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7反映明朝中外關系史中哪一重大歷史事
鄭和下西洋。
這是明朝初年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
明成祖命三寶太監鄭和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至福州閩江口五虎門內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目前已知最遠曾達東非、紅海和美洲。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之後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五百年提出海權論,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
⑵ 列舉明朝中外關系史上的幾件大事。
1405年
成祖遣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1443年
鄭和船隊第七次下西洋返國。
1449年
明英宗親征瓦刺,在土木堡兵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
1523年
倭寇擾華,明罷市舶。
1553年
葡萄牙人占據澳門。
1564年
戚繼光、俞大猷等平定倭寇之患。
1592年
日本侵略朝鮮,明出兵援朝,七年中日朝鮮之役開始。
⑶ 論述近代史以來中日兩國關系,分析近代兩國差異和當今兩國關系趨勢
近代中日關系史上充滿風雨,恩怨百年。兩千多年的交流中,愛憎相交,關系微妙。
受政治體制與國際局勢制約,過去60年間,日本社會對歷史問題的迴避多於正視,從沒有得到過認真清理,歷史認識問題成為日本與鄰國關系中的「夾生飯」。冷戰後,在長期揮之不去的泡沫經濟的陰影之下,日本政治趨於保守,政壇上迴避戰爭責任、反過來轉嫁亞洲鄰國的動向十分明顯。日本當局無視政教分離的憲法精神,一味強調參拜靖國神社是「民族文化傳統」,政府對篡改歷史教科書「無權過問」,無視鄰國的國民感情。在亞洲,由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中美關系的變動、朝核問題的起伏,日本一方面堅持與強者結盟的傳統,加強日美同盟關系,一方面又在亞洲四面出擊,爭奪領土、資源,「遠交近攻」,把防衛重點指向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日趨僵化。目前,日本學界和經濟界出現了反對建立東亞共同體的動向。這必將導致日本在亞洲失去朋友,陷於孤立而不能自拔。
中日關系的現實與前景之間反差明顯。領土和海洋權益的爭端突出使國民感情下滑。構成中日政治基礎的歷史與台灣問題,給兩國深化合作帶來嚴重障礙。在二戰結束60周年之際,中日關系處在十字路口,面臨歷史性挑戰。
對話與交流是化解對立與恩怨的鑰匙。「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解決領土爭端的惟一選擇。中日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雖是說了半個多世紀的老話,卻是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是化挑戰為機遇的大智慧。
近代中國曾飽受世界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侵凌和壓迫,這個過程從中英鴉片戰爭起,持續了百年有餘。這期間列強對華侵略形勢歷經變化,幾個主要國家大多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分別扮演過主角;而從總體侵華力度之強勁、發展勢頭之迅猛上看,從侵華野心之大、對中國造成的危害之深重上看,第一號主角當屬日本。日本在世界列強對華侵略中佔有突出的地位,日本侵華史研究應當是中國近代史、近代中外關系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篇章。
近代中日關系史從一個方面來說基本上就是日本侵華史。從19世紀70年代初日本與中國訂約建交起,70多年間兩國交往就國家關系來說,基本上是侵略與被侵略、反侵略的關系。不能說這期間日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侵略,更不能說每一個人都是侵略者;但從日本的國家行為上看,它對中國的重大決策幾乎全都是為了侵奪中國,它在中國以及在國際上涉及中國的各種重大活動也都是為了侵奪中國,這已為歷史事實所證明。近代日本對華關系的基本點是侵略,主導面是侵略,日本侵華史是中日關系史從一個方面最本質的概括。
在研究中日關系時,常常會有一種「說不明,道不白」的困惑感。究其因,主要還是在「理性」與「情感」、歷史與現實、價值與利益相互交錯重疊面前面臨選擇的困難。
中國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重倫理」、「重道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徵。中國人在進行價值判斷時所依據的是道德標准。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時是這樣,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時也是這樣。中國人用自己的道德觀作為尺度來衡量近代日本的所作所為,由此形成的「情感記憶」、「整體記憶」,規定和限制著我們對現實日本與未來日本進行判斷的理性空間。
但是,兩國人民彼此對對方的發展、強大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日本視中國的軍事現代化為「威脅」,中國擔心日本重新武裝後會再度「卷土重來」。日本雖然否定了「中國經濟威脅論」,但時刻擔心自己在亞洲的經濟實力被削弱。中國雖然也認為日本成為「政治大國」只是個時間問題,但對日本走向「自立」疑慮重重。
說到底,中日雙方在新的歷史時期為自己的國家進行戰略定位時,無法找到為對方進行正確定位的心理平衡點。這里既有歷史遺留因素的影響,也有相互實際利益的競爭。這是同處亞洲的兩個大國在同時崛起時所必然面臨的矛盾與沖突。
在瞬息萬變的復雜的國際關系格局中,如何構築我國良好的國際戰略環境、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是我們必須理智思考、周密策劃的戰略課題。中日關系是我國在制定國際戰略、尤其是東亞戰略時必須認真關注的一個方面。
不論從地緣政治、安全形度還是從經濟利益、歷史文化淵源的角度,日本都需要認真對待。國家利益決定我們必須盡快地改善中日關系。當然,改善關系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目前,中日關系已步入「十字路口」,它面臨著「感情」與「理性」的選擇,它考驗著處於崛起過程中的中華民族的度量與韌性。同時它也檢驗著走向「自立」的日本民族所作出的各項選擇是否具有合理性。
「理性思維」與「感情用事」、「現實利益」與「歷史恩怨」,這是我們未來在處理中日關系時必須要正面回答的問題。我們必須理性地面對現實,本著「向前看」的精神來處理兩國之間的歷史問題和突發事件,從戰略高度掌控中日關系的發展脈絡,對中日關系進行戰略調控。
中日兩國政府都應從兩國利益的大局出發,為兩個民族的子孫後代制定出長遠、正確的大政方針。而不是憑「一時之勇」卻鑄成大錯,導致中日關系的停頓與倒退。自中日邦交恢復以來,我國政府一直堅持對日友好的外交方針,並切實地為發展中日兩國的關系而努力。尤其在處理兩國關系的「棘手」問題和「突發」事件時,都表現出大國的風范與較強的剋制能力。
相比之下,日本隨著首相「走馬燈」式的更換,對華政策也顯得不夠平穩。雖然日本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予了支持並作出一定貢獻,但日本首相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的「一意孤行」,為中日關系的發展帶來了無法估量的重大損失。不論他有何種理由,作出傷害亞洲鄰國國民感情的事都是無法寬恕的。
中日兩國都是亞洲處於上升階段的大國,兩國之間在競爭中有相互合作,在摩擦中有共同利益。兩國都不應忘記彼此所擔負的振興亞洲與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如何尋找兩國共同利益的結合點,如何避免和化解因過度競爭而給亞洲鄰國乃至世界帶來的不安,這是中日兩國所面臨的新課題。
⑷ 歷史考研,近代中外關系史方面,哪個學校比較好啊
中山大學的中美關系史研究很有特色…
廈門大學的海洋文明史,比較突出中外通過外洋路線進出進程研究…
不過,需要特別提醒你的是,中外關系史已經不再是完全屬於政治史的分支,而是逐漸打破了傳統的政府外交關系史的舊框架,逐漸演化為完全全面的關系史。
復旦大學從亞洲和港口互動角度探討中外關系。
北京大學也做了一點。
華東師大……等等
如果想將來從事行政類工作,最好不要做歷史學,各類綜合性大學大都設置了國際關系學院或有關專業,可以考慮。從歷史學跳出來,也是一個選擇。跨專業有一定的難度,但將來就業很不錯。
看你自己想追索什麼了。
⑸ 給應怎樣上好《中外關系史》這門課提建議1500字左右!
,文綜是我的強項..,
說到學歷史.,,我可以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1.要學好歷史,當然要愛上歷史,雖然這是老生常談了.
2.多看教材.我的同學不管成績好壞,都說看歷史書是最有興趣的,像看小說一樣.應該不像看英語那樣折磨人.
3.貫穿歷史.歷史就是以時間為主線,從古至今,要把每個階段串聯起來.以前我們老師說這是縱向比較.
4.有縱向比較,當然有橫向比較.就是同個時期中外發展的不同情況.
做選擇題也是很有技巧的,能直接憑知識選出答案最好,有些拿不準的,可以給你提個方法,首先模糊定位,判斷事件大概發生年代.在排除非共性選項<比如A唐朝B宋朝C清朝D民國.當然D是非共性>.做到這兩個方面就基本能確定答案,這是我屢試不爽的方法.
最後了,推薦電影我是肯定推薦不出來,多看看<探索>這一類節目才是最有用的.
不是通過看電影來幫助你學歷史,,你要用你的歷史知識來推敲電影場景里的畫面,那才最有幫助!
末了,不忘問候一下中國的高考.TMD
⑹ 暨南大學的中外關系史都研究啥呀
看專業和運氣剛擦線是多少需要那種「運氣」的,明白?世界史相對容易,古近現代相對難,原因都是報考多少,真的一廂情願,你努力就是,通常300分可能就差不多,當然基本上同等高校都差不多,暨大成績通知很晚,往往全國倒數第一是想多要好調劑,在老師心裡第一志願和調劑是一起排名的。保送生似乎要漲幾個。粵省卷子改的很嚴,這是當年我沒想到的,其實心裡來說華南師大是要好於暨大的,只因當年暨大性價比較好,但是今年怕有不如
⑺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么一段時期 它是中外關系史上的極盛時代 許多中國古代文化科技成就 都在這時傳到世界各地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1.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
2.唐朝首都長安城與東都洛陽規劃嚴整,長安在盛唐年間的極盛時人口達到100萬。不僅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大都市之一,也為後世留下了城市規劃的樣板。當時周邊國家的首都,如當時的:日本奈良平安京、京都、新羅金城、高句麗平壤和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都是仿照長安建造。唐朝的木結構建築規模雄渾,氣魄豪邁。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國與印度的造型,顯得千變萬化,多種多樣。
3.唐朝由於經濟發達,文化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朝鮮、日本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學習。
4.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使綠寶石、胡椒、伊斯蘭教先後傳入中國。
⑻ 中國近代史從那年開始的
中國官方認定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
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實際上導源於它是近代中外關系史的開端; 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把中國拉進世界潮流之中,這就從一個方面推動了中國的外交近代化。到清朝覆滅時,中國在處理對外關系土已能從多方面適應世界潮流,大體走上了正常軌道。
「『中國被打開了』,這是歷史書上在提到19世紀的中國時所使用的老一套說法。就好像這個文明古國曾經是一個油多肉厚的大蚌。……撬開中國之殼的刀子是鴉片………。在1830和1860年之間,『打開』中國導致了一連串小規模的戰爭,這些現在都難得為勝利者們所記起了。今天的中國人把這些沖突稱為鴉片戰爭,當時對中國所發生的一切,仍活生生地留在當今中國領導人的心中,深刻地影響著他們對西方的態度。」這是70年代中期國外出版的一本論述兩次鴉片戰爭的書[1]封頁上的話。也許這些戰爭真的的已為勝利者們所忘記,但在失敗者的中國,仍然活生生地記著那段歷史的決不只是少數人。因為盡管以今天的標准來看那些戰爭的規模不大,但對中國意義甚大,影響深遠。這首先是指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近代歷史就是從這里開端的.
說到鴉片戰爭,人們自然會聯想到結束戰爭的《南京條約》及作為它的補充和延伸的《虎門條約》:一場戰爭,兩個條約,構成一個整體。正是這個整體的影響,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變化,使中國歷史從古代轉入近代。本文在談到「鴉片戰爭」時,其內涵並不僅僅指這場戰爭,而是指這個整體.
這場戰爭和這兩個條約都是中外關系中的重大事件。由此可見,中國近代史從其第一頁起就與中外關系緊緊聯結在一起。這種聯結從邏輯上可以說:鴉片戰爭既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又是近代中外關系史(作為中國近代史的一個方面)的開端。然而事實卻是:它首先是近代中外關系史的開端,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⑼ 什麼是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的時間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
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此時期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9)中外關系史是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內容相當豐富。從時間段上,我們可以將其內容劃分為不同階段的歷史,如以鴉片戰爭時期、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洋務運動時期、邊疆危機與中法、中日戰爭時期、戊戌變法時期、義和團運動時期、辛亥革命時期、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等。
從歷史的不同類別而言,我們又可以將其劃分為政治史、經濟史、思想史、文化史、社會史、中外關系史、教育史、軍事史、區域史等專史。這些分支都是較為宏觀的研究領域。它們還可以作進一步的劃分,分出中觀或微觀的領域。
就具體問題而言,中國近代史中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問題,如中國近現代社會的性質、中國近現代史的歷史分期和發展線索、中國近代社會轉型、中國的現代化、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近代史上的改革與革命的關系、外來影響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近代人物的評價,等等。
⑽ 對百年中外關系史的理性思考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