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韓國人不懂漢字 那他們怎麼看古書籍 怎麼了解歷史
因為去漢化所以韓國在文化傳承上遲早要出現問題的,好多年輕人連古跡上的匾額,楹聯都看不懂,但至少戶籍上自己的漢字名字能看懂。至於樓上那位說看懂古籍是專家的事的,你是中國人嗎?上過高中嗎,或者說你高中畢業了嗎?一個合格的中國高中畢業生憑借工具書先秦古文看懂個七七八八沒問題的,只是你有沒有興趣看而已。
❷ 給我推薦一下了解韓國歷史的書籍,各種方面的都可以
《漫話韓國——漫話各國歷史系列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中日韓三國共同歷史讀本 》《文化韓國 》《文化震撼之旅韓國 》《當代韓國史(1945-2000)》《地球漫步——韓國 》《韓國——外國習俗叢書 》
❸ 韓國的歷史教科書到底是怎樣的
最新韓國歷史研究成果概括:
1、韓國的歷史超過9200年,從公元前7197年的桓國開始。
2、韓國祖先桓國的領土包括整個中國(包括東三省、中原、西藏、新疆、中國沿海、台灣等等)。
3、韓國人的祖先九黎是從公元前3898年建國的。
4、韓國人的祖先九黎本來占據包括整個中國的廣大領土,後來由於華夏漢族的崛起,九黎領土逐漸萎縮,但韓國人的祖先仍然占據包括東北三省、朝鮮半島、河南河北、山東半島以及中國沿海等等廣大區域。
5、九黎以後,檀君在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鮮(檀君朝鮮)。
6、檀君朝鮮的領土包括滿洲、朝鮮半島、日本、琉球(台灣)、山東、安徽、江蘇等等。
7、古朝鮮(檀君朝鮮)的人口有1.8億(可能是人類最早的人口普查),估計當時地球上的哺乳動物中的大部分都是「古朝鮮人」。
8、從公元前7197年桓國開始,經過九黎、檀君朝鮮,一直到中國的元朝前,山東半島一直在韓國人的統治下,所以孔子當然應該是韓國人。
9、唐朝時的中國沒有出海口,中國大陸沿海全部被高句麗、百濟、西新羅、倭國
(日本)佔領了。
10、倭國(日本)從漢朝開始,經過唐朝、宋朝,日本一直佔領著台灣和琉球。
❹ 請大家介紹一部講述韓國歷史的書籍
如果你懂朝鮮語,最好是看李丙燾的《韓國史古代篇》(到統一新羅為止)。翻譯成漢語的,在淘寶應該能找到李丙燾的《韓國史大觀》和李基白的《韓國史新論》(這兩個應該是通史了)。
在國內,韓國史是比較冷門的,所以相關書籍不是很好找,而且很多書根本慘不忍睹,比如延邊大學作為教材的《朝鮮簡史》凈是抄襲的北朝鮮的歷史書。所以,最好還是看韓國正統的歷史學家(不是所謂在野史學家,《大朝鮮帝國史》的作者連在野史學家都算不上,應該是一個漫畫家)寫的斷代史或通史。
❺ 韓國人是怎麼學歷史的
韓國古籍大都是用的漢字,韓國普通人的漢字水平大家都知道的。那麼問題來了,韓國人是怎麼學自己的歷史的?
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問題:
1.韓國普通人怎麼學習自己的歷史的?社會上把古籍大規模地翻譯成韓文了嗎?
2.普通韓國人看過多少古籍原書(包括翻譯過的)?
3.韓國的大學里歷史專業學生需要學漢語(文言文)嗎?
總覺得,就算是普通人看翻譯過的古籍,也難以完全離開漢字吧,但是他們的水平……額……比起日本來實在是太差了
❻ 韓國的古籍都是漢文,普通韓國人是怎麼學歷史的
就跟其他國家的普通人一樣,韓國的普通人也是在學校通過老師的教導和翻閱歷史教科書來學習的韓國的歷史。
從三國時代一直到朝鮮時代為止,韓國古人都是用漢文寫的書,因此在韓國有一隻受過嚴格訓練、精通漢文和韓文的隊伍在進行將漢文翻譯為韓文的工作,這個工作在韓國被稱為「漢文古典飜譯」。
在韓國有很多水平很高的研究所在進行這項崇高的工作,這其中又有許多受訓於有著600年儒學傳統的成均館大學的「儒學科」或者該校的跨學科培訓項目「漢文古典飜譯協同課程」。
❼ 我想找關於韓國歷史的書,尤其是關於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的歷史。哪些書有詳細介紹,請推薦!謝謝~
漫話韓國》
作者:(韓)李元馥 著,(韓)朴惠園 譯
出版:中信2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清代的《李朝實錄》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中日韓三國共同歷史讀本 》
《文化韓國 》
《文化震撼之旅韓國 》
《當代韓國史(1945-2000)》
《地球漫步——韓國 》
《韓國——外國習俗叢書 》
❽ 韓國的歷史有多久么韓國學生學習歷史么
韓國(確切的說應該叫朝鮮)
多災多難的韓國歷史
韓國傳說中的始祖-檀君在公元前2333年在平壤定都,國名叫朝鮮(古朝鮮)。之後經歷了三國(新羅,高句麗,百濟)時期-公元1世紀-公元667年、統一新羅時期(668-935)、高麗王朝時期(918-1392)、李氏朝鮮時期(1392-1910)、日本統治時期(1910-1945)、大韓民國時期(1945,8-現在)。
在這個歷史進程中韓國作為弱小國家,受到了列強的數百次侵略,其中給當時的老百姓帶來深重災難的戰爭是從1592年至1597年日本侵略韓國(朝鮮)的壬辰倭亂。通過韓國的歷史發展進程我們可以感覺到其歷史發展特點中形成的民族性。多災多難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韓國人。
高麗王朝時期(918-1392)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668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一1910年),它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契丹、蒙古、和日本人等外來國家的入侵。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樂浪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Korea」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末能實現收復失地的心願,但卻取得了輝煌的文化成就,其青瓷的發明和佛教的興盛則廣為人知。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年,即比德國谷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便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一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版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塊之多,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這些被稱為《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歷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斗,這些矛盾使高麗王朝走向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於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高麗仍淪為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一個世紀之久.。
李氏朝鮮時期(1392-1910)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為了消除在高麗時期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用儒教代替了佛教。朝鮮統治者以老成持重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利用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社會運動狀態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因素。當時社會崇尚研究學問,鄙視工商業。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得到了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國文字即「訓民正音」。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鼓勵下創制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年青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他通過崇尚儒教來提高他的統治地位。此後,儒教便支配了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李舜臣將軍
1592年 ,日本入侵朝鮮王國 , 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李舜臣將軍(1545-1598),一位在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1598年,隨著日本大臣豐臣秀吉的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終於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的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 , 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日本統治時期(1910-1945)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與西方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1910年,日本強佔了韓國,開始對韓國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語授課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犧牲了生命。
三一獨立運動
盡管「三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在中國上海成立了韓國臨時政府,並在當時的滿州一帶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國家節日。
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以前,韓國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一直過著悲慘的生活。在殖民統治期間,日本統治者對韓國和其人民實施經濟上的瘋狂掠奪。當日本靠從韓國掠奪的財富暴富起來的時候,韓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日趨惡化。
大韓民國時期(1945,8-現在)
1945年8月15日,韓國人民歡欣鼓舞地迎來了國家的光復,但他們並沒能高興多久。因為光復並沒有帶來韓國人民英勇奮斗渴望實現的目標,那就是國家獨立。相反,出現了一個意識形態沖突的分裂國家。由於美國進控制了韓半島南方,蘇聯控制了韓半島北方,韓國人民為建立一個獨立國家所作出的努力又付之東流。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半島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國家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項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無情地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
❾ 我想了解韓國的歷史,有什麼書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嗎
希望能幫助到你,這些寫的很客觀,希望你也客觀點看看……《漫話韓國》作者:(韓)李元馥 著,(韓)朴惠園 譯出版:中信2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清代的《李朝實錄》《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中日韓三國共同歷史讀本 》《文化韓國 》《文化震撼之旅韓國 》《當代韓國史(1945-2000)》《地球漫步——韓國 》《韓國——外國習俗叢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