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漢代墓葬文化
在大連地區發現的漢代墓多用磚壘築,特別是東漢時期,興起用花紋磚築墓,在墓室內壁用絢麗多彩花紋磚進行裝飾。築墓磚的花紋有圓球、連環紋、葉脈紋、菱紋等花紋磚砌成,有的上面還塗有紅、黃、白彩,給墓室裝飾得富麗堂皇。營城子發掘的漢代墓葬,大量的墓葬形制中就有花紋磚砌築的。 出土的花紋磚在大連地區分布得相當廣泛,除庄河市和長海縣以外,其他地區均有發現。如旅順口區鐵山街道尹家村、刁家村,北海鎮李家溝、三澗堡鎮土城子,甘井子區營城子鎮營城子村、沙崗子村、前牧城驛村,金州區登沙河鎮老亮台和瓦房店市李官鎮李官村、長興島鎮蚊子嘴西崗等的東漢古墓中,都發現了許多灰色花紋磚。這些花紋磚都是用來裝飾墓內的花紋。在東漢初期建築的磚墓,磚都是在一面印有繩紋。到東漢末期許多磚墓都是用花紋磚,使墓內裝飾變得十分講究。花紋磚的使用,反應了東漢時期大連地區人口分布已經相當廣泛,經濟比較發達,文化也高度發展。 築墓使用花紋磚的多少與墓室的多少和大小,與墓主人的社會地位和財富多少有關。花紋磚種類很多,規格也不一樣。由於用途不一樣,分別築門、門上券和墓壁,所以磚有方磚、長方磚、長方楔形磚、子母口磚等。磚上花紋組合也有一定藝術性,根據築墓需要有的在正面,有的在磚頭一端,也有在磚的側面,但花紋都是朝向墓內,構成墓內牆壁裝飾花紋圖案,使墓室華麗美觀。按花紋磚圖案的不同,分為六種類型。 1.圓圈紋磚,有單圓圈、雙圓圈、三圓圈、四圓圈與十字、三角、菱形、點紋、網格、人字紋等組合的花紋圖案。 2.錢紋和文字磚。有錢紋與網格紋、菱形紋、同心圓、斜對角線等組合紋。錢文有五銖、大泉五十和無文等。文字磚在瓦房店市李官鎮李官村灰磚上刻有「戊」、「寅」、「卯」、「北」等干支文字。旅順口區鐵山街道刁家村五室花紋磚墓中的一塊墓誌磚上刻有「吾從四月三日來,七日世辰有疾,至十日,伯辰入換,一月來二日啟完為事七日,世辰歸」等,記載死者情況。 3.方菱線幾何紋磚,有單、雙排或多菱形紋與三角、矩尺、半圓、斜格、田字格等組合紋。葉脈紋(亦稱羽狀紋)、斜線三角紋、斜十字紋、網格紋等。 4.動物紋磚有雙魚、三魚、羊、龜、鳥、螃蟹、鹿、龍等,有的是幾種動物圖象在一起組合。 5.人物紋磚,多為人頭像,在金州區華家屯鎮老亮台出土的人物是圓頭上有五條放射線雙眼,兩只胳膊向兩邊下垂,雙腿直立;普蘭店市漢墓中出土的是橢圓形頭像,頭上帶三山冠,耳鼻眼嘴齊全,嘴上銜環,下面有一隻羊頭,羊頭下面有雙魚紋。 6.狩獵紋磚,在金州區華家屯鎮老亮台漢墓中出一塊磚,正面印有中間有一手持弓箭人,獵人前面有一隻卧地鹿,獵人後面立一隻鹿。 上述花紋磚內容,都寄寓一種含意,圓圈紋,寓意「富貴」、葉脈等紋含有「長青」、「千秋」之意,魚表示有餘,富裕,龜表示「延年益壽」,鹿表示「祿食有餘」,羊表示「吉祥」。還有狩獵場面,也反映了一種消遣遊玩享樂之意。 大連漢代花紋磚受中原畫像磚和空心磚花紋圖案影響,多是寓意花紋,除個別狩獵紋磚外,很少反映生產活動以寫實為特點的內容。
Ⅱ 浙江古代瓷器有哪些
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
Ⅲ 龍泉窯規模化和外銷在什麼朝代
龍泉窯規模化和外銷是在——南宋
南宋中後期,梅子青、粉青釉等龍泉窯青瓷名品的燒製成功,標志龍泉窯確立自身特點和風格,同時亦達到古代龍泉窯燒造的歷史高峰。南宋時期龍泉窯海外貿易興盛,產品在東亞、東非和阿拉伯諸國廣受歡迎,到了元代窯場和產品出口數量更是猛增,並在燒制大件器物上有了技術突破 。
Ⅳ 歷史名窯——龍泉窯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是宋代著名的瓷窯之一。創始於五代,繼承越窯傳統,燒造青瓷,至南宋而鼎盛。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元代龍泉窯大量銷往海外,瓷窯范圍擴大至麗水、永嘉等地;明代仍然繼續燒造,清代中期以後衰落。龍泉窯瓷器土細質厚,翠青色,無紋,紫骨鐵足。龍泉窯古瓷窯1960年曾加發掘,現已發現300多個窯址,依龍泉山而建,其中以大窯地區最多,大窯龍泉窯古瓷窯址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簿。廣交藏友 要積極參加收藏組織,參加收藏會所的學習,這是一條少走彎路的捷徑。藏品想送拍一線拍行(北京翰海、北京保利等),壹陸陸,,38.17..詳情(8073)
北宋
北宋時施石灰釉,釉層薄而透明,光澤較強。早期產品胎薄而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盤、碗、壺為主,罐、盆等少見。中期以後胎呈灰或淺灰色,釉色青黃;裝飾普遍使用刻花,輔以篦點或篦劃紋,此外還有團花、波浪、蕉葉紋等紋飾。盤、碗內常刻團花和波浪紋,內填篦紋,外壁常劃篦紋和直條紋。瓶、執壺腹部常見刻牡丹紋。圖案花紋一般對稱。
南宋
南宋以後施石灰鹼釉,釉層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除繼續生產北宋原有器物,出現了八卦爐、鼎式爐、奩式爐、盆、塑象、渣斗、膽式瓶、五管瓶、龍虎紋瓶等等,五管瓶腹部呈多節葫蘆狀,瓶上部的豎管, 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見。碗、盤器底較厚,挖足一般很淺,圈足寬矮,外底露胎。裝飾以刻劃花為主,線條花口五齣,花口下碗壁凸起五條直線,碗內刻雲紋的較多,也有內劃「S」形紋飾的,碗心印陰文「金玉滿堂」或「河濱遺范」四字的也較多見。北宋末期浮雕蓮瓣紋開始流行,在盤、碗的外壁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蓮瓣紋變得短而寬,互相緊靠 ,瓣中脈線突起。
南宋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
白胎青瓷胎質細膩緻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層豐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盤、碟、水盂、香爐等,還出現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紋飾以蓮瓣、弦紋為主,南宋末出現雙魚、龍紋和貼花牡丹紋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稱鐵骨。釉色青,多紋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隱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則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器形以瓶、爐、尊、洗、筆筒、燈為主,紋飾少見,與南宋郊壇下官窯瓷器有許多共同之處。
元代
造型高大,胎體厚重
胎色與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黃。仿古器物少見,新創器型 有高足杯龍泉窯 龍泉窯
、菱口盤、環耳瓶、鳳尾尊、荷葉蓋罐等等,高足杯足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元竹節裝飾,足內空心且較深。裝飾採用劃、刻、印、貼、鏤、堆等多種方法,以劃花為主,劃花紋粗略,線條奔放,並出現了褐色點彩。器物普遍飾有花紋,紋飾題材以雲龍、飛鳳、雙魚、八仙、八卦、梅、菊、馬上封侯等多見。此外,還大量出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盤、碗外壁的蓮瓣紋長而窄,排列較疏,瓣中間一般無脈線突起,不同於南宋。盤、碗底足一般挖足較深,有的深過外牆壁,外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露胎泛紅 ,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內全無釉,中心有乳丁狀凸起。
明
與元代基本相同,但趨於粗糙。
胎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光澤較強,盤、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紋碗、玉壺春瓶、執壺、蓋罐多見,高足杯的足較高,有竹節裝飾,一節或多節,挖足粗率且較淺。紋飾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字、福、壽、金玉滿堂等字。
器底特點
(1)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採用圈足內放墊餅墊燒,足端無釉.碗、盤底較厚,與此裝燒方法有關;
(2)北宋早期用托珠墊燒,器底留有托珠痕;
(3)元代中期以後採用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澀圈;
(4)南宋晚期至元中期採用墊餅托住整個器足墊燒,足端無釉,普遍為硃砂底;
(5)明代又恢復圈足內放墊餅墊燒,外底無釉。
從造型上看,要掌握不同時代的典型器物,以及同一器物在不同時代的造型特點。以鬲式爐為例,這種造型在宋代較為常見,宋代爐一般較矮,輪廓鮮明,板沿口外伸,束腰,腹部突出,三足緊收,廓線起伏明顯,整體造型優美細膩。而明代的同類爐整體造型較呆板,廓線不夠流暢。從細部看,宋代爐器足底部較圓,而明代爐器足較平呈蹄形。龍泉窯青釉執壺 龍泉窯青釉執壺
從胎體上看,宋代龍泉窯器物胎土顏色為白中泛灰,足露胎處可以看到桔紅色窯紅,胎體適中,較元、明時期的胎體要輕薄得多。明代龍泉瓷胎體厚重,胎色灰黃,底足露胎處顯現赭褐色窯紅。
從釉色上看,典型的宋代龍泉瓷釉層較厚,釉色青翠,光澤柔和,釉層中有氣泡,分布大且稀。明代龍泉瓷釉層比較薄,玻璃化程度高,透明度好,表面光澤強,釉色或綠中帶棕,接近艾綠,或黃中帶灰,二者都很不悅目。
從紋飾看,宋代龍泉窯器物純以釉色取勝,紋飾裝飾極少,即便有紋飾也多是刻花裝飾輔以篦點和劃紋,以及波浪、雲紋、蕉葉等圖案,構圖極為簡練,手法生動。而明代器物上的紋飾,裝飾較為繁復,圖案帶有了明顯的象徵意義,是明代龍泉窯器物比較常見的裝飾手法。
釉色
龍泉窯青瓷的魅力就在於它的迷人釉色上。北宋時期的龍泉窯青瓷的釉色雖然已經不同於以往青瓷深綠、暗綠的釉色,但仍然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個時期的青釉屬於石灰釉,這種釉在高溫中的粘度比較小,容易垂流,因此燒成以後器物的釉層相對較薄,釉色不夠瑩潤。到了南宋時期,窯工們發明了石灰鹼釉,這種釉在高溫中粘度比較大,不容易垂流,燒成以後釉層較厚,釉色瑩潤如玉,這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粉青釉和梅子青釉。
粉青釉是以鐵的氧化物為主要呈色劑,燒成後釉色為粉潤的青綠色,這里的「粉」並不是粉紅的「粉」色,而是指淡淡的粉白色,如半透明的青玉一般,釉面的光澤度較弱些。粉青釉要經過窯火1180℃—1230℃高溫還原焰燒成,適當的溫度和還原氣氛使釉色溫潤柔和淡雅,類冰似玉。
梅子青釉,顧名思義,釉色就如同剛剛熟透的青梅的綠色一般,濃翠瑩潤。這種釉色是在窯火1250℃—1280℃的高溫下,經過較強的還原氣氛燒成的,釉面的玻璃化程度高,光澤度較強。
粉青和梅子青釉都是在南宋時期燒造成功的龍泉窯典型釉色,色澤一淺一深,在古代青釉瓷中獨樹一幟,別具風范。
器型
南宋龍泉窯器型有碗、盤、盆、碟、盞、壺、罐、渣斗、水注、水盂、筆筒、爐、琮、投壺、瓶等應有盡有。
龍泉窯的器型多樣,以盤、碗、瓶、罐、爐等日常器物多見;但是,作為一個特色鮮明的古代名窯,除了以釉色取勝之外,獨特的器型也同樣成為它聞名天下的因素之一。上文提到的多管瓶就是龍泉窯的獨特器型之一。多管瓶,顧名思義,就是瓶的肩部各面分布著直立的多棱形管或圓形管而得名;常見的多管瓶為五管瓶,還有六管瓶、八管瓶、十管瓶,更有多至十五管的。多管瓶是龍泉窯獨有的器型之一,其他地區和窯口很少見到。
多管瓶的源頭可以上溯到唐、五代時期的多角瓶,這種多管瓶造型奇特,用途也頗讓人猜疑。多管瓶的管從上面看是中空的,但是在大多數器物上,這些管與瓶體其實是不連通的,這種器物好像不是日常用器。多管瓶的源頭多角瓶,是從三國、兩晉時期的谷倉罐演變來的,那麼多管瓶應該也與谷倉罐有關。這一點,從浙江地區出土的一件五管瓶上可以得到證實,在這件五管瓶的瓶蓋上有幾行墨書題記「張氏五娘,五穀倉櫃,上應天宮,下應地中」,這一墨書題記,明確地指出了這種多管瓶就是谷倉罐。這種五管瓶常常與盤口瓶和執壺同出於當地的墓葬中,而且成為了一種常見器物組合,應該代表了某種意義,這也是當地葬俗的一種具體體現。
龍泉窯的發展很久遠,下期說龍泉窯的鑒別年代和真偽方法。
Ⅳ 宋元明龍泉青瓷瓶怎麼鑒定足底斷代
龍泉瓷器的初步鑒定,主要是熟悉龍泉釉色的特點,和觀察器物的底足,熟悉火石紅的特點。龍泉的釉色一般比較肥厚,不管成色為哪種,釉色都較純正,層次的變化不明顯,蓮瓣和突棱的地方由於釉相對較薄,因而略發白。火石紅幾乎在每件器物底足都有,有的較多,有的少些,但都是圍繞著胎釉結合的地方形成,顏色自然較純正,火石紅的走勢自然而不規則。底足都有磨損,自然磨掉火石紅的地方可看到灰色胎。元代的盤碗底部有的有一圈支燒殘留痕跡,星星點圍成一圈,與胎骨的胎色一致;有的有較密集較細小的氣泡,大小不一;有的浮於釉面,有的位於釉下,但分布絕無規律。龍泉瓷器一般不開片,有的幾條釉面有裂紋;有的火候不高的龍泉瓷器有較多開片,開片細碎,大小不一,分布自然。龍泉瓷器的釉下刻花刀法(特別是蓮瓣紋)一般很柔弱,隱隱約現。口沿和突出的地方釉面一般有磨痕,磨痕處往往無光澤。龍泉以釉色勝,釉色不好或偏窯口的器物沒有收藏的價值。
龍泉青瓷各個年代也都有各自的特點。
北宋時施石灰釉,釉層薄而透明,光澤較強
北宋早期的產品風格受越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稍薄。北宋以前龍泉窯出產的瓷品,可以看作龍泉生產的越窯器,其燒造工藝、器型、釉色都是越窯瓷的翻版。直到北宋晚期,才開始有自身特色的創新,除了盤、碗、盒、罐、執壺、盞托等一般的日用器皿,梅瓶、多管瓶、盤口壺等開始顯現出「龍泉製造」的獨特烙印。碗、盤類刻花紋飾以蓮瓣、牡丹、菊花為主要題材,多為蓖紋、摺扇紋。紋飾之間以楞線分隔,楞線分單線、雙線。花葉一般用蓖紋作葉脈。
北宋早期產品胎薄而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盤、碗、壺為主,盆、罐等少見。這一時期的新產品有多管瓶、盤口壺、多葉瓶。其中多管瓶、盤口壺壺蓋一般飾花苞鈕、花蒂鈕為主。多葉瓶蓋頂以雞、狗等動物作鈕為主。在釉色上,早期施淡青色釉,有泛黃現象。
北宋中晚期是龍泉瓷器發展的重要時期,北宋中晚期窯址有30餘處,主要集中在大窯、金村、大白岸、慶元的上垟,麗水市的石牛等地。中期多採用含硅和含鐵量較高的瓷石作坯,胎色灰或灰白,亦有泛黃現象,釉層薄,釉面有光澤。胎體較為厚重,但造型規整,釉色由淡青轉為青黃,產品多以生活用具為主,在裝飾工藝上有刻花、劃花和篦紋,圖案有花卉、飛鳥、魚蟲和嬰戲紋等。製作工藝上,北宋晚期開始採用圈足內放墊餅墊燒。
中期以後胎呈灰或淺灰色,釉色青黃;裝飾普遍使用刻花,輔以篦點或篦劃紋,此外還有團花、波浪、蕉葉紋等紋飾。盤、碗內常刻團花和波浪紋,內填篦紋,外壁常劃篦紋和直條紋。瓶、執壺腹部常見刻牡丹紋。圖案花紋一般對稱。
南宋以後施石灰鹼釉,釉層厚,柔和淡雅
宋廷南遷,臨安成為南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浙江人口大增,外銷活躍,瓷業得到空前的發展。南宋時期龍泉窯進入鼎盛時期。這時在唐和五代盛極一時的越窯青瓷業已凋零,馳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龍泉窯中燒製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頂峰。窯工們根據南宋官窯制瓷工藝,將胎釉配方作了調整,創造性地生產了白胎厚釉青瓷,猶如翡翠碧玉,同時釉層光滑整潔不開片,深得宮廷和官僚的喜愛。這種白胎厚釉青瓷在臨安京城、皇宮遺址、南宋六陵墓地均有大量出土。
南宋龍泉窯可分為前期和中晚期兩個階段。前期,宋高宗趙構自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權,到定都臨安前後10多年時間,政局動亂期。龍泉窯主要生產日用器皿及冥器。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五管瓶、盤口壺等仍沿襲北宋末年舊制繼續生產,只從器型上稍加改進。如五管瓶,五管瓶腹部呈多節葫蘆狀,瓶上部的豎管,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見,南宋五管瓶上腹部比北宋時稍瘦,從肩部分成兩級,最後演變成一級,肩部突起,器身光素無紋,蓋鈕以各種動物如雞、犬、鳥代替花苞鈕裝飾。胎為灰色,施淡青或青灰色釉。除繼續生產北宋原有器物,出現了鼎式爐、八卦爐、奩式爐、渣斗、盆、塑像、膽式瓶,龍虎紋瓶、五管瓶,等等。碗、盤器底較厚,挖足一般很淺,圈足寬矮,外底露胎。裝飾以刻劃花為主,線條花口五齣,花口下碗壁突起五條直線,碗內刻雲紋的較多,也有內劃「S」形紋飾的,碗心印陰文「金玉滿堂」或「河濱遺范」四字的也較多見。北宋末期浮雕蓮瓣紋開始流行,在盤、碗的外壁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蓮瓣紋變得短而寬,互相緊靠,瓣中脈線突起。
南宋早期龍泉青瓷主要特徵:
1.坯料仍用含鐵量較高的瓷石作坯,胎壁普遍比北宋中晚期厚重。胎質不夠緻密,有較多的氣孔。胎色呈灰或淺灰色。
2.紋飾以刻花為主,劃花、蓖花少見。碗類出現葵口,有圖章式的文字,如「河濱遺范」、「金玉滿堂」等。
3.釉仍為石灰釉,薄而透明,有玻璃質感。
南宋中晚期,是龍泉青瓷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甌窯、越窯、婺州窯因資源枯竭等原因相繼衰落。而地處浙西南山區的龍泉有著豐富的瓷土和燃料,為發展瓷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據考古發掘證明,當時的龍泉及毗鄰地區,窯廠遍布,除龍泉大窯、金村、溪口、安福等外,慶元縣的上垟,雲和縣的梓坊、水碓坑,遂昌縣的湖山,縉雲縣的大溪灘、碗窯山,以及泰順、文成、永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瓷窯體系。南宋晚期龍泉青瓷產品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兩大類。白胎青瓷胎質細膩緻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層豐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處呈紫色,俗稱「硃砂底」。器物造型除碗、盤、碟、水盂、香爐等,還出現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紋飾以蓮瓣、弦紋為主,南宋末出現雙魚、龍紋和貼花牡丹紋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稱「鐵骨」。釉色青,多紋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隱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則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器型以瓶、爐、尊、洗、筆筒、燈為主,紋飾少見,與南宋郊壇下官窯瓷器有許多共同之處。
南宋中晚期龍泉青瓷主要特徵:
1.器型豐富多樣,除日用器皿外,有罐、盒、燈盞、渣斗、熏爐等。文具有筆筒、筆洗、水盂、筆架等,及多種仿古銅器、古玉器的瓶。這時期的新產品有堆塑龍瓶、虎瓶、琮式瓶、荷葉蓋罐、葫蘆瓶、五管瓶等。
2.龍虎瓶代替北宋的多管瓶和盤口壺。梅瓶高度減低,下腹瘦削,有的梅瓶有盅型蓋倒扣瓶上,北宋時期肩腹比較豐滿,器型較大,外壁刻纏枝花、蓮瓣。鬲式爐系仿商周銅鬲式樣,其肩與腹部的凸楞稱「出筋」,是美化瓷器的一種裝飾。
3.改進了胎土配方,在瓷石中摻入適量紫金土,提高了抗彎度,高溫下不易變形,使胎坯變薄,克服了「笨重粗厚」的缺點,使器物造型輕盈秀美。
4.器物修胎講究,圈足修得很薄,在底足颳去細細一線的釉,燒成後出現朱紅色一圈細線,俗稱「硃砂底」,別有韻味。
5.瓷器通體施釉,光色無紋,以釉色與造型取勝。改進了釉料的配方,由原來的石灰釉變成石灰鹼釉,使釉色出現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黃、蜜蠟、鵝皮黃、烏金等色,其中黑胎青瓷成色較深,墨綠色是黑胎青瓷特有的顏色。
6.一種用模子成型的水注、小罐、瓜型壺,腹部有模印的菊瓣、蓮瓣、雲紋、龍紋等紋飾的,多數為龍泉溪口窯所生產。
元代器物特點造型高大,胎體厚重。胎色與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黃
元代龍泉窯比宋時擴大了好幾倍,造型特點為粗壯高大,胎體變厚,釉色減薄,觀賞價值降低。為獲得元統治者喜愛和促進銷售,匠師們採用刻、劃、印、貼、雕和點褐彩等工藝來美化器物。蓮花瓣是宋元時期龍泉青瓷的主要裝飾之一。元代初年蓮瓣寬矮,系用刀或鉗子劃出蓮瓣邊線,製作方便,這種紋飾是元代特有的。隨後多數瓣面演變成為狹長,形似菊瓣。因為它是從南宋時瓣面豐滿、瓣脊突起的蓮瓣發展而來的,所以人們仍稱它為蓮瓣紋。元代蓮瓣紋有以下幾種形式:瓣面平,蓮瓣的邊線用刀或鉗子劃成;兩面用刀斜刻成瓣面,中間有瓣脊,多數瓣脊粗細不一,上下不直,刻工粗糙;在一部分盞、洗或盤的內壁用刀自上而下挖成,瓣面上端較寬,沒有瓣尖;龍泉溪口窯生產的用模子製成的瓶、罐的蓮瓣紋,蓮瓣的邊線是細凸線的。這是鑒定宋元龍泉青瓷的主要依據。
在元代青瓷器中,仿古器物少見,新創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盤、環耳瓶、鳳尾尊、荷葉蓋罐等等,高足杯足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足內空心且較深。裝飾採用劃、刻、印、貼、鏤、堆等多種方法,以劃花為主,劃花紋粗略,線條奔放,並出現了褐色點彩。器物普遍飾有花紋,紋飾題材以雲龍、飛鳳、雙魚、八仙、八卦、梅、菊、馬上封侯等多見。此外,還大量出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盤、碗外壁的蓮瓣紋長而窄,排列較疏,瓣中間一般無脈線突起,不同於南宋。盤、碗底足一般挖足較深,有的深過外牆壁,外底足中間颳去一圈釉,露胎泛紅,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內全無釉,中心有乳丁狀突起。
明代製作工藝與元代基本相同,但趨於粗糙
宋、元盛極一時的浙江龍泉窯至明代雖逐漸衰落,但明早、中期製品仍十分精美。明代龍泉窯系的青瓷造型,大體上和元代一致,其風格和宋代的纖巧秀麗不同,而代之以碩大厚重。產品多大型瓶、盤,日用的小件器物較少。釉色已失去南宋梅子青釉、粉青釉那種柔和、含蓄的藝術效果。這時的青瓷釉層薄而透明,光澤度較強。
從傳世產品看,明代龍泉窯的製品有精粗之分。精品胎色白中微閃灰、胎質細膩厚重,製作精湛,造型精美,施滿釉,盤、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墊燒痕的。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釉面光澤度很強,滋潤勻凈,釉色綠中微泛黃。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紋碗、玉壺春瓶、執壺、蓋罐多見,高足杯的足較高,有竹節裝飾,一節或多節,挖足粗率且較淺。紋飾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福、壽、金玉滿堂等字。器表多有刻劃花裝飾,圖案構圖疏密得體,刻花精細。粗品胎質淘洗不精,質地較粗。製作也不精細,胎體特別厚重,尤以底部為甚。所見多為碗、盤類製品,釉色多綠中閃黃。器皿仍採用滿釉刮圈墊燒,但工藝較粗,常見的有直口深腹碗等。裝飾以印花和刻劃花為主,圖案紋樣有器外壁的瘦長菊瓣紋,內里的花卉紋,以及頗有特色的印花歷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圖多印在器內壁,人像旁根據人物的具體形象分別書「孔子泣顏回」、「韓信武之才」等,由於製作較粗,印花紋樣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針對不同的釉料性能,明代龍泉青瓷還形成有別宋瓷的裝飾特色不以釉色取勝,而以印花、堆貼,刻劃花為主。明龍泉青瓷的裝飾范圍也大大增加。明龍泉青瓷正是利用釉的透明性能,採用刻、劃、堆貼裝飾,使作品另具一種工藝美。但總的來說,明代的龍泉窯系,大多產品成型草率,器型笨拙,因而到清初以後,就每況愈下。
從裝燒方法認識各時期器底特點
1.北宋早期用托珠墊燒,器底留有托珠痕。
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採用圈足內放墊餅墊燒,足端無釉,碗、盤底較厚,與此裝燒方法有關。
3.南宋晚期至元中期採用墊餅托住整個器足墊燒,足端無釉,普遍為「硃砂底」。
4.元代中期以後採用盂形墊具,器物外底中間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澀圈。
5.明代又恢復圈足內放墊餅墊燒,外底無釉。
Ⅵ 知道青銅器,瓷器的造型,紋飾,工藝等特點
在此,簡單介紹各時期的瓷器造型及紋飾。
(一)魏晉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從墓葬出土情況可以看出,自漢代出現瓷器以來,發展到六朝時期,青瓷逐漸代替了青銅器、漆器。大陸很多省份的漢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銅器、漆器佔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時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絕大部分是青瓷器。表明青瓷已經成為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這一時期的瓷器,其造型、紋飾與漢代陶瓷、青銅器有很密切的繼承關系。
西晉青釉洗,腹部有一條印紋飾,兩面帖鋪首銜環,具有明顯的漢代特徵。這類青釉洗出土數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飾有印紋飾,下為三個熊足,兩面貼奔獸紋,另兩面貼鋪首,造型、紋飾也具有漢代特徵。槅,漢墓出土有青銅槅、陶槅,器形特點為平底。西晉青釉槅胎體厚重,為拿取方便,底邊鏤空。西晉谷倉,上部中心為主罐,周圍有四個小罐,是繼承東漢五聯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變化,上面浮雕佛像、鳥雀、動物,下部為罐。谷倉是墓主生前庄園情況的真實寫照,也表示其企望死後能過如生前一樣倉滿糧食的富有生活。谷倉在江南地區稍大一點是吳、西晉墓葬中都有出土,有銘文謂之「廩」者,是裝稻穀的,北方裝谷的叫倉;虎子,漢代多有提梁,西晉保留了這一傳統,採用立燒,口向上,臂部觸地。東晉虎子也採用這種立燒法。圓虎子多為正燒。虎身一般刻劃飛翅紋。西晉牛頭罐,肩上有兩個鼠形系,是這一時期比較少見的。從以上器物可以看出西晉瓷器的器形種類及裝飾特徵。造型上多取自漢代銅器、陶器,壺、罐一類器物造型比較矮胖。裝飾上也借鑒銅器,多於壺、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飾一條帶狀印紋裝飾,間飾鋪首銜環、獸紋等。
東晉瓷器種類與西晉相近,造型上的顯著變化是器形向瘦高發展,肩部的系多為橋形,故稱橋形系。裝飾上以光素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動物眼睛等部位點以褐色斑點,形成了這一時期器物的裝飾特點。從最具有代表性的雞頭壺(罐)的演變,可以看出各時期瓷器造型與紋飾的特徵。西晉雞頭罐,肩有雙系,雙系間飾雞頭、雞尾。西晉早期罐的最大腹徑在中間,以後重心上移,最大徑在肩部,腹徑與罐的高度大體相近,所以給人以矮胖的感覺,肩部有印紋飾,東晉雞頭壺盤口,壺頸較長,橋形系,有的壺口沿飾褐斑,雞頭有頸約一寸左右,雞尾則演變為壺柄,壺的高度明顯大於腹徑,故給人以瘦長感覺。除青釉以外,還有黑釉雞頭壺。黑釉在漢代已經出現,東晉繼續燒造,目前發現燒黑釉的僅有浙江的餘杭、德清兩窯,兩窯同時也燒青釉。到南朝時期,雞頭壺壺身更長,柄向上發展,裝飾上出現復線蓮瓣紋。蓮瓣紋的出現與東漢佛教傳入有關。這一時期其它器物如盤、碗、罐等也有飾有蓮瓣紋,形成了這一時期的裝飾特點。東晉除雞頭壺以外,還有羊頭壺,其數量少於雞頭壺,但目前出土數量逐漸增多。香薰,兩晉墓出土不少,西晉造型繼承漢代特徵,球體上鏤孔,球體與承盤之間有三足。東晉改為以支柱連接球體與承盤。
南朝仰覆蓮雙系壺,短流、柄上翹,出土數量不多。北方青瓷以河北景縣封氏墓出土的蓮花尊為代表。蓮花尊北魏墓出土兩件,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各收藏一件。通體飾上覆下仰的蓮花,洞窟藝術中的飛天也出現在蓮花尊上,還有團花、獸面紋、葉紋等,裝飾極為豐富。蓮花尊南方亦有出土,卻沒有北方的氣魄雄偉。北方蓮花尊胎體厚重,釉厚的地方近於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時期,南北方都燒造這種器物,但窯址在南北方都未發現。河北只發現有類似蓮花尊特徵的標本,在山東淄博窯發現了浮雕蓮花瓣,這只是一點線索,還有待進一步調查。北朝青釉蓮花罐,上有浮雕蓮瓣,蓮花瓣是印好後貼上去的,肩部有六個橋形系,是沿用東晉時的樣式,但較東晉時的粗壯。這類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鐵量較低,故釉色為淺青色,與隋代的較為接近。北朝貼花罐,含鐵量高,釉為黑褐色並有窯變。河南北朝北齊墓出土的黃釉綠彩罐,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彩一般為黃、綠、白(藍)。其發展過程是:從漢代單色釉到北朝的黃釉綠色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7厘米,兩面印舞蹈人物紋,其人物形態、串珠紋具有西亞地區風格。此種扁瓶北朝晚期出現,隋唐都有燒造。
南北朝時期瓷器繼兩晉繼續發展,可喜的是北方瓷發展起來,而且有一些質量很好的器物。它改變了以往僅靠南方燒造瓷器的局面,同時為北方瓷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隋、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隋青釉印花四系壺,高35厘米,盤口、長頸、長圓腹、平底。肩部四個雙條形系,頸、肩、系、腹部作四層印花裝飾,印花為扇形花瓣組成的團花和葉紋。這是隋代瓷器的裝飾特點。釉施至腹部,下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一般規律。湘陰窯、淮南窯、安陽窯產品多採用印花裝飾。常見的有朵花、草葉、蓮瓣、幾何紋等,多為獨立的花、葉,連續的花紋不多見。
隋青釉高足盤,南北方瓷窯皆大量燒造,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形。隋青釉四系罐,施半釉,肩有四個雙條形系,系高於罐口,是隋代器物的造型特點。
隋白釉龍柄雙聯瓶,可謂北方白瓷的代表。雙瓶相聯,以龍為柄,龍張口,雙雙銜住瓶口,造型生動。此瓶胎色較白,質地堅硬,施釉不到底,釉層薄而微微泛黃。自北朝北齊出現長頸瓶以來,至隋代瓶式更為豐富,以後歷代均有燒造,造型各不相同。
唐代青釉黑斑壺,壺身畫圓圈紋,系唐代特徵。黑褐斑裝飾西晉晚期出現,東晉盛行,唐代沿用,但數量不多。吳越王錢氏墓出土薰爐等兩件大器,頂、蓋鏤空,周身用褐彩繪雲頭紋,是晚唐時出現的。浙江青釉壺,短流,平底,雙帶形柄。青釉玉璧底碗,碗壁45度斜出,點褐斑。窯址未發現,只能定為浙江產品,日本出光美術館有收藏。
唐代北方盛行白瓷,白瓷器物腹部豐滿,平底。平底無釉是唐代瓷器的特徵,青、白、黑釉都如此。到唐代晚期,出現少量圈足器物。定窯壺,短流,雙條形柄,腹部豐滿,平底,河南、西安的大型墓葬出土較多,河北唐墓亦有出土。唐代定窯白釉碗,玉璧形底,有的為唇口,這種碗出土於公元763~840年間的墓葬,說明盛行於這80年間。除白釉外,還有青釉玉璧底碗。邢窯白釉盞托,五齣口,卷荷葉邊。五齣口器物還有盤、碗等,是唐後期開始出現的,直至五代。唐中期以前碗為四齣口,器里凸起四條線。北宋器物為六齣口。因此,從器物口部花口四齣、五齣、六齣就可以判斷出它們是唐中期以前、晚唐、五代或宋代的器物。花口碗是在胎半干時用工具按出幾條線,外為陰線,里為陽線。邢窯五齣口碗是晚唐、五代之間的產品。
唐青釉鳳頭壺,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造型、紋飾受波斯文化影響,又有所區別。柄、流用中國傳統的龍、鳳裝飾;紋飾中人物形像為西亞人,花葉與南北方青瓷亦不相同。北方青瓷中有40年代出土的鳳頭壺。除青釉以外,三彩鳳頭壺比較多,以洛陽、西安兩地出土得為大宗,很多已流傳到日本等國家。宋代仍有鳳頭壺,福州宋墓出土的白釉鳳頭壺,沒有貼花裝飾,亦無柄,只保留唐代鳳頭壺造型的遺風。
青釉魚形瓶,唐代後期開始出現,越窯、廣東梅縣窯、湖南、長沙窯都有這種器形,三彩亦有這種器形。瓶以雙魚為身,背部有脊,並刻劃魚眼、魚鱗,有的脊呈水槽形,可以穿帶提起。到五代,定窯還燒制白釉雙魚瓶。
海棠式杯,是唐代常見的器形,口部為四瓣花口,杯外刻線,里有凸線。越窯、長沙窯、邛窯都燒制這類杯。上海博物館收藏一件越窯青釉海棠式杯,口徑30厘米,是國內最大的一件。傳世品中小海棠式杯較多。
長沙窯貼花壺,貼棕櫚樹及兩只飛鳥,貼花裝飾最早見於唐三彩,在瓶、罐等器物上先貼花,後上釉。貼花一般採用局部帖花,內容有奔獸、獅子、團花、寶相花等,與絲綢印染有關。唐乾封三年(668年)白釉帖花缽,比長沙窯早,紋飾風格亦有西亞遺風。長沙窯的貼花有棕櫚樹、欄干、舞蹈俑和葡萄等紋,並有貼花的陶范出土。長沙窯白釉綠彩器產量多,用綠彩繪花草、菱形、幾何、山形紋。白釉綠彩是北方河南、河北地區經常採用的裝飾,但多點彩或條彩,以綠彩畫紋飾的還沒發現。長沙窯釉下彩繪裝飾是其首創,它的出現對以後的磁州窯、吉州窯有很大影響。長沙窯釉下彩繪以氧化銅、氧化鐵做呈色劑,綠色是氧化銅,紅色、褐色是氧化鐵。氧化鐵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紅色。呈紅色的器物長沙窯出土有十幾件,紋飾有花奔、禽鳥、動物、龍紋。長沙窯以詩詞作裝飾的也很多。嬰戲紋注壺,繪一孩童持荷奔跑。僅發現一件,嬰戲紋在唐代尚屬少見。長沙窯壺,短流,流一般呈八方形。北方邢窯、定窯的壺,流為圓形。越窯壺,流有八角、圓形。長沙窯壺,壺身為六瓣瓜棱形,雙帶形柄,流比唐代其它瓷窯產品略長,造型上仍具唐代遺風,實際上是北宋早期的產品。
花瓷拍鼓,在河南魯山窯發現大量腰鼓殘片。除魯山窯外,河南禹縣唐代也燒拍鼓,與魯山窯產品有共同特徵,都是黑地月白色斑紋,鼓身飾有七條弦紋。此外,陝西耀州、山西交城也燒拍鼓。除以上四個窯以外,估計還有窯燒這種拍鼓。傳世的陶俑中,有作拍鼓動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音樂發達,宮廷樂隊多,樂器需用量大,拍鼓正是應這種需求而生產的。花瓷除拍鼓以外,還有黑地白斑罐,月白地黑斑罐,茶葉末釉地月白斑壺、罐,是利用釉中含鐵量的不同,而產生出的不同的色調效果。禹縣、內鄉(鄧窯)、魯山都燒花瓷器物,但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的還是魯山窯。
唐代絞胎枕,是利用二三種不同顏色的泥組成花紋裝飾。這類枕底部有銘文「杜家花枕」或「裴家花枕」。由此得知,這種枕唐代稱之為「花枕」,杜、裴為作坊姓氏。上面的小圓圈圖案是模仿金銀器、漆器的。在陶瓷發展史上,瓷器受其他工藝品影響的例子是比較常見的。
(三)宋、遼、金、元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越窯六瓣棱形壺,周身分六等分,通體刻劃雙復線蓮花瓣,與其它窯不一樣,是越窯宋代早期常見的形制。五管瓶,最早見於越窯,以後龍泉窯、景德鎮窯,河北、河南的磁州窯系諸窯都燒制五管瓶。最早的五管瓶五管較短,以後逐漸向長演變。北宋早期越窯盛行刻劃蓮瓣紋,此裝飾在浙江其他瓷窯如寧波、鄞縣窯亦採用。有些器物上有北宋紀年銘文,證明它是北宋比較流行的紋飾。越窯青釉執壺,上刻有蓮瓣紋,過去定為五代,從近十年墓葬出土情況看,五代墓沒有出土過這類器物,卻出在北宋早期墓中,由此證明是北宋早期的,過去一些圖錄中把細線劃花的器物定為五代,從墓葬出土情況看,也屬北宋早期的產品。
注子、注碗,原來是金屬器,用於溫酒。北宋時期,青白瓷注子、注碗出現。據出土資料統計,國內南北各地出土了幾十套,出土范圍北至遼寧,南到浙江、江西,浙江海寧縣就出土了幾十套,都是景德鎮的產品。注子多配以坐獅形蓋,壺身有圓形、瓜棱形,多花口,碗里心一般刮釉,使注子放上不致於滑動,穩定性好。除青白瓷以外,陝西耀州窯亦發現青釉圓形注碗。南宋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白瓷,釉中含鐵量高一些,故大多數青白瓷釉發青。日本、韓國出土的這類青白瓷數量很多。青白瓷梅瓶,口向外折,短頸。與北方河南、河北、山西的梅瓶相比,景德鎮瓶口部外折部分較薄,而北方瓶口外折部分較厚,形成了南北方梅瓶不同的造型風格,青白瓷經常採用的裝飾是刻花篦劃或篦點紋。湖田窯青白瓷釉色好,底足露胎中心呈黑、褐色,具有湖田窯的特色。
北方磁州窯系的剔花,是在剔花之前先上白色陶衣,然後剔掉花紋以外的地子,露出胎色,有的為深灰色,有的是土黃色或褐色。剔花執壺,河南登封窯出土過局部標本,可能是登封窯的產品。這類剔花壺、瓶北方河南、河北出土很多,完整器物大多流落到日本,國內反而少見。磁州窯系剔花枕,為不規則的八方形,中間菱形開光,兩邊花葉紋,通氣孔在右側。傳世這類風格的器物見到有30多件,是一個窯的產品,窯址還未發現,估計是山西燒造的。30多件枕,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幾件。
黑釉剔花罐,過去定為磁州窯,現在證實是山西窯燒造的。山西雁北的大同、懷仁、渾源等窯都有這類標本。
白釉剔花再罩綠釉,是磁州窯的特殊裝飾。其他窯未見,磁州窯窯址出土過這類標本。到元代,綠釉下改為畫花,菲律賓出土了很多元代磁州窯的綠釉畫花器物。
磁州窯白釉劃花,花紋以外的地子為篦劃紋。篦劃紋是用六或七齒工具劃出的復線。此紋飾北方使用比較普遍,磁州的觀台、彭城,河南禹縣扒村,山東淄博等窯都採用這種紋飾,紋樣內容豐富。
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為此窯的中檔商品,黑花上再劃花紋,屬高檔商品。由於磁州窯屬民間瓷窯,所以紋飾往往一揮而就,線條自由奔放。龍紋瓶,龍體削瘦,龍首像獅子,嘴、眼傳神,三爪有力,藝術水平很高。白地黑花枕,畫冬景寒鴉,有宋人畫意。梅瓶,造型美,紋飾很精。
珍珠地六管瓶,珍珠地是仿金銀器紋飾,上面還有綠彩,是磁州窯系產品,估計河南燒造的可能性大。
定窯印花龍紋盤,這類標本遺址出土很多,是北宋後期哲宗、徽宗使用的宮廷用瓷。有的底部刻「尚食局」三字,是宋代御膳房使用的。定窯為民間燒制的瓷器數量很大,印花紋飾亦很精美,從紋飾上看不出從草創到發展成熟的過程。就一般瓷窯而言,其產品都有一個從初期簡單草率,到以後逐漸復雜、精美的發展過程。而定窯印花水平一開始就很高,定州不僅出瓷,也出緙絲。緙絲在宋代也很有名,有可能定窯印花是借鑒緙絲完整的圖案紋飾,刻成陶范再印到瓷坯上。唐宋瓷器向同期工藝品種借鑒的例子有很多,如青白瓷。景德鎮五代時期的窯有五處,同時燒青瓷、白瓷,到北宋,青瓷、白瓷突然不見了,出現青白瓷,這也違背一般瓷窯的發展規律。一個窯的瓷器品種有一個繼續發展,逐步衰落的過程。景德鎮宋代一改前朝的青瓷、白瓷品種,而燒青白瓷,究其原因,是借鑒了同期的玉器工藝。宋代流行青白玉,那是上層社會宮廷、達官使用的,平民絕無條件問津。為適應民間需要,景德鎮仿青白玉效果,大量燒制青白瓷。宋代李清照《醉花陰》中記載的「玉枕紗櫥」中的「玉枕」實指青白瓷枕。
金代花口瓶,五瓣口向下翻,絕大多數出於瓷窯遺址金代地層和金墓之中。曲陽出土了白釉花口瓶。鈞窯燒月白釉花口瓶,磁州窯燒三彩花口瓶,頸、腹、足各佔三分之一,造型獨特。
金代南北方都出現一種黑釉起白或褐色線紋裝飾的器物。線的排列方法有滿線、三線一組,一、二、一間隔排列等形式。河北磁州,河南禹縣、鶴壁,山東淄博,四川廣元等窯都有燒造。目前可以判斷傳世品窯口的只有淄博窯,其特點是黑釉罐上滿線紋,但在雙系下,有交叉的兩條線紋,可以斷定是該窯產品,日本、英國分別收藏一件淄博窯的完整器物。四川廣元窯的黑釉起線紋罐與其它窯的同類器物又有所不同。它是經過兩次燒成的,先素燒坯,再上釉二次燒成,在窯址中採集的標本有素燒坯及二次燒成的器物標本。
(四)明清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明清兩代瓷器的造型更加符合實際生活的需要。瓶、罐、壺、盤、碗等器物都有多種形式。青花瓷器為明、清兩代瓷器生產的主流,歷經四百年盛燒不衰。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青料並由此產生不同的色調效果與風格,這已成為判斷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據。
永樂、宣德青花瓷器在造型、紋飾上受到了西亞銀器、銅器的影響,執壺、花澆、折沿盆、燭台、缽等都具有西亞作風。梅瓶、扁瓶、天球瓶以及各式罐、盤、碗、洗等是這一時期常見的器形。紋飾中以龍鳳紋佔主要比重,並貫穿於整個明、清時代。
正德瓷器因明武宗的妃子信奉回教,故瓷器裝飾上的顯著特點是阿拉伯文較多。
嘉靖瓷器造型的特點是葫蘆瓶較多,方的、圓的、上圓下方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應有盡有。此外,方形器物較多。由於世宗信奉道教,故紋飾上道教色彩濃厚,典型的紋飾有八仙人、雲鶴八卦。纓絡紋也是這時期長見的紋飾。
康熙時期民窯瓷器有很大的發展,外銷數量很大,歐洲收藏有大量康熙民窯的瓷器。雙耳蓋瓶等具有歐洲瓷的造型特點。人物紋、山水紋鳳尾尊、棒棰瓶比較多見。康熙青花由於使用雲南珠明料,藍色明亮,層次較多,具有水墨畫的效果。
五彩瓷器始於明代宣德年間,嘉靖、萬曆時期得到了很大發展。而到康熙時期,釉上藍彩取代了釉下青花、黑彩、紫彩、金彩大量使用,另外紅、綠、紫彩還可分化出深淺不同的色調。紋飾題材幾乎無所不包,人物、鳥獸、花草、蟲蝶生動而艷麗,達到了歷史上五彩瓷器的發展高峰。
商代人們對自然界現象不認識,不理解,而產生祭祀天地山川,崇拜鬼神。反映在青銅器紋飾上,多屬抽象、幻想的動物,給人以神秘、庄嚴、肅穆之氣氛。在商代前期青銅器紋飾較簡單,大都飾以單線條的饕餮紋,夾以圈帶紋、乳丁紋和渦紋等。商代後期,流行繁縟花紋,主要表現以雲雷紋為地紋,主題紋飾除饕餮紋外,還有蟬紋、鳥紋、龜紋、蛇紋等動物紋和各種幾何形紋飾。花紋往往遍布器物全身。商末周初,社會動亂,天命觀動搖,是西周青銅器紋飾變化的重要因素。此時已不是狂熱的崇拜鬼神,而是較多地注意對祖先的祭祀,作器鑄銘文,以頌揚先人的功德,宣揚奪取政權符合天命,以鞏固政權。
1.獸面紋古稱饕餮紋,(饕餮為傳說中貪食猛獸之名),古人認為此獸有首無身極為恐怖,實際上這類紋飾是各種各樣動物或幻想中神獸的頭部正視圖案。後另名為獸面紋,比之饕餮紋更確切、明了。 獸面紋主要的裝飾對象是鼎,青銅鼎除了作為實用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用途,就是作禮器使用。獸面紋大都以誇張的獸面、簡潔的線條來修飾器物,相信這同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和社會宗法制度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是研究古中國的社會、經濟與宗教的主要依據。 獸面紋的特點是以鼻樑為中線,突出正面造型,兩側作對稱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較具體的獸面紋在目上還有眉,目側有有耳,多數有爪,兩側有左右展開的體軀或獸尾,少數簡略形式的則沒有獸體和尾部。可以說所有的獸面紋基本上是按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現方法和技巧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同。
亦稱「獸面紋」。青銅器上常見的裝飾紋樣之一。紋樣象徵古代傳說中一種貪食的凶獸饕餮的面形,圖案多有變化。
饕餮一詞見於《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商代至西周時常作為器物上的主題紋飾,多襯以雲雷紋。西周後期以後逐漸推動主題紋飾的突出地位,常用仿器耳或器足上的裝飾。
自宋代宣和時的《博古圖錄》稱此類紋飾為饕餮紋後,歷代沿用這一名稱。
2.3.龍紋包括夔紋和夔龍紋。這里的"夔"古稱是一角一足的動物,實際上則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像。龍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紋飾也各有不同,按圖案結構分,有爬行龍紋、卷體龍紋、交體龍紋、雙體龍紋、兩頭龍紋等。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龍是古代神州傳說中的動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圖象,都是以鼻為中線,兩旁置目,體軀向兩側延伸。若以其側面作圖象,則成一長體軀與一爪。
龍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為青銅器紋飾,最早見於商代二里岡期,以後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戰國,都有不同形式的龍紋出現。
商代多表現為屈曲的形態;西周多表現為幾條龍相互盤繞,或頭在中間,分出兩尾。
傳說龍的出現與水有關,《考工記·畫繢之事》謂:「水以龍,火以圜。」是用龍的形象來象徵水神,因此在青銅水器中,龍的圖卷或立體形象有更多出現。
根據龍紋的結體大致可分為爬行龍紋、卷龍紋、交龍紋、兩頭龍紋和雙體龍紋幾種。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表現為一爪的這樣紋飾,又稱為「夔紋」或「夔龍紋」。
夔紋 圖案表現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夔,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像,都稱之為夔或夔龍,這與古籍「夔一足」的記載有關。《說文·攵部》:「夔,神也,如龍一足。」有的夔紋已發展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變化很大。常見的有身作兩岐,或身作對角線,兩端各有一夔首。盛行於商和西周前期。
4.鳳鳥紋
鳳凰始見於《詩經》,原為「鳳皇」,漢代毛亨解釋為「雄為鳳,雌為皇」。鳳和龍同為古代的祥瑞動物。「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說明玄鳥就是商的圖騰,在古代,鳳鳥就是鳥圖騰的代表。
鳳鳥紋按照構圖形象分為長喙鳥紋,體軀是鳥,頭部有一較長的喙;鴟梟紋,正面,大圓眼,毛角大翅,盛行於商代中晚期;雁紋,是鳥紋中寫實的形象,屬春秋晚期北方的風格。鳳鳥紋多飾於鼎、簋、尊、卣、爵、觶、觥、彝、壺等器物的頸、口、腹、足等部位。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確的鳥紋。青銅器上最早出現的是二里岡期的變形鳥紋。殷墟時期已有鳥紋作為主要紋飾。西周早期起鳥紋大量出現,一直到春秋時期。
商代鳥紋多短尾,西周鳥紋多長尾高冠。鳥紋包括鳳紋、鴟梟紋、鸞紋及成群排列的雁紋等。
5. 蟠螭紋 民間有龍生九子,蛟和螭都是龍子的說法,而蟠則指「盤曲而伏」。古代表銅器上的蟠螭紋,其身體和腿似龍,而面部似獸。此紋於商、明、周,是春秋戰國和漢代玉器上的主要紋飾。戰國的蟠螭紋,圓眼大鼻,雙線細眉,貓耳,頸粗大且彎曲,腿部的線條變彎曲,腳爪常上翹。身上多為陰線勾勒,尾部呈膠絲狀陰刻線。漢代,眉上豎且內色,眼眶略有下墜,鼻樑出現了細線劃紋,身體與戰國時沒有差別,只是尾部出現由兩個卷紋只有三條腿。南北朝時期,眼睛稍長且有彎度,嘴邊兩腮多有凹槽,頭上有的長角,有的無角,腿短,一般前腿只有一個,所以也是三條腿,有時,前腿伸出一點作為第四條腿,尾部的卷雲紋較以前寬了一些。宋代,最大的特徵是在鼻子下有一條很寬的陰線,極富立體感。元代,頭額寬而高,其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個面部的下方,僅占面部的三分之一,頸項低下,許多地方已被發毛掩住、上升、伏地、盤旋等形象,其氣勢磅礴,形態美觀。直至清代,則出現了以前各個時代均未有的獨特紋飾。
6.蟠虺紋
蛇紋 青銅器上的一種紋飾。有三角形或圓三角形的頭部,一對突出的大圓眼,體有鱗節,呈捲曲長條形,蛇的特徵很明顯,往往作為附飾縮得很小,有人認為是蠶紋。個別有作為主紋的,見於商代青銅器上。
商末周初的蛇紋,大多是單個排列;春秋戰國時代的蛇紋大多很細小,作蟠旋交連狀,舊稱「蟠虺紋」。
蟠虺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構成幾何圖形。盛行於春秋戰國。
7.雲雷紋是變形線條紋的一種,大都用作地紋,起陪襯主紋的作用。用柔和迴旋線條組成的是雲紋,有方折角的迴旋線條是雷紋,盛行於商中晚期。
8.渦紋 又稱火紋。顧名思義,近似水渦,故為渦紋。其特徵是圓形,內圈沿邊飾有旋轉狀弧線,中間為一小圓圈,似代表水隆起狀,圓形旁邊有五條半圓形的曲線,似水渦激起狀。有人認為,渦紋的形狀似太陽之像,是天火,又故稱火紋,商代早期的渦紋是單個連續排列的,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一般與龍紋、目紋、鳥紋、虎紋、蟬紋等相間排列。渦紋多用於罍、鼎、斝、瓿的肩、腹部,它盛行於商周時代。
9.重環紋 由略呈橢圓的環組成紋帶,環有一重、二重、三重,環的一側形成兩直角或銳角。有時也與其他紋飾相配出現。盛行於西周中、後期。
10.竊曲紋 是由兩端回鉤的或「S」形的線條構成扁長圖案,中間常填目紋,盛行於春秋戰國。
夔紋:表現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圖案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有的夔紋已成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多作為器物上的主紋。
龍紋:圖案取傳說中龍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種形式:屈曲形態,幾條龍相互盤繞,頭在中間分出雙身。
蟠螭紋:形狀象夔,張口,卷尾,圖案以蟠屈的小蛇(虯)構成圖形。
鳥紋:圖案有的長翎垂尾,有的長尾上卷,頭前視或作回首狀。也有的鳥頭上作仰起或下垂的高冠,這種形狀的鳥紋,也通稱為鳳鳥紋。鳥紋多作為器物上的主題紋飾。
蟬紋:圖案大多數在三角形中作蟬體,無前後足,四周填以雲雷紋。也有作長形,並有前後足的,中間再填以雲雷紋。
蠶紋:頭圓,兩眼突出,體屈曲狀。多飾於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紋:圖案表現象的形態,有長鼻構成明顯的特徵,也有單以象頭、象鼻為圖案的。
魚紋:圖案表現為魚的形態,有的魚形象較為呆板,有的形象生動。脊鰭與腹鰭各一個或兩個。魚紋常飾於盤內,反映器物裝飾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結合的。魚紋也常施於銅洗和銅鏡上。
龜紋:其狀一般是刻畫出龜的全形,在銅器中見到的不多,多施於盤內。
貝紋:形狀作貝殼狀,將單獨的貝殼連接起來組成圖案。
雲雷紋:青銅器上的一種典型紋飾圖案。它的基本特徵是以連續的迴旋形線條構成的幾何圖形。有的圖案作圓形的連續構圖,稱為雲紋;有的圖案作方形的連續構圖,稱為雷紋。雲雷紋常作青銅器的地紋,用以烘托主題紋飾。也有單獨出現在器物頸部或足部的。
勾連雷紋:由近似T形互相勾連的線條組成。
乳釘紋:青銅器上最簡單的紋飾之一。紋形為凸起的乳突排成單行或方陣。另有一種圖案,乳釘各置於斜方格中,稱為斜方格乳釘紋
Ⅶ 龍泉窯的各時期特徵是什麼
龍泉窯自五代、宋初興起以來,即以其卓越的成就漸漸取代了越窯的地位。它的整個發展歷史過程,約可概括為三個階段:即五代、北宋為初創階段;南宋為成熟階段;元、明以後則漸趨衰落。
初創階段的藝術特點:製作技術還不夠成熟,瓷胎比較厚重,淘練不純,釉層很薄,釉色多青中泛黃,不如秘色越瓷之精美。
成熟階段的藝術特點:不僅在原料、成型、上釉等燒制工藝上須加以改革;而且對於造型、紋飾的藝術手法,也非得改用新的設計不可。
衰落時期的藝術特點:器形和品種雖然也有所增加,但製作不夠細致,多粗糙馬虎。由於器胎過厚,造型顯得呆滯鈍重。器底多厚達1厘米以上,底足修飾極不規整,使用圈狀墊餅托燒,足內均一圈無釉。
(7)五管瓶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龍泉窯的歷史傳承
龍泉窯因在今浙江龍泉縣,故名,屬我國南方青瓷系統。創造於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至明代中葉以後漸趨衰落,傳世的龍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間,燒造歷史達七、八百年之久。
北宋時期的龍泉青瓷,胎骨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處見赭褐色窯紅,胎微出燒,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層透明,釉表光澤很強。裝飾花紋較簡練,常見紋樣有魚紋、蕉葉、金枝、荷花等。裝飾風格趨於奔放。處於南宋鼎盛時期的龍泉青瓷,形成了自已獨有的藝術風格,顯示了獨特的魅力。
南宋龍泉青瓷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風格,穩重大方,渾厚淳樸而又不失秀媚,器型豐富多樣,裝飾普遍採用刻花和堆塑法,頗具藝術匠心。
元代龍泉青瓷燒造量大,風格與南宋迥異:器型高大、胎體厚重;胎色為白中帶灰或淡黃;釉色為粉青帶黃綠,光澤較強,釉層半透明。
裝飾手法多種多樣,有刻、劃、印、貼、塑等,以劃花為主,花紋粗略,線條奔放,紋飾以雲龍、飛凰、雙魚、八仙、八卦、牡丹、荷葉等為多見。此外,還大量出現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
明代龍泉青瓷走向衰弱,器物胎體厚重,製作粗糙,胎色為灰黃,釉層厚,透明度高,釉表光澤強,釉色有青灰、茶葉末、灰黃等幾種,裝飾以釉下刻花為主,亦有模印人物故事的裝飾方法。
宋代龍泉青瓷是青瓷工藝的歷史高峰。其青瓷的釉色與質地之美,亦如巧奪天工的人造美玉,全世人為之傾倒。
那麼,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龍泉窯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軌跡呢?朱伯謙先生在《龍泉窯青瓷》一書中曾將龍泉窯的發展歸納為開創、發展、鼎盛和衰落四個階段:魏晉和五代十國是開創時期,瓷窯少,生產時斷時續,處於就地銷售斷斷續續的生產階段。
北宋至南宋前期是發展期,瓷窯發展快,逐漸形成一個較大的瓷窯體系;南宋後期至元代是鼎盛期,瓷窯迅速發展,青瓷質量大大提高,產品暢銷國內外廣大市場;明清是衰落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後龍泉窯處境艱難,瓷窯不斷地倒閉減少,至清代晚期結束。
如果說這四個階段勾勒出了龍泉窯發展歷史的整個脈絡,那麼,龍泉窯發展史上的三次輝煌期則是連貫發展脈絡的重點和要點。
Ⅷ 宋代陶瓷藝術的成就
中國瓷器起於夏、商,成於戰、漢。作為產量巨大的手工業生產系統,它因胎土、釉色、造型、工藝、裝飾等差異而形成地方特色,古人遂以「窯口」命名這種特色。事實上,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就形成了瓷業「窯口」的格局,但是從唐代開始,在文獻中才出現「越窯」、「邢窯」等窯口名稱,它們各以青、白二種釉色顯示特徵,遂有「南青北白」之說。轉型於五代、成於兩宋的中國瓷業之「窯口」達到昌盛階段。中國近代第一部陶瓷通史《中國陶瓷史》(吳仁敬、辛安湘著,1934年)記載:「宋代瓷器,真能集前代之大成……至大觀、政和等時作品,則釉薄如紙,胎薄如漆殼,聲如磬,具有胎和釉溶成難分之瓷。瓷器至此,可謂登峰造極矣。」此書統計,唐五代時,全國窯口不過十數,而兩宋則達到20多個,而降至元代,又數不過十。
一、窯口眾多 空前絕後
陶瓷學術界將宋瓷分為八大窯系,分別為北方地區的定窯系、耀窯系、鈞窯系、磁窯系;南方地區的越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青白瓷窯系(饒州窯系)、建窯系。其實還應該有個「官窯系」,可合稱「宋瓷九大窯系」。遼國的「缸瓦窯系」也應該列入宋瓷窯系。還有的學者列出「吉州窯系」等等。在九大窯系中,相關窯口至少有百個以上。
眾所周知,九大窯系中,「越窯系」止於南宋之初,其他窯系在元代初年大體還在延燒,但質量明顯下降。到元代中後期,建窯、定窯兩系退出歷史舞台,其他窯系也基本衰微,僅「景德鎮窯系」尤其是繼承唐宋青花工藝的「青花瓷」一支獨魁天下,自此,宋代中國南北各地百千瓷器窯口「各美其美、美美共美」的時代便成為歷史的定格。
其實,還有大量的「窯口」無法進入現有的「窯系」之中,如邢窯、婺窯、甌窯、宜興窯等等;況且即使被列入某個「窯系」的「窯口」,它自身同樣存在特色性甚至內涵的復雜性,為此,近年來有學者對「窯系」之說提出了不同意見。
北宋 白地黑花童子垂釣圖橢圓形枕 河北省博物館藏
我認為,以窯口而論,「百花齊放」才是大美,「一枝獨秀」乃文化衰弱之表現。故以中華瓷史而論,兩宋瓷業窯口「空前絕後」非為虛言。
二、名窯輩出 登峰造極
兩宋時代,不僅窯口眾多,而且名窯輩出,各擅其能。
給宋代名窯定位,起於明代《宣德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這一記載成為「宋代五大名窯」(柴窯被列為五代時期名窯)之說的來源。可見,明人評價兩宋名窯,以窯器是否進入宮廷為標准。
目前考古界已確認明代學者認為的宋代「五大名窯」中的汝窯、南宋官窯、鈞窯、定窯各窯窯址所在,唯北宋「官窯」尚未發現,「哥窯」身份未獲定論。
近日,陝西富平銀溝窯址群的發現,為「鼎州窯」及「柴窯」的發現提供了重要資料。該窯址群發現窯爐318座,出土標本包含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等品類;從瓷器成分分析看,窯工已掌握胎、釉的二元及二元以上配方技術,比景德鎮同類技術早近300年,其中又以白瓷及青白瓷技術占據最高水平。
事實上,1949年以來經考古發掘的宋代耀州窯、越窯、龍泉窯、湖田窯、建窯、吉州窯、內蒙古赤峰市的缸瓦窯、寧夏靈武窯等,從出土的精美瓷器與文化影響力而言,哪個又不可以位居瓷器「名窯」之列呢?!
兩宋「名窯」之所以稱為「名窯」,主要是看幾個方面:一是明代人的評價標准,即其器物能否入貢宮廷;二是它是否在工藝上具有開創地位及先進性,從而成為「窯系」的領頭者和命名者;三是看其在生產和市場上的影響力與輻射力。以北宋「九大窯系」為例:
1、官窯系:北宋官窯、汝(官)窯、南宋修內司官窯和郊壇下官窯、哥窯等。
2、定窯系:河北曲陽定窯;陝西平定窯;山西盂縣窯、陽城窯、介休窯;四川彭縣窯等。
3、鈞窯系:河南禹縣鈞窯、河南臨汝東溝窯等以及此後的宜鈞、廣鈞、爐鈞等。
4、耀州窯系:陝西銅川耀州窯;河南臨汝窯、宜陽窯、寶豐窯、新安城關窯、內鄉大窯店窯;廣州西州窯;廣西永福窯等。
5、磁州窯系:河北磁縣觀台磁州窯、修武當陽峪窯;河南鶴壁集窯、寶豐青龍寺窯、禹縣扒村窯、安陽天僖鎮窯、密縣窯、登封曲河窯;山西平定窯、榆林窯、介休窯;江西吉安吉州窯;山東德州窯;安徽白土鎮窯等。
6、景德鎮窯系:江西景德鎮湖田窯、南豐白舍窯;安徽繁昌柯家沖窯;湖北武昌金口窯;江西吉安吉州窯;廣東潮安窯;福建德化窯、泉州碗窯鄉窯、安溪窯、同安窯、南安窯等。
7、龍泉窯系:浙江龍泉窯以及慶元、遂昌、雲和等縣龍泉窯場;江西吉安永和窯(吉州窯)、泉州碗窯鄉窯等。
龍泉窯青釉刻花帶蓋五管瓶 溫州市博物館藏
8、建窯系:福建建陽市建窯;江西吉州窯;山西臨汾窯。
9、越窯系:主要分布在餘姚上林湖一帶,宋代一度曾作為「貢窯」,南宋初之後停燒。
越窯青釉瓜棱執壺 故宮博物院藏
三、官窯成熟 造福南北
兩宋時代是中國官窯制度成熟時期。筆者曾撰文認為中國瓷器官窯之制至少可以追溯到南朝。但專為宮廷所設的「官窯」或「內窯」目前所知仍出現於兩宋。
正如南宋人顧文薦《負暄雜錄》所說:「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興後苑,號邵局,襲舊徽宗遺制,制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後郊壇下別立新窯。」南宋人葉寘在《坦齋筆衡》中說到「修內司官窯」時也講它是「襲故京遺制」。
以上宋人所講表明,北宋汴京確有「官窯」,惜迄今尚未發現窯址。而宋高宗定都臨安後,也命有司設京師官窯,初為「修內司官窯」,後又增設「郊壇下官窯」。前者即1998年以來發掘之杭州鳳凰山老虎洞窯,後者早於20世紀初已被人在杭州南郊烏龜山發現,50年代做考古發掘,現有南宋官窯博物館給予保護和陳列。
關於修內司官窯器,明初曹昭《格古要論》說:「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色好者與汝窯相類。有黑土者謂之『烏泥窯』,偽者皆龍泉所燒者,無紋路。」
古人明確說到屬於北宋「官窯」系列的還有「汝窯」。南宋人周輝《清波雜志》講:「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
宋 汝窯青釉盤 故宮博物院藏
又宋人陸游所著《老學庵筆記》也說:「故都時定(窯)器不入禁中,唯用汝(窯)器,以定(窯)器有芒也。」宋人葉寘《坦齋筆衡》有同樣觀點,而且他對北宋「汝窯」和「官窯」的關系也有很好的交代:「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有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江南則處州龍泉窯質頗粗厚。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汝窯」作為北宋官窯,曾長期不知窯址在於何方,1986年汪慶正先生從河南寶豐瓷廠王留現同志處獲得信息,遂終於發現汝窯窯址就在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後趙青雲先生主持該窯址多次考古發掘,收獲豐碩。
北宋之末,「汴京官窯」及「汝(官)窯」隨著東京的失守,其掌握高技術的瓷業人員應該南下臨安,參與了南宋修內司官窯和郊壇下官窯的建造及生產。這已經被老虎洞南宋官窯遺址的發掘資料所證實。
宋 官窯大瓶 故宮博物院藏
而兩宋官窯技術還影響到「哥窯」及龍泉窯技術的革新。誠如南宋初人言,北宋時期,「江南處州龍泉窯質頗粗厚」,然到南宋中後期,龍泉窯使用了石灰鹼釉,燒成令人驚艷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其中的黑胎青瓷在工藝特徵方面甚類南宋官窯器。古陶瓷學界也都認為南宋時期龍泉窯確實受到南宋官窯薄胎厚釉技術的影響而達到了技藝的高峰。
南宋臨安官窯與哥窯的關系至為密切。無論真實的「哥窯」是在杭州還是在龍泉縣,都脫不了與南宋官窯的傳承關系,故古陶瓷界有「官、哥不分」之說。
「哥窯」一稱出自元代,原稱「哥哥洞窯」,元至正二十三年刊刻的孔齊所著《至正直記》說:「乙未(1355)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雲:『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明曹昭《格古要論》也講:「舊哥哥窯出,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色好者類董窯,今亦少有。成群隊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燥,色亦不好。」而明初《宣德鼎彝譜》說「哥窯」器見於「內庫」,且判為宋瓷。明朝人高濂《遵生八牋》也言:「『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
宋 哥窯膽式瓶 故宮博物院藏
由上可見,至少在元代,「哥窯」即被列為宋代官窯,而且還有舊、新兩種,況且即使是新燒者,也「絕類古官窯」,「官、哥不分」其實早在元代已成定說。
至於真實的哥窯究竟在哪裡?明人高濂《遵生八牋》說在杭州鳳凰山下,而同樣為明代成書的《七修類稿續編》及《浙江通志》等則說是在龍泉。不過,綜合分析元代有關哥哥洞窯的史料及明代高濂所說,應大體可以認為「哥窯」初在杭州;哥、弟二窯並存及在龍泉一說晚起於百年之後,其中附會、傳說成分較多。
為此,杭州老虎洞窯址出有元代器物,它與「哥哥洞窯」是否有關,值得今後關注。
四、外銷陶瓷 遍布四海
中國瓷器外銷,至少起於南朝。唐代已成中國外銷產品之大宗。但只有到宋代,瓷器才完全取代此前的絲綢外銷之地位,從而一舉奪得中國外銷產品之冠。這方面證據有四:
一是宋瓷實物在世界各國發現甚多。如東亞的日本、朝鮮、韓國,東南亞列國,南亞印度、斯里蘭卡,中亞的伊朗乃至西亞的阿拉伯半島,北非及東非沿海國家等都有宋瓷之出土。宋代文獻《萍州可談》(朱彧)、《諸蕃志》(趙汝適)、《雲麓漫鈔》(趙彥衛)等也有宋瓷大量外銷的詳實記錄。
二是中國陶瓷技術在這一時期深刻影響了世界多個國家的瓷業生產。如朝鮮半島的高麗青瓷技術來自於中國的汝官窯;日本的瀨戶窯也受到中國陶瓷工藝影響,帶動了日本瓷業的誕生;埃及的法蒂瑪王朝(966—1171年)開始仿製中國瓷器;伊朗、伊拉克一帶的伊斯蘭陶瓷工藝中也興起仿造中國陶瓷的風氣。
三是這時瓷器外銷為中國在西方世界贏得了一個新的國際化稱呼——china
Ⅸ 與瓷器有關的故事.知識.歷史事件
中國是世界上率先發明瓷器的國家,為人類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瓷器的發明,堪稱我國的「第五大發明」,它在技術和藝術上的成就,傳播到世界各國,並深刻影響了其陶瓷和文化的發展,為我國贏得「瓷器之國」的盛譽。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國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詞也有"中國"的意思。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制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
「瓷器」的發明始於漢代,至唐、五代時漸趨成熟;至宋代為瓷業蓬勃發展時期,定、汝、官、哥、均等窯。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紅等新品迭出;明代繼承並發展了宋瓷傳統,宣德。成化窯製品,尤為突出;清代風格古雅渾朴,比前時稍遜,卻勝在精巧華麗、美妙絕倫,康熙、雍正、乾隆時所制器物,更是出類拔萃,令人叫絕。
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燒制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為陶器向瓷器過渡時期的產物,與各種陶器相比,具有胎質緻密、經久耐用、便於清洗、外觀華美等特點,因此發展前景廣闊。原始瓷燒造工藝水平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為後來瓷器逐漸取代陶器,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礎。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和定窯並稱為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與青花瓷共同並稱四大名瓷的還有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產生於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這一時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製作工藝發展,東漢時期北方人民南遷以及厚葬之風的盛行的基礎上,以中國東部浙江的上虞為中心的地區以其得天獨厚的條成為中國瓷器的發源地。這件浙江上虞縣面官鎮出土的東漢時期青釉水波紋四系罐,為我們展示了瓷器燒造工藝發展的初期情況。 唐代瓷器的製作技術和藝術創作已達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名窯涌現;明清時代從制坯、裝飾、施釉到燒成,技術上又都超過前代。我國的陶瓷業至今仍興盛不衰,質高形美,其中比較著名的陶瓷產區有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廣東石灣和楓溪、江蘇宜興、河北唐山和邯鄲、山東淄博等。
清時期彩瓷的種類很多,從燒造工藝上來區分,除青花,釉里紅等釉下彩之外,可以分為釉上彩和釉上釉下混合彩兩大類。釉上彩是先燒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進行彩繪,再入彩爐低溫二次燒成,釉上五彩,粉彩、琺琅彩都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燒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上直接繪畫圖案,罩透明釉高溫一次燒成,主要是青花) ,然後再在適當的部位塗繪釉上彩,入爐低溫二次燒成。青花礬紅彩,鬥彩、青花五彩都屬於釉上釉下混合彩。最終形成青花類;色釉瓷類;彩瓷類三大系列。
瓷器是中國人發明的,這是舉世都公認的。瓷器的發明是在陶器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基礎上產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嶺土)作原料,燒成溫度達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現的基礎。
白陶的燒製成功對由陶器過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遺址中發現的「青釉器」以明顯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徵。它們質地較陶器細膩堅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燒結溫度高達1100-1200°C,胎質基本燒結,吸水性較弱,器表面施有一層石灰釉。但是它們與瓷器還不完全相同。被人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從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多為青瓷。這些青瓷的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這種高水平的制瓷技術,標志著中國瓷器生產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我國白釉瓷器萌發於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至唐代更有新的發展。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C,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准。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打下基礎。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凈;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致,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於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產;鈞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
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明代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以銅為呈色劑的單色釉瓷器的燒製成功,使明代的瓷器豐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樣化,標志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提高。成化年間創燒出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的「鬥彩」,嘉靖、萬曆年間燒製成的不用青花勾邊而直接用多種彩色描繪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制瓷技術達到了輝煌的境界。康熙時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時的粉彩、琺琅彩都是聞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而燒成的一種瓷器,由於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繪爭奇斗艷,故名「鬥彩」。
清代仿銅胎畫琺琅效果的一種瓷器。琺琅彩又稱「料彩」。
「絲綢之路」與「陶瓷之路」
絲綢與陶瓷是中國人民奉獻給世界的兩件寶物,這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伊斯蘭民族用中國的大青花瓷盤盛飯裝菜,然後很多人圍著一圈共同席地享用;菲律賓等民族將中國陶瓷作為神物頂禮膜拜;非洲人將中國瓷器裝飾於清真寺、宮殿等建築上。古羅馬人將中國的絲綢奉為上流社會和貴婦的奢侈品,並在公元一世紀前後引發了一場絲綢與道德之間的爭論。絲綢與陶瓷作為物質產品出現,其意義不僅只此作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來的兩條大道,徹底改變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肇始於西漢,從當時的首府西安出發,經河西走廊,沿樓蘭古城,過阿拉山口,出中亞、西亞抵安息、大秦等地,當然這是「絲綢之路」最主要的一條通道;此外在中國的西南、東南沿南也存在。故「絲綢之路」經過的地域風貌有:沙漠、草原、高原、高山、平原、海洋等,蘊含著說不盡的艱辛和酸楚。「絲綢之路」因絲綢而發,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文化之路,現代將其命名為「亞歐大陸橋」,使之成為世界上諸多文化的母胎。在這條路上,傳播得最為成功的是宗教。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這公元前60年的歷史時刻註定要在中國歷史上閃爍光輝。其後的歲月,「春風度過玉門關」,也有了「勸君少飲一杯酒,西出陽關有故人」的新型外交關系。是這條路,讓中國人認識了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臘人、羅馬人、日本人、朝鮮人、印度人和地道的歐洲人……
「絲綢之路」一詞是由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來的,他曾七次沿著這條商路來到中國,著有三卷本的《中國》一書,其後的「文化使者」——英國的斯坦因、法國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等也曾踩著同行者的足跡,窺視中國文化的神秘。為此,許多無價之寶至今散落在世界各地。一個世紀以前,一個無知的看守佛教寺窟的中國道士——王圓籙,區區幾個銅板,拱手奉送了敦煌幾乎一半的文化財富,所幸這些文物現已都得到妥善的保存和傳播,我想現世的中國人是否應該好好看看西方人如何對待文化、對待傳統,在這些文物面前難道真的若無所思嗎?可喜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8年開始實施了「絲綢之路考察」的十年規劃,其主題是「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的綜合考察」,進一步奠定了這條商路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陶瓷之路」(The China Road )發端於唐代中後期,是中世紀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動脈。因瓷器的性質不同於絲綢,不宜在陸上運輸,故擇海路,這是第二條「亞歐大陸橋」。在這條商路上還有許多商品在傳播,如茶葉、香料、金銀器……。之所以命名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為以瓷器貿易為主的性質,也有人將這條海上商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後期,由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等原因,「陸上絲綢之路」的地位開始削弱。「陶瓷之路」的起點在中國的東南沿海,沿東海、南海經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東海岸或經紅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從東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鮮。在這條商路沿岸灑落的中國瓷片象閃閃明珠,照亮著整個東南亞、非洲大地和阿拉伯世界。唐代史書記載,唐代與外國的交通有七條路,主要是兩條:安西入西域道、廣州通海夷道,即「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唐代商業的繁榮不僅從長安體現出來,在東南的揚州也更是如此,揚州時有「雄富甲天下」之美名,否則就不會有李白之「煙花三月下揚州」,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如果說陸上「絲綢之路」給中國帶來了宗教的虔誠,那麼「陶瓷之路」則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財富,同時也為殖民掠奪打開了方便之門。因此,16、17世紀以後的「陶瓷之路」,在某種意義上講,成了殖民掠奪之路。
「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學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作為日本中東文化調查團的重要成員,在埃及福斯塔特(今開羅)的考古發掘,徹底啟開了這位對中國陶瓷有迷戀情結的人的心扉。於是他將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對中國陶瓷的考古成果,著就了《陶瓷之道》這本影響世界的陶瓷著作,其意義深遠。他在日本和世界陶瓷學界贏得了廣泛的贊譽,《陶瓷之路》同時也讓世人再一次了解和認識了這個與中國同名的「china」。
陶瓷與絲綢作為中國兩大物寶,也為中國贏得了「瓷之國」與「絲之國」的美名,然而這兩條路的命名都為西方學者所為,的確值得國人好好思索一番。
日本:
日本與我國東不沿海一衣帶水,自古以來交往頻繁。早在戰國時期,日本列島上的倭人就已與位於今中國東北部、朝鮮北部的古燕國有往來。(《山海經·海內北經》記:「倭屬燕」。)秦滅燕時,有一些漢人逃亡朝鮮,進一步去日本;隨後,日本與中國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國的漢字、儒學,中國的書畫、佛教,中國的學制、典章制度等,都對日本產生了全面的影響。越窯瓷器原產地的浙江與日本的關系也很密切:餘姚河姆渡的水稻、寧波的佛教、天台的茶藝、浙東的繪畫等都與日本結下了深厚的情緣。史實證明中國與日本的海上通道公元前2世紀就已開通。越窯青瓷輸往日本,是在唐代中後期,這時輸入日本的瓷器品種很多,有唐三彩、青瓷、白瓷和釉下彩瓷等。越窯青瓷在日本的發現地主要有:鴻臚館遺址共發現近2500多個點片,數量非常巨大;西部沿海地區共發現近50處有越窯青瓷的遺址;奈良法隆寺,保存著一個高26.4cm、口徑13.6cm、底徑10.1cm的越窯青瓷四系壺;京都仁和寺出土有唐代的瓷盒;立明寺發現唐代三足等;平城京遺址出土有敞口斜直壁、窄邊平底足碗;於治市發現雙耳執壺;此外在福岡、久米留市的山本、西谷等地也有出土。
龍泉瓷與辨偽
王璐
要說龍泉瓷,就要先說說龍泉窯。
說起我國老窯瓷器,人們往往首推宋時五大名窯,即汝官鈞定哥。起始於北宋的龍泉青瓷,似乎品級要低一等。其實,優質的龍泉古瓷,從古至今,歷來受到收藏家的青睞。
龍泉窯位於浙江南部龍泉地區,與福建毗鄰。漢代開始,已經有瓷窯,但真正讓世人認可的是北宋時的青瓷。龍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後便相沿襲。
龍泉窯自宋至清800餘年的燒造歷史中,不同歷史時期都有著鮮明的時代風格,南宋的龍泉窯更以其瑩潤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稱絕一時,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此後根據市場的需求和人們的喜好,商家紛紛對龍泉窯的產品進行仿燒。
在國內,景德鎮仿燒龍泉窯產品延續的時間最長,從元代開始到清代,憑借著雄厚的燒瓷技藝,仿燒器物品種豐富。其最大的特點不是對龍泉窯產品機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礎上,對器物的品種和造型加以創新。
清末民初之時,日本、德國、美國先後有人來龍泉搜集青瓷,其後國內大批古董商紛至沓來,由此引發了龍泉挖掘古窯址和盜掘古墓之風。與此同時,龍泉當地研製仿古青瓷之風大盛,一批民間制瓷藝人紛紛加入此行。清光緒、宣統年間,孫坑范祖紿、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時,至民國初期,縣城廖獻忠(清秀才)仿古製品幾可亂真。
1956年,龍泉瓷廠恢復生產。浙江博物館收藏了一批解放後燒制仿龍泉窯的產品,主要是根據南宋龍泉窯器物形制,如:雙魚洗、鬲式爐、牡丹紋大瓶等器物,但仿製得不刻意。
20世紀80年代始,一些龍泉大型瓷廠以仿古工藝品的形式大批量生產龍泉窯青瓷。
近年來,隨著文物收藏熱的興起,為獲取高額利潤,各種文物作假應運而生。龍泉窯青瓷的作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辨識:
1.器型
仿燒往往選每個時代龍泉窯的典型產品,如北宋的執壺、五管瓶,南宋的蓮瓣碗、鳳耳瓶、鬲式爐、元代的牡丹紋大瓶、刻花大盤、各式香爐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對照真品的實物進行仿燒,因此造型上線條呆板,缺乏神韻,頸肩部的轉折十分生硬,足端部過於整齊,器型比例失調,器物形制的規格和尺寸也不夠規范。
2.胎釉
龍泉窯的釉和胎每個時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應的燒造工藝。龍泉窯不同時代胎色的呈色、質地的粗疏和細膩、釉的色澤和質地,都不盡相同。
對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燒,一般釉料不用化學配方,而沿用傳統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選擇地加入植物草木灰,盡管釉的質感非常像,但缺乏內斂的厚實感,往往浮光隱現。
明代龍泉窯豆青和深綠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現代仿製較容易掌握的,這類產品需仔細辨別。作偽器物一個重要工序,就是對器物釉表面進行去光處理,主要採用強酸溶液腐蝕、土埋及一些工業技術上的打磨。近年來,專家學者對經過作舊處理的器表損傷,在高倍顯微鏡下表現出的不同顯像,作了歸納和總結,提高了對古陶瓷辨偽的科學水平。
3.紋飾
龍泉窯產品的偽品的刻劃紋樣,不如真品線條的婉轉流暢。貼花工藝的紋飾,不像真品的生動自然。露胎是元代龍泉窯最具特色的裝飾工藝,元代龍泉窯特有的蔥綠釉色和露胎赭紅色的相襯,偽品對這類產品的仿燒,提供了識別點。
4.裝燒方法
裝燒技術在龍泉窯的每個發展時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墊燒的工具上,歸結起來不外乎墊圈和墊餅兩類,但不同時代在圈足上所墊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時代不同的燒造痕跡。特別是南宋時期的龍泉窯產品的「鐵足」、「硃砂足」往往是不規則的。元代墊圈痕跡、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顯露出「火石紅」。龍泉窯早期的產品,十分完整的少見,多少留有些殘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偽者往往採用「更於底部或邊緣略碎米許」或沾粘窯渣的手法來蒙人。
Ⅹ 歷史上各朝代陶瓷器有什麼特點
各朝代特點如下:
1、在商代和西周遺址中發現的「青釉器」以明顯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徵。它們質地較陶器細膩堅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燒結溫度高達1100-1200°C,胎質基本燒結,吸水性較弱,器表面施有一層石灰釉。但是它們與瓷器還不完全相同。被人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2、原始瓷從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3、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多為青瓷。這些青瓷的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這種高水平的制瓷技術,標志著中國瓷器生產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4、我國白釉瓷器萌發於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至唐代更有新的發展。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C,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准。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打下基礎。
5、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6、明代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以銅為呈色劑的單色釉瓷器的燒製成功,使明代的瓷器豐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樣化,標志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提高。
7、清代仿銅胎畫琺琅效果的一種瓷器。琺琅彩又稱「料彩」。
(10)五管瓶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瓷器產地分類:
1、越窯:
該名稱最早見於唐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一詩,系對杭州灣南岸古越地青瓷窯場的總稱。其形成於漢代,經三國、西晉,至晚唐五代達到全盛期,至北宋中葉衰落。中心產地位於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區,始終以生產青瓷 主,質量上乘。
陸羽《茶經·四之器》中評述茶碗的質量時寫道:"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 ;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陸羽煮飲綠茶,故極推崇越瓷。
2、邢窯:
在今河北內丘、臨城一帶,唐代屬邢州,故名。該窯始於隋代,盛於唐代,主產白瓷,質地細膩,釉色潔白,曾被納為御用瓷器,一時與越窯青瓷齊名,世稱"南青北白"。
陸羽在《茶經》中認為邢不如越,主要因為他飲用蒸青餅茶,若改用紅花比較,或要反映真實的茶湯色澤,則結果正好相反,所以兩者各有所長,關鍵在於與茶性是否相配。
3、汝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今河南寶豐清涼寺一帶,因北宋屬汝州而得名。北宋晚期為宮廷燒制青瓷,是古代第一個官窯,又稱北宋官窯。釉色以天青為主,用石灰一鹼釉燒制技術,釉面多開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較薄。
4、鈞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今河南禹縣,此地唐宋時為鈞州所轄而得名。始於唐代,盛於北宋,至元代衰落。以燒制銅紅釉為主,還大量生產天藍、月白等乳濁釉瓷器,至今仍生產各種藝術瓷器。
5、定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今河北曲陽潤磁村和燕山村,因唐宋時屬定州而得名。唐代已燒制白瓷,五代有較大發展,白瓷釉層略顯綠色,流釉如淚痕。北宋後期創覆燒法,碗盤器物口沿無釉,稱為"芒口"。
五代、北宋時期承燒部分宮廷用瓷,器物底部有"官"、"新官"銘文。宋代除燒白瓷外,還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等品種。
6、南宋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宋室南遷後設立的專燒宮廷用瓷的窯場。前期設在龍泉(今浙江龍泉大窯、金村、溪口一帶),後期設在臨安郊壇下(今浙江杭州南郊烏龜山麓)。
兩窯燒制的器物胎、釉特徵非常一致,難分彼此,均為薄胎,呈黑、灰等色;釉層豐厚,有粉青、米黃、青灰等色;釉面開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有"紫口鐵足"之稱。
16世紀末,龍泉青瓷在法國 場上出現,轟動整個法蘭西,由於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語言稱呼它,只得用歐洲名劇《牧羊女》中女主角雪拉同所披的青色長袍來比喻,於是"雪拉同"成為青瓷的代名詞。當今龍泉窯又有新的發展。杭州南宋官窯遺址建立了南宋官窯博物館。
7、哥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至今遺址尚未找到。有的文獻上將浙江龍泉官窯稱為哥窯,實為訛傳。
傳世的哥窯瓷器,胎有黑、深灰、淺灰、土黃等色,釉以灰青色為主,也有米黃、乳白等色,由於釉中存在大量氣泡、未熔石英顆粒與鈣長石結晶,所以乳濁感較強。釉面有大小紋開片,細紋色黃,粗紋黑褐色,俗稱"金絲鐵線"。從瓷器的釉色、紋片、造型來看,均不同於宋代龍泉官窯。
8、建窯:
在今福建建陽。始於唐代,早期燒制部分青瓷,至北宋以生產兔毫紋黑釉茶盞而聞名。兔毫紋為釉面條狀結晶,有黃、白兩色,稱金、銀兔毫;有的釉面結晶呈油滴狀,稱鶴鴿斑;也有少數窯變花釉,在油滴結晶周圍出現藍色光澤。
種茶盞傳到日本,都以"天目碗"稱之,如"曜變天目"、"油滴天目"等,現都成為日本的國寶,非常珍貴。該窯生產的黑瓷,釉不及底,胎較厚,含鐵量高達10%左右,故呈黑色,有"鐵胎"之稱。
9、景德鎮窯:
在今江西景德鎮。始燒於唐武德年間,產品有青瓷與白瓷兩種,青瓷色發灰,白瓷色純正,素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磐"之譽。它在宋代主要燒制青白瓷。元代為宮廷燒制青白瓷,上有"樞府"字樣,還燒制青花、釉里紅等品種。
至明代它成為全國瓷器燒制中心,設立了專為宮廷茶禮燒制茶具的工場。這時青花瓷有很大發展,日本茶道之祖村田珠光十分喜愛。此時,釉上彩、鬥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種相繼出現,還燒造了多種名貴藍、紅釉、甜白釉瓷器。
清代時它又創制琺琅彩、粉彩等多種新品種。自宋代開始,景德鎮瓷器就遠銷日本,明清時大量輸入歐洲,同時也奠定了"景瓷宜陶"的瓷都地位。
10、宜興窯:
在今江蘇宜興丁蜀鎮。早在漢晉時期,就始燒青瓷,產品造型的紋飾均受越窯影響,胎質較疏鬆,釉色青中泛黃,常見剝釉現象。於宋代開始改燒陶器,及明代它則以生產紫砂而聞名於世。
11、德化窯:
福省德化瓷的製作始於新石器時代,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技藝獨特,至今傳承未斷。它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品,與絲綢、茶葉一道享譽世界,為制瓷技術的傳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如今德化縣內保存著宋元時代的碗坪和屈斗宮等窯址。
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燒造印紋陶器,唐代已開始燒制青釉器,宋代生產的白瓷和青瓷已很精緻,瓷器產品開始大量出口,元代,德化瓷塑佛像已經進貢朝廷,得到帝王的賞識。明、清兩代,德化瓷器大量流傳到歐洲,它的象牙白釉(又名奶油白)對歐洲瓷器的藝術產生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