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祭祀死者的頭七、三七、五七、七七怎麼算
老人死後,兒孫為表示哀悼』,直系子孫、媳婦,要每人做一孝衫、孝鞋、孝帽、直穿至謝孝日。葬後三日為「祭墳」,七日為「小期」,二十一天為「三期」(也稱「三七」),三十五天為「五期」,四十九天為「斷七」。
早在南北朝時已見有關記載,《北史·胡國珍傳》:「國珍年雖篤老,而雅佛法」,及薨,「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從(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
㈡ 人死三七怎麼算
傳統上,人死從咽氣之日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稱為「做七」或「過七」。第一個七天叫「頭七」,第二個七天叫「二七」,直到第七個七天叫「盡七」。其中「三七」的祭奠最為重要,很多家人是隆重舉行的,其次是「五七」和「七七」,而其它的「七」,則可草草行事。
三七五七是民間常見的祭奠習俗。其大致內容是:人死後,親屬每七天設齋會奠祭(或稱追薦)一次,前後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間俗信對此尚有種種講究,如第一個「七」稱頭七,例由兒子為亡父(母)設木主焚紙錢,延請和尚誦經;二七則請道士還受生經;三七、四七俗稱「散七」,可由外甥、侄輩來做;五七倍受重視,另有「回煞」儀式;六七由女兒備酒飯,無女則由侄女;七七稱「斷七」,由喪家供奉酒菜祭奠,並誦經除靈等。事實上,做七習俗並不是儒家所倡導的傳統喪葬禮俗的內容。有關做七習俗的來源及其信仰內涵等問題,至今聚論紛紜,尚無定論。
民間相傳,做七習俗始於唐初,大致情節是:唐太宗李世民臨終前曾囑咐太子:死後每隔七天須由親人為其擺一次薦宴,燒一回紙錢,前後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靈魂得以順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辦,尤應豐盛,等等。太宗死後,太子遵旨一一照辦。其後公卿百姓紛紛仿效,由此形成做七習俗。這種故事當然於史無征。有人指出,做七習俗雖然自唐初起盛行,但早在南北朝時已見有關記載,《北史·胡國珍傳》:「國珍年雖篤老,而雅佛法」,及薨,「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從(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
根據上述記載和其他若干資料,學者多認為做七習俗來源於生緣說,大約在佛教傳至東漢後到南北朝這段時期內形成,從唐初起突破信眾范圍,走向世俗化。為何要規定「七」為忌日?謂人生有六道流轉,在一個人死此生彼之間,有一個「中陰身」階段,如童子形,在陰間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若七日終,仍未尋到生緣,則可以更續七日,到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見《瑜珈論》)。所以在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須逢七舉行超度、祭奠。這種由佛教「生緣說」催生的做七習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時形成,自然應視作當時佛教盛行的產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齋說》,對做七習俗及其理論依據予以駁斥,其根據之一便是「傷禮」,不合儒家對人情哀戚的講求,這也能反證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相反,也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本於道教。從該俗的實踐看,做七既請僧眾誦經,也請道士誦經,而民間關於做七由來的種種解釋,多與道教的地獄結構及功能的宣傳相吻合。清趙翼在《陔余叢考》卷三十二還結合做七習俗起於元魏、北齊的歷史背景來對此論證:「按元魏時,道士寇謙之教盛行,而道家煉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為斷,遂推其法於送終,而有此七七之制耳。」他還引證《韓琦君臣相遇傳》:宋仁宗駕崩,英宗初即位。光獻太後對宰臣韓琦說:「當初立他(指英宗)為皇太子時,臣僚多有言不當立者。恐他見後心裡不好,昨因齋七,並焚於錢爐矣。」這個引證別有深意——眾所周知,宋朝自太宗以後,道教一直備受尊崇,到真宗時更受到無與倫比的偏愛,還出現一個所謂「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成為趙宋皇家的祖宗,從而使道教躍居「國教」地位。如果做七是佛教所創,很難想像會替已故皇帝行此奠儀的。
還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源自先秦時代的「魂魄聚散說」: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一臘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義就是祭送死者。此外如天以陰陽二氣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萬物,謂「七政」,人得陰陽、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氣亦惟七;以及《易·系·復》曰「七日來復」,《禮記·檀弓上》日「水漿不入口者七日」,都是本此道理而來,也都是後世做七習俗的信仰內涵所在。不過這些觀念和舊禮又是怎麼具體變成做七習俗的呢?仍是一個迄今無人作出說明的疑問。
還有人推測,做七習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時「國人」於父母葬後迎其魂靈於殯宮的祭祀儀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靈得到安息。按禮制規定,舉行虞祭的時間和次數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區別,士之喪三虞,大夫之喪五虞,諸侯之喪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為期。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諸侯的七虞之禮。再往後,秦並六國,改朝換代,只要有條件誰舉辦七虞都行,最終流變成了通行民間的做七習俗。
㈢ 三七事件的主要歷史背景
三七事件(又稱小金門屠殺難民事件)發生於1987年3月7日,為一台灣軍隊屠殺越南難民的事件,事件中搭乘難民船的19位越南難民全部被殺死亡。
1987年3月7日,小金門的一五八師南塘營區(四七二旅)步一營步三連東崗"4"哨附近發現有不明漁船靠近,經回報後按戰備程序實施警告射擊,接著又實行驅離射擊,但漁船仍然上岸。漁船被火箭筒射擊炸毀後,有三名男子先後企圖跳下船,大聲以華語溝通卻遭射殺。三名男子遭射殺後,連長奉派率兵上船檢查,發現全是手無寸鐵的越南難民,船里傷亡狼藉,其中還有四名婦女(含一位孕婦)及六名兒童,無論死活都被搬上岸集中,再搜索船艙,夾層里又有一人。之後被集中在沙灘上的屍體與倖存者,次日由營部連衛生排的士兵奉令就地掩埋,奄奄一息被活埋的,掙扎哭喊的被命令以圓鍬擊殺,並焚毀船身後掩埋。
事發後,南塘守備區各單位軍心浮動,為了防止嘩變,旅部由旅部連派出部分軍士官兵接管營部連,然後師旅部封鎖現場,對金防部戰情以例行驅離匪船結報。事後一五八師及金防部隱瞞不報,金防部司令趙萬富也佯裝不知。
事件曝光後,經過郝柏村面報蔣經國,決定將金防部司令趙萬富及政戰部主任張明宏調職。一五八師師長龔力、該師政戰部主任及涉及濫殺之旅長、營長、連長等交送軍法偵辦。蔣經國並問郝柏村外界對該事件的反應。郝柏村在日記中記載,"...(該案)不會立即煙消雲散,仍是處理棘手,且看半年後能否平息。"
現場的鍾姓旅長被依教唆殺人罪判刑一年十個月、劉姓營長被依共同連續殺人罪判刑一年十個月,李姓連長與張姓連長則被依共同殺人罪判刑一年八個月,但都被緩刑三年,關幾天再回役或退役,薪水照拿。高層則全都沒事。
㈣ 家裡一位老人去世,多少天是三七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9
㈤ 三七如何保管
選購貯藏
三七以顆粒大、堅實、光滑、無枝者為優。三七是多年生植物,要種三年以上才能收,種植的年頭越長,個頭越大,質量越好。三七中的「春七」為最佳,特點是:顆粒大而圓俗稱猴頭、獅子頭,根部粗壯,表麵灰褐帶綠,無裂隙俗稱銅皮鐵骨,味苦回甘濃厚。如果三七長成主根上細下粗懸殊大俗稱「疙瘩七」,主根上下粗細均勻俗稱「蘿卜七」,兩者均為質次。
家庭貯藏三七要注意防蟲蛀。一是可與白茅根飲片同貯於瓷缸內,白茅根為三七的2~3倍;二是將三七包好,與細辛共放一處。
㈥ 祭祀死者的頭七,三七,五七,七七怎麼算
日,部分地區習俗是在七月十四日這一天,在民間傳說中,中元節這一天鬼門關大開,死去的人會在這一天來人間游盪,所以,在中元節這一天,大部分地區都有燒香祭祖、上墳掃墓的習俗,中元節是一個以祭祀鬼魂為主的節日,是我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關於祭祀亡魂,在我國民間,還有頭七這一喪殯習俗,頭七也是非常受重視的一個習俗。
頭七日子是怎麼計算的提前一天嗎
頭七是一種喪殯習俗,通常是指人去世後的第七天,從人去世的那一天開始算起,據說,死者的亡魂會在去世後的第七天回家,家人需要為亡魂准備一頓飯菜,也就是離世後的最後一頓飯,吃完這頓飯,亡魂才會離開人間,進入輪回轉世。
頭七有什麼講究和禁忌
在有的地方習俗中,在頭七這一天,家人給亡魂准備好飯菜之後一定要迴避,據說要躲在被子里,不能讓亡魂看見,否則亡魂會留戀人間不開離開,沒有辦法投胎轉世,也有的地方習俗中,認為死者的亡魂會在頭七的子時回家,而家人應該在家中燒一個梯子形狀的東西,讓死者的亡魂能夠順著這把天梯去到天堂。
關於頭七的禁忌,一般是不建議在頭七這天為了一些瑣事爭吵,這樣會讓亡魂記掛不肯離去;再就是頭七這一天不要去墳地祭拜,否則會對活著的人、對後代不利;家中若有坐月子的一定要提前迴避,避免與亡魂沖撞。
頭七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喪殯習俗,信則有不信則無,逝者已矣,這些凡人的習俗只不過是活著的人的心理慰藉而已。
㈦ 三七什麼時候成熟
秋季成熟。
主產於雲南文山州各縣,文山縣、硯山縣、馬關、西疇、廣南、麻栗坡、富寧、邱北等,另廣西田陽、靖西、田東、德保等地也有種植。雲南文山州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好,習稱「文三七」、「田七」,為著名的道地葯材。
現狀
雲南道地中葯材三七,是國內醫葯業界公認的戰略資源。在《本草綱目》中,它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雲南當地流傳著眾多關於三七神奇療效的傳說,人們賦予其「南國神草」的美譽。
事實上,三七也並非浪得虛名。作為「活血止血、化瘀定痛」的特效葯,三七是包括雲南白葯、片仔癀等在內的360多種中成葯制劑的關鍵原料,涉及1300多家中葯生產企業、近千億規模產值。
然而,正是這味被業界奉為圭臬的名貴葯材,卻在不經意間陷入了一場關乎興亡繼絕的危機。業界人士預測,若不盡快紓困,五到十年內,一場「三七荒」或將無可避免。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中葯材三七面臨無地可種 五年後或現「三七荒」
㈧ 文山三七的歷史
三七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與人參同科同屬,起源於2 500萬年前第三紀古熱帶山區,有「金不換「、「南國神草」、「參中之王「等美稱。三七為雲南文山州特有的名貴中葯材,也是我國中醫葯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三七是一種品質穩定的常用植物葯,又是一種葯食同源植物,自古以來其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的功效為世人所公認。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三七能治一切血症「,《本草綱目拾遺》又稱「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之最珍貴者。「近 30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對三七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葯化、葯理研究和臨床實驗。研究表明,三七含數卜種皂苷等活性物質高於人參,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顯著作用,尤其是在降血脂、降血糖、降血稠、降血壓、抗炎症、抗疲勞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方面療效顯著,而且安全無毒,從而給三七的開發應用展示出新的廣闊天地。
文山州三七產業得到了持續發展。文山州政府明確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資源為依託,種植為基礎,加T為重點,企業為龍頭,效益為目標,走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科技化發展之路。「從而使三七產業的發展邁出了新的步伐。
㈨ 雲南三七收獲季節是什麼時候
三七花,每年的7、8月份收獲,按三七生長年限分為兩年三七花、三年三七花,三七多為三年生草本植物,在種植的第二個年份就會開花。
為防止三七花成熟搶佔了三七的營養,故兩年的三七花在花蕾期就會全部採摘,但因生長年分淺有效成分含量低,體型瘦弱賣相差,在市面上相對價格也要比三年生三七花便宜。
在採收前半月剪去三七植株地上部分,只留莖樁6~10厘米高,以便挖掘時識別。挖掘時用鐵耙或竹撬從廂下方開始,依次帶土輕輕挖起,去掉莖干,抖凈泥土運回加工。挖時要仔細,不要遺漏,不要挖斷、挖傷根部。
(9)三七歷史存活多久擴展閱讀
1、三七俗稱田七、山漆、金不換、參三七,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2、根系短,肉質根,與人參同科同屬,有 「北參南七」之說。生長需三成光、七成陰。典型的喜鉀植物。
3、雲南三七是熟知的三七道地產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悠久的種植歷史,成就了這個三七之鄉。
㈩ 三七的植物起源
三七,中葯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乾燥根。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出血症,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三七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不少於2500萬余年,其誕生時間甚至遠超於人類。
三七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不少於2500萬余年,其誕生時間甚至遠超於人類。
在華夏文明的發展中,使用三七的歷史推論可知3000餘年,有確切歷史記載的約600餘年。
古代典籍對三七有諸多記載
《玉揪葯解》記載三七能「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劍新血」。
《本草綱目》記載三七「能治一切血病」。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之最珍貴者」。
三七的名字是由苗語翻譯而來
居住在山頭的苗族祖先,擅長狩獵,在狩獵過程中若遇到外傷出血,他們便會用一種野生植物嚼爛敷於外傷出血處,傷口就如漆粘物一樣被封住,出血很快止住。
苗族的祖先把這種植物叫做「chei」,與山上一種叫「山漆」的樹發音相同,因「山漆」與「三七」諧音,在流傳中便被記作「三七」。
所以最早的時候是由苗族發現和使用三七,而歷史上三七生長就只分布於西南山區苗族生活的地方,就是雲南文山及周邊少部分地區。
雲南文山是三七的原產地和主產地,被稱為「中國三七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