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背景
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背景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
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
據目前的考證,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普遍認為秦始皇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有機組成部分。
兵馬俑採用陶俑作為陪葬品,因而得名。
陶俑有真人大小,由工匠加工燒制,全部為手工勞動,沒有使用模具。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異,體態各不相同。
所有陶俑的製作均按照秦軍編制,包括各級軍官、各兵種、戰車、馬匹等。
在形狀加工好之後,陶俑著色燒制。
最後再加上真實的兵器、裝備。
各道加工完成後,按照秦軍作戰部署分兵種、級別逐一排列位置。
因此,我們看到的兵馬俑,是秦軍的精確復制。
由於兵俑完美的再現了秦軍的風范,軍事學者可以通過兵俑增加對「強秦」的了解。
由於陶俑的原形來源於真實的秦軍將士,所以有研究者嘗試通過他們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風土人情。
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著、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鍾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現在我們看到的陶土色。
從兵俑和所配備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結論是,秦軍的弓箭部隊配備多種箭矢,以應對復雜的戰況。
秦軍兵俑不戴頭盔。
有專家說,「不戴頭盔是為了在戰場上顯出英勇的氣勢,可以壓倒敵人。」有專家說是因為當時「刀」還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
當時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刺殺武器」,如戟、劍。
步兵作戰,長距離用「戟」,近戰用劍。
因這些兵器大多用青銅製成,韌性差,砍殺時易折,故多製成刺殺兵器。
使用這些「刺殺武器」,攻擊的部位大多是胸、腹部,因此,秦兵馬俑大都披有胸甲。
因為作戰時頭部被「劈砍」的概率較小,因此秦軍是不戴頭盔的。
⑵ 秦兵馬俑的歷史
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王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5千餘人。周王朝吸取了殷商苛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
秦獻公元年(前381年)「止縱死」,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
⑶ 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秦兵馬俑歷史背景: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
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徵集了70多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達39年,同時也生產著奇跡。 1974年3月兵馬俑從5米深的地下「橫空出世」,是幾位農民的幸運,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雖地處秦始皇陵東側達1.5公里,以兵馬俑一、二和三號坑為主體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仍佔地300餘畝,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⑷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歷史是什麼呢
要了解秦兵馬俑坑的來龍去脈,不能不追溯到兩千兩百多年前的秦始皇。秦始皇嬴政,生於公元前259年,死於公元前210年。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中央集權帝國的皇帝。他的出生年代正值七雄爭霸,烽火連天的戰國末期。嬴政在位期間實施「廢分封、立郡縣、選賢任能、厲兵秣馬」,使國力大為增強。從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歷經10年的戰爭,終於殲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達
500年的分裂割據局面,並下令全國統一法律、貨幣、文字、車軌和度量衡。這些重大的措施,不僅對當時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產生推動作用,而且影響久遠。
歷代帝王都十分重視修建死後的陵寢,秦始皇也不例外,他將葬禮規模推到空前絕後的頂峰。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從13歲繼王位後,就開始在驪山之麓修建陵園,征調的役夫刑徒最多時達72萬人,工程延續37年之久,直到死時,陵園尚未完全竣工。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即對秦陵工程及內部構造作了詳細的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類似的記載,在班固的《漢書》和其他重要史籍中也都可以看到。根據考古探鑽已掌握的資料可知,秦始皇陵園面積為56.25平方千米。陵園內封土堆外圍原有內外兩重城垣,呈長方形,南北向。內城和外城四面均有城門,建有闕樓建築,內城的四角則建角樓。陵冢在內城南半部,原高約115米,經過2000多年的風雨剝蝕,目前僅剩70米。冢下為秦陵地宮,安放著秦始皇棺槨。以秦陵封土為中心,四周分布著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地面上有寢殿、便殿等宮殿遺址,並曾發現大量的瓦板、筒瓦、瓦當、五角下水管、井圈等建築材料和兩詔秦權、錯金銀編鍾等珍貴文物。至於陵園地下的文物埋藏則更豐富,目前已發現的從葬、陪葬坑就有數百處。這其中就以秦陵大型彩繪銅車馬坑和兵馬俑坑最耀眼,它們的發現對於認識秦陵的博大,以及今後揭示陵園的奧秘,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根據史書的記載,秦始皇陵墓曾遭受大規模的盜掘和破壞,關於這一點,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考古資料證實,不過秦俑坑的發掘,至少說明了秦陵周圍的地面建築和陪葬坑曾受到嚴重的擾亂和破壞。秦俑一、二、三號坑原為半地下土木結構的坑道式建築,考古人員卻發現原有的木質建材幾乎焚毀殆盡。由於建築塌陷,以及塌陷之前的人為破壞,當年披堅執銳、氣勢威猛的秦軍將士待到重見天日時,早已支離破碎,變成一片瓦礫。專家研究分析後發現,俑坑焚毀的時間大約在秦、漢之交戰亂頻仍的時代,很可能是西楚霸王項羽所為。
在秦始皇興盛時代,皇陵的修建必須體現其威嚴及壯觀。遍布樹木、野草的墳冢高115米,被高10~12米的雙層圍牆所環繞。圍牆拐角處及大門口都建有塔。圍牆裡面,是高大的廟宇、御用的宅第和行政建築。整個皇陵封土堆方圓2.5平方千米,在陵墓圍牆之外,還挖掘出400多件出土文物。在一個巨大而堅固的坑穴和幾百個小坑穴里,發現了跪姿的兵俑以及被活埋的馬匹和動物的骨架,再現了皇家的馬廄和圈養動物的地方。除陵墓之外,還發現了用夯土技術製作的建築物,但是今天原址上的建築物已經盪然無存。
⑸ 兵馬俑歷史是什麼
《史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9年之久,兵馬俑是修築秦陵的同時製作並埋入隨葬坑內。
秦子嬰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難。據《史記·高祖本紀》 、《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 等史籍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兵馬俑在這場浩劫中也損毀嚴重。
考古發掘情況表明,一號俑坑和二號俑坑有黑色木炭遺跡,說明一、二號俑坑的塌陷都是因為被火焚燒後造成的。
1974年0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制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兵馬俑重見天日。
1974年07月,考古工作者開始對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秦代兵馬俑坑進行發掘工作。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9年0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開始第三次大規模發掘。
歷史背景
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王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餘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4年),「止從死」,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
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
1、軍士俑
一般戰車上有二十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刀、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
從秦俑坑戰車遺跡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馭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
2、立射俑
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發挽髻,腰系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
3、跪射俑
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
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致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4、武士俑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多,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布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布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布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5、軍吏俑
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下級軍吏在兵陣中,以口令指揮陣勢[2]。
6、騎兵俑
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主要與獨立戰車相配合。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
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坊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7、馭手俑
即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著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系著戰爭的勝負。
8、高級軍吏俑
俗稱將軍俑,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其共同特點是頭戴鶡冠,身材高大魁梧,氣質出眾超群,具有大將風度。
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
9、馬俑
與真馬一般大小,雙耳挺直、雙眼圓睜,精神煥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兵馬俑
⑹ 秦陵兵馬俑的歷史背景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施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在春秋戰國出現以俑殉葬的變化,秦兵馬俑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和頂峰。而兵馬俑則是製成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⑺ 秦始皇兵馬俑介紹 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背景
1、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2、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3、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8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4、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背景:
(1)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王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5千餘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1年),「止縱死」,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2)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