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泰和有多少年歷史

泰和有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8-12 01:30:14

❶ 泰和是哪個省份啊

泰和,地處江西省中部,有1700多年的建縣歷史,春秋戰國時先屬吳、越,後屬楚。秦漢屬廬陵縣,東漢末,廬陵升為郡,置西昌縣,為廬陵郡治,現尚有保有完好的白口城遺址為證,是廬陵文化的發祥地。隋開皇十一年,以「地產嘉禾,和氣所生」更名「泰和縣」。素有「聲名文物之邦」的美譽。抗戰時期泰和縣是江西省的臨時省會,省政府駐縣城西上田村。1940年在泰和杏嶺成立國立中正大學。
泰和縣是首批全國商品糧、商品牛基地縣。泰和為全國20個綜合改革試點縣之一和江西省唯一的縣域經濟改革興發展試點縣,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縣城面積由1995年的5.5平方公里迅速擴大到現在的12平方公里。縣城北郊的文田經濟開發區被列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部合作示範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0%,農田水質達到一級標准,為發展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
廣袤的土地,蘊藏著鎢、石膏、型砂、石灰石、瓷土等26種礦產資源,具有不可忽視的開放潛力。泰和烏骨雞,人稱「白鳳」,名揚中外,《本草鋼目》將其列為滋補健身之上品。泰和竹篙薯是傳統特產,素有「南方人參」之稱;中科院泰和千煙洲南方紅壤開發試驗站創辦十多年來,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示範效應。當年,郭沫若先生一首「車過泰和境,回龍溪水清,山頭林木茂,路畔稻禾平;烏骨雞多產,鎢砂礦著名,短槍持的,百發中紅星」的《宿泰和》之詩,吸引著眾多的采風者。
泰和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歷代名人學子,忠臣義士不乏其人;詩人劉過,農學家曾安止,宰相楊士奇,理學名家羅欽順,同方誌敏、趙醒儂並稱為「江西三傑」的革命先驅袁玉冰,現代著名海洋學家唐世鳳等均出生在這塊「文章節義」之地。功勛卓著的泰和籍老紅軍17位授銜將軍。

❷ 泰和三年是哪個朝代

泰和三年指的是金朝。

泰和是金章宗的第三個年號。金章宗完顏璟,小字麻達葛,是金朝第六位皇帝,金世宗完顏雍之孫,金顯宗完顏允恭之子,金宣宗完顏珣之弟。

初封金源郡王,進封原王、判大興府事,官至尚書右丞相,冊立為皇太孫。大定二十九年,即位為帝。修正禮樂刑政,為一代之法。在位初期,政治清明,世稱明昌之治。

(2)泰和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金朝是由東北地區的女真族所建立,以漁獵為生。唐朝時稱為靺鞨,五代時有完顏部等部落, 臣屬於渤海國。

遼朝攻滅渤海國後,收編南方的女真族,稱為熟女真,北方則是生女真。遼朝晚期朝政混亂,天祚帝昏庸無能,遼廷不停的索求貢品,並且魚肉女真百姓。

1112年天祚帝赴長春州與女真各族的酋長聚會時對完顏旻等酋長肆行侮辱,使完顏阿骨打決意反抗遼廷。

在女真30多個部落中,完顏部最為強大,完顏部逐步地統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114年9月,完顏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馬誓師來流水,開始了為期十年的伐遼戰爭。

❸ 江西省泰和縣有幾個鎮

泰和縣轄16個鎮:澄江鎮、碧溪鎮、橋頭鎮、禾市鎮、螺溪鎮、蘇溪鎮、馬市鎮、塘洲鎮、冠朝鎮、沙村鎮、老營盤鎮、小龍鎮、灌溪鎮、苑前鎮、萬合鎮、沿溪鎮。

6個鄉石山鄉、南溪鄉、上模鄉、水槎鄉、上圯鄉、中龍鄉。

共有22個居委會、290個村委會。

泰和縣古稱西昌,於東漢末年建縣,因「地產嘉禾,和氣所生」而得名,有「聲名文物之邦」的榮譽。泰和文化是廬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科取士以來共產生狀元3名、榜眼4名、探花4名、進士399名。

泰和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有開國將軍18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5749名。革命勝跡有白雲山戰斗指揮所、老營盤革命烈士紀念碑、馬家洲集中營、三十都秋收暴動動員大會舊址等。



(3)泰和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泰和縣境內地貌多樣,山地面積佔16%、丘陵面積佔54%、河谷平原面積佔30%,吉泰平原(泰和境內部分)為泰和最大的平原。

泰和縣境內地形以贛江河谷地為基準,四向延伸逐級高起,形成東南部和西部高起,中間遞降,呈東北~西南向的盆地地貌。泰和縣最高點為十八排主峰,海拔1176米,最低點為萬合鎮昌北洲地,海拔45米,平均海拔91米。

泰和縣年均日照1756.4小時,氣溫18.6℃,無霜期281天,降雨量1726毫米,光能充足,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豐沛,屬典型的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❹ 江西省泰和縣的歷史有哪些

  1. 民國34年(1945),1月,日軍由湖南攻贛洲,竄擾縣境垇頭、高市、白土街。7月,日軍撤退,竄擾泰和。馬家洲300棟店面和全部民房、永昌市200餘棟民房被燒毀。

  2. 民國38年(1949),7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15兵團44軍157師470團炮兵營解放泰和。泰和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3.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省政府主持開工復修梅陂。

  4. 1950年4月5日,駐軍解放軍炮兵營改編為泰和縣中隊。

  5. 國務院2012年正式頒布《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泰和作為中央蘇區縣,2013年開始國家安排國家工商總局對口支援泰和縣。

❺ 泰和縣有幾個鄉鎮

截止2019年2月,泰和縣轄16個鎮、6個鄉。

澄江鎮、碧溪鎮、橋頭鎮、禾市鎮、螺溪鎮、石山鄉、南溪鄉、蘇溪鎮、馬市鎮、沿溪鎮、塘洲鎮、冠朝鎮、上模鄉、沙村鎮、水槎鄉、上圯鄉、老營盤鎮、中龍鄉、小龍鎮、灌溪鎮、苑前鎮、萬合鎮。

泰和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吉泰盆地中心的吉泰平原,東南毗興國縣,西連井岡山市、永新縣。泰和縣東西長105公里,南北寬57公里,總面積2667平方公里。

地貌多樣,山地面積佔16%、丘陵面積佔54%、河谷平原面積佔30%,吉泰平原(泰和境內部分)為泰和最大的平原。

(5)泰和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1、澄江鎮

澄江鎮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下轄的一個鎮,為泰和城區所在地,是泰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這是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在泰和當縣令時登上快閣時的一首即興之作。古為西昌城,後因澄江河穿境而過改名為澄江鎮。

2、碧溪鎮

碧溪鎮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西部、革命聖地井岡山腳下,與遂川、永新、井岡山三縣(市)相鄰,屬三縣一市邊緣結合部,被譽為泰和的「西大門」。

3、螺溪鎮

螺溪鎮位於吉安市泰和縣境西北部,東臨南溪、石山鄉,南接馬市鎮,西連禾市鎮,北臨吉安縣,全鎮總面積85平方公里,下轄2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48個村民小組。

4、蘇溪鎮

蘇溪鎮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泰和縣西南邊境,距縣城21公里,東北、西北分別與本縣馬市鎮、禾市鎮相鄰,東南、西南分別與萬安縣韶口鄉、高陂鎮接壤,105國道、大廣高速穿境而過。

5、萬合鎮

萬合鎮地處泰和縣東北角,贛江東岸,千里贛江傍鎮北去,上溯贛州,下達九江。萬合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吉泰走廊十大優先發展重點鎮。

❻ 古語常常說起的泰和三年,是哪個朝代

泰和指的是金朝,泰和是金章宗的第三個年號

❼ 泰和年間指什麼時候

年號
泰和(元年:1201年 - 末年:1208年)是金章宗的第三個年號。金章宗使用泰和這個年號一共八年。 改元 承安五年十二月癸未日(陽歷1201年1月7日),詔改陰歷第二年(1201年)為泰和元年。 泰和八年十一月丙辰日(陽歷1208年12月29日),金章宗病死,無嗣,傳遣詔立衛王完顏允濟。衛王固讓,乃承詔舉哀,即皇帝位於柩前。第二年正月壬戌日(1209年3月5日),改元大安,大赦。

❽ 歷史泰禾年間是什麼年代

沒聽說過這么個年號
有誠泰、清泰、紹泰、泰始、泰定、啟泰、嘉泰、泰和……等年號,沒聽過泰禾的年號。
倒是有個「泰和」的年號,是金國的。對應是南宋嘉泰年。泰和年號用了8年,泰和元年(公元1201年),剛好對應南宋的嘉泰元年。泰和5年,南宋改元開禧,所以金泰和5年(公元1205年),對應南宋的開禧元年。

❾ 江西泰和的古今名人

泰和縣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先屬吳、越,後屬楚,秦漢屬廬陵縣地,東漢末置西昌縣,後以「地產嘉禾,和氣所生」更名為泰和,有1800年置縣歷史。縣內古今名人較多,有宋代農學家曾安止、詞人劉過,明代宰相楊士奇、哲學家羅欽順,清代農民起義領袖劉京、鄒恩隆,近代江西三傑之一的袁玉冰等。

❿ 江西泰和有哪些特產

泰和烏雞
泰和是中國烏雞之鄉,其正宗產地在泰和縣武山汪陂塗村。靈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烏雞這一家禽珍品。泰和烏雞體型妖小玲瓏,外觀有十大特徵,即叢冠、纓頭、綠耳、胡須、絲毛、烏皮、烏骨、烏肉、毛腳、五抓。它集葯用、滋補、觀賞於一體。為歷代皇宮貢品。經檢測含有19種氨基酸,27種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全縣烏雞年飼養量穩定在2000萬羽。
烏雞是中國特有的葯用珍禽,以江西泰和所產烏骨雞最為正宗,泰和烏雞外形逸麗、具有鳳冠、綠耳、雙纓、五爪、胡須、白絲毛、毛腳、烏皮、烏肉、烏骨十大特徵,號稱「十全十美」,雞中魁首。
1915年泰和烏雞在「巴拿馬萬雞大選賽」中,一舉奪得金牌。似鳳非鳳,似雞非雞,其奇美獨特的外貌,博得了參展各國的好評,被列為「觀賞雞」而譽滿全球。 由於該雞的形成與泰和縣武山水土中特有的豐富微量元素密不可分,異地引種三代之內必然褪化,所以,泰和烏雞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烏雞品種。
20世紀70年代以來,泰和烏雞遠涉重洋,先後在亞美歐等14個國家和地區參加觀賞展出,傳播了烏雞文化,弘揚了中華文明。
1983年國家領導人出訪泰國,專程從泰和原種雞場挑選20枚烏雞種雞蛋,作為貴重的外交禮品贈送給泰國,為增進中泰兩國人民的友誼發揮了橋梁作用。
1988年日本名古屋市召開的第18屆家禽會議暨博覽會上,泰和烏雞應邀展出,博得了來自世界35個國家和地區的評委、觀眾的一致贊賞!長期以來,泰和烏雞在國際上倍受關注,其食補功效在國際上倍受推崇,風行歐美及東南亞。
2002年泰和烏雞蛋搭乘「神舟三號」飛船登上太空。
2005年泰和烏雞獲得原產地標識保護。
2005年10月15日舉辦首屆中國泰和烏雞節。
2006年泰和烏雞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007年泰和烏雞國家標准正式發布。
2007年泰和烏雞參展世界地理標志大會,成為我國30件地理標志產品應邀參展之一。
2007年泰和烏雞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是全國280多件地理標志注冊商標中獲「中國馳名商標」的10件之一,是全國唯一「活體」的「中國馳名商標」,也是吉安地區第一件「中國馳名商標」。
竹篙薯
竹篙薯是明代弘治年間,採用本縣橋頭山區的野生山葯,在贛江兩岸沖積平原上,經過五百年左右的選育培養而成的。全國泰和僅有。
竹篙薯一般每根長40-70厘米,重150-500克,由於形如竹篙,故稱竹篙薯。它含有豐富的澱粉和糖類,還有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元素,營養豐富、鬆脆可口,老少咸宜。
良用:竹篙薯生長在深層次的土層中,無污染,是純天然的美味佳餚。它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及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和氨基酸。去皮洗凈後,可切片素炒(每盤一斤)炒肉、(每盤配4兩),用它做湯元(1斤肉配3兩)、包餃子(1斤肉配5兩)、煮肉湯、燉雞湯(一缽配兩斤)則更為鮮美。由於鬆脆清香,老人和小孩更為喜愛。
功效:性平、味甘,有益脾健胃、滋肺補腎、滋陰壯陽、治油膩、助消化及美容之功能,常食用能化積、消渴、治療脾虛泄瀉、遺精、帶下等症。
兼用役牛
兼用牛是用瑞士西門塔爾公牛冷凍顆粒精液,通過人工授精與本地黃牛雜交繁育而成的,雜交後代母犢為乳役兼用牛,公犢為肉役兼用牛。一頭乳役兼用牛每年除耕種7-10畝地外,一個泌乳期(305天),可擠奶2000多公斤(雜交第二、三代一年則可擠奶4000公斤),一年可獲純利800-1200元;一頭雜優公牛經兩年育肥後,體重可達400公斤,出口可賺回港幣6000多元。
1986年,兼用牛的繁育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又先後獲中央有關部門的農林科技推廣工作先進集體單位獎、省科技成果獎、省農牧漁業廳畜牧改良站養牛"豐產杯"一等獎、省畜牧技術推廣站縣級"金牛"一等獎。現在兼用牛已推廣到全省10多個縣市級以及江西幾個鄰近省市。
紅瓜子
紅瓜籽在泰和生產有500年的歷史,由紅籽西瓜製成,紅籽西瓜是喜溫植物,瓜籽外殼紅色,光滑,肉實乳白細嫩,籽粒飽滿,大小均勻,加工成熟後易剝殼。遠銷廣東及港澳和國外,是該縣重要的出口農產品
車前子
泰和是江西省三個車前子主產縣之一。車前子為常用中葯,主治淋病、、尿血、小便不利、暑熱泄淀、目赤喠痛等症。目前全縣每年生產100噸上下,遠銷國內20多個省市,並出口東南亞。
冠朝豬
冠朝豬是江西地方優良豬種,原產地是泰和冠朝、上模一帶,具有早熟、耐粗料、皮薄、肉嫩、母性強、抗病力強、仔豬成活率高、育成率高等優點,是雜交豬理想的母本。 我省一般以冠朝豬作為母本,長白、大型約克夏公豬為父本進行雜交。雜交後代既保留了冠朝豬的優點,又增加了瘦肉率,約(克)冠(朝)雜種豬瘦肉率達50-52%,(長)冠(朝)雜種豬可達53-54%;雜交豬日增重比冠朝純種提高56%以上,出欄時間可縮短一半。 我縣每年出口生豬30多萬頭,其中以冠朝豬作母本的雜交豬佔40-50%。泰和生豬在廣東特受歡迎,賣價高於一般豬價的10%。
醬食品
泰和的醬食品有醬油、豆豉、醬菜三大類。
泰和生產醬油已有160年的歷史,其配料精當、製作精細、味道咸中帶甜、濃度高、烹調菜餚色澤和潤。品種有建設、生產兩種普通醬油,還有製作技術比較復雜,用料、工藝要求較高的富強特級醬油,近年來又在富強醬油基礎上配以泰和烏雞,製成營養豐富、香味醇美的烏雞醬油。產品遠銷省內外。民國初年,泰和沿溪渡的醬油在美國芝加哥國際醬油評選會上獲優質獎;50年代,富強醬油在上海華東調味品協作區評比中被評為優等產品;烏雞醬油在1989年的廣交會上獲得好評。
泰和生產豆豉早在宋朝就頗負盛名,四川豆豉的製作方法即由泰和傳去。泰和豆豉烏黑、香甜、既能佐餐,又可作菜餚調味品。據清道光《泰和縣志》載,豆豉還可作葯用;豆豉性溫、能發能補,對傷寒頭痛、發熱鼻塞、流鼻涕初起,以之加蔥姜少許,煎湯熱服,出汗即愈。
醬菜是泰和醬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甜酸蘿卜為最。甜酸蘿卜配料獨特,是泰和地方傳統產品,它集甜、酸、辣、鮮、脆於一身,回味綿長。且有生津開胃、消積化食的功效,有「未吃先流涎吃了還想吃」的吸引力。此外,還有醬藠頭、醬蘿卜、什錦菜、多味醬等20多個品種,1985年,泰和醬菜在山東濟寧召開的全國輕工業系統食品調味技術協作會上,被評為國內獨創的地方傳統產品;1986年,什錦菜、多味醬被評為江西省優質產品;1987年,甜酸蘿卜獲省優質產品稱號,什錦菜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本省各地市以及江蘇、浙江、廣東、深圳等地。藠頭、醬菜已進入香港、日本市場。
蜀口茶
蜀口茶葉產於泰和縣馬市鎮的蜀口洲。該地產茶始於唐代,距今一千多年。明成化年間,蜀口洲引進遂川縣珍稀名茶狗牯腦,使蜀口茶品質顯著提高,成為一方名茶。蜀口茶精心製作後,形如魚鉤,條索緊細,銀毫披露;湯色明亮,略呈淺綠;茶味濃郁,入口醇香,回味久長,沁人肺腑。清朝曾列為貢品,1985年,蜀口茶獲吉安地區茶葉評比第二名,1987年,在廣交會上,首次打入國際市場,頗受外商青睞。
甘蔗
泰和是江西主要甘蔗生產縣之一,種植甘蔗始於南北朝,距今1500年左右。現全縣已有十五個鄉(鎮)、36000畝土地種植甘蔗,年產甘蔗10餘萬噸。
百合
泰和縣種植百合僅十年歷史,但發展速度迅猛,年產量已達百噸以上,主要銷往香港、澳門及馬來西來、新加坡等國。百合的鱗莖含多種生物鹼、澱粉、蛋白質、脂肪等,可供食用。中醫學上以鱗莖入葯,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功能,主治勞嗽咳血、虛煩驚悸等症。
木雕藝術品
泰和盛產樟木,這是木雕工藝品的上等木料。1985年,泰和從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引進木雕工藝技術,當年就生產出「龍鳳」、「雙喜」、「小老虎」三種雕刻樟木箱,1987年生產出梳妝台,這些產品不僅內銷,且出口到日本、美國、英國等。1986年吉安地區鄉鎮企業產品評比會上,雕刻樟木箱、梳妝台均榮獲行業第一名。
茶油
江西省茶油麵積和產油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泰和縣是江西油茶生產基地縣之一,年產茶油500噸左右。茶油是泰和縣主要食用油之一。茶油色清味香,久儲不變質,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94%左右,營養價值很高,在植物油中首屈一指。它不僅易被人體吸收,而且不會使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增高,最適宜於中老年人,特別是高血壓患者食用。
土紙
泰和橋頭、碧溪、水槎等地盛產毛竹,歷來是江西的土紙主要產地。土紙由嫩竹經石灰處理後搗碎成漿,以手工抄造而成,現在有些地方已用機械代替手工操作。土紙可用作毛筆書寫、包裝、手紙等。品種有毛邊紙、竹紙、大表紙等。主要產於橋頭鄉的津洞、高市,碧溪鄉的土坪,水槎的西陽山等地,產品銷往南昌、興國及武漢等地。
泰和還有很多值得一書的名優土特產品,如泰和的主產品稻米、竹木,近幾年剛崛起的產業產品竹筒席、木製玩具等,由於篇幅有限,不再一一介紹。

閱讀全文

與泰和有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