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年傳承中華美德手抄報
傳承中華美德手抄報內容:中華傳統美德有哪些
一、所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它使人陶冶愛國情操,從小樹立愛國愛民的志向;它讓人孝順父母,對其充滿孝心;它讓人仗義疏財,盡力幫助別人。它感化了身邊的一切,讓處世的人明白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從而彌補了愚昧與笨拙、醜陋與缺點。
二、傳統美德包含如下內容:仁 、義 、禮 、智、信、孝、悌、忠、廉、恥、勤、勇、敬、恕、謹、儉、忍、友、慈、和。
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
2.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手抄報
注重我們的禮儀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小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馬維鑫
樹立講文明懂禮儀的社會風尚
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它不但形成了燦爛的文化,而且還擁有許多優秀的傳統美德。中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禮儀的歷史。在儒家學說中,禮為天下先,強調以禮治國、以禮治家。從古至今,涌現出不少文明禮儀、素養極高的人,像孔融、周恩來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更需要文明禮儀來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在當今迎奧運,開展講文明禮儀的宣傳活動中,應該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養成文明禮儀規范,爭做文明的北京市民,建立一種全新的社會風尚。
禮儀就是禮節和儀式,它有三大要素:語言、行為表情、服飾器物。一般地說,任何重大典禮活動都需要同時具備這三種要素才能完成。禮儀的分類很多,可以分為個人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商務禮儀等,還有外事禮儀、習俗禮儀、禮儀文書等等。
禮儀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 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 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每個人的言談舉止都體現出他的行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禮儀。講得輕一點,人們之間在相互交往中,特別是在與外國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禮儀,會被人家恥笑。講得重一點,不同民族之間,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風俗習慣或禮儀),有可能會挑起民族仇恨和爭斗。
禮儀的主要功能,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一是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二是有助於美化自身、美化 生活;有助於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系;還有助於凈化社會風氣。
禮儀是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法律、制度屬於社會規范的底線,雖然重要,但它們畢竟只是社會的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規范,而無法包含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法律規定,盜竊價值超過一定數額時要追究刑事責任,當達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時,則可依據治安管理條例的規定予以治安處罰。但是,如果治安處罰的條件也夠不上,比如偷了別人的一件衣服怎麼辦?如果社會的所有成員都會小偷小摸,這個社會將是一個怎樣的社會?然而,法律卻管不了偷雞摸狗之類事。怎麼辦?這就要依靠道德來規范。事實上,不偷不竊這既是道德的要求,同時也屬於禮儀的要求。因為,小偷小摸行為顯然不屬於禮貌行為。小偷小摸如此,其他方面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沒有規矩固然不成方圓,沒有禮儀同樣不成方圓。
從禮儀的現實條件來看,我們必須學習禮儀知識。講禮儀是有條件的。首先,禮儀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就是我們平時所提倡的一些基本禮儀也不例外。如不隨地吐痰需要紙巾、污物桶的物質基礎;不隨地大小便需要完善公共廁所設施。所以,講禮儀要切合實際,禮儀過於繁瑣或超前會成為負擔。有錢人參加晚會固然可以穿晚裝、禮服,但農民上山砍柴穿西裝就沒必要了。其次,禮儀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在多數國家,朋友見面時握握手是禮儀,但到了中東,異性之間隨便握手弄不好是要受懲罰的。又如,在西方國家,朋友相見互相擁抱非常正常,但在我國,如果普通的異性朋友之間動不動就擁抱,就會受到人家的恥笑,甚至被對方認為是性騷擾。同樣是在國內,在街上隨地吐痰是不文明、不禮貌的表現,但農民在田間耕作時,如果也要求吐痰入盂則會成為笑談。所以,講禮儀要符合國情,不能照搬照抄,要實事求是。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倡導文明的社會禮儀。結合社會公德教育,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等為主要內容的文明禮儀理念。進入車站、公園、社區等地,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制止不文明現象。針對當前公共生活領域中的突出問題,大力宣傳文明上網、文明就餐、文明駕車、文明乘車、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禮儀,著重糾正違章行使、違章停車、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破壞綠化、損壞公物等不文明行為,引導人們做一個懂禮儀規矩、講文明語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努力形成共同崇尚文明禮儀的社會氛圍,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熱情為主要內容的職業禮儀規范,以良好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以及規范的儀態、語言,為服務對象提供優質的服務。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學習禮儀知識,促進禮儀習慣養成,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著力塑造創新、誠信、包容、開放、文明的北京人的良好形象,樹立講文明懂禮儀的社會風尚,加快國際化城市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名人禮儀故事:張良拜師
張良(?—前186年),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麼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麼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後他拿出一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跡了。以後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佔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採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注重我們的禮儀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小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會說話」:堅持校內說普通話,全面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不說臟話、粗話、謊話,見到長輩、老師主動問好,公共場所不高聲喧嘩等。
「會走路」:不闖紅燈,不翻越隔離欄,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踐踏草坪,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校園、馬路等公共場合追逐打鬧,在公眾場合自覺排隊等。
「會講衛生」: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飯前便後要洗手。愛護環境衛生,不亂扔亂倒,亂塗亂畫,遇到垃圾主動拾起,個人學習、生活、物品用具按規定擺放整齊等。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很多:如尊老愛幼、說話謙虛、講究禮儀、助人為樂等等,大部分人都能保持傳統美德。可是,還是有一小部分人會做出一些違背美德的事,如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在牆上亂寫亂畫等。其時,要做到文明並不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今年五一小長假,我們全家去澄江撫仙源畔露營,撫仙湖的水很清澈,我站在岸邊,可以看到湖裡的魚蝦游來游去,伴隨著輕輕吹來的涼風,真讓人感到心曠神怡!爸爸拿出了一個很大的塑料袋,說:「我們來環境這么優美的地方遊玩,如果破壞了這里的美景,那麼過不了幾年,這里也會變成第二個滇池的。所以,我們要注意環保,不亂扔垃圾、不準污染撫仙湖裡的水,我們產生的所有垃圾都要裝進垃圾袋。」
我們離開時,垃圾袋還沒有裝滿,我們全家就把周圍別人扔下的飲料瓶、塑料袋等撿進了大垃圾袋裡,並把垃圾袋放到了垃圾車上,這樣可以減少環衛工人的負擔。實際上,講美德很簡單,只要用心去做,每個人都能做到!
(只有這些了)
3. 戒奢節儉為題的手抄報怎麼做
關於勤儉節儉的名言:
1、君子以儉德辟難。
大意:君子用儉朴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2、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大意: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3、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大意: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於辛勤勞作,只有勤於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2
勤儉節約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資料: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
3
關於勤儉節約手抄報資料:
大家還記得「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好鋼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這句話告訴我們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4
小學生勤儉節約手抄報資料: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家庭的傳家之寶。無論是家庭還是企業,想過好日子,就要勤儉節約,而不能外面掙塊板、家裡丟扇門。
5
小學生勤儉節約手抄報資料: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想讓你的家庭和企業富起來,就要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和一支筆等這些小事情上做起。日積月累,這些小數字就會變成驚人的大數字。
6
學生勤儉節約手抄報資料:
勤儉節約不僅是外在的事,他牽連到一個人的思想品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以勤儉節約為榮。
7
小學節約用水手抄報資料:
水,生命之源,世間萬物生存的希望,人類文明的搖籃!地球上的每一條江河都是人類的母親,是她用甘甜的乳汁養育我們,是她以無私的奉獻把人類的文明一次次的推向輝煌!面對母親河如此宏大的恩澤,人類卻因為自私、貪婪,對她進行瘋狂的侵略,使她傷痕累累,面目全非。
8
節約與我們同行手抄報資料:所謂社會節約,就是以多數人甚至所有人的人生幸福為目標,追求社會整體效益、力避各種浪費的社會運動。這種運動通常是在仁人志士的組織領導和直接參與下進行的。古今中外,幾乎所有的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們力求社會節約,反對無恥浪費。在自然災害面前,他們能夠組織力量,想方設法地將各種損失縮小到最低限度;在社會需要面前,他們也能夠挺身而出,為民族利益、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而英勇斗爭和不懈努力。社會節約是仁人志士不朽的追求!
古人雲:"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 建國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好鋼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當時,國人都把勤儉節約作為做人和幹事業的行為准則。然而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君不見,當前社會上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鬥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浪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在這些不良現象中,"大款"、"公款"充當了主要角色。這種社會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黨中央及時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決策,並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提到"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的高度,並在全國范圍內大張旗鼓、深入持久地開展節約活動,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牢固樹立"浪費也是腐敗"的節約意識,克服"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不良心態,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後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勤儉節約的毛澤東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伊莉莎白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民間故事
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 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裡就沒有一點余糧。 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於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他一生儉朴,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並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 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你在家裡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於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日子啊。您為什麼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於己於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後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希望把家裡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挨餓;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裡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通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並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議呢?"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後,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裡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
4. 關於中華美德手抄報的資料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民族。五千年歷史中孕育的優秀傳統美德,如公正無私、嫉惡如仇、誠實篤信、不尚空談、戒奢節儉、防微杜漸、三省吾身、豁達大度、溫良恭儉讓等修身之道;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勤勞勇敢的昂揚銳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厚德載物、達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奮不顧身、捨生取義、見義勇為的英雄氣概;「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理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社會風尚等。 細微之處見榮辱說美德 一個人,會因擁有美德而變得更美麗。 一個國家,會因充滿美德而變得和諧。 這個世界,會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 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每個中華人,都必須要擁有自己國家的傳統美德。中華美德有很多,比如說禮讓、謙虛、尊老愛幼等等。 就好比說《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卻一個人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一——尊老愛幼。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中華民族的美德在閃光。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 要在小事中體現個人的美德,榮辱就在舉手投足間。比如說,尊老愛幼有很多種體現:幫家長倒一次水、陪弟弟妹妹玩……這些細微之處,都能顯現一種美德。再比如說,現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隨手亂扔東西,讓大街變得到處都是垃圾,什麼塑料紙、瓜果皮隨處就可以看到,讓清潔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歸。試問對於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潔工人,你的心裡會怎樣想?是不是會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訴那些亂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亂扔垃圾了,做一個不會亂扔垃圾的中華人吧!」 說到亂扔垃圾,我就會想起它的孿生兄弟:隨地吐痰。隨地吐痰也是一個壞毛病,把痰吐到地下,就會造成空氣污染,對你,對我、對大家都是沒有好處的。 其實要想不做到這些也很簡單,只要心裡有這個信念,有個榮辱觀,這種隨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現象就不會再出現了。 中華美德里還有樂於助人。當同學有困難時,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而不應蔑視他。或者,在公共汽車上有空位時,我們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沒有老人或身體不便的人,這時候,我們就要把位子讓給那些人坐。其實,當一種美德平常到最細微的習慣中時,這也許就是一種品質的升華。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梅花香自苦寒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士不求有用於世,但求無愧於世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0 滿招損,謙得益。 《尚書》 1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2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3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離騷》 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 5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 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 7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尚書》 8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9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 1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1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1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 1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15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周易〉 16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18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9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20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21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 22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2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4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5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26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 2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 2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 29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 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31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論語〉 3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3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論語〉 34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5.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手抄報怎麼辦
細微之處見榮辱說美德
一個人,會因擁有美德而變得更美麗。
一個國家,會因充滿美德而變得和諧。
這個世界,會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
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每個中華人,都必須要擁有自己國家的傳統美德。中華美德有很多,比如說禮讓、謙虛、尊老愛幼等等。
就好比說《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卻一個人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一——尊老愛幼。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中華民族的美德在閃光。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
要在小事中體現個人的美德,榮辱就在舉手投足間。比如說,尊老愛幼有很多種體現:幫家長倒一次水、陪弟弟妹妹玩……這些細微之處,都能顯現一種美德。再比如說,現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隨手亂扔東西,讓大街變得到處都是垃圾,什麼塑料紙、瓜果皮隨處就可以看到,讓清潔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歸。試問對於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潔工人,你的心裡會怎樣想?是不是會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訴那些亂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亂扔垃圾了,做一個不會亂扔垃圾的中華人吧!」
說到亂扔垃圾,我就會想起它的孿生兄弟:隨地吐痰。隨地吐痰也是一個壞毛病,把痰吐到地下,就會造成空氣污染,對你,對我、對大家都是沒有好處的。
其實要想不做到這些也很簡單,只要心裡有這個信念,有個榮辱觀,這種隨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現象就不會再出現了。
中華美德里還有樂於助人。當同學有困難時,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而不應蔑視他。或者,在公共汽車上有空位時,我們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沒有老人或身體不便的人,這時候,我們就要把位子讓給那些人坐。其實,當一種美德平常到最細微的習慣中時,這也許就是一種品質的升華。
6. 二年級手抄報勤儉節約是美德怎麼做
勤儉節約手抄報內容
1
關於勤儉節儉的名言:
1、君子以儉德辟難。
大意:君子用儉朴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2、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大意: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3、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大意: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於辛勤勞作,只有勤於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2
勤儉節約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資料: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
3
關於勤儉節約手抄報資料:
大家還記得「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得巧。好鋼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這句話告訴我們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4
小學生勤儉節約手抄報資料: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家庭的傳家之寶。無論是家庭還是企業,想過好日子,就要勤儉節約,而不能外面掙塊板、家裡丟扇門。
5
小學生勤儉節約手抄報資料: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想讓你的家庭和企業富起來,就要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和一支筆等這些小事情上做起。日積月累,這些小數字就會變成驚人的大數字。
6
學生勤儉節約手抄報資料:
勤儉節約不僅是外在的事,他牽連到一個人的思想品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以勤儉節約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