰圖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說法。說淝水從雞鳴山流出來後,向北流二十里後,一分為二,一支向東南方向去,流入巢湖,這條就是現在的南淝河;一支向西北方向去,兩百里後入淮河,就是東淝河。

中國最早的字典《爾雅》對「肥」字的解釋是:「歸異出同曰肥」,就是說出處相同而歸去的地方不同,就叫做肥。那麼這兩條河,正好是歸異出同,一個源頭,一分為二,所以叫合肥。

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今字義的差別,現在的肥就是胖的意思,而古時候肥是歸異出同的意思。而且按照名字的由來,合肥其實應該寫作「合淝」,而且最早合肥確實是寫成「合淝」的,只是後來寫著寫著三點水就去掉了。所以合肥這個名字沒有什麼不好聽,在古代很正常,只是按照今天的新字義來看有點怪。

B. 合肥市以前叫什麼

合肥市以前叫廬州。

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於該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又名「廬陽」。

合肥位於中國華東地區、長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間,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連淮南市,東北靠滁州市,東南靠馬鞍山市、蕪湖市,西南鄰安慶市、銅陵市;介於北緯30°57′-32°32′、東經116°41′-117°58′之間。

(2)合肥在歷史上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合肥市境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江淮分水嶺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間,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崗沖起伏;西南部屬大別山余脈,層巒疊嶂;海拔最高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

合肥地處中緯度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均氣溫15.7℃,年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年日照時間約2000小時,年均無霜期228天,平均相對濕度為77%。

C. 合肥在古代時,叫什麼名字,有怎樣的意義呢

熟悉合肥的朋友,或許都知道,合肥的古稱,叫做:廬州,這個稱謂,相信許多人都知道!

甚至,還有一部分朋友說:合肥這個名字太難聽了,還不如將名字改為古代的名字:廬州!

那麼,合肥在古代,叫什麼名字?真的只叫:廬州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咨詢了一位“老合肥”,這位老者說:古代的合肥,並非只叫廬州,而且,廬州這個名字,甚至還稍晚一些,才出現的!

近年來,有不少朋友說:合肥,真不如改名廬州!

D. 合肥古代地名

廬州、廬陽、合淝。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環抱巢湖,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轄4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設有4個開發區 ,城市建成區面積428平方公里。

(4)合肥在歷史上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 ,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 。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

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境內名勝古跡眾多,如逍遙津、包公祠、李鴻章故居、吳王遺蹤等。合肥還誕生了周瑜、包拯、李鴻章等一批歷史名人。

E. 合肥古代叫什麼名字

合肥古稱廬州,廬州這個名字歷史非常悠久,周武王時代搞分封,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級來分封。就在現在合肥這個地方封了一個國叫「廬國」,而廬國又屬於子爵,所以稱為「廬子國」,都城叫廬邑,就是現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F. 合肥原名是什麼

合肥古稱廬州。


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

合肥位於中國華東地區、長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間,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連淮南市,東北靠滁州市,東南靠馬鞍山市、蕪湖市,西南鄰安慶市、銅陵市;介於北緯 30°57′-32°32′、東經116°41′-117°58′之間。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將安徽省省會遷至合肥縣,合肥成為安徽省的省會。

1949年1月21日,合肥縣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設市。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1965年由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的邊緣結合部劃並而成長豐縣,該縣也成為合肥市第一個市轄縣。

2011年8月,地級巢湖市拆分,廬江縣與縣級巢湖市劃歸合肥市管轄。



G. 安徽合肥古代叫什麼城市

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

合肥,安徽省省會,位於中國中部(北緯32°、東經117°),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貿中心,也是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合肥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

1 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

2 東漢劉秀升合肥為侯國;
3 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東吳主帥孫權攻打合肥,合肥守將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中,形象地描寫了這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4 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由縣設市。
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駐合肥市

合肥自然環境優美,名勝古跡甚多。 市區公園環城走,碧水繞城流,是全國著名的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還是全國雙擁模範和全國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H. 明朝的合肥叫什麼,以前叫什麼

合肥在明朝叫瀘州,合肥在古代也叫合肥。商周時期叫虎方,夷虎,秦漢朝時設置合肥縣,隋朝以後叫廬州、廬陽,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合肥古為淮夷地,商朝稱虎方,西周稱夷虎。

西周時期,周王分巢國為廬、巢兩國,其中廬國都於廬邑,位於今天的合肥市區西北。

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合肥幾經戰亂,最終由曹操控制,並在此設立揚州刺史部,管轄曹操實際控制的揚州江北部分。曹操、孫權以及後來的魏吳兩國曾在合肥交戰多次,史稱「合肥之戰」。

西晉屬淮南郡。東晉在此安置汝陰(今阜陽市)僑民,因而改名汝陰縣。劉宋設立南汝陰郡,治汝陰縣。南齊改南汝陰郡為汝陰郡。蕭梁設南豫州,治於汝陰,遂改合州。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九江郡為淮南郡,合肥縣屬淮南郡。

隋初復改合肥縣,改合州為廬州。唐代建制基本不變。

北宋廬州建制不變,新設淮南西路管轄包括壽春、合肥在內的淮西各地,並在合肥設立淮南西路轉運使司、提舉常平廣惠倉司和兵馬鈐轄司。南宋時期,合肥是抗金前沿,設有淮南西路安撫使司和轉運使司。

元在此設廬州路管轄合肥、梁(在今肥東縣境內)和舒城三縣以及和州、無為州、六安州三州,亦設立淮西道宣慰司和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司(後稱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管轄淮西各路。

明為廬州府治。清為江南省廬州府治。

(8)合肥在歷史上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合肥兩字的出現起源於秦統一天下後,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其中有一個叫九江郡。漢武帝時期,九江郡里設立了一個縣,叫合肥縣,這是合肥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

因為兩條河流,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南淝河古代稱為「施水」,東淝河古代稱為「肥水」,兩河都有一個「肥」字,合在一起,簡稱合肥。

三國時候合肥就已經成為一座繁榮的城市,曹操命劉馥在合肥大搞城市建設,因為合肥當時就是揚州的首府。只不過,在古代的行政劃分里,合肥一直都是縣級。

合肥不僅是揚州的首府,從隋朝開始,唐宋元明清,廬州府的治所基本上一直都在合肥縣。廬州這個名字被廢除是在民國元年,合肥縣直屬安徽省。

辛亥革命後,合肥迎來了新生機,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了廬州府,合肥縣直屬安徽省,開始以合肥這個名稱稱呼改區域。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將安徽省省會遷至合肥縣,合肥成為安徽省的省會。

民國之所以舍棄了廬州這個名字,而改用合肥,其實還和一場重要的戰役有關,就是發生在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

西晉末年的腐敗政治,引發了社會大動亂。在南方,晉琅邪王司馬睿於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帝,建立東晉,占據了漢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

在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紛爭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國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涼等割據國,統一了黃河流域。

公元383年,秦主苻堅帶兵征討東晉,在今天的南淝河開展了一次重要的戰役,史稱淝水之戰。 戰爭的結果是,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這場戰役,是漢人政權抵抗少數民族政權的一次以少勝多戰役,多為漢族學者傳頌。也是因為這場淝水之戰,讓南淝河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也增加了民國政府廢廬州,提高合肥地位的決心。

1949年1月淮海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合肥縣,析合肥縣新設肥東、肥西兩縣,並在合肥設立皖北行政公署。1952年,皖北、皖南兩公署合並設立安徽省,正式定省會為合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肥

I. 合肥古稱什麼

合肥古稱:廬州、廬陽。

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廬州這個名字歷史非常悠久,周武王時代分封制,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級來分封,就在現在合肥這個地方封了一個國叫「廬國」,而廬國又屬於子爵,所以稱為「廬子國」,都城叫廬邑,就是現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9)合肥在歷史上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歷史人文

地域文化:自古以來,中原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和巢湖文化在合肥大地交融輝映,歷數千年積淀傳承,形成了獨具特色、璀璨奪目的地域文化。

巢湖文化:幾十萬年前,巢縣人化石現身;有巢氏,構木為巢起源於此;南巢地,夏朝末君落戶;古船塘,上演元明風雲;昭忠祠,激揚愛國情懷;瑤崗村,奏響百萬雄師過大江號角。巢湖文化在撞擊中融合發展,在包容中吸取精華,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個性特徵。

歷史名人包拯:包拯,字希仁,清正廉明的曠世清官。28歲中進士,先後任天長、端州、揚州、廬州、池州、開封等地知縣、知府,官至樞密副使。不畏權貴,不徇私情,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譽。身後追贈禮部尚書,謚孝肅。有《包拯集》和眾多斷案故事、戲曲傳世。

參考資料:網路-合肥

參考資料:合肥市人民政府網-歷史人文

J. 合肥以前叫什麼名字

合肥以前叫廬州、廬陽。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合肥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安徽中部、江淮之間、環抱巢湖。合肥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

(10)合肥在歷史上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合肥是一塊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1926年11 月,吳山廟起義,打響了安徽黨史上武裝斗爭第一槍。1939年5月,新四軍軍長葉挺、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等,在廬江組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江北指揮部。

在解放戰爭期間,渡江戰役總前委指揮部設立在合肥瑤崗。合肥現有吳山廟武裝起義舊址、肥東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等紅色遺址,渡江戰役紀念館、中共合肥歷史陳列館、蔡永祥紀念館等紅色旅遊景點。

合肥有敢為人先的改革創新傳統。肥西山南小井庄率先實行「大包干」,成為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的發源地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合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我國第一台窗式空調、微型電子計算機、「激光大氣污染監測雷達」,世界第一台VCD、世界首台光量子計算機……先後在這里誕生。

閱讀全文

與合肥在歷史上叫什麼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