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萊州和青州哪個歷史悠久

萊州和青州哪個歷史悠久

發布時間:2022-08-12 22:30:14

⑴ 山東有多少年的文明

最悠久???這個很難說啊
其實早在四五萬年前,古代「沂源人」就在山東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創造了龍山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齊、魯是西周在今山東境內兩個最大的封國,所以山東又稱「齊魯之邦」,近代則以「魯」作為山東省的簡稱。春秋戰國時期以孔子為創始人和代表的儒學思想,成為東方傳統文化的主體。除孔子之外,山東歷史上還出現了孟子、墨子,管子...

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東東、西路統軍司,山東遂成為正式行政區劃名稱。明代山
東布政司(又稱行省)管轄6府、104縣,大致奠定了今山東省行政區域范圍。清代山東
基本沿襲明代山東的版圖,稱山東省。因西周封邦建國時,今山東境內曾存有齊、魯
、曹、滕、衛諸國,周公旦封於魯,所以現在山東又簡稱「魯」。
清末,山東省有濟南、東昌、泰安、兗州、沂州、曹州、登州、萊州、青州、武
定10府,濟寧、臨清、膠州3個直隸州,共轄8個散州96個縣。中華民國初期,劃分為
濟南、濟寧、膠東、東臨4道,屬縣107個。1928年廢道,各縣直屬省。1937年10月,
日軍侵佔山東,國民黨省政府流亡。1938年7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發出關於恢
復縣、區、鄉政權的指示,到年底有12個縣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7月,中共
山東分局將山東劃分為3個區和2個特區:膠濟路南、隴海路北、津浦路東為一區,津
浦路西為二區,膠東為三區,湖西、清河為特區。1940年8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
委員會成立,下轄16個專員公署,88個縣。1943年9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
改名為山東省行政委員會,下設5個主任公署及濱海直屬專員公署,共轄18個專署和
92個縣級政權。1945年8月,山東省行政委員會改為山東省政府,下設5個行政公署,
共轄21個專署、119個縣。
山東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山東人--「沂源人」,可以把山
東的歷史上推到四五十萬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滕縣北辛文化,距今也有7
千年左右。舉世聞名的原始社會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是在山東首先發現的
。自夏朝開始,山東進入奴隸制社會。商朝建立以前,山東是商族活動的中心,商前
期的五次遷都,有三次在山東境內。商朝建立後,山東仍是其統治的中心地區。西周
實行「封邦建國」之策,封呂尚於齊,封周公旦於魯,另外尚有曹、滕、衛諸國。齊
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魯國融合周文化與東方文化,為「禮
儀之邦」。
公元前594年,魯國的「初稅畝」,表明在魯國已出現封建生產關系的萌芽。公
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封建王朝,齊是最後被滅的一個諸侯國。自此
以後,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山東地區雖有時也曾為割據勢力所盤踞,但總的來
說,則是屬於歷代封建皇朝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山東地區素以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著稱於世。秦漢時期,今山東地區號稱「膏壤
千里」,農業經濟發達,所產糧食不斷溯黃河西上,運往關中地區。西漢時期,山東
地區有人口1700餘萬,戶390萬,佔全國當時人口的30%,人口密度居全國首位。後
來雖經東漢末年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戰爭破壞,但同全國其他地區相比,山東仍不失
為經濟中心。隋初,山東各州縣遍置糧倉,戶口佔全國總戶數的21%。唐代開元天寶
年間,每年要將山東幾百萬石粟米漕運至關中。開元年間,「海內富實,米斗之價錢
十三,青、齊間斗才三錢。絹一匹,錢二百。」到了唐後期,雖經戰亂,但山東農業
生產仍在發展,「田疇大辟,庫倉充積」。宋金元時期,山東地區承受的封建剝削尤
重,並不斷遭受外來的侵擾和野蠻統治,經濟處於滯退狀態。元代山東有38萬戶,1
26萬人,與金代相比,戶減約75%,人口減約87%。明初,「多是無人之地」,統治
者不得不採取獎勵人民墾荒的措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時,山東耕地面積達到
7240萬余畝,為北宋時期的2.4倍,居全國第三位。清康熙年間又增至9000餘萬畝。
山東的冶鐵業起源很早,春秋初年,齊國已使用鐵制農具。西漢時,武帝在全國
設置鐵官48處,山東就有18處。唐朝的兗州是礦冶中心,萊蕪有鐵冶13處、銅冶18處
。北宋時萊蕪鐵冶規模更加擴大,與江蘇利國監同為京東兩大鐵冶中心。明朝初年,
山東年產鐵315萬余斤,居全國第三位。山東的其他礦產也很豐富,宋時登、萊二州
產金,元豐年間登州、萊州的黃金產量佔全國的90%。明初,濟南、青州、萊州三府
歲采鉛32萬余斤。清朝山東煤礦已大量開采,最著名的是嶧縣煤礦,乾嘉時期,北運
京師、奉天,動輒數百萬石。
山東的紡織手工業舉世聞名。戰國時期,齊國即號稱「冠帶衣履天下」。臨淄、
定陶、亢父(今濟寧)是漢代三大紡織中心。所產紡織品數量多、質量好,源源不斷地
通過「絲綢之路」輸往西域等地。因此,當時山東地區是「絲綢之路」的主要源頭之
一。唐代兗州的鏡花綾、青州的仙紋綾,都是馳名全國的紡織品。宋代在青州設立織
錦院,專門織造高級紡織品。宋神宗時,在山東「和買」絹帛,每年達30萬匹左右。
明清時期,濟南、濟寧、臨清等城市都有較發達的紡織手工業,有的地方還出現了帶
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工場。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山東經濟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由於外
國資本主義的經濟掠奪,近代山東經濟形成畸形發展的局面。農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仍
然頑固地保存著,土地集中的現象普遍存在。在封建勢力盤剝下的農民和手工業者,
又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洋貨在山東的傾銷,使大量手工業者和小商販破產
失業。農民日趨貧困,自然經濟逐漸瓦解。隨著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產生和發展,山東
也出現了近代工業。在濟南有從事軍工生產的機器局;在棗庄、淄川、平度等地有煤
、鉛、金等礦業生產;在煙台有張裕釀酒公司、繅絲廠、蛋粉廠等輕工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初期,歐美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
侵略,山東民族工業曾一度得到發展。至20世紀30年代,達到建國前的最高水平。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山東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侵佔區,他們重點掠奪山東
的「二白二黑」,即食鹽、棉花和煤、鐵。對戰火中餘存的工業,他們採取「軍事管
理」「中日合辦」等手段加以奪取,迫使大部分民營工業陷於絕境。在農村他們強占
土地,征調勞工,對抗日根據地實行慘絕人寰的「三光政策」。據1945年12月的不完
全統計(缺當時未解放地區,魯中、魯南新解放區,部分機關的數字),八年抗戰期間
的損失:死亡668143人,抓壯丁393259人,掠走牲畜10797921頭,糧食1178486公斤
、農具2542844件,燒毀房屋1151186間。山東地區小麥等11種作物耕種面積1941年比
戰前減少16%,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煙草均減產50%以上,農業遭到極大破壞
。農村手工業進一步衰落。整個經濟瀕於崩潰。抗戰勝利後,由於國民黨政權的貪污
腐敗,山東國統區的經濟陷於全面崩潰。
而在中國***領導下的山東解放區,隨著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新民主主義經
濟得以發展壯大。建立了財稅金融貿易機構,發行解放區貨幣,進行了排擠敵偽貨幣
的斗爭,開展輸入輸出貿易,繁榮解放區市場。新民主主義經濟的發展壯大,為抗日
戰爭及之後的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山東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這里曾產生過許多傑
出的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在學術思想方面,有孔子
、孟子、顏子、曾子、墨子、荀子、莊子、鄭玄、仲長統等;在政治軍事方面,有管
仲、晏嬰、司馬穰苴、孫武、吳起、孫臏、諸葛亮、戚繼光等;在歷史學方面,有左
丘明、華嶠、崔鴻、馬�等;在文學方面,有東方朔、孔融、王粲、徐幹、左思、鮑
照、劉勰、王禹�、李清照、辛棄疾、張養浩、馮惟敏、李開先、李攀龍、蒲松齡、
孔尚任、王士�等;在藝術方面有王羲之、顏真卿、李成、張擇端、高鳳翰等;在科
學技術方面,有魯班、甘德、劉洪、何承天、王朴、汜勝之、賈思勰、王禎、燕肅等
;在醫學方面,有扁鵲、淳於意、王叔和等。他們的思想、理論、智慧和學術成就,
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山東人民富有革命傳統。春秋末期,就有以跖為首的奴隸起義,「從卒九千人,
橫行天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山東人民無數次的武裝起義,沉重打擊了封建統
治。著名的有新莽末年的赤眉大起義,東漢末年青州黃巾起義,隋末王薄領導的長白
山起義及竇建德、孟海公、杜伏威、劉黑闥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很快在全國范圍內
捲起農民革命的風暴。唐末黃巢大起義,推翻了唐王朝的統治。北宋末年有宋江農民
起義。明代有唐賽兒、徐鴻儒起義。清中葉以前有於七、王倫等人領導的起義。近代
則有幅軍起義及捻軍斗爭,山東還是義和團運動的發源地。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山東人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帝愛國運動。「五四」
運動以後,山東成立了早期的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王盡美、鄧恩銘參加了中國共
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全國建黨最早的省份之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和第
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的領導下,山東人民在陽谷、高唐、博興、益
都、日照、蒼山、昆嵛山等地舉行武裝暴動,反對新舊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壓迫剝削,
支援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山東人民先後發動了冀魯邊、魯西北、天福山、黑
鐵山、牛頭鎮、徂徠山、泰西、魯南、湖西等抗日武裝起義,創建了膠東、渤海、濱
海、魯中、魯南五個解放區,至1945年5月下旬,人民武裝力量已發展到21.3萬人,
民兵41萬人,在八年抗戰中共殲滅日偽軍43.9萬多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山東人民又
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進行了魯南、萊蕪、孟良崮、
濰縣、濟南等著名戰役。截至1948年11月,山東軍民在解放戰爭中共作戰10970次,
殲敵569574人。1949年6月,山東全境解放。
1949年3月,山東省政府改稱山東省人民政府,下轄14個市(包括濟南、青島、徐
州、濰坊4個省轄市)、140個縣、2個辦事處、2個特區。1950年,將16個專區合並為
滕縣、臨沂、泰安、沂水、德州、惠民、淄博、昌濰、膠州、萊陽、文登11個專區。
1952年,平原省撤銷,所屬聊城、菏澤、湖西3個專區29個縣劃歸山東。原河北
省臨清、館陶、恩城、夏津、武城5個縣劃歸山東。而將山東的東光、吳橋、寧津、
慶雲、鹽山、南皮6個縣劃歸河北;徐州市、新海連市及豐、沛、華山、銅北、贛榆
、邳、東海等縣劃歸江蘇。
1953年6月,滕縣專區更名為濟寧專區。7月,撤銷湖西專區和沂水專區,將其所
屬縣市分別劃歸濟寧、菏澤和臨沂專區。1954年12月,撤銷淄博工礦區,設立淄博市
。1958年,萊陽專區更名為煙台專區。1960年,撤銷嶧縣,設立棗庄市。1963年,河
南省東明縣劃歸山東。1964年,范縣劃歸河南。1965年,館陶劃歸河北,河北省的寧
津縣、慶雲縣劃歸山東。1967年,專區更名為地區,全省共轄德州、惠民、昌濰、煙
台、臨沂、泰安、濟寧、菏澤、聊城9個地區,濟南、青島、淄博、棗庄4個省轄市,
5個縣級市,107個縣。
1981年5月,昌濰地區更名為濰坊地區。1982年11月,設立省轄東營市。1983年
,撤銷煙台地區、濰坊地區、濟寧地區,設立地專級煙台市、濰坊市、濟寧市。198
5年,撤銷泰安地區,設立地專級泰安市。1987年,威海市升為地專級市。1989年日
照市升為地專級市。1992年,惠民地區更名為濱州地區,萊蕪市升為地專級市。199
4年,撤銷臨沂地區、德州地區,設立地專級臨沂市、德州市。1997年,撤銷聊城地
區,設立地專級聊城市。2000年,撤銷濱州地區、菏澤地區,設立地專級濱州市、菏
澤市。
至2002年底,全省劃分為濟南、青島、淄博、棗庄、東營、煙台、濰坊、濟寧、
泰安、威海、日照、萊蕪、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17個地級市,縣級單位1
39個,鄉鎮級單位1927個。

⑵ 山東歷史概述

山東省簡稱魯,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東魯。在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

山東西部連接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津與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歷史悠久,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

以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為發端的齊文化,孕育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齊國還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2)萊州和青州哪個歷史悠久擴展閱讀

山東地域文化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齊魯文化的淵源,應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齊魯之地的古老民族——東夷族的發展。這個在傳說中曾以後羿和大舜為榮的民族。自20世紀以來,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數千遺址證明這是一個文化發達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

在齊魯之地上,不僅存在著從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龍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這樣一個在文化傳統演變上一脈相承又相對獨立的文化譜系。

而且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眾多的城堡遺址和標志著文明發展程度很高的圖像文字、陶文以及生產的大量精妙絕倫的蛋殼黑陶及各種手工飾品。

在戰國時期,儒學實際上已經占據了魯國、齊國兩個國家,實現了儒學齊魯化。秦漢時期,董仲舒吸收了齊國和魯國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體系,得到統治階級認可,儒學從此由「齊魯之學」發展到「獨尊儒術」。

⑶ 山東省萊州市歸哪個市管

截至2019年8月,山東省萊州市歸煙台市管轄。

萊州市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地處煙台、青島、濰坊三市交界處,陸域面積1928平方公里,海岸線108公里。

萊州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萊州自古就有「齊魯之甲勝,天下之名疆」的美譽,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千年古縣」。

夏代在此建立了膠東半島最早的封國—過國,西漢時置掖縣,隋朝改光州為萊州,明清置萊州府,轄平度州、膠州二州和掖縣、濰縣、昌邑、高密、即墨五縣,掖縣為府治所。1988年撤銷掖縣設立萊州市,同年被列入沿海對外開放城市。

1988年4月,撤銷掖縣,建立萊州市(因古萊州府駐地得名),為山東省轄縣級市,煙台市代管。

(3)萊州和青州哪個歷史悠久擴展閱讀:

萊州市的建制沿革:

夏稱萊夷地。商為萊侯國。周屬萊子國。

戰國時,齊置夜邑。

秦屬齊郡東境。

西漢置掖縣,為青州東萊郡治。《元和郡縣志》:「掖水出縣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縣取為名。」《前漢書·地理志》註:掖水北流入渤海,其所入處,正當萊州灣之南岸。實渤海之右掖。」

晉為東萊國治。

南北朝時,北魏分青州東部置光州,轄東萊郡、長廣郡、東牟郡,掖為光州、東萊郡治。

隋廢郡改光州為萊州,領縣九;後又廢州復東萊郡。

唐復改東萊郡為萊州。

宋、元皆沿唐制。

明升萊州府,轄二州五縣。清因之。

民國初年廢萊州府設掖縣。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屬膠東行政區北海專區。1941年1月,析掖縣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復並入掖縣。

⑷ 山東有哪些歷史古城和名勝古跡

古今中外史,盡在勝話中,我是勝話野史!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山東啊 是個好地方,被被稱之為“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出過很多的歷史名人,說到山東,這里從古至今,貌似沒出過皇帝,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一個人,他就是“孔子”。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成為中國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

山東省歷史悠久,山川秀麗,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被譽為“五嶽之尊”的泰山和孔子故鄉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先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歷史上有名的古城,濟南戰國時為歷下城,自晉以來歷為州、府、郡治所。市區有風景優美的大明湖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泉水串流於小巷、民居之間,構成獨特的泉城風貌。文物古跡有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孝堂山漢代郭氏石祠,隋代四門塔,唐代龍虎塔、九頂塔、靈岩寺,宋代塑像、千佛山、黃石崖等名勝古跡。

曲阜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南。春秋戰國時為魯國都城,秦置魯縣,隋改曲阜。有孔子故里,孔府、孔廟、孔林和魯國故城遺址。

孔府 山東濟寧曲阜

濟南 大明湖 千佛山

泰山 山東泰安泰山

蓬萊閣 山東煙台蓬萊

趵突泉公園 山東濟南歷城

嶗山 山東青島道教名山

青島海濱 山東青島市北

淄博 聊齋園

臨沂 蒙山

威海 天盡頭

以上,勝話之觀,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再會!

⑸ 請教山東省煙台市萊州市的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夏稱萊夷地,有過國。商為萊侯國。周屬萊子國。戰國時,齊置夜邑。秦屬齊郡東境。西漢置掖縣,為青州東萊郡治。晉為東萊國治。南北朝時,北魏分青州東部置光州,轄東萊、長廣、東牟三郡,掖為州、郡治隋廢郡改光州為萊州,領縣九;後又廢州復東萊郡。唐復改東萊郡為萊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萊州為府,轄二州五縣。清因之。中華民國廢府留縣,由省直轄。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屬膠東行署北海區。1941年1月,析掖縣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復並入掖縣。1988年2月24日,撤銷掖縣建立萊州市,為省轄縣級市,由煙台市代管;同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 萊州市舊稱掖縣。掖縣一名最早見於《戰國策》:「(齊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單)夜邑萬戶」。《說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陽河)得名。萊州之名始於隋朝。 1987年10月27日,設立掖縣三山島鎮,以掖縣西由鎮的三山島和向陽嶺兩村的行政區域為三山島鎮的行政區域。 1988年12月23日,撤銷萊州市路旺、神堂、珍珠、過西4個鄉,分別以原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路旺、神堂、珍珠、過西4個鎮。 1992年4月13日,撤銷柞村鄉,設立柞村鎮。 1993年5月12日,撤銷三元鄉,設立三元鎮。 1995年9月19日,撤銷程郭鄉、曲家鄉、寨里徐家鄉,設立程郭鎮、曲家鎮、寨里徐家鎮。 1997年1月14日,撤銷柴棚鄉、南十里堡鄉、仲院鄉、店子鄉,分別設立柴棚鎮、南十里堡鎮、仲院鎮、店子鎮(魯政函民字[1997]3號)。 1998年12月24日,撤銷萊州鎮,設立文昌路、永安路2個街道辦事處,將南十里堡鎮的陽關村、小吉林頭村劃歸永安路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三山島鎮,設立三山島街道辦事處(魯政函民字[1998]39號)。 2000年12月19日,撤銷路旺鎮、珍珠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沙河鎮;撤銷寨里徐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土山鎮;撤銷東宋鎮、神堂鎮,以原東宋鎮、神堂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虎頭崖鎮,鎮人民政府駐原神堂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三元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驛道鎮;撤銷曲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程郭鎮;撤銷梁郭鎮、苗家鎮,將原梁郭鎮的行政區域和苗家鎮的大尹家、保旺王家、保旺朱家、保旺秦家、趙官莊、苗家、呼雷於家、大張家、前李家、紫羅劉家、小張家、後李家、作陽、由家、大矯家、西李、鐔家、季家、桑家、辛庄等20個村劃歸朱橋鎮管轄;撤銷仲院鎮、柴棚鎮、店子鎮,將仲院鎮、柴棚鎮的行政區域和店子鎮的姬家、東楊家、山前宋家、吳家4個村劃歸郭家店鎮管轄;將原苗家鎮的河北孟家、呂村、羅家、龍冢家、南李、前徐、郭於、匡家、後庄頭、小蘭埠、小蘭埠高家、城子埠、後屯、東羅台、西羅台、溝北王、西尹、保旺姜家、王河莊子、前單家、艾坡趙家、艾坡孫家、後單家、小矯家等24個村劃歸平里店鎮管轄;將原店子鎮的新村、大台頭、小台頭、東王莊、窩洛子、下張家、東關門、西關門、仙夼、馬家夼、盟格庄等11個村劃歸柞村鎮管轄;將原店子鎮的東尹家、徐家疃、十里庄、大嵐張、東窪子、崖上、後河、後店子、前店子、付家橋等10個村劃歸文昌路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西由鎮、過西鎮,將行政區域並入三山島街道辦事處;撤銷大原鎮、朱由鎮,以原大原鎮、朱由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城港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城港南路1187號;撤銷南十里堡鎮,設立文峰路街道辦事處,將原南十里堡鎮的行政區域和永安路街道辦事處的陽關、小吉林2個村劃歸文峰路街道辦事處管轄,文峰路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南十里堡鎮人民政府駐地(魯政函民字[2000]81號)。 2001年,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轄11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1018個行政村,24個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87.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4萬人。 2002年,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轄11個鎮、5個辦事處,1018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86.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6萬人。 2003年,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轄16個鎮(辦事處),1018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85.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9萬人。 萊州市轄5個街道(文昌路、永安路、三山島、城港路、文峰路)、11個鎮(沙河、朱橋、郭家店、金城、平里店、驛道、程郭、虎頭崖、柞村、夏邱、土山),24個居委會、1002個村委會,1067個自然村。

⑹ 青州好還是萊州好

青州好啊。
青州環境優美,人文歷史文化積淀豐富。
有句俗話說:待要吃得好,圍著青州跑。
有山有水有好吃的,歡迎你來。

⑺ 古代的青州在哪

青州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為古「九州」之一。因地處東海和泰山之間,位於中國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

青州之名,始見《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意思是:渤海和泰山之間是青州。為古「九州」之一。上古為東夷之地。至夏商間,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周初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屬。

(7)萊州和青州哪個歷史悠久擴展閱讀

青州地處魯中山區和魯北平原洽接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點青崖頂海拔954.3米,最低點在何官鎮張高村北,海拔16.2米,西南部群山迭翠,東北部沃野平川。地貌類型主要有低山丘陵、河谷階地、山前平原三種類型,由南到北依次排列。

低山丘陵:約占青州市總面積的52.6%,有石質山嶺、低山嶺坡、近山階地三種微地貌類型。主要分布在西南石灰岩低山地區,海拔高度多在60米以上。

河谷階地:主要分布在大小河流兩側,包括河灘高地、河漫灘和河谷梯田三種微地貌類型,約占青州市總面積的8.9%。

山前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區,約占青州市總面積的38.5%,包括山前傾斜平地、山前緩平地、緩崗、淺平窪地、背河槽狀窪地等微地貌類型,海拔高度多在100米以下,地面坡度多小於2度。

⑻ 關於濰坊的歷史淵源,名勝古跡,地域特徵...

濰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里生活定居。夏商代,境內有斟灌、寒、三壽等封國。周初,武王封太公望於齊,都營丘(今昌樂境內)。春秋時期,現市轄區分屬齊、魯、杞、莒等國。戰國時,大部屬齊,諸城等地屬魯。秦代,東部屬膠東郡,高密置縣,西部屬臨淄郡,東南部屬琅琊郡。漢代,市境為青、徐2州刺史部所轄,分屬北海、琅琊、齊3郡和甾川、高密、膠東3國。三國時,地屬魏。南北朝時,南朝地為劉宋,北朝地屬元魏。隋代市境屬北海、高密郡。唐代屬河南道,青、密2州。元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明朝市境置青州、萊州2府,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朝為青州、萊州2府所轄,屬山東省。 民國時期,先屬膠東道、萊膠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後屬山東省。1948年濰縣解放,成立濰坊特別市(省直轄)。1949年6月濰坊特別市改稱濰坊市,仍為省轄市。1950年,濰坊市撤銷,1951年重建濰坊市,為縣級市,屬昌濰專署。1967年3月13日,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1981年7月,昌濰地區改名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建制,改建省轄(地專級)市,沿用原濰坊名稱,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奎文、濰城、坊子、寒亭4區,青州、諸城、安丘、昌邑、壽光、高密6市(縣級),臨朐、昌樂2縣,共有152 個鄉鎮、 38 個街道辦事處、 9600個自然村。 1987年,撤銷益都縣,設立青州市。1987年4月20日,撤銷諸城縣,設立諸城市。 1992年12月7日,將濰坊市的五蓮縣劃歸日照市管轄。 1993年6月1日,撤銷壽光縣,設立壽光市。 1994年1月18日,撤銷安丘縣,設立安丘市。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立縣級高密市。1994年6月10日,撤銷昌邑縣,設立縣級昌邑市。1994年5月23日,設立濰坊市奎文區,將原濰城區白浪河以東的東關、東園、院校、新城4個街道辦事處,大虞、廿里堡、梨園3個鎮和軍埠口鎮的劉家沙窩、李家沙窩、南家、郭家、呂家、高家澗頭院、武家澗頭院7個村,寒亭區郭家官莊鎮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庄、王家潭裡、小南潭、西金馬、東金麻8個村劃歸奎文區,區人民政府駐勝利東街。 2003年6月30日,將安丘市南流鎮劃歸濰坊市坊子區管轄。2003年7月4日,山東省政府批復同意將坊子區清池街道辦事處劃歸奎文區管轄。2003年底,全市共有152個鄉鎮、38個街道辦事處,9600個自然村。 2007年,濰坊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後,全市共67個鎮,1個鄉,49個街道。其中:將安丘市的黃旗堡鎮、趙戈鎮,昌邑市的太保庄鎮劃歸坊子區管轄;將壽光市的大家窪街道劃歸寒亭區管轄。 2009年,將昌邑市飲馬鎮的48個村,北孟鎮的橫路屯、大陳、大石門等3個村,高密市闞家鎮的27個村,井溝鎮的7個村,相州鎮的8個村劃歸坊子區太保庄鎮管轄。將安丘市景芝鎮的14個村劃歸坊子區趙戈鎮管轄。 【經濟狀況】 濰坊是一個工業大市,工業在山東省排第三位。濰柴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動力製造基地,濰柴要做世界上最大的通用發動機生產商.。濰坊海化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生產基地。 濰坊是一個農業大市,是山東省農副產品集中產區之一。全市已建成了壽光蔬菜、諸城肉雞、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樂西瓜和肉雞等一大批名優特稀農產品生產基地。6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小康縣標准。4個縣是全國百強縣。 濰坊工業發展較快。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明清時代曾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綉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以來。現已初步開成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農用運輸車、服裝及裝飾面、電子通訊及信息處理、化學纖維、新型建築材料、醫葯及保健品、食品飲料、造紙包裝等十大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主要有原鹽、純鹼、柴油機、空用車、程式控制交換機、氯化聚烯等108大類,5000多個品種。濰坊在八九十年代更是山東GDP第二,在全國25個國民生產總值過百億城市中第16位。 濰坊通過建設「半島商貿城」,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對外開放成績顯著,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全作關系。鐵路、公路、機場、通信及城市供水、供氣和商貿設施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萬公里。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和國內處直撥電話,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01萬。市區供水普及率達100%,居民生活燃料氣化率達90.03%。 2006年,濰坊市在全國47個中心城市中,排名第21位,工業利稅、工業利潤排名第12位。2009年濰坊市GDP達到2727億元,居全國城市第29位。 主要企業:濰柴集團、海化集團、新郎集團、晨鳴集團、仙霞集團、耶利亞集團、巨力集團、諸城外貿、聯盟化工集團、得利斯集團、福田、亞星、華光集團、瀘河集團、壽光巨能控股等。歷史文化】 夏有斟灌、斟尋、寒、三壽等國。商逄等封國。周屬齊、魯、紀、杞等國。秦屬膠東、臨淄、琅琊三郡。漢屬青州、密州。宋屬京東東路。元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清屬青州、萊州二府。1928年各縣直屬山東省政府。建國後到1988年,地專級行政建置主要為昌濰專區、昌濰地區、濰坊地區、濰坊市。 濰坊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名且三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氏族部落秤和生活。夏代、商代境內分別建有封國,春秋、戰國時期,分屬劉、魯等 國。青州還是我國歷史上的軍事重鎮。久遠的歷史給濰坊境內留下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群帶,有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和遺像等不可移動文物1800多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27處,縣級400多處。 濰坊作為歷史古州名郡,人才薈萃,英傑輩出,文化各人燦若星辰,生於濰坊市域或曾活動於此的高層次文化名人就有100多人。他們對濰坊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據傳孔夫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精通鳥語的公冶長就生長的安丘市的書院村,至今該村還有碑文為記。春秋末期,齊國政治家晏嬰,博聞強記,善於辭令,輔佐齊靈公、庄公、景公,政績卓著。他出使楚國的故事為後人廣為傳頌。東漢末年徐幹,是一名哲學家、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另一「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在壽光一帶任過北海相,他曾「制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在郡六年,政績赫然」,世稱「孔北海」。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肯有廣泛的農事經典,對研究辦業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北宋畫家張擇端,擅長給畫車馬、舟船、橋梁、城郭和街道,現有存世畫<<清明上河圖>>,描給了當年汴梁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畫面形象生動,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優秀風俗畫。北宋著名的金石學家趙明誠與夫人李清照多年寓居青州,他們的詩詞創作,以及有名的<<金石錄>>著作,名冠一時。宋代濰坊還涌現了李成等一代著名文學家和科學家。元代二欽所著地方誌<<齊乘>>,以元朝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所轄益都邑、古跡、亭館、風土、人物等。是研究山東地方誌的一部珍貴資料。明代散曲家馮惟敏,著<<海浮山堂詞稿>>和<<山堂輯稿>>,所寫散曲,風格爽朗,題材廣泛,有些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民間疾苦,諷刺了封建官僚的貪婪橫暴。清代內閣大學士、書法家劉墉也是濰坊人。清道光年間濰坊陳官俊,任過戶部、兵部、吏部三部尚書和協辦大學士,有多種著述留於後世。其子陳介祺,第我國著名金石學家,著有<<十鍾山房印舉>>等專著30多部。他對濰坊的嵌銀、仿古銅、鑄銅印、拓片等民間工藝品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清朝末年,濰坊一條巷子出了曹鴻勛、王壽彭兩名狀元,一時傳為佳話。 原籍他鄉,曾在濰坊為管做事的歷史名人也有許多,如唐代大書法家李邕、北宋宰相寇準、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等等。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知密州,寫下了<<超然台記>>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200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清乾隆年音,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在濰縣做過七年的縣令,他為政清廉,請詩書畫並稱「三絕」,他在此留下了不少詩文和書畫,至今流傳二世,為世人稱頌。著名宰相劉墉,人稱大清國第一才子,「劉羅鍋」更是家喻戶曉,其書法、繪畫更是一絕,在清代自成一派。 革命時期的濰坊也有諸多的優異表現。著名的濰縣攻堅戰是華北平原上的第一個攻堅戰,該戰役在中央的正確領導及濰坊人民的浴血奮戰下,取得了勝利。這場戰役的成功為之後的多次攻堅戰提供了寶貴經驗。 現代和當代著名人物有中共「一大」代錶王盡美,無產階級革命家陳少敏,著名文學家王統照、崔嵬、臧克家、王願堅、王大化等一大批名人志士。他們所限得的傑出成就,讓世人矚目,讓濰坊人引以自豪。

⑼ 萊州的歷史沿革

萊州市因古萊州府駐地而得名,舊稱掖縣。
古為萊夷地。掖縣一名最早見於《戰國策》:「(齊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單)夜邑萬戶」。《說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陽河)得名。
萊州之名始於隋朝,582年改光州為萊州,為萊州地名之始。夏稱萊夷地,有過國。商為萊侯國。周屬萊子國。
戰國時,齊置夜邑。秦屬齊郡東境。
西漢置掖縣,為青州東萊郡治。《元和郡縣志》:「掖水出縣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縣取為名。」《前漢書·地理志》註:掖水北流入渤海,其所入處,正當萊州灣之南岸。實渤海之右掖。」晉為東萊國治。
南北朝時,北魏分青州東部置光州,轄東萊、長廣、東牟三郡,掖為州、郡治。隋廢郡改光州為萊州,領縣九;後又廢州復東萊郡。
唐復改東萊郡為萊州。宋、元皆沿唐制。
明升萊州為府,轄二州五縣。清因之。
民國初年廢萊州府設掖縣。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屬膠東行署北海區。1941年1月,析掖縣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復並入掖縣。
1988年2月24日,撤銷掖縣,設立萊州市。

閱讀全文

與萊州和青州哪個歷史悠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