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課怎麼復習 知乎
歷史課就是大致瀏覽一遍,然後背誦重點就可以,還要注重細節,總之課本是要一字不漏看一遍,學會總結歸納。
B. 如何學習歷史
讀通史,自己整理時代主線,列個時間軸之類時東西掛牆上,一面放世界大事,另一邊寫同時代的中國史大事(只放你覺得對世界起重要作用的大事,不必事無巨細地都寫下來),讀書過程中不斷補充。比較好的世界史書推薦全球通史,盡管有些錯誤,但難得在視角不是西方中心,作者又有完整的史識。帕爾默的現代世界史在學術上更站得住,但西方中心也比較嚴重。另外極簡歐洲史脈絡清晰,有史識也好讀,可以看看。中國史推薦錢穆的國史大綱,配合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來看。你做的時間軸是否精彩不是關鍵,對比地把中外通史讀完才是關鍵。
拓展資料: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參考資料:歷史-網路
C. 如何學好高中的政史地
如果做題多了的話,應該很容易發現,政治歷史這兩科所謂的難題,不過就是摳字眼或者閱讀概括(文言文類型)這兩類,是並不存在思維上的難題的。
你如果要說,政治哲學難,那純粹是因為教材故意把哲學給硬生生放在政治教材裡面(哲學應該是一個獨立學科),而且還不給你說是馬哲。。很多政治老師也會渲染得哲學很難的樣子。
其實哲學應該是政治最簡單的部分,背的少,理解的多,考的難題主要是文言文,或者冒出來個西方哲學家發明的名詞,比如黑格爾「絕對精神」之類的。這是靠刷題可以解決的,如果認為刷題無用,或者覺得自己腦瓜子夠用的,可以出門左轉新東方,那是你的用武之地。
政治的文化生活多背,政治生活多背,經濟生活理解+背
歷史我覺得是看的亂七八糟的書和紀錄片的關系。。記住了比較多的重要歷史事件,如果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同學,上課就得多聽講,勾重點,課後多理一下,歷史的選擇題難題也是文言文,或者讓你理解某句話的意思那種題,前者得靠語文功底了,後者靠運氣和分析,很多時候,答案會很無厘頭,純粹是出題老師的主觀答案。
地理我主要是喜歡這個學科,我其實復習得比較少,主科花的時間多。愛它,就想把它考到最好。
地理可能是有些學文科同學僅次於數學的弱點,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我可以說,自然地理,除了地球地圖那個單元可能會考超級難,其他的區域地理簡直送分好嗎!
我先說人文地理吧,這個我是靠理解的,基本沒背過,拿到題,看了一遍,按照事情應該發生的那樣的邏輯去做題,基本也不怎麼丟分,大部分同學也不會丟分吧。
區域地理的話主要是要在腦子里裝一個地圖,比如隨便說一個著名的地標,你得馬上在腦子定位,大致的經緯度,哪個大洲,人文風情啥的,氣候類型,種植的作物等等。
那我來教大家記圖的方法吧,速成,一周以內可以記完考試所需的地標。
方法就是——畫圖,按照區域的輪廓來畫,
把自己原來學過的地標,列一個中文的清單,然後依次畫出來,每天晚自習自己再看著清單回顧一下,沒記住的再畫一遍,這樣記憶很快。
《摘自知乎》
D. 學歷史讀什麼書 知乎
你若有興趣:中國史的話就看看柏楊先生的《中國人史綱》,世界史的話就是《全球通史》。
E. 怎樣學習歷史
歷史是我們的前輩一步步走出來的,當我們回望歷史,學習歷史,其實我們就有了更多的經驗與教訓,當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們就更容易獲得成功!可以說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so我們要如何學好歷史呢?
F. 怎麼學好高中政史地
政治:政治需要上課認真聽講,更重要的是自己下來理解。老師上課不能太抽象,你要建議他多舉實例,這樣更有利於理解。上課只要求你聽懂就是了,下來要看書,不懂再看,直到懂了為止。學了一個單元就要復習一次,把書通看一遍,然後回想這一章講了些什麼內容,在草稿本上把每框節的要點寫出來(這個很重要),這樣不用看書這一章的內容也就一目瞭然了,不然學了一章後裡面有些什麼內容都不知道。當把全部都學完了後就要全面總結,把全部章節聯系起來,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系,這樣你就跟上了編書者的思路,學起來也就容易了,最後你就會發現哲學哲學只講了三方面的問題,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它的意義?現在你才剛開始學是有點不大習慣,以後你就會覺得哲學是最簡單的了,都是些固定模式,但是現在你不要拖帳,不然以後要學懂就難了。現在平常沒事就在草稿本上寫要點,不要整天都拿著書來看,每晚上睡覺前回想一章的要點,多用政治觀點分析現實中的問題。這樣你不用多長時間就把哲學學得很好了。
地理:地理是我認為最簡單的一科,平常要多看地圖地理其實很有趣,你必須找到學習地理的興趣,否則你是絕對學不好,所以我的觀點是首先要培養興趣.我很喜歡地理,地理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可以使你了解世界各國的風俗人情,經常會有些很獨特的傳統文化,和有趣,而自然地理相對於人文的較抽象一些,主要是氣候啊,經緯度啊什麼的,學好自然地理主要就是多看地圖,熟悉世界地形,然後多背一些氣候的名稱.做一做練習,找個老師講解一下就可以了,而人文地理不必太重視。要帶著一種旅遊的心情學地理。
歷史: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把看書與練題相結合,多思考,就行了。�
加油一定要相信自己。。
G. 知乎 一般歷史愛好者需要記歷史年份嗎
歷史年份,不必刻意去記憶的,而歷史要通讀,要完整地讀,不能抽章揀段地去讀,當然,這不是說要從《春秋》、《左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這樣一本一本地循規蹈矩的讀下來,也可以選一本入手,但一定要從第一篇讀到最後一篇,當然,中國還有大量的野史著作,它們呢,你只要在讀正史時,遇到有難題了,去查看一下野史中的觀點,就可以了。
這純屬個人意見。各人有各人讀史的方法。
H. 歷史學好嗎知乎
歷史學好嗎。
歷史是非常重要的學問。
可以知道興衰成敗得失。
I. 知乎 高中歷史怎麼學
這是課外歷史學習現在就讀歷史學相關專業。我來重點談主要是兩方面問題高中歷史學習 和 高中歷史考試
J. 學習歷史的方法
1.學習歷史有階段性
高三的歷史學習和高一高二很不同,等你上了高三你會發現,它是一個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復鞏固的過程。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實的基礎和"歷史基本功"。
高一、高二階段,不必苛求知識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識的廣度。
你會發現語文水平的高低和課外知識的豐富程度對歷史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建議你多讀課外歷史書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語感的培養,建立自己的一套歷史觀和世界觀。
這些東西對你的影響可能不會馬上體現在分數上,但上了高三以後你會發現它們太重要了。
2.抓住課堂
要說實在的東西,課堂是很實在的。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聰明的理科生不聽課,照樣可以考好;但是一個文科生如果不聽課,他什麼成績都別想拿到。
聽課也有聽課的方法,我認為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把你理解的這一課的知識框架和系統大致構建出來,充分去領會書上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框題是為了說明什麼;
然後在聽課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聽課筆記,課後再與參考書上的知識重點、知識框架進行對比補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3.充分利用老師
每一個歷史老師對歷史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他們也都是經歷過高考的。你可以主動地和老師交流你對歷史問題的觀點,從老師的回應中吸取對你有益的東西。
4.史實問題和思維問題——兩大關鍵
你會發現我們做歷史題,做來做去無非就是考察兩個問題:要麼是史實,要麼是思維。
史實問題通常就是要考你的記憶,比如:法國大革命什麼時候爆發的?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哪些?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是什麼……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實,你必須非常熟悉和了解,這需要平時的積累和記憶。
記憶史實其實並不是什麼痛苦的過程,重要是要對歷史抱有激情和信念。最終你會發現一切都不難,就像你不會忘記家裡的門牌號和好朋友的電話號碼一樣。
同時,你還可以編一些順口溜來幫助記憶,比如,我就是用"工程隊"三個字來記憶中共一大的局限性的:"工——關注工人階級,忽略了廣大農民;程(城)——把城市作為重心,不符合中國國情;隊(對)——斗爭對象指向資產階級是錯誤的"。
思維問題考察的是你對歷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說我們見到"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導火索"這樣的字眼,那麼這道題應該就屬於是考察思維的。
這些問題通常是選擇題里比較難的部分,但其實也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
一般來說,"根本原因"通常是經濟基礎(生產力發展)或者本質矛盾(階級矛盾尖銳);
「根本原因」通常看起來和該歷史事件的關系並不明顯;
"直接原因"通常是經過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能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關聯性非常強;
"導火索"通常都是一個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於社會和歷史發展必然。比如"五四"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外交失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是國王召開議會企圖征稅等;
"主要原因"是最難的,有時它是直接原因,有時是根本原因,這就要求你深入探究事物的內部邏輯,通過對比來決定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哪一個因素才是對事情起決定性作用的。
思維的鍛煉要靠大量做題和有效總結來實現,這一點也是積累的過程,上了高三老師也會經常給你一些提示,注意吸收,一定會有提高。
5.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
歷史學習裡面其實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條"或"兩條"來總結,比如:
了解一個事件我們通常是從"背景(原因),內容(經過),影響和意義(結果)"來記憶;
分析問題我們總是有"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來思考;
分析背景時我們會分"國內環境,國際環境"來進行;
評價意義時我們有"正面(積極)和負面(消極)"兩個方面。
你在答大題時會輕松地發現這些既定的思路可以迅速幫助你理解題目和入手分析。至於這些既定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在學習中很容易地提煉出來,或者我建議你可以看《高中歷史學考必備手冊》最後一部分談到的一些學習歷史的思維和方法,都非常實在和具體!
(10)知乎如何學歷史擴展閱讀:
學好世界歷史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1.有助於我們了解世界,並加深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理解
如果我們把世界歷史比喻成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那麼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以及各國家的歷史就是匯入長河中的涓涓溪流。世界歷史並不是各國分散而孤立歷史的簡單羅列,而是相互聯系、渾然一體的歷史集結。
因此,同學們學習世界歷史,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世界,而且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理解,從而使我們更深刻感受到東西方文明是在不斷交流碰撞中才得以形成今天如此的輝煌和繁榮。
2.有助於我們吸納和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進而增長我們的才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古至今,人類在生存和發展的求索中盡顯無窮的智慧,創造出許多令世人嘆為觀止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這些無價之寶不僅屬於其所在的民族和國家,更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貴遺產。同學們如果能從中吸納精華,為己所用,一定會增長我們的才智。
3.有助於我們感同身受無數愛國優良傳統,進一步提升我們的修養品行
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無數名垂千古的愛國志士仿若片片浪花,使歷史長河波瀾壯闊、流光溢彩。如19世紀法國科學家也是微生物之父——巴斯德就曾寫下如此豪邁的愛國感言:「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他自己的祖國」,其愛國之情不知感召了多少世人!
我國許多科學家在滿目瘡痍的新中國成立之初能夠毅然回到祖國,報效國家,足見愛國精神的巨大魅力!如果我們在學習中深切體會他們高尚的愛國情懷,自然會提升我們的修養品行,並使我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