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惠州有多少年歷史

惠州有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2-08 23:19:19

⑴ 惠州有多少年歷史

惠州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端。惠州市東部與廣東省河源市、汕尾市交界,南部與南海大亞灣相鄰,與香港隔海相望,西部與廣東省深圳市、東莞市、廣州市接壤,北部與廣東省韶關市毗鄰。惠州市總面積為10,922平方公里;2003年全市人口327萬(其中戶籍人口286.3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590.97億元,進出口總額131.31億美元;行政駐地為惠城區。

惠州在廣東的位置
市政府駐地 惠城區
面積
- 總面積
- 佔全省面積%
- 全省面積排名
10,922平方公里
6%
第8位
人口
- 總人口
- 佔全省人口%
- 人口密度
286.36萬人(2003)
3.9%
450人/平方公里
行政級別 地級市
行政區劃 5個縣級行政區
郵政編碼 516000
電話區號 0752
車牌代碼 粵L

歷史沿革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在惠州設立循州總管府,始有地方一級行政區劃。

宋朝天禧四年(1020年)由禎州改為惠州,始有「惠州」之稱。

1963年始設立惠陽專區、惠陽地區。1988年撤銷惠陽地區,惠州市升為地級市。

氣候
惠州市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橫貫全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平均氣溫為19.5℃-22.5℃。南臨南海大亞灣,有海岸線223.6公里,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四季宜人。

行政區劃

惠州市行政區劃圖惠州原為1區4縣(市),2003年3月6日開始所轄縣級「惠陽市」撤銷,成立市轄「惠陽區」,至此全市行政區劃為2區3縣:

2區:惠城區和惠陽區
3縣:惠東縣、博羅縣和龍門縣
民族和語言
惠州市居民主要是漢族,除漢族外還有少量的瑤族、畲族等少數民族人口。

惠州漢族人中,大多數是客家人,此外還有鶴佬人和廣府人。客家人分布於全市各縣、區,鶴佬人分布於博羅、惠陽、惠東,廣府人分布於龍門、博羅。 惠州本地的語言也以客家方言為主,在部分地區亦流行粵方言和閩方言,此外在惠東平海等地,有軍聲等較有特色的方言。

在惠州的惠城、博羅、龍門等地,有一系列稱為「本地話」的語言(東江本地話),它們在語言學上依具體情況分屬於客家方言和粵方言,但它們與一般的客家話或粵語又頗為不同。惠城話正是東江本地話的代表。

經濟
2004年惠州市國民生產總值(GDP)為685.14億元。其中,農業、工業、第三產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12.1%,57.1%,30.8%,以工業所佔的比重最主。人均GDP為23642元。

在農業方面,以水稻、梅菜、甜玉米、馬鈴薯、韭黃、荔枝和年桔等種植業為主,是一個有眾多三高農業基地的市。其中梅菜是惠州最有特色的農業產品,因此惠州被譽為「中國梅菜之鄉」。

在工業方面,電子信息製造業所佔的比重最高,為59.5%,成為惠州的第一大工業產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品所佔的比重為11.2%,是第二大工業產業。塑料製品業、金屬製品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皮革及其製品業、紡織服裝業等產業緊跟其後。TCL集團、德賽集團、華陽集團是惠州市最大的三個工業企業。

旅遊
惠州臨山靠海,自然景色悠美,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景點有:有羅浮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惠州西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平海海龜自然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惠東古田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惠東平海古城(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龍門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還有溫泉湯泉和風光旖旎的海灘。

文化
惠州市最有特色的文化是客家文化和東坡文化。客家文化是指惠州市內眾多客家人從中原遷居過來時形成的文化,包括客家習俗、客家美食、客家建築等。而東坡文化是指宋朝蘇東坡1094年來惠州後所創作的詩詞而構成的文化。

交通
深惠高速公路、廣惠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與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一起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陸路網路。市內還惠州機場和惠州港,陸、水、空交通都非常方便。

⑵ 惠州以前的歷史是什麼

東江和西枝江在惠州城交匯,兩江夾著的地方,形成了一個東平半島有又稱橋東半島。在這個半島上,自古便是一個縣城的所在地,它便是以前的惠陽縣。
這個半島,老惠州人都習慣稱之為「縣城」,而橋西這邊,則稱為「府城」,因為它是惠州府的所在地。
惠陽縣古稱歸善,據歷史記載,縣城的歷史比府城還要久遠。 橋東歷史上是歸善縣府所在地,有一千多年歷史,歷來是東江流域水陸貨運集散地。蘇東坡等幾百位歷史名人曾寓居橋東,留下了豐富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橋東的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工業生產突飛猛進,1978年工業產值僅430萬元,利稅25萬元,2002年底工業產值增至11.7億元,創利稅2681萬元,分別增長272倍和107倍。先後建成了東湖、華寶、平南、小金口、松山東盟、文頭嶺等較大規模的工業區,涌現出年產值超億元、生產全國名牌產品的惠州市富紳服裝實業有限公司、惠州寶柏包裝有限公司、惠州新安制衣有限公司、惠州金山電裝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
農村也從單一的農業生產發展成為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三高農業為龍頭,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的新農村,2002年農民人均收入達5500元。
橋東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備,轄區內文化教育、健康娛樂、客貨交通運輸、農貿產品批零、特色飲食一應俱全,小區實行綜合治理,樓院管理規范、完善,是安居樂業的風水寶地。東湖花園、新世界長湖苑、金沙俊園等高尚住宅小區均落戶橋東,深受廣大市民青睞。改革開放以來,橋東新建、改造了十多條馬路和上板塘、下板塘等住宅小區,還建成了東坡公園及東西枝江兩岸的濱江公園、老年人活動中心和中心幼兒園等,為廣大居民創造了良好的休閑、活動場所,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同步發展。橋東致力實施市、區兩級政府的「退二進三」策略,將工業區設立於三環以外,轄區內發展兩個產業行業帶,即以東平水果市場為龍頭的水果、農副產品批發行業以東湖花園、長湖苑為龍頭的住宅產業群,努力把橋東建設成為生活居住、經商購物、投資辦廠、安全文明的寶地。

⑶ 惠州歷史

1907年6月2日 廣東惠州七女湖起義

惠州起義是由同盟會會員鄧子瑜領導的反對清朝統治的武裝暴動。
義和團運動失敗後,為了適應當時中國形勢的發展,1905年8月,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日本東京成立了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革命同盟會(簡稱同盟會),作為領導全國革命的政黨。同盟會是由許多原有的革命團體,如興中會、光復會、華興會等組成的,加盟者有數百人,孫中山被推選為總理。
同盟會成立後,在我國南方發動了多次起義,他們計劃先取廣東,再取廣西,逐步佔領南部7省,然後再北出長江,把反清火種撒向全國各地。在籌劃潮州起義時,為了分散清軍的注意力,孫中山派鄧子瑜在惠州地區發動起義。鄧子瑜曾在新加坡經營旅館業,惠州的會黨逃到南洋時,大多去投靠他。因此,鄧子瑜在惠州的會黨中威信很高。1907年6月2日,鄧子瑜委派陳純、孫隱等人在距離惠州20里的七女湖聚眾豎旗發動起義,劫奪了清軍防營槍械,擊斃清軍多人,攻佔了一些墟、村。各處會黨紛紛響應,參加與清軍的戰斗。起義軍發表檄文說:「洋洋中國,盪盪中華,千邦進貢,萬國來朝。夷人占殺,此恨難消。」起義軍來去飄忽,所向披靡,多次擊敗清軍。這次起義共持續10多天。最後因為寡不敵眾,起義軍埋掉槍械,自行解散。起義失敗後,鄧子瑜被香港華民政務司勒令離境。領導起義的另外兩個人,陳純逃亡香港,轉赴南洋,孫隱於1909年被清政府廣東當局殺害。
包括惠州七女湖起義在內,同盟會從成立起,連續發動領導了8次起義,但因為沒有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去做艱苦、深入的發動和組織工作,搞單純的軍事冒險,這些起義都以失敗而告終。然而每次起義都沉重打擊了清朝的反動統治,擴大了同盟會在群眾中的政治影響,激發了全國人民的反清情緒,起到了宣傳革命、振奮人心的作用。

(人民網資料)

⑷ 惠州的歷史沿革


市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等貝丘遺址,出土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飾有繩紋、方格紋、雲雷紋、夔紋等紋飾的夾砂、泥質陶片。
先秦時期屬百粵(越)范圍。春秋戰國時期,惠州一帶的文化已有一定的發展水平,並與中原文化息息相關。在博羅散屋村出土過一組大小相近、形制、紋飾相似的7件青銅甬鍾;博羅的蘇屋崗遺址曾採集和出土了青銅斧、矮圈足陶豆以及一批以夔紋為特徵的印紋陶器,在其附近還出土過兩件戰國青銅編鍾。據史料記載,在今惠州市區及博羅北部一帶,戰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名叫「縛婁」的小國,但不久即在諸侯兼並戰爭中消失。21世紀曾挖掘出規模較大的「縛婁遺址」 。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在今博羅「縛婁」族居地置傅羅縣後,今市境為南海郡傅羅縣(吳末甘露元年改傅羅為博羅,另割置欣樂縣,此為歸善縣的前身)的一部分。
西漢前期近百年間,處於趙氏南越國治理之下。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統一嶺南,結束南越國統治。
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梁化郡,設循州總管府,轄粵東的循、潮二州。總管府建於木山之阜,即今惠州市中山公園。隋煬帝即位後,將循州改為龍川郡。劉岩建立南漢之後,設禎州管轄歸善、博羅、河源、海豐四縣,州治所在惠州。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趙禎之諱,把州名改為惠州。
東晉析南海郡置東官郡,博羅縣先後析置海豐、欣樂、安懷3縣,博羅、欣樂兩縣隸南海郡,而安懷縣隸東官郡。
南宋,安懷、欣樂兩縣隸東官郡,博羅縣隸南海郡。至南齊,安懷縣改名懷安縣,博羅縣析置羅陽縣隸南海郡。至梁天監二年(503年),南海郡析置梁化郡,設郡治於梁化屯(在今惠東梁化)。懷安縣並入欣樂縣,羅陽縣並入博羅縣。博羅縣與欣樂縣同隸梁化郡。博羅縣治遷至浮碇岡(今博羅縣城)。這是今惠州境內首次設置的郡治。陳禎明二年(588年),欣樂縣改名歸善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梁化郡,在今市境置循州。隋大業三年(607年),循州改稱龍川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循州。唐代曾易名雷鄉郡、海豐郡。南漢乾亨元年(917年)改置禎州。
宋天禧四年(1020年)改稱惠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為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明弘治九年(1496年),設立龍門縣,隸廣州府。
1949年12月設東江專區,1950年1月撤銷,惠陽縣劃屬粵東行政區,博羅、龍門兩縣劃屬粵中行政區,至1956年1月這3縣同隸新設立的惠陽專區。1958年4月,惠陽縣析惠州鎮置惠州市(縣級)、析縣東部置惠東縣。同年11月龍門縣並入增城縣,隸屬廣州市。11月、12月先後撤銷惠州市、惠東縣,仍劃歸惠陽縣。1959年3月惠陽專區撤銷,惠陽、博羅兩縣劃歸佛山專區。1961年10月恢復龍門縣,亦劃歸佛山專區。1963年7月恢復惠陽專區,惠陽、博羅、龍門3縣劃歸惠陽專區。1964年10月惠陽縣再析惠州鎮設惠州市(縣級),1965年7月恢復惠東縣。1970年10月惠陽專區改稱惠陽地區,轄區未變,惠陽、惠東、博羅、龍門4縣及惠州市仍隸之。1975年3月龍門縣劃歸廣州市。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惠陽地區建制,分設惠州、東莞、汕尾、河源4個地級市。惠州市管轄惠城區、惠陽縣、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1994年5月惠陽撤縣改市(縣級),由惠州市代管;至2003年3月又撤市設區,隸惠州市,6月10日掛牌。
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1994年惠陽撤縣設市(縣級)。
2003年惠陽撤市設區。惠州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2015年10月,國務院同意將惠州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⑸ 關於惠州歷史

惠州是廣東省歷史名城。有1700多年的歷史。1990年在區內出土的一窩近30個恐龍蛋化石,證明7000萬年前,這里已是陸地沼澤地帶。迄今為止,全市考古發現山崗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其出土文物說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惠州境內設有博羅縣;到隋開皇11年(公元591年)嶺南設有廣州、循州(今惠州)兩個總管府統領諸州;唐代時粵東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漢乾亨元年(公元917年)這里為禎州治所,宋真宗天禧4年(公元1020年)為避太子趙禎諱,改「禎」為「惠」。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元代置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惠州在隋唐已是「粵東重鎮」,至今1400多年,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從唐到清末一千多年間,有43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留下了96處遺址和2100多件文物。北宋年間傑出的文學家、書畫家蘇軾(號東坡居士)在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被朝延貶謫到惠州。他寓惠三年,創作了大量詩文,籌辦了很多有益百姓的好事。惠州因東坡的到來而聞名遐邇。
秦朝為南海郡傅羅(或作博羅)縣
東晉為南海郡博羅、酉平、欣樂三縣
南北朝劉宋王朝--為南海郡和東官郡的博羅、酉平、安懷、欣樂四縣南齊王朝--為南海郡和東官郡的博羅、羅陽、酉平、懷安(即安懷並改為東官郡治)、欣樂(現在的羅陽鎮)五縣梁、陳王朝--梁朝時設循州(今惠州,府治惠州市區),梁化郡(轄懷安、歸善縣--由欣樂縣改,今惠陽縣地),博羅、羅陽二縣
隋朝隋朝地方政區分州、縣兩級,後改為郡、縣兩級制廣東同設廣州、循州兩個總管府,大業年間改為南海郡、龍川郡(轄歸善--郡治,現在的惠州府城、河源、博羅、興寧、海豐五縣)
唐朝唐朝地方政區分道、州、縣三級循州,隋之龍川郡,武德五年曾改循州總管府,管循、潮二州,貞觀二年廢府,天寶元年改為海豐郡,乾無元年復改為循州。轄歸善(州治)、博羅、河源、海豐、興寧、雷鄉(今龍川地)六縣。州治現惠州府城
五代十國南漢王朝--改循州為湞州,轄歸善(州治)、海豐、博羅、河源四縣,州治現惠州府城
宋朝宋朝地方政區分路、州(府、軍)、縣三級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趙禎諱,改湞州為惠州。轄歸善(州治)、海豐、河源、博羅四縣,州治現惠州府城
元朝元朝地方政區分省、道、路(府、州)、縣四級,小省無道惠州路,轄歸善(路治)、博羅、河源、海豐四縣,路治現惠州府城
明朝明朝地方政區分司、府(州)、縣三級惠州府,洪武元年立,由元代之惠州路、循州合成。轄歸善(府治)、博羅、長寧(今興寧)、永安(禽紫金山)、海豐、龍川、長樂(今新豐)、興寧、連平州、河源、和平,共一州10縣。府治現惠州府城
清朝清朝地方政區分道、府(州)、縣(州、廳)三級惠州府,清初領連平州和歸善、博羅、長寧、永安、海豐、龍川、長樂、興寧、河源、和平10縣。雍正九年(1731年)從海豐縣分設陸豐縣,十一年改長樂、興寧二縣歸嘉應直妹州。共為一州9縣。府治現惠州府城
民國1912年惠州府與歸善縣合並改名為惠陽縣1915年--屬潮循道,潮循道即為原潮州府、惠州府、嘉應直隸州,共25縣,道治先設於潮州,後遷到澄海縣屬的汕頭1936年--改為第四行政督察區,轄惠陽(區治)、博羅、陸豐、河源、紫金、新豐、龍門、海豐8縣。區治現惠州府城1947年--改為第五專署行政督察區,轄惠陽(區治)、博羅、陸豐、河源、紫金、龍門、海豐7縣。區治現惠州府城
共和國1949年--東江專區,轄惠陽(專區駐地)、增城、紫金、連平、和平、陸豐、博羅、龍門、河源、龍川、海豐,共11縣1958年--設惠州縣級市,4月設惠東縣1959年--撤銷惠陽專區,並入佛山、韶關、3汕頭個專區。撤銷惠州市,改為惠州鎮,劃歸惠陽縣管轄,惠東縣並入惠陽縣;龍門縣並入增城縣1963年--恢復惠陽專區,轄惠陽、博羅、寶安、東莞、增城、龍門6縣1964年--10月恢復惠州市(縣級)1970年--惠陽專區改為惠陽地區1975年--11月,惠陽地區的增城縣和龍門縣劃歸廣州市管轄1979年--3月,原屬惠陽地區的寶安縣改設深圳市(地級)1984年--惠陽地區,轄惠州市(縣級)惠陽、紫金、各平、連平、河源、博羅、東莞、惠東、龍川、陸豐、海豐,共1市11縣1988年--經國務院元月7日批准,撤銷惠陽地區,改稱惠州市(地級),原惠州市改稱惠城區。惠州市轄惠城區、惠東縣、惠陽縣、博羅縣、龍門縣,共一區4縣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1994年--惠陽撤縣設市(縣級)2003年--惠陽撤市設區。至此惠州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⑹ 惠州發展歷史

字數有限,打不下這么多,請看:http://ke..com/view/77258.htm

⑺ 廣東省惠州市有著怎樣的歷史

惠州是廣東省歷史名城。1990年出土的一窩近30個恐龍蛋化石,證明7000萬年前,這里已是陸地沼澤地帶。迄今為止,全市考古發現山崗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其出土文物說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土地上繁衍、生息。

惠州惠州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先秦時期屬百粵(越)范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在今博羅「縛婁」族居地置傅羅縣後,今市境為南海郡傅羅縣(後稱博羅縣)的一部分。西漢前期近百年間,處於趙氏南越國治理之下。公元前111年(漢元鼎六年),漢武帝統一嶺南,結束南越國統治。東晉析南海郡置東官郡,博羅縣先後析置海豐、欣樂、安懷3縣,博羅、欣樂兩縣隸南海郡,而安懷縣隸東官郡。南宋,安懷、欣樂兩縣隸東官郡,博羅縣隸南海郡。至南齊,安懷縣改名懷安縣,博羅縣析置羅陽縣隸南海郡。至503年(梁天監二年),南海郡析置梁化郡,設郡治於梁化屯。懷安縣並入欣樂縣,羅陽縣並入博羅縣。博羅縣與欣樂縣同隸梁化郡。588年(陳禎明二年),欣樂縣改名歸善縣。

惠州589年(隋開皇九年),廢梁化郡,在今市境置循州。607年(隋大業三年),循州改稱龍川郡。622年(唐武德五年)復為循州。唐代曾易名雷鄉郡、海豐郡。917年(南漢乾亨元年)改置禎州。1020年(宋天禧四年)改稱惠州。1279年(元至元16年)改為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1496年(明弘治九年),設立龍門縣,隸廣州府。

1912年(民國元年)歸善縣改名惠陽縣。1914年6月,惠陽、博羅兩縣屬潮循道,龍門縣屬粵海道。1920年廢道後,先後隸東區善後督辦處或綏靖處(臨時政區)。1925年7月,隸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區。1932年1月,隸屬東綏靖區。1936年,隸屬廣東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7年隸屬第五專署行政督察區。1949年(民國38年)2月後,惠陽、博羅兩縣隸屬第二行政督察區,龍門縣隸屬第六行政督察區。

惠州新中國成立後,市境行政區劃及其隸屬多次調整。1975年3月龍門縣劃歸廣州市。

⑻ 惠州至今有多少年歷史

歷史沿革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在惠州設立循州總管府,始有地方一級行政區劃。

宋朝天禧四年(1020年)由禎州改為惠州,始有「惠州」之稱。

1963年始設立惠陽專區、惠陽地區。1988年撤銷惠陽地區,惠州市升為地級市。

⑼ 廣東省惠州市的歷史介紹。

惠州,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縛婁古國在羅浮山下的東江之畔開創嶺南文化之風氣。

市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等貝丘遺址,出土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飾有繩紋、方格紋、雲雷紋、夔紋等紋飾的夾砂、泥質陶片。

根據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就已經在惠州境內的東江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惠州的遠古文明。

先秦時期屬南越范圍。春秋戰國時期,惠州一帶的文化已有一定的發展水平,並與中原文化息息相關。在博羅散屋村出土過一組大小相近、形制、紋飾相似的7件青銅甬鍾。

博羅的蘇屋崗遺址曾採集和出土了青銅斧、矮圈足陶豆以及一批以夔紋為特徵的印紋陶器,在其附近還出土過兩件戰國青銅編鍾。

據史料記載,在今惠州市區及博羅北部一帶,戰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名叫「縛婁國」的小國,但不久即在諸侯兼並戰爭中消失。21世紀曾挖掘出規模較大的「縛婁遺址」。

兩千年來,先後有400 多位歷史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這其中包括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中國古代醫學家、化學家、將道家學派宗教化的重要人物葛洪,一代文豪蘇軾等等。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此領導過革命活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周恩來在此指揮過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役。

近代史上惠州更是涌現了廖仲愷、鄧演達、葉挺等革命先驅,以及中國現代音樂奠基人之一的廖尚果、廖輔叔等文化名人。

(9)惠州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惠州歷史名人:

1、葉夢熊

葉夢熊(1531--1597),字男兆,號龍塘,改龍潭,又號華雲。明代廣東惠州府城萬石坊(今屬惠城區)人。

嘉靖四十四年中進士,歷任贛州知府,安慶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備,山東布政使,巡撫貴州、陝西、甘肅。

因戰功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升任兵部尚書,轉南京工部尚書,是惠州明代著名的三尚書之一。

2、廖仲愷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男,漢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廣東省歸善縣陳江鎮鴨仔埗鄉窯前村人(現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祖居廣東梅縣程江鎮,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共產黨的摯友。

擅長詩詞、書法,著作編為《廖仲愷集》、《雙清文集》上卷。

3、葉挺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州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

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惠州

⑽ 惠州的歷史有著怎麼樣的

惠州在隋唐已是「粵東重鎮」,至今1400多年,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在古代即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之稱,簡稱鵝城。

從唐到清末1000多年間,共有43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臨履惠州,留下了許多讓世人為之驕傲的歷史文化遺產。

閱讀全文

與惠州有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