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汶川地震一周年到了,在歷史中汶川發生過幾次大地震啊
汶川大地震
『貳』 汶川地震什麼時候發生的
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叄』 汶川大地震在那天發生
緯度:31.0°N
經度:103.4°E
深度:33km
震級:8.0
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汶川縣
都江堰市西21km(267°) 崇慶縣西北48km(327°)
大邑縣西北48km(346°) 成都西北75km(302°)
歷史背景: 汶川地震是中國自我國建國以來來最為強烈的一次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
影響范圍
包括震中50km范圍內的縣城和200km范圍內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寧夏、甘肅、青海、陝西、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雲南、內蒙古、廣西、西藏、江蘇、浙江、遼寧等地等全國多個省市有明顯震感。中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陝甘川三省震情最為嚴重。甚至泰國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內等地均有震感。
『肆』 汶川大地震是哪一年
汶川大地震是2008年。
5·12汶川地震,又稱「汶川大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4秒,四川省發生里氏8.0級強烈地震,震中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北緯31.0°、東經103.4°)。
相關信息:
5·12汶川地震發生在四川龍門山逆沖推覆構造帶上。該構造帶是青藏高原內部巴顏喀喇地塊和中國東部華南地塊的邊界構造帶,經歷了長期的地質演化歷史,具有十分復雜的結構和構造。
晚新生代的構造變形主要集中在灌縣-江油斷裂、映秀-北川斷裂(中央斷裂)和汶川-茂縣及其相關褶皺之上,5·12汶川地震發生在映秀-北川斷裂之上,是龍門山逆沖推覆體向東南方向推擠並伴隨順時針剪切共同作用的結果。映秀-北川斷裂全新世以來具有明顯的活動性,其長期地質滑動速率小於每年1毫米。
GPS觀測表明龍門山構造帶的現今構造變形也是以逆沖和右旋剪切為特徵,但變形速度不大。因而,龍門山構造帶及其內部斷裂屬於地震活動頻度低但具有發生超強地震的潛在危險的特殊斷裂。
『伍』 汶川大地震是否永遠載入史冊
一定會
TMD
地震什麼時候震不好!5.12日!那天我們初三剛好發事實手冊!剛好是下午!我們老師都不知道中考政治到底考不考這次地震!鄙視地震!
『陸』 汶川地震是中國歷史以來第幾次大地震
2004年12月21日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
在世界歷史上,那次地震最大?至今尚無定論。在人類歷史上,世界發生過許多次大地震:究竟那次地震最大?由於人類認識的局限,評定的標准不一致,認識也很不統一。科學家公認最大地震為 8.9級。但那次地震可定為 8.9級呢?眾說紛雲。有人認為 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智利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級達到 8.9級。還有人認為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一哥倫比亞邊界附近海中發生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級達到8.9級。也有人認為1933年 3月 3日日本三陸東邊海中發生的地震最大,震級是8.9級。但也有不同的觀點。1933年日本三陸地震,日本人自己推算只有 8.5級。1906年厄瓜多一哥倫比亞邊界附近海中那次地震,一般也只定為8.6級。1960年智利那次大地震,也有人定為8.5級或8.75級,甚至還有人定為 8.3級,列為一般大地震的。
值得指出,1960年智利大地震前後,在短短一天半的時間里,7級以上大地震至少發生了5次,其中3次達到或超過8級。如果把整個地震過程統一起來看,智利大地震規模之大,釋放能量之多,堪稱罕見的特大地震。
『柒』 請問汶川大地震在哪年哪月幾時幾分發生的
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
緯度:31.0°N
經度:103.4°E
深度:33km
震級:里氏8.0級 (中國地震局於5月18日已將汶川地震震級從7.8級修訂為8級)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汶川縣映秀鎮
都江堰市西21km(267°) 崇州市西北48km(327°)
大邑縣西北48km(346°) 成都西北75km(302°)
歷史背景:
汶川地震是中國自我國建國以來最為強烈的一次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
地震成因: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青藏高原研究專家王二七對汶川地區地質構造比較熟悉,5月上旬剛去過汶川地區。他分析說,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川西龍門山的中心,位於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上。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擠壓歐亞板塊、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時,也同時向東運動,擠壓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雖然龍門山主體看上去構造活動性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美國地質勘探局發布的消息也認為,這次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機制與龍門山斷裂帶或者某個相關構造斷層的運動相吻合,地震是一個逆沖斷層向東北方向運動的結果。從大陸尺度上來看,中亞和東亞的地震活動是由於印度洋板塊沖撞歐亞板塊造成的。 美國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酈永剛告訴新華社記者,龍門山斷裂帶屬地震多發區內的活動斷層,來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質向東流動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運動,兩者邊界即為斷層面。如果斷裂每年運動數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積聚的應力和能量就能產生一次里氏7級以上的大地震。由於震源較淺,而且震源機制為向東的逆沖運動,加上震區土質松軟,地震波向東能傳播很長距離,使得遠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英國地質勘測局地震監測和信息服務中心主任布賴恩·巴普蒂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從地質構造上看,這次地震與喜馬拉雅碰撞帶有關,「顯然是東北-西南向的龍門山斷裂帶發生擠壓作用的結果」。 法國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質學家保羅·達波尼耶對媒體說,大約5000萬年前,印度洋板塊向北漂移,與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後俯沖到後者的下面,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現在仍在受兩個板塊的擠壓,使得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成為地震密集帶。
地震類型:
汶川大地震為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 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沖運動;這次地震屬於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致使餘震向北東方向擴張;擠壓型逆沖斷層地震在主震之後,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因此導致餘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淺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屬於深板塊邊界的效應,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捌』 汶川地震是哪一年死了多少人
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4秒,共計造成69227人遇難。
5·12汶川地震又稱「汶川大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4秒,震中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北緯31.0°、東經103.4°)。
根據中國地震局修訂後的數據,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級為8.0級,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以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國內北至內蒙古,東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地區均有震感,中國之外的泰國、越南、菲律賓和日本等國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計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不同程度受傷、1993.03萬人失去住所,受災總人口達4625.6萬人。
5·12汶川地震發生在四川龍門山逆沖推覆構造帶上。該構造帶是青藏高原內部巴顏喀喇地塊和中國東部華南地塊的邊界構造帶,經歷了長期的地質演化歷史,具有十分復雜的結構和構造。
晚新生代的構造變形主要集中在灌縣-江油斷裂(前山斷裂)、映秀-北川斷裂(中央斷裂)和汶川-茂縣(後山斷裂)及其相關褶皺之上,5·12汶川地震發生在映秀-北川斷裂之上,是龍門山逆沖推覆體向東南方向推擠並伴隨順時針剪切共同作用的結果。
映秀-北川斷裂全新世(10000年)以來具有明顯的活動性,其長期地質滑動速率小於每年1毫米。GPS觀測表明龍門山構造帶的現今構造變形也是以逆沖和右旋剪切為特徵,但變形速度不大。因而,龍門山構造帶及其內部斷裂屬於地震活動頻度低但具有發生超強地震的潛在危險的特殊斷裂。
5·12汶川地震的發生及龍門山向東南方向推覆的動力來源是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碰撞及其向北的推擠,這一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導致了亞洲大陸內部大規模的構造變形,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地殼縮短、地貌隆升和向東擠出。
由於青藏高原在向東北方向運動的過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帶遭到華南活動地塊的強烈阻擋,使得應力在龍門山推覆構造帶上高度積累,以至於沿映秀-北川斷裂突然發生錯動,產生8.0級強烈地震。
『玖』 汶川大地震發生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
2008年0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
『拾』 汶川地區發生地震的歷史記錄
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處於中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
中國地震局的專家認為,因為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地質分布、地殼厚度、地殼運動速度差別很大,而這次地震發生在東部和西部變化差別最大的這個帶上,即南北地震帶——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都為地震密集帶。
宏觀的解釋是,「印度洋板塊由南向北碰撞歐亞板塊,碰撞的地區拱起青藏高原。」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院倪四道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時,也同時向東北方向移動,擠壓四川盆地向東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上。」
倪四道說,這次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是擠壓,「一開始主要是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倪四道說,這次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川西龍門山的中心,位於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上。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七說,四川盆地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從歷史記錄來看,盡管龍門山主體沒有發生過大地震,但它北邊的松潘在上個世紀初曾經發生過強震。因此,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性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不過王二七也說,目前我們對這一地震發生的機制還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殼的擠壓、伸展還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而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龍門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塊和原來的老的雲南、四川板塊交錯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講,這個地方是個地震多發區。
根據1999年9月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預報管理處整編的《中國強地震目錄》,四川地區共有18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1800年以來發生過8次7級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爐霍發生了7.6級地震,之後三年發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級地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陳學忠研究員曾在2002年對四川省7級以上地震危險性做過分析:「四川地區很長時間內沒有發生強烈地震了,用業內的話說叫缺震,就是強震缺失,按照歷史的經驗,缺的時間越長,將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越大。這是一種定性的估計」。
這種背景下,陳學忠研究了四川地區的地震危險性,發現從歷史經驗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區7級以上強震發生之前幾年,周圍都有一個接近8級左右的大震發生,根據這種現象,然後往後推,昆侖山2001年已經發生了8.1級地震,如果這種規律延續的話,幾年之後四川地區就會發生這種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