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記歷史的書為什麼都記同樣的一件事都是有一些不同的呢
有以下幾種原因:
1.謬傳,即當時記載就有誤;
2.打一開始就是懸案,除了當事者誰都不知道。
3.記載的時候就無法考證,比如《史書》,寫的歷史也太過久遠了,發生過什麼事他怎麼可能都知道?
4.政客們出於某種目的篡改歷史,死也不肯篡改歷史的文官有不少名垂千史,會名垂千史的一定是少數人。
5.個人看法不同,歷史是客觀的,但是記載人的思想可不一定,就像《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把蜀國的地位抬得高得不得了。
6.等我慢慢思考,再修改補充。
Ⅱ 歷史與歷史學有何區別與聯系,請舉例分析
1、定義不同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歷史學,是個靜態時間中的動態空間概念。歷史學是由歷史、科學、哲學、人性學及其時間空間五部分有機組合而成。
2、廣義方面不同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廣義的「歷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
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專指後者,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
3、史學沿革不同
歷史:「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
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
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便以歷史二字附會之,使其成為對應詞。
歷史學:歷史學最早產生於春秋戰國,孔子就已經開始歷史學教育,創作《春秋》著作。到漢朝司馬遷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歷史學體系和創作形式,歷史學已經開始成為官方研究重點。東漢的班固就是在專門保存書籍的蘭台(御史台)修史,開始官方對史學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隨著封建民主制度發展,到晉朝不僅設立官方專業的著作省,也有了專門負責著作、修史的高級官員,同時允許民間修史。官史和私史並存,體現官方立場和人民立場的史學觀也逐漸形成。後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間都認可的相對客觀、准確的歷史著作作為正史,代表官方史學。
歷史與歷史學的聯系:
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
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Ⅲ 國內外對歷史的記載有所不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判斷真實性
國內外的歷史記載之所以不一樣,主要是因為不同國家的記錄者,看待史實的眼光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國家的記錄者所寫的歷史資料,必然是要美化自己國家,而且討好自己國家的統治者的。那麼,我們在分辨這些歷史的真實性的時候,就要看史料記載者的身份,如果多部史料中記載的內容都是一致的,那麼可信度也高得多。
最後,很多人都喜歡因為民間野史來看待歷史,其實民間的野史都是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罷了,很多故事都不具備真實性,最典型的就是清朝時期雍正皇帝篡位的野史,基本上都是被競爭者造謠而產生的,但是大家對於這種精彩的野史更感興趣,所以願意將其當作是真實歷史。
Ⅳ 說說遠古傳說與真實歷史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遠古傳說與真實歷史的區別要從兩個方面去對待:
1、不能把傳說當作真實的歷史,否則就失去了歷史學的真實性、科學性。
2、不能用歷史事實去衡量遠古傳說。科學的做法應該是從神話傳說中找出合理的成分,從點滴中去尋找歷史現象的客觀存在。
兩者之間的聯系:遠古傳說不可否認這里有神話的成分,但不難發現這其中蘊含著某些比較可靠的歷史資料,炎帝、黃帝時代的傳說,不僅在《史記》中的《五帝本紀》有記載,而且已被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發掘所證實。
(4)歷史都記載了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歷史時代。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當時直接的文字記載,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無法直接考證。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帶有神話色彩。
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
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Ⅳ 史料記載和檔案記載,有什麼區別
歷史檔案一般是指機構(特別是官僚化了的機構,以政府最為典型)在運作的「當時」所留下的比較正式的公文、備忘錄以及諸如此類的各種文件。
而一般說來,史料就是比較泛泛地指「當時」(也就是歷史的「過去」)留下的資料,尤其是文獻資料。這個不但包括檔案在內,而且還包括了所研究時段的所有類似報紙新聞、時人回憶錄與日記、編訂的當代史等等。與之形成最大區別的概念就是後世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不過,對於資料比較貧乏的時代(比如中世紀早期),對可用史料所記載事件的「當時」性的要求便放寬了許多。
也就是說,某時代的檔案是在後世是屬於史料的一種。因此說,檔案記載所包含的內容比史料記載所包含的內容在來源上要狹小一些。
Ⅵ 史記與中國通史有什麼區別
1、本質不同
《史記》屬於二十四史之一,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
《中國通史》是由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總主編,有22位分卷主編、近500人共同撰寫,迄今參與編纂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中國通史。
2、記錄時間不同
《史記》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通史》撰述的范圍為中國境內,時間跨度從遠古時代始至近代,是對中國歷史全面、系統的論述,集中體現了該書編寫時中國歷史學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3、記錄內容不同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中國通史》包含從遠古時代始至近代,經濟、政治、民族、軍事、文化、中外關系、歷史人物等多方面內容,史料翔實。
(6)歷史都記載了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一、本紀
「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二、表
「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書
「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四、世家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跡。
五、列傳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確鑿無疑。
今本《史記》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Ⅶ 對於歷史解釋、歷史敘述、歷史觀點、歷史結論,大家是怎麼區分的
歷史解釋:每個歷史學家在文獻學、語言學、考古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輔助下,藉助出土文物和史料記載等依據,在自己對史料的理解基礎上,對一個歷史概念進行解讀,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原因、何以如此發展的原因進行探討,對歷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較准確的功能性定位。不過在解讀和探討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融合個人主觀想法。
歷史結論:在全面了解歷史事實、多方位吸收不同歷史解釋和歷史觀點的基礎上,選擇最為可行、最為科學、公認度最高的歷史論述,對一個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蓋棺定論」。要得出結論,一定是有論點和論據的,而且要運用大眾較為認可的邏輯進行推理。
最平白的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歷史解釋是按照自己理解來解讀事件;歷史敘述是平鋪直敘;歷史觀點是對一個事件的看法;歷史結論是經過論述後得出的結論。
Ⅷ 歷史和歷史小說有什麼區別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小說是小說的一種形式,它以歷史人物和事件為題材,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長篇作品則可以展示某一時期的生活面貌和歷史發展的趨勢。這類作品所描寫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歷史根據,但容許適當的虛構。因此,它雖然可以給讀者提供一些歷史知識,但它的主要目的在於給讀者以啟示和教育。
Ⅸ 在古代歷史記載文體中,編年體,紀傳體,國別體系之間,有何區別
編年體——史書編著的一種體裁。編年體史書是按在世皇帝的年號記載(即按年代順序記載)歷史事件。代表作:《資治通鑒》(由宋代司馬光編纂,是我國現存編年體史書中影響最大的一部)。此外,編年體史書還有孔子《春秋》、"春秋三傳":左丘明《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等。 編年體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是編寫歷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簡便的方法。其優點是給人以明確的時間觀念,比較容易反映出史事發生和發展的時代背景;其缺點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歷史事件前後的聯系。彌補方法是,在記載史事時,有時要追敘往事,有時也附帶記述後事。 2、國別體:以國(諸候國)為主體記載,即按國家分類記載歷史。(共兩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時期左丘明作的《國語》; 較好的一部是漢代初期劉向編訂的《戰國策》(國別體史書代表作)。 3、紀傳體——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為人物立傳記的方式記敘史實。即以人物活動為中心記載歷史,就是為人物立傳,代表作《史記》。例如《 三國志 》《 史記 》等都是紀傳體。《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4、斷代史體例——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此體裁創始於東漢史學家班固,他所著的《漢書》,寫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漢王朝230年的歷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記》為通史外,其餘的二十四史都屬此體。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舉數朝,仍然屬於斷代史的范圍。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的史書,以朝代為斷限的也屬於斷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漢史》、《隋唐史》等,也屬於斷代史范圍。 5、紀事本末——紀事本末體,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著史體裁.它與編年體,紀傳體,合稱為古代三大史體. 紀事本末體裁,每事一題,為一專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時閑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編年體和紀傳體的優點,詳於記事,方便閱讀。它創立於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