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霍邱縣有什麼歷史名府

霍邱縣有什麼歷史名府

發布時間:2022-09-03 07:48:32

① 六安市從秦朝到現在的稱謂

六安,拼音:Lù ān,。六安地區建置歷史悠久,夏屬皋陶後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Lù)(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稱皋城。
西周至春秋,封國林立,境內先後屬英、六、舒蓼、舒鳩、舒庸等侯國。戰國時期,諸侯兼並,先後隸屬吳、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壽春(今壽縣城),稱郢,後亡於秦。
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今六安東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區屬衡山郡,置潛縣,其餘屬九江郡,置六縣、壽春、安豐三縣、郡治壽春。
楚漢相爭,項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黥布)為九江王,都六(Lù)(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漢。西漢行郡國制,初屬衡山國和淮南國。淮南國仍都六(Lù)。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漢高祖劉邦立少子劉長為淮南王,徙都壽春。今地區轄地,先屬九江國,後屬淮南國。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劉安、劉勃、劉賜等三人為淮南、衡山、廬江王。今壽縣和六安北屬淮南國,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屬衡山國,舒城縣屬廬江國。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賜謀反案發,二王自殺。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國內六縣、安風、安豐等縣首字,改衡山國為六安國,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沿用至今。以後郢國交錯,迭經興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區統屬揚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屬六安國,析置六縣、蓼縣、安風、安豐、陽泉等縣,國都六縣(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屬廬江郢,置潛縣、龍舒二縣,郡治舒縣(廬江縣兩南);壽縣和六安縣南部部分地區屬九江郡,置壽春、博鄉、成德三縣,郡治壽春。
東漢分屬九江郡、廬江郡。九江郡置壽春、成德二縣,廬江郡置六安、潛縣、安風、陽泉、安豐、雲婁、龍舒等縣,統歸揚州刺史部管轄。

三國時期,分屬魏淮南郡、廬江郡、安豐郡。淮南郡,置壽春、成德二縣,郡治合肥;廬江郡置六安、博安、陽泉縣,郡治六安;安豐郡置安風、蓼、安豐、雲婁等縣,郡治安風(今霍邱河口附近)。
西晉時期,今壽縣和六安縣北部部分地區屬淮南郡,置壽春、成德縣,郡治壽春,州治先在壽春(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後遷建鄴(晉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壽縣安豐塘西部和霍邱縣城東湖東部的淠河兩岸,屬揚州廬江郡,置六縣、潛縣、陽泉、舒縣、龍舒五縣,郡治舒縣(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屬豫州安豐郡,置安風、松滋、蓼、安豐、雲婁等縣,郡治安風(今霍邱縣邵崗鄉許集)。
東晉十六國時期,今轄地屬東晉,壽縣屬淮南郡,郡治壽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壽縣安豐塘西部和霍邱縣城東湖以東淠河兩岸,屬廬江郡,郡治舒縣(今舒城),兩郡統屬揚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屬豫州義陽郡,郡治弋陽(今光州)。
南北朝時,今六安地區先屬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屬南豫州,州治當塗。繼屬南朝齊,齊建武四年(497年)壽縣、霍邱、金寨以及六安縣北部地區屬豫州,析置開化、蒙縣、雍丘,安豐、北樵、小黃、松滋七縣,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縣的南部地區屬南豫州,置潛縣、舒縣、州治當塗。再屬南朝梁,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壽縣屬豫州,州治梁郡(壽縣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區屬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縣城)。霍邱縣屬安豐州,州治安豐郡(今霍邱縣河口附近)。繼屬北朝魏、齊。
隋朝,開皇初年(581年)改岳安縣為霍山縣,十九年置霍邱縣,分屬淮南郡、廬江郡,淮南郡析壽春、安豐、霍邱縣,郡治壽春;廬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開化五縣,郡治合肥(今合肥市)。
唐朝,分屬廬州和壽州。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廬江縣地置舒城縣。二十七年新置盛唐縣,治在騶虞城(今六安市)。舒城縣屬廬州。壽州置壽春、霍邱、盛唐、安豐等縣。
五代十國,先屬吳國,繼屬南唐,後屬後周。
北宋分屬淮南西路壽州和廬州。壽州領壽春、安豐、六安、霍邱等縣,州治下蔡(今鳳台縣城)。廬州領舒城縣,州治合肥(今合肥市)。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縣為六安軍,直屬淮西路。
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軍為縣,升安豐縣為安豐軍,領原壽州境地,治所壽春。舒城縣屬廬州。端平元年(1234年)廢六安縣;景定五年(1264年)恢復六安縣、升設六安軍,直屬淮西路。
元朝,分屬河南行省安豐路和廬州路。安豐路,領壽春、安豐、霍邱3縣,治所壽春。廬州路領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縣,治所合肥。
明朝,分屬鳳陽府和廬州府。鳳陽府,領壽州和霍邱縣。廬州府領六安州(六安縣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縣。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設安徽省,分屬鳳陽府、潁州府和廬州府。壽州屬鳳陽府,霍邱縣屬潁州府,六安州、霍山縣和舒城縣屬廬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為直隸州,領霍山縣。
中華民國成立,改壽州為壽縣、六安州為六安縣,連同霍邱、舒城、霍山三縣均隸屬於省。民國3年至17年(1914~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屬安慶道,壽縣、霍邱屬淮泗道。隨後,取消道的設置。民國21年(1932年)壽縣、霍邱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六安、舒城、霍山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同年10月析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縣邊境的55個保設立煌縣,初屬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次年3月劃歸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7月,壽縣、霍邱由第四行政督察區劃入第三行政督察區,今全市轄境統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區改為第二行政督察區,駐地六安,轄區未變。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境內和西南邊區相繼成立多處縣級革命政權。民國19年(1930年)4月成立首屆霍山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0年,成立二屆霍山縣蘇維埃政府和霍邱縣蘇維埃政府以及舒(城)桐(城)廬(江)邊區、英(山)霍(山)邊區,五縣(六安、霍山、商城、羅田、英山)邊區蘇維埃政府。民國21年,改霍邱縣蘇維埃政府為紅城縣蘇維埃政府;合並英霍、五縣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五星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3年成立赤城縣和赤南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4年,成立舒(城)霍(山)潛(山)邊區蘇維埃政府。
解放戰爭期間,民國36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創建皖西根據地,今地區轄地分屬第二、第三兩專區。同年9月劃六安縣西南部成立獨山縣,改立煌縣為金寨縣。10月,以戶胡為中心成立霍固縣。11月,以毛坦廠為中心成立舒六縣,下旬將金寨縣劃為金西、金東兩個縣和金北辦事處。12月,成立壽六合霍縣。民國37年1月,劃六安東南鄉成立六合縣,劃霍山、英山、岳西三縣結合部,以太平畈為中心成立太平縣。12月,劃六安雙河以東,合肥巢湖以西地區成立肥西縣,與此同時,撤銷舒六、獨山、太平三個縣。民國38年1月22日,皖西行署第三專署移駐六安城,相應成立六安市。4月,第三專署改稱六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隸屬皖北行政公署,轄壽縣、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六南、六北、六安市。不久,六南、六北與六安市合並為六安縣,至建國前夕,六安專區領六安、霍山、舒城、壽縣、霍邱、金寨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安專區轄境未變。
1952年2月4日,增領肥西縣,4月12日,皖北行署與皖南行署合並成立安徽省,六安專署隸屬安徽省。
1958年6月21日,肥西縣劃歸合肥市,7月12日增領廬江縣。
1961年4月13日,肥西縣復由合肥市劃入六安專區管轄。
1965年7月14日,廬江縣劃歸巢湖專區。
1971年3月29日,改專區為地區,轄境未變。
1978年9月23日,成立六安市,隸屬六安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6月7日,肥西縣劃入合肥市管轄。六安行署領一市(六安市)六縣(六安、壽縣、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延至1985年底。
1992年12月,六安市與六安縣合並,稱六安市(縣級)。1999年9月,國務院批准六安撤地設市,原縣級六安市分設為金安區、裕安區。2000年3月,省轄六安市成立。到2007年,轄金安、裕安兩區和壽縣、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縣,以及省級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
2015年10月1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六安市葉集區,將霍邱縣的葉集鎮、三元鎮、孫崗鄉劃歸葉集區管轄,以葉集鎮、三元鎮、孫崗鄉的行政區域為葉集區的行政區域,葉集區人民政府駐葉集鎮花園路88號。
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國函[2015]206號)批復同意將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至此,形成今六安市行政區域。

② 霍邱縣古址在那

安徽省霍邱縣簡介

霍邱縣是安徽省六安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安徽省西部。西與河南省固始縣三河尖鎮、徐集、陳集等地相接壤、北與阜陽隔淮相望、東與六安、壽縣毗鄰、南與金寨相連。地處大別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屬低崗丘陵地區,北部為平原湖泊河流,是淮河中游的重點行蓄洪區。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商品糧生產試點縣,是安徽省九大水產基地之一。

安徽省霍邱縣地理位置

霍邱縣位於東經:115°50′至116°32′北緯:31°44′至 32°36′,霍邱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部,大別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東鄰六安、壽縣,西與河南省固始縣(三河尖、徐集、陳集、張廣等地)毗鄰,南與金寨接壤,北與潁上、阜南隔淮河相望。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屬低崗丘陵地區,北部為平地湖泊河流,是淮河中游的重點行蓄洪區。城西湖、城東湖、姜塘湖三大行蓄洪區(建國後區行蓄洪25次),總面積953平方公里,佔全省行蓄洪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調蓄洪水能力50億立方米。

安徽省霍邱縣行政區劃

1997年,霍邱縣面積3774平方千米,人口155.7萬,轄15鎮22鄉:城關鎮、、長集鎮、葉集鎮、河口鎮、姚李鎮、臨水鎮、周集鎮、馬店鎮、石店鎮、扈胡鎮、新店鎮、孟集鎮、洪集鎮、花園鎮、范橋鎮、孫崗鄉、三元鄉、眾興鄉、曹廟鄉、夏店鄉、岔路鄉、烏龍鄉、龍潭鄉、高塘鄉、白蓮鄉、邵崗鄉、馮井鄉、三流鄉、、潘集鄉、彭塔鄉、馮瓴鄉、宋店鄉、王截流鄉、姜家湖鄉、城西湖鄉、朱港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安徽省霍邱縣歷史沿革

據縣城東北5公里陳家埠鄉橋塘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推測,距今約6000年前縣境就有人類活動。

本縣古屬東夷(淮夷)。《尚書·禹貢》載地理位置屬揚州之域。《史記·夏本紀》載:禹封皋陶之後(偃姓)於英六。《正義》:「英即蓼也」,是為虞蓼子國,殷(商)屬徐州,《禹貢指南》 「殷割淮南江北以益徐」。西周仍為蓼國地(蓼故都在固始縣蓼城崗遺址),屬揚州之域。 春秋,魯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滅蓼設蓼邑屬楚。後又分蓼邑設雩婁邑(邑治在今固始縣陳淋鎮附近)和雞父邑(邑治在今金寨縣開順鎮)。

秦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後,未設縣,地屬九江郡,西楚(公元前206年)屬九江國。

西漢,在縣境設安風縣(治所在今城西湖鄉許集村)、陽泉縣(治所在今臨水集)屬淮南國九江郡。又在現霍邱固始之間設蓼縣(治蓼故城),安豐縣(治所在固始縣東南)、雩婁 縣(治所在固始縣黎集附近),歸屬如前。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淮南康王幼子劉 慶為六安王,以此五縣歸其轄。後又在現縣城北設義城縣,不久廢。

東漢因之,建武十年(公元34年),六安國省,以其縣屬揚州刺史部廬江郡。

三國為魏揚州地,屬廬江郡。文帝分廬江郡設安豐郡(治安風故城),以蓼、安豐、雩婁屬之。 西晉因之,改屬豫州安豐郡,以陽泉屬揚州廬江郡。東晉安帝時省安豐郡,遷安豐縣於原郡治所,屬弋陽郡,其餘縣皆不見記載。《晉書·地 理志》:「胡寇南下,百姓皆渡江,縣多廢,」 南朝·宋設安豐縣,復設雩婁縣屬安豐郡;又分安豐郡立左邊城郡,齊因之。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徙舊安豐於霍邱城置安豐州,又立決口縣(後改臨水縣治所在陽泉故城)。

自西晉以後,南北分裂,本縣境域時南時北,郡縣廢置無常。宋明帝泰始三年(公元467年)入魏。魏文帝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設安豐縣屬霍州安豐郡,宇樓縣屬霍州西邊城郡『南 > 齊曾一度歸南朝。東昏侯永元三年(公元501年),復入魏。梁武帝天監五年(公元506年)入梁。大同元年置安豐州,屬豫州霍邱戍。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入東魏,安豐郡廢。

隋開皇八年(公元588年),縣境設安豐(治所在霍邱壽縣之間,現安豐塘附近)。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始設霍邱縣(治現城關),屬淮南郡,安豐等縣均廢。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屬淮南道,並於霍邱縣置蓼州,別置松滋縣於縣治西40里灃 貞觀初屬壽春郡。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改霍邱縣為武昌縣,屬淮南道壽春府。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復名霍邱縣,屬淮南道壽春郡。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屬淮南鎮壽春郡。此後縣名無變。 五代時期,先屬吳,後屬南唐壽州。

北宋,開寶末年(約公元976年),屬淮南路壽州。熙寧中(約公元1073年),屬淮南 西路壽春府。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一度歸金,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屬淮南路安 豐軍。三十二年,屬淮南西路壽春府安豐軍(後改壽州)。

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安豐路總管府,後曾置淮南行省,尋 廢。至正中(公元1355年前後)),復置,霍邱屬之。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屬南直隸中都臨濠府(鳳陽府),後屬江南行省鳳陽府壽州。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屬江南省風潁六泗道壽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屬安徽省鳳陽府壽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屬安徽省潁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 升潁州為府,霍邱縣屬安徽省潁州府。

民國1年(1912)8月,屬安徽省第四區(駐阜陽)。

民國3年(1914) 6月至16年4月,屬安徽省淮泗道。

民國18年(1929)12月,中國共產黨在白塔畈領導農民暴動, 民國20年(1931) 2月成 立霍邱縣臨時革命委員會(後稱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1年(1932)6月,縣蘇維埃。代表會決議 改霍邱縣為紅城縣,屬鄂豫省皖西北道區。紅軍撤出縣境後,被國民政府恢復原縣名。

民國21年(1932)10月,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27年(1938)10月,屬安徽省第七 行政督察區。29年(1940)4月,屬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36年(1947) 9月,晉冀魯豫解放軍第二縱隊政治部決定成立南霍固縣(治葉 集),轄一鎮四區,一個月後撤銷。

民國36年(1947)10月,中共鄂豫區黨委和行署決定在本縣西部、南部和金寨北部及固 始東北部,分置霍邱、霍固兩縣,屬鄂豫區一分區。

民國37年(1948)6月,撤霍邱縣並入霍固縣,增設三河尖市(縣級),同屬鄂豫區一分區。

1949年1月,霍邱解放,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2月1日,撤霍固縣,以原霍邱縣區域恢復霍邱縣,歸屬如前。5月改屬皖北行 政區六安專區。

1952年皖南、皖北兩行政區撤銷,建安徽省,霍邱縣屬安徽省六安專區。

1971年3月, 六安專區改名六安地區,霍邱縣屬之。

1999年9月,國務院批准六安撤地設市,霍邱縣仍屬之。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③ 在古代時候現在的霍邱縣高塘是什麼地方

春秋,魯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滅蓼設蓼邑屬楚。後又分蓼邑設雩婁邑(邑治在今固始縣陳淋鎮附近)和雞父邑(邑治在今金寨縣開順鎮)。
秦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後,未設縣,地屬九江郡,西楚(公元前206年)屬九江國。
西漢,在縣境設安風縣(治所在今邵崗鄉許集村)、陽泉縣(治所在今臨水集)屬淮南國九江郡。又在現霍邱固始之間設蓼縣(治蓼故城)、安豐縣(治所在固始縣東南)、雩婁縣(治所在固始縣黎集附近),歸屬如前。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淮南康王幼子劉慶為六安王,以此五縣歸其轄。後又在現縣城北設義城縣,不久廢。
東漢因之,建武十年(公元34年),六安國省,以其縣屬揚州刺史部廬江郡。
三國為魏揚州地,屬廬江郡。文帝分廬江郡設安豐郡(治安風故城),以蓼、安豐、雩婁屬之。
西晉因之,改屬豫州安豐郡,以陽泉屬揚州廬江郡。
東晉安帝時省安豐郡,遷安豐縣於原郡治所,屬弋陽郡,其餘縣皆不見記載。《晉書·地理志》:「胡寇南下,百姓皆渡江,縣多廢。」
南朝·宋設安豐縣,復設雩婁縣屬安豐郡,又分安豐郡立左邊城郡。齊因之。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徙舊安豐於霍邱城置安豐州,又立決口縣(後改臨水縣治所在陽泉故城)。
自西晉以後,南北分裂,霍邱縣境域時南時北,郡縣廢置無常。宋明帝泰始三年(公元467年)入魏。魏文帝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設安豐縣屬霍州安豐郡;宇樓縣屬霍州西邊城郡。南齊曾一度歸南朝。東昏侯永元三年(公元501年),復入魏。梁武帝天監五年(公元506年)入梁。大同元年置安豐州,屬豫州霍邱戍。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入東魏,安豐郡廢。
隋開皇八年(公元588年),縣境設安豐(治所在霍邱壽縣之間,現安豐塘附近)。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始設霍邱縣(治現城關),屬淮南郡,安豐等縣均廢。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屬淮南道,並於霍邱縣置蓼州,別置松滋縣於縣治西40里灃河西岸高家埠。霍邱、松滋均屬蓼州。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蓼州和松滋縣均廢,仍屬壽州。貞觀初屬壽春郡。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改霍邱縣為武昌縣,屬淮南道壽春府。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復名霍邱縣,屬淮南道壽春郡。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屬淮南鎮壽春郡。此後縣名無變。
五代時期,先屬吳,後屬南唐壽州。
北宋,開寶末年(約公元976年),屬淮南路壽州。熙寧中(約公元1073年),屬淮南西路壽春府。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一度歸金,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屬淮南路安豐軍。三十二年,屬淮南西路壽春府安豐軍(後改壽州)。
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安豐路總管府,後曾置淮南行省,尋廢。至正中(公元1355年前後),復置,霍邱屬之。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屬南直隸中都臨濠府(鳳陽府),後屬江南行省鳳陽府壽州。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屬江南省鳳潁六泗道壽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屬安徽省鳳陽府壽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屬安徽省潁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潁州為府,霍邱縣屬安徽省潁州府。
民國1年(1912)8月,屬安徽省第四區(駐阜陽)。
民國3年(1914)6月至16年4月,屬安徽省淮泗道。
民國18年(1929)12月,中國共產黨在白塔畈領導農民暴動;民國20年(1931)2月成立霍邱縣臨時革命委員會(後稱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1年(1932)6月,縣蘇維埃代表會決議改霍邱縣為紅城縣,屬鄂豫省皖西北道區。紅軍撤出縣境後,被國民政府恢復原縣名。
民國21年(1932)10月,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27年(1938)10月,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29年(1940)4月,屬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36年(1947)9月,晉冀魯豫解放軍第二縱隊政治部決定成立南霍固縣(治葉集),轄一鎮四區,一個月後撤銷。
民國36年(1947)10月,中共鄂豫區黨委和行署決定在霍邱縣西部、南部和金寨北部及固始東北部,分置霍邱、霍固兩縣,屬鄂豫區一分區。
民國37年(1948)6月,撤霍邱縣並入霍固縣,增設三河尖市(縣級),同屬鄂豫區一分區。
1949年1月,霍邱解放,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2月1日,撤霍固縣,以原霍邱縣區域恢復霍邱縣,歸屬如前。5月改屬皖北行政區六安專區。
1952年皖南、皖北兩行政區撤銷,建安徽省,霍邱縣屬安徽省六安專區。1971年3月,六安專區改名六安地區,霍邱縣仍屬之。[2]
2016年,設立六安市葉集區。原霍邱縣的葉集鎮、三元鎮、孫崗鄉劃歸葉集區管轄。

④ 誰能否告訴我霍邱的歷史以及名人

霍邱的歷史

據縣城東北5公里陳家埠鄉橋塘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推測,距今約6000年前縣境就有人類活動。 本縣古屬東夷(淮夷)。《尚書·禹貢》載地理位置屬揚州之域。《史記·夏本紀》載: 禹封皋陶之後(偃姓)於英六。 《正義》: 「英即蓼也」,是為虞蓼子國,殷(商)屬徐州,《禹貢指南》 「殷割淮南江北以益徐」。西周仍為蓼國地(蓼故都在固始縣蓼城崗遺址),屬揚州之域。 春秋,魯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滅蓼設蓼邑屬楚。後又分蓼邑設雩婁邑(邑治在今固始縣陳淋鎮附近)和雞
霍邱縣主要活動圖集(19張)父邑(邑治在今金寨縣開順鎮)。 秦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後,未設縣,地屬九江郡,西楚(公元前206年)屬九江國。 西漢,在縣境設安風縣(治所在今邵崗鄉許集村)、陽泉縣(治所在今臨 霍邱縣市貌
水集)屬淮南國九江郡。又在現霍邱固始之間設蓼縣(治蓼故城),安豐縣(治所在固始縣東南)、雩婁 縣(治所在固始縣黎集附近),歸屬如前。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淮南康王幼子劉 慶為六安王,以此五縣歸其轄。後又在現縣城北設義城縣,不久廢。 東漢因之,建武十年(公元34年),六安國省,以其縣屬揚州刺史部廬江郡。 三國為魏揚州地,屬廬江郡。文帝分廬江郡設安豐郡(治安風故城),以蓼、安豐、雩婁屬之。 西晉因之,改屬豫州安豐郡,以陽泉屬揚州廬江郡。 東晉安帝時省安豐郡,遷安豐縣於原郡治所,屬弋陽郡,其餘縣皆不見記載。《晉書·地 理志》: 「胡寇南下,百姓皆渡江,縣多廢,」 南朝·宋設安豐縣,復設雩婁縣屬安豐郡;又分安豐郡立左邊城郡,齊因之。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徙舊安豐於霍邱城置安豐州,又立決口縣(後改臨水縣治所在陽泉故城)。 自西晉以後,南北分裂,本縣境域時南時北,郡縣廢置無常。宋明帝泰始三年(公元467年)入魏。魏文帝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設安豐縣屬霍州安豐郡,宇樓縣屬霍州西邊城郡『南 > 齊曾一度歸南朝。東昏侯永元三年(公元501年),復入魏。梁武帝天監五年(公元506年)入梁。大同元年置安豐州,屬豫州霍邱戍。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入東魏,安豐郡廢。 隋開皇八年(公元588年),縣境設安豐(治所在霍邱壽縣之間,現安豐塘附近)。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始設霍邱縣(治現城關),屬淮南郡,安豐等縣均廢。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屬淮南道,並於霍邱縣置蓼州,別置松滋縣於縣治西40里灃 貞觀初屬壽春郡。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改霍邱縣為武昌縣,屬淮南道壽春府。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復名霍邱縣,屬淮南道壽春郡。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屬淮南鎮壽春郡。 此後縣名無變。 五代時期,先屬吳,後屬南唐壽州。 北宋,開寶末年(約公元976年),屬淮南路壽州。熙寧中(約公元1073年),屬淮南 西路壽春府。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一度歸金,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屬淮南路安 豐軍。三十二年,屬淮南西路壽春府安豐軍(後改壽州)。 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安豐路總管府,後曾置淮南行省,尋 廢。至正中(公元1355年前後)),復置,霍邱屬之。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屬南直隸中都臨濠府(鳳陽府),後屬江南行省鳳陽府壽州。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屬江南省風潁六泗道壽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屬安徽省鳳陽府壽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屬安徽省潁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 升潁州為府,霍邱縣屬安徽省潁州府。 民國1年(1912)8月,屬安徽省第四區(駐阜陽)。 民國3年(1914) 6月至16年4月,屬安徽省淮泗道。 民國18年(1929)12月,中國共產黨在白塔畈領導農民暴動, 民國20年(1931) 2月成 立霍邱縣臨時革命委員會(後稱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1年(1932)6月,縣蘇維埃。代表會決議 改霍邱縣為紅城縣,屬鄂豫省皖西北道區。紅軍撤出縣境後,被國民政府恢復原縣名 。 民國21年(1932)10月,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27年(1938)10月,屬安徽省第七 行政督察區。29年(1940)4月,屬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36年(1947) 9月,晉冀魯豫解放軍第二縱隊政治部決定成立南霍固縣(治葉 集),轄一鎮四區,一個月後撤銷。 民國36年(1947)10月,中共鄂豫區黨委和行署決定在本縣西部、南部和金寨北部及固 始東北部,分置霍邱、霍固兩縣,屬鄂豫區一分區。 民國37年(1948)6月,撤霍邱縣並入霍固縣,增設三河尖市(縣級),同屬鄂豫區一分區。 1949年1月,霍邱解放,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2月1日,撤霍固縣,以原霍邱縣區域恢復霍邱縣,歸屬如前。 5月改屬皖北行 政區六安專區。 1952年皖南、皖北兩行政區撤銷,建安徽省,霍邱縣屬安徽省六安專區。 1971年3月, 六安專區改名六安地區,霍邱縣屬之。 1999年9月,國務院批准六安撤地設市,霍邱縣仍屬之。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霍邱的名人

丁奉(?-271)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霍邱)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年少時以驍勇為小將,經常奮勇殺敵,屢立功勛,此後又於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侵犯東吳的魏軍。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除掉了東吳的權臣孫綝,被加封為大將軍。 聞榮友,1955年生,安徽霍邱長集人。1975年參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文專業,歷任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機要處幹事、副科長、科長、一級巡視員,中央辦公廳一局業務處副處長,中央辦公廳機要局副局長(其間: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掛職任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2006年3月任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保密局副局長。 宋孟鄰,1913年生,安徽霍邱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霍邱縣委書記,江淮4地委、滁縣地委組織部部長。建國後,歷任皖北行署監委、安徽省監委副主任,中共安徽省委紀委書記、組織部部長、書記處書記,安徽省副省長。1974年11月4日逝世。 黎光,1917年生,安徽霍邱人。原名尹昌堯。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第25軍團宣傳隊隊長、第27軍團政委。參加了長征。1936年入陝北紅軍大學學習。後任陝北獨立1師團政委,八路軍留守兵團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5師團政委,華北軍區旅副政委,第18兵團副師長、師政委,川北軍區分區政委兼中共劍閣地委書記。1952年後歷任鐵路工程部隊師政委,鐵道部第4工程局局長,武漢鐵路局黨委書記,鐵道部政治部主任、副部長,基建工程兵副政委。2005年5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中共12大代表。 陳鶴橋,1914年生,安徽省霍邱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十七軍第三團政治處和紅二十八軍第八十二師政治部宣傳隊隊長,紅二十五軍和紅十五軍團政治部文印科科長。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四、五次反「圍剿」和長征。到達陝北後,參加了勞山、直羅鎮、東征、西征戰役。抗日戰爭時期,任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黨務科科長、上級幹部科政治處主任、太行陸軍中學政治委員,中共中央北方局秘書處處長,冀魯豫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太行區對日寇的反「掃盪」作戰和對日軍的反攻戰役。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中原軍區暨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進軍大別山、淮海、渡江戰役和進軍西南作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政治幹部管理部部長,第十四軍政治委員,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人民解放軍通信兵政治委員、黨委書記,第二炮兵政治委員、黨委書記,中共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是中共第十一次、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十一屆中央軍委委員,第六、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七屆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王冶秋,1909年生,安徽霍邱人。又名野秋。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曾任共青團北京市委秘書、霍邱縣委書記。1932年參加左聯。1941年後在馮玉祥處任教員兼秘書。1947年後任北方大學、華北大學研究員。建國後,歷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長、局長,國家文物局局長、顧問。中共11大代表。全國人大第3屆代表,第4、5屆常委。1987年10月5日逝世。 李華封,1916年生,安徽霍邱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霍邱縣委書記,津浦踟西4地委、通化地委組織組織部長,肇東縣委書記。建國後,歷任中共浮梁地委副書記,江西省人事廳副廳長,中南鎢礦局局長,江西省冶金廳廳長,中共南昌市委第2書記,江西省總工會主席,江西省第4、5政協副主席。1985年7月18日逝世。 李霽野,1904年生,安徽霍邱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教授。燕京大學肄業。1925年參加未名社。曾任孔德學院講師,河北女子師范學院、輔仁大學、重慶女子師范學院、台灣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南開大學教授、外語系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長、市文聯主席、市外國文學學會理事長,天津市第1、2屆政協副主席。第2-6屆全國政協委員。1997年5月4日逝世。 臧世凱:男,漢族,1952.9生,安徽霍邱人。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77年9月參加工作。歷任安徽省六安地區教育局幹部,合肥市科協秘書、辦公室副主任、副主席,市委駐肥東整黨聯絡組組長,市郊區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長、區委書記、政協主席。1993年5月任中共安徽省合肥市委常委。1994年12月任中共安徽省黃山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1997年1月當選為黃山市市長、黨組書記,同時任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主任。1998年9月任中共安徽省黃山市委書記、市長。1999年10月任中共安徽省黃山市委書記,後兼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2003年5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 王光宇:安徽霍邱人。1938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泗東、永城縣委書記,新四軍淮北路西獨立團政委,中共豫皖蘇三地委副書記。建國後,歷任中共阜陽地委書記,安徽省副省長,中共安徽省委書記、副書記,安徽省第六、七屆人大常委會主任。是中共八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四、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汪家道:(1916- )安徽霍邱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五師通信排排長,軍部手槍隊指導員,紅十五軍團騎兵團政治處主任。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副營長,太行軍區獨立游擊大隊大隊長,冀魯豫軍區新三旅八團副團長,教導七旅十九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冀魯豫軍區第七縱隊十二旅副旅長,第十一縱隊三十一旅旅長,第二野戰軍十七軍四十九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五兵團師長,副軍長,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兼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沈陽軍區副司令員,中共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沈陽軍區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2 楊國夫,1905年生,安徽霍邱縣洪集人,1927年冬,在姚李廟南黃油坊幫工時參加農協會。次年1月任大別山黨組織交通員,並參加了共青團。1930年5月轉為中共黨員。1935年11月直羅鎮戰役之後,由營長提升團長,入紅軍大學學習。抗日戰爭時期,任陝北紅四師12團團長,入「抗大」學習。歷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副司令、支隊長,清河軍區,渤海軍區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期間,歷任東北民主聯軍七師師長,六縱隊副司令、副軍長、江西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建國後,先後擔任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濟南軍區副司令員,顧問組組長,並兼任黃海區漁業指揮部總指揮,山東省海上安全部指揮。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55年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政協副主席。1982年2月4日在北京逝世。 吳 皓(1914—1974),原名鄉賢,號飲賓,化名何少堂,霍邱縣三元鄉人,幼讀書五載,固家貧中途輟學,邊務農邊自學。民國16年(1927年)同鄉李斐然從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返里,組織農民協會。吳皓任小組長。民國19年春,三區六鄉蘇維埃政府成立,吳皓加入共青團,並參加了第三區游擊隊。次年秋,由團員轉為中共黨員,調任三區政治保衛局代辦處主任,後任縣保衛局秘書。民國21年7月,霍邱保衛戰失利,吳皓等43名幹部被俘,解往南京軍法司看守所。吳皓與李華封等私下商定,個人改名,否定身份。提審時,吳浩然正氣,一一駁斥法庭指控的「罪行」,被判刑10年,轉押蘇州軍人監獄。 國共第二次合作,吳皓獲釋回到家鄉,與壽縣曹雲露、張如屏等取得聯系。經過積極准備,於民國27年2月建立中共霍邱特別支部,5月成立中共霍邱縣委、吳皓先後任特支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縣委書記。在霍邱建立各級抗敵協會、組織群眾團體。次年夏,任中共六安中心縣委書記。民國29年2月,中共皖西省委成立,任組織部長,後參加淮北新四軍第六支隊,歷任皖北特委書記、豫皖邊區地委書記。解放戰爭期間,任豫東南地委書記及其所屬第十二團政委,率部隨中原部隊第二縱隊轉戰北撤,沖出重圍。後任河南七地委、汝南、信陽地委書記。 建國後,歷任河南省委工業部長兼省工會主席、省財委主任、省委常委、省委書記處書記等職。1966年2月,調任國家五機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4年9月17日逝世。 李學先,1912年生,安徽省霍邱河口人。1929年參加農民協會,同年參加紅軍,1931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任紅二十七軍連長、紅二十八軍二營營長、紅二十五軍特務營營長、紅二十五軍徐海東軍長參謀、紅二十五軍二二五團三營營長兼政委、中共鄂豫陝特委委員、紅七十四師一團團長、紅一方面軍十五軍團南路抗日軍五團團長等職。到陝北後,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任四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一至五次反圍剿斗爭,鄂豫陝革命根據地一至三次反圍剿斗爭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留守處輜重營營長、留守兵團警備四團副團長、警備二團團長、河南軍區第三、第六軍分區副司令員、河南軍區獨立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警備區司令員兼警衛團團長、幹部旅和十四旅副旅長、中原局駐延安辦事處副秘書長、晉冀魯豫軍區十二縱隊三十五旅旅長、江漢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參加了中原突圍和淮海戰役及江漢地區的剿匪斗爭。建國後,歷任中南軍區粵北軍區司令員、粵北行署主任兼粵北軍區政委、中共廣東省委委員、省監察廳廳長、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兼省委政法委常務副主任、省政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顧問委員會常委。第5、6屆全國政協委員。2000年3月15日逝世。 甘英烈,1942年12月生,安徽霍邱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現任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1959年至1965年歷任解放軍某部戰士、班長、司令部管理股文書。1965年至1968年任安徽省供銷合作社政治部幹部處辦事員。1968年至1975年任安徽省革委會生產指揮組政工小組、組織小組辦事員。1975年至1978年任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辦公室副主任、共青團安徽省委組織部副部長。1978年至1986年歷任中央組織部黨政幹部局外事處幹事、外事幹部局幹事、副處級調研員、副處長,中央機關幹部局三處副處長。1986年至1990年任中央組織部黨政外事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其間,1983年至1987年在中南海業余大學秘書專業學習。1990年至1994年歷任中央組織部黨政外事幹部局副局級調研員、副局長。1994年至2000年歷任中央宣傳部幹部局副局長、局長、副秘書長兼幹部局局長、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2000年至2001年任中央宣傳部秘書長兼幹部局局長、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2001年3月起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

⑤ 安徽的霍邱縣他為什麼叫霍邱縣呢

霍邱隸屬安徽省六安市,古稱蓼國。隋開皇十九年(599年)始設霍邱縣,至今有1400年歷史,更多信息請訪問官方網站。

⑥ 第八站:霍邱

霍邱縣 ,隸屬於安徽省六安市,位於安徽省西部。西與河南省固始縣三河尖鎮、徐集、陳集等地相接壤、北與阜陽隔淮相望、東與六安市區、壽縣毗鄰、南與金寨相連,總面積3239平方千米。


第一站:孟記雞湯包子

去過很多城市,看過很多當地的風土人情,品嘗過很多特色 美食 。看過的東西留下的印記大多隨著時間淡去了,唯獨吃的,如果吃歡喜了,便久久不能忘去,會成為再來一次的念想。


霍邱行就是從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籠雞湯包子開始的。我們選擇的是當地人推薦的路邊小店:孟記,別看它門頭其貌不揚,味道卻十分特別,一口下去沒有「餡」,咬出來的是濃稠的雞湯芡汁。這和上海小籠薄皮熱湯大餡的「觸覺」差異很大。


吃到沒吃過的東西的新奇感覺在經濟交流越來越頻繁,文化融合越來越深刻的城市裡已經越來越難找到了,此次碰到的霍邱雞湯包子還能算一個。






第二站:臨淮港
霍邱縣地處大別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屬低崗丘陵地區,北部為平原湖泊河流,是淮河中游南岸,其地形決定了這里屬重點行蓄洪區范圍。


臨淮港工程是淮河上最大的水利的水利工程,與長三峽,黃河小浪底工程齊名。


(毛主席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臨淮崗是國家4A級景區,春天的公園,綠意盎然,美不勝收。


第三站:城西湖

城西湖位於霍邱縣城西面,又稱「西湖」,曾經歷過圍湖造田的滄桑歲月,締造了軍墾糧倉的光輝典範;她也歷經了退墾還湖的曲折軌跡,恢復了亦耕亦漁的自然生態。


新時期的城西湖,因為毛澤東主席「五.七」指示的鼓舞,軍農結合、平戰結合,繪就了一幅幅厚重的 歷史 畫卷,寫下了一頁頁不朽的軍墾篇章,經過數以萬計軍墾戰士的艱苦奮斗,由荒淮而變成糧倉,創造了新時期軍墾部隊的典範,聲名遠播,影響深遠!



抉擇變遷的城西湖,通過一次次艱難的退還抉擇,歷經一場場澇災的無情拷問,而最終選擇了退墾還湖、回歸自然,軍墾完成使命,還湖期待新業。




如今的城西湖,因地制宜,順應自然,宜養則養、宜耕就耕,自南至北數十公里玉帶環繞,將其切割為養植湖面和耕種湖區,營造了一湖碧波和萬頃良田的自然生態家園。



第四站:李氏庄園

李氏庄園即 「李家圩子」,位於霍邱縣約30多公里的馬店鎮,始建於清咸豐6年(公元1856年),動用了上千勞力、工匠,耗時10年建成。庄園佔地70多畝,共計有房屋430多間。南北175米,東西276米。初建時由大腰圩、小腰圩和老圩三部分組成,後逐漸並為東西兩圩,現僅存西圩,房屋140間。



李氏庄園是我國現存圩堡群類中,最大規模的建築之一,也是中國四大地主庄園之首。





黃世仁,南天霸等這些是文藝作品虛構出來的地主,氏庄園的主人李夢庚是 歷史 上實實在在存在的人物。他16歲入阜陽青州中學,畢業於安徽法政大學。他稱霸一方,殘酷地統治和剝削農民,不斷壯大李家勢力,當時有「 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百里不喝別家水」之說。其政治勢力僅次於四川省大邑縣大地主劉文彩。


第五站:園覺寺遺址

霍邱圓覺寺位於霍邱縣西北40公里的臨水鎮臨水山頂,為鳳陽大龍興寺下院,明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敕修,傳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從鳳陽來霍邱臨水投奔姐姐,為了填飽肚子在霍邱圓覺寺出家當了和尚。原有房屋97間、明末焚毀,清重修,現存房屋11間,今為臨水糧站站址,佔地3.15畝。


院中有古銀杏樹一棵,1985年8月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157年的銀杏樹)

前往李氏庄園途徑霍邱最美公路


吃了午飯便前往亳州了,全程180公里,大致上2個多小時車程,房車睡一覺就到了。

⑦ 六安在古代屬於哪個州

歷史地理
遠在新石器時代,六安就有人類活動, 堯舜禹時,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動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於六(lù)。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 夏屬皋陶後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 故六安城又稱皋城。 西周至春秋,封國林立,境內先後屬英、六、舒蓼、舒鳩、舒庸等侯國。戰國時期,諸侯兼並,先後隸屬吳、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壽春(今壽縣城),稱郢,後亡於秦。 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今六安東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區屬衡山郡,置潛縣,其餘屬九江郡,置六縣、壽春、安豐三縣、郡治壽春。楚漢相爭,項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漢。 皖西地區
西漢行郡國制,初屬衡山國和淮南國。淮南國仍都六。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漢高祖劉邦立少子劉長為淮南王,徒都壽春。今地區轄地,先屬九江國,後屈淮南國。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劉安、劉勃、劉賜等三人為淮南、衡山、廬江王。今壽縣和六安北屬淮南國,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屬衡山國,舒城縣屬廬江國。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賜謀反案發,二王自殺。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國內六縣、安風、安豐等縣首字,別衡山國為六安國,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六安之「六」,古字是「錄」, 還有學者考證古通「陸」,是「高平地」、「大土山」意,與數字「六」無涉,六安應讀Lù』ān)。以後郢國交錯,迭經興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區統屬揚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屬六安國,析置六縣、蓼縣、安風、安豐、陽泉等縣,國都六縣(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屬廬江郢,置潛縣、龍舒二縣,郡治舒縣(廬江縣兩南);壽縣和六安縣南部部分地區屬九江郡,置壽春、博鄉、成德三縣,郡治壽春。 東漢分屬九江郡、廬江郡。九江郡置壽春、成德二縣,廬江郡置六安、潛縣、安風、陽泉、安豐、雲婁、龍舒等縣,統歸揚州刺史部管轄。三國時期,分屬魏淮南郡、廬江郡、安豐郡。淮南郡,置壽春、成德二縣,郡治合肥;廬江郡置六安、博安、陽泉縣,郡治六安;安豐郡置安風、蓼、安豐、雲婁等縣,郡治安風(今霍邱河口附近)。 西晉時期,今壽縣和六安縣北部部分地區屬淮南郡,置壽春、成德縣,郡治壽春,州治先在壽春(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後遷建鄴(晉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壽縣安豐塘西部和霍邱縣城東湖東部的淠河兩岸,屬揚州廬江郡,置六縣、潛縣、陽泉、舒縣、龍舒五縣,郡治舒縣(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屬豫州安豐郡,置安風、松滋、蓼、安豐、雲婁等縣,郡治安風(今霍邱縣邵崗鄉許集)。 東晉十六國時期,今轄地屬東晉,壽縣屬淮南郡,郡治壽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壽縣安豐塘西部和霍邱縣城東湖以東淠河兩岸,屬廬江郡,郡治舒縣(今舒城),兩郡統屬揚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屬豫州義陽郡,郡治弋陽(今光州)。 南北朝時,今六安地區先屬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屬南豫州,州治當塗。繼屬南朝齊,齊建武四年(497年)壽縣、霍邱、金寨以及六安縣北部地區屬豫州,析置開化、蒙縣、雍丘,安豐、北樵、小黃、松滋七縣,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縣的南部地區屬南豫州,置潛縣、舒縣、州治當塗。再屬南朝梁,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壽縣屬豫州,州治梁郡(壽縣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區屬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縣城)。霍邱縣屬安豐州,州治安豐郡(今霍邱縣河口附近)。繼屬北朝魏、齊。 隋朝,開皇初年(581年)改岳安縣為霍山縣,十九年置霍邱縣,分束淮南郡、廬江郡,淮南郡析壽春、安豐、霍邱縣,郡治壽春;廬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開化五縣,郡治合肥。 唐朝,分屬廬州和壽州。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廬江縣地置舒城縣。二十七年新置盛唐縣,治在騶虞城(今六安市)。舒城縣屬廬州。壽州置壽春,霍邱、盛唐、安豐等縣。 五代十國,先屬吳國,繼屬南唐,後屬後周。 北宋分屬淮南西路壽州和廬州。壽州領壽春、安豐、六安、霍邱等縣,州治下蔡(今風台縣城)。廬州領舒城縣,州治合肥。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縣為六安軍,直屬淮西路。 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軍為縣,升安豐縣為安豐軍,領原壽州境地,治所壽春。舒城縣屬廬州。端平元年(1234年)廢六安縣;景定五年(1264年)恢復六安縣、升設六安軍,直屬淮西路。 元朝,分屬河南行省安豐路和廬州路。安豐路,領壽春、安豐、霍邱3縣,治所壽春。廬州路領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縣,治所合肥。 明朝,分屬鳳陽府和廬州府。鳳陽府,領壽州和霍邱縣。廬州府領六安州(六安縣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縣。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設安徽省,分屬鳳陽府、穎州府和廬州府。壽州屬鳳陽府,霍邱縣屬穎州府,六安州、霍山縣和舒城縣屬廬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為直隸州,領霍山縣。 中華民國成立,改壽州為壽縣、六安州為六安縣,連同霍邱、舒城、霍山三縣均隸屬於省。民國3年至17年(1914~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屬安慶道,壽縣、霍邱屬淮三四道。隨後,取消道的設置。民國21年(1932年)壽縣、霍邱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六安、舒城、霍山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同年10月,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縣邊境的55個保設立煌縣,初屬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次年3月劃歸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7月,壽縣、霍邱由第四行政督察區劃入第三行政督察區,今全區轄境統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區改為第二行政督察區,駐地六安,轄區未變。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境內和西南邊區相繼成立多處縣級革命政權。民國19年(1930年)4月成立首屆霍山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0年,成立二屆霍山縣蘇維埃政府和霍邱縣蘇維埃政府以及舒(城)桐(城)廬(江)邊區、英(山)霍(山)邊區,五縣(六安、霍山、商城、羅田、英山)邊區蘇維埃政府。民國21年,改霍邱縣蘇維埃政府為紅城縣蘇維埃政府;合並英霍、五縣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五星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3年成立赤城縣和赤南縣蘇維埃政府。民國24年,成立舒(城)霍(山)潛(山)邊區蘇維埃政府。解放戰爭期間,民國36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創建皖西根據地,今地區轄地分屬第二、第三兩專區。同年9月劃六安縣西南部成立獨山縣,改立煌縣為金寨縣。10月,以戶胡為中心成立霍固縣。11月,以毛坦廠為中心成立舒六縣,下旬將金寨縣劃為金西、金東兩個縣和金北辦事處。12月,成立壽六合霍縣。民國37年1月,劃六安東南鄉成立六合縣,劃霍山、英山、岳西三縣結合部,以太平畈為中心成立太平縣。12月,劃六安雙河以東,合肥巢湖以西地區成立肥西縣,與此同時,撤銷舒六、獨山、太平三個縣。民國38年1月22日,皖西行署第三專署移駐六安城,相應成立六安市。4月,第三專署改稱六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隸屬皖北行政公署,轄壽縣、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六南、六北、六安市。不久,六南、六北與六安市合並為六安縣。建國前夕,六安專區領六安、霍山、舒城、壽縣、霍邱、金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安專區轄境未變。 1952年 2月 4日,增領肥西縣。4月12日,皖北行署與皖南行署合並成立安徽省,六安專署隸屬安徽省。 1958年 6月21日,肥西縣劃歸合肥市,7月12日增領廬江縣。 1961年 4月13日,肥西縣復由合肥市劃入六安專區管轄。 1965年 7月14日,廬江縣劃歸巢湖專區。 1971年 3月29日,改專區為地區,轄境未變。 1978年 9月23日,成立六安市,隸屬六安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 6月 7日,肥西縣劃入合肥市管轄。六安行署領一市(六安市)六縣(六安縣、壽縣、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延至1985年底。 1992年12月,六安市與六安縣合並,稱六安市(縣級)。 1999年 9月,國務院批准六安撤地設市,原縣級六安市分設為金安區、裕安區。 2000年 3月,省轄六安市成立

⑧ 安徽六安的歷史誰知道啊

遠在新石器時代,六安就有人類活動。
堯舜禹時,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動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於六(lù)。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
夏屬皋陶後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 故六安城又稱皋城。
西周至春秋,封國林立,境內先後屬英、六、舒蓼、舒鳩、舒庸等侯國。戰國時期,諸侯兼並,先後隸屬吳、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壽春(今壽縣城),稱郢,後亡於秦。
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今六安東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區屬衡山郡,置潛縣,其餘屬九江郡,置六縣、壽春、安豐三縣、郡治壽春。楚漢相爭,項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漢。
皖西地區
西漢行郡國制,初屬衡山國和淮南國。淮南國仍都六。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漢高祖劉邦立少子劉長為淮南王,徒都壽春。今地區轄地,先屬九江國,後屈淮南國。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劉安、劉勃、劉賜等三人為淮南、衡山、廬江王。今壽縣和六安北屬淮南國,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屬衡山國,舒城縣屬廬江國。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賜謀反案發,二王自殺。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國內六縣、安風、安豐等縣首字,別衡山國為六安國,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以後郢國交錯,迭經興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區統屬揚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屬六安國,析置六縣、蓼縣、安風、安豐、陽泉等縣,國都六縣(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屬廬江郢,置潛縣、龍舒二縣,郡治舒縣(廬江縣兩南);壽縣和六安縣南部部分地區屬九江郡,置壽春、博鄉、成德三縣,郡治壽春。
東漢分屬九江郡、廬江郡。九江郡置壽春、成德二縣,廬江郡置六安、潛縣、安風、陽泉、安豐、雲婁、龍舒等縣,統歸揚州刺史部管轄。三國時期,分屬魏淮南郡、廬江郡、安豐郡。淮南郡,置壽春、成德二縣,郡治合肥;廬江郡置六安、博安、陽泉縣,郡治六安;安豐郡置安風、蓼、安豐、雲婁等縣,郡治安風(今霍邱河口附近)。
西晉時期,今壽縣和六安縣北部部分地區屬淮南郡,置壽春、成德縣,郡治壽春,州治先在壽春(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後遷建鄴(晉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壽縣安豐塘西部和霍邱縣城東湖東部的淠河兩岸,屬揚州廬江郡,置六縣、潛縣、陽泉、舒縣、龍舒五縣,郡治舒縣(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屬豫州安豐郡,置安風、松滋、蓼、安豐、雲婁等縣,郡治安風(今霍邱縣邵崗鄉許集)。
東晉十六國時期,今轄地屬東晉,壽縣屬淮南郡,郡治壽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壽縣安豐塘西部和霍邱縣城東湖以東淠河兩岸,屬廬江郡,郡治舒縣(今舒城),兩郡統屬揚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屬豫州義陽郡,郡治弋陽(今光州)。
南北朝時,今六安地區先屬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屬南豫州,州治當塗。繼屬南朝齊,齊建武四年(497年)壽縣、霍邱、金寨以及六安縣北部地區屬豫州,析置開化、蒙縣、雍丘,安豐、北樵、小黃、松滋七縣,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縣的南部地區屬南豫州,置潛縣、舒縣、州治當塗。再屬南朝梁,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壽縣屬豫州,州治梁郡(壽縣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區屬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縣城)。霍邱縣屬安豐州,州治安豐郡(今霍邱縣河口附近)。繼屬北朝魏、齊。
隋朝,開皇初年(581年)改岳安縣為霍山縣,十九年置霍邱縣,分束淮南郡、廬江郡,淮南郡析壽春、安豐、霍邱縣,郡治壽春;廬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開化五縣,郡治合肥。
唐朝,分屬廬州和壽州。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廬江縣地置舒城縣。二十七年新置盛唐縣,治在騶虞城(今六安市)。舒城縣屬廬州。壽州置壽春,霍邱、盛唐、安豐等縣。
五代十國,先屬吳國,繼屬南唐,後屬後周。
北宋分屬淮南西路壽州和廬州。壽州領壽春、安豐、六安、霍邱等縣,州治下蔡(今風台縣城)。廬州領舒城縣,州治合肥。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縣為六安軍,直屬淮西路。
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軍為縣,升安豐縣為安豐軍,領原壽州境地,治所壽春。舒城縣屬廬州。端平元年(1234年)廢六安縣;景定五年(1264年)恢復六安縣、升設六安軍,直屬淮西路。
元朝,分屬河南行省安豐路和廬州路。安豐路,領壽春、安豐、霍邱3縣,治所壽春。廬州路領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縣,治所合肥。
明朝,分屬鳳陽府和廬州府。鳳陽府,領壽州和霍邱縣。廬州府領六安州(六安縣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縣。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設安徽省,分屬廬州府、鳳陽府和穎州府。六安州、霍山縣和舒城縣屬廬州府,壽州屬鳳陽府,霍邱縣屬穎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為直隸州,領霍山縣。
中華民國成立,改壽州為壽縣、六安州為六安縣,連同霍邱、舒城、霍山三縣均隸屬於省。民國3年至17年(1914~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屬安慶道,壽縣、霍邱屬淮三四道。隨後,取消道的設置。民國21年(1932年)壽縣、霍邱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六安、舒城、霍山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同年10月,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縣邊境的55個保設立煌縣,初屬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次年3月劃歸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7月,壽縣、霍邱由第四行政督察區劃入第三行政督察區,今全區轄境統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區改為第二行政督察區,駐地六安,轄區未變。解放戰爭期間,民國36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創建皖西根據地,今地區轄地分屬第二、第三兩專區。同年9月劃六安縣西南部成立獨山縣,改立煌縣為金寨縣。10月,以戶胡為中心成立霍固縣。11月,以毛坦廠為中心成立舒六縣,下旬將金寨縣劃為金西、金東兩個縣和金北辦事處。12月,成立壽六合霍縣。民國37年1月,劃六安東南鄉成立六合縣,劃霍山、英山、岳西三縣結合部,以太平畈為中心成立太平縣。12月,劃六安雙河以東,合肥巢湖以西地區成立肥西縣,與此同時,撤銷舒六、獨山、太平三個縣。民國38年1月22日,皖西行署第三專署移駐六安城,相應成立六安市。4月,第三專署改稱六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隸屬皖北行政公署,轄壽縣、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六南、六北、六安市。不久,六南、六北與六安市合並為六安縣。建國前夕,六安專區領六安、霍山、舒城、壽縣、霍邱、金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安專區轄境未變。
1952年 2月 4日,增領肥西縣。4月12日,皖北行署與皖南行署合並成立安徽省,六安專署隸屬安徽省。
1958年 6月21日,肥西縣劃歸合肥市,7月12日增領廬江縣。
1961年 4月13日,肥西縣復由合肥市劃入六安專區管轄。
1965年 7月14日,廬江縣劃歸巢湖專區。
1971年 3月29日,改專區為地區,轄境未變。
1978年 9月23日,成立六安市,隸屬六安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 6月 7日,肥西縣劃入合肥市管轄。六安行署領一市(六安市)六縣(六安縣、壽縣、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延至1985年底。
1992年12月,六安市與六安縣合並,稱六安市(縣級)。
1999年 9月,國務院批准六安撤地設市,原縣級六安市分設為金安區、裕安區。
2000年 3月,省轄六安市成立。
民俗文化
六安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發源地之一。皖西文化源遠流長,特色鮮明,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從這里播向華夏,傳向世界,「成長於江漢,紮根於江淮」的楚文化在這里高度成熟,是吳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匯地,是安徽漢文化的集中地。從春秋戰國到西漢中期,這里一直是道家、農家和儒家學派研究和教育活躍的地區。南宋時發明的「突火槍」,是管狀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療馬集》,被後世稱為獸醫學的「本草綱目」伴隨著如火如荼的革命歲月而產生的紅軍文化熱情高亢,形式活潑,獨樹一幟。皖西文化藝術門類豐富,民歌、民舞、曲藝、剪紙、燈會和民間劇目種類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區和大別山區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皋陶文化皋陶是黃帝之子少昊之後,生於公元前21世紀,是中國司法的鼻祖。他輔佐夏禹理政、治水和發展生產,並為融合夷夏和後來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貢獻。皋陶與堯、舜、禹齊名,被孔子尊為「上古四聖」。禹根據皋陶的品德和功勞而舉他為繼承人,並授政於他。但皋陶未繼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帶封給其後裔。從禹「封皋陶之後於英、六」,到楚穆王滅六,皋陶後裔在「六」這個地方立國長達約1500年之久,是我國歷史上立國時間最長的方國之一。唐玄宗李隆基以李氏始祖皋陶為榮,於天寶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為「德明皇帝」。
古聖皋陶
皋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興「五教」,即「父義、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禮」,即「吉、凶、賓、軍、嘉」。吉禮即祭祀之禮,凶禮乃喪禮,賓禮系部落與部落聯盟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以及與聯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間的聘享之禮,軍禮為組織氏族、約束大眾成軍之禮,嘉禮為「飲食、男女」之禮。創「五刑」,即「甲兵、斧鉞、刀鋸、鑽笮、鞭撲」。甲兵,即對外來侵犯和內部叛亂的討伐;斧鉞,系軍內之刑,屬軍法;刀鋸,系死刑和重肉刑;鑽笮,是輕肉刑;鞭撲,是對輕罪所施薄刑。皋陶在習慣法的基礎上整合為「五刑」,無疑是一大進步,創我國刑法之始。立「九德」,即「 寬而栗、柔而立、願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皋陶制訂的「九德」,內涵包括人的秉賦、氣質、品德、才乾等許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國歷史上最早考察、選拔公職人員的標准。親「九族」,即部落聯盟核心的親屬部落。部落聯盟是一個鬆散組織,聯盟的權威沒有可靠力量作後盾是維持不下去的,所以親「九族」亦是當時歷史條件下一項重要的政治策略。
皋陶生活的年代是我國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最後階段,正處於文明時代的門檻。皋陶對聯盟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那時,部落林立,號稱「萬國」,信仰、習俗不一。他倡導並施行的「五教」、「五禮」、「五刑」、「九德」、「九族」,對於加強部落、部族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系和融合,促進國家的產生,都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法獸獬豸(xiè zhì)
皋陶思想是儒家學術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皋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遺產。為了紀念皋陶,後人修建了皋陶墓和皋陶祠。皋陶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六安城東,頂有黃栗樹一株,形若傘蓋,前有石碑一方,上有清安徽布政使吳坤修書「古皋陶墓」。唐代詩人皮日休和宋代大文豪歐陽修、蘇軾等曾為皋陶墓賦詩、撰文。皋陶祠位於墓北35米,系清乾隆年間修建,咸豐年間毀於大火,光緒年間重建。為了進一步弘揚皋陶文化,開發旅遊資源,目前正在興建中華皋陶文化園。壽春楚文化我國先秦時期的楚文化光輝燦爛、博大精深,是古代中華民族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與楚蠻(今江漢一帶)區域性土著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內容豐富多彩,基本要素是:青銅冶鑄工藝、紡織和刺綉工藝、老莊哲學、屈原詩歌和莊子散文、美術音樂舞蹈等。
壽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與楚文化互相影響、滲透、融合而形成的獨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榮鼎盛時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歷時19年。這時壽春是楚國最後一個都城,是楚後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這段時期,楚王室經歷國勢衰敗及其「逃跑主義」的動盪過程,貴族隨同動遷所攜物品一次比一次貴重、精細,最終形成一種聚積。從目前考古情況來看,壽縣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館」,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啟金節、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蘊深厚、遺存豐富、特色鮮明而名聞遐邇,影響後世。六安漢文化六安是吳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匯地,是安徽漢文化的集中地。西漢六安國體現了西漢諸侯王國家形態已發展到較高和完美的程度。六安雙墩一號漢墓的出土文物與墓葬形式規格,對研究吳楚文化融合發展、西漢歷史與古代的墓園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六安王陵位於金安區三十鋪鎮雙墩村。雙墩村,因南北向並列的兩座突出地面的「土墩」而得名。2006年初,為配合國家重點工程合(肥)武(漢)高速鐵路的建設,安徽省考古所受省文物局的委託,例行考古勘探,發現沉睡千年的「雙墩」其實是並列的兩座西漢時期大墓。
雖然這座漢墓在唐代就曾被盜掘,但墓室周圍仍清理出大量遺物。完美精湛的「黃腸題湊」王室墓制構造,出土的部分漆木器殘片、玉器、金銀箔、瑪瑙及22件青銅器、300餘件木俑、木車、木馬等,仍讓我們感受了2000多年前漢家王朝的輝煌和榮耀,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西漢中晚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狀況,對研究中國西漢時代工藝美術、葬俗、葬制、服飾、雕塑、制玉、冶煉工藝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雙墩一號漢墓的重要意義不僅僅在於此。六安雙墩一號漢墓的發掘,還為我們揭開了漢代六安國王陵的神秘面紗。
《史記》和《漢書》記載: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漢武帝設六安國,封膠東康王劉寄的小兒子劉慶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而來。劉慶和他的繼承者鎮守的六安國,從此國泰民安130餘年。但史書記載的六安國是什麼樣子,王陵和都城在何處,一直是千古之謎。現在六安雙墩一號漢墓部分出土的文物上有了六安國或六安王有關文字。考古專家根據該地地望、規制、出土文物和相關文獻記載綜合分析,初步推斷墓主就是第一代六安王劉慶。
雙墩一帶大大小小20餘個墩子,即為西漢六安王建置的國王陵墓區。它們和北面位於開發區內的東古城也就是六安國王都所在地遙相呼應。據專家初步勘探,在六安雙墩一號、二號漢墓四周,還有3對封土巨大、左右並列的連體雙墩,大致可以判斷是其他3任國王和王後的墓。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西漢時期、中國唯一保存較完整的諸侯王王室墓葬群,核心區面積達5平方公里左右。六安國王陵保留下來的文物與蘊涵的信息是我國罕見的珍貴文化遺產。紅軍文化皖西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戰士朱蘊山為代表的六安進步知識分子,就組織了「中國革命小組」,從事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反帝反封建活動。1923年,壽縣小甸集成立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直屬黨中央領導,是安徽建立最早的黨組織。1929年,相繼爆發了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誕生了紅十一軍三十二、三十三師,創建了皖西革命根據地。皖西是紅軍的搖籃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2年3月,徐向前在這里指揮了歷時48個日日夜夜的蘇家埠戰役,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第三次圍剿」,取得了鄂豫皖蘇區空前的大勝利。抗戰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為安徽省首府,國共兩黨的重要機構設駐於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眾總動員委員會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這里指導和推動抗日救亡運動。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成為中國革命戰爭中的重大轉折。
大別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在血與火的戰爭年代裡,六安人民為民族的解放、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30萬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同時也煉就了一大批英雄傑出人物。僅在倖存的人民解放軍指揮員中,就走出了108位功勛卓著的開國將軍,並擁有金寨(59名)、裕安(32名)兩個將軍縣和「一鎮17將」的獨山鎮。
皖西蘇區的紅軍文化,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生動地展現了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教育、宣傳廣大紅軍官兵和蘇區人民投身於火熱的革命斗爭。皖西蘇區紅軍文化的主要藝術形式有歌謠、戲劇、繪畫等。《皖西蘇區文化史》中記載的歌謠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蘇區軍民斗爭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舊社會的苦》、《反國民黨歌》、《送郎當紅軍》、《黨是我的親爹娘》、《紅軍都是英雄漢》等。皖西蘇區的戲劇,都是圍繞革命斗爭中心任務新編的,演出形式活潑多樣,或以話劇,或以地方戲,或以活報劇,或載歌載舞,不受劇種限制,都為時裝劇,設備簡單。皖西蘇區的繪畫,多見於畫報、報刊插圖、大型宣傳畫、漫畫、壁畫、小型木牌畫等。

⑨ 霍丘縣的具體位置

安徽霍邱位於東經:115°50′至116°32′北緯: 31°44′至 32°36′,安徽省西部,南枕巍巍大別山、北踏滔滔淮河水、西與河南接壤、北與阜陽隔淮相望、東與六安、壽縣毗鄰、南與金寨相連。

⑩ 為什麼霍邱又叫蓼城

霍邱縣古屬東夷(淮夷)。《尚書·禹貢》載地理位置屬揚州之域。《史記·夏本紀》載: 禹封皋陶之後(偃姓)於英六。 《正義》: 「英即蓼也」,是為虞蓼子國,殷(商)屬徐州,《禹貢指南》 「殷割淮南江北以益徐」。西周仍為蓼國地(蓼故都在固始縣蓼城崗遺址),屬揚州之域。 春秋,魯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滅蓼設蓼邑屬楚。後又分蓼邑設雩婁邑 (邑治在今固始縣陳淋鎮附近)和雞父邑(邑治在今金寨縣開順鎮)。 三國為魏揚州地,屬廬江郡。文帝分廬江郡設安豐郡(治安風故城),以蓼、安豐、雩婁屬之。 隋開皇八年(公元588年),縣境設安豐(治所在霍邱壽縣之間,現安豐塘附近)。開皇 十九年(公元599年)始設霍邱縣(治現城關),屬淮南郡,安豐等縣均廢。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屬淮南道,並於霍邱縣置蓼州,別置松滋縣於縣治西40里灃 貞觀初屬壽春郡。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改霍邱縣為武昌縣,屬淮南道壽春府。景雲元年 (公元710年),復名霍邱縣,屬淮南道壽春郡。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屬淮南鎮壽春郡。 此後縣名無變。

閱讀全文

與霍邱縣有什麼歷史名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