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肥鄉有多久的歷史
今肥鄉縣境域,春秋時先屬衛,後屬晉,戰國歸趙。趙惠文王時,為嘉許遇難犧牲的相國肥義,把肥鄉作為他的封地,命名肥邑。後肥鄉史稱肥邑。
秦屬邯鄲郡。西漢於縣境內東北部置列人縣,屬廣平國。征和二年(前91年),在西南部設即裴侯國;地節三年(前67年),在西北部設邯溝侯國;二侯國均屬魏郡。〔新〕王莽時,改列人縣為列治縣,更即裴為即是。東漢廢即是、邯溝兩侯國,列治縣復名列人縣。建武十三年(37年)改屬鉅鹿郡。建安十七年(212年),再屬魏郡。
三國魏黃初二年(221年),析列人、邯溝縣地始置肥鄉縣(其境域是由邯溝侯國和列人縣西部構成),「其故城在今肥鄉縣西二十二里」;與列人縣同屬廣平郡。晉肥鄉、列人兩縣均屬司州廣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斥漳縣(今曲周)並入列人縣;太和二十年(496年),列人縣又分出斥漳縣。列人縣、肥鄉縣民屬相州。東魏天平元年(534年),肥鄉縣並入臨漳縣,屬魏郡。北齊時,列人縣廢。
隋開皇十年(590年),復置肥鄉縣,縣城遷於今址。十六年(596年),於縣東部原列人縣地設立立清漳縣。大業三年(607年),肥鄉、清漳兩縣屬武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肥鄉縣改屬紫州;四年(623年)屬磁州;六年(621年)屬名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屬廣平郡。至德二年(757年),改屬名州。
會昌三年(843年),清漳縣並入肥鄉縣。至明、清、民國三代,肥鄉縣境域「東西廣袤八十里,南北延袤四十里。」其四至是:「西至邯鄲梨林堡界三十五里,南至成安縣霧睹營(也名霧觀寺,即今店上)界十五里,東至廣平縣李白營界三十五里,北至永年縣大由村界(現屬曲周縣)二十八里。」
五代肥鄉縣屬名州。宋、金,屬河北西路名州。天會七年(1129年),肥鄉縣領新安鎮。(另有一說:五代屬洛川,宋屬廣平武安郡,金屬廣平郡)元屬中書省廣平路。明屬京師廣平府。清屬直隸省廣平府。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漳水沉城,縣治東遷舊店營(今東營)。雍正九年(1731年),縣治遷回原址。此後,縣城未再變遷。
民國2年(1913年),肥鄉縣屬直隸省冀南道,民國3年(1914年)改屬大名道;民國17年(1928年)屬河北省;民國26年(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六督察區。同年10月18日(農歷九月十五日),日本侵略軍侵佔縣城,建偽政權。
民國27年(1938年)5月31日,肥鄉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冀南抗日軍政委員會,後屬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同年8月,屬冀南第二專員公署;不久,屬冀南第三專員公署。民國29年(1940年)2月,成立邯(鄲)永(年)肥(鄉)邊區(相當縣級)。同年10月,邯永肥邊區撤銷,成立永(年)肥(鄉)(後改為功岑縣)。此時,肥鄉縣的境域只有現在境域的二分之一,這是肥鄉縣有史以來轄區最小的時期。民國32年(1943年)3月,成立磁(縣)肥(鄉)辦事處(後改稱磁肥縣)。民國33年(1944年)8月,功岑縣撤銷,並入肥鄉縣。民國33年(1944年)8月,肥鄉縣二區24個村劃歸永年縣。民國34年(1945年節8月,磁肥縣撤銷,所轄原肥鄉縣村莊,歸肥鄉縣建制。民國36年(1947年)7月,肥鄉縣第六區劃歸永年縣。
民國37年(1948年)5月,肥鄉縣屬華北人民政府冀南第三專員公署。民國38年(1949年)8月,屬河北省人民政府邯鄲地區。建國後,肥鄉縣隸屬邯鄲專區。1958年7月30日,廣平縣並入肥鄉縣。1958年10月,同年10月,撤銷肥鄉縣,將其所轄的行政區域除天台山公社劃歸永年縣外、其餘部分全部劃歸曲周縣(屬邯鄲專區)。1960年5月,曲周屬邯鄲市。
1961年6月1日,恢復肥鄉縣建制,永年縣將原肥鄉縣所轄的天台山、張達、白落堡、辛安鎮、大西韓、大寺上6個人民公社劃歸肥鄉縣。1962年3月1日,原廣平縣從肥鄉縣分出,同年又將趙村、積善2村再劃回肥鄉縣。此後,肥鄉縣境域邊界、形狀和面積沒有變化。1970年屬邯鄲地區,1993年屬邯鄲市至今。
B. 董仲舒的生卒年份
董仲舒簡介
漢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他的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其後,任江都易王劉非的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的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此後,居家著書,朝廷每有大議,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問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
「天」的學說在董仲舒哲學體系中,「天」是最高的哲學概念,主要指神靈之天,是有意志、知覺,能主宰人世命運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屬性賦予天,使其神秘化、倫理化。同時,董仲舒吸收陰陽五行思想,建立了一個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宇宙圖式。認為陰陽四時、五行都是由氣分化產生的,天的雷、電、風、霹、雨、露、霜、雪的變化,都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董仲舒又把天體運行說成是一種道德意識和目的的體現。認為天任陽不任陰,好德不好刑。四季的變化體現了天以生育長養為事的仁德。董仲舒給天體加上了道德的屬性,自然現象成為神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甚至日月星辰、雨露風霜也成了天的情感和意識的體現。
天人感應說
董仲舒天人感應說有兩個要點:
神學的災異譴告說。認為「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惕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對策》)。災異譴告,被認為是天對君主的愛護和關心。
「天人同類」、「天人相副」說。認為「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地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類相召》)。上述兩點往往交錯或一道出現。天人感應說牽強附會,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有礙人們正確地認識自然和社會。他宣揚這一學說,也包含著限制君權、維護封建地主階級長遠利益的目的。
人性論
人性論在天人感應的基礎上,董仲舒提出了他的人性理論。他認為人是宇宙的縮影,是天的副本。認為人是宇宙的中心,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人,人的性情稟受於天。他比附說:「天兩,有陰陽之施,身亦兩,有貪仁之性。」他還指出,人與禽獸不同,具有先天的善質,但這種善質是潛在的,要經過教育才能轉化為人道之善。董仲舒將性劃分為「三品」,認為「聖人之性」是善性,「斗筲之性」是下愚者,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名性。他認為被統治者的大多數屬於「中民之性」,需要統治者加強道德教育。
倫理學說
董仲舒對先秦儒家倫理思想進行了理論概括和神學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綱」「五常」為核心,以天人感應和陰陽五行說為理論基礎的系統化、理論化的倫理思想體系。他認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現,他說「陽貴而陰賤,天之制也」,「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從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出發,董仲舒把人性看成是人「受命於天」的資質,並明確指出人性包括「性」與「情」兩個方面。他認為,性表現於外則為仁,可以產生善;「情」表現於外則為貪,可以產生惡。因此,必須以「性」控制「情」,「損其欲以輟其情以應天」。人性雖然體現了天,可以產生善的品質,但這只是就其可能性而言,只有接受「聖人」的道德教育,然後才可以為善。所以必須以道德教化的「堤防」,阻止「姦邪並出」。
董仲舒繼承了先秦時期孔子、孟子的義利觀,提出「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主張,強調義重於利。在志與功的關繫上,他強調志,主張「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認為動機(志)不善就可以懲罰,不必等到釀成事實。
歷史觀和社會政治思想
董仲舒認為,歷史是按照赤黑白三統不斷循環的。每一新王受命,必須根據赤黑白三統,改正朔,易服色,這叫新王必改制,但是「大綱人倫,道理、政治、教化、習俗、文義盡如故」,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則,是不能改變的。「王者有改制之名,無易道之實」。這種「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思想,以後成為封建社會綱常名教萬古不滅的僵死教條,起了阻礙社會發展的作用。董仲舒生活的時代,土地兼並日趨嚴重,階級矛盾日益劇烈。官僚、貴族、侯王憑借封建特權,對土地進行大規模的掠奪,種種違法逾制行為十分嚴重。針對這些情況,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廢除鹽鐵官營等措施,主張減輕對農民的剝削和壓迫,節約民力,保證農時,使土地和勞動力有比較穩定的結合,以緩和階級矛盾,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鞏固大一統的封建國家,這些建議和主張在當時有進步意義。董仲舒把儒學神學化,為當時封建制度提供了主要的理論根據。因而被尊為群儒首,成為漢代和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理論家。董仲舒著作很多,據《漢書·董仲舒傳》稱:「凡百二十三篇」,外加說《春秋》的《玉杯》等數十篇十餘萬言。現在尚存的有《春秋繁露》及嚴可均《全漢文》輯錄的文章兩卷。
C. 通州區牛堡屯東永和屯村積善堂是誰家的啊通州區牛堡屯東永和積善堂的歷史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D. 梁邱李氏的歷史
梁邱李氏雖地處偏遠,可是富在深山有遠親。他們先後同莒縣莊家、蘭山尹家、車輞宋家、馬庄王家等地主聯姻,形成掌管一方政治經濟的士紳勢力,人稱大家門官宦人家。 其後代遍居魯南蘇北三市,數十萬人口。
費縣梁邱關陽李氏家譜輩分
目前20代排列表
克功逢殿堂 秉景忠秀常
存仁延余慶 建義欽一方
以下是後續60代
明法襄太舜 利貞開其源
定鼎盛先漢 成化超群賢
怡念祖澤昊 悅廣頌歌傳
為國獻英華 興家啟瑞端
正誠勤敬恆 修齊治平全
善積增幅瑞 名美益揚宣
E. 下橋鎮的歷史沿革
下橋圩形成於明正德年間,原稱隆盛市(圩),後因址傍省道公路橋——下 橋而改稱下橋市(圩)。明清時期屬積善鄉。民國20年(1931年)為六區的板橋鎮;民國29年屬 一區;民國30年10月,隸屬青橋鄉,稱下橋保。1950年5月改設徐四區,領行政村5個;1957 年12月31日,撤區後改稱下橋鄉,領高級農業社6個;1958年10月成立下橋人民公社(又東方紅公社),轄生產大隊18個;1983年改為下橋區;1987年改稱下橋鎮。
F. 誰知道積善橋
積善橋是延慶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古橋。該橋位於三里河村北,建於沽河之上。清同治年間由本地人集資建成,因其造福鄉民,方便交通,故名「積善橋」。
民國十三年(1923年)曾進行過修復。
G. 崑山積善新村到崑山朝陽區有多少路程
沒有多遠,只有十幾公里,開車也就30分鍾多一點。
H. 河南省安陽縣銅冶鎮積善村到山西省壺關縣西街有多少公里
諾誰算過?我知道銅冶到積善
I. 古鏞鎮的介紹
古墉鎮位於將樂縣中部,總面積167.8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位於縣城金溪河北岸,為將樂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福銀高速公路、省道金泰線、嶺文線縱貫境內,並在下村設高速公路互通口和在積善村設停車區。1991年8月,山門、洋坊村恢復行政村建制。2005年,全鎮轄3個社區居委會、13個村委會、76個村民小組,有10724戶33277人。 鎮政府所在地為縣城。五代十國閩天德三年(964年),將樂升縣為州時,縣城西郊有西台山,形如覆鍾,取名「鏞州」,後因歷史悠久改稱「古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