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膠州悠久的歷史是什麼

膠州悠久的歷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03 08:31:49

1. 當一個個小導游,介紹一下膠州

膠州市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畔,1987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青島地區第一個撤縣設市,是山東省首批沿海開放縣市之一。現轄11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811個行政村,67個居委會,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達到110萬,戶籍人口80.6萬,城區人口超過45萬。先後被授予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榮譽稱號。
在發展過程中,經濟社會突出呈現三個特點:工業基礎雄厚,上世紀80年代膠州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多種產品在全國佔有一席之地;90年代開始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戰略,園區經濟迅猛發展,大量項目先後落戶。目前,全市擁有納稅企業15547多家,其中外資企業近975家,規模以上企業853家。交通區位優越,地處膠州灣腹地最深、最開闊的位置,青銀、青蘭、環膠州灣、瀋海四條高速公路和膠濟、膠黃、膠新、膠濟客運專線四條鐵路貫穿境內,是內陸各省進出青島、煙台、威海和通往青島港、黃島前灣港的重要門戶。從半島區域看,在東西走廊上,「三線兩站」構築起獨特的區域價值。三線,即山東半島「一體」發展的三條黃金通道,濟青、青蘭高速以及膠濟鐵路,膠州均處於咽喉位置。兩站,即中鐵聯集青島集裝箱中心站以及膠濟客運專線膠州市站。總投資8.7億元的中鐵聯集青島集裝箱中心站是中國鐵道部在全國設立的18個集裝箱中心站之一,也是山東省唯一一個;膠濟客運專線膠州市站是青島地區除青島站以外的唯一電氣化客運站點,將服務膠州、膠南、黃島等地的400多萬人口。歷史文化悠久,膠州有著4500多年歷史,唐朝設立板橋鎮,北宋時期發展成為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文化底蘊深厚,至今仍保留有新石器時代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於一體的三里河文化遺址;文化名人眾多,以「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為代表的歷史名人就有100多位;民間藝術源遠流長,2006年膠州秧歌和膠州茂腔同時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屆中國秧歌節於2008年在我市成功舉辦,並確定每兩年在我市舉行一次,被授予「中國秧歌之鄉」、「中國剪紙之鄉」稱號。

2. 青島膠州有什麼特色

膠州,因膠水「水色如膠」而得名。夏、商為萊夷之域,周初,東有莒、西有介,莒南遷後為計。《膠州志、大事記》載:「周武王十三年(己卯)都於計」(計,即計斤,在今膠州南關城子村)。秦,置黔陬縣。公元529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始置膠州,"領東武、高密、平昌三郡,治東武陵,以膠州名始此"(《學古編》),此時治所在今諸城市。隋,立膠西縣。唐,設板橋鎮。宋,復立膠西縣。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置膠州於膠西縣,領膠西、高密、即墨,即現在的膠州市。至明清,均稱膠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膠州為膠縣,1987年2月12日國務院(1987)26號文件「撤銷膠縣,設立膠州市」。
編輯本段【總體介紹】
膠州市位於膠州灣畔,東臨即墨市,青島市城陽區,北接平度市,西靠高密市,西南臨諸城市,南與膠南市接壤.1987年2月膠州市在青島地區率先撤縣建市,是山東省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全市現轄13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總人口78萬。到2005年底,膠州市市區人口28萬,市區建成區接近40平方公里.一個中等開發城市基本形成.
膠州市區位優越,交通發達。膠濟、膠黃、膠新鐵路橫貫境內,濟青、環膠州灣、同三、青紅高速公路、204國道縱橫交錯。膠州距離青島港35公里,黃島前灣港30公里,距離流亭國際機場25公里。境內有全國第三個鐵路集裝箱編組站,是進出半島的咽喉,重要的交通樞紐。
膠州物產豐富,文化燦爛。膠州大白菜即魯迅先生所說的膠菜名揚海內外。4500多年前,先民就在這里創造了燦爛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三里河文化。唐宋時期膠州(板橋鎮)又是全國五大商埠之一,北方唯一通商口岸。膠州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畫家高鳳翰的故鄉。膠州又是膠州大秧歌和茂腔的發源地,膠州大秧歌又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三彎九動十八態的舞姿和茂腔的特色唱腔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文化遺產之列。淵源流長的歷史使得膠州素有「金膠州」之美稱。
改革開放以來,膠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搶抓機遇,求真務實,加壓奮進,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已形成機械、電子、化工、建材經紡、食品等主導產業體系,出口創匯連續多年居山東省縣市首位。是環膠州灣經濟帶上重要的工業加工、倉儲物流基地。從而使膠州市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先後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是山東省首批小康縣(市)之一。
膠州市人民政府駐地郵編:266300。行政區劃代碼:370281。區號:0532。拼音:Jiaozhou Shi。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膠州市是山東半島與內陸連通的交通樞紐,優越的交通條件是膠州對外開放的突出優勢。距青島港、青島前灣港均只有30分鍾的車程,港口已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開通了國際航線。膠(州)濟(南)鐵路、膠(州)黃(島)鐵路以及膠(州)新(沂)鐵路橫貫境內。距青島國際機場只有30分鍾的車程。目前,青島國際機場又開通10條國際航線,56條國內航線,可通達全球各地和國內主要城市。濟南至青島的濟青高速公路、青島至黃島的環膠州灣高速公路、黑龍江同江至海南三亞縱貫中國東部沿海的同三高速公路穿越膠州,與204國道和四條干線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編輯本段【遺跡文化】
膠州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這里刀耕漁獵、繁衍生息。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唐宋時期曾是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膠州」之美稱。膠州人傑地靈,創造了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漢祓國舊址,明代養馬城「牧馬城」遺址,清代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的左筆高手高鳳翰故居舊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廟宇和金石碑刻、書畫詩文。勤勞智慧的膠州人民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具有300 多年歷史的「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全國保留劇種膠州茂腔及民間戲曲、剪紙繪畫等也都在國內外有一定的藝術影響力。
編輯本段【自然條件】
膠州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物產豐富。 現已探明或開採的礦產有重晶石、螢石、石墨、陶土、膨潤土、珍珠岩、石英砂等。東南隅有25公裏海岸線,沿海灘塗5.6萬畝, 另有淡養水面3.8萬畝、海養水面4萬畝、蝦池2 萬畝。水產品有對蝦、鯧魚、黃姑魚、帶魚、鯉魚、羅非魚、光魚、河蟹、雜色蛤等200餘種。境內有大沽河、 膠萊河、膠河、墨水河、洋河等5條主要河流, 山洲水庫、青年水庫等56座水庫,1.5 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境內盛產小麥、玉米、花生、大椒、果品、蔬菜等,膠州大白菜、膠州大椒干、「里岔黑」瘦肉型豬馳名中外。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1.水利
地表和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輸配水系統完善,能滿足全市生產、生活用水要求。擁有大型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0萬噸以上。
2.電力
膠州電網與山東省、青島市電網連接,電力供應充足,可以充分保證全市生活、生產用電。
3.通訊
具備光纜傳輸數字化、交換數字程式控制化、郵電通訊現代化。
4.服務設施
全市醫療衛生機構33家。設有專門的外商門診和病房,客商可持綠卡享受到方便優質的醫療服務。
5.教育事業
中高級學校30多所,專業技術學校10所,外商子女在膠州可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中,韓國PLE公司與膠州多倫多雙語學校合作設立的中小學留學生培訓學校,可為國外投資者子女在中國留學提供良好的基礎教育條件。
6.商業服務
擁有青島利群、國貨、濰坊中百佳樂家、維客等知名商業服務企業。
7.生活居住
擁有世紀大酒店、膠州賓館、陽光大廈、肯德基、麥當勞和正在興建的膠州灣大酒店等多家星級賓館和飯店,擁有韓國城、景光花園、諾貝爾山莊、東苑綠世界等一批高檔生活居住區,標準的高爾夫球場、保齡球館等體育健身設施也一應俱全。

3. 膠州大沽河歷史和傳說。快!快!快!快!

大沽河為省轄河道,古稱「姑水」。發源於煙台市招遠阜山西麓偏西方向500米處的山溪之中,自招遠市由北曲折南流,途徑招遠、萊西、平度、即墨、膠州、城陽等市(區)流入膠州灣。全長179.9公里,屬常年性河流。
古時候,大沽河是一條小溪,一邁可過。傳說唐王李世民路過此處,給它起了個名叫「大步河」。離大步河不遠,有一村莊,名曰:「高家莊」,莊上有一財主,名叫高榮莆,此人臉上一邊長著一塊肉疙瘩,說起話來一抖一動,好似枯樹上的兩個干疤。因他為人狡猾,人們就叫他「槐樹疤」。別看他如此模樣,家中卻有良田百頃,騾馬成群,是方圓十幾里有名的大家。
在槐樹疤家裡,有一對相愛的青年,男的叫王常河,年輕英俊,性情剛強,是槐樹疤家裡的長工。女的叫「墜姑」,是槐樹疤家裡的丫環,長的美麗俊俏。二人從小青梅竹馬,因家中貧窮,上無父母,下無姐妹,被迫來到高家,如今已長大成人,盟誓白頭到老… … 槐樹疤眼見這丫環越長越俊,早就對墜姑起了壞心,百般刁難阻攔,不讓兩人成親,於是就想出了一個狠毒的辦法。一天,槐樹疤臉上的肉疙瘩動了動,對常河說:「你能在百日之內砸開大步河裡的那塊大青石,我就成全你們的婚事,如果到期砸不開,那就遠離我高家大門,墜姑就是我高某的人了。」說完那臉上的肉疙瘩哆嗦了兩下。年輕的常河心想,我要的就是墜姑,哪怕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退卻,於是就對槐樹疤說:「咱們一言為定… 」 次日,常河扛著一把大鐵錘來到大青石邊。原來,在大步河上游,有一塊巨大的青石,方圓十幾丈,大步河裡的水就是從它下面流出來的。有人叫它「卧龍石」,也有人叫它「卧龍泉」。常河一到就舉錘「哐哐」地砸起來,火星飛濺,大青石動也不動,開也不開。但是,年輕的常河為了心愛的姑娘,不分白天黑夜地砸,從不站一站,歇一歇,錘柄換了幾換,手震得出了血,他全然不顧,不停地砸著… … 光陰似流水,轉眼兩個月過去了,大青石沒動一動,沒裂一條縫兒。但常河的力氣越來越小。一天,他終於暈倒在大青石旁。朦朧中只見一位銀須老者站在眼前,對常河說:「龍泉卧石莫為難,開石待尋開山斧,嶗山頂峰尋寶物,方能石開見墜姑」。常河張口要問,一眨眼,老者不見了。他慌忙坐起來,只覺身上有些氣力,想了想老者之言,力覺醒悟,他下定了決心,直奔嶗山而去… … 再說美麗的墜姑,自從常河走後,日夜思念,等啊,盼啊,吃飯不香,喝水不甜,一直等了九十九天,還是不見常河蹤影。這天夜裡她做了一個夢,一位銀須老者對她說:「美麗的姑娘不要睡了,只有你和常河兩人才能劈開大青石」。說完把袖子一甩就不見了。她慌忙坐起一看,天色朦朦亮,星星還在眨著眼睛,拔腿跑到了大青石跟前一看,杳無人影,急忙喊道:「常河!常河!" 沒有迴音,低頭一看地上只有一把大斧,上面沾滿了血跡,不由心突突跳了起來,淚象斷線的珠子,從她明亮的眸子里滾出來… … 這時,紅日當空,忽然發現前面有一人影向這方向跑來,跑著跑著摔倒了,再也爬不起來。墜姑急忙向前跑去,心想要是常河該多好啊… … 原來,常河聽了老者之言,向嶗山奔去,他走過了一片片草地,經過了一道道溝坎,翻過了一座座山坡,爬過了一峰又一峰,走啊,爬啊,衣服掛破了,渾身成了一個血人,這一天,終於在風景秀麗的太清宮里,找到了那把大斧,高興得忘了飢餓,飛奔下山,可是跑著跑著掉倒了,怎麼也爬不起來… … 墜姑跑到跟前一看,正是多日不見、日夜想念的心上人,只見他渾身是血,衣衫襤褸,面目模糊,手握一把大斧,斧刃鋒利,閃著寒光。她上前扶起,常河在昏昏沉沉之中,覺得好象有人扶他,睜開無力的雙眼,抬頭一看,驚喜萬分,原來是心愛的姑娘來到跟前,身上好象有了勁,雙手把墜姑緊緊抱住,說不出話來,墜姑說;「常河,咱們趁此時機,遠走高飛。」常河道:「寶斧已經取回來了,一定會劈開大青石的。」兩人來到大青石跟前,剛要舉起大斧,忽然槐樹疤帶領家丁追到跟前,一看,兩人雙手握住一把明亮的大斧,寒光逼人,嚇得倒退了幾步,臉上的肉疙瘩又哆嗦起來,冷笑著對常河說:「痴心的傻小子,今天到期了吧,石沒砸開,墜姑就是我的人。」說著命家丁把墜姑帶走。常河怒目盯著槐樹疤道:「咱們還是照你說的辦」。兩人用足力氣,狠狠地向大青石劈去,只見紅光閃閃,隨而一聲巨響,大青石不見了,滿天的石塊在空中飛舞,向遠處飛去,就在這一瞬間,天空烏雲翻滾,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注,在大青石劈開的地方,只聽「咕嘟」一聲,竄出一股強大水柱,直竄而上,「嘩」的一聲落將下來,旋轉著,聚起一座小山似的巨浪向槐樹疤壓來,嚇的他扭頭便跑,跑著跑著撲通一聲跌在地上,竟變成一條似牛非牛、似馬非馬的怪獸(人們傳說中的一種神話動物『水蛟』)。它越長越高,妄想攔住這強大的巨浪,但是,這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它卷來,嚇得它拚命地向高家莊跑去,這巨浪馬上把村分為兩半,隔河相望,它又拐著彎兒跑,這巨浪就拐著彎兒追,彎彎曲曲一直追到南海,形成了一條寬大的河流。後來,在河的上空出現一隻灰色的長嘴鳥,不停地叫著,「墜姑!墜姑!」人們傳說那是常河變的,在尋找墜姑。 為了紀念這兩位相愛的人兒,人們就叫這河「大姑河」,也不知過了多少載,又把「姑」字換成「沽」字,意味著叫她永遠永遠流淌… …
大沽河風光(9張)

4. 膠州在哪

膠州市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畔,是山東半島連結內陸各省市及進出青島、煙台、威海和通往青島港、黃島前灣港的重要交通樞紐。1987年2 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青島地區第一個撤縣設市,成為山東省第一批15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連續三屆跨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山東省首批小康縣市,並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市現轄13處鄉鎮5個街道辦事處,78萬人,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其中市建成區面積26平方公里,常駐人口28萬人。
膠州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這里刀耕漁獵、繁衍生息。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唐宋時期曾是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膠州」之美稱。膠州人傑地靈,創造了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漢祓國舊址,明代養馬城「牧馬城」遺址,清代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的左筆高手高鳳翰故居舊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廟宇和金石碑刻、書畫詩文。勤勞智慧的膠州人民孕育了豐富多採的民間文藝,具有300 多年歷史的「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全國保留劇種膠州茂腔及民間戲曲、剪紙繪畫等也都在國內外有一定的藝術影響力。
一、歷史文化
膠州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這里刀耕漁獵、繁衍生息。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唐宋時期曾是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膠州」之美稱。膠州人傑地靈,創造了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漢祓國舊址,明代養馬城「牧馬城」遺址,清代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的左筆高手高鳳翰故居舊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廟宇和金石碑刻、書畫詩文。勤勞智慧的膠州人民孕育了豐富多採的民間文藝,具有300 多年歷史的「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全國保留劇種膠州茂腔及民間戲曲、剪紙繪畫等也都在國內外有一定的藝術影響力。
二、自然條件
膠州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物產豐富。 現已探明或開採的礦產有重晶石、螢石、石墨、陶土、膨潤土、珍珠岩、石英砂等。東南隅有25公裏海岸線,沿海灘塗5.6萬畝, 另有淡養水面3.8萬畝、海養水面4萬畝、蝦池2 萬畝。水產品有對蝦、鯧魚、黃姑魚、帶魚、鯉魚、羅菲魚、光魚、河蟹、雜色蛤等200餘種。境內有大沽河、 膠萊河、膠河、墨水河、洋河等5條主要河流, 山洲水庫、青年水庫等56座水庫,1.5 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境內盛產小麥、玉米、花生、大椒、果品、蔬菜等,膠州大白菜、膠州大椒干、「里岔黑」瘦肉型豬馳名中外。
三、交通通訊
膠州交通通訊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全市已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膠濟、膠黃、膠新鐵路橫貫境內,環膠州灣高速公路、濟(南)青(島)、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及204 國道等高等級公路縱橫交錯,境內有機場、漁港碼頭各1處, 市區距青島港、黃島前灣港分別為40公里和35公里,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40公里。現代化綜合電信網路已經形成,開通程式控制電話19.8萬門,電話每百戶擁有率達86%。城市日供電能力達到576萬KWH,日供水能力達到6萬立方米。擁有山東省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氧化塘,日處理污水3萬噸.
四、經濟戰略
近幾年來,膠州立足實際,放大區位優勢,把對外開放作為強市之路,借外力激活力。2000年初提出了「苦幹三年經濟綜合實力進入全省先進縣市行列」的奮斗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工業立市、商貿活市、科技興市、品牌強市」四種意識,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民營經濟、經營城市」三大帶動戰略,加快培育開放型、民營型、園區型、臨港型、農副產品加工型五大特色經濟。2000、2001、2002連續三年經濟綜合考核居青島五市首位。2000年列全省最具發展活力縣(市)第2位。2005年綜合經濟實力列全國百強縣(市)第33位,基本競爭力列第31位。
五、現代工業
膠州市堅持「工業立市」方針,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近年來,膠州市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按照改造傳統產業、培植壯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的思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先後建起了皮革城、電子工業園、農副產品加工區、紡織染整工業園等一批專業特色園,促進了產業項目的集聚發展,培育形成了四大主導產業,即以中集集裝箱、歐堡鍋爐為龍頭的金屬結構業;以大明、世原為龍頭的皮革製鞋業;以海爾、澳柯瑪為龍頭的電子製造業;以福生、大洋等為龍頭的農副產品加工業四大支柱產業。培育形成了十大重點產品,即汽車配件、皮革服裝、新型建材、綠色食品、大口徑直縫焊管、復合不銹鋼、染料中間體、醫葯中間體、耐克運動鞋、各類鐵塔等。
六、園區建設
膠州市積極實施園區帶動戰略,經濟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近幾年,膠州市堅持園區布局團地化、園區投入多元化、園區發展責任化,不斷創新辦園方式,大力推行政府辦園、企業辦園、外商辦園等多種模式,多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著力提升園區建設檔次,全力構築招商引資新高地。目前全市工業園已發展到25個,形成了東部工業區、市辦工業園、鎮村工業園聯動發展,韓國、日本、台灣工業園特色集聚,海爾、澳柯瑪等產業園包片開發的園區經濟發展格局。目前,園區開發建成69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入18億元,廠房建築面積580多萬平方米,全市80%以上的項目落戶園區,安置勞動力就業18萬人,年增加職工收入近11億元。園區經濟成為膠州發展的品牌經濟。

5. 青島市膠州縣有什麼文化歷史背景

青島市作為一個“新一線城市”,同時也是一個GDP達到了11741.31億元的“萬億城市”,身為經濟第三大省山東的經濟擔當,不但輻射帶動著整個省內經濟的發展,甚至對於整個華北地區來說,都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和貢獻。

大家都知道青島是一個海濱旅遊城市,在這里第三產業十分完善和發達,相信許多朋友也來這座美麗的城市旅遊過,見證了好客山東的風土人情,也品嘗過了新鮮海產,參加過了國際啤酒盛宴,看遍了旖旎的海濱風光。


小編說了這么多,知道膠州市的實力多麼雄厚了吧,一個小縣級市的GDP現已經超過了千億,可見這里的未來十分可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6. 山東省膠州市有哪些名勝古跡

1、三里河文化遺址

三里河文化遺址位於膠州市城區南部的三里河村,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里河文化遺址共分兩層,上層為龍山文化層,下層為大汶口文化層,較完整地記錄了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文化、生活狀態,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歷史地位。

2、高鳳翰紀念館

高鳳翰紀念館坐落於其故里膠州南三里河村北,佔地約16畝,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清代著名左筆書畫家高鳳翰是「揚州八怪」中傑出人物之一,其書畫以清雅乖拙蜚聲宇內,更以其左手奇才彪炳藝林。

紀念館包括故居、陵園、附設三大部分,故居部分有石鰲館、春草堂、北堂、竹西亭、南齋、南齋池等,供參觀者了解高氏之家世行實等情況。


(6)膠州悠久的歷史是什麼擴展閱讀:

膠州的特產

1、膠州大白菜

據史料記載,膠州大白菜栽種歷史已有1000多年了,原產膠州市三里河、丁家莊,盛產於膠城一帶,具有品質柔嫩、汁白、味美,纖維細軟,葉幫薄、易炒熟,生食清爽可口、熟食味甘肥美的特點,並有耐儲存等特點。

2、北梁蜜桃

北梁蜜桃1976年引進栽植的「上海水蜜桃」,8月上中旬成熟,平均單果重250一300克,最大可達800克,含糖量達17.1%,被譽為「蜜桃之冠」,在膠州廣泛栽培,已形成地方品牌。

3、膠州灣雜色蛤

膠州灣雜色蛤,學名叫菲律賓蛤仔或馬尼拉蛤仔,喜棲於淡水流入的波浪平靜的內灣中沙和泥沙質的海底。產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

7. 膠州有啥歷史

膠州市1911年以前歷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21世紀(夏)
膠州南關三里河村一帶已有先民定居,繁衍生息。

公元前1120年(西周武王十三年)
西周分封少昊後裔茲輿期為莒國開國郡主。建都於計(即計亓城,今南關城子村)

公元前770年(東周平王元年)
莒國南遷(今莒縣一帶)。計成為莒國屬城,改名介根。

公元前631年(東周襄王二十一年)
春,西周分封介國(據《中國歷史地圖集》標注在今南杜村鄉城獻村西1公里處)。
冬,介國國君葛盧赴魯朝見僖公。

公元前549年(東周靈王二十三年)
秋,齊國大夫崔杼領兵攻打莒國,侵犯介根。

公元前517年(東周敬王三年)
孔子從臨淄東游至回車嶺(距今市區西南5.5公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
秦滅齊,實行郡縣制。始設黔陬縣(古介國遺址),屬琅邪郡(治所設在琅邪,今膠南縣)。

公元前119年(西漢元狩四年)
計亓(介根)設鹽官,專買鹽鐵;禁止百姓煮鹽、鑄鐵。

公元39年(東漢建武十三年)
黔陬侯國由徐州刺史部琅邪郡改屬青州刺史部東萊郡。

公元118年(東漢建安三年)
設城陽郡(治所在東武,今諸城),轄黔陬縣。

公元289年(西晉太康十年)
城陽郡治所由莒縣遷移於黔陬縣。

公元319年(十六國後趙石勒元年)
黔陬轄於後趙青州(治所設在廣固城,今青州市西北)。

公元464年(南朝宋大明八年)
撤消高密郡,黔陬改屬北海郡。

公元556年(北朝北齊天寶七年)
冬,設立平昌郡,郡治在黔陬。

公元596年(隋開皇十六年)
設立膠西縣,址在膠河、墨河之間,轄於高密郡。同時,把黔陬北部地區劃歸膠西縣。

公元605年(隋大業元年)
撤消黔陬縣,並入膠西縣。

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
撤消膠西縣,並入高密縣;設立板橋鎮(今膠城勝利橋西北處)。

公元1087年(北宋元佑二年)
復設膠西縣。次年把板橋鎮作為膠西縣,成為對外貿易港口。設立提舉市舶司,為當時全國五處市舶司之一。提舉市舶司蒹臨海軍使。

公元1142年(金熙宗皇統二年)
設立板橋榷場。南宋的茶葉、香料、葯材、絲織品、木棉、象牙等與金的毛皮、馬、北珠、人參等互市。

公元1149年(金皇統九年)
膠西縣城在今勝利橋西北處始建文廟。1937年東移建於內城東南隅(今政協辦公樓處)。

公元1227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
復設膠州(因464年在今諸城立過膠州,故為復設)。轄高密、即墨、膠西3縣,屬於益都路。州治設在膠西城。

公元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
秋,開鑿膠萊運河。1282年開成,南由膠西縣陳村店海口向系北達於膠河,長30公里。

公元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
膠西縣造船業興盛。膠萊海道漕運南糧2萬余石。1285年達60萬石,時占江淮年運糧總數的60%,為海運糧的6倍。

公元1350年(元至正十年)
冬,膠州設兵馬指揮使司分司。

公元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
春,農民起義軍——紅巾軍首領劉福通(安徽阜陽人)派將領毛貴攻佔膠州。
是年,膠州治所東遷於新城(即膠州內城)。

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
撤消膠西縣,改為膠州。轄高密、即墨2縣。

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
夏末,倭寇侵擾膠州。1374年夏,再次侵擾。
是年,膠州建州署於內城。

1375年(明洪武八年)
膠州用磚石砌內城。周長2公里,高7米,厚4米。池寬8米深5米。城門3:東為迎陽門,男為鎮海門,西為用成門。

公元1376年(明洪武九年)
膠州屬於萊州府領州,仍轄高密、即墨2縣。

公元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
唐賽兒(女,蒲台人)領山東農民起義軍連克膠州等州縣。

公元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
疏浚膠萊河幹道(新河),建水閘9處,設官署管理。此後,漕運又興盛十四五年。

公元1591年(明萬曆十九年)
膠州始修志書。知州余邦輔修、趙慎修纂《膠州志》。

公元1668年(清康熙七年)
夏末,地震,大雷雨。城牆、廟署、民房倒塌,死90餘人。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
膠州知州孫蘊韜修、高國 纂《膠州志》六冊八卷。

公元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
設膠州水師營。至1841年有戰船4隻,大炮8門,威遠跑10門,劈山炮4門,字母炮16門和子炮94門。

公元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秋,水災。膠城一次平地水深3米,城垣傾倒過半。

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
清著名左手畫家高鳳翰所輯《硯史》初稿完成。卷首自題「墨香開國」4字,並由李碩夫(果)作序。道光末年由王惜庵付梓傳世。

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
高鳳翰將38年間所作2366首詩整理成38卷,並作跋。

公元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
夏,塔埠頭(今碼頭村)遭海風襲擊,漂沒待運米1760石。

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秋,膠河改流,東入膠萊河。
是年,知州朱若炳主持立珠山書院。址在水寨街北頭。1882年移建於墨河橋北路東。1835年倒塌,遂並入膠西書院。

公元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
春,增築膠萊河、大沽河河堤25公里。

公元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
知州於智、宋文錦修、劉恬纂《膠州志》8冊8卷。

公元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
知州張玉樹主持建立膠西書院(址在今檔案局院)。1843年失火,翌年重建。1905年停辦。

公元1813年(清嘉慶十八年)
膠州開墾海灘14543畝。

公元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
夏,查獲膠州和歷城藏匿販賣鴉片犯法夢書、張啟育等22人煙土4600餘兩。

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
夏旱、蝗災、秋淫雨,損傷禾苗,糧食減產五成以上。

公元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
5月,重修膠州城,並立碑於北極台。
是年,膠州綠營設副將1員、步兵460名和馬兵111名。

公元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
3月,《重修膠州志》出版,知州張同聲修,李圖纂。共8冊40卷。

公元1853年(清咸豐三年)
膠州秧歌於包煙屯(今馬店鎮小後屯村)形成基調。

公元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
4月,知州張廷揚下令修土圩子防捻軍。土圩子周長13.3公里,壕溝面寬6.7米,深3~5米。
9月13日夜,李成率捻軍萬餘人執火攻城,突破南圩,迫使知州交出銀12000兩、煙土 1200包。10月1日凌晨,捻軍由高密進軍攻克膠州外城,知州殷嘉樹督軍死守內城,並交出1200兩銀子和婦女首飾一宗,捻軍西撤。

公元 1866年(清同治五年)
大沽河左岸周家村西決口,毀田淹禾9.7萬畝。

公元1867年(清同治六年)
捻軍進軍膠萊谷地。山東巡撫丁寶楨來膠州設營阻擊。

公元1884年(清光緒十年)
始設膠州電報局,址在東關大街路南。

公元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
大沽河左岸周家村後決口,周家村房屋被沖倒,毀地淹禾10.8萬畝。

公元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
11月13日上??,德軍少將棣利司奉命乘旗艦「羚羊」號,率3艘軍艦侵入膠州灣。14日德國海軍以演習為名,在膠州灣登陸,侵佔膠州、即墨等地。
12月,德國侵略軍復擾膠州城,占據考院數日。
是年,膠州郵政局建立,址在估衣市街東頭路北。

公元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
3月6日,《膠澳租界條約》簽訂,膠州塔埠頭沿海的45個村被劃入膠澳租界。

公元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
6月28日,侵駐青島的德國侵略軍乘船至塔埠頭登陸,占據膠州,並在郝屯(今阜安街道辦事處境內)設立軍郵站。
9月9日,德國入侵者開始在膠州境地修建膠濟鐵路。

公元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9月,德國侵略軍以保護鐵路為借口,派兵駐扎膠州,並在老火車站以北修建營房。
是月,塔埠頭鄉民傅二聯絡民眾組成「抗德義勇隊」,抵抗侵膠德軍。
是年,大辛疃義和團率眾抗擊德國侵略軍建大沽河鐵路橋,痛打德軍及其包工頭,焚其耶穌教堂,迫使其加寬了橋洞,避免了水患。

公元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膠州為籌「庚子賠款」加征銀2961兩。

公元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
6月4日,膠州改為直隸州,增募新兵營4個。

公元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
設立師范講習所,為膠州師范教育之始。

公元1910年(清宣統二年)
膠州浸信會在膠城建醫院,設床位。有西醫5名,內有中國人於舜伍、萬子庄。

公元1911年(清宣統三年)
秋,連月降雨,河水漲溢,大沽河東岸孫家村西南決口,沖斷膠濟鐵路400米,毀田傷禾。

8. 膠州歷史和現狀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膠州地處山東半島西南部,膠州灣西北岸。位於北緯36°00′~36°30′,東經119°37′~120°12′。2003年,全市總人口76.4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3萬人。全境東西橫距51公里,南北縱距54.3公里,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東鄰青島市城陽區、即墨市,西靠高密市、諸城市,南接膠南市,北連平度市。邊境長度196公里。其區位優勢非常顯著,東臨青島港、流亭機場,海陸空立體交通是山東半島連接內陸各省市及進出青島、煙台、威海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內膠濟、膠黃、膠新3條鐵路,同三、濟青、環膠州灣高速公路及204國道縱橫交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膠州境地,夏、商為萊夷之域。周初,東有莒、西有介,莒南遷後為計。秦,置黔陬縣。隋,以膠水取名立膠西縣。唐,設板橋鎮。宋,復立膠西縣。公元1227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置膠州(州治設在膠西縣城),領膠西、高密、即墨三縣。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膠西縣改為膠州。1376年(明洪武九年),屬於山東布政使司萊州府。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膠州塔埠頭以南沿海的45個村莊被劃入膠澳租界。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升為山東省直隸州。1913年(民國2年)裁膠州為膠縣。 1949年屬於濱北專區,1950年5月屬於膠州專區,1956年2月劃歸昌濰專區, 1978年劃歸青島市。1987年2月12日,建立膠州市(縣級),以原膠縣的行政區域為膠州市的行政區域。屬青島市代管。2003年全市轄13鎮5個街道辦事處,811個行政村,61個居委會。全市居民以漢族為主,另有少數民族31個。2003年全市總人口76.4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3萬人。
全域由山丘陵地、平原低地、河流水域組成。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植被覆蓋率佔全市總面積的71%。境內海岸線全長25.49公里,除濱海河道外,有大小河流27條,分布於大沽河、膠萊南河、洋河三大水系。處於北溫帶亞濕潤氣候大區內,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有明顯的東南亞大陸性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2.9℃,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自然環境優越,山川秀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金膠州」之美譽。
膠州經濟發展歷史悠久,尤其商業特別興盛。早在公元1088年(宋哲宗元祐三年)所設置的板橋鎮市舶司,曾為江北最大的通商口岸,商船自塔埠頭至淮子口到處可泊。八百餘年間商轍輻輳,來往船隻頻頻集散著四面八方的貨物,古有「少海連檣,商賈雲集」之描述。直到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進出膠州港的商船還年達4695艘(次),塔埠頭碼頭年貿易額仍達三四百萬元(銀元)。商業的發展,促進了工業生產的逐漸興盛。秦漢以來熬鹽制鹵遍於海灘。明清時期,傳統的手工業作坊遍布城鄉。1905年僅膠州城就有23個行業287家坊號。制氈、麻織、釀酒、印刷、銀錫銅器等產品名重一時;銅手爐工藝品為膠東一絕;氈鞋則暢銷東北一帶。里岔黑豬源自新石器時期,胴體長,瘦肉率高,味道鮮美,被譽為國寶。膠州大白菜,自唐代即開始栽種,纖維細少,汁白如乳,鮮嫩可口,飲譽四海。建國後,膠州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膠州經濟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按照改造傳統產業、培植壯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的思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使得膠州經濟蒸蒸日上。
農業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效益農業、現代農業的戰略轉變,農業結構和產業布局不斷優化;堅持農業對外開放,積極發展出口創匯農業,優質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顯著增加;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2003年完成農業總產值37.6億元,增長7.5 %。農業增加值18.99億元,增加4.3 %。糧食總產量29.1萬噸。蔬菜總產1611.77 萬噸,增長0.4 %;果品總產量6.1萬噸,增長25.1 %;林業生產全年完成造林面積5628 公頃,森林覆蓋率26.3 %。全年完成幼林撫育作業面積11058公頃次 。畜牧業、漁業生產穩定增長。肉類總產量8.6 萬噸,增長6.5 %;蛋類總產量7.1萬噸,增長6.5%;奶類總產量5.6萬噸,增長7.0%;水產品總產量12.03萬噸,增長8.6%。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765949千瓦,增長8.5%。

膠州歷史上作為通商口岸,對外交往由來以久。唐朝使臣由此出使高麗等地,日本、高麗使者、僧人等由此進入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以來,膠州對外交流日日增強。2003年已與世界106個國家有貿易關系,有30 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在美國、日本2個國家投資,與俄羅斯、韓國、摩爾多瓦等國的4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近幾年,外項經濟已成為膠州特色經濟。2003年全市新簽外經項目387 個,合同利用外資12.3億美元,增長49.6%,實際利用外資5.2 億美元,增長70.9 %。引進內資項目253個,合同利用內資18.1 億元,增長44.7%,實際利用內資9.6 億元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2.2億美元,增長14.8%。外企出口創匯14.2億美元,增長18.1 %。全市實現涉外稅收達到4.36億元 。

9. 為什麼膠州叫金膠州

膠州市

黃海明珠——金膠州,全國經濟綜合勢力百強(縣)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的近郊,有一座朝氣蓬勃的衛星城市-膠州。

膠州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城區面積40平方公里。總人口78萬,轄13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氣候溫和,資源豐富,是山東省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膠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4000多年前,就有先人在這里刀耕火種,創造了舉世聞名的三里河文化。有300多年歷史的「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自古以來,膠州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唐宋時期曾是全國五大商埠之一,是長江以北唯一通商口岸,素有「金膠州」之美譽。

膠州依託海港、空港、鐵路、高速公路,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立體式交通網路,膠濟、膠新、膠黃3條鐵路和同三、濟青、環膠州灣3條高速公路縱穿境內,距青島國際機場不足30分鍾車程,是山東半島連接內陸各省及進出省內各地的重要交通樞紐。

膠州市積極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GDP連年保持高速增長,出口創匯額連續十餘年居山東省各縣市首位,利用外資額名列全省前茅,已吸引美國愛默生、法國拉法基等10家世界500強企業前來落戶,成為山東半島地區吸納外資最多的(縣)市。擁有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多處產業功能齊備、專業特色明顯的高水準項目承接平台,形成了機械、汽車及配件、化工、食品、輕紡服裝、木器傢具、家電電子等七大主導產業。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民營經濟和城市化三大帶動戰略,加快建成膠州灣重要的加工製造業基地和倉儲物流基地。2004年在全國百強市排名中躍升至33位,提升了25個位次。

2005年,膠州市生產總值達到287.4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突破4000美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6.86億元,實現稅收總額15.7億元,轄內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7億元,全市外商直接投資 4.9億美元,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利用內資22.85億元。

當前,膠州搶抓青島協辦奧運、挺進西海岸帶來的發展機遇,制定了「十一五」規劃的發展新目標:力爭在2010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突破30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經濟發展速度繼續保持半島地區領先地位。

宋金海戰

【宋金海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率兵4路進攻南宋,其中一路為水軍,由工部尚書蘇保衡任水軍都統制,益都尹完顏鄭家奴為副都統制,率戰船600餘艘、軍士7萬餘人,由膠西(今青島膠州市)海港出發。駛出膠州灣後,主帥駐泊在靈山衛附近的唐島,船隊則綿延海上數里。南宋朝廷命李保為浙西路副總管,率僅有的100餘艘戰船,於紹興三十一年八月從江陰出發,北上迎戰。十月,李保水師到達今日照市石臼所海上,與金兵相隔僅30里。李保力排眾議,率舟出擊,在今青島膠南市鴨島附近與金兵鏖戰,金兵戰船頓成火海而全軍覆沒。因鴨島當時名為陳家島,故又稱"陳家島海戰"。

10. 膠州的歷史事件

膠州有著4500多年歷史,唐朝設立板橋鎮,北宋時期發展成為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文化底蘊深厚,至今仍保留有新石器時代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於一體的三里河文化遺址;文化名人眾多,以"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為代表的歷史名人就有100多位;民間藝術源遠流長,2006年膠州秧歌和膠州茂腔同時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屆中國秧歌節於2008年在我市成功舉辦,並確定每兩年在我市舉行一次,被中國舞蹈家協會授予"中國秧歌之鄉"稱號。

閱讀全文

與膠州悠久的歷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