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周朝統治多少年歷史

周朝統治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8-12 21:55:43

『壹』 周朝經歷了多少年

周朝統治多少年有兩個說法:
第一種是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
第二種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
其原因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仍一直無法確認。另外,周王朝分為「西周」與「東周」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另建東都成周城洛邑,公元前771年鎬京陷落,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西周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

『貳』 周朝一共多少年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西周是周武王姬發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的,定都鎬京和豐京,成王時期營建洛邑;西周末年,也就是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姬宜臼從鎬京東遷洛邑後,史稱東周。東周又被稱為「春秋戰國」,東周時間為公元前770年-前256年。所以周朝自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共791年。
姬發建立的周朝在歷史上被稱為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使得後來西周都城被攻破,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遷都洛邑,建立東周。而東周在歷史上分為兩個時期——春秋和戰國。東周諸侯割據現象嚴重,周王朝名存實亡,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周朝正式滅亡。

『叄』 周朝有多少年歷史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共計約791年歷史。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周赧王聽信楚孝烈王,以天子名義召集六國出兵伐秦,因六國不配合而告失敗。公元前256年,都城洛邑淪陷,周赧王被殺,東周滅亡。

(3)周朝統治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區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 。

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為「天下共主」。

按照周制,大國諸侯有時還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衛康叔為周司寇,西周末期鄭桓公為周司徒,都是其例。諸侯在其封國內設置的官制,大略與王室相等,還有軍隊各自成為一方之主。[87]

周天子對諸侯擁有較大的權威,諸侯還能聽命納貢。《左傳》昭公十三年說:「昔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列尊貢重,周之制也。」除貢納外,還需朝覲述職,出兵從征。周天子有權干涉諸侯內政,有時還向諸侯國派遣監國的使臣,與諸侯並稱為「諸侯、諸監」。

西周時期,周天子尚能號令諸侯,進入東周,周王室權威下降,諸侯多不履行對王室的義務。王室本身還要依附當時之大國晉、鄭與衛,更不用提號令諸侯之事。周鄭交質與「射桓王肩」,更讓周天子之僅存之威嚴也亦喪失。

然列國之諸侯在名義上仍為周王之臣屬,除楚國之外,多無譖越稱王之舉。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更多是為自己本國利益服務,然亦使周王威略有上升。

五霸之君主多亦在此口號下行事,即表面尊王,實則行擴張兼並之實。進入戰國之後,國家兼並多已完成,周王朝之諸侯國,僅剩20多個,其中最大者七,號為戰國七雄。戰國之世,除魏惠王、齊威王曾有朝周之舉,然亦是作秀,其他諸侯國之國君已再無朝周之舉。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青銅器鼎盛時代,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周三朝,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禮器是古代的禮儀中使用的,或陳於廟堂,或用於宴飲、盥洗,還有一些是專門做殉葬的明器。

青銅禮器帶有一定的神聖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場合使用的。所有青銅器中,禮器數量最多,製作也最精美。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禮器種類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類。周朝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文飾種類也較多。

『肆』 周朝一共持續統治了多少年

周朝一共持續統治了多少年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一個世襲王朝,周朝共傳30代37個王,共計約791年。

『伍』 周朝歷史幾年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東周自公元前772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傳30代37王,延續約800年時間。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生活於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周部落興盛於周文王姬昌作首領的時候,他的統治使周部落勢力強盛,死後他的兒子武王姬發才有條件伐紂滅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鞏固政權,並進行了東征。此後周朝向外擴張長年不斷,並對周邊的一些國家分封了諸侯國,疆域覆蓋了長江、黃河流域和今天的東北、華北的大部,西部曾到昆侖丘。周厲王時,周朝的統治開始衰落。宣王即位後,採取了明智的政策改善統治,在對外征討和開拓疆域上接連取得勝利,出現了「宣王中興」。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寵幸妃子褒姒,用人不當,加上各種天災人禍,民怨沸騰,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平王即位,將都城東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開始。東周之後的周王室大權旁落,諸侯紛爭加劇,進入了列國征戰的春秋戰國時期。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西周的統治很有特點。分封制、宗法制、土地制度上的井田制都有明顯的發展和加強,對以後的封建社會有很大影響。
周朝享國約800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1世紀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可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結束。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周朝各諸侯國的統治范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的大部

『陸』 周朝一共存著了多少年啊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30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襲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朝代,分為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西周從周武王滅殷商建國並定都鎬京(宗周)起,至周幽王亡國止,是中華文明的全盛時期之一。該時期的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皆深刻地影響著後世。

東周都城為洛邑(今河南洛陽),其時代又可分為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與戰國時期(前476年-前221年)。前256年秦昭襄王廢黜周赧王,東周亡。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各國,建秦朝。

周人崛起於周原,在鞏固國力後於武王伐紂滅商朝建立西周。

三監之亂的危機,於周公東征後平定,並且藉由大量分封諸侯來穩定東土。西周國力於成康之治時達到顛峰,在昭穆時期持平。

共懿孝夷時期國勢漸衰,最後發生國人暴動與共和行政。宣王中興只是西周的迴光返照,宣王後期周室混亂,最後於周幽王發生犬戎之禍,西周亡。

東周時,平王東遷使周室核心以成周為主,周室與諸侯作戰失敗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已經一去不返。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運動產生出春秋五霸等霸主。到戰國時期以下克上事件不斷,戰國七雄彼此合縱連橫。周室最後被秦國廢除,七雄最後也由秦所統一。

(6)周朝統治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一、周朝的封建制度:

何尊證實建立洛邑與營建成周的事跡,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館藏。

封建制度即「分封制」,王室藉由土地、權力分封,以君臣宗法關系,讓周室可以掌控地方諸侯。史前時期為雛型、商朝形成,到西周逐漸完備、典型,在春秋戰國時期走向衰退並逐漸被郡縣製取代。

周王為天子,直轄周土王畿,也是中原地區眾諸侯國及外族方國的共主。周王畿為宗周鎬京(今陝西長安)及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所展開連成的千里土地,這兩個城市分別是西土與東土的政治與交通中心。

王畿以外的地區則分封給宗室、功臣與歷朝後裔的諸侯國,或是歸附的方國。諸侯受周天子冊封,管轄諸侯國,並向周天子納貢。

在分封儀式中,天子一面「受土」,包含山川、田地與城市;一面「受民」,包含天子分配的移民與封地的原住民;同時依其爵位賞賜一定車服器物,規范承擔繳納貢物、軍事保衛與服從命令等義務。

諸侯國為世襲,但理論上可由周王室收回分配。諸侯在其國內可設置官員與軍隊,有些諸侯還能兼任王室官吏,周初衛康叔為司寇,西周末期鄭桓公為司徒。

周天子有權干涉諸侯內政,在部分大國還派國監或國守去行政、監視諸侯,與諸侯並稱為「諸侯、諸監」。

例如齊國就有國氏和高氏監國,周初為了監度武庚設三監。但隨著國守與諸侯互相通婚,再加上東周王權的衰落,使得監督機制瓦解。卿大夫受諸侯冊封,領有采邑。卿大夫擁有采邑的自治權但不能對外自主,為周天子與諸侯的屬官。

再下為士,受卿大夫分封食田。士分成統治貴族與平民,統稱國人。國人為居住在國邑(城敦)內的平民,由周人貴族、臣屬商人貴族、夷狄世族與周人、商人平民組成。平民平時需要耕種農田,戰時需要組織軍隊作戰。

而國邑之外的平民為野人,即國邑外的當地原住民,又被稱為鄙人,為尖錐的圓盤。當時傳統氏族制的影響力還很大,國人參與政治,野人沒有這個權力。圓盤外為方國外族。

這樣把統治土地、臣民的權益一級一級地分下去,建立起「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從屬關系。

西周時的分封大多為周天子對諸侯,諸侯對國內卿大夫的分封要到春秋時才逐漸發展起來。這是因為諸侯新建,人口稀少,國事粗簡有關。周初時的采邑主要集中在王畿內。畿外諸侯國很少在自己封地在為卿大夫分封采邑。

二、周朝的宗法制度

這種制度確立於夏朝,發展於商朝,完備於周朝,影響於後來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

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內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貴族的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宗子)。

大宗不僅享有對宗族成員的統治權,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權。後來,各王朝的統治者對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漸建立了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組成的封建宗法制。

『柒』 周朝統治了多少年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一個世襲王朝,分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統治791年。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和豐京,成王時期營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從鎬京東遷洛邑後,史稱東周。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存在約為791年。其中西周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政府的大一統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捌』 周朝一共有多少年

周朝一共790年。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8)周朝統治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1、西周之前的殷商和目前尚存在於文獻中的夏朝,夏商兩代是中國王權的初創時代,夏王和商王僅僅是名義上的共主,整個華夏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各自獨立、各自為政的方國體制。西周之所以能從西部小邦而滅掉大邑商,與這種鬆散的方國體制有著密切關系。

西周滅商之後,採取了基於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國領土被分封制聯系在一起,諸侯國家與周天子有著一系列復雜的義務-權利關系,這是以往所沒有的創制,宗法分封制對周王朝政權的鞏固有著關鍵的作用。作為周天子與諸侯國之間的經濟紐帶——井田制,同樣也有利於王權的鞏固。

2、西周初年,周公損益夏商舊制,制定了一整套的西周的禮樂制度,從天子到庶人都必須遵守。禮樂制度是周朝統治的文化基礎,在平民以上的階層都形成了一種文化共識,這種共識無疑有利於加強整個國族對於周王朝統治合法性的認同。

3、西周初年,周公為了防備東方的殷頑民反抗,營建了洛邑,也就是所謂的成周。成周的營建,為周王朝提供了緩沖的餘地,日後,犬戎攻破鎬京,周王室得以東遷,到洛邑繼續延續國祚。

閱讀全文

與周朝統治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