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醫的歷史有多少千年了
中醫學,亦稱「漢醫」,是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族,由漢族創造的傳統醫學,以古代中國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主導中醫幾千年,現代專業中醫院校都是教和學古典中醫理論,千年不變,功力深厚,定力無邊。
(1)中西醫有多久歷史擴展閱讀:
中醫學目前是否為最早的傳統醫學還無法確定。中國的中醫學自稱其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並嘗試草葯,神農炎帝更是嘗盡百草,並且用茶來解毒。
相傳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國的軒轅黃帝寫下了人類第一部醫學著作——《黃帝祝由科》。
在中國, 後世人在《黃帝祝由科》的基礎上不斷增補刪改,逐漸形成了後世的《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並從祝由科里將純粹的醫葯分離了出來,形成了後來的中醫學。而其中的《黃帝內經》則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一防病養生保健康的預防醫學觀點。
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國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醫院和醫療制度,周代的醫療機構設有醫師、上士、下士、府(管葯庫)、史(管記錄)、徒若幹人。下面又分食醫(管飲食衛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四種。
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時期名醫輩出,秦國有名醫醫緩與醫和,齊國有長桑和他的徒弟扁鵲。
扁鵲發明了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並總結為「四診」方法,即「望、聞、問、切」。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
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者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者不治。
春秋戰國時流行的主要醫學著作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這七本,合成「七經」。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專門法醫——"令史"。秦律規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則上都要進行屍體檢驗,司法官如果違法不進行檢驗,將受到處罰。
到了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已經非常完備,名醫則有太倉公淳於意和公乘陽慶。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和華佗。
張仲景完善了中醫的辨證理論,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醫學大師,被尊稱為醫聖。他著有《傷寒論》、《療婦人方》、《黃素方》、《口齒論》、《平病方》等等醫書,最終流傳下來的醫書被後人編纂為《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問世了世界上最早的兩本兒科專著,即王末鈔的《小兒用葯本草》和徐叔響的《療少小百病雜方》。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醫令秦承祖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醫學院。
到了公元6世紀,隋朝完善了這一醫學教育機構,並命名為「太醫署」,署內分醫、葯兩部,太醫令是最高官職,丞為之助理,下有主葯、醫師、葯園師、醫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師生最多時達580人之多。
北宋年間,隨著中國與阿拉伯之間貿易的高度發展,阿拉伯香葯也開始大量輸進中國,一次輸入的阿拉伯乳香竟以萬斤計,伊斯蘭醫葯學也隨之對中國產生明顯影響。
傳統中醫自古不分科,但在北宋年間,太醫院在培訓醫生時也如古希臘和阿拉伯醫學那樣,分成了內、外、婦、兒、口腔等十三科,這可能是受到阿拉伯-伊斯蘭醫學的橫向影響。
傳統中醫以湯葯為主,但北宋的《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卻大量增加了丸、散、膏、酊的處方,如《乳香圓》、《阿魏圓》等。
在明朝(1368年-1644年),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成書,這本書不僅是葯物學專著,還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方面的知識。《本草綱目》刊行後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及越南等亞洲地區,在公元17、18世紀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
清初至鼎盛時期,醫葯學進步所表現在很多方面,基本上是明朝醫葯盛況的延續。如對經典著作的研究、本草學、方劑學、診斷治療學、醫案整理等,均較明朝更成熟。
各家學派的紛爭也逐漸緩和,大多醫家能采各家之長折衷於臨床。但也不乏固守《內經》、《難經》、《傷寒論》,而批評金元以後一切新說的醫學,這與當時考據學盛行不無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醫
Ⅱ 現在為什麼西醫比中醫火。中醫在我們國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因為 急功近利的人多 西醫見效快 故 西醫火。殊不知西醫副作用大解決一個問題會產生新的問題。中醫講究辯證治療重在治本 缺點是見效慢 且診病沒有西醫用儀器檢查的准確(神醫除外)對需要動大手術的疾病無能為力。總之中西醫各有利弊,看病應該中西醫結合而不應該互相攻擊。
Ⅲ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歷史沿革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始建於1952年,原名「北京市永定路醫院」,1989年4月經北京市批准更名為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1994年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准為北京中醫葯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2012年1月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准為國家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單位,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綜合性公立二級甲等醫院。
Ⅳ 西醫到中國多少年了
19世紀以來,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下,西醫通過多種渠道傳入中國。鴉片戰爭前,東印度公司的醫生郭雷樞、李文斯敦等在廣州、澳門一帶向華人行醫,將西醫傳入中國。1835年,伯駕在廣州創辦近代中國第一所教會醫院。此後,教會醫療事業不斷拓展。1876年,新教在華所辦教會醫院有16所、診所24所,1905年分別達到166所和241所。同時,傳教士還翻譯出版西醫書籍,創辦一系列教會醫學院校和護士學校。洋務運動開始後,中國人也開始興辦近代醫療事業,但起步晚、進展慢。晚清時期,也有少數中國人因出國時受西方文化影響,或因接觸通商口岸的外國私人醫生而認識和接受了西醫。相比之下,教會醫療事業是晚清影響最大的西醫事業,它與其他因素一同影響了中國人西醫觀的演變。
晚清中國人接受西醫的過程
關於晚清中國人對西醫的接受,熊月之在《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中指出:中國人接受西醫經歷了「疑忌-接觸-試用-對比-信服」五個環節。這無疑是對晚清中國人接受西醫的總體態勢的精闢概括,但就不同地區不同的人群而言又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首先是不同階層在接受西醫時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一般而言,在接觸西醫之初,下層社會往往走在前列。由於西醫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下層社會生活貧窮,較少受主流文化的影響,因此他們進入教會醫院時顧忌較少,較早接受了西醫治療。伯駕在第一季度的醫院報告中就說,「除極少數之外,病人都表達了完全的信任。」中上層人士則不同,他們一般都有較優越的生活條件,可以聘請名中醫治病,再加上文化上的優越感,促使他們對「夷人」的醫學嗤之以鼻,有些人則是因「疑忌」而不接受西醫。但是,下層社會求西醫治療的靈驗,久而久之對中上層社會也產生影響,特別是在中醫治療同種疾病無效時,西醫治療就成為可能。1840年前後,在大量下層群眾求伯駕治病的影響下,不少官紳也常請伯駕治病。
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前,教會醫療事業在向其他地方推進時,並沒有發生因中國人疑忌西醫而發生的教案,這表明中國人一開始並不反對西醫。1860年以後,教會醫療事業向內地拓展時,開始與頻繁發生的教案發生聯系。雖然西醫在某些方面易引起中國人的猜疑,但反教者的惡意宣傳往往是引發教案的主因。不過經過一段時間,西醫很快為當地一般民眾接受,接著中上層開始接受。可見,內地和沿海在接受西醫時均表現出「下層社會在先,中上階層在後」的情形。如在19世紀末的蘇州,「中戶以上不樂西醫」。就個人而言,李鴻章可謂典型。他在19世紀60年代初就接觸到西醫;1879年,他的夫人生病,天津中醫均束手無策,後經傳教士馬根濟和郝維德治癒,至此他才接受西醫。
其次是不同地區在接受西醫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很明顯,最早接受西醫的地方是最先舉辦教會醫院的通商口岸。接著,由於西醫的靈驗得到體現,加上人員往來、信息流通,周邊地方一些對西醫素無所知的人也主動前往接觸西醫。如雒魏林在上海行醫之初,蘇州、松江等周邊城市都有人前去治病。
1860年後,教會醫療事業開始向內地滲透,影響不斷增強。中國社會流動性也日趨增強,信息傳播的速度、范圍超過以前。在此背景下,西醫信息傳播到了許多地方。在以排外著稱的湖南,早在1879年就有人對西醫感興趣。據郭嵩燾日記載,當年長沙中醫夏洛林向他索要西醫書,他將《內科新說》、《西葯略釋》等四本醫書送給夏氏。在封閉的四川,19世紀80年代成都的羅定昌就很想獲得上海出版的西醫書,1886年終於購得《全體新論》、《婦嬰新說》,後據此撰著了《中西醫粹》。可見,19世紀七八十年代,內地中國人通過信息傳播對西醫已有所認識和接受。
在內地已有人對西醫感興趣時,西醫在沿海地區並未被普遍接受。據《教會新報》載:19世紀70年代初,在廣州、上海、寧波、福州等地的西醫院,有病接受治療的人「實多佩服,惟不敢就醫者亦很多」。19世紀70年代,上海的仁濟醫院、格致書院都很難找到合適的中國人學西醫,《格致匯編》答復杭州讀者說:華人開設公病院還太早,因為中國人不明醫理,「西醫之法眾人不信」。因此,在19世紀70年代,通商口岸也只是在較大程度上接受了西醫,而通商口岸的附近地區對西醫的認識和接受還處在起步階段。到19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西醫事業的發展、中國社會的開放,通商口岸華人對西醫的認識在實用和學理上均有很大的進步,這時西醫也開始為當地人普遍接受。進入20世紀,西醫逐漸為內地一些主要城市接受。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承認西醫,西醫在中國才算真正立足。
晚清中國人對西醫認識的變化
接受西醫並不等於說完全認識了西醫,晚清中國人在長期接觸的過程中逐漸正確地認識了西醫。
起初,大多數中國人對西醫缺乏深入的接觸和了解,他們信奉西醫的一個原因就是「喜西醫之簡便與西葯之奇異」。在沒有科學地認識西醫之前,很多中國人在治病上自作主張。一些人根本不遵醫囑,有人經常把開的葯一次吃完,有的人在病情好轉後就不再繼續治療,很多人不敢接受西醫麻醉手術。
在學理上,中國人起初對於西醫的理解是相當片面的。較早從學理上對西醫進行評判的是潘仕成。他在《全體新論·弁語》中說:《全體新論》有所創見,但與《靈樞》、《素問》有不同之處,只能是「一家之言」。他對西方的解剖學也存有懷疑,認為它是解剖死人而得出的,不能反映活人的真實情況。開始時,中國人往往從表象出發,認為西醫長於外科,內科不精,對一些外科手術也感到奇異。至於西葯,很多人認為它比中葯「猛烈」。隨著教會醫療事業的發展、醫學著作的流傳、醫學教育的開展,中國人對於西醫的認識逐漸加深。1884年《全體通考》出版時,中國人對西方解剖學的認識就與以往大不相同了。當時為之作序的有廣壽、榮祿、陳蘭彬、張斯桂等人。廣壽評曰:「中國學醫者,由此悟入,將見施針用葯不爽毫釐。此書之功豈不大哉。」同時,中國人對西醫內、外科的態度也發生變化。俞樾在《中西內症玄機·序》指出:「吾華之爭羨西醫也,莫不稱其精於外科,而不知其內科尤精」;西醫之所以精於內科就是因為它對生理解剖有準確的了解。中國人對西葯的認識也不斷加深,不僅認識到中、西葯的不同,還認識到西醫用葯的內在差別。
可見,晚清中國人對西醫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由片面粗淺到全面精到的過程。
晚清中國人的中西醫觀
在接受和認識西醫的過程中,晚清中國人產生了四種不同的中西醫觀。
(一)信奉西醫而排斥中醫。晚清出身教會醫學教育的西醫大都持這種觀點,轉而信奉西醫的人中也有持此觀點者。如吳汝綸在信奉西醫後對中醫即大加排斥,說《靈樞》、《素問》、《本草綱目》等醫書都不足據;西醫解剖學相當准確,葯品又多由化學家所定,所以「百用百效」。他認為中醫遠不如西醫,宋以後的一些醫書「盡可付之一炬」。吳氏的看法過分誇大西醫,完全否定中醫,是一種極端的看法。
(二)主張中西醫會通。一些信奉西醫的人比較中西醫,認為西醫可補中醫之不足,形成以下兩種中西醫會通主張。一是認為中西醫各有所長,主張二者會通。李鴻章在《萬國葯方·序》中說:中國醫學和醫葯均有不足之處,西醫的長處在於醫學教育、醫葯、解剖學上。他還認為西醫解剖學在某些方面同中國傳統醫書有相合之處。鄭觀應認為中西醫各有短長,「棄短取長,中西合璧,必能打破中西界限,彼此發明,實於醫學大有裨益。」此外,李經邦、陳熾、鍾天緯、許克勤等人均持此種觀點。朱沛文等近代名中醫也持這種主張。另外,教會醫學教育培養出來的醫生也有人持這種主張,蘇州醫學傳教士柏樂文的學生顧福如就是例證。二是認為中西醫可以互補,但西醫有許多不足,會通應以中醫為主。這以唐宗海為代表,他在《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中提出「集靈、素諸經,兼中西義解之,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衷歸於一是。」但他又說,西醫在葯物、用葯、解剖學、外科治療等方面遠不及中醫。
(三)有限地肯定西醫,實際上反對或不接受西醫。這以朱一新和陳虯等人為代表。朱氏在《無邪堂答問》中說:「醫學則中國針石之技,久而失傳,西醫擅長在此。其內科之學,遠不如中國。」同時,他還從體質差異和醫理不同來反對西醫。陳虯雖承認西醫的疫病來源於病菌之說,卻又說「其實中國古籍皆已引而不發」,事實上他並沒有接受西醫。這種觀點反映了對待西學上的「西學中源」。
(四)堅持中醫排斥西醫。在反對西醫的中國人中,有的是從保存國粹出發來反對西醫的,有的是出於利益考慮而反對西醫。如19世紀七八十年代東北、浙江的一些中醫和官紳為了自身利益,製造謠言煽動群眾來反對西醫。葉德輝在《西醫論》一文中則說基督教在利用醫學傳教上成效很大,要有所防備,並從生理解剖、華夷之辨、醫理和醫葯不同等方面提出反對西醫的五個理由,最後提出要振興中醫。
綜上所述,晚清中國人西醫觀的演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西醫的沖擊之下,中醫一統的局面被打破,從而造成了近代中國人醫葯觀的多元化格局。這對近代中國醫學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Ⅳ 中醫的發展歷史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
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
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
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5)中西醫有多久歷史擴展閱讀:
中醫文化的發展-歷史名醫:
一、中醫的起源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帶),與黃帝結盟擊敗蚩尤。中華兒女將炎帝和黃帝奉為華夏始祖。
「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農氏為了醫學實踐和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醫學的基礎,後人為紀念他。
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中醫源自於原始社會,發源於黃河流域。
二、中醫理論的奠定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著有《難經》。開啟了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方式的醫療里程,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醫臨床的靈魂
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四、中醫的變革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發明了茵陳蒿治療黃疸病的方法。
創辦了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五禽戲」,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可以說華佗開啟了中醫臨床的重要變革。
五、中醫理念的進步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
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婦女和兒童單獨設科的,(這也是最早的提倡婦女兒童保護意識的)。
他是第一個完整闡述「醫德」的人,也是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的,第一創建巴豆排毒的,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
六、中醫的完善
李時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
考古證今,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葯物1518種,其中植物1195種,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葯方11096種。
附葯物形態圖1100多種,糾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補充了不足,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學著作。
Ⅵ 中西醫結合的發展階段
中西醫結合研究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①20 世紀60-70年代的臨床與實驗研究開創階段。其特點是臨床各學科開展中西醫結合防治研究,全面顯示出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在臨床上主要採用辨證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並開展實驗研究,已經出現一批如針刺麻醉、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和治療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②20世紀80年代的臨床研究與基礎研究深化發展階段。初步運用動物模型和實驗研究觀察手段,把證和經絡的研究推到一個更為深入的層次。③90年代以後中西醫結合學科建設發展階段。198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中西醫結合」設置為一級學科,招收中西醫結合研究生,促進了中西醫結合學科建設;1992年,國家標准《學科分類與代碼》又將「中西醫結合醫學」設置為一門新學科,促進了中西醫結合研究把學科建設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和歷史任務。
Ⅶ 中西醫的考試時長是多久呀
中西醫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採用三站式考試的方式。考區、考點按照《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實施方案》的要求設立實踐技能考試基地,考生在實踐技能考試基地依次通過"三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內完成全部考站的測試。
中西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考試於8月24、25日舉行,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中西醫助理醫師考試時間為1天,分2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