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培養歷史創新素養

如何培養歷史創新素養

發布時間:2022-09-06 20:19:59

❶ 如何培養創新意識

一、 具有創造意識和科學思維

一方面,每一個人都應在競爭中強化自己的創造意識,要敢於標新立異,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對事物應有敏銳的洞察力,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那麼最終的解決辦法就是一種創新。

其次還要善於大膽假設,要敢想、會想,不要被思維固話,跳出思維的局限待待事物,創新便會很簡單。另一方面,在具有創造意識的同時還要培養科學思維,面對同一問題,發散思維,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擴大自己的認知地圖,才能不斷創新。

二、不斷進行自我提問

如果不問"為什麼",人類會減少很多創新性的見解。一個具有創新思維的人總是能透過表面現象去尋找問題的本質,他們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做水到渠成的過程,也不會把事情當作理所當然的結果。那些看似一時沖動提出的問題往往包含著更多創新思維的火花。

三、 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個人一生中會有太多的想法,這其中大部分的想法都被自我審查意識否定了,這種自我審查機制將一切看是離經叛道的想法都當作"雜草"一樣鏟除,留下循規蹈矩的想法,但這些循規蹈矩的想法是沒有創造力的。

想要創新便不能放棄每一根"雜草",當有了稀奇古怪的想法時應該表達出來,每一次表達都能拯救一個創新的小火花,只有這樣才能更仔細的去審視,去探索,去驗證,去發現它們真正的價值。

四、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意志

創新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想要實現一個小創意、小方法也會遇到種種困難,創新的過程從不是一蹴而就,在創新的過程中應堅定信心,不斷進取,當創新活動誤入歧途時,應調整方向,迫使自己轉向或緊急剎車。

創新的意義

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個人不創新,會被公司淘汰;公司不創新,會被行業淘汰;行業不創新,會被社會淘汰,社會不創新,會被歷史淘汰。

知識產權就像食物一樣,是有保質期的,你不創新總會被對手超越,未來的競爭是知識產權的競爭,不想被超越需要不斷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為創新的火花「加油」。

❷ 如何培養初中歷史教學的創新意識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以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方式,致力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我們要實現「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培養創造型人才是國運興衰的關鍵。作為一個歷史教育工作者,我們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呢?
一、營造氛圍,培養創新意識
在以往教學中一味地以老師設計教學方法讓學生向「標准答案」上靠,往教參材料的圈子裡鑽,這會使學生在學習中沒有主動性和獨立思考的機會,禁錮了學生的悟性靈性。愛因斯坦說過:「寬松自由的學習氣氛不知要比依靠呆板的訓練、誇大的權威和沽名釣譽的教育好多少倍。」因此,營造一種融洽、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師生關系,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歷史課堂教學以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方式,給予學生較大的思想、行為的自由度,使學生增強自主意識,學會獨立思考、自由表達、自我評價,促進自我發展。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氣氛中,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才能。
例如:在講述抗日戰爭爆發時,我首先運用多媒體形象具體地再現「盧溝橋事變」的情景,並結合綿陽的宋哲元將軍墓,激發學生熱愛本土歷史資源的激情,使學生通過形象受到感染,強化愛憎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慾望。
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所以說,問題是思想方法、知識積累和發展的邏輯力量,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提出問題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開始,有利於啟迪學生的創新潛質。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新的問題……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在教學中,教師應經常鼓勵學生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為什麼是這樣,可不可以那樣;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大膽地提出問題,不唯書、不唯上;鼓勵學生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敢於打破「常規」,敢於標新立異,引導學生把學習過程變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才能在此基礎上思考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就不可能激發學生認識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更不可能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對於歷史題材的作品及教材內容的正確性、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等,教師都可鼓勵學生敢於質疑,甚至要帶頭質疑。
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時,對於一代梟雄曹操,我先請同學介紹自己所知的與曹操有關的故事,然後再請同學對其進行評價。很多同學對三國的歷史很感興趣,對《三國演義》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於是,對曹操的評價多為「奸詐」、「狡猾」。然後我對這些同學的觀點提出了質疑,認為都是站在劉備的角度來看待曹操,而沒有站在祖國歷史發展的高度來審視,並請同學們聯系三國前後的歷史知識,找證據來證明曹操對中國歷史有很大的貢獻。同學們立即來了興頭,各抒己見:有的同學肯定了曹操統一北方對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有的同學翻看兩晉歷史後,認為曹操奠定了西晉統一的基礎;還有的同學認為,曹操能禮賢下士、善於用人,統治下的魏國是三國中最強大的一個,是個英雄。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同學們展開了思維的翅膀,思維能力和方法得到了鍛煉,課堂效果自然不錯。
三、搞好實踐活動,培養創新技能
歷史教學不僅學習歷史長河中的史實,而且要通過對史實的學習,培養學生對歷史和現實的分析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指導學生應用歷史的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史實,論述、說明問題的能力。學會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得出概括性總結。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總結方法和邏輯思維能力,學會分析問題,總結概括實質。例如,在講述二戰中的《開羅宣言》時,要強調這是「第一個承認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國際法,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歷史知識抨擊當今社會的「台獨」、「一中一台」的謬論。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師和學生收集的歷史素材,使陳舊的歷史知識可以如圖如畫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感受歷史天空的魅力。
四、發揮學科優勢,培養學生創造人格
歷史課程在培養學生頑強生存與積極面對生活挑戰的毅力方面,能幫助學生藉助歷史來認識現實社會各種現象,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歷史文化背景,正確鑒賞各具特色的人文歷史景觀,從而學會生活,並能積極主動地創造健康向上的生活。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應該是歷史學科的優勢。人類歷史上科學技術的重大發明很多都是經過科學家的艱辛勞動和無數次的失敗才創造出來的。另外,通過講述無數革命先烈艱苦卓絕的斗爭,在經歷無數次探索和失敗後,中國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實,都能在學生心靈深處產生震撼,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升華,逐步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總之,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貫穿於教學的整個過程,有利於打破思維定勢,訓練思維的靈活性,開發學生的智力。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轉變角度、轉變角色,從單純的教學傳授者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引領者,以科學的方法訓練學生,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逐漸形成,創新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❸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

摘 要:歷史課堂的學科核心素養目標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學科素養,體現歷史課堂的價值取向,可以展示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要體現一點四面的基本原則,進而實現歷史教育的兩大重點——健全人格與公民素養。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 歷史課堂 實現
2016年2月,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高等教育雜志》上發表名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文章,梳理了高考命題「一點四面」(一點就是要在高考當中體現立德樹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當中體現核心價值、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創新精神)的改革主題,對我們歷史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學科核心素養已成為命題的側重點,這就對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歷史課堂上實現學科核心素養教學成為我們思考的話題。[1]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徵的最重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和家國情懷五個方面。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歷史教育,更離不開歷史課堂。歷史課堂教學是實現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的歷史課堂應該是有價值引領的不失魂

❹ 怎樣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1、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

有些同學歷史沒學好主要是因為對歷史沒有興趣,誤認為學歷史就得死記硬背,就得大量地背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等。其實這是誤解,歷史中的重要人物、地點、時間等當然要背了,但要看怎麼背,有的人理解地去背,有的人死記硬背,背的效果截然相反。

對學習歷史有興趣的人就會主動地去背,理解著去背,就能把握歷史學習的要求。在我們生活中,人們談論的許多事情經常和歷史有關,可能是古代,也可能是近代史或現代史,只要我們留心把它和書本的東西結合起來,就能對學習歷史產生興趣。

2、學會把握歷史課的主要內容

歷史的學習是有規律的,每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都有其發生的地點、時間、人物、情節和作用。掌握了這些基本點就掌握了一個歷史事件的主要內容,也就掌握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3、建立歷史知識的網路體系

同學們學歷史是一課一課地學的,學的往往是一些單獨的歷史事件,學完一個單元或一本教材之後,它就是一段很完整的歷史,這時就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去進行歸納整理,形成歷史知識的網路體系,以便逐步達到歷史知識的融會貫通,這不僅對加強記憶很重要,對加強理解也是很重要的。

4、學會歷史的分析方法

大家學習歷史,目的不僅是掌握歷史知識、開闊視野,而且要學會歷史的分析方法,這樣就能系統地從歷史事件觸發,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能從錯綜復雜的歷史變化中看到歷史發展的規律,看到歷史發展的必要性。



5、歷史知識要經常運用

社會在發展,歷史在前進,大家已經處於21世紀初期,歷史不會重演,但是,歷史發展中也會出現很多相似的事件,在大家的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社會發展的信息。

要用已有的歷史知識去分析、評價這些新的歷史時間,做到學以致用,這樣不僅會強化自己的基礎知識,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會不斷提高自己學習歷史的興趣。

❺ 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歷史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必要的因素,判斷一個學生的歷史成績好與壞不是看他的分數,而是看他的歷史素養,就像一個學生的地理素養一樣,不是學生的地理成績好就能說這個學生的地理素養高,判斷學生的地理素養不只能看成績,還要看他的環境的看法,也就是說看他在生活中是否會破壞環境,是否有隨地亂扔垃圾的習慣。所以判斷學生的地理素養不是只看成績,還要看在生活中的行為,而歷史也是一樣,判斷學生的歷史素養要從多種方面判斷,不要單一的看成績,不要把眼光放在學生成績上,教師要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首先要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在教學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以多媒體技術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質量,從而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
一、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的靈魂,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就要在教學方法上要有創意,不要像以前的教學模式一樣,不是說以前的教學模式不好,以前的教學模式也有可取之處,但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教師要與時俱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把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結合,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上改進,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教師要改變死板單一的教學方法,要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達到教學目標,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學生也要跟著教師的進度,學生在學習時也要改變以往對歷史這一學科的看法。教學方法的創新,是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關鍵,所以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在課堂中引入多媒體技術,以畫面來沖擊學生視覺,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以提高課堂質量。
例如,教師在教學貞觀之治這一課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把該知識點預習一遍,對知識點有一個初步了解,而在制定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不要只是讓學生學習該課的時間、背景,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以前的教學方法,形式單一,而且學生在學習時也很枯燥,不僅不能真正了解該課知識點,還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這樣是得不償失的。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法和備課時一個利用多媒體技術,找一些關於該課的視頻,讓學生觀看,這樣的教學效果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要好很多,教師要讓學生真正理解該課知識點,知道唐太宗和武則天兩個人的特點,他們的治國方法是什麼。歷史這一課目本來就是很有趣的,教師不要讓學生學習歷史時覺得無聊,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在以前,統治者是怎樣管理國家的,以前的政策與現在的政策有什麼不同,這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是根據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而定的教學方法,教師以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高課堂質量。
二、有針對性的教學是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因素
在以前,教師的教學方法一般都是在黑板上板書,很少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當然了,以前的科技還不是很發達,教學工具也是有限,不像現在一樣,教師教學的工具有很多,比如多媒體技術教學、翻轉課堂和課外活動等等,現在的教學方法很多,形式多樣。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時就要有針對性的教學,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教學方法不要大眾化,這樣的教學方法或許合適每一個學生,但效果如何,需要教師深思。教師在教學初中歷史時,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教學,打破以前大眾化的教學模式,教師也不要只是在黑板上板書,要讓學生的思想貫穿到古代,以古代人的思想考慮問題,親身體驗古代時期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點有一個初步了解,避免在學習時出現知識點斷節的現象,而教師要引導學生考慮屋頭時要以古代人的思想為切入點,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要知道該課的背景以及時間地點,這是學生學好歷史的三要素,也是最重要的三要素。這三要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也可以把歷史重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增加對歷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有一個全新的看法,每個學生對歷史的觀點是不一樣的,考慮的問題也不一樣,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觀點制定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完成任務,更深入的了解歷史。有的學生或許對歷史不感興趣,認為歷史上副科,沒必要全部了解歷史的知識點,教師要改變這一類學生的觀點,要讓他們知道,歷史是一個國家的財富,歷史悠久的國家才是強大的國家,有自保的能力。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法時,了解學生的觀點,有針對性的教學,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
三、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表現在日常生活中
歷史核心素養,不是看學生的歷史成績,而是要看學生對歷史文物的重視程度,這樣的說法有點像判斷學生的地理素養一樣,看學生在生活中的表現,對環境是不是重視,也可以將問題轉換到數學思維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學好數學的關鍵,而學生學習歷史也是一樣,歷史核心素養最重要。比如說考古學家發現出土文物,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上交國家,而不是占為己有,也不會去破壞文物,這就是歷史核心素養,也是判斷一個人的歷史核心素養的方法之一。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在於對文物的保護和看法,當然歷史成績是基礎,教師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要從培養學生的觀點開始,以此為出發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時以提高自己歷史核心素養為主,學生想要提高自己歷史成績,首先要培養自己核心素養,要對歷史這一學科有一個正確的看法,重新認識歷史,改變對歷史錯誤的看法,以培養自己核心素養,從而教師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教學秦始皇兵馬俑一課時,要灌輸保護文物的觀點,歷史文物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特點,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要讓學生有保護文物的觀點。國家文物,是有來觀賞的,不是倒賣的東西,教師要阻止學生有這樣的想法,要灌輸學生保護文物的思想,這也是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之一。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是教師教學目標,也是提高學生歷史成績的有效方法,歷史文物的保護,是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表現,發現歷史文物上交國家,不去破壞文物,也是歷史核心素養的表現。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灌輸這些觀點,讓學生對文物有一個正確的看法,以培養歷史核心素養。

❻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摘 要:歷史課堂的學科核心素養目標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學科素養,體現歷史課堂的價值取向,可以展示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要體現一點四面的基本原則,進而實現歷史教育的兩大重點——健全人格與公民素養。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 歷史課堂 實現
2016年2月,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高等教育雜志》上發表名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文章,梳理了高考命題「一點四面」(一點就是要在高考當中體現立德樹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當中體現核心價值、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創新精神)的改革主題,對我們歷史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學科核心素養已成為命題的側重點,這就對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歷史課堂上實現學科核心素養教學成為我們思考的話題。[1]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徵的最重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和家國情懷五個方面。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歷史教育,更離不開歷史課堂。歷史課堂教學是實現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的歷史課堂應該是有價值引領的不失魂

❼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和綜合能力

高中歷史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建立起對歷史發展的整體認識體系,通過史料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科學地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如重要的歷史人物、事件等,並在此基礎上堅持以學科主幹知識為載體、以能力立意為指導,通過課堂教學和章節訓練,使學生掌握重大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比較鑒別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及其相互聯系。判別歷史的主幹知識,就是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以現代意識和歷史學的社會教育功能為指導,緊密結合社會發展的現實和《高中歷史教學大綱》及考綱,精心研究歷史發展的主幹知識,突出重點,然後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歷史主幹知識的概念內涵,把握重要史實。這樣學生才能對中學歷史有一個大體認識,基礎知識才能在「教與學」、「練與評」的過程中較好地落到實處。
學生的歷史素養,重要的就是歷史的思維能力。即讓學生正確地評價歷史事件,弄清歷史發展的因果關系,解釋歷史發展的重要現象,並根據歷史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提高自己正確認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地分析學生的知識現狀和能力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參與課堂的教與學,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同時還要求教師善於研究教材、考綱;善於研究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分析重要的歷史事件、解決歷史問題。
一般來講,學生必須具備以下歷史素養能力:按時間順序進行思維的能力;歷史的領悟能力;歷史的分析和闡釋的能力;歷史的研究能力;歷史問題的分析和做出決定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很好地實現中學歷史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
在實際教學中,經常發現學生缺乏基本的「歷史時間觀」,不能按時間順序思維。這樣學生在實際處理歷史問題的時候,是不可能准確分析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和解釋歷史的因果關系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強調「歷史的時間觀」。「時間觀」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教與練,讓學生動手、動腦,通過點點滴滴的訓練提高能力。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不足,解答「歷史材料題」時困難重重。因此,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那麼,如何正確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學生閱讀歷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對歷史事件的認知、領悟能力,就是通過對所給的歷史文獻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的能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的想像力、觀察力得以開發,使他們通過閱讀,注意到歷史敘述中所顯示的人物動機和意圖,領悟歷史的敘述中的現象和本質。在閱讀歷史文獻時,特別要求學生避免用現今的觀點和價值標准判斷衡量歷史,而是要歷史地考慮事件的前後聯系和具體情況。
要促進學生對歷史的領悟,必須讓學生學會利用歷史地圖、照片和各種圖像資料,並進行分類、解說。在這種對歷史的感性認識中,確定歷史文獻或敘述的作者和來源、比較和對比不同的思想、價值觀及人物、行為和制度、區分歷史的事實與歷史的解釋、注意到各種各樣的觀點。並通過這種形象的認識,分析簡單和復雜的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比較相關歷史事件,從而一步步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
對歷史進行直接的探究,最能促進學生歷史素養的提高。探究歷史往往是在運用各種史料和接觸相反的看法時發生的。進行歷史探究最直接的方式是:鼓勵學生分析各種史料,讓學生思考這些材料是什麼人、什麼時間、為什麼和怎樣做出的,其證據的可靠性、權威性和可信性如何?從中反映出作者什麼樣的觀點、利益和背景?這些材料是對事件加以敘述的全部依據嗎?作者依據這些材料能做出什麼樣的解釋?從而使學生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評價歷史,最終提高歷史的闡釋能力。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歷史素養的又一種最佳手段。因為學生要解決問題,就必須正視歷史的時代問題,對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思想等聯系進行分析、思考,並加以比較,這些活動都會使學生更深入地參與歷史教學。例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為什麼最早興起於東南沿海?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就必須聯系中國古代明清的經濟、東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這里的社會、經濟狀況及其變化等知識進行思考。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在歷史問題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認識、評判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歷史學習不僅要了解過去,還要認識現實,所以採取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對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解決,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好地培養現代中學生的人文素養,為我們的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面對當今社會的發展和中學歷史教學、高考的實際,歷史教師任重而道遠。但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能因這個目標實現的艱難而失去自信。因為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認為難以做到。
學生歷史素養的培養,任務艱巨,我們必須努力工作,絕不辜負時代的重託,學習歷史,服務當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❽ 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

提高現代中學生的歷史素養,方法如下:
一、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創新探究討論方式,建設高效課堂是提升中學生歷史素養的首要途徑。
(一)依據新教材,活化教材思想創新思路,領悟教材編寫新模式,讓學生在設置的情境中體會歷史,在適度的問題中感悟歷史,以培養學生歷史素養。
(二)以問題為中心的探究討論式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又一種最佳手段。因為通過老師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和讓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置身於歷史的思維之中、處於積極的課堂參與之中。
二、培養中學生自身素質是提高其歷史素養的必要條件。
(一)大量閱讀各種歷史題材的書籍、史籍等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生活中可以聯系歷史電影或小說來了解歷史,培養歷史素養。
(二)關心時事,以史為鑒,學以致用是最高的歷史素養。
三、提升中學生的歷史素養,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重視。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但是歷史與社會學科具有一定的過去性特點,導致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一定的時空距離,使得學生難以產生共鳴。同時,由於學生長期受生活環境和家長的影響,以及高考體制的束縛使他們對學習的被動應對,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

❾ 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

學生的歷史素養,重要的就是歷史的思維能力。即讓學生通過對歷史主幹知識的學習,以相關的歷史學理論為指導,去正確地評價歷史事件,弄清歷史發展的因果關系,解釋歷史發展的重要現象,並根據歷史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提出自己正確認識的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呢?教師必須認真地分析學生的知識現狀和能力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參與課堂的教與學,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並立即讓學生閱讀、整理能夠證實答案的相關史料,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有機會去創造他們自己的歷史敘述和論據。多樣而適應學生的課堂教學和訓練,對學生歷史思維是最有效的培養。
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還首先要求教師善於研究教材、考綱;善於研究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為我們的培養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所以,中學歷史教師的水平不僅僅在於自身的知識和教育教學的態度等。一位優秀的歷史教師,重要的是在對教材主幹知識的把握、考綱的研究、學生情況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使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分析重要的歷史事件、解決歷史問題。

❿ 淺談如何提高現代中學生的歷史素養

提高現代中學生的歷史素養,方法如下:
一、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創新探究討論方式,建設高效課堂是提升中學生歷史素養的首要途徑。
(一)依據新教材,活化教材思想創新思路,領悟教材編寫新模式,讓學生在設置的情境中體會歷史,在適度的問題中感悟歷史,以培養學生歷史素養。
(二)以問題為中心的探究討論式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又一種最佳手段。因為通過老師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和讓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置身於歷史的思維之中、處於積極的課堂參與之中。
二、培養中學生自身素質是提高其歷史素養的必要條件。
(一)大量閱讀各種歷史題材的書籍、史籍等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生活中可以聯系歷史電影或小說來了解歷史,培養歷史素養。
(二)關心時事,以史為鑒,學以致用是最高的歷史素養。
三、提升中學生的歷史素養,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重視。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但是歷史與社會學科具有一定的過去性特點,導致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一定的時空距離,使得學生難以產生共鳴。同時,由於學生長期受生活環境和家長的影響,以及高考體制的束縛使他們對學習的被動應對,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歷史創新素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