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太古的歷史沿革
當明朝時候,外國人和中國通商,獨在澳門一隅,我們北省距澳門很遠,沒有人敢放洋前往,獨太穀人具有遠大眼光,首先去澳門行商。至於在中國的境內,三百年前,就有太谷客商的足跡,那更不用說了。所以參茸庄、綢緞庄、綿繭庄、洋布莊,這些較大的商鋪,都是從太谷創辦的。其它錢行、布行、鐵器行、竹器行、南京雜貨行、亦莫不佔有先進的地位。
太谷有許多大商鋪,所賣的貨物,又是別處沒有,因此全省的商務,就自然集中於太谷一縣。省南的平、蒲、絳、解,省北的忻、代、寧、保,以至大朔、歸綏,各處的行商販客,莫不來太谷采辦貨物,運回本處銷售。要以尋常眼光看來,太谷居然成一個商埠了。自火車通行以後,中部各縣,以及北省距京綏路近的販商,雖多親到外省辦貨。但是太谷主要貨物的銷路,並不減退。至於韓侯嶺南的客商,仍是來太谷采辦一切。這都是規模雄大,信用素著的緣故。正如商業課本中所言,太谷商業歷史悠久,早在宋金時代就已經有人開始從事商業活動,但在金、元兩代的殘酷統治下,社會經濟處在落後的階段,商業活動發展緩慢。明代前期,太谷地區風調雨順,老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國家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大量移民太谷,農業經濟得到復甦,太谷的商業活動也由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規模。直到明代中葉,太谷商業才有了較大發展,參與人數大增,商貿活動形式多樣,並且規模較前期有了進一步的擴大。明萬曆24年(1596)版的《太谷縣志》這樣記載:太谷素稱勤儉,崇經術,尚禮義,誠為美俗。今觀士敦行誼,農力於野,商賈勤於貿易,無間城市、鄉村,無不紡織之家,可謂地無遺利,其勤不減古昔矣。據太谷耄耋老人回憶說,太谷城內孫家乃是明朝財主;溝子村員氏於明末即在漢口做茶葉生意,並在北京設志一堂分號。明末清初,北汪曹氏在東北熱河省朝陽地區的三座塔開始從事種菜、養豬、磨豆腐業,爾後開設酒坊,兼營雜貨業,故有先有曹家號,後有朝陽縣之說。由此可知,太穀人的經商活動到明代中葉就已經相當頻繁了。
順治18年(1644),滿清入關後,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盛世的發展,太谷商業空前活躍起來。這期間,太谷出外謀生的一大批富商大賈衣錦還鄉後,蓋起一座又一座富麗堂皇的豪宅:如北汪曹家、上庄王家、白燕張家、南席武家、東里喬家、陽邑杜家、任村賈家、里美庄郭家、要家,還有城內的趙、孟、武、孫、黨、康家等等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富商大戶。他們以家鄉為根據地,建立總商號。乾隆年間,太谷就有170餘個商號,分號不知其數,太谷商人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全國各地。
太谷,作為山西商業的一個繁盛之區,其商人的經商活動逐漸成為晉商中一支勁旅。據有關史料記載:清代中葉以後,商賈輻輳,甲於晉陽,太谷商業進入鼎盛時期,道光二十二年(1842)《太谷重修大觀樓捐銀碑》記載,當時太谷捐銀的商號就有600餘家。全縣近半數的壯年男性出外長期從事商業活動,太谷商號遍及全國各大碼頭。從經營的行業來講,票號、葯材、綢緞、皮貨、呢絨、布匹、典當、糧食、雜貨、副食、土產、麻鐵、顏料、茶莊、客棧應有盡有;從活動范圍來講,北起東北、蒙古,南到四川、廣東,西達新疆、青海,東至京、津、徐、滬、杭、閩,全國商埠大邑、水旱碼頭,幾乎都有太谷商人的生意,還遠足外蒙庫倫(烏蘭巴托),俄國的伊爾庫次克、莫斯科、日本、美國等地。晚清光緒年間,縣城的東街、西街、南街商號林立,鱗次櫛比,其中著名的有:協成乾、志誠信、世義信、錦生潤、大德玉、大德川、公合泉、裕源永、保隆堂,還有祁幫、平幫設在太谷的分號大德通、大德恆、三晉源、合盛元、日升昌、蔚豐厚、蔚長厚等;帳庄有:礪金德、用通五、三晉川;葯材行有:廣升遠、廣升譽、廣益義、廣懋興、廣源興等20餘家;綢緞布匹百貨業有:萬聚恆、錦全昌、萬泰恆、恆升泰、元生利等;土產雜貨業有:瑞隆裕、義興隆、達泉涌;生煙業有西謙亨、北謙亨。這些商號中的多數主要是經營大宗批發業務,其次才是零售,其時,有一位太原的晉紳叫劉大鵬,他在太谷私塾教書時,寫了一本《退想齋日記》,書中記錄了太谷當時的富庶繁華:太谷為晉川第一富區也,大商大賈都薈萃於此。城鎮村莊,亦多富堂,故風俗奢侈為諸邑最。他還說,當時的太谷有五百萬金者1戶,百萬金者3、4戶,數十萬金者數十戶,數萬金者則不計其數。光緒二十一年(1895)十月二十二日,適遇冬標之期,見夫街市之中,商旅往來,肩扛元寶,手握朱提(銀錠的代稱),如水之流,滔滔不斷。說太谷的商業,還有三點不得不說。一是太谷標;二是太谷周行鏡寶;三是太谷設立的山西省總商會。 商人辦貨,用現金交易,當時錢貨兩清的實在很少。大多都是先行交易,然後定期付款,這付款的時期,每年中按四季分為春標、夏標、秋標、冬標。每季付款一次,叫做標期,標期結算是一種信用度很高的合同經營。賒銷商品,既是商行的買賣,也是票號的放貸。商品賣者與買者的關系,也成為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關系。山西各商家適用標期,最普通的是太谷標和太汾標兩種。太谷標即太谷一縣之標,太汾標即太原府所屬的祁縣、榆次與汾陽府所屬的平遙、介休之標。在地域上講,太谷也不是獨偏於東而另劃一區,實系太谷在當時經濟上顯赫的地位與優勢之所在,其一縣之勢力,可與榆次、祁縣、平遙、介休等數縣相抗衡,故獨為一標。太谷標每年又分春二月、夏五月、秋八月、冬十一月四個標期,每期三天。因為眾多的票號、商號總部都設在太谷,每到標期,外地分庄的貸款、貨款、利潤等現銀都要運回總部進行結算,每逢標期,各票號的庫房銀山銀海,外地轉運標款銀兩的馱騾、車輛絡繹不絕。同時外地商賈雲集太谷,向各大商號辦理訂貨、進貨合同,清理舊債務,開始發生新的業務關系。太谷各大商號在外地商業大埠設有坐莊,派出專人采辦貨物,如蘇杭的綢緞、川廣的葯材、四川的夏布、山東的曲綢,蒙古的皮毛、兩湖的茶葉、京津滬的洋貨等,大量運回太谷,然後再批發給外地商戶,省城太原的各大商行也均由太谷進貨。標期之日,各商業大戶還要搭台唱戲,公演三天,古老的太谷縣城,自然是車水馬龍,人群熙攘,熱鬧非凡。
清代貨幣實行銀錢平行本位,以銀為主,以錢為輔,銀子一般鑄成元寶後,在市場上流通。銀子最重以五十兩一個元寶,中錠為十兩,也流行一至五兩的小元寶,叫小錠,或錁子,還有一兩以下的散碎銀子,票號一般以一千兩為匯兌標准。因為各地銀兩的成色不同,所以金融本位標則也不同。太谷票商為增加其信譽度,則規定了本太谷貨幣流通的金融標則,稱作谷錢平。凡是外來銀兩,必須按九九八的成色,在太谷銀爐重新鑄成銀錠,加蓋太谷周行鏡寶的鋼印,才能在市面上流通,這比山西2.4寶標准還高。所以太谷的周行鏡寶在全國享有極高的盛譽。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太谷商業的發展。 太谷古城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古城最早建於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太谷春秋時屬晉,周襄王時,晉侯以陽地賜大夫處父為食邑,始有陽邑。西漢時置陽邑縣。隋開皇十八年(598)更名為太谷縣。明清以前,太谷一直隸屬太原府。
縣城所在地,原為白塔村。民間有先有白塔村,後有太谷城之說。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始遷於此,之後築土為城,周圍5公里,高6米,四周掘護城池。明正德九年(1514),太谷城牆增高到8.3米,以磚砌門,上建重樓,城牆四角建角樓。明萬曆四年(1576),太谷古城改砌磚城。城基壘石1.67米,自基至堞砌磚,基寬14米,高12.5米,東、北、南為瓮城,西門為重門,瓮城上各建樓3間,角樓重加修飾,周圍建警鋪56座,以磚砌堞道,里側加回垣。清代,古城雖時有修繕,但其規模與建築基本還是明代樣子。直到1930年,太谷城牆、瓮城完好,西、南、北護城河依舊。太谷古城的第二大特點是街巷整齊,宅院講究。太谷城是真有名,鼓樓蓋在街心心,鼓樓作為太谷古城有標致性建築,雄距古城中心,不僅蘊含有傳統審美觀念的思想,而且客觀上對古城建築規劃起著定位的作用。太谷舊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而以鼓樓為中心,輻射東、南、西三條大街。樓北為舊縣衙,北大街與西大街中段相交。在此基礎上,多數街巷橫平豎直,把全城住宅劃分為若干方塊。使得整座古城建築規范齊整,進退有節。
太谷舊城的建築,商號約佔三分之一,集中於東西南北四大街;民宅約佔三分之二,集中於城內四隅。太谷古城住宅特色明顯,普通人家的宅院大多為三、三制,即正房、廂房、下房各為三間的四合院。而一些大戶人家或臨街鋪面則是正房5間,廂房裡七外五或里五外三的兩進院、三進院。但正房多呈一面坡,俗稱梯兒房。外觀青磚石砌,上窗一律內啟。這些四合院既有防火的作用,又有聚水聚財的寓意。都屬明清北方典型的宅院。許多北京的遊人說太谷的四合院,樓高牆厚,而北京的四合院低矮、窄小。究其原因是明清太谷為山西最富有的地區之一,老百姓兜里有了錢,山高皇帝遠,又怕土匪盜賊,所以起房蓋屋便不惜錢財,而北京地處天子腳下,那些王公大臣即便有錢,也諱於皇家規制,不敢造次,只能依例行事。
查閱《太谷縣志》,我們還發現,太谷古城寺廟眾多,文化深厚,直到現在,太谷城內的街道名稱,除一部分是因方位、地名、姓氏以及居民的意願而命名的外,僅以商號和寺廟命名的就有三十多條。如以商號起名的有:興隆巷、錢市巷、錢龍巷、醉樂園巷、純和巷、賣珠市巷、永勝巷、振興巷等;因寺廟而取名的有:觀音巷、楊廟巷、南寺街、東寺園、狐公廟巷、三官廟巷、上觀巷、東岳廟巷等。據史料記載:自晉代至晚清,太谷僅城內就建有祠、廟、觀等27處;建有狀元、進士、舉人及節孝牌坊20餘處,再加上一些過街門樓,整座古城到處閃爍著濃郁的傳統文化。
如今,太谷古城昔日規模宏大的城池,楊柳岸邊的護城河,以及一座座入城的石拱橋、瓮城、角樓已經成為歷史的記憶。但古城的兩座標致性建築古樓與白塔依然如故。鼓樓又稱大觀樓,創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底層以磚為基,開四門,面向縣衙,貫通東、南、西三條大街,夕陽西下,登樓四望,滿城的青堂瓦舍盡收眼底,三條大街兩旁的老式商鋪,彷彿向人們訴說著歷歷往事。建於城南無邊寺內的白塔,通體白色,塔為7級磚木結構,平面呈八角形,高43.6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塔身為樓閣式空心制,塔頂為蓮座瓶式喇嘛剎,塔腹空心,登塔北望,古城舊貌猶存。晚霞映照下的鼓樓,燕子環飛,令人心馳神往。 庄南低處圍以外牆,形似瓮城,庄門石券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五尺,上嵌石匾遷善庄。門外是一條數米寬的深溝,想出入庄內必須經過吊橋。橋邊的石欄桿欄板上還雕以各種長壽、如意圖案。進入庄內,先是小天井,石板路,再進內寨門,寨門上書紫燕小石匾。門外是外院,有龍王廟、磨房、坊碾,和飼養牲口的地方。門內是正莊院,有大小五個院子,院內有假山、住宅、小軒、下棋亭等建築,院內的石磴,石階尺度雖小,但依石勢,石紋而築,很是精巧。由於整個院落依山勢而建,前後錯落,別有洞天。近年來,一位香港的先生下正計劃在此重新修葺,開發旅遊,希望有一天這個古老的山莊也成為我省旅遊的一個亮點。
歷史上的太谷城鄉風景名勝還很多,如公署園林有分防廳東書房花園、小河陽,有公共園林西園、東寺園,有酎泉、鳳山、龍泉寺、天寧寺、關帝廟、觀音廟等。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中,太谷就有凈信寺、光化寺、真聖寺等六處被列為國保單位。
⑵ 太谷餅的歷史淵源
太谷餅的產生和盛行都與明清太谷商業經濟的發展有直接關系。相傳在明末清初,太谷縣城東南的溝子村有一富家太太,經常在夜裡想吃餅子。可對傭人們從城裡買回的各種面餅,她不是嫌油膩難吃,便是嫌干硬難嚼。這可難壞了她家的傭人。消息傳到縣城一家燒餅鋪里,掌櫃的為了做成這筆生意,特地讓鋪子里的老師傅設計出了一種甜餅。這種甜餅是由白面、白糖、芝麻油和雞蛋清做成的爐烤實心餅,直徑約12厘米,中間厚約3厘米,其表皮色呈茶黃,上面還粘有脫皮的白芝麻。太谷餅具有酥而不硬、軟而不綿、香甜不膩的特點,而且即使存放一個月後,它的色、香、味也不會改變。
其主要原料是精白面、白糖、胡油芝麻、蛋清。製作方法是用蛋清將六成上等白糖和四成上等白面調成糊狀,用勺子盛在扣爐內,糊狀自然融流成圓形。成熟後,上撒芝麻,下抹胡油,再用慢火烤熟。送到闊太太府上後,頗受青睞,於是誕生了享譽後世的太谷餅。後來太谷餅被深居宮廷的慈禧太後發現,將其定為宮廷貢品,更讓太谷餅身價陡增。
另一說在清朝咸豐年間,太谷城東南溝子村,有個姓張的以開餅面鋪為生。他看到太谷縣商賈雲集,經濟繁榮,富豪大戶們貪圖享受,就苦思冥想,反復試驗,製成了一種「甘餅」,受到有錢人的歡迎。這種「甘餅」,用料講究,烤制技術特殊,吃起來香酥甜軟,很快即遠近聞名。
⑶ 太谷學派的學派歷史
太谷學派產生於清代嘉道之際,延之民國年間,它以創始人周太谷而得名。當今的研究者認為,它是中國儒家的最後一個學派,在傳授的方式和學術思想上又與儒家學派有所不同,它以儒家思想為主,雜糅佛、道二教的一些觀點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學派。這個學派的「教天下」與「養天下」,對後來的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都具有啟導作用。周太谷在家鄉安徽石埭一帶傳徒,講授時常雜有一些氣功之類的養身術,弟子達數千人。官府恐危及朝廷,將他逮捕並准備處以死刑,後經獄卒相救,周太谷得免於難。他隱跡江湖數年後於道光初年來到揚州,以行醫為生,經常出入茶館市肆,言行怪異,不流時俗,他的言行被揚州的有識之士關注。揚州書生汪全泰率先求道,成為周太谷在揚的第一個門徒,世稱大竹先生。不久,頗有文名的七旬老翁許鶴汀也拜太谷為師,周太谷的名聲大振,信徒日眾,上至達官顯貴,下有販夫走卒、家庭婦女,影響頗廣。道光十一年(1831年),儀征張積中和李光炘表弟兄倆從儀征來揚,與周太谷辯論三晝夜後,拜在周太谷門下,周太谷對他倆也極為器重,說「啟予者炘也,助予者中也。」第二年,周太谷病危,臨終時囑李光炘「傳道於南」,張積中「還道於北」。兄弟二人尊奉師命,張積中在山東一帶講學,並從「民胞物與」,「不忍人之心」的仁愛思想出發,以黃崖山為中心,招集流民,依山築寨,組成一個財產共有、教養兼施、君師合一的半封閉耕讀社會,嘗試建立一個互助、互愛、平等和諧的管教養衛聯合體,門徒一時多達三千人,號稱「北宗」。人們稱張積中為黃崖夫子或黃崖先生。同治五年(1866年)張積中被誣為謀反,黃崖山遭官兵血洗,張積中及其門徒幾乎全部遭難,史稱「黃崖教案」。此後「北宗」的活動轉入地下。李光炘主要在揚州、泰州等地講學。同治二年(1863年),在江都宜陵建龍川草堂,門人日眾,號為「南宗」,太谷學派進入全盛時期。李光炘著名的弟子有蔣文田、黃葆年和劉鶚。「黃崖教案」後,蔣文田去繼承「北宗」;李光炘逝世後,劉鶚主要從事實業,以興辦實業來養「聖功」之學。黃葆年則成為太谷學派「南宗」傳人,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黃葆年被推為山長,在蘇州興辦歸群學堂,人稱「黃門」。「黃門」在全盛時門徒多達萬余,這在晚清、民國期間的學術流派中是僅有的。由於太谷學派的第二代傳人李光炘講學於泰州多年,黃葆年、蔣文田又是泰州人,所以有人稱太谷學派為「新泰州學派」,以別於明代的「泰州學派」。民國二年(1913年)後,黃葆年、蔣文田在蘇州共同講學,從此南北合宗。黃葆年去世後,太谷學派逐漸衰微。太谷學派在蘇州講學40餘年,造就了一批學術人才,1949年太谷學派解體。周太谷對儒家經典有獨到的見解,常「發往聖所未發,釋先儒所莫釋」。在宇宙觀方面,他認為「乾,陽氣也;坤,陰氣也;屯,二氣交於下也;蒙,二氣凝於上也。需訟者,運寒暑也;師比者,建畿國而分井邑也。」又稱「夫大赤之氣,運日生而不墜,深黑之氣,載出海而不泄。」把陰陽之氣具體為能「運日星」的「大赤之氣」和能「載山海」的「深黑之氣」,而日、月、風、雨、雷、電、星則是兩氣相互作用的結果。周太谷把「誠」注入生命之學,發展了傳統的生命之學。周太谷年青時曾游學四方,分別拜精道學的韓子愈、通佛學的陳少華為師,這樣他就諳熟佛、道兩教,所以在他的學說中也就帶有佛、道的思想。李光炘認為,儒、佛、道的學問各有所長,他們之間是相互兼補的,而太谷學派則是以儒家思想為正統,融進了佛、道兩家之長,「老者,孝也,忠也。佛者,弟也,恕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聖之說詩,佛門作偈,道門詠歌,其義一也,多風人之旨」。太谷學派一開始就帶有宗教色彩,到太谷傳人時宗教色彩漸濃,到黃葆年的「黃門」時則已有宗教化的傾向。「心息相通」是道家練氣之術的入門要訣,周太谷講學時常帶有的氣功之類的養身之道,經過張積中、李光炘、黃葆年等人的發揮,演化成「心息相依」,被當成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成為太谷學派的精華所在。周太谷說,「人之始生也,知視動而視動之心已放矣,知言聽,而言乎之心亦放矣。欲求其放心者,必得非禮勿視動。非禮勿言聽。言近乎聽,言認則不聞;視近乎動,動無往則不睹。厥後已放心之復其初也。」「言認」是不說話,「無妄動」是不做無謂的動作,這樣就可以使人的心轉「復其初」,這就是「心息相依」。張積中把「心息相依」與人的道得修養聯系了起來,說「慎動則息依於心,沉思則心依於息。人能心息相依,則言自謹而行自慎。」「以心省察其息,以息涵養其心,故瞬有存息有養。」黃葆年不僅把「心息相依」作為養身之道,還作為門下弟子修習「聖功」的准則,並對「千經萬卷」作了更詳細的闡述。他認為「心不明不能依息,心不純不能從心。龍川夫子有曰:心依息便是居仁,息從心便是由義。心不明,息昏之也。息不定,心亂之也,故心息相依可包羅千經萬卷,千經萬卷皆是心息相依注腳,識得心息相依,讀書可,不讀書亦可,否則多讀書愈加黑矣。莊子仙心,心息相依,只在仁為己任。」並說「心息相依是格物。」太谷學派在講授形式、入學的規矩都帶有很深的宗教色彩。
學派自稱其傳為「羲、文、周、孔、周」。後一周雖說可能是周太谷,但書中頗推崇周敦頤,可能為其淵源所致的民間暗流。
太谷學派的遺書主要有《周氏遺書》《張氏遺書》《李氏遺書》及《語錄》等百餘種,均未刊。
⑷ 山西太谷名人故事和經歷
杜任之(閻錫山時期太谷縣長)與李淑清(杜夫人)
杜任之生於1905年,萬榮人。15歲考入北京師范大學附中,後考入上海復旦大學。「四·一二」政變」,革命處於低潮,他於1927年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次年冬,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並加入第三國際領導下的反帝同盟。留學期間,他加入了德國共產黨。1932年,他出席了愛因斯坦和高爾基等人發起的世界反戰大會。回國後,他受命回太原策動閻錫山抗日,被閻錫山任命為太原綏靖公署秘書,兼任山西大學講師,同時還秘密擔任共產國際遠東局通訊員。
李淑清祖籍北京,自小家境貧寒。讀完大學後,她被母校北京師大附中聘為教員。她曾赴法勤工儉學,學習舞蹈藝術。為完成學業,她一邊綉花掙學費,一邊在學校苦讀。學成歸國,在北平女子文理學院等高校教授體育和舞蹈課。目睹眾多女性不幸的命運,她下決心終身不嫁。經友人介紹與杜相識後,她便被他的學識淵博、志向堅定、風流倜儻所傾倒。自小家裡就給任之訂了「娃娃親」,但他反對封建的包辦婚姻。認識淑清後,他認定這就是他的理想伴侶。他妥善安置好老家的「夫人」——承諾供養她餘生,隨後與淑清結婚。婚後淑清跟丈夫來到山西,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工作了10多年。她先去延安陝北公學學習,學習革命思想,後到臨汾民族大學任體育教師。她自編教材授課,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
「七·七事變」後,杜任之被趙戴文任命為太谷縣縣長。他組織縣人民武裝自衛隊,准備與日軍展開武裝斗爭。他到八路軍辦事處拜望周恩來副主席,按照周的指示,回到太谷組織青年救國會,鼓舞群眾士氣。太原淪陷,閻錫山命他擔任臨汾民族革命大學教務主任。他經常破譯敵人的秘密文件,並匯報給延安的黨中央。因從事地下工作,他被閻錫山囚禁在吉縣克難坡,差點被殺害。他與王世英向閻錫山面陳並分析團結抗戰和反共的利弊,促使閻保持中立。1948年,他到北平華北學院任教,與北平地下黨負責人崔月犁取得聯系,按照黨中央的指示,與周北峰、劉厚同等人一起,策動傅作義部起義,北平被和平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他在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任常務副主任,擔任中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先後撰寫有多篇論文,出版多部論著和譯著。文化大革命中,他被非法囚禁6年。「四人幫」被打倒後,他才被平反,並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⑸ 太谷黨家歷史太谷黨家是哪裡過來的
太原的南面,屬於晉中,我沒去過,看地圖上的距離不管火車還是汽車,車程都在兩個小時左右。太谷餅好吃,嘿嘿。
⑹ 太谷有多久歷史
查閱晉商史料,太谷的人和事介紹的都比較少,巧的是,最近筆者看到一本民國十五年十二月出版,由當時山西教育廳編輯處發行的《商業課本》第一冊。書中第23課專門介紹了太谷,文字雖然不多,但比較全面地概括了太谷的商業在晉商中的地位與作用。
現抄錄如下:太谷是山西全省的第一個商區。其在商業界的勢力,可以左右全省金融,城內商號櫛比,又多為批發庄,它的支庄遍布全國。山西中部的商業,首推祁、太、平、榆,但祁、平、榆三處,固然各有所長,如祁縣的茶莊、平遙的票莊,尤其轟動一時。不過要總括起來,還不能與太谷等量齊觀,他們的歷史也不能與太谷同日而語。
在明朝的時候,外國人和中國通商,獨在澳門一隅,我們北省距澳門很遠,沒有人敢放洋前往,惟太穀人具有長遠眼光,首先去澳門行商。至於在中國的境內,三百年前,就有太谷客商的足跡,那更不用說了。所以參茸庄、綢緞庄、綿繭庄、洋布莊,這些較大的商鋪,都是從太谷創辦的,其它錢行、布行、鐵器行、竹器行、南京雜貨行,亦莫不佔有先進的地位。
太谷有許多大商鋪,所賣的貨物別處沒有,因此全省的商務就自然集中於太谷一縣。省南的平、蒲、絳、解,省北的忻、代、寧、保,以至大朔、歸綏,各處的行商販客,莫不來太谷采辦貨物,運回本處銷售。如果以尋常的眼光看來,太谷居然成一個商埠了。
自火車通行以後,中部各縣以及北省距京綏路近的販商,雖多親到外省辦貨,但是太谷主要貨物的銷路並沒有減退。至於韓侯嶺南的客商,仍是來太谷采辦一切。這都是規模雄大,信用素著的緣故。
正如商業課本中所言,太谷商業歷史悠久,早在宋金時代就已經有人開始從事商業活動,但在金、元兩代的殘酷統治下,社會經濟處在落後的階段,商業活動發展比較緩慢。明代前期,太谷地區風調雨順,老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國家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農業經濟得到復甦,太谷的商業活動也由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規模。直到明代中葉,太谷商業才有了較大的發展,不僅參與人數大增,而且商貿活動形式多樣,規模較前期有了進一步的擴大。
⑺ 太谷鳳凰山的古城傳說
太谷古城歷史上被稱鳳凰城,明代以前古城內建築和宅院規模還不是很大和豪華。經屢次改造,受高人指點,在南門口開了一個外門,朝東南方向的鳳凰山,作為鳳凰的脖頸。南門外為鳳凰的頭,把東門和西門連起來,成為鳳凰的翅膀。北門外的水秀村做為鳳凰的尾巴。另外,在城內正中蓋了一座鼓樓,樓下正中打一眼井,作為鳳凰的心臟。南關正街修了一座橋曰永濟橋(已毀)是鳳凰的鼻樑。橋左右兩邊各打一眼井就是鳳凰的雙目。
城池建成後,在城牆的四周栽了不少棗樹,作為鳳凰身上的羽毛,棗成熟後,綠里透紅,這只鳳凰顯得更加美麗可愛,後人稱太谷為「金太谷」,太谷自然就成為「金鳳凰」。
後來又取孔子有3000弟子72賢人之說,太谷城牆上修了3000個城垛,築了72個角樓。相傳每到夜深人靜時,城樓上便有忽明忽暗的燈光和隱隱朗朗讀書聲....
「金太谷」輝煌和鼎盛時期乃是明清時代,那時太谷商人涉足東北、蒙古,開拓到江南一代,遠至新疆。太谷城鄉參與商業活動者佔全縣成年男子的半數以上。
太谷城內先後出現了聞名遐耳的富商大家,如城內的杜家、貟家、宋家、孟家、孔家、趙家、白家、黨家八大家,以及北汪曹家,白燕張家、上庄王家、東里喬家等都是腰纏萬貫的巨商大賈。他們經商致富後,用從外地掙來的錢大興土木,建房買地,使太谷城面貌大為改觀,小小的古城鋪面林立,商號票號雲集,豪闊宅院彼彼皆是,使整個古城形成了現存的四街、八井、七十二巷格局,其豐富的資財,星羅棋布的商業網點,繁榮發達的經濟,使這里一度成為全國貨物集散中心和金融貿易中心,太谷也成為一個商號雲集的城市,被人們譽為「金太谷」,「小」,「旱碼頭」。
美國人羅比·尤恩森在他所著的《宋氏三姐妹》一書中稱太谷為中國傳統的金融中心、中國的華爾街。
⑻ 山西太谷的介紹
太谷,山西省晉中市轄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地處晉中盆地,始建於西漢,歷史悠久,文化商貿發達。明清民國時期,太谷富商巨賈雲集,成為中國北方金融、商業中心,固有「旱碼頭」、「小北京」、「中國的華爾街」之美譽。同祁縣、平遙共同成為聞名遐邇的晉商故里,境內有諸多晉商大院遺存,以曹家大院和孔祥熙宅院(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為其代表。中華第一哲人——箕子封國,孟子母親仉氏故里,盛唐詩人白居易的祖籍地,近代大財閥孔祥熙的出生地。久負盛名的宮廷聖葯「龜齡集」和「定坤丹」出產於太谷。太谷餅和壺瓶棗享譽全國。
⑼ 萬里長城距今有多久的歷史了
最早的秦長城距今已有2000餘年,最晚的明長城距今也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
一、秦代長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並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了維護和鞏固空前統一的大帝國安全,秦始皇陸續採取了一系列國防建設和邊防守備的重大戰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規模修建萬里長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其後築起「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余里」的長城。自秦始皇築長城之後,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二、漢代長城
漢初,匈奴乘華夏戰亂,越過秦大將蒙恬所築長城,和漢帝國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對峙。由於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
程不識是駐守長城的名將,治軍嚴厲,只要他戍邊匈奴就不敢來犯。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秦、趙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
三、唐代長城
長久以來,「唐代無長城」在學術界已成定論,但唐代確實修過長城,不過與傳統意義上的「拒胡長城」不同,建築這條長城是為了統一戰爭。《新唐書·地理志》載:山西太谷縣「東南八十里馬嶺有長城,自平城至於魯口三百里,貞觀之年廢。」
唐長城遺址從馬陵關沿馬嶺向關上(即今社城鎮關上村西),由關上至榆社縣石源村,再至黃花溝,再至石會村、琵琶窯村、焦紅寺村一帶,最後至和順縣儀城。
四、明代長城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區別於由秦始皇所修的萬里長城。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9)太谷有多久歷史擴展閱讀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期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⑽ 有「中國華爾街」之稱的山西太谷有哪些歷史名人
作為山西歷史悠久的名城,太谷也是晉商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清初著名的山西八大皇商崛起後,太谷更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山西素來有“金太谷,銀祁縣,銅平遙”的民謠,在民國時期,太谷更有“中國華爾街”之稱。
匯通天下
其他太古名人,還有如有華北一支筆之稱的書法家趙鐵山;農村改革之父杜潤生;孟子之母、曾為孟子三遷的孟母;五代後唐大家李嗣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