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清風雲中的永平鎮是指哪裡
大清風雲中的永平鎮是指陝西省咸陽市永壽縣永平鎮。
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置永壽總鋪(在今永平鎮),轄安家宮、永壽、蒿店、乏牛坡、底角溝、窯院六鋪。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縣城設學宮、置石碑、碑刻教條教訓諸生遵守。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天水8級地震波及永壽。
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知縣李如瑾倡導,修築縣城南關。康熙六年(公元1677年);知事張焜,革除里下養馬應差。康熙七年(公元1678年);知事張焜捐俸按里設義學五所。張焜編修《永壽縣志》成稿(今存)。康熙八年(公元1679年);
(1)永壽縣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63.45平方千米,人口4528人(2017)。永平鎮建制於1956年,時為舊縣城,1958年9月改為永平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建制,改稱永平鄉;2001年11月撤銷原建制鄉平遙鄉、底角溝鄉並入永平鄉,2010年改永平鄉為永平鎮。
在行政區劃上永平鎮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永壽縣。永壽縣地處「秦隴咽喉」、「古絲綢之路」第一站,南接乾陵,西鄰東方佛教名剎法門寺,北界倚崖雕鑿的彬縣大佛寺。永平鎮位於永壽縣北部邊陲,地處永壽頁梁周圍。
東和渡馬鎮隔溝相望,西鄰寶雞麟游縣,南接監軍,北與彬縣太峪鎮接壤,312國道穿境而過,距縣城14公里。
② 長孫無忌當時是滿門抄斬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子孫留下
一、長孫無忌的兒子及宗族全被株連,或流或殺。三個月後,高宗又令許敬宗等人復合此案,許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長孫無忌自殺。因為被流放,所以也會存活。
據《永壽縣志》記載,永壽坊村的長孫姓氏相傳是唐相長孫無忌後裔,祖籍河南洛陽,唐初來永壽坊。初來者長孫步雲,自稱是長孫仁的二十四代孫,定居永壽坊村。今長孫姓聚族永壽坊村,分支龍頭溝村。
二、長孫無忌簡介: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高氏為漢族(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後同母兄。
長孫無忌出身於河南長孫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撫養成人,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後又結為姻親。唐高祖起兵後,無忌前往投奔,並隨太宗征戰,成為其心腹謀臣,後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
貞觀年間,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在凌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儲之爭時支持高宗,後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
永徽年間,長孫無忌在《貞觀律》基礎上主持修訂《唐律疏議》,後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顯慶四年(659年),無忌被許敬宗誣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終自縊而死。上元年間平反。
③ 隆陽區汶上近代史
公元425年至今。
隆陽區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地處怒江山脈尾部、高黎貢山山脈之中,鑲嵌於瀾滄江、怒江之間。隆陽區總幅員面積為5011平方千米,其中山區、半山區占總面積的92.6%。截止到2017年,隆陽區轄6個街道、5個鎮、10個鄉。隆陽區素有「滇西糧倉」之稱,被國家和雲南省列為「香料煙生產基地」、「小粒咖啡生產基地」、「國家糖料基地」、「芒果生產基地」。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隆陽區常住人口為903081人。
至少在三千多年前,傣族先民已經在保山盆地建立部落國家「勐掌」。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中將「勐掌」記述為「乘象國」。公元前425年,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傣族部落小國以「勐掌」為中心組建聯盟國家,「勐掌」被其它小國稱為「勐達光」,《華陽國志》、《後漢書》等漢文典籍將這個聯盟國家記述為「哀牢國」,後期的傣文典籍將這個聯盟國家記述為「達光國」。公元前109年,漢朝征服滇、昆明、_等國家和部族設益州郡,將勢力伸入「勐達光」境內設不韋、_唐、比蘇、邪龍等縣劃入益州郡。之後,「勐達光」將王城由怒江以東的「勐掌」遷至怒江以西的「勐緬」,以此避開漢朝的威脅。公元47年,「詔達光」遣子賢栗拜訪漢朝越_郡太守,請越_郡太守向漢朝皇帝轉達歸附之意。同年,「勐達光」成為漢朝的附屬國。公元69年,「詔達光」柳貌攜所屬77個邑王、5萬余戶、55萬多人徹底並入漢朝,漢朝將前期佔領設縣的哀牢地劃出、與後期歸順的哀牢地合設永昌郡,永昌郡轄哀牢縣、不韋縣、_唐縣、比蘇縣、博南縣、邪龍縣、葉榆縣、雲南縣等8個縣及數十個屬邑,在「勐掌」境內的「允掌」設置永昌郡,比蘇與邪龍之間析出一個博南縣,怒江以西的「勐達光」領土置哀牢縣,永昌郡共領八縣、歸「詔達光」與永昌郡守共同治理。怒江以西隆陽區地屬哀牢縣、怒江以東隆陽區地屬不韋縣。公元76年,「詔達光」起兵反叛。公元77年,漢朝出動大軍平叛,「詔達光」率殘部西遷怒江發展,後又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建立「撣國」。怒江以西的隆陽區地屬「勐達光」、怒江以東的隆陽區地屬漢朝永昌郡不韋縣。公元225年,蜀漢平定南中、仍置永昌郡。怒江以西隆陽區地屬「勐達光」、怒江以東隆陽區地屬蜀漢永昌郡不韋縣。公元299年,「勐掌」族頭人起兵反對中原王朝,西晉將永昌郡治南移永壽縣。怒江以西隆陽區地屬「勐達光」、怒江以東隆陽區地屬「勐掌」。公元420年,東晉滅亡,之後的宋、齊、梁等中國內地王朝逐步退出雲南高原。陳代梁後,中國內地王朝徹底放棄雲南高原。怒江以西隆陽區地屬「勐達光」、怒江以東隆陽區地屬「勐掌」。公元586年,「勐達光」被驃人所滅,「勐卯」的傣族頭人聯合周邊的傣族頭人組建聯盟國家「勐果占璧」抗擊驃人、繼承了「勐達光」的版圖。怒江以西隆陽區地屬「勐果占璧」、怒江以東隆陽區地屬「勐掌」。公元738年,「蒙舍」傣族入主洱海盆地、統一洱海周邊地區建立南詔國。公元762年,南詔王「西開尋傳」、兼並「勐果占璧」,在瀾滄江以西置永昌節度和鎮西節度。隆陽區屬南詔國永昌節度。公元902年,南詔國滅亡,後續在洱海盆地建政的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大理國,皆領永昌。公元954年,怒江以西的傣族土酋聯合恢復「勐果占璧」,尊大理國為「勐貨相」、自稱「勐貨罕」。公元1096年,大理國廢除節度、都督等軍事轄區,設八府、四郡、四鎮,原永昌節度置永昌府。怒江以西隆陽區地屬「勐果占璧」、怒江以東隆陽區地屬大理國永昌府。公元2001年,保山地區改為地級保山市,縣級保山市改為縣級隆陽區。隆陽區轄5個鎮,15個鄉。公元2005年,隆陽區將轄區調整為2個街道辦事處,6個鎮,10個鄉。撤銷永昌鎮,設立兩個街道辦事處。撤銷汶上彝族苗族鄉和瓦房彝族鄉,設立瓦房彝族苗族鄉。撤銷道街鄉和潞江傣族鄉,設立潞江鎮。撤銷老營鄉和瓦窯白族彝族鄉,設立瓦窯鎮。將原老營鄉管轄的西河、阿家、柴河、下付家4個村委會和金雞鄉管轄的羅寨村委會及河圖鎮管轄的長嶺崗、柳上2個村委會建制劃歸板橋鎮管轄。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隆陽區共設18個鄉鎮。
④ 永壽是哪個省的
永壽縣位於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歷史悠久,交通便利,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98公里,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78公里,素有「秦隴咽喉,彬寧鎖月」之稱,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個驛站,南依乾陵,北屏大佛寺,西與法門寺毗鄰,東與唐王陵相通。境內山勢平緩,氣候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森林資源豐富,山水風光秀麗,風土人情甚廣。40萬畝槐樹林漫山遍野,鬱郁蔥蔥,10萬畝果園碩果累累,香飄四海,為全國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縣,被譽為渭北旱塬上的「綠州加明珠」。1000畝的東溝水庫水面寬闊、水質清澈、獨具特色。另有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陵寺(北魏古塔)、漢大臣陸賈墓、唐柳公權神道碑真跡、婁敬墓、唐李世民飲過的美水井、五龍泉、養馬庄、安定寺、雲寂寺等文物古跡、人文景觀20多處。這為我縣發展生態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⑤ 永壽縣馬坊 地理地勢
一、地理位置
馬坊鎮地處永壽縣中部,鎮政府駐地位於縣城北16公里處,東隔三岔河與常寧鎮相望,南部和西部與御駕宮、渡馬鄉隔溝對峙,北部和渠子鄉、常寧鎮相接。屬中部梁塬溝壑區,以永壽梁東部與渠子鄉為分水嶺。北有槐山、高嶺山,南有馬坊溝、三岔河,整個地形沿永壽梁由北向南延伸傾斜。全鎮被兩條溝南北走向的溝谷分成隔成三條梁塬,北部多毛支溝,南部較平坦。海拔970-1400米,總面積57平方公里。
⑥ 陝西咸陽永壽縣店頭鎮地理地勢和經濟情況
店頭鎮是永壽縣西南的一塊飛地。鎮政府駐地距縣城44公里。東臨漆水河與儀井鎮和乾縣石牛鄉相望;西南部與扶風縣天度鄉接壤,北至婁敬山北麓與麟游縣廟灣鄉毗鄰。總面積78.3平方公里,境內海拔最高點是婁敬山1200米,最低點是漆水河出境河底600米,平均海拔高度900米。地下有石灰石等礦石。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點三處(西漢建信侯婁敬墓,西漢大中大夫陸賈和唐柳公權書寫的大司徒劉沔神道碑)。有駐鎮單位12個。轄27個行政村, 64個村民小組,共4318戶,17983人。全鎮總耕地44544畝。屬南部丘陵台塬溝壑區,以深塬為主,是永壽縣自然條件最好的鄉鎮。因東、西兩側皆為支毛溝,中間高地狀如箭頭,元末得名「箭頭」,明代中葉,將「箭」諧言為「店」,故名店頭。1956年3月撤區並鄉時,店頭鄉、梁家鄉與乾縣的羊毛灣、周家、黎家河、成家河、周家塬合並建立店頭鄉。1958年10月,店頭鄉、好寺鄉合並建立紅星公社。1959年1月改稱店頭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改稱店頭鄉,同年12月改稱店頭鎮。該鎮以農業為主,主產小麥、玉米、油菜、豆類。經濟作物有蘋果、蔬菜、葯材等。養殖業以布爾山羊和獺兔養殖為主。全鎮國民經濟總值164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50元。土特產有麵粉、菜籽油、芝麻、香油、「紅富士」蘋果、香醋、「白菊牌」衛生紙。轄區面積0.4平方公里。街道長1200米,寬30米,其中車行道12米,兩邊人行道各9米,柏油路面、路燈30盞。全鎮有15個村8303人飲用自來水。12個村有供水點。 13個村鋪設油路42.16公里。26個村低壓電網改造57.5公里。26個村通了程式控制電話,6個村應用「電視村村通」。有初中1所,完小7所,初小7 所,教學點1個。中小學教職工189人,在校學生3218人。每天有汽車客運52個班次,往返縣內外,其中往返永壽14次,扶風4次,楊凌34次,咸陽 28次,西安28次。每年農歷正月二十六,三月二十日、七月七日、十月十日為物資交流會,逢旬三、六、九日為集日,日上市約5000人,攤點700餘個,年市場成交額1200多萬元。
樊家河: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6.5公里處。明末,樊姓人築城而居,得名樊家堡。又因居於漆水河畔,更名為樊家河。現有4個村民小組,310戶,1341 人,耕地2514畝,人均1.85畝。該村自然條件好,主要以果畜業生產為主。人均純收入2071元。
好寺河: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6公里處。從唐末到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此處作為好寺縣治共448年。縣治撤消後,街市尚存,稱好寺街。明末,好寺街市衰敗,衍為村莊,因地處漆水河畔,沿用好寺舊名,得名好寺河。1949年10月至1958年10月為好寺鄉人民委員會駐地。現有5個村民小組,437 戶,1619人,耕地2596畝,人均1.61畝。該村自然條件較好,90年代中期在全縣首先發展大棚菜生產,近年來,以蘋果生產為主。1995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人均純收入2106元。
安頭: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7.5公里處。清代,此處建有庵堂,且地勢較高,得名庵頭。「安」系「庵」之訛誤。原屬好寺河大隊。現有2個村民小組,79戶,306人,耕地986畝。該村位居漆水河畔,自然條件較好,糧食產量高。人均純收入2046元。
西塬邊: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5.7公里處。清初,以地處好寺河之西的塬邊而得名。原和桃花園、庄和合稱庄桃大隊。現有1個村民小組,96戶,396人,耕地1143畝,人均2.56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蘋果為主,輔以養殖業。人均純收入1026元。
庄和: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6公里處。清初,取村莊和睦之意而得名。1952年6月至1953年7月為庄和鄉人民委員會駐地。現有2個村民小組,125戶, 507人,耕地1677畝,人均3.24畝。該村土地面積較大,主要以糧食生產和栽植蘋果為主。人均純收入1045元。
桃花塬: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5.5公里處。據傳漢建信侯婁敬曾在此娶妻。新娘頭戴一朵桃花,引得滿塬桃花盛開,故名桃花塬。現有1個村民小組,141戶,587人,耕地1755畝,人均3.01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蘋果為主。人均純收入1043元。
蘇家塬:位於鎮政府駐地北6.5公里處。元代中葉,以居民姓氏和所處地形而定名。現有2個村民小組,115戶,517人,耕地1858畝,人均3.6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輔以養殖業。70年代,在該村建有漆水河抽水站,現很少發揮效益。人均純收入1044元。
西坡:位於鎮政府駐地北5.5公里處。清初,以地處蘇家塬(村)之西的溝坡上而得名。原屬蘇家塬大隊。現有2個村民小組,77戶,273人,耕地1384畝,人均4.96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蘋果為主。人均1041元。
包家窯: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4.5公里處。清初,以居民姓氏和居住特點而得名。原屬徐家塬大隊。現有1個村民小組,69戶,296人,耕地873畝,人均2.92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蘋果為主。人均純收入1042元。
徐家塬: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3.5公里處。1958年組建大隊時,以大隊部駐地東北徐家塬村名而定名。現有2個村民小組,186戶,784人,耕地1710畝,人均2.13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蘋果為主。人均純收入1046元。
高崖頭: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3.5公里處。清初,以所處地形而定名。原屬徐家塬大隊。現有1個村民小組,85戶,336人,耕地793畝,人均2.60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蘋果為主。人均純收入1038元。
庄橋:位於鎮政府駐地北2.5公里處。1958年組建大隊時,取其所轄北庄頭、大橋兩自然村名各一字而得名。現有4個村民小組,252戶,1034人,耕地2825畝,人均2.66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675元。
坡劉:位於鎮政府駐地北1.7公里處。明末,劉姓人依山坡分居兩村,居坡下者取名下坡劉,居坡上者取名上坡劉。1958年組建大隊時,取所轄上坡劉、下坡劉兩村名主體而得名。現有3個村民小組,171戶,603人,耕地2335畝,人均3.80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人均純收入1680元。
劉家:位於鎮政府駐地北2公里處,明末,以劉姓居民姓氏而得名。原屬坡劉大隊。現有3個村民小組,168戶,539人,耕地1974畝,人均3.68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699元。
南庄頭: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2公里處。元末,王姓人分居兩村,居南者稱南庄頭。1958年組建大隊時,以大隊部駐地村名而得名。現有2個村民小組,142戶,603人,耕地1332畝,人均2.16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830元。
鍾家:位於鎮政府駐地東1公里處。明末,以居民姓氏而得名。原和張家、周家塬等合成七聯大隊。現有1個村民小組,118戶,420人,耕地1363畝,人均3.23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人均純收入1904元。
張家:位於鎮政府駐地東2.5公里處。明末,以居民姓氏而得名。原屬七聯大隊。現有5個村民小組,290戶,1116人,耕地2512畝,人均2.17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840元。
周家塬: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1.5公里處。明朝中葉以居民姓氏和所處地形而得名。原屬七聯大隊。現有3個村民小組,98戶,398人,耕地842畝,人均2.16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031元。
方里:位於鎮政府駐地南1公里處。明初,在店頭鎮南側設有作坊,故名西坊里。明末,西坊里部分群眾遷居於此,沿用方里二字得名。「方」為「坊」的諧變。原屬光明大隊。現有2個村民小組,196戶,856人,耕地1258畝,人均1.45畝。該村臨近鎮區,運輸、餐飲、商貿業發展較快。人均純收入1824 元。
強家:位於鎮政府駐地南2.5公里處。明代中葉以居民姓氏而得名。原和成家河合稱強成大隊。現有1個村民小組,98戶,402人,耕地919畝,人均 2.25畝。該村土地平坦,土質肥沃,糧食產量高。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果畜業生產為主。1999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人均純收入1980元。
成家河:位於鎮政府駐地南3.5公里處。明初以居民姓氏和所處地形而得名。原和強家合稱強成大隊。現有1個村民小組,26戶,102人,耕地392畝,人均3.24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046元。
梁家:位於鎮政府駐地南2.5公里處。明代中葉以居民姓氏而得名。1949年10月至1958年10月為梁家鄉人民委員會駐地。現有3個村民小組,237 戶,1008人,耕地1883畝,人均1.88畝。因該村和臨近的葛家、祁家、強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群眾生活較為富裕,歷史上稱為「新四村」。現主要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955元。
祁葛:位於鎮政府駐地南3.8公里處。明代中葉以居民姓氏而得名。原和葛家合稱祁葛大隊。現有4個村民小組,223戶,976人,耕地1520畝,人均1.57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840元。
東莊子:位於鎮政府駐地南4公里處。明代中葉王姓人分居兩村,居東者取名東莊子。1958年組建大隊時,以大隊部駐地而得名。現有3個村民小組,146 戶,575人,耕地1120畝,人均1.94畝。該村自然條件較好,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900元。
西莊子:位於鎮政府駐地南4.5公里處。明代中葉,王姓人分居兩村,居西者取名西莊子。1958年組建大隊時,以大隊部駐地而得名。現有2個村民小組, 248戶,1011人,耕地2530畝,人均2.42畝。該村自然條件較好,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人均純收入1811元。
坡龍頭:位於鎮政府駐地南5公里處。明末,以所處溝坡狀如龍頭而得名。現有2個村民小組,163戶,598人,耕地1352畝,人均2.24畝。該村為店頭鎮的南大門,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為主。1995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人均純收入1910元。
你可以看看這個:
http://dtz.yongshou.gov.cn/index.jsp
上邊的全部摘自這個網站上邊的。據我所知,西北地區的所謂政務,人均收入什麼之類的全是假的,根本沒有那麼多。
⑦ 鎮康縣的歷史沿革
鎮康縣因鎮康河得名。西漢屬哀牢國地,名石賧。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隸屬永昌郡。
三國蜀漢屬益州永昌郡永壽縣。西晉至南朝梁屬寧州永昌郡。北朝周至隋屬濮部。
唐南詔國,在縣境築拓南城,屬永昌節度。
宋大理國,改拓南為棣賧鎮康城,屬永昌府。大理國紹聖三年(1096年),鎮康分屬金齒鎮的鎮康城和永昌府的慶甸。
元至元八年(1271年),鎮康置東路安撫司。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東路安撫司為鎮康路安撫司。至正十三年(1353年)設鎮康路,屬鎮康茫施柔遠宣撫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撤鎮康安撫司並入大理等處宣撫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鎮康府,屬雲南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2年)降為鎮康直隸州,永樂三年(1405年)省入灣甸御夷直隸州。永樂七年(1409年)復置鎮康御夷直隸州,仍屬布政司。
清初沿明制,為鎮康直隸土州。順治十六年(1659年)降鎮康土直隸州為散州,屬永昌軍民府。雍正八年(1730年),永昌府屬迤西道。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鎮康土州改流設委員。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鎮康(土)州治所由永康遷至德黨。宣統二年(1910年),改鎮康委員為永康州,仍屬永昌府。民國二年(1913年),永康州改為鎮康縣,同年迤西道改為滇西道,鎮康縣屬滇西道。民國三年(1914年),將滇西道改為騰越道,鎮康縣屬騰越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裁道直屬省。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雲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駐順寧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雲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駐緬寧縣)。1950年4月5日,鎮康縣和平解放;5月,鎮康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縣府駐德黨鎮,隸保山專區。
1952年,設立緬寧專區,鎮康縣劃歸緬寧專區。1954年,緬寧專區更名為臨滄專區,鎮康縣隸屬臨滄專區。1970年,臨滄專區改為臨滄地區,鎮康縣隸屬臨滄地區。
2001年12月,鎮康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鳳尾鎮遷至南傘鎮。
2003年12月,臨滄撤地設市,鎮康縣屬地級臨滄市。
⑧ 長孫無忌墓的據《永壽縣志》記載
據《永壽縣志》記載,從西魏大統十四年(548-558年)永壽境內建廣壽縣,縣治就在永壽坊村,先屬涇州,後屬豳州;北周明帝二年(558年)遷永壽縣治至今永壽村,改縣名為永壽縣,屬新平郡。唐武德二至四年(619-621年)復置永壽縣,居豳州,縣治在麻亭(今永平鄉),唐貞觀二至三年(628-629年),又遷縣治至永壽坊村。唐興元二年(785年)德宗李適復遷縣治於永壽村。前後算來,永壽坊村作為永壽縣的軍、政、文化要地時間長達167年之久。加之該村長孫氏家族唐時出了一個名相長孫無忌,所以自古以來,永壽坊村就是一個歷史上很有名的村落,該村的長孫氏家族為永壽縣的名門望族。2003年,永壽坊村長孫氏族面對和諧盛世,遂起修譜之心。於是由該族長孫振文、長孫振敏、長孫書亭、長孫仲泰、長孫學亭、長孫博等人組成了一個修譜小組。由長孫氏的八十世孫長孫振文、長孫振敏和董沐謹執筆撰寫。歷時一年,於2003年12月15日修撰完成了《永壽坊村家譜》 。家譜是一個家族內部的信史,是家庭演變的記錄,是以嚴整的單位、明確的分類,用以記敘人、事、物的錄籍,是純正血統的可靠藍本。一部完善的族譜記錄著每個家族的發源、生息、繁衍的過程。《永壽坊村家譜》,就是永壽坊村長孫氏家族的一部鮮活的生命史。
據《永壽縣志》記載,永壽坊村的長孫姓氏相傳是唐相長孫無忌後裔,祖籍河南洛陽,唐初來永壽坊。初來者長孫步雲,自稱是長孫仁的二十四代孫,定居永壽坊村。今長孫姓聚族永壽坊村,分支龍頭溝村。同《永壽縣志》記載相似,在永壽坊村的村民中流傳著另一種關於長孫家族的傳說。說是長孫無忌在唐時的朋黨之爭中被許敬宗、武後一派陷害失寵後,被唐高宗貶到了黔州(今四川彭水縣)。朝廷隨即派殺手一路到黔州刺殺了他,並禍及家族。長孫無忌的兒子為了使父親落葉歸根,於是准備將父親的屍體運回洛陽老家安葬,半路打聽到洛陽老家的族人也已遭通緝殺戮,便改道長安方向,當時京城長安城內凡和長孫無忌來往甚密的官員也同遭禍患。無奈之下,長孫無忌的兒子便載著父親的屍體一路北上來到了永壽坊村,以金頭玉身安葬父親於此。自己從此也隱居於此。半道途經五峰山(永壽、乾縣、禮泉三縣交界處)的時候,為了惑眾遮目,他曾將父親的頭埋在了永壽境內的上邑鄉南順什村。至今南順什村埋有長孫無忌頭的一個小山包,人們還叫它無忌頭。長孫無忌密葬於永壽坊村的事後來被官方知曉後,直到民國時,凡來永壽做官的官員,上任前都要先去永壽坊村拜祭長孫無忌,村民為了接待這些一撥一撥的客人,就在長孫無忌墓旁建了一個佔地四十畝之大的拴馬樁場,供來客歇息,安置車馬,並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戲樓,供來客休閑娛樂。後來,村民實在無力應付這些絡繹不絕的來客,就對外宣稱,該村的長孫無忌墓為假墓,是衣冠冢。慢慢的,永壽坊村便無人問津,安寂了下來。如今四十畝大的拴馬樁場已沒有了蹤跡,戲樓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毀壞,但經過修復仍在。從長孫無忌後裔繁衍至今,永壽坊村的長孫氏子民已達1339口。該族唐初至今千餘年,沒有流傳譜牒,僅存各支系清末民初一些支離破碎的篇章。民國時期長孫邦俊,長孫有章曾修家譜一冊,也未能留存,僅找到了初修譜。這次修譜,擯棄舊規,本著男女平等的原則,入贅男之子與兄弟同列,撫養不作區別,獨女入譜。行輩字從北魏時的世祖長孫仁起至24世祖長孫步雲,記敘清楚;從25世祖至64世無考;從65世至今83代記載完整。該《家譜》共分為序言、凡例、姓氏溯源、姓氏考證、行輩字、世祖譜、長孫氏名流、重修長孫無忌墓草圖、長孫氏家規、長孫氏世祖譜、東分譜、西分譜、南分譜、北分譜、中分譜共14個部分。《家譜》收錄了自十六國時代至民國時期的長孫氏名流60餘人,其中就有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父親長孫晟等人。《家譜》不僅翔實地記敘了永壽坊村長孫氏家族的繁衍變遷,同時也為研究永壽縣的歷史變遷、古時民居分布、社會發展提供了珍貴的數據。
長孫無忌墓-記載
長孫無忌墓在距永壽縣城40公里處的槐山腳下,有一個名為永壽坊的村子,境內原面開闊,耕地充裕,民眾富足,歷史悠久,自古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