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儒家思想發展歷程
1、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與任意刑殺,指出統治階級要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己。
2、戰國時期--孟子思想的發展: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虐民」「暴民」。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董仲舒的新儒學成為統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於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新儒學以「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為核心。
4、宋代的新儒學--理學:特點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觀點:他認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實際上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
5、明朝理學走向極端--王陽明的心學
①創立背景:明朝中期,社會動盪不安。
②目的:「破心中之賊」,維護封建統治。
③主要觀點: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主張通過「內心反省」,克服「私慾」,以「致良知」,即恢復內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觀念,忍受封建統治的壓迫。
④評價:使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走到了極端。
(1)儒家中心有多久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周公對儒家思想的創立:儒家思想的起源成書於周公時代。周公也,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姓姬名旦。武王代紂後不久過世,傳位於周成王,即武王之子;由周公輔助。
孔子對儒家思想的發展:孔子,名丘,春秋時魯國人。平王東遷後,春秋戰國時代開始,說明王室的勢力變弱,各諸候國開始強盛,從而有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逐鹿中原。在這個混亂的時代,產生了大量的思想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思想與治國方針,史稱:諸子百家。
孟子對儒家思想的發展:孟子,名軻,戰國時鄒城人,今山東鄒城,也是生活在齊魯大地。從小聽到孟子的故事是「孟母三遷」及「子不學,斷機杼」,說明孟子從小的家庭教育還是比較重要的。
❷ 儒家思想有多少年的歷史為什麼推崇、封殺呢
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孔子,他創立儒家學派距今大約有兩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儒家學說後來也經過了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
1、為什麼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裡麵包含了許多對於社會的和諧和人的素質的提高很有用的思想,例如儒家學說主張「仁」、「仁政」、「有教無類」(不分貴賤,皆可接受教育)。主張「仁、義、禮、智、信。」
2、封殺儒家思想是因為儒家思想裡麵包含了許多迷信思想,還有許多為統治者服務,抑制人的正常慾望的思想。例如「君權神授」、「三從四德」、「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慾」,這些都是和現代的民主思想以及以人為本的主張相矛盾的,所以被排斥。
我們對於儒家思想的態度,應該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區別對待,加以吸收利用。
❸ 儒家思想發展演變的歷程
春秋戰國時期是儒家思想的產生與初步發展期。西漢,儒家思想成為封建正統。宋明時期是儒家思想的新發展階段,形成了新儒教。明末清初是對儒家思想的批判與繼承時期。
發展歷程
1、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與任意刑殺,指出統治階級要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己。
2、戰國時期——孟子思想的發展: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虐民」「暴民」。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董仲舒的新儒學成為統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於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新儒學以「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為核心。
4、宋代的新儒學——理學:特點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觀點:他認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實際上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
5、明朝理學走向極端——王陽明的心學
①創立背景:明朝中期,社會動盪不安。
②目的:「破心中之賊」,維護封建統治。
③主要觀點: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主張通過「內心反省」,克服「私慾」,以「致良知」,即恢復內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觀念,忍受封建統治的壓迫。
④評價:使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走到了極端。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❹ 儒學的發展歷程
在今天,「十三經」作為反映先秦歷史狀況的古籍還有很大價值。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❺ 儒家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
中國儒家的發展,分為先秦原始儒學、兩漢儒學、宋明理學、近現代儒學四個階段。
克己復禮——先秦原始儒學
第一階段就是先秦的原始儒學。原始儒學首先是由孔子開創的,但從思想的源頭來講,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的文武、周公。
原始儒學的代表人物,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孔子、孟子和荀子。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儒學
到了漢代,應該說是儒學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漢代儒學在理論上吸收了先秦時期其他一些學派的思想,特別是陰陽五行學家的思想,因此內容得到了極大豐富。
理一分殊——宋明理學
北宋有五位理學的奠基者,人稱北宋五子,即周濂溪、邵康節、張載、程顥和程頤。他們可以說都是從《周易》入手,來發掘儒家形而上學的東西。但是光靠這個還是不行的,所以他們又借鑒了很多佛道的理論,把它們運用到儒家的經典著作中去。這樣,他們就把儒家的許多具體的解釋,提高到了理論的層次,或者說形而上的層次。
以西學解釋中學——近現代儒學
到了近代,西方思想的精神對於儒學的沖擊很大。開始的時候知識分子應該說並沒有完全拋棄儒學,而是通過吸收西方的理論,來解釋儒家的思想。其實這種通過吸收別的理論來構建新儒學的做法並不是從近代才開始的,如兩漢的新儒學就是吸收了先秦諸子的思想,特別是陰陽五行的思想,才成為一種新儒學的;宋明理學成為一種新儒學,也是因為吸收了佛道的思想。顯然,儒學本身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
❻ 中國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
一、春秋時期——儒學的開創
開創者孔子
1、核心思想是「仁」,即「愛人」、「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協調人際關系的倫理學說;他反對當時社會上普遍出現的苛政暴政,要求統治者「以德治民」、「為政以德」、「節用而愛人」,包含民本思想。
2、提出「禮」。針對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他又強調以「禮」來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號召「克己復禮」,即恢復理想中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以實現社會穩定,同時以中庸思想和「和而不同」來協調禮和仁的關系。
3、教育方面: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等,打破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擴大的教育對象的范圍;他以「成人」、「君子」為教育目標,提出「因材施教」等諸多重要教育原則。
4、文獻方面:他整理編訂文獻「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有利於文化事業的發展和傳承。
二、戰國時期——儒學得到豐富和發展
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孟子:
1、提出了以「仁」、「義」、「禮」、「智」為基本內容的道德規范體系,以「仁義」為最高道德原則。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2、發展了孔子「仁」、「以德治民」的觀點,提出較為完整的「仁政」理論,要求統治者停止兼並戰爭,減輕賦稅,制民之產,尊賢使能。
3、發揮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以「民貴君輕論」為代表的民本學說,成為其思想體系中最為寶貴的成份。最典型的是言論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倫理觀上主張「性向善」,實行仁政來回復和擴充人的善性。
荀子:
1、天人關系: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強調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觀能動性,主張「治天命」、「裁萬物」、「騁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確的宣稱,制天命而用之,認識天道就是為了能夠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2、認為學習的最高目標是掌握「禮」;認為治國應以禮教為主,強調禮法並用;。
3、君民關系:舟水之說(君舟民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4、主張「性惡論」。
三、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代表人物董仲舒
1、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針對加強君權的需要,提出「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
3、針對土地兼並嚴重的現實,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針對為人處世標准,提出「三綱五常」、孝道。
四、宋明時期儒學上升到新高度
北宋時期儒家學者融合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將儒學上升到新高度即理學:
程朱理學(客觀唯心主義)
1、程顥、程頤(北宋):理是萬物的本源,理的核心是「仁」;人倫道德、尊卑等級都是天理;仁是與萬物俱生的。
2、朱熹(南宋):建立了龐大而嚴密的理學體系,是理學的集大成者
主要觀點有:理氣論(理和氣渾然一體,不可分離)、「存天理,滅(或去)人慾」、心性論(性無不善,情也應當從善)。
陸王心學(主觀唯心主義):反對理學的繁瑣回歸本心。
1、陸九淵(南宋)心學的創立者:「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2、王陽明(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宣揚「心即理也」「心外無物」等;致良知;知行合一。
五、明清之際的儒學新發展
明清時期儒學新發展的表現:反正統反權威;反對君主專制;反對重農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1、李贄(明後期)否定儒家經典和孔子的權威,認為人人都有權做出自己的判斷;批判道學家的虛偽說教,肯定人的正常需要,認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2、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反對傳統的重農抑商,認為工商皆本。
3、顧炎武:批判君主專制,提出「眾治」的主張,梁啟超歸結其思想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張經世致用,注重實學。
4、王夫之:「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歷代帝王把天下作為私產的做法,提出耕者有其田;尊重物質運動規律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唯物主義者。
❼ 儒家的發展歷程
春秋晚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要待人寬容。秦漢時期:秦始皇施行焚書坑儒的政策,是對儒家思想的一次沉重打擊。西漢時期:採納董仲舒簡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倡大一統思想,儒學從此成為西漢的統治思想,也逐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北宋理學: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南宋心學:理學家陸九淵把心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張,認為天地萬物都在心中。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三位進步思想家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❽ 儒家思想有多少年歷史為什麼摧崇為什麼封殺
儒家學說,亦稱儒學,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之一,漢朝漢武帝時期起,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如果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了。
❾ 儒家思想統治中國多少年
史料記載儒學出自周禮,周禮出自丹書,所以要從周朝開國算起公元前1100多年到現今國人依然是儒毒入髓(傳統文化封建禮教政治內涵都是儒家學說的外在顯像)。而今是21世紀,1100+2100也就是說除了中間漢唐少數幾任皇帝的斷代,儒家思想統治中原大地3200多少年了。換言之這3200年就是華夏大地黑暗的中世紀,這中間的災難罄竹難書!
❿ 儒家思想有多少年的歷史
1、我們對於儒家思想的態度、應該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區別對待加以吸收利用
2、例如「君權神授」、「三從四德」、「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慾」,這些都是和現代的民主思想以及以人為本的主張相矛盾的所以被排斥
3、封殺儒家思想是因為儒家思想裡麵包含了許多迷信思想、還有許多為統治者服務、抑制人的正常慾望的思想
4、例如儒家學說主張「仁」、「仁政」、「有教無類」(不分貴賤,皆可接受教育),主張「仁、義、禮、智、信
5、為什麼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裡麵包含了許多對於社會的和諧和人的素質的提高很有用的思想
6、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孔子、他創立儒家學派距今大約有兩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儒家學說後來也經過了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