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城有兩千年的歷史英語怎麼說RT
長城有兩千年的歷史英語是:The Great Wall has a history of two thousand years
❷ 中國的萬里長城建成至今有多少年了英文怎麼說
不能精確到某一年,只能是個大概。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英文的話就是The
great
wall
of
china
❸ 長城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翻譯如下
長城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
The Great Wall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❹ 漢譯英:長城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The Great Wall has a history of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❺ 長城有多少年的歷史
大約2228年左右。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5)長城有多久年歷史翻譯擴展閱讀
1、長城的防禦工程體系
綿延萬里的長城它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 體系。
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以明長城為例,在萬里長城防線上分設了遼東、薊、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管轄區來分段防守和修繕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全長7000多千米的長城,稱作「九邊重 鎮」,每鎮設總兵官作為這一段長城的軍事長官,受兵部的指揮,負責所轄軍區內的防務 或奉命支援相鄰軍區的防務。
2、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
在2000多年的修築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經 驗。2000多年一直遵循這一原則,成為軍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據。
在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 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 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築的結構,可稱得上是「巧奪 天工」的創造,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跡。
❻ 長城有2000多年歷史 怎麼翻譯
The great wall has been in the world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❼ 長城多少年歷史
截止到2021年5月12日,長城大約2230年左右歷史。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要多。
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象徵意義:
萬里長城自構築的那天起,就成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徵,2000多年來,任何人都沒有能從認識上割裂萬里長城,因而也就無法割裂中華民族。長城對中國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志,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意志和力量。
《義勇軍進行曲》的長期傳唱,使長城在人們心目中已升華為勤勞、智慧、百折不撓、眾志成城、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愛國熱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城
❽ 長城有兩千年的歷史英語怎麼說
The Great Wall has a 2000-year long history
❾ 長城的歷史用英語怎麼說 "長城大約有1500年的歷史"用英語怎麼翻譯
The history of Gread wall
❿ 長城多少年歷史
長城大約有2228年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長城是在古代時期修建的,用於軍事防禦,是一道長而高大又堅固的護國長城,用於防止敵人的種種行動。長城它並不是一道單純而又普通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城牆。
象徵意義: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在歷史的進程中自然形成,並在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中,特別是在全民族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斗爭中被世人所認同,所接受。面對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徵國防和民族統一的長城自然提升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徵,喚起整個民族的抗戰意識。
長城在軍事實用功能逐漸消退,文化精神作用不斷增強的雙向歷史演進中,美學魅力日益明顯,一方面不斷地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類的堅強意志和雄偉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