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茶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制茶歷史 (一)從生煮羹飲到曬干收藏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展到生煮羹飲。生煮者,類似現代的煮菜湯。如雲南基諾族至今仍有吃「涼拌茶」習俗,鮮葉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許黃果葉,大蒜,辣椒和鹽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勻;茶作羹飲,有《晉書》記「吳人採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習慣。
三國時,魏朝已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采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干或烘乾,這是制茶工藝的萌芽。
(二)從蒸青造形到龍團鳳餅
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反復實踐,發明了蒸青制茶。即將茶的鮮葉蒸後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乾,去其青氣。但仍苦澀味,於是又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榨,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即制茶廠,組織官員研究制茶技術,從而促使茶葉生產不斷改革。
唐代蒸青作餅已經逐漸完善,陸羽《茶經·之造》記述:「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時完整的蒸青茶餅製作工序為:蒸茶、解塊、搗茶、裝模、拍壓、出模、列茶晾乾、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術發展很快。新品不斷涌現。北宋年間,做成團片狀的龍鳳團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述「宋太平興國初,特置龍鳳模,遣使即北苑造團茶,以別庶飲,龍鳳茶蓋始於此」。
龍鳳團茶的製造工藝,據宋代趙汝勵《北苑別錄》記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過黃、烘茶。茶芽採回後,先浸泡水中,挑選勻整芽葉進行蒸青,蒸後冷水清洗,然後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後置瓦盆內兌水研細,再入龍鳳模壓餅、烘乾。
龍鳳團茶的工序中,冷水快沖可保持綠色,提高了茶葉質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於奪走真味,使茶香極大損失,且整個製作過程耗時費工,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現。
(三)從團餅茶到散葉茶
在蒸青團茶的生產中,為了改善苦味難除、香味不正的缺點,逐漸採取蒸後不揉不壓,直接烘乾的做法,將蒸青團茶改造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時還出現了對散茶的鑒賞方法和品質要求。
這種改革出現在宋代。《宋史·食貨志》載:「茶有兩類,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餅茶。元代王楨在《農書·卷十·百穀譜》中,對當時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詳細記載「采訖,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濕揉之,入焙,勻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餅茶、龍鳳團茶和散茶同時並存,到了明代,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於1391年下詔,廢龍團興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為盛行。
(四)從蒸青到炒青
相比於餅茶和團茶,茶葉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夠濃郁的缺點。於是出現了利用乾熱發揮茶葉優良香氣的炒青技術。
炒青綠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中言道:「山僧後檐茶數叢……斯須炒成滿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頃余」之句,說明嫩葉經過炒制而滿室生香,有炒制時間不常,這是至今發現的關於炒青綠茶最早的文字記載。
經唐、宋、元代的進一步發展,炒青茶逐漸增多,到了明代,炒青製法日趨完善,在《茶錄》、《茶疏》、《茶解》中均有詳細記載。其製法大體為:高溫殺青、揉捻、復炒、烘焙至干,這種工藝與現代炒青綠茶製法非常相似,參看附錄中綠茶製造工藝。
(五)從綠茶發展至其它茶類
在制茶的過程中,由於注重確保茶葉香氣和滋味的探討,通過不同加工方法,從不發酵、半發酵到全發酵一系列不同發酵程序所引起茶葉內質的變化,探索到了一些規律,從而使茶葉從鮮葉到原料,通過不同的製造工藝,製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徵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
(1)黃茶的產生
綠茶的基本工藝是殺青、揉捻、乾燥,當綠茶炒制工藝掌握不當,如炒青殺青溫度低,蒸青殺青時間長,或殺青後未及時攤涼及時揉捻,或揉捻後未及時烘乾炒干,堆積過久,使葉子變黃,產生黃葉黃湯,類似後來出現的黃茶。因此,黃茶的產生可能是從綠茶製法不當演變而來。明代許次紓《茶疏》(1597年)記載了這種演變歷史。
(2)黑茶的出現
綠茶殺青時葉量過多火溫低,使葉色變為近似黑色的深褐綠色,或以綠毛茶堆積後發酵,渥成黑色,這是產生黑茶的過程。黑茶的製造始於明代中葉。明御史陳講疏記載了黑茶的生產(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產地有限……"。
(3)白茶的由來和演變
唐、宋時所謂的白茶,是指偶然發現的白葉茶樹採摘而成的茶,與後來發展起來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現了類似現在的白茶。田藝蘅《煮泉小品》記載:「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清翠鮮明,尤為可愛」。
現代白茶是從宋代綠茶三色細芽、銀絲水芽開始逐漸演變而來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澤銀白的「白毫銀針」,後來經發展又產生了白牡丹、貢眉、壽眉等其它花色。
(4)紅茶的產生和發展
紅茶起源於十六世紀。在茶葉製造發展過程中,發現日曬代替殺青,揉捻後葉色紅變而產生了紅茶。最早的紅茶生產從福建崇安的小種紅茶開始。清代劉靖《片刻余閑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種紅茶出現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後20世紀20年代,印度發展將茶葉切碎加工的紅碎茶,我國於20世紀50年代也開始試制紅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於綠茶、紅茶之間,先綠茶製法,再紅茶製法,從而悟出了青茶製法。青茶的起源,學術界尚有爭議,有的推論出現在北宋,有的推定於清咸豐年間,但都認為最早在福建創制。清初王草堂《茶說》:「武夷茶...茶采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現福建武夷岩茶的製法仍保留了這種傳統工藝的特點。
(六)從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歷史。宋代蔡襄《茶錄》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記載,施岳《步月.茉莉》詞註:「茉莉嶺表所產……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術日益完善,且可用於制茶的花品種繁多,據《茶譜》記載,有桂花、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九種之多。現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種外,還有白蘭、玳瑁、珠蘭等。
由於制茶技術不斷改革,各類制茶機械相繼出現,先是小規模手工作業,接著出現各道工序機械化。除了少數名貴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絕大多數茶葉的加工均採用了機械化生產。
Ⅱ 湄潭茶起源於哪
湄潭是貴州茶葉第一縣,被譽為「中國名茶之鄉」,貴州省最大的茶葉基地;貴州十大名茶之一的「湄潭翠芽」曾連續在「中茶杯」、「中綠杯」、「國際茶博會」上獲得28次金獎。將「湄潭翠芽」打造成「茶中茅台」是湄潭縣茶產業的一個發展目標。湄潭縣在打造「湄潭翠芽」品牌的規劃上,實際統一規范化管理,提出了4個統一的要求,即「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生產加工統一,包裝統一」。只有生產管理上達到了統一標準的企業才能稱其產品為「湄潭翠芽」。這一規劃讓「湄潭翠芽」品牌的含金量得到了保證。
在湄潭眾多優質茶葉品牌中公司生產的」牌是我國茶葉行業特別是高原生態茶行業重點知名品牌,旗下有,先後榮獲貴州省十大名茶、「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特等獎、「中綠杯」全國名優綠茶評比金獎,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等殊榮;「蘭馨金尖(紅茶暖人心)」是高端工夫紅茶,先後榮獲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特等獎等殊榮。蘭馨100為百元品好茶,主要針對各種上班族和普通老百姓,小眾茶主要涵蓋湄潭翠芽,貴州毛峰,貴州毛尖,湄潭翠片等優質茶葉,滿足不同人們的需求。
Ⅲ 貴州湄潭茶文化的介紹
在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民國中央實驗茶場、國立浙江大學先後落戶和遷至湄潭,使這座寧靜的小城一度成為戰時中國的科教重鎮和茶葉研究推廣中心。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貴州湄潭茶文化的介紹,一起來看看。
民國中央實驗茶場,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個國家級的茶葉科研生產機構,不僅開創了湄潭大面積植茶的先河,更是貴州乃至中國西部近代大面積創建新式茶園的開始。民國中央實驗茶場遺址,在茶學界被稱為茶文化的朝聖地。建國後,民國中央實驗茶場分成了“湄潭茶場”和“貴州省茶業科研所”兩個部分,開發出了有名的“湄江翠片”和“湄潭紅碎茶”,載入了《中國名茶志》,成為了深受人們喜愛的一代名茶。它是貴州省農墾系統規模最大、出口茶最多,全國8個重要茶葉出口基地之一的省屬國營大型茶場,是貴州茶業的領軍企業。它的主要產品有名茶“湄江翠片”,出口“紅碎茶”和內銷“炒(烘)青綠茶”、“工夫紅茶”等,產品遠銷美、英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紅碎茶二號”連續4年獲省、部優產品稱號。
目前,湄潭已先後獲得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特色產茶縣,最受老百姓歡迎茶產地等稱號。自1940年中央實驗茶場開始領墾打鼓坡555.59畝茶園起,全縣已有32.5萬畝茶園,佔全省茶園面積的1/10左右,擁有1000噸加工廠2座,年產各類茶葉近1000噸,年創匯70多萬美元,年利稅200萬元。茶品有湄潭翠芽、遵義紅、貴州針等,對於傳承和弘揚湄潭的茶文化、發展和壯大茶產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重視民族茶文化的弘揚,培養荼文化人才。收集整理現有的茶文化,挖掘埋藏的民族茶文化,編輯一些茶書,讓愛茶的人看:編輯一些茶事,引導不愛茶的人來了解茶;編輯一些茶詩,讓茶友們喝茶時吟詩作賦;編輯一些茶歌,讓我們的侗族大歌、苗族飛歌把它唱響,向世人宣傳,提升加強貴州茶文化的文化底蘊。通過正規的茶專業學校教育,培養大批的茶人,研究茶的特性、改善茶的品質、提升茶的內涵,來發展茶、宣傳茶。通過茶藝培訓班培養一大批了解茶、懂茶。能泡好一壺茶、並且講好這壺茶,引導消費者充分享受品茶的專業人員,通過這些專業人員引導消費者通過“三看、三聞、三品、三回味”來感受茶、認識茶、最終愛上茶。
(二)充分發揮各種宣傳途徑,普及茶文化知識。弘揚茶文化,不只局限於茶界與文化界的小圈子,也不只是茶葉主管部門和茶人的責任。應以政府為主導,出資金,茶葉主管部門和茶企業都行動起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讓茶文化知識深入各層次人們的心裡:茶葉主管部門舉行比較大型的茶文化知識競賽,通過競賽愛好茶的人會主動去了解茶文化。不懂茶的人聽說了茶文化;開設茶葉培訓班,讓這那些參加培訓的人對他們的同事、朋友、家人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多方面的了解茶;通過開設一些雅緻茶樓、茶吧,配置古典樂器,彈頌古典名曲,幽雅美妙,韻味悠長,有一種令人回腸盪氣,清魂攝魄之美;茶文化的普及還應從兒童、青少年抓起,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兒童也是家庭的主心骨,兒童能帶動家裡的大人、老人來喝茶、懂茶。有的放矢地引導了青少年的飲料消費觀念。從而讓更多人知道茶、認識茶、懂得茶,會品茶,而來宣傳茶。使更多的飲茶愛好者和消費者不斷增長茶文化的知識,從而促進茶的消費。
(四)藉助酒文化發展荼文化。好水出好酒,好水出好茶,1915年世界萬國博覽會上,茅台酒被評為金獎產品,自此得以名揚天下。貴州茅台酒博大精深,風靡全球,而貴州的茶卻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茶酒是接人待客必不可少的,茶酒原本是一家。貴州茶應藉助貴州茅台酒的船出海,藉助貴州茅台酒的舞台唱戲,哪裡有我貴州茅台酒,哪裡就有我貴州的好茶。一手拿著貴州茅台酒,一手拿著貴州的原生態名優茶茶,就象高大結實的大哥哥引領嬌小未見世面的小妹妹代表貴州出席重要宴會,讓世人來認識它,了解它,從而象愛哥哥一樣愛惜它,珍藏它。讓貴州茅台酒文化引領貴州茶文化一起走出夜郎國,走出大山,走向中國各地,走向全世界。
Ⅳ 湄潭翠芽曾在唐朝的哪一位歷史人物所寫的茶經中提到過
湄潭翠芽,是貴州湄潭出產的一種綠茶。湄潭種茶歷史悠久。中國的茶聖、唐朝的陸羽在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湄潭不僅能產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論述。在《茶經》之《茶葉產區》中有載:【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即黔中產地是恩州、播州、費州、夷州。夷州即貴州遵義湄潭一代。
Ⅳ 湄潭翠芽的茶葉採摘時間是在什麼時候
湄潭翠芽茶,原名湄江茶,因產於湄江河畔而得名。創制於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為貴州省的扁形名茶。主銷貴陽、遵義,也銷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作為饋贈親友,招待國際友人的禮品茶。產地 湄江茶產於貴州湄潭縣。湄潭縣位於貴州北部,氣候溫和,雨霧日多,土壤肥沃,結構疏鬆,含礦物質豐富,對茶樹生長極為有利。
湄江翠片采自湄江良種苔茶的嫩梢。清明前後開采,以明前茶品質最佳。特、1-2級翠片採摘標准為:一芽一葉初展,芽長於葉,芽葉長度分別為1.5厘米、2厘米、2.5厘米。三級翠片採摘標准為:一芽二葉初展,芽葉長度不超過3厘米。通常,制500克特級翠片需采5萬個以上芽頭。一級翠片約需4萬個左右芽頭。採回的芽葉必須分級攤放在通風陰涼處,攤放厚度每平方米1-1.2公斤,失水量8%左右。一般歷時3-5小時。
Ⅵ 什麼茶是栗香型
湄潭翠芽茶是栗香型。
湄潭翠芽茶,原名湄江茶,因產於湄江河畔而得名。創制於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為貴州省的扁形名茶。
主銷貴陽、遵義,也銷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作為饋贈親友,招待國際友人的禮品茶。產地 湄江茶產於貴州湄潭縣。湄潭縣位於貴州北部,氣候溫和,雨霧日多,土壤肥沃,結構疏鬆,含礦物質豐富,對茶樹生長極為有利。
湄潭種茶歷史悠久。唐朝陸羽在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湄潭不僅能產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論述。宋代則有以茶葉為上貢的記載。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國聞名的大型茶場和星羅棋布的農村茶園。有創建於三十年代末的貴州省茶葉研究所。
湄潭翠芽茶特點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隱毫稀見,色澤綠翠,香氣清芬悅鼻,粟香濃並伴有新鮮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整。
湄江翠片炒制技術考究,既吸取了西湖龍井茶的炒制方法,又有其獨特之處。主要工藝分殺青、攤涼、二炒、攤涼、煇鍋等五道工序。
採用雙手在電炒鐵鍋內進行。主要手法有抖、帶、搭、扣、拓、抓、拉、推、磨、壓十種。各種手法視鮮葉老嫩、含水量高低等情況靈活變換,因勢呵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湄潭翠芽茶
Ⅶ 貴州有什麼茶葉
1、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茶又叫都勻細毛尖、白毛尖,產於貴州南部的都勻市。據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都勻產出「魚鉤茶」、「雀舌茶」已列為「貢品」進獻朝廷。
2、湄潭翠芽
原名湄江茶,因產於湄江河畔而得名。創制於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為貴州省的扁形名茶。
3、遵義紅
其外形緊細、秀麗披毫、色澤褐黃;燙色橙紅亮、帶金圈,香氣純正、幽長、帶果香,滋味純正尚鮮,葉底勻嫩。
4、明前毛峰
採用一芽一葉初展(芽苞長於一葉)為原料,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外形條索圓直顯峰,色澤碧綠潤亮。
5、明前翠芽
按西湖龍井生產工藝精製而成。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狀,色澤翠綠。
(7)湄潭縣茶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湄江翠片采自湄江良種苔茶的嫩梢。清明前後開采,以明前茶品質最佳。特、1-2級翠片採摘標准為:一芽一葉初展,芽長於葉,芽葉長度分別為1.5厘米、2厘米、2.5厘米。
三級翠片採摘標准為:一芽二葉初展,芽葉長度不超過3厘米。通常,制500克特級翠片需采5萬個以上芽頭。一級翠片約需4萬個左右芽頭。採回的芽葉必須分級攤放在通風陰涼處,攤放厚度每平方米1-1.2公斤,失水量8%左右。一般歷時3-5小時。
Ⅷ 湄潭縣有多少年的歷史
湄潭歷史悠久,據《康熙湄潭縣志》載:「明萬曆二十八年,播平建縣,以關外四牌地置湄潭縣,卜治於苦竹壩而城之」,「東有江水流轉至縣之主脈玉屏山北,環繞縣城,轉西至南,有湄水橋之水顛倒流合,匯為深淵,彎環如眉,故曰湄潭。」 隋大業十一年(615),招慰置義泉縣,以帶山泉為名,隸明陽郡。大業十二年(616)新置牢州,州治設於義泉縣,領二縣。 唐武德二年(619),廢牢州,置義州,治所仍設於義泉,領義泉等五縣。武德四年(621),義州改稱智州。至貞觀五年(631),智州領屬義泉等九縣,貞觀十一年(637),智州復稱牢州。貞觀十七年(643),廢牢州,義泉拔隸夷州。天寶元年(742)夷州改稱義泉郡,移治於義泉,稱夷州義泉郡。乾元元年(758),該郡復稱夷州,州治復遷綏陽(今鳳岡綏陽場)。此後,義泉不復為州郡治所,義泉縣隸屬夷州。 五代十國時期,黔州都督府所領五縣為楚蜀相爭,夷州及其所領之義泉等五縣,實行土官自治。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夷州因土官任朗政入朝歸附,朝廷令其為「羈縻夷州」。大觀二年(1108),夷州廢,次年以地置承州,統領義泉等五縣。 元代,置錫樂平等處、容山蠻夷長官司,屬播州軍民安撫司。 明洪武初年,置容山長官司,屬播州宣慰司。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平定播州之亂,改土歸流,分播州為二,以茶山關、渡上關、大小板角關、苦竹關、青龍關為界,關外屬黔,設平越軍民府,領黃平及余慶、甕安、湄潭、安化四縣。湄潭縣正式成立,黃 家桂首任知縣。 清順治十六年(1659),湄潭縣歸入清廷,仍隸平越軍民府。康熙二十年(1681),湄潭隸屬貴州省分守貴東道平越軍民府。次年,道廢。二十六年(1687),改稱平越府。嘉慶三年(1798),改為平越直隸州,直至清末,湄潭縣皆為其屬縣之一。惟同治元年至七年(1862-1868),為鎮壓號軍之便,將湄潭暫隸遵義府。 民國二年(1913),廢府州建置後,湄潭縣屬貴州黔中道。九年(1920),廢道後直屬於省。二十四年(1935),屬貴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次年改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遵義專區。1958年12月,鳳岡縣、余慶縣並入,1961年8月復將鳳岡縣、余慶縣分出至今。今屬遵義市。
Ⅸ 湄潭茶是貴州的嗎
是的,貴州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