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囊螢映雪歷史人物是誰
兩個人分別是車胤和孫康
1、「囊螢」典出《晉書·卷八十三·車胤傳》:「車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吳會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見胤於童幼之中,謂胤父曰:『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2、「映雪」則出自《孫氏世錄》:「晉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遊不雜。」
B. 映雪讀書的主人公是誰
主人公是孫康
附資料:
「囊螢映雪」,是形容古來兩個讀書模範的典故。「囊螢」的主人公是一千六百年前的車胤,《晉書·車胤傳》謂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以寒素博學,知名於世。
「映雪」的主人公是一千七百年前的孫康,《尚友錄》謂康:少好學,家貧無油,於冬月嘗映雪讀書,……後官至御史大夫。
書上是這么載著,過去的讀書人中也這樣傳著。但囊螢映雪真能夠代替油燈,在黑夜裡照亮書本么?
據寫《昆蟲記》的法布爾說:「螢火之光雖然鮮明,照明力卻頗微弱。假如拿了一個螢火在一行文字上面移動,黑暗中可以看得出一個個的字母,或者整個的字,假如這並不太長;可是這狹小的地面以外,甚麼都看不見了。這樣的燈光會使讀者失掉耐性的。」《立春以前·螢火》文中引法布爾的話,和《晉書·車胤傳》相對照,結論是《晉書》說的「很有點可笑。說是數十螢火,燭光能有幾何?即使可用,白天花了工夫去捉,卻來晚上用功,豈非徒勞?而且風雨時有,也是無法」。牛皮便算是拆穿了。
「囊螢」我沒有實驗過,「映雪」卻是幼稚地試過的。那還是第四次湘北會戰期間,我正讀初二,跟學校逃難到大山中,夜自習兩人一盞油燈,下自習後必須熄掉。有次我正弄到一本《儒林外史》急著想看完,便圍上圍巾站到雪地上的月光下去。雖然有「明月照積雪」映著,小說書上的字卻再努力也只能依稀辨識幾個筆劃簡單的,終於無法卒讀,只能回房鑽進冰冷的被窩做好學生。
可是,像這類美化「模範人物」的「大頭天話」,父師拿來教訓子弟,卻一以貫之地教了幾百上千年,從來沒有人來揭穿。直到明末才有個「浮白主人」,在他寫的笑話書里跟這兩尊偶像開過一次玩笑,說的是:
夏天孫康去看車胤,不見車在家讀書。問人到哪裡去了,家人答道:「去野外捉螢火去了。」到了冬天,車胤來回看孫康,老遠便見孫站在門外,久久地抬著頭望天。走攏去問:「為何不讀書?」回答是:「今日這個天,不像是要下雪的樣子。」
本來嘛,想破壞高高供在神龕上的偶像是勞神費力的,說不定還會有危險。所以只有「浮白主人」的方式高明,講一講笑話,無傷大雅,悶在心裡的這口鳥氣也多少能發泄一點。
C. 映雪夜讀的主要人物是誰
映雪夜讀——孫康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大夫。
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他站在院子里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
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D. 映雪苦讀的歷史人物
映雪讀書-----(孫康 )鑿壁偷光----------( 匡衡)
牛角掛書------(李密 )囊螢照讀-----------( 車胤)
E. 映雪讀書猜一歷史人物
晉朝人孫康從小喜歡讀書,貧窮。為了維持生計家人不得不在白天都幹活,孫康年紀小,但是不例外。白天沒有時間,晚上家裡沒有燈不能讀書。孫康問父親:「為什麼別人家裡有油燈,而我們沒有呢?」父親回答說:「油燈很貴,咱們要買油燈全家都要餓肚子。」小孫康很懂事,從此就不再提此事。
讀的書都是 借的,又很講信譽,到時間一定要還,常常因為沒有時間看書而發愁。他曾經嘗試在月光下讀書,但是太暗,眼睛疲勞。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月光皎潔。他忽然發現,書上的字在雪地里看得很清楚,孫康非常高興,忙坐雪地里看書,坐累了就躺在雪地里,映著雪的反射光線讀書。此後,每遇到下雪,孫康不顧嚴寒,躺在雪地里讀書,時間長了手腳都長滿凍瘡,但是通過這種方法他讀了很多的書。最後官拜御史大夫。 許多人知道這個故事之後,感動得淚流滿面。
F. 囊螢映雪相應哪個歷史人物
兩個人分別是車胤和孫康
1、「囊螢」典出《晉書·卷八十三·車胤傳》:「車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吳會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見胤於童幼之中,謂胤父曰:『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2、「映雪」則出自《孫氏世錄》:「晉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遊不雜.」
G. 開卷有益、鑿壁偷光、手不釋卷、映雪讀書、程門立雪、隔離偷學的人物分別是誰
成語中的人物分別是:
開卷有益—趙光義。出處:宋·王辟之《繩水燕談錄·文儒》 太宗日閱《御賢》三卷,因事有閥,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 益,朕不以為勞也」.
鑿壁偷光—匡衡。《西京雜記》卷二記載「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手不釋卷—呂蒙。出處:《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映雪讀書—孫康。《晉書·車胤傳》謂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以寒素博學,知名於世。
程門立雪—楊時。出自《宋史·楊時傳》。楊時和游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神,楊時、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後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範例。「程門立雪」也可說成「立雪程門」。
隔籬偷學—賈逵。出自《拾遺記·卷六·後漢》,作者是王嘉。
H. 歷史上映雪夜讀是說誰
晉國人孫康,孫康少時酷愛讀書,很想夜以繼日的讀書,但晚上無錢買油點燈,到了冬日,晝短夜長,漫長的黑夜他只有默默背誦或回憶白天讀過的書.一年的冬天,天氣格外寒冷,一連下了幾場大雪.嚴寒的夜晚,他擁著單薄的被子,聽著呼嘯的寒風,正在床上背書,突然發現窗口越來越亮,披衣出門一看,原來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突然靈機一動,是否可以看書,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小油燈還強.從此以後,孫康經常夜裡蹲在雪地里映著雪光苦讀.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書里,不覺的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孫康刻苦攻讀,終成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