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學著作是什麼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學著作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6 12:47:42

Ⅰ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著作

一般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汜勝之書》。
《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書中記載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書中還總結了當時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對促進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而聞名於世。
氾書早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多所徵引。清人輯佚本以洪頤所輯為優。今人石聲漢撰有《氾勝之書今釋》、萬國鼎撰有《氾勝之書輯釋》。

Ⅱ 一般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什麼

一般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汜勝之書》。早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有《神農二十篇》、《野老十七篇》等農書,但是這些書早就散失了。《汜勝之書》成書於西漢年間,是我國現存的農書中最早的一本,一般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農學著作。

現在的《汜勝之書》,也不是它的全貌。大約在宋朝時,這書已經失傳,幸好在宋以前有些書中摘引了《汜勝之書》的部分內容,後世便把這些書中摘引的材料提取出來,輯集成書。《汜勝之書》的輯佚本約三千五百字左右。

(2)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學著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汜勝之為了總結推廣群眾中的新鮮經驗,他常常微服出訪,走遍了關中平原,虛心向種田好手請教,把群眾的種田經驗同自己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

他對北方的水稻、蠶桑、小麥、瓜果等作物的栽培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總結推廣了種麥法、種瓠法、穗選法、種瓜法、調節稻田水溫法、保墒法、桑苗截干法等,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他把實踐中總結出的這些寶貴經驗都記錄進了《汜勝之書》中。

Ⅲ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

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3)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學著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氾勝之,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氾勝之是氾水(今山東曹縣北)人,著名古代農學家。《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書中記載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

中國勞動人民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留下了豐富的農學著作。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氾勝之書總結了當時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對促進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而聞名於世。

Ⅳ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哪本書

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
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氾勝之,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氾勝之是氾水(今山東曹縣北)人,著名古代農學家。《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書中記載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

Ⅳ 歷史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什麼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

《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氾勝之匯錄的一部農學著作,一般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書。《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作者簡介

氾勝之(Fan Sheng Zhi),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氾勝之是氾水(今山東曹縣北)人,著名古代農學家。《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匯編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書中編成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



Ⅵ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著作是什麼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著作是《氾勝之書》,書中將中國古代黃河流域普通勞動人民的農業活動經驗進行總結,詳細記錄耕種、勞作、栽培等多項技術,體現出勞動人民的聰慧。

《氾勝之書》簡介
《氾勝之書》本書是2000多年前現存最早的一部農學專著。《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書中總結了當時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促進了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現存《氾勝之書》的主要內容
1、耕作栽培通論。《氾勝之書》首先提出了耕作栽培的總原則:「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得時之和,適地之宜,田雖薄惡,收可畝十石。」
2、作物栽培分論。分別介紹了禾、黍、麥、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13作物的栽培方法,內容涉及耕作、播種、中耕、施肥、灌溉、植物保護、收獲等生產環節。
3、特殊作物高產栽培法──區田法。這是《氾勝之書》中非常突出的一個部分,《氾勝之書》現存的三千多字中,有關區種法的文字,多達一千多字;而且在後世的農書和類書中多被徵引。

Ⅶ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什麼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

《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作者氾勝之,漢成帝時人,曾為議郎,在今陝西關中平原地區教民耕種,獲得豐收。該書是他編成西漢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的總結,主要內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則、播種日期的選擇、種子處理、個別作物的栽培、收獲、留種和貯藏技術、區種法等。

(7)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學著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氾勝之書》原來分十八篇,在《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九種農家著作中,它的篇數僅次於「《神農》二十篇」。現存《氾勝之書》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原書的一部分,以至一小部分。但僅從這一小部分內容已經可以看出,它所反映農業科學技術,與前代農書相比,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在《氾勝之書》之前最有代表性的農學文獻是《呂氏春秋·任地》等三篇 。《氾勝之書》所提出的「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的耕作栽培總原則,包括了「趣時」「和土」「務糞」「務澤」「早鋤」「早獲」等六個技術環節,不但把《任地》等三篇的精華都概括了進去,而且包含了更為豐富和深刻的內容。

Ⅷ 一般認為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

《_勝之書》。
《_勝之書》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書中對耕作的基本原則、選擇播種日期、農作物栽培技術、調節稻田水溫法、區田法等均有詳細記述。
《_勝之書》是西漢晚期_勝之匯錄的一部農學著作,一般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書。《漢書藝文志》著錄作「_勝之》十八篇,《_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_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作者簡介:_勝之,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_勝之是_水(今山東曹縣北)人,著名古代農學家。《_勝之書》是西漢晚期匯編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書中編成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

Ⅸ 我國最早的農學著作是什麼

1.《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
2.《氾勝之書》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一般認為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農書

希望能幫助你,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學著作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