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要在歷史劇劇本里添加歷史影響,可以怎麼加
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除了為適應同周邊國家的軍事競爭外,胡服騎射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以代郡和邯鄲為代表的兩種文化、兩種政治勢力造成的南北分裂局面。
戰國初期,各國圖強,紛紛進行改革,魏國的李悝、楚國的吳起、秦國的商鞅、韓國的申不害等先後倡導主持改革,這是軟體上的壓力。加之趙國地處列強包圍之中,西有秦、東有齊、北有燕、南有魏,還有中山國深入腹地,這些國家對趙虎視眈眈,而且還有東胡、婁煩等少數民族在西北邊,國際關系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復雜,戰爭屢有發生,光修魚之戰,秦便斬趙軍八萬,燕與中山也經常大規模入侵,可謂危機四伏。因此武靈王提出「胡服騎射」改革,簡單地說,就是使軍民穿上胡服以便騎射。關於此事,《內蒙訪古》有提,「只要讀一讀《戰國策·趙策》就知道當時趙武靈王發布了胡服騎射的命令以後,他立即遭遇到來自趙國貴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趙武靈王擊敗了那些頑固分子的反抗,終於使他們脫下了那套用以標志他們身份的祖傳的寬大的衣服,並且把過了時的笨重的戰車扔到歷史的垃圾堆里去。」這可以說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鼻祖。最為難得的是各國改革都是謀士首先提出,只有「胡服騎射」是諸侯王親自提出與貫徹。
「胡服騎射」後來成功實施且取得實質性效果,便是使趙招募與建立強大騎兵,出兵消滅中山國,擴地東胡,使趙國領土達到頂點,在諸侯中地位大升。這是意義其一。其二,促進民族融合。此也是趙武靈王的既定方針,《史記·趙世家》中他說:「昔有舜舞有苗而有苗服,禹袒裸國,非以養欲而樂志也,務以論德而約功也」前半句意思是舜舞有苗族因素而使苗人服,禹袒對裸國而使裸國化。表明他有利用胡服以教化胡人,吸引胡人加入趙國文化圈的目的。「胡服騎射」取得成效後,齊楚等國紛紛效仿,使這些國家的少數民族縮短與中原人民的心理距離(當時少數民族在中原人面前有民族自卑感),加快各民族融合過程,這在一定意義上是秦統一各民族的思想准備。胡服騎射因此也成為戰國時期與商鞅變法齊名的重大變革事件。
B. 學習世界歷史對我的影響怎麼寫啊
你可以寫知道了什麼,
也可以寫懂得了外國滴風土人情,
還可以寫某英雄滴事跡啟發了你什麼什麼滴`
C. 怎樣答歷史影響意義類問題
第一種:對國內+對國際+對自身
第二種: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對社會
第三種:對當時+對後世(近期+長遠)
這三種情況又要一分為二:積極的與消極的
D. 歷史如何影響今天的我們
今天的我們就是在昨天的歷史之下形成的,所以說歷史如何影響我們應該要這樣說,歷史是在什麼方面影響我們的,比如說我們的思想都是歷史發展的過程,今天的生活也是歷史發展的過程,比如說交通文化經濟方面,這些都是歷史發展的一個結果,應該來說,今天的我們是昨天歷史發展的結果,然後又是未來的一個歷史,應該這樣來說,過去塑造了現在,現在又要塑造未來,這樣的歷史是影響我們發展的歷史,我們今天的文化就是過去的歷史所形成的,比如說經濟方面,這些東西都會影響我們,今天我們今天為什麼會這樣想?為什麼會有這種認識?都是過去的歷史所形成的。
E. 歷史意義、影響怎麼回答
你應該像讀故事一樣去讀書上的知識,把書讀透了,上課跟住老師的分析,不能去死記硬背,要活學活用。上課跟住老師的思路,就不怕理解不透了,有些知識需要自己去拓展知識面的,其實萬變不離其中,讀透書,答案其實都是書里的內容,都讀懂弄透了,考試一聯想就能想出來。用這個方法試試看。不會的題問老師,細問一下。祝你考個好成績哦
F. 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影響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君主專制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法國大革命對影視界也有較大的影響。因其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因此有了許多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有關法國大革命的電影。如《悲慘世界》、《亂世冤家》、《貴婦與公爵》、《黑鬱金香》、《再見,我的皇後》、《大革命之夏》、《絕代艷後》等,他們都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
法國大革命的起因:
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手工工場,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者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
由天主教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1st Estate)和貴族組成的第二等級(2nd Estate),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其他公民如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3rd Estate),處於被統治地位。特權階級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
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特權階級頑固維護其特權地位。在第三等級中,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者則憑借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企圖對第三等級增稅,以解救政府財政危機。第三等級代表則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實行改革。路易十六企圖增稅,並召開了國家級會議(stati generali)進行投票決定。
投票一開始分為兩種,一種為階層投票(per ordine),即一個等級一票;另一種為選擇出一些代表進行投票(per testa)。前者極其不公,共三票,國王基本相當於擁有兩票,所以按第二種方式進行,所以第三等級(terzo stato)選舉出代表和第一第二等級進行投票決定。
原本按人數上第一第二等級占優勢,然而有部分第二等級的貴族做出不一樣的選擇投給了第三等級,所以第三等級以十七票的微弱優勢取勝(第一等級291票,第二等級270票,第三等級578票)。
即使事已至此,路易十六卻出爾反爾,強行要求加稅。於是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國民議會,7月9日改稱制憲議會。當時路易十六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激起巴黎人民的武裝起義,即有了之後的攻佔巴士底獄。
G. 談談八王之亂產生的歷史原因,以及對中國古代歷史的影響如何呢
說到晉朝,我想到了“天輪回”這個詞。晉朝的創始人司馬懿非常聰明。他的兩個兒子司馬仕和司馬昭都以狡猾著稱。然而,司馬炎把曹桓從椅子上趕了出來,自己當上了皇帝,他從來沒有想到,在金朝130年裡,出現了兩個白痴的皇帝後裔。其中一個是他的兒子司馬寅,這篇文章的主人公。
席捲全國的戰爭持續了16年。晉朝的回帝被國王轉世綁架,遭受了很大的痛苦。數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最終,東海之王司馬岳打贏了這場仗,毒死了回帝。
三年後,匈奴攻佔洛陽,西晉滅亡。
H. 最終導致唐朝的衰落,安史之亂對整個中國歷史的影響是怎樣的
應該是唐朝歷史的轉折點,不過安史之亂後,中國的國勢也一落千丈了。請樓主仔細看一下安史之亂的史料就清楚了。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我國歷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亂」系指他們起兵反對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55~762年)結束,前後達七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並,「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並,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戶口雕零,忍棄枌榆,轉徙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綉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官掖。車馬仆御,照耀京邑,遞相誇尚。每構一堂,費千萬計」。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已,培植黨羽,「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繼他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軍閥哥舒翰與東北派軍閥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目為「二聖」。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系。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准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斗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斗爭,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斗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第一,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於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第二,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全國。安史亂起,唐王朝分崩離析,已經沒有力量鎮壓這次叛亂,只好求救於回紇以及由少數民族出身的大將。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將領仆固懷恩追擊,仆固與唐王朝有矛盾,為了私結黨羽,有意將安史舊部力量保存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賦不入於朝遷」,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不服朝廷管理。這些方鎮或「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或「貢獻不入於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這種現象沒有終止。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安史之亂後,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潼關和虎牢關之間,幾百里內,僅有「編戶千餘」,鄧州的方城縣,從天寶時的萬余戶,驟降至二百戶以下。政府卻把負擔強加在猶在戶籍上的農民,所謂「靡室靡農,皆籍其谷,無衣無褐,亦調其庸」。唐憲宗元和年間,江南八道一百四十萬戶農民,要負擔唐朝八十三萬軍隊的全部糧餉,所以「率以兩戶資一兵,其它水旱所損,征科妄斂,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著「暴刑暴賦」,如田承嗣在魏博鎮「重加稅率」,李質在汴州搞得地區「物力為之損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鎮的橫征暴斂,終於激起了農民的不斷武裝起義,代宗一朝,「群盜蜂軼,連陷縣邑」,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發生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浙東袁晁起義,同年的浙西方清起義,以及同期的蘇常一帶的張度起義,舒州楊昭起義,永泰年間(公元765年)邠州起義等等。這些起義雖說很快就被鎮壓,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鎮隨之全部喪失。此後,吐蕃進一步深入,唐政權連長安城也保不穩了。唐王朝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於公元755年至763年所發生的一場叛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耽於享樂,使國政先後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又放任邊地將領擁兵自重,安祿山任三道節度使(平盧、范陽、河東),軍權在握。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翌年就攻入都城長安,安氏稱帝。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勢,但不為楊國忠所接受,被迫出戰,最後以失敗收場。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馬嵬坡途中六軍不發,有將領請殺楊國忠與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後世史家認為「馬嵬之變」是一場「有計劃的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靈武,在今寧夏靈武西),奉詔討伐,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及後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在唐軍的收復下,另一叛將史思明投降。
758年,由於朝廷一項暗殺史思明的計劃外泄,史思明發動兵變,殺安慶緒並稱「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兒子史朝義所殺。翌年,唐代宗繼位,並從叛軍中收復洛陽。最後史朝義被李懷先逼迫自殺,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起因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節度使之士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號稱二十萬,在范陽起兵。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重點人物
* 安祿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貴族,因功受唐王朝賞封賜姓「安」。
* 安慶緒:安祿山之子。
* 史思明
* 史朝義:史思明之子。
* 高仙芝
* 封常清
* 哥舒翰
* 陳玄禮
* 郭子儀
* 李光弼
* 許遠
* 張巡
* 顏杲卿
* 魯靈
* 張介然
===============================
安史之亂是我國歷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亂」系指他們起兵反對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55~762年)結束,前後達七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並,「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並,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戶口雕零,忍棄枌榆,轉徙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綉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官掖。車馬仆御,照耀京邑,遞相誇尚。每構一堂,費千萬計」。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已,培植黨羽,「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
繼他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軍閥哥舒翰與東北派軍閥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目為「二聖」。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系。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准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斗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斗爭,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斗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第一,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於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第二,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全國。
安史亂起,唐王朝分崩離析,已經沒有力量鎮壓這次叛亂,只好求救於回紇以及由少數民族出身的大將。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將領仆固懷恩追擊,仆固與唐王朝有矛盾,為了私結黨羽,有意將安史舊部力量保存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賦不入於朝遷」,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不服朝廷管理。這些方鎮或「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或「貢獻不入於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這種現象沒有終止。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安史之亂後,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潼關和虎牢關之間,幾百里內,僅有「編戶千餘」,鄧州的方城縣,從天寶時的萬余戶,驟降至二百戶以下。政府卻把負擔強加在猶在戶籍上的農民,所謂「靡室靡農,皆籍其谷,無衣無褐,亦調其庸」。唐憲宗元和年間,江南八道一百四十萬戶農民,要負擔唐朝八十三萬軍隊的全部糧餉,所以「率以兩戶資一兵,其它水旱所損,征科妄斂,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著「暴刑暴賦」,如田承嗣在魏博鎮「重加稅率」,李質在汴州搞得地區「物力為之損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鎮的橫征暴斂,終於激起了農民的不斷武裝起義,代宗一朝,「群盜蜂軼,連陷縣邑」,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發生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浙東袁晁起義,同年的浙西方清起義,以及同期的蘇常一帶的張度起義,舒州楊昭起義,永泰年間(公元765年)邠州起義等等。這些起義雖說很快就被鎮壓,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鎮隨之全部喪失。此後,吐蕃進一步深入,唐政權連長安城也保不穩了。唐王朝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亂的經過│
└———————┘
一)范陽叛變—— 楊國忠與安祿山不和,安祿山恐楊國忠對己不利,遂以討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叛變,安祿山一路南下,不足兩月,已攻陷洛陽,自立為燕帝,國號燕。
二)肅宗即位—— 安祿山破潼關,活捉守將哥舒翰,直入長安。玄宗倉惶入蜀,行至馬嵬驛,軍士嘩變,楊貴妃被逼自縊,太子李亨即位靈武,是為肅宗。
三)祿山被殺—— 不久,安祿山被長子安慶緒所殺。郭子儀得回紇之助,收復長安和洛陽。
四)思明叛變—— 史思明降唐,受封為范陽節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將之消滅,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稱帝—— 郭子儀、李光弼進擊安慶緒,包圍鄴郡,史思明帶兵援助安慶緒,合並其兵,回范陽,稱大燕皇帝。
六)平定亂事—— 史思明與李光弼相持年余後被養子史朝義所殺。李光弼再借回紇兵,大破史朝義。史朝義部下田承嗣、李懷仙降唐,史朝義被殺,安史之亂遂告平定。
總括來說,安史之亂雖草草平定,但是仍不能全面地統一中國只是收後長安與洛
陽;而自安史之亂後,中國國勢也一落千丈了。
I. 白江口海戰結果如何又有哪些歷史影響呢
公年660年(唐顯慶五年)3月,百濟國在渤海國國大力支持,大舉入侵新羅國,新羅軍連續落敗,新羅武烈王向中國求助。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大將蘇定方為統領,率13萬唐軍東度征討百濟。7月,百濟軍慘敗,百濟王及曹娥被俘虜往長安,百濟皇朝奔潰。
當日本發兵援助百濟這一消息傳入中國後,唐高宗立即派右威衛大大將孫仁師率兵支援和百濟作戰的劉仁軌、劉仁願軍。9月,唐軍匯合,劉仁軌確定先攻佔「群凶所聚」的百濟軍洞穴周留城,覺得「若克周留,諸城市自下」。因此唐軍分成二路:孫仁師、劉仁願、及新羅名將金法敏率兵從路運前去周留城;劉仁軌則與部下杜爽,及百濟降將扶余隆率軍船護衛糧船,由熊津沿白江(今韓國濱江)而至,從水陸前去周留城,以便水陸同舉,進攻周留。
日軍不好而退。28日,日軍名將和百濟王者會商,覺得日軍有軍船400餘艘,唐軍僅百餘艘,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能力,盲目的覺得「等爭相,彼應自退」,因此,沒加整治布署,便「率日本亂伍前軍之卒,進打大唐盛世堅陣之軍」,彼此進行了猛烈海上戰爭,唐軍「上下夾船繞戰」,打亂了日軍陣型,導致日軍「赴水溺亡者眾,艫舳不可回轉」,最後,日軍軍船全部被燒毀,一時間「海面盡赤」,數十萬日軍或溺亡、或者被唐軍捕捉。
白江口海上戰爭勝利,完全粉碎了日本入侵朝鮮半島的慾望,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軍攻擊當地,自公年664年起,在國外消耗重金,修建了4道防禦,自此日本調節對外政策,向唐朝臣服,逐漸以中國從師,謀取自立。這次仗在倭國海軍慘敗,而百濟陸軍都沒有扛得住唐軍和新羅聯軍的進攻。
白江口一戰,唐軍完全把倭國逐出朝鮮半島,奠定往後面一千多年的亞太地區布局。本次戰爭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線開展的第一次對戰,都是東北亞地域已經知道比較早的一次具備全球性的戰爭。而這一戰卻讓倭國真真正正意識到和唐朝的差別,此後向唐代派譴唐學習培訓。盡管白江口對決以往了這么多年時長,但依然留給我們許多實際意義,最關鍵一個就是,應對日本人,僅有完全輾壓她們,打服她們,日本優秀人才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