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瓷器的發明大約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我國瓷器的發明大約有4000年歷史
② 龍泉窯的歷史傳承
龍泉窯因在今浙江龍泉縣,故名,屬我國南方青瓷系統。創造於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至明代中葉以後漸趨衰落,傳世的龍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間,燒造歷史達七、八百年之久。北宋時期的龍泉青瓷,胎骨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處見赭褐色窯紅,胎微出燒,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層透明,釉表光澤很強。裝飾花紋較簡練,常見紋樣有魚紋、蕉葉、金枝、荷花等。裝飾風格趨於奔放。處於南宋鼎盛時期的龍泉青瓷,形成了自已獨有的藝術風格,顯示了獨特的魅力。
南宋龍泉青瓷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風格,穩重大方,渾厚淳樸而又不失秀媚,器型豐富多樣,裝飾普遍採用刻花和堆塑法,頗具藝術匠心。
元代龍泉青瓷燒造量大,風格與南宋迥異:器型高大、胎體厚重;胎色為白中帶灰或淡黃;釉色為粉青帶黃綠,光澤較強,釉層半透明;裝飾手法多種多樣,有刻、劃、印、貼、塑等,以劃花為主,花紋粗略,線條奔放,紋飾以雲龍、飛凰、雙魚、八仙、八卦、牡丹、荷葉等為多見。此外,還大量出現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
明代龍泉青瓷走向衰弱,器物胎體厚重,製作粗糙,胎色為灰黃,釉層厚,透明度高,釉表光澤強,釉色有青灰、茶葉末、灰黃等幾種,裝飾以釉下刻花為主,亦有模印人物故事的裝飾方法。
宋代龍泉青瓷是青瓷工藝的歷史高峰。其青瓷的釉色與質地之美,亦如巧奪天工的人造美玉,全世人為之傾倒。
那麼,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龍泉窯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軌跡呢?朱伯謙先生在《龍泉窯青瓷》一書中曾將龍泉窯的發展歸納為開創、發展、鼎盛和衰落四個階段:魏晉和五代十國是開創時期,瓷窯少,生產時斷時續,處於就地銷售斷斷續續的生產階段;北宋至南宋前期是發展期,瓷窯發展快,逐漸形成一個較大的瓷窯體系;南末後期至元代是鼎盛期,瓷窯迅速發展,青瓷質量大大提高,產品暢銷國內外廣大市場;明清是衰落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後龍泉窯處境艱難,瓷窯不斷地倒閉減少,至清代晚期結束。如果說這四個階段勾勒出了龍泉窯發展歷史的整個脈絡,那麼,龍泉窯發展史上的三次輝煌期則是連貫發展脈絡的重點和要點。
開創年代
至今通常的說法是龍泉窯開創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也有說始於五代或者宋代的。在古文獻中,關於龍泉窯的開創年代的記載極少,目前所見最早的記載是成書於南宋紹興三年( 1133)庄綽的《雞肋編》 「處州龍泉縣……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氏所貢,蓋取於此。宣和中,禁庭制樣需索,龍泉青瓷益加工巧。」庄綽曾在包括浙江在內的南北各地郡縣做官,交遊甚廣,見聞頗豐。他在上述文中清楚地描述了處州龍泉縣是五代吳越錢氏所貢青瓷的產地。「宣和中」,龍泉窯已成為朝廷青睞的宮廷用瓷生產窯場。正因為朝廷向其訂燒青瓷,使得「龍泉青瓷益加工巧」。過去,許多學者在引用此條文獻時並不認可「五代秘色瓷出龍泉」的觀點。然而,在乾隆二十七年( 1762)修的《龍泉縣志·大事記》中又提到「五代貞明五年( 919年)龍泉金村、劉田等地制瓷作坊已具規模」,這說明在有限的古文獻中,至少有兩處提到了五代以前,龍泉就已經開始燒造瓷器的事實。
五代北宋
龍泉境內山嶺連綿,森林茂密,瓷土等礦藏資源極為豐富,又居於甌江—卜游,不僅具備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資源,還有便利的水路運輸,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早在三國兩晉時期,當地的老百姓便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吸取甌窯、婺州窯等周邊窯場的制瓷技術與經驗,開始燒制青瓷,但當時燒制的青瓷非常粗糙,窯業規模也不大。這一狀況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卻出現了突然的變化,這一時期也被稱為龍泉窯青瓷的「迷惑期」。
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這種淡青釉瓷器,器形規整,釉面均勻光潔,透著淡淡的青色,有些還經過刻劃修飾,與粗糙的早期龍泉青瓷相比似乎缺少過渡,與後來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相比似乎也不存在承啟關系,這在整個龍泉青瓷發展史上未免顯得有些突兀,因而也成了一個「迷惑」。
據筆者實地考查證實,當時這類淡青釉的燒制地點主要是在龍泉金村一帶。明代陸容《菽園雜汜》曾載:「青瓷初出於劉田,去縣六十里。次則有金村窯,與劉田相去五里余。外則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綠繞等處皆有之、然泥汕精細,模範端巧,俱不若劉田」,劉田也叫「琉田」,即今大窯,是龍泉窯的傳統制瓷中心。但筆者認為是先有金村後有大窯的,主要依據之一就是大窯至今還尚未發現有燒制淡青釉瓷器的跡象,而淡青釉瓷片在金村則隨處可見。從這一點來看,金村制瓷在當時是很輝煌的,金村地狹靠河,因此初期時運輸十分方便。後來制瓷業規模擴大,金村狹窄的地勢便不適應當時的發展。而地勢開闊的劉田離金村僅五華里,於是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制瓷業的新中心。
龍泉窯的突然興起很可能和龍泉窯為宮廷燒造「貢品」有關。當時江南一帶屬於吳越國的錢氏王朝統治,錢氏王朝一直奉行與中原修好的策略,於是瓷器成了重要的「貢品」。有關專家在考古搜集時曾找到這樣一件淡青釉罐,其外壁釉下寫著「天福元年,重修窯爐,試燒官物,大吉」。天福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天福是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吳越國是宗後晉的,據此推測,當時所燒的「官物」除了吳越國宮廷自用以外,很可能還向石敬瑭進貢。
當然,擔任貢器燒造任務的主要是越窯,其貢器也稱「秘色瓷」。秘色瓷起於晚唐,因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使用,故曰「秘色」。龍泉窯也燒過「秘色瓷」,宋人庄綽《雞肋編》記載:「處州龍泉縣多佳樹,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氏所貢,蓋取於此。宣和中,禁庭制樣須索,益加工巧」。庄綽一生大約經歷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和南宋高宗五代,曾在南北各地的郡縣做官,足跡遍及京西、淮南、兩浙、福建、江西、荊湖和廣南,交遊甚廣,見聞頗豐,其記載應比較可信。從這一點來看,「秘色瓷」的第二階段是後來居上的龍泉窯青瓷產品。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進貢的瓷器數量很大,《宋史》卷四百八十列傳世家二(吳越錢氏)「太平興國三年三月來朝,俶進……越器五萬事,金扣越器百五事」。又《宋會要》:「太平興國三年四月二日朝,俶進……瓷器五萬事,金扣瓷器百五事」。太平興國三年即公元978年,當時貢奉北宋太宗的秘色瓷器達十萬多件,如此巨大數量的貢瓷應該不是在自願條件下進行的,而這樣龐大的生產量也是越州窯所無力承擔的。另一方面,越窯因為各方面原因而逐漸衰落,導致南方的制瓷中心向龍泉窯轉移。在這樣的情況下,越窯先進的制瓷技術傳入龍泉,一批優秀的瓷匠陸續在龍泉安家落戶,龍泉窯產品的質量迅速提高。龍泉窯以擔負「和平」的貢器使命,換來了它自身發展的契機,從北宋開始,龍泉窯逐漸取代越窯,一躍而為江南第一名窯。
北宋南宋
龍泉窯在南宋的發展是跟大的社會背景分不開的。北宋覆滅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窯、定窯等名窯又被戰火所破壞,其制瓷技術傳入到南方。這時的龍泉窯結合南技北藝,迅速走向成熟,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進而形成一個較大的瓷窯體系。不僅胎釉配方、造型設計、上釉方法、裝飾藝術及裝窯燒成等有了重大的改變和提高,器形種類更是大大豐富。由於熟練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術以及燒成氣氛的控制,釉色純正,釉層加厚,在南宋晚期燒製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達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頂峰,在我國瓷器史上譜寫下光輝的篇章。
另一方面,南宋立國水鄉、海隅,水上交通發達,有利商業、貿易的發展。北宋時,官方就在我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明州(寧波)、杭州、泉州設立了「市舶司」,直接與海外各國進行貿易,南宋政府更把海外貿易作為解決財政困難的有效途徑。對外貿易量的增加更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龍泉青瓷在東亞及東非、阿拉伯諸國都是受歡迎的商品。據史料描述,當時「窯群林立,煙火相望,江上運瓷船往返穿梭,日夜繁忙。」瓷器內銷運往臨安,外銷經甌江出海,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
從13世紀開始,龍泉窯出現了兩大系列的精美產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黑胎厚釉青瓷的產品數量比較少,迄今只在龍泉大窯、溪口兩地近十處窯址中發現這類瓷器,而且都是與白胎青瓷同窯同燒的,其中溪口瓦窯垟窯以生產黑胎厚釉青瓷為主,其他瓷窯以燒白胎厚釉青瓷為主,兼燒一部分黑胎青瓷、黑胎青瓷的特點是薄胎厚釉,釉層開片,紫口鐵足,有些器物還採用支釘墊燒。這些在龍泉窯青瓷的內部發展脈絡中都找不到相應的發展軌跡,尤其裹足滿釉支燒的工藝對於龍泉窯來說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工藝風格上的驟變顯然是受到外界制瓷技術沖擊的結果,最有可能的就是朝廷的干預。至今高科技測試也表明,龍泉窯的黑胎、開紋片青瓷、造型、紋片,以及化學組成和郊壇下官窯都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此外,白胎厚釉青瓷的製作工藝也是承接南宋官窯的,但有創新,在胎釉配方上有些差異。與黑胎青瓷相比,白胎青瓷的釉層光滑細膩不開片,胎色潔白,釉色青翠有如碧玉,勝似翡翠。並且這兩大系列瓷器還出現了一批仿南宋官窯器的器形,官窯器是不允許民間隨意仿造的,仿官窯的出現不能簡單地詮釋為「仿製」。另外考古發掘也證明,南宋龍泉窯青瓷在臨安京城皇宮遺址和紹興市攢宮宋六陵墓地都有大量出土。至今大窯龍泉窯遺址還保留著南宋古道,遍布南宋窯址,在當地村民中還流傳著種種關於南宋時的故事。這一切都似乎在述說著當時的龍泉窯與宮廷那種千絲萬縷的聯系。
南宋皇朝擁有修內司官窯與郊壇下官窯,為什麼還要派遣技術人員和官員在龍泉等地監燒「供器」呢?筆者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杭州本地的瓷土資源並不太理想,而古代制瓷業對地理環境和資源的依賴性是很強的,至今看來,南宋官窯器的胎質比較疏鬆,易破碎,還有開片,所謂「無片不成官」,開片是南宋官窯瓷器的一大特點。但無論是冰裂紋也好,梅花片也好,美則美矣,卻不實用,試想,將滿是開片的瓷器當作日常生活用瓷不免存在衛生問題。相比之下,龍泉窯青瓷的胎質比較縝密堅硬,尤其是白胎厚釉青瓷,釉面光潔不開片,既美觀又實用。
元明早期
雖然龍泉窯熊熊的窯火曾一度遭受蒙古鐵騎的踐踏而熄滅,但入元後,龍泉青瓷在前代的基礎上繼續得到發展。加上元代統治者繼續奉行對外貿易政策,使龍泉青瓷生產規模在元代繼續擴大,窯址和產品的數量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產品品種增多,風格多樣化,遠銷世界各地。
1979年為配合浙江省緊水灘水庫工程的興建,浙江省文管會等單位在龍泉縣境內進行了普查,並在龍泉縣東部安仁口地區發掘了元代窯址,為研究龍泉窯在這一時期生產情況和產品面貌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這些資料表明,元代仍是龍泉窯的興盛時期。元代產品除部分繼承宋代傳統以外,在器型和裝飾上又有新創造,比如當時流行的露胎工藝。元代由於水陸交通和對外貿易的發展,瓷器大量出口,需求量激增。在這樣的條件下,元代龍泉窯迅速向甌江和松溪兩岸擴展,這樣,大批的龍泉窯瓷器便可順流而下,轉由當時重要的通商口岸——溫州和泉州,將瓷器出口到世界各地,像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都有龍泉窯的瓷器。1975年在韓國西南部的新安海底發現一艘元代沉船,打撈出l萬多件瓷器,其中龍泉青瓷佔了9000多件,可見龍泉青瓷在元代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其實元代的蒙古統治者不是單方面地被漢文化所同化,蒙古鐵騎在征服一個王朝的同時也帶來了草原的大氣與粗獷,元代龍泉窯青瓷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批大件器物的出現。這些大器胎質較厚,器形粗獷,釉色更加成熟凝重。元代龍泉窯的窯形仍沿用長條形斜坡式龍窯,但在長度上略有短縮,這一改變有利於提高窯內溫度,並使熱量分布更均勻、合理,對燒制大型器物很有利。
元代龍泉窯的繁榮為明初龍泉官窯的設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詳見《發現:大明處州龍泉官窯》一書)。明龍泉官窯器延續了元代的大器風范,將厚實雄渾的審美理念發揮到極致,之前往往將明初龍泉窯青瓷與元代龍泉青瓷混為一談,或籠而統之斷為「元末明初」,這也在一個層面上說明了兩者的相承關系。至今從處州青瓷博物館徵集到的—批明初龍泉官窯青瓷碎片及結合傳世完整器來看,明龍泉官窯青瓷在燒造工藝上達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巔峰,無疑代表著龍泉窯瓷器燒造史上的最高水準。以刻花為例,明龍泉官窯青瓷主要以刻花為飾,精美絕倫,花紋與青如翡翠的釉色融為—體的刻花工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高度。刻花是龍泉窯青瓷的傳統裝飾工藝之一,北宋時期的刻劃花裝飾曾經盛極一時,但到了南宋,由於石灰鹼釉的運用和多次上釉技術的掌握,龍泉窯青瓷往往素麵朝天,轉向以釉色取勝。其實釉色的玉質感固然是世之所好者,但釉層一加厚,原先的刻劃花很容易被厚釉所覆蓋。所以到了元代,又流行露胎、貼塑、模印等裝飾手法,這樣玉質感的釉色和花紋圖案的裝飾效果就可以兼得了。明龍泉官窯器將刻花與厚釉結合得恰到好處,從而使刻花裝飾工藝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外,明代早期的民窯器也有不少精品,明初龍泉窯的規模和數量也不容小覷,以往被忽視,還有待重新認識和評價。
清代
洪武年間,《格古要論》載:「龍泉窯在今浙江處州府龍泉縣,盛產處器(青瓷)。」當時供奉皇宮、貴人用的器皿仍由「饒(景德鎮)、處(麗水龍泉)等府燒造」。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七下西洋,海外貿易促進青瓷生產,正統年間以著名匠師顧仕成為代表的作品,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為車內外藝術鑒賞家所收藏。成化、弘治以後,青花瓷興起,中國航海事業衰落,海上貿易之路變為西方殖民者少將侵略之路,明王朝實行海禁,青瓷外銷量銳減,大窯村、溪口村一帶瓷窯紛紛關閉,大白岸村至安仁口村一帶瓷窯改燒民間通用青瓷、造型、燒制都不及以前精緻。窯數減至160多處。
清初,窯聲所剩無幾。清中葉,僅剩南窖、瀑去埠頭村、青溪水孫坑村等地70餘座窯。產品胎質粗糙,釉色青中泛黃。唯孫坑村范姓窯技藝家傳,堅持燒制至民國初期。成極幾個朝代的龍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
民國
清末民初,日本、德國、美國先後有人來龍泉搜羅古青瓷,繼之輛大批古董商紛至沓來。由此,一方面引發了龍泉挖掘古窯址古墓之風:另一方面一批民國制瓷藝人開始研製仿造窯產品「牡丹瓶」、「鳳耳瓶」等70餘件郵寄國民政府實業部請功。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龍泉窯歷史上的三次輝煌都是與宮廷密切相關的,無論是生產「貢器」,還是設立官窯,都是促成成龍泉窯快速發展的最有力動因。因為在封建社會,宮廷的指令往往就是最高的社會動力,它對於一個瓷窯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③ 龍泉青瓷有多少年的歷史
龍泉在西晉時便開始有燒制青瓷的瓷窯,有1800多年的歷史,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著名的龍泉窯系,為宋代中國最大的瓷業中心,前後輝煌了數百年。據史料記載,在宋元時代,「甌江兩岸,瓷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中運瓷船隻來往如織。」
龍泉青瓷有哥窯和弟窯之分。哥窯特點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滿裂紋,呈現金絲鐵線、紫口鐵足的特徵。由於窯溫不易控制,優等青瓷極難得,往往成為帝王將相專用;弟窯的特點是白胎厚釉,外形光潔不開片。弟窯瓷品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賞之讓人心情暢然。在宋、元時,出口到外國的龍泉青瓷大多是弟窯所產。
龍泉窯在南宋時燒制出了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標志著龍泉青瓷達到了顛峰。
④ 急...需中國青瓷發展史....
青瓷是我國著名傳統瓷器的一種。它是在製成的陶瓷坯體上施以青釉(以鐵為著色劑的青綠色釉),在還原焰中燒制而成。但有些青瓷因含鐵不純,還原氣氛不充足,色調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我國歷代所稱的縹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這種瓷器。商代中期開始出現的原始青瓷,為我國最早的青瓷。到了東漢中晚期,真正意義的青瓷才燒製成功。唐代越窯、宋代龍泉窯、官窯、汝窯、耀州窯等,都屬於青瓷系統。
原始青瓷或原始瓷是指大約在商代中期出現的一種帶青色釉的器物。它的燒成溫度已達到1200攝氏度左右,比通常的陶器更堅實,但尚未達到真正瓷器的程度。目前在河南鄭州、安陽、洛陽、鞏縣、偃師,河北藁城、北京,陝西西安,山東益都,安徽屯溪,江蘇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遺址和墓葬中,先後出土了許多原始青瓷及殘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盤、瓶、瓮、罐、豆等。經科學測定,它們已基本上具備了瓷器的特徵,但與後來成熟階段的青瓷比較,還帶有原始性,如氣孔較大,胎料中雜質較多,釉色還不夠穩定,故稱為原始青瓷。出土的西周時期的原始青瓷的范圍遠遠超過商代。到了春秋時期,原始青瓷的製作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多數器物由原來的泥條盤築製法變為輪製法,而且器形更顯規整,胎壁變薄,也較均勻。戰國時期,原始青瓷更是普遍被使用。無論是日用器具,還是仿銅禮器,都是器形規整,釉色勻凈,技術精湛,已經接近真正成熟的瓷器。
真正成熟的青瓷於東漢晚期出現。在浙江、江蘇、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肅等地東漢墓葬和遺址中,都出土了東漢的青瓷器。僅在浙江上虞縣就發現了四處東漢瓷窯窯址,對其中小仙壇窯址做了發掘,並對其典型瓷片做了科學測定,結果表明,含鐵量比原始青瓷少,胎體呈灰白色,胎質燒結,吸水最低的一片僅有 0.16%,燒成溫度為 1310℃,採用龍窯焙燒,顯微鏡結構與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達到較高水平。說明東漢時期青瓷燒造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因浙江上虞縣一帶曾是古越人的故鄉,戰國時屬越國管轄,唐朝時稱越州,所以這一帶的瓷窯統稱越窯。東漢青瓷通體施釉,釉層明顯加厚,有較強的光澤,透明度強,胎釉結合緊密而牢固。常見器形有碗、盞、盤、罐、缽、盆、洗、壺、鍾、瓿等。裝飾以弦紋、水波紋為主,也有貼印鋪首等。到了三國時期青瓷胎質更堅硬,呈淡灰色,釉層更均勻,胎釉結合更密,紋飾更豐富。常見紋飾有弦紋、水波紋、鋪首和耳面印葉脈紋、斜方格紋等。在器形方面,此時出現了如雞頭壺、虎子、羊形插座、蛙形水盂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各地燒制青瓷更為普遍,瓷窯增加,種類繁多,質量進一步提高,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質堅硬細膩,呈淡灰色,釉色晶瑩純凈,常用類冰似玉來形容。北方青瓷胎體厚重,玻璃質感強,流動性大,釉面有細密的開片,釉色青中泛黃。河北景縣北齊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蓮花尊,造型非常漂亮,堪稱北方青瓷的代表作。
西晉雖然時間不長,但青瓷發展卻很迅速。表現在:瓷器質量明顯提高,瓷胎比以前稍厚,器物造型穩重大方,偏於矮胖;胎色較深,釉層厚而均勻,普遍呈青灰色;裝飾趨於繁復,常見紋飾有鋪首、弦紋、斜方格紋、聯珠紋或忍冬、飛禽走獸組成的花紋以及龍頭、虎首、熊形、獅形裝飾的器足。
從西晉的建立,到北朝的滅亡這300多年的歷史階段,也就是人們常稱的魏晉六朝時期,在這段歷史中,中國古代青瓷發展進入重要時期,成為東方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在這一時期青瓷生產中,反映社會生活和以人文圖騰為對象的各種動物形象塑造,成為這一漫長時期內青瓷生產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取動物形象為器皿的造型,早在青銅器時代就廣為流行。後來匠師們集先民鑄動物形象器皿的技巧塑造出許多外觀優美、經濟實用的象生瓷,開創了青瓷動物造型的一代風尚。除常見的日用品,碗、硯、盂、瓶等外,各式動物造型,如鎮墓獸、雞籠、狗圈、豬圈等冥器,還選擇雞、狗、羊、熊、獅、虎、鳥、蟾蜍等多種動物形象作為器皿的整體或局部造型,更是六朝青瓷的顯著特徵。
魏晉六朝時期,長江以越窯、甌窯、洪州窯、婺州窯等生產青瓷製品系列,胎質很堅致,胎土呈青灰色具有深淺不同。釉的密度和胎骨已相適應,即胎,釉膠著力強,因火候不易掌握故釉面不完全純凈,且成色略有差異,除青色外,另有青綠色、黃綠色等。釉質有透明的玻璃釉和不甚透明的兩種。前者施釉肥厚,且多有細小開片紋,後者則大多無紋片。六朝青瓷除了青瓷羊、獅型燭台外,雞首壺這種器皿已成為六朝青瓷的斷代准器之一。雞首壺這一獨特造型象徵著那個時代,從實物史料上看雞首壺有一定的演變過程。早期的雞首壺形為小盤口罐,肩部塑一雞首;另一面貼三角形狀的雞尾,兩側有小鋪首,到東晉雞首壺已基本定型,壺身變大,肩部的雞首上塑有公雞冠及母雞冠,有雙雞首和單雞首,頸部加長,圓啄有孔及實心兩種,普遍裝有把手,把手有圓錐型、小手型、雙柱型,一端呈龍首狀,從鋪首到半環式系又到平面橋形耳系,南北朝壺體開始變瘦長、挺拔,把手高於盤口。
東晉中期以後,青瓷的生產趨於普及,瓷器的造型隨之趨向簡朴、裝飾也大大減少。紋飾以弦紋為主。東晉晚期出現了蓮瓣,並迅速盛行。
唐代青瓷以南方的越窯青瓷生產規模最大,質量最好。越窯青瓷以其素雅溫潤而聞名,詠越窯青瓷的詩句也體現了這種美。唐代陸龜蒙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徐夤以「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來形容它,可謂異曲同工之妙。越窯青瓷胎細膩堅致,叩之聲脆,釉質腴潤勻凈,如碧玉翡翠。釉色為黃或青中含黃,無紋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劃紋的裝飾方法。另一種在器物上堆貼花卉、人物、魚獸等的方法。器物常見的有碗、盤、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硯、執壺、瓷罌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淺、直口淺腹的越瓷甌,風靡一時,成為文人墨客的歌詠對象。「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唐代孟郊)、「蘄簟曙香冷,越甌秋水澄」(許渾)、「蜀紙麝煤沾筆興,越甌犀液發茶香」(韓偓)等等,都是典型之例。難怪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將越窯列為唐朝諸窯之首。越窯青瓷中的上乘之品為皇室、臣僚所屬所用,有「秘色瓷」之稱。秘色瓷質地細膩、釉色淡綠、光澤晶瑩,堪稱越窯青瓷的頂峰之作。1987年,在陝西唐代名寺法門寺塔地宮下出土的文物中,有十四件越窯青瓷,還出一方造物賬碑,碑文稱這些瓷器為「秘色瓷」。宋伯胤在法門寺博物館看秘色瓷時說:「千年案斷法門寺,秘色不秘自分明」。越窯青瓷與邢窯的白瓷相呼應,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窯系,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宋代是耀州窯的鼎盛時期。器胎精細緊密、造型優美秀麗。器足高而窄,且器底或圈足周圍呈現一種耀州窯特有的姜黃色斑塊。器類完備多樣化,除了碗、碟、盆、缽、罐等日常用品外,還出產戟尊、梨瓶、梅瓶、香爐、鼓釘洗等陳設瓷,其中以出戟尊最為有名。在裝飾手法上除了採用劃花,剔花,貼花外又創造了獨具風格的刻花和印花新工藝,其刀鋒犀利、圓潤生動、線條流暢,活潑多樣,具有一種獨到的淺浮美感,被譽為我國宋代刻花青瓷和印花青瓷之冠。金代前期以燒制豆青釉和月白青瓷為主。後期以燒姜黃釉青瓷為主,燒造較宋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器胎多呈土灰和淡土黃色,瓷釉多呈姜黃色或黃綠色,刻花和印花工藝的圖案趨於簡練。
明清兩代是我國瓷器發展史的最高峰,青瓷的製作工藝和裝飾技法得到了較大的提高,現今的傳世品中有不少傑作。
⑤ 哥窯瓷器的燒制是在什麼時期
根據有關文獻記載,哥窯瓷器在元末明初還在燒制,並且有新舊之分,新哥窯是元末燒的,而舊哥窯燒制的地點和時間還不清楚,但以後大量的史料證明哥窯的窯址在浙江龍泉縣。
1960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龍泉縣的大窯、金村遺址進行了挖掘。在大窯和溪口等五處窯址都發現了一種身帶耳片的黑胎青瓷器,其特徵與史料中的哥窯特徵非常相似,而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那種傳世哥窯瓷器完全不同,這說明傳世哥窯瓷器不是在龍泉燒造的。根據這一發現,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龍泉胎青瓷、景德鎮仿哥窯等瓷片進行了化驗、分析和考究,結果表明,史料里所說的哥窯是龍泉窯的哥窯,而不是燒造傳世瓷器的哥窯。
⑥ 求 青瓷的詳細資料
我國著名傳統瓷器的一種。在坯體上施以青釉(以鐵為著色劑的青綠色釉),在還原焰中燒制而成。我國歷代所稱的縹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這種瓷器。唐代越窯、宋代龍泉窯、官窯、汝窯、耀州窯等,都屬於青瓷系統。
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朴、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
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鐵不純,還原氣氛不充足,色調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我國歷代被稱為縹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唐代的越窯、宋代的龍泉窯、官窯、汝窯、耀州窯都屬青瓷窯系。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原始青瓷。目前在河南鄭州、安陽、洛陽、鞏縣、偃師,河北藁城、北京,陝西西安,山東益都,安徽屯溪,江蘇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遺址和墓葬中,先後出土了許多原始青瓷及殘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盤、瓶、瓮、罐、豆等。經科學測定,它們已基本上具備了瓷器的特徵,但與後來成熟階段的青瓷比較,還帶有原始性,如氣孔較大,胎料中雜質較多,釉色還不夠穩定,故稱為原始青瓷。青瓷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到東漢有了重大突破。在浙江、江蘇、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肅等地東漢墓葬和遺址中,都出土了東漢的青瓷器。僅在浙江上虞縣就發現了四處東漢瓷窯窯址,對其中小仙壇窯址做了發掘,並對其典型瓷片做了科學測定,結果表明,含鐵量比原始青瓷少,胎體呈灰白色,胎質燒結,吸水最低的一片僅有 0.16%,燒成溫度為 1310℃,採用龍窯焙燒,顯微鏡結構與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達到較高水平。說明東漢時期青瓷燒造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因浙江上虞縣一帶曾是古越人的故鄉,戰國時屬越國管轄,唐朝時稱越州,所以這一帶的瓷窯統稱越窯。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各地燒制青瓷更為普遍,瓷窯增加,種類繁多,質量進一步提高,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質堅硬細膩,呈淡灰色,釉色晶瑩純凈,常用類冰似玉來形容。北方青瓷胎體厚重,玻璃質感強,流動性大,釉面有細密的開片,釉色青中泛黃。河北景縣北齊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蓮花尊,造型非常漂亮,堪稱北方青瓷的代表作。
哥窯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淺灰、黑灰和土黃等多種色澤,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的不同,而以油灰為主。其主要特點是釉面布滿龜裂的紋片,通常稱之為「開片」。這種由細小裂紋所形成的片紋,大小有別、裂紋顏色的深淺也不一。由於器形的不同和釉料收縮區域的不一樣,在器物上造成了外觀效果的差異,即由於紋片的交錯呈現各種不同的形狀:形成所謂細眼者俗稱「魚子紋」;紋片細碎者也叫「百圾碎」;較粗疏的黑色龜裂和細密的黃色裂紋交錯著,呈現深淺顏色層次的碎紋,叫做「金絲鐵線」。總之,它們輿底色形成色澤上的對比,深淺相近、條塊分明,非常自然貼切。一件器物的周身布滿這種碎裂的紋片,它好像隆冬江河中的冰裂變化萬千,在藝術上別具一種古樸、自然的天趣,富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宋代青瓷中的哥窯就以其自然的開裂現象而博得人們的喜愛。
哥窯瓷器釉面所產生的紋片,本屬於燒造工藝上的一種病態,它是由於胎體和釉面的膨脹系數不一致所造成的。一件瓷器如果膨眼系數一致、釉面沒有裂縫、胎與釉的結合緊密,那麼出色作品的坯釉就具有渾然一體的效果。但當胎的膨脹系數比釉的膨脹系數小到一定程度時,釉就會在燒成後的冷卻過程中形成裂紋。哥窯青瓷器物上的開片就是這一原因所造成的。可是這一燒成中的弊病—釉面所產生的大小、疏密的塊面分割,即使哥窯青瓷形成一種自然的裂紋美,這就猶如畫家變敗筆為神奇一樣,給哥窯青瓷器物增添了生機,在當時它給人們以一種嶄新的藝術享受。
哥窯窯址至今在浙江省龍泉縣始終未找到確切的窯場,故對傅世的器物和窯址的存在是當前學術界爭論頗大的同題。歸納起來大致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窯址的地域歸屬,由於哥窯瓷器的胎體大多呈黑灰、深灰之色,而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於1956—1961年在龍泉縣的大窯、溪口等窯址發現黑胎的開片青瓷,它們的特徵與傅世的哥窯作品有一定的相似,因而認為「大窯、溪口窯址中出土的黑胎青瓷應當是哥窯的產品無疑」。對此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有不同的看法,他們通過對龍泉縣黑胎青瓷和傅世哥釉胎、釉的化學組成和顯微結構測試的結果,發現有一定的區別,故認為:「傅世哥窯不在龍泉燒造之說可以接受的」,據此,他們進而提出:「傅世哥窯在好多方面都和景德鎮的同類作品比較接近。」因而「很可能是宋以後景德鎮所燒造」。哥窯是否為景德鎮所燒造,沒有窯址出土物為證,難以使人信服。
2、從窯口本身來說,有人認為「修內司官窯就是傅世哥窯」。這種新的見解,本身就否定傅世哥窯的存在,對此當前難以取得一致意見。
對哥窯的時代也有不同的看法,就當今收藏最多的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博世哥窯作品來看,形制多屬瓶、爐、洗、眢一類器皿,造型富有宋瓷的時代風格。因此,哥窯還是宋代所燒造的一種青瓷器物。至於窯址究屬在哪裡?只能寄希望於日後的窯址調查和考古發掘。
哥窯瓷器的造型除碗、盆、洗以外,還有各式的瓶、爐、尊等,貫耳爐更是比較多見的器物,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哥窯貫耳爐」可謂哥窯瓷器的代表作。此爐側影近似長方形,它的外廓線表現為口沿以下向內收縮,而器腹微微外凸,這樣一收一凸的器體弧腺顯得十分飽滿有力;兩旁配置的雙耳向外擴張,在造型上增強了器物莊重、凝重的效果。加之哥窯瓷器的釉層比較肥厚,更給人以渾厚、穩定的感受。作為當時祭祀和供神用的一件陳設瓷,這種貫耳爐則是恰如其分地體現出它應有的職能。
龍泉青瓷的藝術特色
龍泉青瓷始於南朝,興於北宋,盛於南宋,古代龍泉名窯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歷史悠久,馳名中外。
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朴、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
龍泉牌青瓷獲中國國家部優產品獎,先後有200多件精品,均獲得國家級新產品「金龍獎」。珍品哥窯61公分迎賓盤、52公分掛盤被譽為當代國寶。七寸精嵌「哥窯」藝術掛盤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禮品,哥窯紫光碟、紫光瓶等51件珍品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陳列,送展30多個國際博覽會、為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提供禮品。被國際各大博物館收藏。
龍泉青瓷產品有兩種:一種是白胎和硃砂胎青瓷,著稱「弟窯」或「龍泉窯」。另一種是釉面開片的黑胎青瓷,稱「哥窯」。「弟窯」青瓷釉層豐潤,釉色青碧,光澤柔和,晶瑩滋潤,勝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蘭、灰黃等不同釉色。「哥窯」青瓷以瑰麗、古仆的紋片為裝飾手段,如冰裂紋、蟹爪紋、牛毛紋、流水紋、魚子紋、膳血紋、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層飽滿、瑩潔,素有「紫口鐵足」之稱,與釉面紋片相映,更顯古仆、典雅,湛稱瓷中珍品。
現代的龍泉青瓷忠實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未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藝美術設計裝飾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瓏」、「青瓷釉下彩」、「象形開片」、「文武開片」、「青白結合」、「哥弟窯結合」等。
龍泉青瓷蜚聲海內外,不愧為中華民族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國瓷器史上一顆燦爍的「瓷國明珠」。
龍泉青瓷的分布
發端於龍泉南區大窯、金村、黃石玄一帶的青瓷窯,歷宋、元、明,已遍及龍泉境內沿溪各地及慶元、雲和、麗水、遂昌、縉雲、永嘉及至福建浦城等縣(市)部分地方,形成了歷史上罕見的龐大瓷窯體系。而這個窯系發端於龍泉,窯場密集於龍泉,生產工藝及產品風格均與龍泉「弟窯」產品一致,因此統稱為「龍泉窯」。現已發現這個窯系的窯址400餘處,在龍泉境內有300多處,僅大窯村就發現歷代窯址50多處。
龍泉縣南七十里曰琉華山……山下琉田,居民多以陶為業。相傳舊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詳何時人,主琉田窯造青瓷,粹美冠絕當世,兄曰哥窯,弟曰生二窯……。《七修類稿續編》:「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薄、釉色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紋,號曰百圾碎。」光緒《龍泉縣志》生二章青器條載:「凡瓷器之出於生二窯者,極其精瑩、純粹、無瑕,如美玉然。今人家鮮存者,或一瓶一缽,動博數十金。厥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窯,其器皆淺白斷紋,號百圾碎亦冠色當前世,今人家藏者尤為難者。世人稱兄之器曰哥哥窯,稱其弟之器曰生二章雲。」《稗史類編》、《南窯筆記》、《遵生八箋》、《陶說》、《景德鎮陶錄》、《燕閑清賞》、《博物要覽》等書不僅有哥、弟窯詳實記載,且說:「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朱伯謙著《龍泉青瓷簡史》稱:「證之以實物,南宋官窯和龍泉黑胎青瓷確有許多共同點,特別是那種粉青釉瓷器,真是形神相似,難分『官』、『哥』」。
通過古窯址發掘,確證文獻所載,龍泉境內窯址中不僅有「哥窯」產品存在,而且可分二路:一是如文獻所描述「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布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一是胎厚釉薄,釉面布滿紋片,胎色黑。前者多出於縣南區,為南宋中期至元初產品,與南宋「官窯」難分彼此;後者多出於縣東北,多為元代產品。龍泉窯系其他縣份的窯址中不存在「哥窯」產品。此外,還有所謂「傳世哥窯」器,雖有紋片,但釉色呈米黃色或蟹殼青,與龍泉「哥窯」釉色碧青或淡青不同,胎骨較厚,呈米黃或赭紅色。此非龍泉產品。
「弟窯」又稱「龍泉窯」。其基本特徵是:釉面無紋片,胎白或底足呈朱紅,釉色青潤如玉,在器物邊緣或有棱線部位影露白痕(稱「出筋」)。釉色以梅子青和粉青為極品。梅子正青,色如掛枝初梅,青翠碧綠,瑩澈剔透;粉青,色似淡青湖水,柔和明凈。
龍泉青瓷的品類
宋、元龍泉青瓷鼎盛時期,瓷器品種十分豐富,有碗、盤、碟、杯、缽、執壺、燈盞、渣斗、熏爐等實用瓷;筆筒、筆架、瓷硯、筆洗、印色池、鎮紙等文具瓷;花瓶、人物、掛盤等陳設瓷;香爐、燭台、佛像等供瓷;鳥食罐、象棋等娛樂瓷,以及冥器等一應俱全。每類產品又有多種型號和式樣,如碗有蓮瓣碗、蓋碗、束口瓶、魚耳瓶、鳳耳瓶等。
清光緒《龍泉縣志•卷一》載:「哥窯器中可人清賞、供文房之用者有:哥窯瓶、三山五山筆格、彝爐、乳爐、八角把杯、蟠螭鎮紙、瓷印、方印色池、八角委角印色池、方圓壺、立瓜卧壺、雙桃水注、雙蓮房水注、牧童卧牛水注、筆格內儲水作注;水中丞有瓮肚圓式、缽盂式、低度棱肚式;筆洗有元洗、葵花洗、磬口洗、元肚洗、四卷荷葉洗、卷口蔗段洗、長方洗。龍泉窯有:細花水中丞,筆洗有雙魚洗、菊花瓣洗、缽盂洗、百折洗。俱極精工,為世所貴。」
龍泉青瓷製瓷習俗
龍泉青瓷始於晉代,北宋時初具規模,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制瓷規模空前絕後,技藝登峰造極,龍泉因此成為全國著名的瓷業中心,至清代逐漸衰落。建國後,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恢復生產,龍泉青瓷重振雄風,再度輝煌。
龍泉青瓷傳統有「哥窯」和「弟窯」。哥窯與著名的官、汝、定、鈞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其產品「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布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古雅端莊」;弟窯胎白釉青,以粉青、梅子青為最,豆青次之,清麗淳厚。
龍泉青瓷歷代行銷全國各地及供宮廷御用,並從宋代起遠銷亞、非、歐三大洲。
現代龍泉青瓷繼承了古代產品特色,並有所突破和發展,歷年來在各類全國性評比中奪魁,其精品被譽為「國寶」,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所陳列和收藏。1998年10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中國陶瓷——龍泉窯瓷器》特種郵票,一套四枚。
龍泉青瓷製瓷業十分興旺,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龍泉瓷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種種獨特的習俗。
拜祖師爺:在龍泉,哥窯弟窯的創始人章生一、章生二被後人尊為窯業祖師爺。過去在燒瓷的龍窯、鯉魚窯的窯頭,都張貼有「師父榜」。師父榜除祀師神位外,並附祀山神、土地、搬水章子、運水郎君。每逢農歷初二、十六兩日,瓷匠必須置辦酒肉、茶飯、點香燭在窯頭師父榜前祭祀,磕頭膜拜,然後分食祭品,俗稱「過日」。
擇基建窯:建窯首先請風水先生擇定吉地和黃道吉日才能開工建窯。開工時,要在窯地設祭禮神,以求燒出好瓷器。建窯日嚴禁兒童、孕婦入窯池,也不許有人挑糞桶從窯地前經過,以防觸犯神靈,降禍於窯。
祭窯:農歷七月十八日為祭窯日,俗傳這一天是哥窯祖師章生一「窯變瓷器」製成的日期。屆時窯匠要沐浴齋戒,在祖師爺的香案上放置用面捏成的童男童女,在窯頭師爺榜前設祭,點香燭跪拜,祈求祖師保佑燒出優美瓷器。
窯場用膳:窯工在窯場用膳不能說話,用膳時碗筷不能碰響桌子,也不能把筷子架在碗上。
入窯:入窯要擇三、六、九的日期,並要祭祀祖師、山神、土地。在入窯的整個過程中要講吉祥語,要嚴禁穢物經過,防止穢氣入窯,影響燒窯。
做窯福:在龍泉不管是建瓷窯、瓦窯、炭窯時,在窯旁都要立「窯公」。開窯點火必先祭祀「窯公」,並備酒餚請師傅,即做窯福。
龍泉青瓷的發展
龍泉青瓷歷史發展的三個階段
五代到北宋早期
龍泉境內山嶺連綿,森林茂密,瓷石等礦藏資源極為豐富,又是甌江的重要發源地,所以不僅為制瓷手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資源,而且還為產品的銷售提供了水路運輸便利,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三國兩晉時期,當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優越的自然條件,吸取越窯和甌窯的制瓷技術與經驗,開始燒制青瓷。這一時期的青瓷作品製作粗糙,窯業規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吳越國的統治者為了俯首稱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計其數的「秘色瓷」,以示修好。如此龐大的生產數量致使越州窯場無力承擔,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龍泉窯便以擔負這樣一個「和平」的貢器使命換來了它本身發展的契機。當時,龍泉窯業初具規模,燒制青瓷技術已有相當水平。加上越窯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入,一批優秀的瓷匠陸續在龍泉安家落戶,龍泉窯產品的質量得以迅速提高。
這一時期的龍泉窯器皆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為灰白色,少數灰黑色。胎壁薄而堅硬,質地堅實、細密。雖然龍泉的地理位置偏僻,但境內有甌江流經其間,載重貨船可以從龍泉縣城沿江而下直達溫州港,水上交通的開發,使龍泉窯系綿延數百公里,甚至影響到閩北的窯口,在這范圍內生產的瓷器都是龍泉窯的風格。龍泉窯的制瓷作坊大多數建造在河流或溪溝兩旁的山麓上。窯匠們在山的緩坡上建龍窯,窯旁小塊平地造作坊和住宅,窯和作坊連在一起,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山上有樹木,附近有瓷石礦,生產瓷器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與河流,既可為作坊提供工業用水,又可通過船筏等水上運輸工具將產品運往銷售地。
從五代到北宋中期,龍泉一躍成為江南第一名窯。那些被無數人所吟詠贊嘆的「秘色瓷」,也正是龍泉青瓷演繹它美侖美奐傳奇的開始。
北宋後期到南宋
南宋可謂龍泉窯的黃金時期,青瓷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北宋覆滅後,北方人大量南遷,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窯、定窯等名窯又被戰爭所破壞,甌窯和越窯也相繼衰落。到南宋晚期,由於北方制瓷技術的傳入,龍泉窯結合南藝北技,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這一時期,龍泉窯出現了一種碧玉般的厚釉瓷,這種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兩類。同時,南宋統治者為解決財政困難,鼓勵對外貿易,於是龍泉青瓷就藉海上貿易興起之利,從海路大量出口,行銷世界各國,成為當時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學者三上次男把這條運輸瓷器的海上航路譽為「陶瓷之路」。對外貿易產生的大量需求帶動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現,產品燒制技術質量不斷提高。
南宋末期,龍泉窯進入鼎盛時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燒製成功,巧奪天工,在我國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粉青、梅子青是公認的青瓷釉色的巔峰,它不僅意味著龍泉窯制瓷技術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豐富的審美意蘊。南宋龍泉窯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傳承古代青銅器演變而來的,如尊式瓶、鼎式爐等。人們在審視這些玲瓏雋秀的南宋龍泉窯青瓷時不免要發出驚嘆,它們身上帶著太多官窯器的影子。官窯作為一種壟斷,絕對不允許民間仿製,龍泉青瓷與官窯器的相似恰好說明了它受到了官窯器的影響。雖然現在尚未找到南宋龍泉設立官窯的明確記載,但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的宮廷很可能派遣了技術人員和官僚在龍泉等地監制「貢器」。
⑦ 從五代到宋初期龍泉窯都經歷哪些演變
龍泉窯自五代、宋初興起以來,即以其卓越的成就漸漸取代了越窯的地位.它的整個發展歷史過程,約可概括為三個階段:即五代、北宋為初創階段;南宋為成熟階段;元、明以後則漸趨衰落.(一)初創階段的藝術特點
根據近年來發掘資料及出土實物,可以知道龍泉窯創始時期較早.五代、北宋初年,它是在吳越官窯的影響下而發展起來的民窯.早期的龍泉青瓷,產品風格一般多受越窯影響,就大窯和金村的出土實物來看,無論在造型或紋飾方面,都與越窯青瓷一脈相承,繼承了越窯的藝術傳統.雖然製作技術還不夠成熟,瓷胎比較厚重,淘練不純,釉層很薄,釉色多青中泛黃,不如秘色越瓷之精美.但是那些腹部刻有直條紋的瓜棱壺、多嘴帶蓋的五管瓶、小底撇口的茶碗以及翻口淺腹盤等,也具備了越瓷的特色.尤其在刻劃紋上,喜歡採用篦紋作為裝飾,這是五代越窯一種流行的藝術手法,在餘姚上林湖、上虞窯寺前、黃岩沙埠等五代宋初的窯址中曾普遍出現.那些早期龍泉青瓷,我們可以常常見到碗內刻劃的波浪紋和小團花,壺身上的雲紋和蓮瓣紋,盤里的摺扇紋和纏枝花卉等紋飾,都喜使用篦紋,巧妙地增加了紋樣變化的效果.它純熟地運用篦狀工具,使之在疏密一致的線條下,產生和諧統一的節奏,極有規律,而又活潑自然,變化豐富,沒有雕琢痕跡.這種篦紋紋飾,早在浙江肖山縣南朝時期的上董窯青瓷中已開始運用,以後五代越窯發揚了上董窯的傳統,早期龍泉窯又繼承了這種裝飾手法,反映了南方青瓷的藝術特色.
早期的龍泉窯主要成就,在於使青瓷向實用方面進一步發展:大量生產普及的日用瓷器,質朴耐用,和廣大人民生活密切結合,以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它的器形種類不多,都是盤、碗、壺、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它為青瓷生產從吳越統治者長期的壟斷和壓榨中解放出來,徹底打破過去所謂「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的局限,使青瓷紮根於群眾之中,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此外,在金村還有一部分受甌窯影響的青瓷,胎骨比較細白,釉淡而透明,近於縹青色.器形和大窯約略相同,紋飾也以刻劃花及篦紋為主.在盤、碗里有些刻著旋轉的風車紋,這種紋飾不見於大窯,它的風格和甌窯比較接近.這又反映了早期龍泉青瓷正處於初創階段,主要繼承浙江原有的制瓷傳統,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事物的發展過程,總是由粗到精,由低級到高級.早期龍泉窯經過一百年左右的生產實踐,到了北宋中期,它已穩步進入制瓷工業的前列,產品質量逐漸提高.特別在大觀、政和(1107—1117)年間,趙佶為了滿足他的窮奢極欲,以定窯白瓷有芒不堪用,命汝州燒造青瓷,接著又在汴京設置官窯,不惜工本為宮廷生產精美的瓷器.這時北方青瓷出現了新局面,不僅官營的汝窯、官窯,掌握了很高的技術水平,即民窯中的耀州窯、臨汝窯,也都取得迅速的發展.這對於龍泉窯青瓷無疑有促進作用,它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北方制瓷的經驗,改進工藝技術,增加了新品種,如:膽瓶、直頸瓶、鵝頸瓶、蓋瓶、蓋罐、蓋碗、鼎爐、奩形爐、渣斗、水盂、粉盒、燈盞和雙層暖碗(即俗稱孔明碗)等,都是北宋早期所未見的.這些器物造型穩重大方,渾厚質朴之中又具有南方青瓷秀致的藝術風格.胎質比前堅白,釉汁薄而勻潤,以青、綠為主,灰黃釉相對減少.紋飾仍以刻劃花的魚紋、雲紋、蓮瓣紋、蕉葉紋最常見,小團花和直條紋則漸次淘汰.技巧熟練的帶莖葉的蓮花和折枝花卉、纏枝花卉,反映了當時花鳥畫的盛行,對於工藝品的影響很大.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北宋刻紋蓮花盤,盤心刻著僅由三片花瓣構成的含苞怒放的蓮花和一張側面的蓮葉,寥寥幾筆,簡到無可再簡,卻充分表現了主題的的形態特徵,極樸素可愛.又如刻花魚紋盤,魚紋順手揮成,巨口細鱗,雙鰭欲動,形神兼備,有較高的藝術概括能力.在金村出土的刻紋蓮花暖碗是龍泉窯這時一種新創的形式,可以從底部注入開水,達到保溫作用,這種巧妙的匠心,是值得贊美的.它的外壁刻劃粗壯的蓮瓣,碗心裝飾了一枝帶莖葉的蓮花,也簡潔挺秀,疏落有致,具有濃厚的民間藝術特色.
總之,龍泉青瓷在長時間的初創階段中,不斷積累了經驗,改進了生產技術,提高了藝術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而為南宋龍泉窯的高度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成熟階段的藝術特點
自從南渡以後,以趙構為首的統治集團在臨安(即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執行一條投降主義路線,對內鎮壓人民,對外屈辱妥協,苟安享樂於東南一帶.由於北方被金人侵佔,北宋時期的名窯如汝窯、官窯等青瓷,不能繼續生產.於是在臨安另設官窯即修內司窯和郊壇下官窯,燒制與北宋官窯風格相同的青瓷器.但是新設的官窯規模很少,產量不多,遠不能滿足出口外銷和統治階級奢靡生活的需要,因而早有基礎的龍泉民窯,在此時擴大生產,改進技術,並接受官方訂貨,取得與官窯爭衡的地位,產品質量比前階段更加提高,進入了成熟階段.
南宋龍泉青瓷首先在胎質和釉色方面有了顯著的改進,由前一階段的厚胎薄釉,變為薄胎厚釉.這一變化,使龍泉青瓷的生產出現一連串新的問題;不僅在原料、成型、上釉等燒制工藝上須加以改革;而且對於造型、紋飾的藝術手法,也非得改用新的設計不可.這時出現兩種不同類型的新產品;一種是白胎青瓷,這是從原有的制瓷傳統中加以改進的代表性產品;一種是黑胎青瓷,這和官窯有共同的特徵,是仿效官窯或接受宮廷訂貨的產品.這兩種青瓷都很精美.
要提高青瓷的藝術水平,無疑要在青色的釉上下功夫.南宋龍泉窯這時正調動一切技術和藝術手段,解決釉的呈色問題,突出一個「青」字,使之確實達到「如玉如冰」的藝術效果.我們可以從它的碎片中看出施釉技術和控制還原氣氛的燒成中的出色成就,那些粉青或梅子青釉色,都施三、四層厚釉,使釉色晶瑩潤澈,沉著柔和.如果說釉是青瓷藝術的一項重要因素,那麼,南宋龍泉青瓷的釉色,在美化作用上,的確已達到很高的境界.因為要使青釉的色度深而且青,既非增加鐵的成分可以收效,也不能靠薄釉達到這種要求.它的關鍵在於掌握釉層的厚度,正如海水一樣,水越深而青越濃.所以,必須把釉汁層層加厚,改革過去一次上釉的方法,才能得出滿意的釉色.這是廣大制瓷工人從長期勞動實踐的經驗中創造出來的成果.凡是典型的粉青和梅子青的產品,多是釉層肥厚,還原氣氛適當,故釉色渾厚華滋,厚如凝脂,青比美玉,給人以新鮮愉快的美感享受.雖然還有一部分蝦青、炒米黃等較差的釉色,但青澈晶瑩的是這時的主流.其中白胎青瓷,以無紋片見稱,是屬於胎釉結合得好、火度適中的高質量產品.至於黑胎青瓷,以具有開片見稱,所謂「魚子紋」和「百圾碎」成了它的裝飾特點.
由於南宋龍泉青瓷的特點是薄胎厚釉,在造型和紋飾方面,都出現了與北宋時期完全不同的風格,這時的器物造型傾向於精緻端巧,簡練大方,形式新穎的品種大量涌現.諸如盤、碗、杯、壺、瓶、罐、洗、爐、缽、觚、豆、水丞、筆筒、筆格、印盒、粉盒、渣斗、燈台、香薰、花囊、鳥食罐、硯滴和塑像等,包括餐具、茶具、用具、文具和陳設品,無不具備,可謂豐富多彩,是前一階段無法比擬的.其中盤、碗、杯、洗、瓶、爐之類,造型變化多樣,每類中又有多種不同形式,例如:盤類就有圓形的雙魚盤,象形蓮葉的蓮葉盤,多角形的六角盤、八角盤,花瓣形的菱花邊盤、葵瓣盤等;碗類有撇口、直口、斂口、內折口、葵瓣口以及蓋碗、八角碗、菊瓣碗、荷葉邊碗、蓮蓬碗、孔明碗等.這些器物不僅式樣多,用途廣,而且器形結構整齊端巧,輪廓線條變化和諧,達到實用與美觀的統一,表現南方青瓷典型的藝術風格.
在紋飾方面,改變了北宋常用的刻劃紋的手法,另外採用浮雕和堆貼花,或者僅用幾條凹、凸的弦紋,使之既符合薄胎厚釉的藝術要求,又能把紋飾玲瓏突出,與釉色相得益彰,從而取得薄胎厚釉與紋飾之間的矛盾統一.
應用雕塑技法作為青瓷裝飾,有兩種形式:如鳳耳瓶、魚耳瓶等耳部設計,是根據所定題材塑成半立體形象,模印下來附加在瓶肩上,它既屬於整體造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又起到良好的裝飾效果.另一種是大量盛行的浮雕的豐滿蓮瓣紋,主要都飾在盤碗的外壁,層次分明,優美大方,較之前一階段的刻劃蓮瓣紋,又提高一步.
在盤、洗里貼著首尾相對的雙魚,是南宋龍泉青瓷最常用的紋飾.有時在蓮葉碗中貼一隻小龜,也頗別致有趣.這類貼花透過豐厚的釉層,象掩映於綠波之中,使題材更加生動.它製作簡便,利於大量生產,一直為後來元、明龍泉青瓷所繼承,受到群眾的喜愛.
至如凹、凸的弦紋和高出器胎的印紋八卦(以奩式爐最常見),都是在生產操作上非常簡便,且單純明朗,有其一定的美化效果.此外,也還有少量的刻劃花,用於胎骨較厚的青瓷中,殘留著一點前階段的紋飾風格.
從上述的例子可見南宋龍泉青瓷裝飾手法,更趨向於簡練,一切以服從工藝製作為主,不事繁縟堆砌,使之明朗、大方、精緻、端巧,有些器物完全以釉色和造型取勝,不施紋飾,也有它獨特的藝術價值.
(三)衰落階段的藝術特點
龍泉窯到了元、明時期,青瓷的質量已不如南宋之精美,一般多製作粗率,釉薄色淡,胎骨厚重,造型笨拙,紋飾堆砌,並出現一些封建迷信題材,藝術風格日趨庸俗,無可諱言,這個南方名窯,已漸漸走向衰落階段.
有始必有終,有盛必有衰,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龍泉窯隨著歷史的進程,由盛而衰,也是不足為怪的.它經過南宋的極盛階段,到了元代,由於元朝統治集團的野蠻摧毀和殘酷的壓迫,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流離失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在當時嚴酷的階級斗爭中,大批勞動人民失業流亡,妻離子散,農業和手工業損失尤為嚴重.在大窯的元代窯址里,曾發現過一個青瓷洗,口沿上刻:「萬水千山望你歸,待歸後清河濟苦也個」,正是當時勞動人民血淚生活的歷史見證.
另一方面龍泉窯依舊在原有的生產基地上得到發展,繼續大量燒制青瓷.並且隨著元代的國力日益強大,對外貿易更呈活躍,瓷器成了當時外銷的重要物資之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Marco polo)和摩洛哥人阿撥杜拉(Abn Abllah)在他們的游記中都談到元代時許多外國商船雲集於泉州、廣州等商地,將瓷器轉運出口.龍泉青瓷為了適應當時外銷的需要,燒制了很多大型器物,有1米多高的牡丹大瓶,直徑50厘米以上的刻劃花大盤,氣魄宏偉,標志著這一時期的制瓷藝術水平.
但是,因為元滅宋以後,即建都北方,政治、經濟重心自然也隨之轉移,浙江地區不如南宋時期繁榮,龍泉窯生產不能不受到影響.加以官營壟斷的景德鎮,一躍而成為全國的瓷業中心,遠非交通不便的龍泉窯可以與之抗衡.況且白瓷在這時正蓬勃發展,居於主導地位,青花、釉里紅等新品種,更受國內外歡迎,各地瓷窯多改燒白瓷.在這種情況下,龍泉窯大部分都生產商品,追求產量,藝術質量顯著下降,瓷胎呈灰色,器物厚重粗拙,前階段的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已停止生產.釉層也改為一次施成,薄而透明,釉色青黃不一,缺乏瑩潤柔和的美感.可能為了使釉色增加一點變化,有些盤、碗、瓶、罐等器皿上採用東晉以來所流行的褐斑裝飾.至於那種精美的粉青和梅子青釉色,已難得見到了.
這時的器形和品種雖然也有所增加,但製作不夠細致,多粗糙馬虎.由於器胎過厚,造型顯得呆滯鈍重.器底多厚達1厘米以上,底足修飾極不規整,使用圈狀墊餅托燒,足內均一圈無釉.
至於紋飾方面,它集中運用了刻劃花、堆貼花、印花和鏤雕等技法,不論大小器皿,普遍都有花紋.其中尤以堆貼花和刻花最為盛行.如貼花雙魚洗,所貼的雙魚多不施釉,有意保留瓷胎的本色,使與釉色產生青、紅的對比.再如雲鶴盤、雙鳳盤、龍紋盤以及露胎桃紋盤、露胎荔枝紋盤等,也都用堆貼花做成,使紋飾凸起盤心,與貼花雙魚洗的手法基本相同.但如桃紋和荔枝紋的貼花凸起過高,不大適宜實用.大量纏枝花卉和折枝花果,則多屬刻劃花.尖而長的菊瓣紋是由蓮瓣紋演變而來.有些器物內、外兩面都施加紋飾,反流於冗雜繁瑣.也有的印著文字銘記,如:「清河」、「石林」、「福壽」、「吉利」和八思巴文,從藝術上評價,這些紋飾大多構圖呆板,線條軟弱,非堆砌即草率.它既不如北宋紋飾的奔放生動,又不如南宋紋飾的精練大方.盡管大量施加紋飾,已無法掩蓋它的藝術衰退的缺憾了.
到了明代,龍泉窯生產規模已漸縮小,但仍集中在大窯一帶.過去文獻上把這一時期的青瓷稱為「處州窯」,是不確切的.在明初一段時間里,龍泉的制瓷匠師們曾經一度努力恢復宋代龍泉青瓷的藝術風格,把元代破壞了的民族優良傳統復興起來,燒制出一些白胎厚釉的產品.如正統(1436—1449)年間顧仕成的作品,形制端整,釉厚色青,可以代表當時的燒制水平.
但是總的趨勢,青瓷已走向下坡路,景德鎮的官營瓷業占著壓倒優勢,各種霽紅、霽青、青花、五彩、釉里紅等新品種,如百花齊放,實非龍泉民窯的青瓷可與相比.故青瓷質量越到後來越下降,產品均粗厚不精.釉色以豆青為主,又因釉層中含有大量氣孔,鬆浮而不瑩澈.作為外銷商品的大型花瓶、盤、罐等仍繼續生產,尚能保持一定的工藝質量.
明代龍泉青瓷,也大量施加紋飾,風格比元代更趨纖瑣.在道太附近有一種人物帶文字說明的紋飾,如「趙真女」、「蔡伯喈」和「李白攻書卷」、「韓信武之才」之類的民間故事題材,結構千篇一律,人物模糊不清,手法拙劣,藝術風格不高.到了明代晚期,龍泉青瓷多粗製濫造,器形局促瘦長,搖搖欲倒.所謂:「化治以後,質粗色惡」.足見由成化、弘治(1465—1505)年以後,明代龍泉窯已每況愈下.到清初,這個久負盛名的浙江民窯,便一蹶不振,從此中斷了.
⑧ 青花瓷器有多少年歷史了
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在現考古階段,青花瓷的誕生能追溯到唐朝,元朝的青花瓷達到成熟。
一、唐朝青花瓷初現,宋朝青花瓷沒成火候。
在考古發掘中,已經在唐朝的墓葬中發現了青花瓷的碎片,在南京博物館有藏品。因為發掘的量少,所以證明青花瓷在唐朝不是流行品。宋朝的瓷器行業非常發達,光是官窯就有很多,而且瓷器種類繁多,有青瓷、黑瓷、白瓷等,其中青瓷中的冰裂紋尤其獨特,即光潔的瓷器上有冰裂般的紋路。青花瓷在其中並不出彩,而且燒制技術也不成熟。
二、青花瓷技術成熟在元朝,隨後青花瓷享譽盛名百年。
元朝時期,我國民眾的文化發展還是比較發達,青花瓷的燒制技藝在江西景德鎮也獲得突破,終於能夠量產出有品質的青花瓷。到了明代,青花瓷非常受到皇室家眷和官場中人的喜歡,青花瓷簡潔淡雅的青花也成為其一大特色。
與此同時,青花瓷的盛世是我國古代勞動民眾通過汗水締造而來,近代以來,青花瓷器一度暢銷海外,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優質符號,未來青花瓷器也能走更遠。
⑨ 青瓷出現在哪個朝代
青瓷是瓷器製作中最早出現的瓷品,原始青瓷出現與商代中晚期,成熟於東漢。其特色是釉色呈青黃、淡黃、純青等色,故稱青瓷。 青瓷共有四個發展階段:一、漢唐五代青瓷。這是最早的青瓷,窯場以浙江的上虞、蕭山等地為主,稱越窯青瓷。色澤蒼古幽雅,質感如冰似玉;二、宋代官窯青瓷。這是釉色發展到八種,窯場擴大到把大窯系,釉色以天青色為主,呈現出春水般的柔和清澈和美玉般的華潤豐盈;三、宋元龍泉窯青瓷。這是中國古代青瓷藝術的高峰,釉層肥厚如凝脂,以粉青和梅子青最具魅力。四、元代哥窯青瓷。元末時期特徵是色青,濃淡不一。釉面瑩潤多斷紋,風格類南宋官窯,以仿古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