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洪澤湖的資料
洪澤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蘇北平原中部西側,淮安、宿遷兩市境內,地理位置在北緯33º06′—33º40′,東經118º10′—118º52′之間,為淮河中下游結合部。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代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後,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遊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
屬暖溫帶黃淮海平原區與北亞熱帶長江中、下游區的過渡帶,因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洪澤湖降水量較為豐沛。
洪澤湖屬過水性湖泊,水域面積隨水位波動較大。在正常蓄水水位12.5米時,面積達2069平方公里,容積為31.27億立方米,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當湖水位達到13.5米時,湖區面積為2231.9平方公里,相應庫容52.95億立方米,此時湖區面積基本與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相當(太湖水域面積為2388平方公里)。湖水位17米時,防洪庫容135億立方米。最大水深5米,平均水深1.5米。湖底高程一般在10-11米之間,最低處7.5米左右。湖底高程高出東側平原4~8米,所以又稱為「懸湖」。
洪澤湖歷史上最高水位為16.9米,發生在清咸豐元年(1851年),因黃河決碭山、東溢六塘河,洪澤湖水位猛漲,禮壩(位於三河閘南岸)被沖決,自此淮水由入海為主改為入江為主。洪澤湖最低水位為9.68米,發生在1966年。
洪澤湖水質屬中-富營養型,洪澤湖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氨、酚、總汞;年均水溫16.3℃,最高水溫在9月28℃,最低水溫在1月3℃,洪澤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結冰現象、只有當北方強冷空氣過境時,湖面才出現封凍,全湖性封凍一般發生在寒冷的1~2月;湖內的魚類以鯉科為主,約佔全湖種類的50%以上。
❷ 洪澤縣的歷史沿革
夏朝時,洪澤縣為淮夷人聚落。
西周時,是徐國腹地。
春秋時期,屬吳、越;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時,境內東部屬東陽縣,南部屬盱台(眙)縣,西部屬徐縣,北部屬淮陰縣。
漢時,境域先後分屬徐、高平、睢陵、盱眙、富陵、淮陰、東陽、平安等縣。
三國時期全境屬魏。晉時,隸屬多變,境內先後分屬淮陰、東陽、盱眙、山陽等縣。
南北朝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割直瀆、破釜(破釜塘即洪澤湖一部)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洪澤境東部始屬淮安縣。
隋時,地處下邳郡、江都郡邊界,東部屬安宜縣、山陽縣,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徐城縣,北部屬淮陰縣。
唐時,全境處泗州與楚州邊界,東部屬寶應縣、山陽縣,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徐城縣、臨淮縣,北部屬淮陰縣。
五代時,地處後晉邊境;後,境域大部屬南唐。
北宋時,全境處泗州和楚州邊界,東部屬寶應縣,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臨淮縣,北部屬淮陰縣、山陽縣。南宋、金時期,境域分屬金與南宋。
元時,境域處河南江北行省、東道宣尉司邊界,東部屬山陽縣、寶應縣,南部屬盱眙縣、臨淮縣,西部屬泗州,北部屬桃源縣、清河縣。
明時,全境屬南京(南直隸),地處鳳陽、淮安、揚州三府邊界;東部屬寶應縣,隸揚州府高郵州;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泗州,隸鳳陽府;北部屬桃源縣、清河縣,東北屬山陽縣,隸淮安府。
清初沿明制;康熙時全境處江蘇布政使和安徽布政使司邊界;嘉慶時,全境處江蘇省、安徽省邊界。
民國時,全境處江蘇、安徽兩省邊界。西部屬泗縣,南部屬盱眙縣,隸安徽省淮泗道;北部屬泗陽縣、淮陰縣,東部屬淮安縣、寶應縣,隸江蘇省淮揚道;後略有調整,分隸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江蘇省第五(後改為第七)、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開辟洪澤湖地區根據地,境內先後建立淮寶縣和洪澤縣,後撤銷。
民國30年(公元1941年)10月在縣境東部岔河鎮建立淮寶縣政府(1950年2撤銷);民國31年(公元1942年)4月,在縣境西部洪澤湖區建立洪澤縣政府(期間因故曾臨時撤銷,後即恢復,並於民國36年即公元1947年6月撤銷),洪澤置縣始於此,縣境內設有兩個縣級民主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至1952年2月,全境曾分屬泗洪、盱眙、泗陽、淮陰和淮寶5縣。
1950年2月後至1956年5月建縣前,全境分屬泗洪、盱眙、泗陽和淮陰4縣。
1956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重新設置洪澤縣,隸屬江蘇省淮陰專員公署。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洪澤縣隸屬淮陰市。
1985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對洪澤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洪澤湖部分水面及淮河、臨河、半城、成河等鄉鎮劃出,盱眙縣和淮陰縣部分村劃進,縣仍隸屬江蘇省淮陰市。
2001年2月,淮陰市改名為淮安市後,洪澤縣隸屬淮安市延續至今。
❸ 請教!華南農業大學洪澤湖歷史
好像在校正門附近
❹ 洪澤湖簡介
洪澤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蘇北平原中部西側,淮安、宿遷兩市境內,地理位置在北緯33º06′—33º40′,東經118º10′—118º52′之間,為淮河中下游結合部。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代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後,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遊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
洪澤湖湖面遼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庫、航運樞紐,又是漁業、特產品、禽畜產品的生產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譽。
❺ 洪澤湖在哪個省,哪個市
洪澤湖,在江蘇省,淮安和宿遷兩市境內。
洪澤湖古稱「破釜塘」。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煬帝楊廣從洛陽乘龍舟游幸江都,一路乾旱,經過「破釜塘」時,喜逢大雨,水位大漲,一望無邊,他一時興起,就將破釜塘改為洪澤浦,洪澤之名由此而來。到了唐朝,又改稱洪澤湖。
洪澤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於淮河中游、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是「南水北調」工程東線部分的過水通道。在正常水位12.5米時,水面面積為159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湖泊長度65公里,平均寬度24.4公里,全湖水域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
洪澤湖湖面遼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庫、航運樞紐,又是漁業、特產品、禽畜產品的生產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譽。
洪澤湖,屬暖溫帶黃淮海平原區與北亞熱帶長江中、下游區的過渡帶,因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洪澤湖降水量較為豐沛。
(5)洪澤湖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洪澤湖風景區發展歷史:
由於巨流大川的沖擊,海灣退成了內陸,留下了許多湖泊與水塘。公元616年,隨煬帝乘船「游幸」江都,一路乾旱,途經破斧塘時,適逢大雨,一時興起,便將破塘改名為洪澤浦。唐代的洪澤浦,已是一片澤園,遂又改名洪澤湖。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黃淮並交,洪水暴漲,明祖陵、泗洲城和周圍許多村莊均侵入湖底。明清兩代,為了維護南北水上交通,不斷對東岸防洪大堤加固增高,洪澤湖遂成為著名的「懸湖」。
據測,洪澤湖底層是海拔10米左右,洪澤湖大堤東的地面只有海拔4~8米,所以古有「倒了高家堰(洪澤湖大堤),清淮(原清江市、淮安府)不見面」的民謠流傳。
2006年4月5日,泗洪縣洪澤湖濕地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11月,泗洪縣洪澤湖濕地公園創建國家4A級景區通過國家驗收。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在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澤湖境內,泗洪縣洪澤湖濕地是整個洪澤湖地區中濕地生態系統保存最為完整的區域。
❻ 洪澤湖是如何形成的
歷史上黃河洪水泛濫,經常奪淮河河道如海,含有大量泥沙的黃河水在流經黃海平原的淮河下游沉澱,堵塞了河道,於是淮河水無法宣洩,在中游積蓄下來,形成了今天的洪澤湖。
❼ 洪澤湖到底有多久歷史
據史料記載,東漢建安五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三十里,以防淮水東侵,高家堰便是洪澤湖大堤的萌芽。南宋時因戰亂,造成黃河奪淮,直到明萬曆七年,河督潘季順實行「蓄清刷黃」政策,即將高家堰加高並向南延伸六十里,形成洪澤湖大堤。從1580年(明萬曆八年)起,洪澤湖大堤就開始增築直立條石牆護面,歷經明清兩代171年,使用千斤條石6萬多塊,達60萬立方米以上,且規格統一,築工精細,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水利建設的高超技藝。
❽ 洪澤湖怎麼形成的
洪澤湖的形成,具有三大因素。
1、地殼斷裂形成的凹陷,是洪澤湖形成的自然因素,胚胎始於唐宋以前的小湖群。主要有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萬家湖等。
2、黃河奪淮是形成洪澤湖雛形的客觀因素。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決陽武,至梁山泊分南北二支,南支與泗水合,南流入淮,此為黃河改道之始。
至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北徙,由利津入海,黃河奪淮長達近700年之久。由於黃河居高臨下,倒灌入淮,黃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抬高,將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窪地連成一片,匯聚成湖。
3、大築高家堰(洪澤湖大堤)是洪澤湖完全形成的人為因素,也是決定性因素。
(8)洪澤湖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據《淮河史話》記載:大約300萬年前,洪澤湖地區原是黃海海灣的一部分,是古淮河下游所經過的地方。由於長江、黃河、淮河所挾帶的大量泥沙在各自入海口沉積下來,堆成了河口三角洲,後來逐漸發展擴大,形成了不斷向海洋伸展的三角洲平原,而海岸線也就逐漸由陸地向海洋推進。
與此同時,海流所挾帶的泥沙又在三角洲沖擊平原沿岸的海灣地區堆積下來。這樣,年復一年的沖擊和堆積,終於將這一淺海灣與大海隔絕開來,封閉成一個個瀉湖,這就是洪澤湖的胚胎。洪澤湖最早只是由破釜塘、白水塘、阜陵湖、泥墩湖和萬家湖等幾個小湖盪組成,范圍很小。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代勞動人民將破釜塘、白水塘等幾個小湖泊加築堤堰,墾湖為田,開渠引水灌溉,加之從1194年到1855年,歷史上660多年黃河奪淮,長期造成洪水泛濫,以及戰爭的破壞,使原來湖區面積逐年擴大。
其中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黃淮地區連降70天暴雨,黃淮並漲,古泗州城被洪澤湖淹沒後,從而形成了今天面積達2069平方公里的浩浩洪澤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洪澤湖
❾ 洪澤湖風景區的景區歷史
由於巨流大川的沖擊,海灣退成了內陸,留下了許多湖泊與水塘。公元616年,隨煬帝乘船「游幸」江都,一路乾旱,途經破斧塘時,適逢大雨,一時興起,便將破塘改名為洪澤浦。唐代的洪澤浦,已是一片澤園,遂又改名洪澤湖。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黃淮並交,洪水暴漲,明祖陵、泗洲城和周圍許多村莊均侵入湖底。明清兩代,為了維護南北水上交通,不斷對東岸防洪大堤加固增高,洪澤湖遂成為著名的「懸湖」。據測,洪澤湖底層是海拔10米左右,洪澤湖大堤東的地面只有海拔4~8米,所以古有「倒了高家堰(洪澤湖大堤),清淮(原清江市、淮安府)不見面」的民謠流傳。
❿ 洪澤湖水域經歷了哪些發展
洪洚湖在江蘇省的西北部,位於淮河的中游,其外形好似一隻昂首展翅的天鵝。水,面浩瀚,面積為1805平方公里,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洪澤湖湖盆的前身是古代渴湖。由於新構造運動的斷裂上升,以及泥沙的淤積和陸地,的不斷向海推進,渴湖退居內陸,並分化為無數小的湖泊,史書上有記載的有:破釜澗、白水塘、富陵塘,泥墩湖、方家湖及成子湖等。這些湖泊多有水道相連。隋煬帝乘船游江南,路經破釜澗,時遇大雨,便把破釜澗改稱為洪澤浦,洪澤湖之名由此而來。據歷史記載,從公元1575~1855年的280年間,洪澤湖大堤曾決口140餘次,每次決口,江蘇里下河二帶頓成「澤國」,特別是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在黃、淮兩水的襲擊下,古泗洲城淪於水下。京劇「虹橋贈珠」就是描寫古泗洲城被洪水吞沒的神話故事。
洪澤湖是淮河流域一大蓄水庫。湖水全賴東岸大堤作為屏障,湖底比東部平原要高出4~8米,是一個「懸湖」。洪澤湖大堤古稱高家堰,建於東漢(約公元200年),原為壬堤,長30里,自公元1194年黃河奪淮後,湖面擴大,堰堤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後經明永樂、萬曆年間數次修築,土堤延伸至蔣壩,為現今洪澤湖大堤的雛形。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在大堤的北段改用塊石護坡,到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才完成塊石護坡,形成「堤堰有建瓴之勢,城郡有釜底之形」。在大堤中並築有仁、義、禮、智、信五個減水壩,備大水泄洪之用,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治水智慧的結晶。
洪澤湖年平均水位為12.10米(蔣壩水位站),湖泊蓄水量達24.4億立方米,水位年內變化幅度為1.24~4.14米,湖泊平均永深僅135米,局部最大水深達4.75米。
注入洪澤湖的河流主要有淮河、渫潼河、濉河、安河和維橋河等,這些河流大多分布在湖的西部。在人湖各河流中,以淮河為最大,最大人湖水量為26500立方米/秒;來水量占人湖總水量的70%以上,是洪澤湖水量補給的主要來源。
新中國成立後,湖區人民經過幾十年的奮斗,使洪澤湖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沿湖先後建起了三河閘、二河閘及高良澗閘,並建成了蔣壩和高良澗兩處船閘,此外,還全面整修了洪澤湖大堤,開挖了蘇北灌溉總渠、二河和淮沭新河,形成了蓄泄兼籌的樞紐工程。現在的洪澤湖已變成為淮河下游的一大蓄水庫,每年由灌溉總渠輸出的水量約70~140億立方米,灌溉面積已擴大到1800餘萬畝。
洪澤湖水生生物資源豐富,湖內盛產梅鱭、銀魚、鯉、鯽、鯿、鉑、草、青、鰱魚及烏魚等,此外尚有蝦、蟹、螺、蚌和鱉等。50年代洪澤湖水產最高年產量曾達4200萬斤,現今的產量只有當時產量的半數。在魚產量中銀魚和梅鱭的產量扶搖直上,1969年梅鱭收購量為37萬斤,1971年增至170萬斤,1977年高達317萬斤。
洪澤湖的水生植物以湖西分布較多,蘆葦比較集中分布在淮河人朔尾閭的沙灘上,總面積約有6萬余畝。所產蘆葦。除直接外運作建築材料和造紙工業的重要原料外,湖區不少鄉鎮還利用蘆葦加工成蘆席外運,此外,湖區還產芡實和蓮籽,1971年收購蓮籽約8萬斤。1953年三河閘建成前後,洪澤湖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有較大的變化。1953年以前不少湖面大型水生植物茂密,蓮藕、芡實豐盛,有「雞頭(芡實)、菱角半年糧」之說,可見其產量之多。三河閘建成後,湖泊水位顯著提高,不少洲灘被水所淹,大大地縮小了其分布的面積。目前除湖西尚茂密外,大部分湖面已成為開敞的水面了。
興建水利設施,使洪澤湖的水產資源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水利方面的效益是巨大的。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大力恢復和增殖水產資源,以達到綜合利用湖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