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株洲這個地名有多久歷史

株洲這個地名有多久歷史

發布時間:2022-01-19 14:18:43

① 株洲的歷史

株 洲 歷 史

株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所轄醴陵、攸縣、茶陵等縣城,歷史悠久,文物古跡頗多。市轄炎陵縣鹿原陂,古書記載安葬著中華民族的始祖與黃帝軒轅氏並稱的炎帝神農氏(始建於宋的炎帝陵現已修復)。古書載,神農氏「始作耒耜,教民耕作;普嘗百草,發明醫葯;治麻為布,製作衣裳;首辟市場,互通有無;削相為琴,結絲為弦,作五弦之琴;弦木為弧,刻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炎帝的這六大功績開創了中國農耕文化,締造了中華古國的最早文明,從而結束了遠古人類依賴獸肉野果為生的歷史,使古老的先民邁進了農業文明,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傳炎帝晚年,為民治病,采葯來到炎陵縣,不幸誤食斷腸草,中毒身亡。炎帝歿後「葬茶鄉之尾」,即今株洲炎陵縣塘田鄉鹿原陂(又稱炎陵山)。這位功德無量的民族始祖,得到後人千秋萬代的敬仰。修葺一新的炎帝陵殿,巍峨雄偉,金碧輝煌,吸引著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謁祖、憑吊先尊。有據可考的是,1987年8月,省、市考古工作者在株圳縣漂沙井鄉黃霞壠磨山,發現一處大型的6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遺址,以及疊壓其上的4000多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前幾年,省考古專家在炎陵縣炎帝陵附近的東風鄉,也挖掘出一批屬於龍山文化時期的文物,出土文物中有許多白陶和部分彩陶。此外,還在株洲地區零星發現一些舊石器時期的遺物。這些充分說明,遠古時期株圳地區就有先民在這里勞動,生息繁衍。株洲是人類永遠的財富——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株洲,古稱建寧,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在此設建寧郡。唐太宗貞觀元年,建寧並入湘潭。古時,當地多櫧樹,湘江過而多沙洲,故株洲又稱櫧洲。到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為株洲。株洲位於湖南省東部,在東經112.6°--114°,北緯26°--28°之間,是湖南省「一點一線」區域經濟帶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經濟最發達的長、株、潭「金三角」一隅。
解放初期,株洲只是湘潭縣轄下的一個小集鎮。1951年5月,株洲設專轄縣級市,1956年3月,升為省轄地級市,1983年實行市帶縣新體制。現轄炎陵縣、茶陵縣、攸縣、醴陵市、株洲縣五縣(市)和城市天元、蘆淞、荷塘、石峰四區,140個鄉鎮,2225個行政村。總面積1142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542平方公里。1998年末總人口367.8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0.21萬人。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5.36%;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4%。
株洲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中華民族的始祖、農耕文化的創始人炎帝神農氏,就長眠在株洲境內炎陵縣鹿原陂。1983年株洲市株洲縣漂沙井磨山發現6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大溪文化遺址,以及疊壓在其上的4000多年前新石器晚期龍山文化遺址。近代,1906年,孫中山先生領導同盟會的萍(鄉)瀏(陽)醴(陵)起義,1927年毛澤東同志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都曾震撼中華大地。李立三、左權、譚震林、耿飈、楊得志、宋時輪等近、現代的革命先驅和軍事將領就誕生在這塊熱土上。株洲人民為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湘贛蘇區,為了祖國的解放,前仆後繼、英勇奮斗,數以萬計的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② 株洲建立多少年

古時株洲於地名「櫧洲」一詞最早
株洲天際線(15張)見於南宋人文集。「株」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數里,五代時株田已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兩岸為洲之「洲」。聯綴而成地名。一說因地多櫧木,且「櫧」、「株」同音,故又名「櫧洲」。自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後,株洲之名沿用至今。

③ 株洲為什麼叫株洲什麼時候開始叫株洲的!

株洲,古稱建寧,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江中游。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在此設建寧郡,到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為株洲。古時株洲於地名一詞最早見於南宋人文集。「株」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數里,五代時株田已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兩岸為洲之「洲」。聯綴而成地名。一說因地多櫧木,且「櫧」、「株」同音,故又名「櫧洲」。自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後,株洲之名沿用至今。

④ 株洲 以前是什麼樣的

株洲古稱建寧,後又名櫧洲,最早見於南宋人文集。「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數里,五代時株田已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兩岸為洲之「洲」。聯綴而成地名。一說因地多櫧木,且「櫧」、「株」同音,故又名「櫧洲」。自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後,株洲之名沿用至今。
遠古時期,株洲地區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炎陵縣鹿原陂安葬著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據考古發現,在株洲縣漂沙井黃霞壠磨山有6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遺址,以及疊在其上的4000多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
春秋戰國時期,株洲屬楚之黔中郡。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巫中地區為黔中郡,株洲屬之。公元前202年,建長沙國,株洲是長沙國領地。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在此設建寧縣,孫權割湖南縣以東和醴陵、修縣沿湘江東岸地帶置建寧縣,築縣城於今株洲市慶雲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寧港兩岸,屬長沙郡,乃株洲建縣之始。建寧縣城商業發達,後一度毀於戰火,據《水經注》建寧有新舊二城:舊城在櫧州,吳所立:其新城則朱亭、淦田間有古城基地是也。公元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隋滅陳,廢建寧。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復置建寧縣,屬南雲州;六年後即唐太宗元年,將建寧並入湘潭。
清順治七年,江西商人在株洲修建寧碼頭,商業又有發展。木材、茶葉、稻米、肉、蛋、瓷器、鞭炮、夏布、土紙等貿易居湘潭集鎮商業之首。清末民(國)初,隨著粵漢、株萍鐵路的修築與湘江聯網形成水陸交通優勢。株洲鎮居民達3萬余戶,且大都居住於解放街、建寧街一帶。民國14年,彭松林(中共地下黨員)與友人合資在株洲新街(建寧街)開設米店。次年,發動成立株洲商民協會,並出任執行委員長,組建了糧食、南貨、棉布、百貨、縫紉、五金、園林、理發等16個同業公會。民國33年,日軍進犯株洲,大部分房屋被毀。日本投降後,鎮區居民大多在原址重建家園,至1949年,大部分民宅均得以恢復,房屋結構大部分是木架蔑織牆體,杉皮或小青瓦屋面。至解放前株洲一直屬湘潭縣管轄。
1949年8月3日株洲宣告解放,8月12日成立湘潭縣株洲區人民政府。1951年5月,株洲從湘潭縣劃出成立專轄市,由長沙專署領導。1953年6月,株洲升格為省轄市,由湘潭專署領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株洲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8個工業城市之一,國家將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中的四項安排在株洲建設,即株洲硬質合金廠、南方動力機械公司、株洲電廠、株洲洗煤廠。隨後,又安排興建株洲冶煉廠、株洲化工廠、株洲電力機車廠、株洲車輛廠等20多個中央、省屬企業。1956年3月,株洲升格為地級市,由省委直接領導,成為湖南省除省會長沙外第1個地級市。1965年4月又設立由市管轄的株洲縣。1983年5月,為發揮工業城市的中心作用,經國務院批准,將原屬湘潭地區的醴陵縣(市)、攸縣、茶陵縣、酃縣(今炎陵縣)劃歸株洲市管轄,共轄城市四區(含市郊區)、五縣(市)。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市區湘江西岸設立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至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株洲市撤銷郊區建制將市區劃分為天元、蘆淞、荷塘、石峰四個行政區。

⑤ 株洲市的由來

株洲又名櫧洲,最早見於南宋人文集。「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數里,五代時株田已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兩岸為洲之「洲」。聯綴而成地名。一說因地多櫧木,且「櫧」、「株」同音,故又名「櫧洲」。

遠古時期,株洲地區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炎陵縣鹿原陂安葬著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據考古發現,在株洲縣漂沙井黃霞壠磨山有6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遺址,以及疊在其上的4000多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

春秋戰國時期,株洲屬楚之黔中郡。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巫中地區為黔中郡,株洲屬之。公元前202年,建長沙國,株洲是長沙國領地。三國時吳設建寧縣,屬長沙郡,這是株洲建縣之始。公元589年,隋滅陳,廢建寧。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復置建寧縣,屬南雲州;六年後即唐太宗元年,將建寧並入湘潭,直至解放前株洲一直屬湘潭縣管轄。1949年8月3日株洲宣告解放,8月12日成立湘潭縣株洲區人民政府。

1951年5月,株洲從湘潭縣劃出成立專轄市。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株洲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國家將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中的四項安排在株洲建設,即株洲硬質合金廠、南方動力機械公司、株洲電廠、株洲洗煤廠。隨後,又安排興建株洲冶煉廠、株洲化工廠、株洲電力機車廠、株洲車輛廠等20多個中央、省屬企業。

1956年3月,株洲升格為省轄市,同時新設立市郊區。1965年4月又設立由市管轄的株洲縣。1983年5月,為發揮工業城市的中心作用,經國務院批准,將原屬湘潭地區的醴陵縣(市)、攸縣、茶陵縣、酃縣(今炎陵縣)劃歸株洲市管轄,共轄城市四區(含市郊區)、五縣(市)。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市區湘江西岸設立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至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株洲市撤銷郊區建制將市區劃分為天元、蘆淞、荷塘、石峰四個行政區。

⑥ 株洲地名是什麼時候有的

在公元241年株洲的地名才有!!!!

⑦ 株洲炎帝廣場炎帝石像有多久歷史

好像是九幾年立的,雕像後面又個說明不曉得還在不

⑧ 株洲地名怎麼來的

株洲古稱建寧,公元214年,三國東吳在此設建寧郡。唐太宗貞觀元年,建寧並入湘潭。古時,當地多櫧樹,因湘江流過而多沙洲,故株洲又稱櫧洲。到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為株洲。

⑨ 株洲的歷史沿革

株洲古稱建寧,後又名櫧洲,最早見於南宋人文集。「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數里,五代時株田已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兩岸為 洲之「洲」。聯綴而成地名。一說因地多櫧木,且「櫧」、「株」同音,故又名「櫧洲」。自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後,株洲之名沿用至今。遠古時期,株洲地區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炎陵縣鹿原陂安葬著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據考古發現,在株洲縣漂沙井黃霞壠磨山有6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遺址,以及疊在其上的4000多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
春秋戰國時期,株洲屬楚國之黔中郡。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株洲屬黔中郡。
公元前202年,建長沙國,株洲是長沙國領地。
東漢建安十九年(214年),孫權割湘南縣以東和醴陵、修縣沿湘江東岸地帶置建寧縣,築縣城於今株洲市慶雲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寧港兩岸,屬長沙郡,乃株洲建縣之始。
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建寧縣治從櫧洲遷駐淦田(今株洲縣淦田村,現存有建寧故城)。
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建寧縣治又復遷櫧洲。
265~420年,晉代一統中國,建寧縣治仍駐櫧洲,屬古荊州長沙郡。
420年~589年,南朝齊時期,建寧縣屬湘州長沙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廢建寧縣入湘潭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建寧縣,屬南雲州(州治在今攸縣縣治)。
唐貞觀元年(627年),廢除南雲洲,取消建寧縣。建寧縣域劃歸湘潭、醴陵兩縣。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設株洲廳。「株洲撫民府」位於現蘆淞區樟樹坪。
民國元年(1912年),清亡,存在近五年的「株洲廳」建制被取消,株洲再度納入湘潭縣管轄。
民國23年(1934年),設湘潭縣株洲鎮。
民國36年(1947年),湘潭縣株洲鎮和白關鄉、昭陽鄉合並為株洲鄉。
1949年8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株洲,8月12日成立湘潭縣株洲區人民政府。
1951年由湘潭縣析置縣級株洲市,屬長沙專區。
1953年改為省轄市,郊區分為郊東區、郊北區。
1955年2月22日,株洲市郊東區、株洲市郊北區合並為株洲市郊區,設立株洲市郊區區公所,轄22個鄉。
1956年3月,株洲升格為地級市,由省委直接領導,成為湖南省除省會長沙外第1個地級市。
1958年9月5日,撤銷鄉級建置,株洲市郊區所轄5個大鄉合並組成株洲市郊區公社。
1965年4月30日,析設株洲縣,以株洲市的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駐淥口鎮,株洲縣歸株洲市。
1966年1月18日,復置郊區。
1970年7月8日,城區設立3市轄區(縣級)即東區、南區和北區。
1983年3月1日,株洲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將原湘潭地區攸縣、茶陵縣、醴陵縣、酃縣劃歸株洲市管轄,轄區人口308.12萬人。1985年8月15日,醴陵縣改為設醴陵市;1994年4月5日,酃縣更名為炎陵縣。
1997年7月,撤銷東區、南區、北區、郊區,調整設立荷塘區、蘆淞區、石峰區和天元區。
2009年3月11日,株洲市委、市政府決定設立株洲雲龍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分別為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市級行政、經濟管理許可權。

閱讀全文

與株洲這個地名有多久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