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平的歷史沿革
漢建安初(196-205)境內始置漢興(浦城)、南平、建安(建甌)、建平(建陽)4縣,屬會稽郡。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甌)。
晉元康元年(291)屬江州。
南朝陳永定初(約557)屬閩州,後屬豐州。
隋開皇九年(589)廢郡為縣,屬泉州(州治今福州),大業三年(607)屬建安郡(郡治今福州)。
唐武德元年(618)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天寶元年(742)復置建安郡,乾元元年(758)改為建州,屬江南東道。
五代閩龍啟二年(934)屬閩;
天德三年(945)改建州為永安軍,旋改忠義軍;
南唐保大四年(946)置劍州,州治劍浦(今南平)。
宋開寶八年(975)改忠義軍為建州,太平興國四年(979)改劍州為南劍州,五年(980)置邵武軍,治所邵武,端拱元年(988)改建州為建寧軍,紹興三十二年(1162)改建寧軍為建寧府,屬福建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邵武軍為邵武路,十五年(1278)改建寧府為建寧路,改南劍州為南劍路,大德六年(1302)南劍路改為延平路,均屬江浙行中書省福建道宣慰使司(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為福建省)管轄。
明代境內並置建寧、延平、邵武3府。清亦同。
清末為延建邵道(駐南平),領3府。延平府領南平、順昌、將樂、沙縣、尤溪、永安6縣和上洋廳,建寧府領建安、建甌、建陽、崇安、浦城、政和、松溪7縣,邵武府領邵武、光澤、泰寧、建寧4縣。
1913年廢府制,為北路道(駐南平,領16縣)。
1914年為建安道。
1925年廢道,直屬福建省。
1933年11月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延建(閩上)省,1934年境內為第三、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區,1935年改為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區。
1940年改水吉特區為縣。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各縣相繼解放,為第一、第二專區,1950年3月第一專區改建甌專區(9月改建陽專區),第二專區改南平專區。
1956年建陽專區並入南平專區,劃入閩清、三明2縣,增設南平市,撤銷水吉縣,共轄南平市和南平、順昌、建陽、建甌、沙縣、邵武、浦城、崇安、光澤、松溪、政和、建寧、將樂、古田、尤溪、泰寧、屏南、閩清、三明19縣。
1959年劃出閩清、松溪、政和3縣。
1960年南平縣並入南平市,三明縣劃歸三明市,松溪、政和縣合並為松政縣。
1962年撤銷松政縣恢復松溪、政和縣。
1963年劃出古田、屏南2縣。
1964年增設建西縣。
1970年劃出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5縣,增入松溪、政和合並的松政縣,撤銷建西縣,南平專區遷駐建陽,改為南平地區。
1971年改為建陽地區。
1975年松政縣復為松溪、政和2縣。
1983年邵武撤縣設市。
1988年建陽地區遷駐南平,改名南平地區。
1989年撤崇安縣設省轄縣級武夷山市。
1992年建甌撤縣設市。
1994年建陽撤縣設市,同時撤銷南平地區,設省轄地級南平市,原南平市改為延平區。
2014年5月27日,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南平市行政區劃調整,同意撤銷建陽市,設立南平市建陽區。
2. 五代十國的南平歷史
南平國,五代十國時期割據於今荊州一帶的國家,都江陵(今湖北荊州),由高季興創建,因被封荊南節度使,又稱荊南。高季興死後,後唐追封楚王,因區別馬楚,故又別稱「北楚」。
高季興(858~929),字貽孫,陝州峽石(今河南三門峽東南)人。
高從誨(891年—948年),字遵聖,五代時期南平國君主。為高季興之長子。
高保融,字德長,五代時期南平國君主。為高從誨之第三子。
高保勗,字省躬,五代時期南平國君主。為高從誨之第十子,高保融之弟。
高繼沖,字成和(一作字贊平),五代十國末期南平國君主。為高保融之長子,高保勗之侄。高季興原名高季昌,陝州峽石(今河南三門峽東南)人,因避後唐庄宗祖父李國昌的
五代十國及南平示意圖名諱,改為季興。他幼年為汴州商人李七郎家奴,後李七郎被朱全忠收為義子,是為朱友讓,而高季興又被朱友讓收為義子。季興初為親兵,後為牙將,因破鳳翔有功,遷為潁州防禦使。
及公元907年朱全忠稱帝,建立後梁,以高季興任荊南節度使。這時,所謂荊南只存荊州一州,其它如歸、峽、夔、忠、萬、澧等州,都已為其它割據勢力所奪。由是高季興遂招集流散兵民,網羅士人,加上唐末進士梁震等人的輔佐,積蓄力量,准備割據。
公元914年,後梁封高季興為渤海王。及後唐滅梁,高季興又向後唐稱臣,924年,被後唐封為南平王。後唐滅前蜀以後,高季興得到了歸、峽二州。他本欲奪取夔、忠、萬等州,終不敵後唐而作罷。荊南雖地狹兵弱,但卻是南北的交通要沖。
其時南漢、閩、楚皆須向梁稱臣,而每年貢奉均假道於荊南,因此高季興便邀留使者,劫其財物。至南漢、閩、楚各稱帝後,高氏又貪其賜與,亦所向稱臣,由是被諸國視為「高賴子」。公元929年,高季興死,後唐明宗追封他為楚王,與南邊的楚國區分,故南平又稱「北楚」。其子高從誨繼立,後經高保融、高保勗,直到第五主高繼沖,於963年亡國。由高季興擔任節度使至荊南亡國,前後歷57年。。。
3. 福建「南平市」的由來
據史書記載,東漢末年,閩北爆發了閩越的後裔也就是山越民的叛亂,後來,南方叛亂被平定了。為了加強管理,並且機紀念這次平定南疆的功績,封建統治者就於東漢建安元年(196)建立「南平縣」,這是閩北最早的縣治,也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見載的五縣之一。 http://bbs.np163.net/discuz/thread-52985-1-1.html
4. 福建南平從古到今的資料,地理地貌的資料有哪些
延平地名中的行政變遷
延平這個地方最早並不叫「延平」,而是叫「南平」。「南平」正式成為行政區域的時間,開始於東漢建安初年,其來源起自對一場暴亂的鎮壓。史書記載,東漢年間,福建北部山區爆發了閩越後裔山越人的叛亂,被朝廷迅速出兵平定。後來,為了加強邊區管理並借機紀念這次平定南疆的功績,封建統治者便於建安元年(196年)析侯官縣(今福州)「北鄉」,設置了「南平縣」,隸屬會稽郡南部。「會稽」是個古郡名,在今天的江浙地區。東漢置「南平縣」的行為,開啟了中央王朝在閩北行政建制的歷史。「南平」,就此成了閩北最早的縣治和福建歷史上最早見諸記載的五縣之一。後來,即漢建安初的公元196-205年間,閩北境內又設置了漢興(今浦城)、建安(今建甌)、建平(今建陽)3縣,均隸屬會稽郡。
入晉以後,南平就開始幾度改稱「延平」並與「延平」一詞結下千年不解之緣的歷史。史書記載,「延平」一稱最早出現的記錄是:晉太元四年(379年)改延平縣,屬建安郡。明弘治《八閩通志•卷一•地理》引《方輿勝覽》的註解,認為此時南平之所以改稱「延平」原因是:「晉武帝平吳,易南平縣為延平」。
南朝宋泰始年間(465-471年), 延平縣又改名為南平縣。
唐末五代時期天下大亂,「南平」之名也在沉寂了很久以後,開始以軍事要地的身份再次浮現在歷史舞台上,突顯了它的戰略地位,被後人形象地總結為「銅延平」。史籍中有關這一段變遷的文字表述是:唐武德三年(620年),南平縣改延平軍,屬建州;上元元年(674年),延平軍改為劍州;乾寧三年(896年),廢延平軍,改置延平鎮。這里的「軍」最初作為戍邊部隊的駐地,其將領稱為「使」。安史之亂後因軍事需要,軍的設置被推廣到內地。由於軍使往往干涉縣令職能,後來便索性免去縣令,聽任軍使管轄,軍於是發展成為地方政區,它主要分為兩等:一等的同州、府,直屬於路;次一等的為縣,屬府、州統領。這里的「建州」即今天的建甌,於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州」作為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大小歷代不同。現在的「福建」之名,即是北宋正式建省時由「福州」和「建州」兩處各取首字而來的。
五代後唐天成元年(926年),延平鎮又改為永平鎮。
公元943年,五代閩國末代君主、閩王王審知的第十三子王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大殷」,改元「天德」,升永平鎮為龍津縣,兼置鐔州。一年後,王延政被迎回福州,又改「殷」為「閩」,稱閩帝,但國都仍舊設在建州,而以福州長樂府為東都。天德三年(945年),王延政降於南唐,閩國滅亡,南唐隨即入占建州並於當年九月在建州設永安節度使,改龍津縣為劍浦縣,復增延平縣,不久即廢。第二年,南唐又於延平、劍浦、富沙三縣設劍州,治所為延平,這是延平第一次管轄後來的延平府地。但它的最大意義卻不在這事本身,而在於此後一千年來福建城鎮體系格局的基本確立。
趙匡胤稱帝後,深感藩鎮割據之害,便從消除隱患的角度出發,將節度使的軍政、民政、財政三權收歸朝廷,實行虛三級的政區制度,即路管府、州、軍;府、州、軍再管縣、監。「路」為一級政區單位,統管府、州、軍、監、縣。「監」是國家開辦企業的機構,經濟地位很高。由於企業辦事要與地方發生聯系,政府便專門劃出一片土地讓其單獨管理,監就這樣成了一種地方政區。
在宋代,福建境內的建置主要是一府、五州、二軍:一府即延平府;五州即福州、建州、泉州、漳州和汀州;二軍即邵武軍和興化軍。這八個「地級」建置,就是福建別稱「八閩」的經典由來。在這「八閩」的建置中,閩北占據了建州、延平府及邵武軍三地,民間俗稱之為「上三府」,即閩江上游三府。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劍州改為南劍州,以區別於四川劍州,仍為延平府府治。端拱元年(988年),建州改為建寧軍;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建寧軍又改作建寧府,屬福建路。景炎元年(1276年)右丞相文天祥於南劍州設都督府抗元,這就是郭沫若「詠南平」詩作「信國曾開府」的由來,又稱「信國公開府南劍」。據說,文天祥開府南劍後不久,元兵就打進鐵牛關,攻下了邵武,形勢十分危急。為了盡快築好城牆抵禦元軍,文天祥不辭辛勞、晝夜奔忙的舉動感動了老天爺。老天爺派遣神兵鬼差相助,一夜之間就建成了一座綿延十幾里的懸壁城牆。這段城牆,現在仍然屹立在延平城北九三英華學校的後山上,它又象城牆又象山巒,被人們親切地稱作「鬼城牆」。
元朝時,一級政區稱為「行省」,統領路;路為二級政區,統領府、州、縣。但也有府、州不隸屬於路而直屬於省的,稱直隸府、州。福建曾有建寧分省、泉州分省、興化分省和延平分省的劃分。至元十三年(1276年),邵武軍改為邵武路。至元十五年(1278年),建寧府改為建寧路,南劍州改為南劍路。大德六年(1302年)南劍路改為延平路,劍浦縣復改為南平縣,為延平路路治。
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一說1369年),延平路改為延平府,成為閩中八府之一,與建寧府、邵武府並立閩北。延平府領南平,順昌,將樂,沙縣,尤溪,永安六縣和上洋廳;建寧府領建安(今建甌一部分)、甌寧(今建甌一部分)、建陽、崇安、浦城、政和、松溪7縣;邵武府領邵武、光澤、泰寧、建寧4縣,直至清初。
清設府、廳、州、縣。此外還有道的建制,為監察區。福建共有四道:寧福道駐福州,轄福州、福寧二府;延建邵道駐南平,轄延平、建寧、邵武三府;汀漳龍道駐漳州,轄汀州、漳州二府與龍岩直隸州;興泉永道駐廈門,轄興化、泉州二府與永春直隸州。
中華民國建立後(1913年),廢府、州、廳制度,實行省、道、縣三級制,福建行政區劃有了較大的變動。全省被劃分為東路、南路、西路、北路4道。北路道駐南平,領16縣。民國3年(1914年),依原轄區域改置閩海(閩東)、廈門(閩南)、漳汀(閩西)、建安(閩北)4道,南平為建安道。
民國14年(1925年),道制廢除,實行省、縣兩級制,縣直屬省管轄。民國22年(1933年)11月20日,以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十九路軍將領為核心的抗日反蔣勢力在福州發動「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定都福州,將福建劃為閩海、延平、興泉、龍汀4個省和福州、廈門2個特別市,管轄64縣。延平省省長薩鎮冰,管轄區域為:南平、沙縣、將樂、順昌、永安、尤溪、建甌、建陽、崇安、浦城、松溪、政和、邵武、光澤、泰寧、建寧16縣。
民國23年(1934年)12月,人民革命政府因失敗而解散,福建省政府又重新建立。7月開始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制度,將全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署,仍轄64個縣。延平全境共涉及第三、第九、第十等三個行政督察區。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政府在任內實行的廢府留縣制度對福建地名文化帶來了相當糟糕的影響,它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現今地名級序的錯亂。舉個例說吧,原來是延平府管南平縣,一管管了幾百年,但現在卻變成了南平市管延平區;而原來是汀州府管的長汀縣,但現在卻變成了長汀縣管汀州鎮,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閩北各縣相繼解放後,閩北境內於1949年9月10日改設為2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第一、第二專區。1950年3月,第一專區改建甌專區(9月改建陽專區),第二專區改南平專區。1949年5月14日解放的南平,屬南平專區。
1956年6月9日,建陽專區並入南平專區,共轄南平市和南平、順昌、建陽、建甌、沙縣、邵武、浦城、崇安、光澤、松溪、政和、建寧、將樂、古田、尤溪、泰寧、屏南、閩清、三明19縣,范圍涉及今天的福州、三明及寧德部分縣(市)。
1960年南平縣並入南平市。
1968年5月,專區改為地區,成立革命委員會。
1970年南平專區遷駐建陽,改為南平地區;1971年6月18日,南平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稱為建陽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3月,撤銷建陽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建陽地區行政公署。
1988年建陽地區遷駐南平,更名為南平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平地區設立地級南平市,1995年設省轄地級南平市,原縣級南平市同時改為延平區,南平地區建制至1995年1月18日終止。
東漢建安元年南平置縣時,即選址在延平津畔依山面水的狹長地帶築城。宋端拱二年(989年)十二月,延平開始大規模修築城垣,周長九里一百八十步。隨後,歷代王朝都時有修繕。但一直到了清末,南平城區依然十分狹小,城內僅有1條大街,11條小街,9條小巷,城市設施簡陋,公共建築及民用住宅仍是以土木或磚木結構為主的低矮房。
抗日戰爭爆發後,南平成為福建交通中心,建設廳南平工務局開始對街巷進行改善。改通衢大街為中山路並拓寬取平。隨即又拓寬酒務坊(今新華路口)經江西會館(今新華書店),改名為中正路;晏公坊至汽車站(原地專禮堂,今為市政府所在地)為中華路與北門坊路接通。但是,由於沿海城市相繼淪陷,逃難人群不斷北上進入閩北腹地,南平山城還是變得人滿為患。一時之間,市政設施滯後、住房擁擠、衛生狀況惡化的狀況不斷發生。市井間有民謠唱道:「南平南平,災疫不停;電燈不明,馬路不平;供水不足,電話不靈;破房歪歪,衛生不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政府重視城市街巷建設,多次對中山路、八一路等重點街道進行拓寬取直,平整路面。首辟東大路(馬祖廟到明翠閣),長525米;再辟新民路(西門至水南橋),長785米。兩條路寬均6米。
1956年,中山路、西大路、新華路、勝利街拓寬改造,並修建府前路、人民路、紫芝路、鼓樓街、康樂里等10條城市次幹道,把前進巷等13條小道拓寬至6米,使之可以單線行車。1966年,中山路再度拓寬,路面改為瀝青路面。翌年,從水南橋北端經汽車站到市醫院路段順山邊拓寬改建為車行道,原新民路並入中山路,在市立醫院與八一路銜接。1978年,八一路拓寬取直,鋪設瀝青路面。
近幾年,由於武夷山的聲名在外,不少政治人士提議改名為武夷山市
5. 南平九峰山有多少年歷史
28年
6. 南平的歷史簡介
南平位於福建省北部,地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結合部,是福建的「北大門」。為閩江的發源地,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南平城匯合始稱閩江。幅員面積2.63萬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域,轄邵武、武夷山、建甌、建陽四市和順昌、浦城、光澤、松溪、政和五縣及延平區,總人口305萬人。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縱橫,水系發達,屬典型的中低山丘陵構造侵蝕地貌。是山水森林城市,閩江上游的生態屏障,近代詩人郭沫若吟詠南平為「山圍八面綠,水繞 二江青」。
早在3000多年前,古越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開疆拓土,繁衍生息,是中國大陸南方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有 1800多年的建城史,秦漢時期是閩越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漢年間,福建設5縣,南平佔3縣;明清時期,福建置8府,南平據3府。文化積淀深厚,古越文化、閩越文化、茶文化、蛇文化有著獨特的魅力。歷代曾出過李綱、楊榮等17位宰相和一批著名歷史人物。南宋理學創立者朱熹曾在閩北「琴書四十載」,素有「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之稱。
漢建安初(196-205)境內始置漢興(浦城)、南平、建安(建甌)、建平(建陽)4縣,屬會稽郡。三國吳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甌)。晉元康元年(291)屬江州。南朝陳永定初(約557)屬閩州,後屬豐州。隋開皇九年(589)廢郡為縣,屬泉州(州治今福州),大業三年(607)屬建安郡(郡治今福州)。唐武德元年(618)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天寶元年(742)復置建安郡,乾元元年(758)改為建州,屬江南東道。五代閩龍啟二年(934)屬閩;天德三年(945)改建州為永安軍,旋改忠義軍;南唐保大四年(946)置劍州,州治劍(浦今南平)。宋開寶八年(975)改忠義軍為建州,太平興國四年(979)改劍州為南劍州,五年(980)置邵武軍,治所邵武,端拱元年(988)改建州為建寧軍,紹興三十二年(1162)改建寧軍為建寧府,屬福建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邵武軍為邵武路,十五年(1278)改建寧府為建寧路,改南劍州為南劍路,大德六年(1302)南劍路改為延平路,均屬江浙行中書省福建道宣慰使司(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為福建省)管轄。明代境內並置建寧、延平、邵武3府。清亦同。清末為延建邵道(駐南平),領3府。延平府領南平、順昌、將樂、沙縣、尤溪、永安6縣和上洋廳,建寧府領建安、甌寧、建陽、崇安、浦城、政和、松溪7縣,邵武府領邵武、光澤、泰寧、建寧4縣。1913年廢府制,為北路道(駐南平,領16縣)。1914年為建安道。1925年廢道,直屬福建省。1933年11月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延建(閩上)省,1934年境內為第三、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區,1935年改為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區。1940年改水吉特區為縣。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各縣相繼解放,為第一、第二專區,1950年3月第一專區改建甌專區(9月改建陽專區),第二專區改南平專區。1956年建陽專區並入南平專區,劃入閩清、三明2縣,增設南平市,撤銷水吉縣,共轄南平市和南平、順昌、建陽、建甌、沙縣、邵武、浦城、崇安、光澤、松溪、政和、建寧、將樂、古田、尤溪、泰寧、屏南、閩清、三明19縣。1959年劃出閩清、松溪、政和3縣,1960年南平縣並入南平市,三明縣劃歸三明市,松溪、政和縣合並為松政縣,1962年撤銷松政縣恢復松溪、政和縣。1963年劃出古田、屏南2縣,1964年增設建西縣,1970年劃出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5縣,增入松溪、政和合並的松政縣,撤銷建西縣,南平專區遷駐建陽,改為南平地區,1971年改為建陽地區,1975年松政縣復為松溪、政和2縣,1983年邵武撤縣設市,1988年建陽地區遷駐南平,改名南平地區,1989年撤崇安縣設省轄縣級武夷山市。1992年建甌撤縣設市。1994年建陽撤縣設市,同時撤銷南平地區,設省轄地級南平市,原南平市改為延平區。
南平風光奇秀,景色怡人,是旅遊休閑度假理想之所。境內北有中國大陸四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之一的武夷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景觀交相輝映,以「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蜚聲海內外,融國家級風景區、自然保護區於一體。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蛇的王國」、「鳥的天堂」、「昆蟲的世界」、「角怪的故鄉」,為亞熱帶動植物「模式標本」的產地,號稱「世界生物之窗」。南有三溪聚匯、環抱南平城的延平湖,是福建水口水電站的重點庫區,庫區水面達12萬畝。全市有大小旅遊景點150多處,其中國家級、省級以上景點佔三分之一。
是福建省連接中國大陸東南的重點林區,素稱「南方林海」、「中國竹鄉」。山地面積3167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946萬畝,森林覆蓋率74.7%,活立木總蓄積量1.33億立方米,為福建省的三分之一;竹林面積524萬畝,佔中國大陸的十分之一、福建省的五分之二。境內有1江3溪176條支流,水域面積165.15萬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387.37萬千瓦,居福建省首位。已發現的礦種有75種,主要有鈮鉭、鉛鋅、硫鐵、石墨、水晶、水泥灰岩、銅、鎢等礦,已探明儲量41種,其中19種儲量居福建首位,鉭鈮礦、螢石礦儲量居全國前列,有很高的工業開采價值。
南平作為福建連接華東、華南地區的重要通道,東南沿海連接內陸的交通樞紐,具有便捷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全市內河通航里程200多公里,境內閩江及其支流水運航道暢通,500噸級輪船可直航福州馬尾港, 連接海運。陸路有兩條國道(205、316國道)、八條省道、三條鐵路(鷹廈線、外福線和橫南線),以及正在建設的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已形成6個出省通道。空運有武夷山機場,加上南平、武夷山各設一個口岸,基本實現了沿海口岸功能內移。以移動通訊網、互聯網、廣播電視寬頻信息網為標志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建成。
南平農業在福建頗具特色和優勢,全市耕地面積318萬畝,其中水田209萬畝。有7個國家級、8個省級商品糧基地縣,每年提供商品糧5億公斤以上,糧食凈調出量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二,被譽為「福建糧倉」;茶園面積穩定在40多萬畝,為福建省第一大產茶區;畜牧業以乳牛為重點,存 欄乳牛3萬多頭,鮮奶產量占福建省的二分之一以上。全市工業基礎雄厚,擁有造紙、森工、針紡、化工、機械、建材、電力等重點行業和PU革基布、南孚電池、太陽牌電纜等名牌產品,是福建省老工業基地。南平造紙廠是中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九五」期間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平均遞增7.2%;財政總收入平均遞增 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遞增9.4%;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遞增8.4%。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254.64億元,增長11.5%;財政總收入19.18億元,增長11.74%。
未來的南平將發揮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綠、旅、新」產業,建設成為用高新科技武裝的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生態經濟區。
7. 南平市屬於福州嗎屬於哪個省市
南平屬於福建省地級市。
南平轄2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平市常住人口為2680645人。境內山峰聳峙,低山廣布,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落其間,具有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徵,形成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地貌。
南平擁有合福高鐵、鷹廈鐵路、外福鐵路、橫南鐵路,205國道、316國道過境;還有武夷山機場,閩江幹流、建溪、富屯溪等航線及航道。
位置境域
南平市位於福建省北部。東北與浙江省江山、龍泉、慶元等縣(市)相鄰,西北與江西省資溪、鉛山、廣豐等縣(市)接壤,東南與福州市閩清縣及寧德市古田、屏南、周寧、壽寧等縣交界,西南與三明市泰寧、將樂、沙縣、尤溪等縣毗鄰。
介於東經117°00′至119°25′,北緯26°30′至28°20′之間。東西最大間距約230千米,南北最大間距約230.4千米。最北端為浦城縣官路鄉際洋,最南端為延平區漳湖鎮馬林坑,最東端為政和縣鎮前鎮峰岔,最西端為光澤縣李坊鄉頭坑隘。轄區土地總面積為2.63萬平方千米,折3983萬畝,是福建省往北的咽喉要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