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朱允炆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逼反朱棣的
朱允炆的失敗,歸結於他無政治經驗與政治謀略!盡管他在皇位上屁股沒坐熱就被四叔趕了下來,但有咎由自取的因素,不值得同情。往往,我們因為他送別出征的將士時,事求大家在戰場上遇朱棣時要悠著點,就認為他是寬厚仁慈的主!其實不然,這傢伙凌厲得很,性格也強悍狠辣。
朱元璋駕崩,屍骨未寒。朱允炆就在方孝孺等一批書獃子的攛掇下,變更祖制,力主削藩。肖藩的過程中,非常強硬,令人無絲毫迴旋餘地,把人情做絕。他一鼓作氣連廢四個王叔為民,且逼死了湘王全家,燕王朱棣送子為質並裝瘋後,他並無悲憫之心,削藩絲毫沒有緩和。這樣的楞頭青,你認為他會是信男善女嗎。
“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現,並非顧慮親情與輿論使然!為了江山社稷,朱允炆比他爺還不在乎個體生命。這句話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就是:讓四叔死在戰場上吧,我不要活口!看官咀嚼一下這句話,再聯想他雷厲風行的削藩舉措,我沒冤枉他吧?
其實,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時,京師守軍還有十萬之眾。不說反攻了,守到各地勤王兵馬到來是不成問題的,這個時候小朱別出心裁。他又出昏招:要朱橞和李景隆去負責防守最為關鍵的金川門。真是大混蛋,朱橞是谷王,其藩國都被削了,心存不滿是肯定的。李景隆是朱家親戚,是你小朱的表哥不假,還是朱棣的表侄呢,瞅准時機,二人獻門投降了。
至此,把一手好牌被這樣聰明的皇太孫打了個稀爛。小朱沒有轍了,最後放火燒宮,自己下落不明……。
Ⅱ 朱允炆為什麼會失敗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也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而且朱允炆時期重文輕武,武官的發展不受重視,文官又很迂腐,比如齊泰、黃子澄等。朱允炆聽這樣一群人的意見能打勝仗才怪。
反觀朱棣,在後期收獲幾大謀士和優秀的將領,比如徐達、常遇春、藍玉、劉基等,還有謀臣姚廣孝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自身能力
朱允炆於朱棣比起來能力是肯定不行的,在當時的環境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朱允炆還任用愚臣,下令的政策也犯了錯誤,由此看來他領兵打仗治國是真不行啊,而他的叔叔當斷則斷,慧眼識人,就像班裡的聰明學生和笨學生,差距也就顯而易見了。
歷史的發展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朱棣以少勝多的戰績在歷史上是偶然的,但朱允炆的失敗是必然的。
Ⅲ 明朝第二位帝王朱允炆並不差,為何落得皇位被奪年號被廢悲慘下場
明朝第二位帝王朱允文並不差,落得皇位被奪年號被廢悲慘下場的原因在於他重文輕武,太過於注重情義,沒有果斷,曾經有機會殺死朱棣卻由於自己不忍心殺害自己的叔叔朱棣而放虎歸山,而反觀朱棣,就大力發展武將和做事果斷剛毅。
朱允炆最後失敗的原因有著很多因素,當然他本身是有比較大的問題,不過朱棣的奪帝野心才是原因根本。
Ⅳ 朱棣起兵反叛後,坐擁萬里大明江山的朱允炆為何會敗給他
明朝時期,燕王朱棣之所以能夠順利擊敗坐擁明朝江山的朱允炆,一共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燕王朱棣當時躲過了梅殷;第二、朱棣的實力十分強悍;第三。朱允炆手下的將領根本不是燕王朱棣的對手;所以朱允炆才會迅速落敗。
(三)、朱允炆手下的大將實力不濟
在朱元璋的眾多皇子中,燕王朱棣不僅是最勇猛的,而且還是最擅長帶兵打仗的,所以他能快速擊垮朱允炆手底下的將領。朱允炆當初能夠繼承皇位就是因為朱允炆性格偏“文”一些,也正是因此,朱允炆才不懂得如何去排兵布陣,他手下的將領是否有實力他也並不是很清楚,所以朱允炆也是在賭自己沒有選錯人,但是事實證明,朱允炆看中的將領在朱棣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Ⅳ 漢景帝和朱允炆都是削藩,為什麼朱允炆失敗了
朱棣和朱允炆的叔侄大戰始於削藩而終於靖難,朱允炆削藩是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直接導火索。也就是說,朱允炆的悲劇追根究底是源於削藩失敗。
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但凡出現地方強權威脅中央,帝王為了擺脫藩王制衡,增強中央集權,大多都會選擇削藩,其中最著名的除了明朝建文帝削藩,還有漢朝漢景帝削藩,以及清朝康熙帝削藩。
漢景帝削藩,雖然引發了七國之亂,但他僅用三個月便消滅了叛亂七國,確立了中央對地方的絕對權威。康熙帝削藩,雖然導致了三藩之亂,但他也歷時八年平定了三藩,實現了中央對地方的有效管理。歷史上既然有這么多成功案例,為什麼朱允炆削藩偏偏會一敗塗地呢?
錯誤五:重文輕武,無將可用
即便朱允炆以上四個錯誤全犯,如果手下確實兵多將廣,也斷然不至於慘敗於藩王朱棣之手。朱元璋晚年為了防止功臣造反,也為了讓朱允炆順利登基,於是大開殺戮,其中最主要的屠殺對象就是武將。所以等到朱允炆登基,面臨的就是無將可用的局面。
而且,朱允炆自幼接受完整的儒家教育,推崇文治天下,他即位後更加大力打壓武將,重用文臣,這直接導致了人心渙散,讓本來就屈指可數的武將集團更加喪失了戰鬥力。這也是朱允炆削藩失敗的重中之重。
綜上,漢景帝和康熙帝削藩都成功了,唯獨建文帝削藩失敗,追根究底,是他屢次犯錯的必然結果。朱棣之所以能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最終獲勝登基為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究其原因,當然離不開朱棣本人的雄才大略、籌謀得當,但也與朱允炆的接連犯錯息息相關,是他將皇位拱手「讓」給了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