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的利結構是什麼關系

歷史的利結構是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9-05 07:48:37

❶ 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是什麼關系

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 一對形式上相對立、實質上相
一致的道德原則和道德理論。利己主義是把個人利
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理論,其基本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
以個人利益作為思想、行為的原則和道德評價的標准,把
追求個人利益和滿足私慾作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
宿,把個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動的規范和道德基礎。利己主
義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物,隨著私有制的發展有其不
同的表現形式,如集團利己主義、合理利己主義、絕對平
均利己主義等。在資產階級處於上升時期時,利己主義者
鼓吹追求個人利益、個人幸福、個人自由和人權,在確立
現實人的權利和尊嚴、反對宗教禁慾主義和封建特權方
面曾起過進步作用。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作為資產階
級的道德原則,利己主義對社會造成了嚴重危害,實際上
成了損人利己的理論工具。利他主義最早由法國學者孔
德提出,英國學者斯賓塞等人採用並予以發揮,它是以利
己為目的、以利他為手段的道德原則。在理論上,它把復
雜的社會關系簡單看作是孤立的個人與人個之間的關
系,認為人在本質上都有利己心,因而產生了利益上的根
本對立,為了消除對立,必須提倡利他,愛人如己,從而消
除個人利益的沖突,求得自我完善。利他主義的具體表現
形式主要有仁愛利他主義和利己利他主義。仁愛利他主
義認為,利他人的仁愛心或仁慈情感是人的本性,其作為
道德的基礎和標准,要求人無私地去利他人和促進人類
的共同福利,它帶有明顯的宗教和超階級的色彩;利己利
他主義則認為,人在本性上是利己的,同時又有同情心,
有與其他社會成員結為一體的情感和為他人的社會本
能。這兩種形式的利他主義都掩蓋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
矛盾,掩蓋道德的階級本質,實質上是對廣大勞動群眾的
欺騙,名為利他,實際利己,至多不過是為緩和資本主義
社會的矛盾表示一下私人的仁慈而已。它與利己主義道
德原則殊道同歸,而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所提倡
的互助友愛、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發揚集體
主義精神等在本質上是根本不同的。

❷ 什麼叫利益關系

利益關系是指社會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格局或利益結構。表現為縱橫兩個層面。

縱向利益關系包括: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的關系,不同階層群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個人利益、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橫向利益關系包括: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同一階層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等。

利益是個人自身的利益,同時又是社會的產物,當兩個以上的人作為利益主體存在時,所結成的利益關系就會成為每個人的各自行為,即利益主體之間的互動性,構成利益關系得以發生的條件。其次,就群體利益而言,一個群體一旦形成,就成為獨特的利益主體,該群體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如山頭主義、地方主義、宗派主義等。

(2)歷史的利結構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新時期利益關系呈現出一些新的重要特點。

首先,利益主體趨於多樣化。

原有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群體內部發生了變化,新的利益階層不斷涌現,如民營科技企業的科技人員和創業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利益主體的分化,導致利益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其次利益差距有所擴大。

隨著利益主體的不斷分化,不同主體之間利益差距也呈現出擴大的趨勢,突出表現在分配領域的收入差距擴大,城鄉收入、區域、行業收入差距明顯。目前矛盾對抗程度有所增強。隨著利益主體分化、利益差距擴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民群眾內部的利益矛盾日漸凸顯。

上述特點一方面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對自身利益的更進一步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協調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增大。

❸ 什麼是利益結構

一般地說,所謂利益結構就是社會成員之間以及社會成員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的一定模式。這種利益關系的一定模式是在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形成的。

❹ 所謂的義和利的關系

古人雲:義與利,人之所良友也.人字的結構就好像義與利相互支撐一樣.正義,在個人層面其端正行為,符合道義.在社會層面,其建立公正公平道義的制度.謀利,即謀取利益.做為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人性光輝所在,後者是生命延續所據.我方認為,正其利當謀其義,就是以義率利,義利兼得.這一立場,可以從義利關系的理性認識和義利取捨的社會實踐兩方面得到證明.首先,從義利關系的理性認識來看,第一,義利關系是辯證的,利是義的存在基礎,義是利的價值導向.正義而謀利就是強調,即沒空洞的義,所謂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第二,義利關系是動態發展的.謀利,促使人們既謀生存之利,更謀發展之利,既謀個人之利,更謀天下公利.正義,推動人們謀利有道,取捨有至,利已利人,共謀發展.無義之利,就會危害個人發展,社會進步.無利之義,必然是空洞的懸談,從正其義不謀其利到正其義當謀利的認識飛躍,證明了這一點.其次,從義利取捨的社會實踐來看.第一,正義而謀利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旋律.一方面,人類一直以謀利為生存奠基,以治惡成為歷史動力.另一方面,人類一直以正義戰勝邪惡,使得謀利的效率的追求被正義的道德規則所規定,所推動.從傳統到現代,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從封閉社會到開放世界,謀利的個人財富積累與社會總財富增加總是處於正義追求的總目標之下的.現代化史就是正義而謀利史.第二,正義而謀利,是中國社會變遷的大方向,中國問題的實質,是生產力水平低下,不適應物質文化的需求,中國發展的關鍵,是為全國民眾提供一個公正公平道義基礎上,共謀發展的局面.前者,要求謀利,後者,推動正義,前者,是實際目標,後者,是遠大目的,不正義的謀利,短視短淺,不容於法律與道義,正義而謀利,長遠長期,是中國希望之所在,對此,我方認為,正其義當謀其利.在討論兩個層面的時候,對於個人層面來說,應該是端正行為,符合道義,就是這里的正其義.

❺ 中國歷史發展興衰的利和弊端

縱觀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我們首先看一下漢朝,漢朝這個偉大的朝代的興衰應該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的。漢朝之所以興盛,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一個是統治者的勤政。之所以衰敗,是逃不過一些宦官之類的(東漢尤其嚴重)誤國。但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財富——前車之鑒,所以可以說,無論是興還是衰,留下的都是「利」。如果一定要說弊端的話,那麼可以以清朝為例子,它的衰敗導致的是中華近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毀壞或遺失。 不求採納,但求解問就好。

❻ 歷史的合力和歷史的規律是什麼關系

歷史的合力和歷史的規律是補充的關系。
歷史的規律是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簡稱為歷史基本原理)的補充.歷史基本原理反應映的是片段歷史過程中的社會生產力、上層建築力等各種作用力的相互關系,沒有反映出這些作用關系的標准要求,沒有反映出這些作用關系中的基本矛盾關系、根本動力、最終決定力量等情況,沒有反映出這些作用關系運動形成的歷史合力基本規律、歷史過程基本規律、社會發展基本規律和利益基本規律等連貫歷史過程.歷史基本規律對這些問題作了補充,使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進一步完善.如果沒有歷史基本規律的補充,歷史基本原理很難正確地解釋社會現象,指導社會實踐。

歷史的合力,是指在一個國家的社會范圍內,社會生產力、上層建築力等各種力,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社會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在社會生產力最終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社會生產力的歷史過程中,社會生產力決定上層建築和社會的性質.在社會生產力即時軟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社會生產力的歷史過程中,上層建築規定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的性質;社會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社會生產力的存在狀況和發展要求。

❼ 如何看待生產關系在整個社會歷史結構中的地位

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生產關系中的地位: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和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又決定勞動產品的分配形式。所有制、分配方式的差異體現社會經濟制度的差異。以所有制、分配方式體現的基本生產關系,又通過一系列具體的實現形式表現出來,從而表現為具體的經濟體制層面,它與實際的經濟運行緊密聯系。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相互關聯又相互區別,經濟制度是人類歷史發展一定階段上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是生產關系性質的體現;經濟體制是生產關系的具體實現形式,它反映社會經濟採取的資源配置方式。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的基礎;經濟體制既受經濟制度的制約,同時也受其他因素如經濟結構、文化傳統、管理水平等的影響。

1、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一定生產關系產生和形成的社會前提和條件,它決定了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決定了直接生產過程中人們的不同地位和相互關系,從而也決定了人們在交換和分配過程中的關系。

2、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一定生產關系的基本特徵和本質,決定了社會各個階級的劃分和它們的不同物質利益。恩格斯說:社會主義「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當然在於,在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先是單個國家實行)的基礎上組織生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頁)。

3、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根本改變必然導致生產關系的一系列變革。

❽ 一個歷史知識點有些什麼方面,比如背景,內容,影響,還有什麼

您說的是歷史事件的知識點吧?包括的內容一般是:
1、 歷史背景
(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4、原因深度:
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5、矛盾分析: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6.經過、結果、影響、意義、作用,與比較、特點等

閱讀全文

與歷史的利結構是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