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築施工發展歷史
泛指近代西方文明決定性地影響中華文明之前,在中國古文化主導下產生的建築物、構築物、建築方法和相關體制。中國古建築的影響范圍遍及半個亞洲和眾多少數民族地區,在世界建築歷史中佔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中國古代建築的高超技藝大體上是工匠之間口傳身授,然而匠人社會地位低下,難以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每每暗於文字,雖然多有經典作品,可是作為一個群體,他們長期以來沒有得到社會的重視。人微自然言輕,幾千年來建
蘇州園林築學方面的專業著作屈指可數。現在我們對於中國古代那些輝煌一時的建築,除了考古的證據,更多的是從文學作品中來玩味體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句,既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充滿人性關懷的一個凄婉追求,也成為對於一代代建築工官、工匠默默奉獻的最嘹亮的贊歌。
中國歷史上與外界的文化交流也促成了古建築風格的流變,例如隨著佛教文化的引入和傳播,起源於印度的寶塔建築發展成為古建築中的一大門類;佛教建築中的石窟建築甚至成為中國古典藝術的「保鮮櫃」。
「凡是侵略我們的,最終都成了漢人」--中國古建築依託連綿不絕的傳統中國文化,在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得到了流傳和發展。蒙古人的元朝促進和發展了中國的古建築,滿人的清朝也發展了中國的古建築。近代隨著西方建築技術的傳入,留學美國歸來的年輕建築師呂彥直還設計出了南京中山陵這樣的精美古建築,堪稱古建築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科學研究的方法隨著西遊學子的歸來而逐漸深入人心,中國古建築的發展隨著建築學的整體發展而逐漸走向繁榮。梁思成老先生不但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還愛了絕代才女林徽因,學之精深,人之倜儻,讓多少文人雅士,建築學人,為之感嘆。
在系統介紹中國古建築的書籍當中,有兩本比較權威的。一是《中國古代建築史》,這本書的編委中有幾乎所有建國以來中國建築界的頂級學者,包括梁思成、劉敦楨等。另一個是教材性質的《中國建築史》,東南大學潘谷西教授主編,比較通俗,生動。
在城市規劃學科的看法中,中國的古代城市都可以稱為是「平面城市」,平面城市攤大餅的功能分布,造成許多問題,最突出的就是交通的效率低下。這樣的城市結構已經明顯不適於當今中國的實際需要。按照美國建築大師沙利文的觀點,「形式要追隨功能」,以單層為主的中國古建築難以跟上城市的功能要求,所以逐漸讓出了建築發展的主流地位。古建和仿古建大多見於公園和風景區,然而只要中國傳統文化在吸收西方的科學知識,在繼續發展,那麼也有理由相信中國古建築會在現代科學技術築就的更加廣闊的平台上大放異彩。
② 土木工程的發展可分為哪幾個歷史階段
一、古代
對土木工程的發展起關鍵作用的,首先是作為工程物質基礎的土木建築材料,其次是隨之發展起來的設計理論和施工技術。每當出現新的優良的建築材料時,土木工程就會有飛躍式的發展。
人們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從事營造活動,後來出現了磚和瓦這種人工建築材料,使人類第一次沖破了天然建築材料的束縛。中國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初期製造出瓦。最早的磚出現於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戰國時的墓室中。磚和瓦具有比土更優越的力學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於加工製作。
磚和瓦的出現使人們開始廣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直至18~19世紀,在長達兩千多年時間里,磚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築材料,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還被廣泛採用。
二、近代
鋼材的大量應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飛躍。 17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生鐵、19世紀初開始使用熟鐵。
從19世紀中葉開始,冶金業冶煉並軋制出抗拉和抗壓強度都很高、延性好、質量均勻的建築鋼材,隨後又生產出高強度鋼絲、鋼索 。於是適應發展需要的鋼結構得到蓬勃發展。除應用原有的梁、拱結構外,新興的桁架、框架、網架結構、懸索結構逐漸推廣,出現了結構形式百花爭艷的局面。
建築物跨徑從磚結構、石結構、木結構的幾米、幾十米發展到鋼結構的百米、幾百米,直到現代的千米以上。於是在大江、海峽上架起大橋,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樓和高聳鐵塔,甚至在地面下鋪設鐵路,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跡。
為適應鋼結構工程發展的需要,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結構設計理論等就應運而生。施工機械、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設計的理論也隨之發展,土木工程從經驗上升成為科學,在工程實踐和基礎理論方面都面貌一新,從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發展。
19世紀20年代,波特蘭水泥製成後,混凝土問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構件易於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
19世紀中葉以後,鋼鐵產量激增,隨之出現了鋼筋混凝土這種新型的復合建築材料,其中鋼筋承擔拉力,混凝土承擔壓力,發揮了各自的優點。20世紀初以來,鋼筋混凝土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
從30年代開始,出現了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剛度和承載能力,大大高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而用途更為廣闊。土木工程進入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時期。
混凝土的出現給建築物帶來了新的經濟、美觀的工程結構形式,使土木工程產生了新的施工技術和工程結構設計理論。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飛躍發展。
現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土木工程可以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託進一步發展。最重要的土木材料及建築材料:混凝土和鋼都有較大的發展,強度成倍提高,可靠性,耐久性等其他性能也有了很大改善。
分支
1、工程測量學
工程測量學為一種應用測量學原理,應用在各種工程上,例如道路、隧道、橋梁及住宅等,主要是將原本在工程圖說上的設計圖放樣到現場,以利工程人員依照所放樣的位置製做出。
工程圖紙上的設計圖上的構造物,其放樣的結果的正確性甚為重要,若錯誤可能導致工程甚大損失,工程測量所需成本對工程成本而言甚小,但重要性甚大。
2、材料科學與工程
土木工程的建造過程必須使用各種金屬材料或非金屬材料,因而與材料科學與材料工程密切相關。材料科學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學科,涉及物質的性質及其在各個科學和工程領域的應用。它研究材料的制備或加工工藝、材料的微觀結構與材料宏觀性能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
涉及的理論包括應用物理學、固體物理學及化學等;而在與土木工程的結合上則衍生出土木材料、結構材料、建築材料、機械材料、耐火材料等不同應用。
隨著近年來媒體將注意力大量集中在奈米科學和奈米技術上,材料科學在許多大學被推到了最前沿。它也是工程鑒定和破壞分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大地工程
大地工程又名土力工程、岩土工程、地工技術,主要研究泥土構成物質的工程特性。大地工程師會研究從工地採集的泥土樣本和岩石樣本中的數據,然後計算工地上的建築所需的格構。地基、地樁、護土牆、水壩、隧道等都是需要大地工程師為工程提供土力意見的建設項目。
大地工程可以細分為土壤力學、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岩石力學等學科。
4、結構工程
結構工程是分析和設計荷載作用下的建築結構的工程學科。結構工程通常被歸類為土木工程的分支,但也可以作為一門獨立學科來研究。 結構工程師通常參予房屋建築和其他大型結構的設計,但也能參與到諸如機械、醫療設備、車輛等結構可靠性會影響使用和安全的領域。
結構工程師必須按照國家或行業規范來設計,確保安全性(如:結構不能在毫無徵兆的強況下破壞)、可維護性以及可用性(如:房屋不能有太大的變形,避免使用者不適)。設計出來的建築必須能承受巨大的荷載,以及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
結構工程理論是建立於在不同場地和材料下,結構所表現出來的物理規律和工程經驗之上。結構設計一般用少數幾種簡單的結構構件來組成復雜的結構體系。
5、地震工程
地震工程又名防震工程,是當建築物受到地震影響時對其結構行為的研究,用以減少地震發生時對於建築物的損害,屬於結構設計和土木工程的一環。振動控制技術和基礎隔離是地震工程里最強而有力和最經濟的工具。
6、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為了控制、利用和保護地表及地下的水資源與環境而修建的各項工程建設的總稱。土木工程中著重於水流體的自然運動與人工輸送及利用的一門分支。
該工程領域與橋梁、水壩、河道、運河以及防洪堤等關於水流、江川及洋海堤道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有著密切的關聯,亦涉及公共衛生與環境工程等這些和水相關的環境生態及用水范疇。
水利工程主要的工作為各種水工結構物,包括水壩與河海堤防、給水管網與集水管網、生態永續、洪水管理、沉積物運移以及其他的與水土保持工程和大地工程有關的事務。
7、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為應用科學與工程之方法來改善環境(包括空氣、水、土地資源),進而為人類之居住以及其他生物體提供對健康有益的水、空氣以及土壤,亦包括污染場址之復育。我們可經由教育大眾、保護環境、訂立規定以及應用良好工程實作來減輕與控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8、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是土木工程學中的一個分支,包括公路交通、鐵路交通、航空交通、航海交通、管道交通五項內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土木工程
③ 中國建築伴隨古老的中華文明,有近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的建築體系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一個獨特的體系,雖然在地域上有差別,但總體上是大同小異! 從考古學家發掘的殷代遺址證明,至遲在公元前15世紀開始形成,基本一直保留到現在,大約有3500年。中國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不斷的發展這個獨特的建築體系的特長,不斷地在技術上和藝術上把它提高,達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輝煌成就。(你也太不給力了,都沒給分!)
④ 中國古代建築有著近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南禪寺大殿
佛教聖地五台山,寺院眾多,多數都集中在台懷鎮周圍。在南台外的山坳中則藏著一座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南禪寺大殿。
南禪寺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30年代對中國古建築的大規模考察中發現的,中國古建築因其多木結構,而留存極少。唐代建築全國僅存4處,都在山西。
南禪寺位於五台縣城西南22公里處的陽白鄉李家莊附近,距東冶鎮7里。跨進李家莊,順著一條黃土坡路爬上一個土崖,便可看到雄踞在這里的南禪寺了。
南禪寺的確切建築年代已無法考證,在考察時,林徽因看到南禪寺大殿的大樑上有一行字,仔細一看,上面記載了這座大殿建於唐建中二年(公元780年),這比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梁林夫婦發現的第一座唐代木建築)還早75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一時間,南禪寺大殿成了唐代建築的實物孤本,後來雖然又發現了幾座唐代建築,但南禪寺大殿仍是最古老的,它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南禪寺坐北向南,有山門、龍王殿、菩薩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築,圍成一個四合院形式,規模不大。
南禪寺大佛殿,外觀氣勢雄偉,輪廓秀麗,形體俊美、古樸。大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殿前有寬敞的月台,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殿內無柱,四椽狀通達前後檐柱之外,梁架結構簡練屋頂舉折平緩,說明我國唐代建築技術已有很高水平,而且已普及到了偏僻山村。
⑤ 中國建築發展歷史
1、創立時期:
周至春秋戰國(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埃及、希臘、西要)
2、成熟時期:
秦漢(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希臘、羅馬)
3、溶匯時期:
魏晉南北朝(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早期基督教時期、拜占庭時期)
4、全盛時期:
隋唐時代(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拜占庭時期、早期歌德時期)
5、延續時期:
宋遼金元(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歌德時期)
6、停滯時期:
明清(同時期西方建築分野:文藝復興之後)
(5)建築行業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
中國從上古至清末,營造了許許多多傳世的宮殿、陵墓、廟宇、園林、民宅,其建築形態及營造方式遠播東亞各國。
中國古代建築不僅是我國現代建築設計的借鑒,而且早已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成為舉世矚目的文化遺產。欣賞中國古建築,就好比翻開一部沉甸甸的史書。
中國古建築有著豐富的雕塑裝飾。古建築的雕塑一般分作兩類,一類是在建築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頂、梁頭、柱子之上的。題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等,龍鳳題材更被廣泛採用。
雕塑的材料根據建築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磚有瓦,有金有銀,有銅有鐵。另一類是在建築物裡面或兩旁或前後的雕塑,它們大多是脫離建築物而存在的,是建築的保藏物或附屬物。建築物內的雕塑多為佛、道寺院內的佛、道教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建築史
⑥ 建築業的建築歷史
現代建築業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工業和城市的發展,要求大量興建房屋,促使原來分散的手工藝人為包工頭所僱用而產生了專業的建築承包商。在股份公司產生和信用制度發展後,又出現了為市場建築整排房屋或建築整個市區的商品化生產經營方式。
在中國,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及其經濟勢力的侵入,通商口岸出現了外商經營的營造公司,帶來了資本主義建築業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一些與外商接觸較早的包工頭逐步變成建築業的廠商。上海出現最早的建築承包商是1880年前後創辦的「楊瑞泰」營造廠,它在1891年承包了上海的江海關大樓工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民族工業有所發展,建築業也漸漸興盛起來,並有能力承包高層建築(如上海的17層中國銀行大樓工程)。但總的說來,中國建築業還很薄弱,1934年是抗日戰爭前中國建築業發展水平最高的一年,據估算,其凈產值在國民收入中也僅佔1.4%。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爭和國民黨發動的內戰更使建築業日趨凋敝。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滿足經濟恢復和建設的需要,逐步組建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施工單位。1956年5月國務院通過《關於加強和發展建築工業的決定》和《關於加強設計工作的決定》後,建築設計和施工在技術上得到發展,組織上得到加強,建立了各類專業設計與施工機構,工廠化和機械化施工也取得了進展。到1985年,全國共有綜合性和專業性的勘察設計機構3000多個,勘察設計人員達30多萬人;全民所有制建築施工企業平均每個職工技術裝備達2494元,平均每個工人的動力裝備為 6.2千瓦。繁重的體力勞動大都已為機械所代替,大中城市的大型建築工程,也已採用工業化的施工方法。(見中國建築業概況)
⑦ 建築的發展歷史
中國現代建築概況
中國現代建築泛指19世紀中葉以來的中國建築。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建築呈現出中西交匯、風格多樣的特點。這一時期,傳統的中國舊建築體系仍然占據數量上的優勢,但戲園、酒樓、客棧等娛樂業、服務業建築和百貨、商場、菜市場等商業建築,普遍突破了傳統的建築格局,擴大了人際活動空間,樹立起中西合璧的洋式店面;西方建築風格也呈現在中國的建築活動中,在上海、天津、青島、哈爾濱等租界城市,出現了外國領事館、洋行、銀行、飯店、俱樂部等外來建築。這一時期也出現了近代民族建築,這類建築較好地取得了新功能、新技術、新造型與民族風格的統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建築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大規模、有計劃的國民經濟建設,推動了建築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現代建築在數量、規模、類型、地區分布及現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的局限,展現出嶄新的姿態。這一時期的中國建築經歷了以局部應用大屋頂為主要特徵的復古風格時期、以國慶工程10大建築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建築新風格時期、集現代設計方法和民族意蘊為一體的廣州風格時期,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建築逐步趨向開放、兼容,中國現代建築開始向多元化發展。
中國古代建築
清代建築
清代(公元1616-1911年)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一時期的建築大體因襲明代傳統,但也有發展和創新,建築物更崇尚工巧華麗。
清代的都城北京城基本保持了明朝時的原狀,城內共有20座高大、雄偉的城門,氣勢最為磅礴的是內城的正陽門。因沿用了明代的帝王宮殿,清代帝王興建了大規模的皇家園林,這些園林建築是清代建築的精華,其中包括華美的圓明園與頤和園。
在清代建築群實例中,群體布置與裝修設計水平已達成熟。尤其是園林建築,在結合地形或空間進行處理、變化造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
這一時期,建築技藝仍有所創新,主要表現在玻璃的引進使用及磚石建築的進步等方面。這一時期,中國的民居建築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自由式建築較多。
風格獨特的藏傳佛教建築在這一時期興盛。這些佛寺造型多樣,打破了原有寺廟建築傳統單一的程式化處理,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建築形式,以北京雍和宮和承德興建的一批藏傳佛教寺廟為代表。
清代晚期,中國還出現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築形象。
元代建築
元代(公元1206-1368年)的中國是一個由蒙古統治者建立的疆域廣大的軍事帝國,但這一時期中國經濟、文化發展緩慢,建築發展也基本處於凋敝狀態,大部分建築簡單粗糙。
元代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北部)規模宏大且形製得以沿續,明清兩朝皇城——北京的規模就是這一時期創建的。留存至今的元代太掖池萬歲山(今北京北海瓊島)也是元代的盛景。
由於元朝統治者崇信宗教,尤其是藏傳佛教,這一時期的宗教建築異常興盛。北京的妙應寺白塔就是一座由尼泊爾工匠設計建造的喇嘛塔。
唐代建築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建築技術和藝術也有巨大發展。唐代建築的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開朗。
唐代建築規模宏大,規劃嚴整,中國建築群的整體規劃在這一時期日趨成熟。唐都長安(今西安)和東都洛陽都修建了規模巨大的宮殿、苑囿、官署,且建築布局也更加規范合理。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規劃也是中國古代都城中最為嚴整的,長安城內的帝王宮殿大明宮極為雄偉,其遺址范圍即相當於清明故宮紫禁城總面積的3倍多。
唐代的木建築實現了藝術加工與結構造型的統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內的建築構件均體現了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唐代建築舒展朴實,莊重大方,色調簡潔明快。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是典型的唐代建築,體現了上述特點。
此外,唐代的磚石建築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佛塔大多採用磚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尋塔在內的中國現存唐塔均為磚石塔。
園林建築
中國的園林建築歷史悠久,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國就有了最早的宮廷園林。此後,中國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無不建造園林,中國城市園林豐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中佔有光輝的地位。
以山水為主的中國園林風格獨特,其布局靈活多變,將人工美與自然美融為一體,形成巧奪天工的奇異效果。這些園林建築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隱建築物於山水之中,將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中國園林建築包括宏大的皇家園林和精巧的私家園林,這些建築將山水地形、花草樹木、庭院、廊橋及楹聯匾額等精巧布設,使得山石流水處處生情,意境無窮。中國園林的境界大體分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種。
中國儒學中講求實際、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重視道德倫理價值和政治意義的思想反映到園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這一境界多見於皇家園林,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中約一半的景點體現了這種境界。
神仙境界是指在建造園林時以浪漫主義為審美觀,注重表現中國道家思想中講求自然恬淡和修養身心的內容,這一境界在皇家園林與寺廟園林中均有所反映,例如圓明園中的蓬島瑤台、四川青城山的古常道觀、湖北武當山的南岩宮等。
自然境界重在寫意,注重表現園林所有者的情思,這一境界大多反映在文人園林之中,如宋代蘇舜欽的滄浪亭,司馬光的獨樂園等。
中西園林的不同之處在於:西方園林講求幾何數學原則、以建築為主;中國園林則以自然景觀和觀者的美好感受為主,更注重天人合一。
蘇州園林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蘇州古典園林集中體現了中國園林建築的藝術特色。蘇州園林歷史綿延2000餘年,現存名園十餘處。蘇州園林大都佔地面積小,採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台樓閣、池塘小橋,營造以小見大的藝術效果。其中,聞名遐爾的園林建築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等。
圓明園
中國最著名的皇家園林、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北京圓明園,集中國各地不同風格的園林藝術於一體,且借鑒了部分西方建築風格,園內建築巧奪天工,雖形態各異而趣味無窮。華美的圓明園於1860年被侵略中國的英法聯軍焚毀,現在,人們只能在斷瓦殘垣上想像這座名園曾經的風華了。
圓明園遺址在北京西北郊。一般所說的圓明園,還包括它的兩個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萬春園)在內,因此又稱「圓明三園」。它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五座離宮別苑即「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面積347公頃。
圓明園不僅在當時的中國是一座最出色的行宮別苑,乾隆皇帝譽之為「天寶地靈之區,帝王游豫之地無以逾此」,並且還通過傳教士的信函、報告的介紹而蜚聲歐洲,對18世紀歐洲自然風景園的發展曾產生一定的影響。
宮殿建築
宮殿建築又稱宮廷建築,是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突出皇權的威嚴,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模巨大、氣勢雄偉的建築物。這些建築大都金玉交輝、巍峨壯觀。
從秦朝開始,「宮」成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宮殿則成為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中國宮殿建築的規模在以後的歲月里不斷加大,其典型特徵是斗拱碩大,以金黃色的琉璃瓦鋪頂,有絢麗的彩畫、雕鏤細膩的天花藻井、漢白玉台基、欄板、樑柱,以及周圍的建築小品。北京故宮太和殿就是典型的宮殿建築。
為了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表現以皇權為核心的等級觀念,中國古代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的布局方式:中軸線上的建築高大華麗,軸線兩側的建築相對低小簡單。由於中國的禮制思想里包含著崇敬祖先、提倡孝道和重五穀、祭土地神的內容,中國宮殿的左前方通常設祖廟(也稱太廟)供帝王祭拜祖先,右前方則設社稷壇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糧食神(社為土地,稷為糧食),這種格局被稱為「左祖右社」。古代宮殿建築物自身也被分為兩部分,即「前朝後寢」:「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舉行大典之處,「後寢」是皇帝與後妃們居住生活的所在。
中國宮殿建築以北京的故宮為代表。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皇帝的宮廷,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過。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有房屋9千多間,故宮周圍是數米高的紅色圍牆,周長3400多米,牆外是護城河。故宮規模之大、風格之獨特、陳設之華麗、建築之輝煌,在世界宮殿建築中極為罕見。
故宮分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發布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築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些建築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建築形象嚴肅、庄嚴、壯麗、雄偉,三個大殿的內部均裝飾得金碧輝煌。故宮的後一部分——「內廷」是皇帝處理政務和後妃們居住的地方,這一部分的主要建築乾清宮、坤寧宮、御花園等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建築多包括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它們均自成院落。
由於朝代更迭及戰亂,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留存下來的並不多,現存除北京故宮外,還有沈陽故宮,此外,西安尚存幾處漢唐兩代宮殿遺址。
陵墓建築
陵墓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人基於人死而靈魂不滅的觀念,普遍重視喪葬,因此,無論任何階層對陵墓皆精心構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陵墓建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產生了舉世罕見的、龐大的古代帝、後墓群;且在歷史演變過程中,陵墓建築逐步與繪畫、書法、雕刻等諸藝術門派融為一體,成為反映多種藝術成就的綜合體。
陵墓建築是中國古建築中最宏偉、最龐大的建築群之一。這些陵墓建築,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數建造在平原上。中國陵園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築牆,四面開門,四角建造角樓。陵前建有甬道,甬道兩側有石人、石獸雕像,陵園內松柏蒼翠、樹木森森,給人肅穆、寧靜之感。
秦始皇陵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驪山北麓的秦始皇陵是中國最著名的陵墓,建於2000多年前。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守衛這座陵墓的「部隊」。秦始皇兵馬俑氣勢恢弘、雕塑和製作工藝高超,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曾這樣評價:那些環繞在秦始皇陵墓周圍的著名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都是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秦始皇兵馬俑
陝西西安附近是中國帝王陵墓較為集中的地方,除了秦始皇陵外,還有西漢11個皇帝的陵墓,唐代18個皇帝的陵墓。其中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是西漢皇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埋藏的寶物也最多;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陵園面積極大,園內還有17座功臣貴戚的陪葬墓,昭陵地上地下都是珍貴的文物,最負盛名的是唐代雕刻精品「六駿圖」。
明清皇陵
明清兩代皇陵是中國帝王的陵墓中保存最為完整的。
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即十三陵,為明代定都北京後13位皇帝的陵墓群,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城北天壽山下一個三面環山、向南開口的小盆地內。小盆地內的山坡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這些帝王的陵墓,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陵區內共埋葬著13位帝王、23位皇後和眾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叢葬的宮女等。
明十三陵規模宏偉壯麗,景色蒼秀,氣勢雄闊,是國內現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園建築群。其中規模最宏偉的是長陵(明成祖朱棣)和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經挖掘發現,定陵地宮的石拱結構堅實,四周排水設備良好,積水極少,石拱無一塌陷,這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人建造地下建築的高超技術。
中國現存陵墓建築中規模最宏大、建築體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寢——清東陵佔地78平方公里,其中埋葬著清朝5位皇帝,14位皇後,百餘名嬪妃。清東陵內的主要陵墓建築都精美壯觀,極為考究。
宋代建築
宋代(公元960-1279年)是中國古代政治、軍事上較為衰落的朝代,但在經濟、手工業和商業方面都有發展,科學技術更有很大進步,這使得宋代的建築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這一時期的建築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變得纖巧秀麗、注重裝飾。
宋代的城市形成了臨街設店、按行成街的布局,城市消防、交通運輸、商店、橋梁等建築都有了新發展。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完全呈現出一座商業城市的面貌。這一時期,中國各地也已不再興建規模巨大的建築了,只在建築組合方面加強了進深方向的空間層次,以襯托主體建築,並大力發展建築裝修與色彩。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祠內的正殿及魚沼飛梁即是典型的宋代建築。
宋代磚石建築的水平不斷提高,這時的磚石建築主要是佛塔和橋梁。浙江杭州靈隱寺塔、河南開封繁塔及河北趙縣的永通橋等均是宋代磚石建築的典範。
宋代,中國經濟社會得到了一定程度發展,注重意境的園林在這一時期開始興起。中國古典園林重在寫意,融自然美與人工美於一體,以建築和人工建造的家用山水、岩壑、花木等一同表現某種藝術境界。較有代表性的宋代園林包括蘇舜欽的滄浪亭和司馬光的獨樂園。
宋代頒行了有關建築設計和施工的規范書《營造法式》,這是一部完善的建築技術專著。此書的頒行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建築在工程技術與施工管理方面已達到新的水平。
明代建築
明代(公元1368—1644年)開始,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晚期。這一時期的建築樣式,大都繼承於宋代而無顯著變化,但建築設計規劃以規模宏大、氣象雄偉為主要特點。
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和宮殿建築均為後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於明代的規劃和經營,清代帝王的宮殿也是在明宮殿的基礎上不斷擴展完善而來的。這一時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礎上改建的,建後分為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繼續大力修築宏偉的防禦建築——長城,長城許多重要段落的牆體和城關堡寨都用磚砌,建築水平達到最高。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至甘肅嘉峪關,長達5660公里。山海關、嘉峪關等著名關城,是中國建築藝術中獨具風格的傑作;北京八達嶺段長城、司馬台段長城等還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長城
這一時期,建築方面進一步發展了木構架藝術、技術,官式建築形象較為嚴謹穩重,其裝修、彩畫、裝飾日趨定型化;裝修陳設上也留下許多磚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質的作品,磚已普遍用於民居砌牆。
明代,中國建築群的布置更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於利用地形和環境形成陵墓肅穆氣氛的傑出實例。
此外,此時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園林建設非常發達,明式傢具也聞名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風水術在明代已達極盛時期,這一中國建築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現象,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
寺廟建築
廟是中國佛教建築之一。起源於印度的寺廟建築,從北魏開始在中國興盛起來。這些建築記載了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宗教的興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中國古人在建築格局上有很深的陰陽宇宙觀和崇尚對稱、秩序、穩定的審美心理。因此中國佛寺融合了中國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軸線布局、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的建築群體。此外,園林式建築格局的佛寺在中國也較普遍。這兩種藝術格局使中國寺院既有典雅莊重的廟堂氣氛,又極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遠。
中國古代寺廟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分別為鍾樓、鼓樓,正面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則分列正中路左右兩側。大雄寶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後,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廟內大都另闢塔院。
洛陽白馬寺
始建於漢朝的河南洛陽白馬寺,是中國官方最早營建的佛寺。寺院呈長方形,佔地約4萬平方米。白馬寺的興建,有力地促進了佛教在中國及東亞、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因此,白馬寺至今仍是許多國家佛教徒朝拜的聖地。
五台山佛教建築
山西省五台山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山上保存的古代佛教建築多達58處,其中較著名的寺廟建築包括建於唐朝的南禪寺和佛光寺。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有一座木結構寺廟建築;佛光寺在建築上薈萃了中國各個時期的建築形式,寺內的建築、塑像、壁畫和墨跡被譽為「四絕」。
恆山懸空寺
值得一提的還有山西省境內北嶽恆山懸空寺,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上靠危岩,下臨深谷,造型獨特,是極為罕見的建築。懸空寺位於渾源縣城南3.5公里處的金龍峽谷西側絕壁的山腰上,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建於懸崖上的木構建築。始建於北魏時期,唐、金、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整個建築面對恆山,背依翠屏,壁岩無階,高樓仰止,是北嶽恆山第一奇觀。
布達拉宮
喇嘛教是中國佛教的一派,喇嘛教寺廟建築的特點是佛殿大、經堂高,建築多依山勢而築。位於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是典型的喇嘛教寺廟建築。始建於唐代的布達拉宮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築群。整個宮殿建築依山勢疊砌,輝煌壯觀,其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內有殿堂20多個,正殿供奉著珍貴的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鍍金銅像。布達拉宮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也吸取了尼泊爾和印度的建築藝術特色。
此外,承德「外八廟」及北京雍和宮,也都是著名的喇嘛教建築。
中國民居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築,又稱民居。居住建築是最基本的建築類型,出現最早,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由於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
中國漢族地區傳統民居的主流是規整式住宅,以採取中軸對稱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後兩院,居中的正房體制最為尊崇,是舉行家庭禮儀、接見尊貴賓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內,以游廊相連接。北京四合院雖是中國封建社會宗法觀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築上的具體表現,但庭院方闊,尺度合宜,寧靜親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華北、東北地區的民居大多是這種寬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樓
中國南方的住宅較緊湊,多樓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積長方形天井為中心的堂屋。這種住宅外觀方正如印,且樸素簡潔,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廣。
在閩南、粵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團住宅,其平面有圓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單層建築廳堂和周圍的四、五層樓房組成,這種建築的防禦性很強,以福建永定縣客家土樓為代表。在中國的傳統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樓獨具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餘座,規模大,造型美,既科學實用,又有特色,構成了一個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樓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抵禦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土樓。土樓具有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和強烈的宗族特性。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數民族居住建築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居住建築也很多樣,如西北部新疆維吾爾族住宅多為平頂,土牆,一至三層,外面圍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則用石塊砌築外牆,內部為木結構平頂;蒙古族通常居住於可移動的蒙古包內;而西南各少數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結構干欄式樓房,樓下空敞,樓上住人,其中雲南傣族的竹樓最有特色。中國西南地區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腳樓最具特色。吊腳樓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沒有地基,以柱子支撐建築,樓分兩層或三層,最上層很矮,只放糧食不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圈養牲畜。
北方窯洞和古城民居
中國地域寬廣、民族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結構、裝飾藝術、色調等各具特點。在此,主要介紹一下個性鮮明的北方窯洞和古城內的民居。
中國北方黃河中上游地區窯洞式住宅較多,在陝西、甘肅、河南、山西等黃土地區,當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內開鑿橫洞,並常將數洞相連,在洞內加砌磚石,建造窯洞。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節省土地,經濟省工,將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有機結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
此外,中國還有保存較完好的古城,這些古城內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遙古城和雲南麗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是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縣城,是中國漢民族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迄今為止,這座城市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築格局與風貌特色大體未動。平遙是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建築、藝術等方面歷史發展的活標本。
始建於南宋的麗江古城是融合納西民族傳統建築及外來建築特色的惟一城鎮。麗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築禮制的影響,城中道路網不規則,沒有森嚴的城牆。黑龍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為條條細流入牆繞戶,形成水網,古城內隨處可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⑧ 鋼筋混凝土在中國有多少年歷史了
約在1900年前後。
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出現在近代,通常認為法國園丁約瑟夫·莫尼爾(en:Joseph Monier(英文))於1849年發明鋼筋混凝土並於1867年取得包括鋼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緊隨其後應用於公路護欄的鋼筋混凝土樑柱的專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在美國紐約落成,人類建築史上一個嶄新的紀元從此開始,鋼筋混凝土結構在1900年之後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規模的使用。1928年,一種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出現,並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亦被廣泛地應用於工程實踐。鋼筋混凝土的發明以及19世紀中葉鋼材在建築業中的應用使高層建築與大跨度橋梁的建造成為可能。
⑨ 中國建築發展史是什麼
(1) 原始住居與建築雛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國原始人就已經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為棲身之所,北京、遼寧、貴州、廣東、湖北、浙江等地均發現有原始人居住過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黃土層為牆壁,用木構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進而發展為地面上的建築,並形成聚落。長江流域,因潮濕多雨,常有水患獸害,因而發展為桿欄式建築。對此,古代文獻中也多有「構木為巢,以避群害」、「上者為巢,下者營窟」的記載。據考古發掘,約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構築木架房屋(如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黃河流域也發現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遺址、臨潼姜寨遺址)。這些聚落,居住區、墓葬區、制陶場,分區明確,布局有致。木構架的形制已經出現,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與功用不同而有圓形、方形、呂字形等。這是中國古建築的草創階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紀夏朝建立,標志著原始社會結束,經過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戰國,在中國的大地上先後營建了許多都邑,夯土技術已廣泛使用於築牆造台。如河南偃師二里頭早商都城遺址,有長、寬均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開間的殿堂,周圍以廊。此時木構技術較之原始社會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鋸、鑿、鑽、鏟等加工木構件的專用工具。木構架和夯土技術均已經形成,並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西周興建了豐京、鎬京和洛陽的王城、成周;春秋、戰國的各諸侯國均各自營造了以宮室為中心的都城。這些都城均為夯土版築,牆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門。宮殿布置在城內,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構架已成為主要的結構方式,屋頂已開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構架上飾用彩繪。這標志著中國古代建築已經具備了雛形,不論夯土技術、木構技術還是建築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築材料的製造與運用,色彩、裝飾的使用,都達到了雛形階段。這是中國古代建築以後歷代發展的基礎。
(2)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並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之後,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並且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在咸陽修築都城、宮殿、陵墓。今人從阿房宮遺址和始皇陵東側大規模的兵馬俑列隊埋坑,可以想見當時建築之宏大雄偉。此外,又修築通達全國的馳道,築長城以防匈奴南下,鑿靈渠以通水運。這些巨大工程,動輒調用民力幾十萬,幾乎都是同時並進,秦帝國終以奢欲過甚,窮用民力,二世而亡。
漢代繼秦,經過約半個多世紀的休養生息之後,又進入大規模營造建築時期。漢武帝劉徹先後五次大規模修築長城,開拓通往西亞的絲綢之路;又興建長安城內的桂宮、光明宮和西南郊的建章宮、上林苑。西漢末年還在長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東漢光武帝劉秀依東周都城故址營建了洛陽城及其宮殿。
總秦、漢五百年間,由於國家統一,國力富強,中國古建築在自己的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發展高潮。其結構主體的木構架已趨於成熟,重要建築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頂形式多樣化,廡殿、歇山、懸山、攢尖、囤頂均已出現,有的被廣泛採用。制磚及磚石結構和拱券結構有了新的發展。
(3) 傳統建築持續發展和佛教建築傳入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此期間,傳統建築持續發展,並有佛教建築傳入。西晉統一中國不久,就爆發了「八王之亂」,處於西北部邊境的幾個少數民族領袖,率部進入中原,先後建立了十幾個政權,史稱十六國時期。到了西元460年,北魏才統一了中國北方,繼而又分裂。在南方,晉室南遷建立了東晉政權,接著先後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這就是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自此,中國南北兩方社會經濟才逐漸復甦,北朝營建了都城洛陽,南朝營建了建康城。這些都城、宮殿均系在前代基礎上持續營造,規模氣勢遠遜於秦、漢。
東漢時傳入中國的佛教此時發展起來,南北政權廣建佛寺,一時間佛教寺塔盛行。據記載,北魏建有佛寺三萬多所,僅洛陽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在不少地區還開鑿石窟寺,雕造佛像。重要石窟寺有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太原天龍山石窟、峰峰南響堂山和北響堂山石窟等。這就使這一時期的中國建築,融進了許多傳自印度(天竺)、西亞的建築形制與風格。
(4)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潮
隋、唐時期的建築,既繼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來影響,形成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建築體系,把中國古代建築推到了成熟階段,並遠播影響於朝鮮、日本。
隋朝雖然是一個不足四十年的短命王朝,但在建築上頗有作為。它修建了都城大興城,營造了東都洛陽,經營了長江下游的江都(揚州)。開鑿了南起餘杭(杭州),北達涿郡(北京),東始江都,西抵長安(西安),長約2500公里的大運河。還動用百萬人力,修築萬里長城。煬帝大業年間(605~618年),名匠李春在現今河北趙縣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橋安濟橋。
唐代前期,經過一百多年的穩定發展,經濟繁榮,國力富強,疆域遠拓,於開元年間(714~741年)達到鼎盛時期。在首都長安與東都洛陽繼續修建規模巨大的宮殿、苑囿、官署。在全國,出現了許多著名地方城、商業和手工業城,如廣陵(揚州)、泉州、洪州(南昌)、明州(寧波)、益州(成都)、幽州(北京)、荊州(江陵)、廣州等。由於工商業的發展,這些城市的布局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鎮興建了大量寺塔、道觀,並繼承前代續鑿石窟佛寺,遺留至今的有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禪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薦福寺小雁塔、興教寺玄奘塔、大理千尋塔,以及一些石窟寺等。此期間,建築技術更有新的發展,木構架已能正確地運用材料性能,建築設計中已知運用以「材」為木構架設計的標准,朝廷制定了營繕的法令,設置有掌握繩墨、繪制圖樣和管理營造的官員。
(5) 宋、遼、金時期建築的發展與《營造法式》的頒行
從晚唐開始,中國又進入三百多年分裂戰亂時期,先是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的更替和十個地方政權的割據,接著又是宋與遼、金南北對峙,因而中國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的破壞,建築也從唐代的高峰上跌落下來,再沒有長安那麼大規模的都城與宮殿了。由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布局、建築技術與藝術,都有不少提高與突破。譬如城市漸由前代的里坊制演變為臨街設店、按行成街的布局。在建築技術方面,前期的遼代較多的繼承了唐代的特點,而後期的金代,建築上則繼承遼、宋兩朝的特點而有所發展。在建築藝術方面,自北宋起,就一變唐代宏大雄渾的氣勢,而向細膩、纖巧方面發展,建築裝飾也更加講究。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朝廷頒布並刊行了《營造法式》。這是一部有關建築設計和施工的規范書,是一部完善的建築技術專書。頒刊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宮殿、寺廟、官署、府第等官式建築的管理。書中總結歷代以來建築技術的經驗,制定了「以材為祖」的建築模數制。對建築的功限、料例作了嚴密的限定,以作為編制預算和施工組織的准繩。這部書的頒行,反映出中國古代建築到了宋代,在工程技術與施工管理方面已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平。
(6)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最後一個發展高潮
元、明、清三朝統治中國達六百多年,其間除了元末、明末短時割據戰亂外,大體上保持著中國統一的局面。由於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已屆尾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緩慢,因此建築的歷史也只能是最後的發展高潮了。元代營建大都及宮殿,明代營造南、北兩京及宮殿。在建築布局方面,較之宋代更為成熟、合理。明清時期大事興建帝王苑囿與私家園林,形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造園高潮。喇嘛教建築的營造,完全是出於清朝廷的政治需要,一時間蒙、藏、甘、青等地廣建喇嘛廟,僅承德一地就建有十一座。這些廟宇規模宏大,製做精美,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一個畸型。明清兩代距今最近,許多建築佳作得以保留至今,如京城的宮殿、壇廟,京郊的園林,兩朝的帝陵,江南的園林,遍及全國的佛教寺塔、道教宮觀,及民間住居、城垣建築等,構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光輝華章。
⑩ 拜託拜託 誰能告訴我」建築業的發展歷史」
建築是人類最古老的生產活動之一,從封建社會開始,建築業形成行業雛型,以後逐漸發展為一個行業。
海口市建築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
第一,封建社會時期的個體手工業活動。
封建社會里的建築活動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民間性的建築活動。主要是為自身居住進行簡單的勞作,一些泥、木匠農忙務農,農閑做工,由互相幫工發展成為「點工」,計日取酬(至今這種方式仍然流行);二是官府性的建築活動,如始建於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98年)的海口五公祠(也稱海南第一樓),是一座木質結構單式斗拱古建築,面積560平方米,高9米,兩層,蔚為壯觀,這一時期的建築活動雖具強迫性,但由於規模較大,大興土木,也促進了建築業的發展。
第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築業。
第三,建國以來建築業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