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大學有什麼標志性的建築
北京大學紅樓是北京大學的標志性建築。
北京大學紅樓原為北京大學第一院。整座建築通體用紅磚砌築,紅瓦鋪頂,故名「紅樓」。1919年五四運動中,紅樓和它北面的操場是反帝愛國運動的策源地。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北京大學紅樓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1)北京大學歷史系在哪個樓擴展閱讀
北大紅樓與中國新文化運動:
1919年5月4日,北大學生從此處出發到天安門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五四運動」由此蔓延到全國各大城市;1918年到1920年,開國領袖曾經在紅樓內的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1920年,魯迅先生到北京大學任教,並在紅樓授課達6年之久!
參考資料
網路-北大紅樓
❷ 北京大學歷史系的歷史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 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師大學堂遭八國聯軍毀壞。1902年末,中國政府在恢復京師大學堂的章程中,規劃設立史學目,1903年改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次年夏,京師大學堂開始進行預備科和師范館的史學教育。1910年3月,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相當於四年制本科)的中國史學門開始招生。
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改為國立北京大學。新文化運動中,北京大學的史學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學理論、方法和知識,力求使學生獲得廣博的基礎知識,打下厚實的學術功底,練就精深的專業能力。五四運動後,1919年8月,校評議會依新制將中國史學門改稱史學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學史學系的建設被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所打斷。部分師生隨校內遷,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相關科系合組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歷史社會學系。抗戰勝利後,北大史學系1946年隨校北上復原。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學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時,由於清華大學歷史系和燕京大學歷史系一部分骨幹教師的匯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師資陣容進一步壯大,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益發突出。隨著形勢的發展,考古專業1983年從本系分出,獨立成系。
歷經110都年的風風雨雨,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嚴謹求實的優良學風長盛不衰。1903年開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民國初年增設歷史地理學、考古學、史學理論與方法、專門史等課程體系。屠寄、王舟瑤、李大釗、朱希祖、馬衡、葉瀚、陳漢章、陳翰笙、陳寅恪、馮承鈞、何炳松、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受頤、陳垣、顧頡剛、範文瀾、張星烺、劉崇鋐、馮家升、毛子水、勞干、姚從吾、鄭天挺等史學名師先後在此執教。1952年院系調整後,清華、燕京等名校精華匯入本學科,翦伯贊、向達、張政烺、鄧廣銘、齊思和、楊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鐵崖、邵循正、蘇秉琦、田余慶、羅榮渠、張廣達、宿白、嚴文明等名師雲集,再創輝煌。
閱盡古今中外的歷史滄桑,我系幾代教師所崇尚的准則是潛心治學,淡泊名利。所力行的學風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所認可的學術標準是發前人未發,貴精不貴多。在此學術氛圍下,大家能靜下心來鑽研學問,對學術標准有高度的認同和執著的追求。對學生有嚴格而合理的要求,畢業生中不斷涌現一些有出色成就的帶頭人。對優秀人才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學術研究方面,教師們樹立了「爭上游、創一流」的奮斗意識,科研成果不僅數量上升,更可喜的是質量明顯提高。在公認度高、影響力大的一流學術刊物上,我系教師的論文發表量顯著上升。我系近幾年來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獎8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2項。
我系教師近些年來緊扣重大問題開展的研究課題有:世界現代化進程比較,全球化進程研究,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整理研究,盛唐研究,中國古代官制研究,近代中國思想文化與社會互動,中日共同歷史研究,二十世紀中國的國際互動與冷戰時代的中外關系,都市與軍事歷史地理,東亞的巨變和重新崛起,戰後東北亞國際關系的演化歷程,西漢竹書整理與研究、日本侵華史料的整理與研究等等。
❸ 請問北京大學大四(07級)歷史系男生住在哪個寢室樓的幾層急 獎勵100分 最好留個電話或者飛信號
45樓乙,5樓。
bbs的帳號不是隨便申請的,注冊時得填自己的院系、姓名,所以我們都不會幫別人申請。
❹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介紹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始於1899年京師大學堂設立之史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國立史學高等教育機構。該系現有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專門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及考古學8個二級學科。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共有1個系直屬科研實體,2個藏書共達20萬冊並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專業圖書館,1個史學文獻數字化實驗室。
❺ 北京大學在哪個區
北京大學 是在北京市海淀區。
北京大學的具體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作為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高校。 北京大學 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大學地址
北京大學建校,北京大學創建於1989年維新變法之際,名為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並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❻ 北京大學有哪些科系
北京大學有這些系:
1、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建立於1982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最早建立的社會學系之一。經過30多年的建設,北京大學的社會學系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涵蓋了社會學、人類學、人口學三個二級學科,社會學、社會工作、人口學、人類學四個專業設置,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四個人才培養層次的相對完整的社會學一級學科教學與科研體系。
2、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前身是圖書館學系,始建於1947年。自二十世紀中期以來,王重民、趙萬里、於光遠、傅振倫、等一批著名學者先後在本系任教或授課,為學科的壯大奠定了基礎。
3、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是中國綜合性大學中建立最早的國際關系學院,是我國培養國際問題和外交、涉外工作應用、研究和教學專門人才的最重要基地。
4、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始於1899年京師大學堂設立之史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國立史學高等教育機構。該系現有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專門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及考古學8個二級學科。
5、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前身是京師大學堂中國文學門。1898年京師大學堂創辦之初,有「文學」科目,而無作為一種獨立組織形態的系科。1910年分科大學正式開辦,中國文學門於是成立。
❼ 北大歷史學系可以參觀么在什麼教學樓啊請你們詳細地告訴我吧!!謝謝~~~
想旁聽課程的話,教學樓一層都有課表,直接去聽就行
❽ 關於北大雙學位,知詳情者或有經驗者進!!
雖然身為北大四大俗之一,經雙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北大及外校的同學們,一段經濟學的學習對之後的就業,轉方向有著很大的幫助。
首先說明幾個問題,第一,經雙需要學習數學,但是與文科還是理科的關系不是很大;第二,經雙中有三個方向可供選擇,分別是經濟學,金融學和管理學,經濟學是國法院重點的專業,會邀請很多北大著名教授來講授來授課,比如周其仁老師;在金融學方面,和光華同學比較,經雙的課還是比較完整的,各個方面的都能包含;管理學方面,因為國發院現在也有MBA課程,所以師資力量及課程資源也是比較雄厚的。
因為經雙是由林毅夫老師一手創辦的,與國家貨幣委員會等密切相關,所以海聞老師,易綱老師等中外知名的經濟學大師對大家的指導機會是非常多的,在上課期間,老師就會灌輸一些國家政策,金融創新,創業的知識,以及改革之後的動態,並且能夠更好的認識社會發展變化。
最後一點,在人脈方面,在學經雙的過程中我也認識了許多能夠並肩作戰的小夥伴,有一個CCERCLUB,是專門為經雙同學准備的,這里經常會和企業實習和經雙的教授聯系緊密,所以對未來實習及職業規劃好處很大。
最後,修經雙還涉及到轉專業的問題,個人來說,如果想通過經雙轉專業,其實是一個挺不錯的選擇,學經雙的同學,很多都會去匯豐商學院,從而進入就業市場,是一個很棒的選擇。在出國的方面,國法院的老師在中國的影響力是排名首位的,可以脫離本專業,有機會在美國top10的學校的經濟學學位。
條件:
1、招生對象:北京大學校本部和醫學部(經濟學院、光華管理學院及專科起點本科除外)12級、13級的本科生。
(1)主修專業成績績點高於或等於2.0。
(2)本專業所有課程沒有不及格成績(重修及格則視為及格)。
申請要求:
說白了就是績點,即按照績點進行排位,根據申請總人數劃分比例,而具體比例,還是會劃分到各個院,比如化院今年申報了18個人,而錄取率是50%,即這18人中有9人能夠成功修經雙。經濟學雙學位對於績點會有一定要求,但因為每年人數眾多,並不是十分嚴格,在本院排名前40%應該沒有問題,而且在經濟學雙學位中,有不同的方向,個人認為其中的創業方向比光華管理學院的雙學位靠譜的多,因為畢竟大學的學習理論為主,而光華雙學位實在水的一比,而且就去年情況來看,光華錄取率僅有10%,風險太大。
心理學雙學位:
個人覺得一般人心中想的心理學跟實際的心理學很不一樣。(夢里江河註:完全認同這一點)心理學包含很多內容,而大家一般熟知的心理治療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是更偏實用臨床的一部分。心理學從個人的角度,主要對人的注意,意識,認知,感覺,知覺等比較抽象的功能進行研究,尋找其聯系,發現其內在機制,與腦部活動的關系等等。當然心理學還有其他很多方面,我建議對心理學有點點感覺和興趣的同學自己去做個信息收集,自己去了解心理學是個什麼,比別人轉述的心理學是什麼更客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從實際的利益上講,心雙也不是毫無用處的,據我了解,在醫學的背景學心雙,保本部的心理研究生還是很容易的。
再提一下選課問題,心雙總共36學分,看起來很少,其實學起來也不簡單。首先是課程要求高(心理系對心雙學生轉而讀心理系的研究生寄予厚望),從我們這一屆起,幾乎所有考試都閉卷。另外就是課程難度,個人覺得心雙的必修課還是有難度的,什麼普心,實心,心測,心統,都是好課,扎扎實實的課,要想學點東西不花點功夫不行。不過要水過去也容易,反正一般情況下不容易掛科。
最後簡單提下課程安排,心雙雖然單獨開課,但好多課都在平時,會有一些沖突,我目前4學期就選了25分,每學期能選的課就6分,7分,斷不敢和一學期修約15學分的經雙比,估計修到大四下能完吧,最晚大五上,不過每學期2,3堂課,不痛不癢的,讓人多多少少有點憋得慌。(09級舒潔)
報名條件:
凡符合學校2013年輔修、雙學位報名資格,且績點在2.8以上的學生均可報名。其實,因為修心雙人數基本不滿,所以基本上績點夠了選上毫無壓力。
社會學雙學位:
社會學一開始會讓人覺得一頭霧水,因為「社會」兩個字幾乎是無所不包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等都在裡面。可是,這些領域里又有自己專門的學科,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等不一而足。那麼社會學何以成為一門學科呢?從不同角度看,答案有很多。我更偏愛費孝通先生的一種說法,社會學強調的是對社會整體的把握。現實中,人在行動之前並沒有明確的、單純的經濟或者文化等方面考量,這種區格其實是一種為方便研究或理解對社會現象的有意的割裂。社會學便是致力於還原社會的全貌的一門學科。
具體來講,可以說社會學不僅關注對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等的研究,更注重研究這些制度之間的關系,如何相互融合形成社會,如何相互作用導致社會變遷,社會作為整體的內在邏輯等等。即便是對社會的某一領域進行研究,社會學也總是把這一領域放置於整體的和歷史的視角中去看。社會學改變了我對生活,對他人和對自己的很多看法。
說實在話,社會學並不能提供一種謀生的技藝,甚至也不能指向一條通向幸福的道路。社會學帶給我最直接的變化是,在生活的很多方面,狂喜和悲切,激動和消沉,期盼和恐懼都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平靜。平靜並不意味著靜止,它背後可以蘊含巨大的力量。生命力有種展現自己,拓展自己的沖動,這種力量經常會被各種生活瑣碎消耗掉,讓人陷入忙碌卻一無所獲的狀態。而平靜似乎有使人更加專注於生活的某些方面的功效。如果假設每個人的生命張力都差不多的話,那麼專注程度對於人最終能走多遠就十分重要了。
就往年的經驗,必修課一般會給雙學位的同學在周末單開,選修課的時間大多為平時與本專業一起上。因此,必修課部分選課沒有什麼障礙,選修課的時間有時會與本專業課沖突。課程的形式大多以講座為主,平時作業較少,每學期每門課都會有論文。必修課大多有安排期末閉卷考試,選修課隨不同課安排的情況不一。選課一般沒有規定的順序,推薦先上社會學概論、國外社會學說、統計學、社會心理學等基礎課程作為入門。選修課中,除了數據分析技術、組織社會學有明確的要在上過基礎課程之後才能選外,其他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淺入深出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社會學課程課上的負擔並不大,上課聽老師的講座可以學到每門課程的框架,而內在的細節主要靠課下的閱讀。因而,想要學好貴在課下多閱讀相關的讀物。對於雙學位的同學老師的要求自然比本專業的要低,跟本專業一起上選修課就可以發現,課下要求的閱讀量很大,往往是幾部書的不同章節,有的甚至是整本書,對於醫英本專業課業繁忙的我們也只能有所取捨的來讀。讀書筆記往往是老師評價的一種方法,而通過讀書筆記記錄下我們的所思所想也是一個很美好的過程。
學習社會學也許並不會像學經雙那樣給你帶來名企大門的敲門磚,但是社會學可以給你帶來一些非物質性的東西:那是一種思維,一個看問題不同的角度,一個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的途徑。而這些東西也將是你走出大學大門時你真正引以為豪的東西。
報名條件:凡符合學校2013年輔修、雙學位報名資格,且績點在3以上的學生均可報名。其實,因為修社雙人數基本不滿,所以基本上績點夠了選上毫無壓力。
數學(應用數學方向)雙學位:
應用數學專業共40個學分,包括8門必修課程及二門選修課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北大數院主頁獲得更詳細的課程信息。數學雙學位的課程不需要網上選課。所有課程都安排在周六,周日教授。相比於其它學位而言,數學雙學位和我們專業間的差距應該算是頗大的。
我們系涉及的數學課程甚少,只在大一時有一學期的高等代數D課程。而數雙要求本校已學習過《高等數學》(不少於二學期)和已修完或能在進入雙學位第一學期結束時修完《線性代數》兩門課程、有較好數學基礎的、學有餘力的一、二年級本科學生。
因此我給對數學雙學位持觀望猶豫態度的學弟學妹提兩點意見:一,如果你對數學沒有濃烈的興趣,千萬不要選它,不然,自己既會受苦,又很難堅持下去;二,如果你真的想學數學,那麼大一時一定要有意識的選學或自學一些高等代數及線性代數方面的相關課程(《高等數學B》,《高等代數上冊》及《數學分析》的中如矩陣,級數,向量及部分積分內容)。
由於數雙上課的時間多安排在周末清晨,且預測有志於此者寥寥,故而大部分時間,你得督促自己早起且自我約束。由於數學授課的特點,因此我建議不要缺課,哪怕是一次課!有了第一次,第二,第三就順理成章,一旦落下了課程,你就會發現後面的知識你會不知所雲。聽不懂課程,抓不住知識的感覺是沮喪的,長此以往,興趣就會越來越低,數雙也難以堅持下去了。
好處,對於以後的金融以及經濟學方面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因為這些領域越來約偏重於數學建模的方面,所以如果有意向進軍華爾街,在投資方面有所涉獵的話,可以考慮修數學雙學位,因為現在美國的投行等對於數學基礎要求極高,如果沒有很好的數學功底不可能進這個圈子的。
比如以一學期10學分為例:
平時:
(1)上課 8 小時/周
(2)復習 3-4 小時/周
(3)作業 3-5 小時/周
要求:需要有一定數學基礎,比如要先修《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等
哲學雙學位:
選修哲雙主要出於個人愛好,以後有意願在哲學領域發展的也可以選擇這條路。哲學系老師大多是國內哲學大家,去聽這樣的課其實是很不錯的提高個人修養的途徑,老師們有自己觀點,有時又是彼此矛盾,這就是哲學的神奇之處。因為不是單獨開課,所以會與系內的課有所沖突,這個也要考慮清楚,因為極有可能拿不到雙學位,而且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准備了。
哲雙學習由40學分組成,10學分必修課和30學分選修課,對具體課程安排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BBS、哲學院網站等方式查看。至於推薦書目,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可以多看看歷史類的書,如《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這類書很多,作者也很多,大家在看之前,可以大概翻翻。中國方面的,可以選擇古文解讀好的,但不是翻譯;西方的,我個人很喜歡羅素的作品。
另外,哲學發展過程中會有潮流,中國的研究方向也有潮流,真的喜歡哲學的話,不要輕易追潮流,要有自己的考慮
計算機軟體雙學位:
通過計算機軟體雙學位34學分(必修課22學分,選修課12學分;修滿必修課16學分、選修課9學分可獲得輔修證書)的學習,可掌握初步的計算機知識,更多的科學研究手段,可以在工作和學習中會運用一些計算機知識處理問題,也可為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基礎。
由於報名人數通常達不到40人的名額限制,所以符合一般標准(沒有不及格科目、平均學分績點2.0以上)就會被錄取,要求已修過《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數據結構》(因為這些課不在我們專業的培養計劃中,建議有興趣的可以通過旁聽等方式自學)。每學期開學的第二周到教務(理1-1118)選課繳款,一學分100元。
課程安排上,由於很多重要課程很多重要課程安排在白天,與醫學部的課表存在沖突,所以很難出勤;任課老師都很認真,但是經常會有出差情況,注意停課通知;晚上的課大多是三節連上,對毅力和勇氣都是嚴峻的考驗;多數課程沒有期中考試;編程課程,如c 、 JAVA、 微機原理、匯編等會安排實習作業,量大,需特別注意。很多課程如Java程序設計、匯編程序設計等課程是和計算機系的學生一起上的,難度較大,要求較高,需要付出一定精力。
報名條件:
凡符合學校2013年輔修、雙學位報名資格,且績點在2以上的學生均可報名。其實,因為修的人數基本不滿,所以基本上績點夠了選上毫無壓力。
歷史學雙學位:
選擇進行歷史雙學位的學習主要是興趣,其次是想讀一些人文學科的東西,還有的話,就是想與眾不同。另外對於一些績點不是特別理想但是想進行雙學位學習對自己充電的人來說,歷史雙學位對績點的要求不太高,如果有個人興趣的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和許多別的雙學位一樣,北大開學的第一、二周是歷史學雙學位的選課時間。可以先在第一周試聽,然後再選課,選課地點在靜園草坪歷史系二樓教務處,不可以網上選課,需要親自填表。開課時間主要是周一到周五,周五下午、周末均沒有開課。所以要注意安排好時間,對選課有一個大體的計劃。選課完成後,老師一般不會點名,有一些課程是以小班教學,小班討論形式出現的。
個人覺得,學習史雙,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有興趣,如果沒有興趣會十分枯燥的。歷史系的老師都比較和藹,有事翹課是允許的,平時也不怎麼點名。對於歷史的學習盡量閱讀老師推薦的一些參考書籍,各門課程的參考書籍不一樣,老師在第一節的時候基本都會提到。如果是老師發的文章,一定要課前讀一讀,不然上課會很無聊的。
歷史的學習與經雙一般是在課堂上獲取知識不同,很多時候要靠自己的平時的歷史積累,才能和老師的講課有共鳴。另外由於歷史系的考試主要是論文或閉卷考試(給幾道論述題,寫小短文),所以考試及格不用擔心,如果要獲得好一點的成績,就需要努力了。
外國語學院:
與其他雙學位、輔修相似: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5~6節、10~11節或者周末,基本不與專業必修課沖突。佔用較多時間:平時中午或晚上的課與通選課時間沖突比較多,周末佔用休息時間。課後也最好需要自己進行適當的復習。去年招生名額為100人,分兩個班。 mm比較多文科生比較多,其中歷史和國關的同學特別多……《基礎日語》是北大老師編寫的《初級日語》教材;可以零基礎,從發音開始講起;簡單的會話和短文《日語視聽說》,個人感覺,課程任務很輕松,課本不太難。雖然課時比較多,不過講課節奏很慢,只需要每節課都認真聽講、跟讀,基本不費腦力。。。基本沒有課後作業,只有一些課堂練習,老師會在課上帶大家完成。當然,課後自己如果稍加復習,會對語言的掌握有很大幫助。
體會:
掌握一門新的外語的成就感從語言現象看日本人的思維方式、看到有趣的民族文化
課堂上老師還會講一些關於日本文化的小故事,還會看一些日語學習的視頻、日本的電影等。所以,還是希望對日語和日本文化有興趣的同學報名吧!
光華管理學院創新與創業管理雙學位:
這個雙學位是去年才剛剛招生,第一次30人,今年估計差不多,因為是新的專業,所以各方面條件相比於經雙不夠成熟,就個人經驗,報之前十分嚮往,報之後十分緊張,上課後十分後悔,總而言之就是坑啊,如果大家對創業不是有特別大的熱情,最好不要報光華雙學位,為什麼這么說?
第一,這個雙學位不是金融學,也不是管理學,是個創新中心的項目,這就決定了課程的水準與光華本科專業差別很大,有點「野雞」的味道;
第二,因為雙學位制度只允許一個人報一個學位,而光華雙學位是先申請,再面試的制度,而去年據我所知,申請接近300人,最後錄取30人,這裡面風險太大,因為如果被刷下來,你大二沒有機會申請其他的雙學位,等於說大二一年就被光華生生損失了!連報經雙補救的機會都沒有;
第三,光華雙學位的課程內容與經濟學雙學位的創業方向十分相似,甚至不如經雙的靠譜,光華人一般都比較鄙視自己院的雙學位,因為確實比較水,如果有興趣創業方向建議報經雙的創業,感覺貨真價實一些(現在入了光華雙感覺被坑得不輕,不吐不快......)
不過,光華雙還是有一些好處,比如小班授課,可以認識小夥伴,還有就是可能聽起來比較高大上吧.......綜上,我的建議是,如果你不是非創業不可,建議慎選!
條件:
1、招生對象:北京大學校本部和醫學部(經濟學院、光華管理學院及專科起點本科除外)12級、13級的本科生。
(1)主修專業成績績點高於或等於2.0。
(2)本專業所有課程沒有不及格成績(重修及格則視為及格)。
特殊:
光華的雙學位沒有筆試,是網上提交申請,加上面試最後錄取的,所以對績點要求沒有經濟學雙學位那麼高。但對於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很高。
❾ 北京大學校史館的學校設施
北大校史館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包括首層的「北京大學傑出人物展」、地下一層的「專題展和地下二層的「北京大學百年校史陳列展」三個展廳,同時設有研究室、資料室、藏品室等。 在開館儀式上,北大歷史系的王天有教授將該系代管多年的「國立北京大學關防」寶璽正式捐贈給了校史館。季羨林老先生也同時到賀。
北大校史館以尊重歷史為原則,生動地再現了北大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展示百年來北大歷史名人217位,並為校史研究、校史文物的徵集和收藏,提供了條件。國家主席江澤民親筆為北大校史館題寫了館名。
目前北大校史館面向社會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三、五、日的早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具體時間可能會根據學校要求進行調整。
❿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在哪個樓
理科5號樓,東南門一進來就是,原來的法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