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壽光地名由來 急急急~~~~~~
壽光地名由漢文帝直接命名而來。
西漢,漢文帝後元十六年(前148年),置壽光縣,屬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轄,自此史書始見壽光縣之名。1993年壽光縣撤縣設市。
壽光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渤海萊州灣南畔。東鄰濰坊市寒亭區,西界廣饒縣,南接青州市和昌樂縣,北瀕渤海。介於東經118°32′—119°10′,北緯36°41′—37°19′之間,縱長60千米,橫寬48千米,海岸線長56千米,面積2072平方千米,佔山東省總面積的1.43%。
(1)壽光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壽光開發甚早,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北辛、大汶口、龍山等古文化遺跡150多處。史傳漢字鼻祖倉頡在此始創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農學專著《齊民要術》在這里字句成章。
中華民國前期,壽光縣先屬山東省膠東道。民國14年改屬山東省淄青道,民國17年後,直屬山東省政府。抗日戰爭時期,壽光縣有兩個縣級政權。一個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政權,隸屬山東省清河區清東專員公署,縣府在今台頭鎮一帶。一個是國民黨張景月部的縣政府,隸屬國民黨山東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縣府在北洛鎮尚家莊。
另外,日本侵略軍也扶植汪偽建立傀儡縣政權,駐壽光縣城,隸屬日偽山東省公署青州道尹 公署。在此期間,今壽光境還劃出益、壽、臨、廣四邊縣地、壽濰縣地和昌濰縣地。解放戰爭時期及建國初期,今壽光縣境分為壽光縣、壽南縣,還有益壽縣的一部分。
2. 壽光市在哪裡,壽光市在哪個省,壽光屬於哪個市
壽光市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位於山東省中北部,濰坊市境西北部,渤海萊州灣西南岸。
壽光市地處魯中北部沿海平原區,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海岸線長30公里,總面積2072平方公里,轄14處鎮街道、1處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人口113.94萬。
優勢產業特色突出。南部沃野平疇,水源豐沛,是國家確定的蔬菜、糧食、果品等產品生產基地;北部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儲量分別達到1億噸和800萬立方米,地下鹵水儲量達40億立方米,年產原鹽420萬噸,溴素產量佔全國的一半,是全國三大重點鹽業產區之一和重要的鹽化工基地。
(2)壽光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出自壽光的名人有:
1、賈思伯(468~525)字士休,北魏益都(今壽光)人,幼年聰慧,10歲能誦詩,「工草隸,善辭賦,文苑儒宗,遐邇歸屬」。21歲開始出仕朝廷,任太子步兵校尉、中書舍人,轉中書侍郎,又任過滎陽太守,南青州刺史、兗州刺史,政績顯著,兗州人民曾為他立德政碑以表懷念。
2、倉頡(蒼頡),歷史記載中的黃帝史官,漢字的創造者。中國漢字鼻祖,中華文化先聖之一。倉頡墓原在壽光市城區,1960年被拆毀。為紀念倉頡,壽光城區現稱為聖城街道,城區建有以紀念倉頡為主題的公園「倉聖公園」。
3、賈思勰
北魏孝文帝時益都(今壽光)人,農學家。任過高陽(今山東臨淄北部)太守,曾到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考察過農業,對農業生產有較深了解。約在6世紀30~40年代寫成了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業科學巨著《齊民要術》。
3. 濰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速度!!!!急!!!!!!!!!
濰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里生活定居。夏商代,境內有斟灌、寒、三壽等封國。周初,武王封太公望於齊,都營丘(今昌樂境內)。春秋時期,現市轄區分屬齊、魯、杞、莒等國。戰國時,大部屬齊,諸城等地屬魯。秦代,東部屬膠東郡,高密置縣,西部屬臨淄郡,東南部屬琅琊郡。漢代,市境為青、徐2州刺史部所轄,分屬北海、琅琊、齊3郡和甾川、高密、膠東3國。三國時,地屬魏。南北朝時,南朝地為劉宋,北朝地屬元魏。隋代市境屬北海、高密郡。唐代屬河南道,青、密2州。元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明朝市境置青州、萊州2府,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朝為青州、萊州2府所轄,屬山東省。
民國時期,先屬膠東道、萊膠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後屬山東省。1948年濰縣解放,成立濰坊特別市(省直轄)。1949年6月濰坊特別市改稱濰坊市,仍為省轄市。現代
青州
1950年,濰坊市撤銷,1951年重建濰坊市,為縣級市,屬昌濰專署。1967年3月13日,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1981年7月,昌濰地區改名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建制,改建省轄(地專級)市,沿用原濰坊名稱,實行市管縣體制。1986年3月1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益都縣,設立縣級青州市。
1987年4月20日,撤銷諸城縣,設立縣級諸城市。
1992年12月7日,將濰坊市的五蓮縣劃歸日照市管轄。
諸城
1993年6月1日,撤銷壽光縣,設立縣級壽光市。
1994年1月18日,撤銷安丘縣,設立縣級安丘市。
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立縣級高密市。
1994年6月10日,撤銷昌邑縣,設立縣級昌邑市。
1994年5月23日,設立濰坊市奎文區,將原濰城區白浪河以東的東關、東園、院校、新城4個街道辦事處,大虞、廿里堡、梨園3個鎮和軍埠口鎮的劉家沙窩、李家沙窩、南家、郭家、呂家、高家澗頭院、武家澗頭院7個村,寒亭區郭家官莊鎮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庄、王家潭裡、小南潭、西金馬、東金麻8個村劃歸奎文區,區人民政府駐勝利東街。
2003年6月30日,將安丘市南流鎮劃歸濰坊市坊子區管轄。2003年7月4
山東濰坊-世界風箏故鄉
日,山東省政府批復同意將坊子區清池街道辦事處劃歸奎文區管轄。2003年底,全市共有152個鄉鎮、38個街道辦事處,9600個自然村。
2007年,濰坊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後,全市共67個鎮,1個鄉,49個街道。其中:將安丘市的黃旗堡鎮、趙戈鎮,昌邑市的太保庄鎮劃歸坊子區管轄;將壽光市的大家窪街道劃歸寒亭區管轄。
2008年,將高密市雙羊鎮的27個村、井溝鎮的7個村及原諸城市相州鎮的8個村劃歸坊子區管轄,並設立鄭公鎮,後撤鄭公鎮設鄭公街道辦事處。
2009年,將昌邑市飲馬鎮的48個村,北孟鎮的橫路屯、大陳、大石門等3個村,高密市闞家鎮的27個村,井溝鎮的7個村,相州鎮的8個村劃歸坊子區太保庄鎮管轄。將安丘市景芝鎮的14個村劃歸坊子區趙戈鎮管轄。
2010年,諸城市撤銷桃林鄉設立桃林鎮;坊子區撤銷黃旗堡鎮設立黃旗堡街道辦事處;寒亭區撤銷高里鎮、朱里鎮,分別設立高里街道辦事處和朱里街道辦事處;青州市撤銷黃樓鎮設立黃樓街道辦事處;昌邑市撤銷圍子鎮設立圍子街道辦事處。
http://ke..com/view/4418.htm
4. 從科技和人文歷史上說一下壽光
壽光市是山東省縣級市,由濰坊市代管。位於山東省中北部,濰坊市境西北部,渤海萊州灣西南岸。壽光市總面積2180平方千米,總人口120萬人。2010年轄5個街道、9個鎮。市政府駐聖城街道。
地處魯中北部沿海平原區。小清河由羊角溝入海,引黃濟青水渠橫貫市境中部,還有彌河、丹河等大小16條季節性河流,北部沿海、灘塗廣闊。年均氣溫13.2℃,年均降水量708.4毫米。礦產資源有石油、鹵水、砂子、煤炭等。壽光蔬菜批發市場,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益羊鐵路、濟青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境內古文化遺址140多處,其中邊線王龍山文化城堡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龍山文化城堡中最大的1座,紀國故城遺址、咼宋台遺址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烈士陵園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1月,壽光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5. 在歷史上青州早還是壽光早
以地名而論,在歷史上,青州早於壽光。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名始見《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為古「九州」之一。上古為東夷之地。至夏商間,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周初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屬。秦統一天下,置齊郡。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駐廣縣,稱青州城。
壽光夏朝屬斟灌國,商朝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屬紀國,春秋戰國時期屬齊國,秦朝廢封置郡縣,壽光地為劇縣、益縣,屬齊郡。西漢前148年置壽光縣,屬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轄,自此,史書始見壽光縣之名。
6. 壽光縣是哪一年成立的
壽光縣位於濰坊市濰北平原的西北部,有一塊人傑地靈、農鹽著稱的寶地,號稱濰北平原上的一顆明珠,便是壽光縣。壽光縣的版圖,歷代多有變遷。夏朝曾是斟灌國和紀國的土地;漢朝屬淄川國轄地。漸次有許多侯國封置於此,自壽光侯始,即有壽光之稱。但作為縣的命名,據史料記載,始於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當時設北海郡,郡下乃置壽光縣。迄今已兩千餘年。
7. 壽光是哪年撤縣換市的
壽光是山東省濰坊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原壽光縣,1993年6月1日撤縣設市。
8. 有人知道壽光道口鎮的歷史嗎壽光的歷史/發展狀況也可
壽光簡介
--------------------------------------------------------------------------------
壽光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渤海萊州灣南畔,總面積218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6公里,轄33處鄉鎮和一個外向型工業加工區,人口102萬。
壽光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公元前148年西漢景帝時置縣,1993年6月撤縣設市,已有2100多年的置縣歷史。現境內已發現北辛、大汶口、龍山等古文化遺址150多處,誕生過北魏農學家、世界上第一部農業專著《齊民要術》的作者賈思勰等一批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
壽光資源豐富,中南部地下水源豐沛,土質肥沃,宜糧、菜、果、棉等多種農作物的生長,是國家確定的糧食、蔬菜、水產、果品、畜牧、棉花等商品基地市。北部地下鹵水儲量40億立方米,被列為全國三大重點鹽業開發區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壽光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生了巨大變化,連續三屆躋身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先後建成了「噸糧市」、「雙千市」和「小麥千斤市」,農業增加值在全國百名農業大縣中名列第三位,1995年被命名為「中國蔬菜之鄉」。
1997年,全市完成國民生產總值88億元,財政收入4.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10元,各類存款余額55億元。1998年壽光以建設經濟強市為目標,提出了「聚精會神抓經濟,萬眾一心建強市」的總要求,奮戰三到五年,建成全省經濟強市。
9. 山東壽光什麼時候縣改市
壽光是山東省濰坊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原壽光縣,1993年6月1日撤縣設市。壽光市位於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的西南岸,是中國最主要的蔬菜和原鹽產地之一。
壽光歷史:壽光為縣最早見於史載是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關於北海郡的記載,是說北海郡中轄有壽光縣,不是指壽光的立縣時間。壽光地名起源有兩說。一是「年長曰壽,地平為光」,說壽光建縣於秦,因為「秦之郡縣,漢初因之,壽光為縣當在秦時」,清康熙《壽光縣志》如是說。 二是與閭丘先生向齊宣王「乞壽」有關。史傳齊宣王狩獵遇閭丘率眾前來慰勞,宣王命免各老賦稅,眾謝丘不謝,宣王又命免各老夫役,丘亦不謝,齊宣王問閭丘王有錯乎,丘曰,叟等來慰是欲求王於壽、富、貴,王曰,壽由天主,吾何增之,倉不能散,豈可富爾,官位充盈,難為其貴。丘曰,叟等願王命正官平法可得壽,王使民安可得富,王詔孝順可得貴,非乞王免賦役也,故不謝於王。王悅,拜為相。閭丘即閭丘邛,為秦大夫閭丘嬰後裔,齊宣王時在齊為官。 壽光開發甚早,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北辛、大汶口、龍山等古文化遺跡150多處。史傳漢字鼻祖倉頡在此始創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農學專著《齊民要術》在這里字句成章。2003年至2005年,為配合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支線西水東調工程建設,山東省文化廳組織考古隊對壽光北部雙王城水庫工程范圍內進行考古勘探,發現了商周時期的鹽業生產遺址39處和燒制盔形器的陶窖群,考古專家指出壽光雙王城「制鹽遺存分布如此密集,制鹽規模如此之大,這在我省乃至全國都屬於首次發現」。 夏朝,屬斟灌國。商朝,壽光地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屬紀國。春秋戰國時期,屬齊國。秦朝,廢封建,置郡縣,壽光地為劇縣、益縣,屬齊郡。西漢,公元前148年(景帝中元二年),置壽光縣,屬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轄,自此史書始見壽光縣之名。 西漢初置壽光時,縣治在今縣城東北洛城鎮牟城村(王莽曾改名「翼平亭」)。東漢時,壽光縣屬青州樂安國。三國魏時,壽光縣隸屬青州樂安郡。 西晉,壽光縣隸屬青州樂安國。南北朝時,無壽光縣名,在今縣境內有隸屬青州北海郡的劇縣、隸屬青州齊郡的益都縣、隸屬青州樂安郡的博昌縣以及南朝宋僑立的隸屬冀州河間郡的南皮縣、樂城縣。隋代,公元586年(文帝開皇六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復置壽光縣,隸屬青州北海郡。公元596年(隋開皇十六年),於壽光縣南置閭邱縣。到大業初年,撤閭邱縣,並入壽光。此後,壽光縣境域基本趨向固定。唐、宋、元、明、清各代,壽光縣治均在今縣城。唐代隸屬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代隸屬京東路青州北海郡,金時屬山東東路益都府,元代隸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代隸屬山東布政司青州府,清代隸屬山東青州府。 中華民國前期,壽光縣先屬山東省膠東道。民國14年改屬山東省淄青道,民國17年後,直屬山東省政府。抗日戰爭時期,壽光縣有兩個縣級政權。一個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政權,隸屬山東省清河區清東專員公署,縣府在今台頭鎮一帶。一個是國民黨張景月部的縣政府,隸屬國民黨山東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縣府在北洛鎮尚家莊。另外,日本侵略軍也扶植汪偽建立傀儡縣政權,駐壽光縣城,隸屬日偽山東省公署青州道尹 公署。在此期間,今壽光境還劃出益、壽、臨、廣四邊縣地、壽濰縣地和昌濰縣地。解放戰爭時期及建國初期,今壽光縣境分為壽光縣、壽南縣,還有益壽縣的一部分。 1953年8月,壽南縣並於壽光縣。縣級機關移至今縣城,隸屬山東省昌濰專區,1967年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1981年7月改稱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改稱濰坊市,壽光縣均隸屬之。1993年壽光縣撤縣設市。壽光國際蔬菜博覽會 2006年,壽光市轄6個街道、11個鎮:聖城街道、文家街道、古城街道、洛城街道、孫家集街道、大家窪街道、化龍鎮、營里鎮、台頭鎮、田柳鎮、上口鎮、侯鎮、紀台鎮、稻田鎮、羊口鎮。其中,大家窪街道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管理。 2007年8月3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作出關於同意壽光市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同意撤銷田馬鎮,將原田馬鎮的行政區域並入稻田鎮,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留呂鎮,將原留呂鎮的行政區域劃歸洛城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地不變。同時,將大家窪街道劃歸寒亭區管轄。合並調整後,鎮(街道)平均面積由調整前的124平方千米擴大至145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6.4萬增加到7.2萬。其中,稻田鎮總面積136平方千米,113個行政村、人口9.3萬;洛城街道總面積118平方千米,118個村、人口9.7萬。 註:「 壽光」(355年六月-357年五月)是十六國時期前秦政權前秦厲王苻生的年號,共計3年。壽光三年六月苻堅即位,改元永興元年。
經濟發展:近年來,壽光連續九屆跨入全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2005年列第41位。2009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16.7億元,同比增長13.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2億元,同比增長24.9%;財政總收入44.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和 19.6%,躍居全省第五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274元,比上年增加620元。
10. 壽光市是屬於那個縣區
壽光市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
壽光市位於山東省中北部,濰坊市境西北部,渤海萊州灣西南岸。壽光市地處魯中北部沿海平原區,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壽光蔬菜批發市場,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
壽光市介於東經118°32′—119°10′,北緯36°41′—37°19′之間,縱長60千米,橫寬48千米,海岸線長56千米,面積2072平方千米,佔山東省總面積的1.43%。
(10)壽光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前期,壽光縣先屬山東省膠東道。民國14年改屬山東省淄青道,民國17年後,直屬山東省政府。抗日戰爭時期,壽光縣有兩個縣級政權。
一個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政權,隸屬山東省清河區清東專員公署,縣府在今台頭鎮一帶。一個是國民黨張景月部的縣政府,隸屬國民黨山東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縣府在北洛鎮尚家莊。
另外,日本侵略軍也扶植汪偽建立傀儡縣政權,駐壽光縣城,隸屬日偽山東省公署青州道尹 公署。在此期間,今壽光境還劃出益、壽、臨、廣四邊縣地、壽濰縣地和昌濰縣地。解放戰爭時期及建國初期,今壽光縣境分為壽光縣、壽南縣,還有益壽縣的一部分。
1953年8月,壽南縣並於壽光縣。縣級機關移至今縣城,隸屬山東省昌濰專區,1967年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1981年7月改稱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改稱濰坊市,壽光縣均隸屬之。1993年壽光縣撤縣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