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各個角度論述什麼是歷史學
歷史學也稱史學,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是歷史研究主體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提供的一般規律指導下,運用一定的思維認識方式和手段,在與歷史客體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對歷史客體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規律和特點的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歷史知識。
因取義的廣狹不同,史學的定義從內涵上可歸納為兩種。
廣義的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1)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2)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不包括前者,而專指後者。歷史狹義上的史學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就其性質而言,因歷史學家們考察的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而有「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知識體系」說、「科學」說、「藝術」說和「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整合」說等等不同的界定。
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誕生之前,人們一般從廣義上來界定史學,即對史學的定義與對歷史的定義往往是同一的,很少有人對兩者進行嚴格的概念上的區分。英語中「歷史學」和「歷史」是同一個詞:History。根據第四版《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History第一義項即指「歷史學」——對過去事件的研究;第二義項才是「歷史」——過去的事件,尤指從整體意義上來認識的過去事件;第三義項實際上是從第一義項中引申出來的——對過去事件的系統敘述。可見,「歷史學」和「歷史」是其本義。
中西方對史學的認識所經歷的過程基本相同。中國古代的「史學」概念亦從對「史」的認識發展而來,或者說它最初也包含在「史」中。據瞿林東先生的研究,大體說來,中國古代「史」的含義經歷了史官、史書、史事、史學的發展過程。史學概念可能始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石勒稱王之年——公元319年(東晉太興二年)。在當時和其後一個半世紀間,人們並未對它的內涵作出明確的解說。但是,史學擺脫對經學的依附地位,並與傳統的經、律兩學鼎足而立,成為官學中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這在中國古代史學發展上還是極具重要意義的。後來它有了編纂學、文獻學的內容;至清代乾嘉時期,人們又賦予了史學以歷史敘述技巧和歷史認識方法等內容。要而言之,在中國古代,人們對史學概念的解說所達到的最高認識水平是:史學是一門關於如何認識、敘述或編纂過去的事件的專門性、技藝性的學問。這種認識與西方近代歷史學家「歷史學是藝術」的界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中國古代史學發展史上,作為人類過往社會客觀存在的「歷史」與作為一種專門性學問的人們對它進行認識、描述的活動及其結果的「史學」,最後實現了初步的分離,這是古代歷史學家經過數千年探索的結果,亦是他們在史學認識上的最大成就之一。正因「史學」從「史」的硬殼中脫胎而來,所以,盡管在當代歷史學家看來,「歷史」與「史學」是兩個內涵和本質均不相同的概念,對於它們各自是什麼的回答分屬於不同的本體論范疇,但是當人們定義它們時,它們就像是一個雙面怪——兩者交互使用、互相糾結在一起,——「史」因一字多意同時合用亦總有二義,這種情況在近代依然頑固地維持著。因此,近人對史學的定義,並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亦往往不能徹底分割克麗歐女神的雙面性。當他們在定義「史者何」或「歷史何謂」的時候,實際上不是在確定「歷史」的定義,而是在確定「史學」的定義;有時則同時合訓而兼具兩義。如果從歷史本體論角度來分析,人們難免會把他們的定義當做是從觀念形態上來界說「歷史」概念,從而得出他們的歷史觀本質上屬於唯心主義歷史觀的結論。如果我們從他們解說的實際內容和文本的整體語境來分析,則不難看出,他們正是從狹義上確定了史學的內涵。 例如,近代國學大師、「新史學」革命首倡者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就開宗明義地寫道:「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者也。」這里的「史」,很明顯是指「史學」;而且,《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所闡述的內容,亦是如何研究歷史的方法問題,而不是論述歷史是什麼的問題。當然,多數史家則採用傳統的同時合訓的方法。例如,杜維運說:「一般來講,所謂歷史,不外是以往實際發生的事件(簡言之為往事),或者是以往實際發生的事件的記錄(往事的記錄)。」
今人對史學的定義或解說,可謂各家紛紜,莫衷一是。
「活動」說。瞿林東先生在《中國史學史綱》一書中說:「關於人類社會歷史的認識、記載與撰述的綜合活動,這便是史學。」瞿先生的定義,與他這本書的內容是相適應的。因為史學在中國古代,主要是以附屬於政治活動的一種文化積累活動的形式存在的,史官和史館制度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史學雖然在東晉十六國時期開始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中國古代史學發展過程中雖然亦不乏私人撰史行為,但兼具文化活動和政治活動而主要作為政治活動的一種表現形式的「綜合活動」特性,並沒有改變。
「學問」說。吳澤先生在其主編的《史學概論》一書「緒論」中,給史學確定的定義是:「史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學問。」
「歷史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這種說法的由來比較復雜。歷史學究竟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或是兩者兼而有之,在西方史學史上,這一爭論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紀古羅馬帝國。第一個對這個問題進行辨析的,是當時的修辭學家、諷刺散文作家希臘裔羅馬人盧基阿努斯(Loucianos,約120—180年左右。一說約125—192年。舊譯琉善,現又據英譯Lucian而譯盧奇安)。盧基阿努斯以傳統對話體寫過約80篇雜論,內容涉及文學藝術、哲學、修辭學、宗教等命題,其中有一篇史學評論專論《論撰史》,「可以定位為西方史學史上第一篇史學理論專論」。盧基阿努斯從歷史學的任務或目的、本質、價值、認識方法,歷史學家的主體意識結構,史料收集與處理,歷史著作的表現形式,判斷歷史著作優劣的一般標准等等方面,提出了史學本體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問題,揭示了史學與文學藝術(如頌辭、詩歌、戲劇等表現形式)相比而具有的真實性本質特徵,認為歷史學雖然外加有欣賞的成分,也需要藉助適當的文學藝術的表述技巧,需要「華而實」的「風格之美」、「真實美」和「條理分明的秩序之美」等表現形式,但是,這些都不是構成歷史學的本質的東西;歷史學按其特性、本質和目的來講,是一門實用之學,而非一門有如詩歌那樣的欣賞之學。
在盧基阿努斯看來,「不能區別詩與史,確實是史學之大患」。盧基阿努斯關於「詩與史」、「實用的歷史」與「欣賞的歷史」之間異同關系的辨析,開啟了後世歷史學家關於歷史學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的論爭之門。近代西方無論是客觀主義歷史學家提出的歷史學是一門「如實直書」的實證科學,「歷史學是科學,不多也不少」,還是相對主義歷史學家提出的歷史學是一門藝術,「歷史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等等表述形式不盡相同的史學本體認識,就其關於治史原則、史學本質的認識,以及討論的題域、思考的路徑而言,其實均未超出盧基阿努斯所達到的認識水平和劃定的疆界。
在當代中國史學理論界,史學理論工作者們接過了盧基阿努斯的問題。堅持歷史學是一門科學的歷史學家,一方面沿著盧基阿努斯開辟的認識路徑,從歷史學與文學的區別中把真實性確定為歷史學的本質特性之一;另一方面,沿著馬克思和恩格斯開辟的辯證的、歷史的和唯物的認識路徑,從歷史本體論和史學本體論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歷史學研究對象的客觀實在性,從而為歷史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一些持相對主義甚至折衷主義史學觀的歷史學家,同樣延續了盧基阿努斯的認識路徑,所不同的只是把已經被盧氏排除在外的「無疑是外加的東西」又偷運到歷史學本質特性的內容之中,使之成為內涵於歷史學本質的東西,然後以此為據,重彈了實質上是「一半……一半」的老調。何兆武先生的歷史學是一門「既是科學又非科學的超科學」人文學科之說,可以看做是「一半……一半」說的當代中國版。
20世紀80年代末,何兆武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歷史研究中的假問題」命題,認為「要使歷史科學現代化」,「歷史學界應該對過去一切似是而非的假問題進行重新批判並做出一番澄清」。此論在中國歷史學界產生了相當的影響。第一個被他當做「假問題」來澄清的,是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性、或停滯性、或長期停滯性問題。進入90年代,他的這種澄清工作很快就溯源到了歷史學本體論和歷史本體論的范疇領域,把「歷史學是科學嗎?」作為一個准「假問題」——何先生沒有直接認定它是一個「假問題」,而只是認為它是「唯科學觀點」的一種表現,故我們用准「假問題」來稱之——來清理。從他發表的一些文章中,如《對歷史學的若干反思》、《歷史學兩重性片論》、《歷史兩重性片論》、《歷史學家、歷史學和歷史》,以及被他收入自己的「學術文化隨筆」集中的《〈歷史與歷史學〉自序》,等等,不難發現他的歷史學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是「超科學」之說:「人們對歷史的研究和認識則構成為歷史學。」
「歷史學本身就包含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歷史學Ⅰ)是對史實或史料的知識或認定,第二個層次(歷史學Ⅱ)是對第一個層次(歷史學Ⅰ)的理解或詮釋。」
「歷史學Ⅰ所給定的數據可以為有一個『實』,即一個大家一致(或可以達成一致)的看法……歷史學Ⅱ本質上是一種思維構造過程……」
「歷史學Ⅱ也包含有兩個部分,即理性思維和體驗能力,二者綜合就成為歷史理性。理性思維是使它認同於科學的東西;體驗能力是使它認同於藝術,從而有別於科學的東西……因此,歷史學既是科學,同時又不是科學;它既需要有科學性,又需要有科學性之外的某些東西……即我們對認識歷史所需要的那種心靈體驗的敏感性,那實質上有似於藝術的敏感性。」
「歷史學之成為歷史學,其關鍵乃在於歷史學Ⅱ,而不在於歷史學Ⅰ。歷史學Ⅰ是科學,歷史學Ⅱ是哲學。」
「科學地對待歷史學,就必須承認歷史學中的非科學成分。」否則,「歷史學就連所謂『科學的』歷史學都談不上,更遑論『人文的』(它是科學與非科學兼而有之,所以是超科學的,但不是反科學的)歷史學了」。
何兆武先生「對歷史學的若干反思」所獲得的關於「歷史學兩重性片論」,要點即如上述。他的「歷史學Ⅰ」、「歷史學Ⅱ」兩分法提出後,有的青年史學理論工作者從中獲得了靈感,進而又區分出了所謂的「歷史學Ⅲ」。可見,兩分法對於歷史學的「精細化」是做出了貢獻的:它開出了一條史學本體論研究中的結構主義或者說層次化研究之路。至於歷史學概念本身是否能夠做出如此精細化的涇渭分明的層次區分,則尚無人去深究。
綜觀何先生的有關論述,不妨概括為:歷史學是以思想史為其中最本質、最核心的部分,由人們對歷史的研究、認識和體驗所構成,一門兼具科學、哲學、藝術而又非科學、非哲學、非藝術,不是實證的人文學科。
這種史學解說,實際上是新盧基阿努斯之辨,不同於盧氏的是,何先生把盧氏的「實用的歷史」和「欣賞的歷史」用折衷主義的手法捏合在了一起,使歷史學改性成了一個兩性人。或者說,通過變性手術,歷史學從20世紀末的科學時代又返回到了它的素樸的不定性的童真時代。
按照何兆武先生的相關論述,歷史學的這種既是又非的兩重性,根源於歷史的兩重性。所謂「歷史具有其兩重性的論點,即作為自然人,人的歷史是服從自然和必然的規律的,但作為自由和自律的人,他又是自己歷史的主人,是由他自己來決定自己的取向的」。這樣,通常人們所理解的歷史定義的一般內涵——人類社會的客觀進程,——就被大大化約為人的歷史,不僅「類」沒有了,而且「社會」的內涵也被抽掉了。無論是所謂歷史的兩重性,還是所謂歷史學的兩重性,其實都根源於個體屬性意義上的「人」的兩重性。在解說歷史學是什麼時,何先生又過於強調已經被他完全個體化了的「人」的「自由和自律」性;在探討歷史學的特性時,則把人文學科所具有的一般特性等同於歷史學的特性。「原來這就是痛哭流涕的原因!」
「科學」說。1902年,英國實證主義歷史學家、劍橋歷史學派重要代表人物柏里(John Bagnell Bury,1861—1927。又譯柏雷、布瑞)繼阿克頓爵士(Sir 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 Acton,1834—1902)任劍橋大學近代史講座欽定教授,在就職演說《歷史科學》中,以如下一句話語作為結束:「歷史學是一門科學,不多也不少。」這是歷史學家們探討歷史學是什麼的問題時引證得較多的一句名言。在當代中國歷史學界,「科學」說目前大致有三種代表性意見:一般「科學」說;「具有特殊性、綜合性、整體性、真實性的具體的和實證的科學」說;「整合學」說。
一般「科學」說是最普遍的對史學的定義的確定。例如,1999年出版的新版《辭海》「史學」條:「亦稱『歷史學』。社會科學的一個部門。研究和闡述人類社會發展的具體過程及其規律性的科學。」又如,吳著《史學概論》一書「前言」中確定的史學的定義:「史學是一門反思的科學,是對各種具體歷史研究及其內在規律的探索的科學。」
「具有特殊性、綜合性、整體性、真實性的具體的和實證的科學」說。李振宏先生在《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一書中辟專章,從「歷史學是科學的根據」、「歷史科學的特性和任務」,以及歷史科學的研究對象等方面,探討科學的歷史學是什麼及其與一般歷史學的根本區別問題。根據他的論述,歷史學可區分為兩種:一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產生之前的一般歷史學,它還不成其為科學,充其量不過是描述和研究人類過往社會客觀存在及其過程的一種專門的知識體系;一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它是迄今為止唯一科學的歷史學。確切地說,科學的歷史學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提供的一般規律指導下,通過[對]世界各民族、國家的無數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它們的歷史發展的特殊規律和特點」,一門具有特殊性、綜合性、整體性和真實性等顯著且重要特徵的具體的和實證的科學。
與以往大多數歷史學家不同的是,李振宏先生從研究的對象、任務和特性三個方面,正確地區分了歷史科學與哲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哲學、一般社會科學、文學等學科之間的不同,從而為歷史科學確定了客觀實在的特殊研究對象,規定出了其所應承擔的特殊任務。大多數歷史學家給出的關於史學或歷史科學的定義,總是混淆歷史科學與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研究的對象和任務。例如,後於李著出版的、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新時期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成果的《史學理論大辭典》「歷史科學」條目。該辭條吸收了李著「歷史學是科學的依據」、「歷史科學的特性和任務」兩章中的有關歷史科學概念的內涵。但是,與此同時,它依然把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的研究對象——「人類社會發展史」,——完全等同於、且當做是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唯一的研究對象。李著中的歷史科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提供的一般規律指導下,通過[對]世界各民族、國家的無數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它們的歷史發展的特殊規律和特點」,——在表述方式上略事變動後,被當做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本應屬於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的研究任務,——「揭示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經過各種階級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指明歷史前進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方向,為無產階級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學的理論和歷史根據」,等等,——也被統統歸入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主要任務之中。這個辭條的內容,其實是以《辭海》中「歷史科學」辭條的內容為基礎、糅合了李著中的有關內容的「混血兒」。科學的歷史學在承擔自己特殊的任務和進行特殊性范疇研究的同時,完全越俎代庖地包攬、包辦了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的全部任務和研究對象。歷史科學何堪其重負?「整合學」說。新時期史學界關於究竟什麼是歷史學問題的討論中,一種最新的、且頗具特色的定義,是蔣大椿先生確定的。在《當代中國史學思潮與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發展》一文中,有鑒於「通常人們認為歷史學就是歷史論著,或者更確切地說是這些歷史論著中所表達出來的歷史知識」這種對史學的直觀的「卻是有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現狀,他從「廣義理解的」角度,為歷史學確定了一個全新的、「全面和深刻的」、明晰的定義:「歷史學乃是作為研究主體的歷史學家通過一定的思維認識方式、手段與歷史客體發生互動作用的歷史研究這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即歷史知識。」在這一表述中,蔣先生沒有涉及「歷史存在」概念,但從蔣先生的全文來看,他是從「歷史存在」的意義上來使用作為進入歷史學家認識對象范疇的歷史存在的「歷史客體」這個概念的。因此,根據他在文章中的相關闡述,我們就可以得出:「歷史學家」和「歷史存在」,是構成作為精神生產實踐的歷史研究活動的兩個前提性要素;「歷史思維認識方式」、「歷史認識手段」、「歷史客體」、「歷史研究精神生產實踐」(「歷史研究活動」)和「歷史知識」,是構成歷史學的五大基本要素。蔣先生確定的史學的定義,的確比現有的關於史學的定義都要全面。蔣先生把它稱為「新馬克思主義史學」,並根據它在歷史認識方式上的整合性及其對象領域上的綜合性特徵,在性質上把它規定為「一門以科學性為基礎的內在地融合了實證性、抽象性、價值性、藝術性的整合學」。
以上關於史學的定義或解說,雖然在文獻史上大多是近人或今人確定的,但是從邏輯序列上講,它們其實與歷史學自身演進的自然歷史過程和人們對它加以認識的思想史過程是基本相符的。「史有二義」和今人的「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與「知識體系」說、「超科學」或「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科學」說,可以看作是分別對應於歷史學在其發展歷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個時代的客觀存在事實在歷史學家思想上或理論上的表現形式。其中,「科學」說中的一般「科學」說和其他兩種史學解說,分別反映了歷史學第四個發展時代中的前後兩個不同時期;至於後者,更確切地說,是當代史學實踐的客觀存在狀態在歷史學家理論形式上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說,是史學理論工作者對當代史學實踐進行抽象性認識的理論結果。而當今中國歷史學界史學界說紛紜,不過是史學實踐日趨復雜多元的紛亂現實在史學工作者思想上造成認識混亂的切實反映;而且,各自對史學定義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定義者學術背景和研究對象的具體內容的影響。
在今人的幾種史學的定義中,就中國未來史學的發展而言,比較有意義的是:何兆武先生的「超科學」說、李振宏先生的「具有特殊性、綜合性、整體性、真實性的具體的和實證的科學」說和蔣大椿先生的「整合學」說。其中,李、蔣二說雖各自從不同的分析角度和相同的角度而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得出,但在對歷史學的特性的認識上,實基本一致,因此可作進一步的融合而成為一派之說。就目前的研究狀況而言,未來中國史學本體論研究,如果說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學派的話,那麼,它們無疑是值得援用為學派建立和發展的理論基礎的解說。本書的史學定義,將以李、蔣二說為基礎來確定。因為,歷史學不僅僅是一種活動,不僅僅是專門的學問或學術,也不僅僅是一種知識體系,它更是一門在研究對象和任務方面都具有科學性的特殊學科。對於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來說,它不僅僅是一門一般意義上的科學,它更是一門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意義上的科學。
歷史學對於個體歷史學家來說,它可以成為他賴以謀生的一種技巧性或技能性的職業手段,也不妨可以成為他從歷史中汲取必要的文化素質或從歷史中認識人類自身的一種方式,或是作為他提高其文化藝術體驗和鑒賞能力的一種有益的精神活動;個體歷史學家當然亦可以是非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之外的其他歷史觀來指導其歷史研究;而且,並非每一個體歷史學家、每一次具體的史學實踐,都必須承擔起揭示某一或每一民族、國家的歷史運動特殊規律的任務。但是,諸如此類產生於歷史認識和歷史學發揮其功能與作用過程中,僅僅來自史學主體的主觀認識和這種認識形式、認識手段的特殊性和歷史學利用方式的特殊性,或發生在個體史學主體身上的特殊現象,來自歷史學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所產生的特性,而不是產生於歷史學確定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本身,更非結合今天歷史學發展現實狀況的東西,是不能成為否定歷史學是一門科學的根據的。
從特性方面講,盡管歷史學或多或少地具有其他社會科學甚至人文學科(如文學、藝術)的某些一般特性,但它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不在於這些一般特性,而在於它根源於自己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把自己區別於其他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的特性,其中較顯著且重要者有:它與哲學相比的特殊性特徵,與一般社會科學相比的綜合性、整體性特徵,與文學相比的真實性特徵。在歷史學身上所表現出的某些人文學科一般性特性的東西,同樣不能成為否定它是一門科學的根據。
因此,任何關於歷史學不是科學的史學的定義或解說,都不能拿來作為重新確定史學的定義的基礎性材料。
歷史學是科學。它的科學性的一般根據有二:一是它的研究對象的客觀實在性和真實性。歷史學研究的對象——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們所構成的歷史運動事實和過程,——作為歷史存在,是客觀實在的東西,它不以歷史認識者的主觀意志而改變,具有客觀實在性和真實性。一是它所承擔的任務。歷史學的任務在於揭示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的特殊規律和特點,歷史研究是一種旨在探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特殊規律的認識活動。僅憑這兩條,歷史學就具有了一般科學所具有的科學性。一門學科的科學性的一般判斷根據是:(1)「研究的對象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因為只要客觀實在的東西,才可能有它內在的發展規律」;(2)它「必須是旨在探討對象發展規律的認識活動」。歷史學顯然符合這兩層要求。但是,這樣的歷史學還不能稱為真正的歷史科學,因為它只是具備了成為一門科學的必要前提,還不具備成為一種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所應有的充分前提。一門學科要成為一種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還需要同時符合第三層要求:「必須以揭示出事物的規律為前提,然後按照事物本身的規律(即它的內在聯系)去說明事物的原因,是為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
這樣一種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意義上的真正科學的歷史學,迄今為止,只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產生,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為前提的。這種歷史觀為歷史學提供了一種科學的理論指導,使它顯示出區別於以往其他史學的頑強特徵,顯示出它的鮮明的科學性。」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在思想方法上的重要特徵,是它僅僅從歷史本身去認識歷史,而不是從天上的雲霧中或是從人們的心靈、頭腦中去認識歷史。換言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首先確定了史學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質,把人類社會的一切歷史都當成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去研究,從而在歷史研究的出發點上實現了深刻的變革。「它堅信,只要從頑強的事實出發,才能如實地揭示歷史的真相。」其次,「馬克思主義史學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實際應用,獲得了研究歷史現象之間必然聯系的方法論指導,從而使歷史學真正成為研究事物規律性並依其規律描述真實歷史過程的實證科學。」「使歷史學成為科學的最重要的根據,是對人類社會歷史運動規律的探討。然而,至今的哲學發展史表明,到目前為止,還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具體說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真正揭示了人類歷史運動的基本規律。於是,問題就簡化成這樣,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作指導,歷史學才能成為真正的科學。」據此,中國歷史學的科學性,除它具備了一門學科的科學性所必須符合的一般性要求以外,根本的依據就在於它是歸屬於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范疇的一門學科。換言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科學性,根本地決定了中國歷史學的科學性。
『貳』 歷史學的釋義與內涵
關於史學的定義或解說,雖然在文獻史上大多是近人或今人確定的,但是從邏輯序列上講,它們其實與歷史學自身演進的自然歷史過程和人們對它加以認識的思想史過程是基本相符的。
「史有二義」和今人的「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與「知識體系」說、「超科學」或「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科學」說,可以看作是分別對應於歷史學在其發展歷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個時代的客觀存在事實在歷史學家思想上或理論上的表現形式。其中,「科學」說中的一般「科學」說和其他兩種史學解說,分別反映了歷史學第四個發展時代中的前後兩個不同時期;至於後者,更確切地說,是當代史學實踐的客觀存在狀態在歷史學家理論形式上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說,是史學理論工作者對當代史學實踐進行抽象性認識的理論結果。而當今中國歷史學界史學界說紛紜,不過是史學實踐日趨復雜多元的紛亂現實在史學工作者思想上造成認識混亂的切實反映;而且,各自對史學定義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定義者學術背景和研究對象的具體內容的影響。
在幾種史學的定義中,就中國未來史學的發展而言,比較有意義的是:何兆武先生的「超科學」說、李振宏先生的「具有特殊性、綜合性、整體性、真實性的具體的和實證的科學」說和蔣大椿先生的「整合學」說。其中,李、蔣二說雖各自從不同的分析角度和相同的角度而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得出,但在對歷史學的特性的認識上,實基本一致,因此可作進一步的融合而成為一派之說。就研究狀況而言,未來中國史學本體論研究,如果說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學派的話,那麼,它們無疑是值得援用為學派建立和發展的理論基礎的解說。本書的史學定義,將以李、蔣二說為基礎來確定。因為,歷史學不僅僅是一種活動,不僅僅是專門的學問或學術,也不僅僅是一種知識體系,它更是一門在研究對象和任務方面都具有科學性的特殊學科。對於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來說,它不僅僅是一門一般意義上的科學,它更是一門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意義上的科學。
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由於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既存事實,對歷史學是什麼的回答,就不應該再繼續停留在一般歷史學的認識階段,而必須把它當做一門完成的知識形態意義上的科學來看待。中國歷史學理應歸屬於迄今為止唯一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范疇,而不是也不應該是任何別的什麼歷史學。與此同時,我們今天確定歷史學的定義,不能滿足於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時代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史學認識水平,必須結合後馬克思恩格斯時代,特別是當代中國和世界的史學實踐的現實存在狀況,從而作出我們時代的關於史學的確切定義。史學定義的重新確定,必須符合並反映這個時代要求。
歷史學對於個體歷史學家來說,它可以成為他賴以謀生的一種技巧性或技能性的職業手段,也不妨可以成為他從歷史中汲取必要的文化素質或從歷史中認識人類自身的一種方式,或是作為他提高其文化藝術體驗和鑒賞能力的一種有益的精神活動;個體歷史學家當然亦可以是非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之外的其他歷史觀來指導其歷史研究;而且,並非每一個體歷史學家、每一次具體的史學實踐,都必須承擔起揭示某一或每一民族、國家的歷史運動特殊規律的任務。但是,諸如此類產生於歷史認識和歷史學發揮其功能與作用過程中,僅僅來自史學主體的主觀認識和這種認識形式、認識手段的特殊性和歷史學利用方式的特殊性,或發生在個體史學主體身上的特殊現象,來自歷史學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所產生的特性,而不是產生於歷史學確定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本身,更非結合今天歷史學發展現實狀況的東西,是不能成為否定歷史學是一門科學的根據的。
從特性方面講,盡管歷史學或多或少地具有其他社會科學甚至人文學科(如文學、藝術)的某些一般特性,但它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不在於這些一般特性,而在於它根源於自己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把自己區別於其他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的特性,其中較顯著且重要者有:它與哲學相比的特殊性特徵,與一般社會科學相比的綜合性、整體性特徵,與文學相比的真實性特徵。 在歷史學身上所表現出的某些人文學科一般性特性的東西,同樣不能成為否定它是一門科學的根據。因此,任何關於歷史學不是科學的史學的定義或解說,都不能拿來作為重新確定史學的定義的基礎性材料。
歷史學是科學。它的科學性的一般根據有二:一是它的研究對象的客觀實在性和真實性。歷史學研究的對象——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們所構成的歷史運動事實和過程,——作為歷史存在,是客觀實在的東西,它不以歷史認識者的主觀意志而改變,具有客觀實在性和真實性。一是它所承擔的任務。歷史學的任務在於揭示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的特殊規律和特點,歷史研究是一種旨在探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特殊規律的認識活動。僅憑這兩條,歷史學就具有了一般科學所具有的科學性。
一門學科的科學性的一般判斷根據是:
(1)「研究的對象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因為只要客觀實在的東西,才可能有它內在的發展規律」;
(2)它「必須是旨在探討對象發展規律的認識活動」。 歷史學顯然符合這兩層要求。但是,這樣的歷史學還不能稱為真正的歷史科學,因為它只是具備了成為一門科學的必要前提,還不具備成為一種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所應有的充分前提。一門學科要成為一種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還需要同時符合第三層要求:「必須以揭示出事物的規律為前提,然後按照事物本身的規律(即它的內在聯系)去說明事物的原因,是為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
這樣一種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意義上的真正科學的歷史學,迄今為止,只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產生,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為前提的。這種歷史觀為歷史學提供了一種科學的理論指導,使它顯示出區別於以往其他史學的頑強特徵,顯示出它的鮮明的科學性。」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在思想方法上的重要特徵,是它僅僅從歷史本身去認識歷史,而不是從天上的雲霧中或是從人們的心靈、頭腦中去認識歷史。換言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首先確定了史學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質,把人類社會的一切歷史都當成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去研究,從而在歷史研究的出發點上實現了深刻的變革。「它堅信,只要從頑強的事實出發,才能如實地揭示歷史的真相。」其次,「馬克思主義史學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實際應用,獲得了研究歷史現象之間必然聯系的方法論指導,從而使歷史學真正成為研究事物規律性並依其規律描述真實歷史過程的實證科學。」「使歷史學成為科學的最重要的根據,是對人類社會歷史運動規律的探討。然而,至今的哲學發展史表明,到目前為止,還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具體說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真正揭示了人類歷史運動的基本規律。於是,問題就簡化成這樣,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作指導,歷史學才能成為真正的科學。」
據此,中國歷史學的科學性,除它具備了一門學科的科學性所必須符合的一般性要求以外,根本的依據就在於它是歸屬於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范疇的一門學科。換言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科學性,根本地決定了中國歷史學的科學性。
歷史學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是歷史研究主體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提供的一般規律指導下,運用一定的思維認識方式和手段,在與歷史客體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對歷史客體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規律和特點的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歷史知識。
在這一史學定義中:「整合型的社會科學」的含義是,歷史學是一門以科學性和真實性為基礎,內在地或是以「外加的」方式融合了特殊性、綜合性(或整體性)、實證性、抽象性(或哲學性)、價值性、藝術性的整合型社會科學,因此它不同於一般的哲學、其他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科;「歷史研究主體」即歷史學家,而不是一般民眾或其他社群;「馬克思主義哲學」,具體來說,是歷史唯物主義,主要是指馬克思和恩格斯「特別強調的」、「特別堅持的」辯證的、歷史的、唯物的觀察事物的思想方法,而不是它的具體歷史結論 ;「歷史客體」,是指首先作為一種歷史客觀實在而存在(「自在之物」)、然後才進入歷史學家認識視野而轉化成為認識客體而存在(「為我之物」)的世界各民族、國家的無數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以及由它們所構成的世界各民族、國家的客觀歷史事實和過程,是歷史學的對象領域,因而它不是哲學研究對象之一的一般人類社會的客觀歷史過程;「特殊規律和特點」,是指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的特殊規律和特點,而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歷史學在它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政治性的記事活動、附屬於政治而以文化積累為主的綜合活動、學問或學術、知識體系、哲學、科學等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發展環節,在認識方式上經歷了價值的、考實的、藝術的、科學的、哲學的等等不同形式的認識方式。
歷史學發展到了今天,雖然它必然地要包含先前出現過的一切表現形式或發展環節,並把它們當做自己的不可或缺的構成因素或部分;就個別的或特殊的史學現象而言,今天的歷史學亦可以其先前曾經擁有過的某種表現形式而存在。
可是,在一般意義上,歷史學絕不可以歸結為其中的任何一種形式或環節,或者依據其中的某一種表現形式或發展環節來確定歷史學的一般定義。歷史學,只能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如果否認這一點,那麼在認識論、方法論和哲學傾向上,就要麼表現為歷史觀念的缺失,要麼表現為對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庸俗化和作為這種庸俗化的必然歸宿的相對主義、懷疑論或折衷主義。
列寧在闡述「唯物主義辯證法無疑地包含著相對主義,可是它並不歸結為相對主義」的原理時說:「辯證法,正如黑格爾早已說明的那樣,包含著相對主義、否定、懷疑論的因素,可是它並不歸結為相對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無疑地包含著相對主義,可是它並不歸結為相對主義,這就是說,它不是在否定客觀真理的意義上,而是在我們的知識向客觀真理接近的界限受歷史條件制約的意義上,承認我們一切知識的相對性。」 列寧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辯證法與相對主義之間的關系原理,對於我們今天確定歷史學的定義、分析現有關於歷史學的定義的價值、理解「歷史學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乃至考察其他觀念形態的事物,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指導意義。
『叄』 歷史學有哪些史觀都是研究什麼
1、全球史觀(整體史觀)
全球史觀的基本特徵是:將整個人類歷史看做一個整體來研究。其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歐洲,也包括廣大亞非拉地區。斯塔夫里阿諾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對全球史觀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關注的是全人類,而不僅僅是歐洲人或是非歐洲人。此外,全球史並不等於國別史或地區史的簡單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區和國家歷史的相互聯系和影響。
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世界史時,重點考慮世界是如何從孤立走向一體的;重點理解西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工業革命、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全球化等問題。同時,在學習中國史時,把它放在整個世界歷史的大背景、大視野下進行考察。
2、文明史觀
文明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文明史觀的基本特徵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標准,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農業文明時代和工業文明時代;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從現實追溯歷史,從歷史聯系現實,說明人類歷史是如何傳承的,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文明類型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觀為指導,我們要重點理解並掌握資本主義發展從手工工場時代到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信息時代的演變過程;要重點復習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的三權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對今天人類社會的發展依然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3、現代化史觀
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就是現代化。現代化史觀重點考察的就是這一發展演變的過程。現代化史觀的基本特徵是:認為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學化、大眾化和通俗化,以及社會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現代化的類型可以分為原發型和傳導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英法美是原發型、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日本史傳導型、資本主義的現代化,而中國則是傳導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4、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中葉創立。《德意志意識形態》是它形成的主要標志。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是:認為歷史的主體是現實的人,他們的性質和活動受制於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的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矛盾,是推動一切盛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表現為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在歷史學習時,當我們分析歷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影響時,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這一方法。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肆』 史學概論 唯物史觀的歷史動力理論有何啟發意義
1、歷史觀點大致可分為哪三個方面的內容?試就每一方面列舉三個具體觀點。
①歷史運動:進化論;退化論;循環論;停滯論;理勢變化論;規律論
②歷史動力:天命史觀;英雄史觀;文化史觀;地理環境論;
重人事思想;經濟決定論;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推動社會發展
③史學功能:資鑒史觀;垂訓史觀;經世史觀;史學無用論
2、什麼是歷史?什麼是歷史學?歷史是人類社會經歷過的客觀存在的過程;歷史學是研究社會歷史現象和過程並揭示其規律的科學。
3、歷史與歷史著述的區別與聯系
(1)區別:概念與性質的區別;歷史是客觀的有規律的,而歷史著述是主觀的認識;歷史是唯一的,永恆的,一旦被創造出來,就無可改變;而歷史認識則是豐富多樣的,不斷變化的。
(2)聯系:二者關系密切,原材料與加工品之間關系,前者為基礎,著述極力反映真實的歷史。
4、實證主義史學局限性
①偏重對政治的研究,忽視了政治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忘記構成民族、國家的人、普通人。弗里曼甚至說「歷史就是過去的政治,政治就是當前的歷史」。
②由於強調了史學向科學看齊,矯枉過正,結果就忽視了與其他學科交流的關系,
③實證主義也忽視了歷史這門學科的人文性質。
5、為什麼說歷史學是科學而非藝術
歷史學是研究社會歷史現象和過程並揭示其規律的科學
①歷史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同樣是不以任何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②歷史學與科學一樣也要揭示事物、現象發展運動規律。
歷史學具有時間一去不復返,空間不可接近,事實的強烈個別性和一次性特點。
⒉歷史學的內容是科學的,其表現形式是講求表達藝術的。
①歷史學離不開文字的表述,而文字的表述方式即是一門藝術。
②史學研究對個別事物的描述離不開形象思維,即藝術思維方式。
6、簡述歷史學的學科結構:
以客觀歷史為研究對象的諸學科、以歷史資料為研究對象的分支學科以歷史學本身為研究對象的分支學科。
7、列舉歷代管理檔案的機構(4個):周朝「天府」,漢朝東觀、蘭台,唐朝「史館」,宋元「架閣庫」,明朝有「皇史宬」,清朝內閣大庫。
8、簡述梁啟超的史學成就。
(1)五四運動前從理論上對封建史學的批判和提出建立資產階級史學的主張
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
(2)五四以後許多文化學術史專著問世:
9、列舉十部梁啟超在五四以後文化學術史方面的專著。
社會史方面:《太古及三代載記》、《春秋載記》、《戰國載記》等;
學術思想史方面:《陰陽五行說之來歷》、《老子哲學》、《孔子》、《墨子學案》、《老、孔、墨以後學派概況》、《先秦政治思想史》、《先秦學術年表》、《評胡適之中國哲學史大綱》、《儒家哲學》、《莊子天下篇釋義》、《荀子評諸子語匯解》、《清代學術概論》、《韓非子顯學篇釋義》、《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戴東原哲學》、《戴東原先生傳》、《顏李學派及現代教育思潮》等
史學理論方面:《中國歷史研究法》及《補編》、《歷史統計學》等;
文獻學方面:《墨經校釋》、《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說方誌》等;
文化史方面:《科學精神與東西文化》、《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地理及年代》、《近代學風的地理分布》
文學史、詩歌史方面:《屈原研究》、《情聖杜甫》、《陶淵明》、《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桃花扇注》等;
民族、宗教史方面:《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翻譯文學與佛典》、《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等。
10、簡述王國維的史學成就。
提出二重證據法;開拓了學術上的新領域,在漢晉木簡和敦煌寫卷的研究上,有開創之功;把甲骨文的研究與商史研究相結合;在歷史和歷史文獻考據方面的成就;文學上的成就。
11、簡述陳寅恪的史學成就
致力於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敦煌文書研究開拓者之一;以詩文證史是其考證史實的一大特點《秦婦吟校箋》《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民族文化之史研究。
12、簡述陳垣的史學成就
開始了把宗教作為歷史研究課題和對象的宗教史;元史研究:歷史文獻學方面成就;表微學:《通鑒胡注表微》;學術方法上重視史料來源、區分類例。
13、列舉陳垣的「古教四考」與「宗教三書」
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溫教考、開封一賜樂業教考、火祆教入中國考、摩尼教入中國考
宗教三書:《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諍記》《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14、列舉陳垣在歷史文獻學方面的成就
目錄學:《文津閣四庫全書冊數、頁數表》《四庫書目考異》《敦煌劫餘錄》等
年代學:《二十史朔閏表》《中西回史日歷》
避諱學:《史諱舉例》
校勘學:《元典章校補釋例》《校勘學釋例》
『伍』 學歷史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
學習歷史的意義與價值:
1、不懂歷史,就難以從中汲取營養,獲得 經驗 和啟示。
歷史作為一門學科,它具有自身的學科體系和廣泛的包容性,它包括人、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涵蓋政治、經濟、 文化 、民族、國際關系、社會風俗等。
2、不懂歷史,就難以揭示社會規律,預示未來的發展。
歷史的最高層次是社會功能,即歷史揭示社會發展奧秘、預示社會未來的前進方向。
學習歷史有三個功用
第一個功用是「啟發智能」。
最好的方法,是接近有智慧的人。但能不能遇見有智慧的人,他願不願和你交友,能認識到多深,這都是不能掌握的事。
第二個功用是「審時度勢」。
這個世界上,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而歷史學正是為了培養眼光不局限於當代,而能洞徹事物發展脈絡與前因後果的人才,這也就是古人會把歷史學當成是領袖必備教育的原因。
第三個功用,也是最後一個功用,就是「感動人心」。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
『陸』 歷史學的是研究什麼和什麼的科學
是研究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的。
歷史學的定義從內涵上可歸納為兩種。
廣義的「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1)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和(2)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不包括前者,而專指後者。
狹義上的史學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就其性質而言,因歷史學家們考察的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而有「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知識體系」說、「科學」說、「藝術」說和「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整合」說等等不同的界定。
『柒』 歷史學的好對人生有什麼好處
歷史學科是一間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對學生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人生觀、世界觀、道德信仰和精神意念等萬面的建設上。由於歷史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一段距離,使得歷史因沒有實用價值、畢業後就業機會少等諸多方面的原因而倍受冷落和歧視。歷史作為一間基礎學科在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學科能力、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教育、陶冶情操等方面起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1、不懂歷史,就難以從中汲取營養,獲得經驗和啟示。
歷史作為一間科學,它具有自身的學科體系和廣泛的包容性,它包括人、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國際關系、社會風俗等等。西人說:"歷史敘述過去,但是這個過去乃是現在的歷史。"歷史把老人們的經驗傳給兒童,若沒有歷史,老人也如兒童"。可見,歷史是反思之學,我們埋應從中總結經驗、汲取營養、獲得啟迪。從前人為鑒,避免重蹈覆轍;以前事為師,努力取其教益。因而,歷史具有借鑒資政和啟迪心智的功能是不爭的事實。
2、不懂歷史,就難以揭示社會規律,預示未來的發展。
唐太宗曾說:"以人為鑒,可知得失;以古為鑒,可知興替。"這就闡明了歷史的最高層次的社會功能,即歷史的揭示社會發展奧秘、預示社會前進方向的獨特功能。可見歷史乃治國之學,興國之學。歷史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培養教育青少年,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歷史感,幫助他們正確認識中國的過去和現在,世界的歷史和今天,便之以充分的信心、堅強的毅力、歷史的智慧,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中去。
3、祖國振興需要愛國精神
歷史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尤其是愛國主義教育。"史學者,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梁啟超兒什麼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它有著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和國際環境嚴峻復雜的形式下,在國家繁榮、民族復興的過程中,我們迫切需要愛國主義的精神支柱及其巨大的凝聚力來增強公民的民族自信,凶、自蒙感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從而為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復興做出努力。
4、人的發展渴求人文關懷。
"人"的發展應該是全面的、健康的、和諧的,這是人的自身發展的需要,因為良好的人文素養能夠提高人的個性修養和生存質量,優化人的認知結構,開闊其思維視野,增強人的氣質魁力。在社會迅速轉型和高科技發展對人的生活萬式、思維方式、道德觀點、價值觀念產生巨大影響、對人文知識相對忽視的總體形式下,教育出現了重"應試",輕素質,重理輕艾等實用主義的短視傾向,從而造成了青少年學生畸形發展,人文知識"營養不良",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更應強調人文精神的培養。
『捌』 歷史學究竟有什麼作用
歷史學科是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能建設學生人生觀世界觀道德信仰和精神意念等,
不懂歷史就難以從中汲取營養,獲得經驗和啟示
就難以揭示社會規律,預示未來的發展
『玖』 歷史學研究什麼
歷史學研究什麼?
歷史學(history),簡稱史學,是專門研究歷史的學科,一般而言,其專指整理與研究人類有文字以來所留下的文字與圖像紀錄的學科。
History is the study of the past, focused on human activity and leading up to the present day.[1] All that is remembered of the past and preserved in some form is seen as the historical record.[2] Some historians study universal history, comprising all that has been recorded of the human past and all that can be deced from artifacts. Others focus on certain methods, such as chronology, demographics, historiography, genealogy, paleography, and cliometrics, or areas, for example History of Brazil (1889–1930), History of China, or History of Science.
The word history is derived from the Ancient Greek ἱστορία, historía, meaning "a learning or knowing by inquiry, history, record, narrative." The Latin form was historia, "narrative, account." In Old French, the word "estoire" was coined by Brigitte Gasson.[1] The word entered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1390 with the meaning of "relation of incidents, story". In Middle English, the meaning was "story" in general. The restriction to the meaning "record of past events" in the sense of Herodotus arises in the late 15th century. In German, French, and indeed, most languages of the world other than English, this distinction was never made, and the same word is used to mean both "history" and "story".
Broad discipline
Although the broad discipline of history has often been classified under either the humanities or the social sciences,[3] and can be seen as a bridge between them, incorporating methodologies from both fields of study, Ritter places history in the humanities, and asserts that it is not a science.[4]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study of History has been revolutionized by French historian Fernand Braudel,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such outside disciplines as economics, anthropology, and geography on global history. Traditionally, historians have attempted to answer historical questions through the study of written documents, although historical research is not limited merely to these sources. In general, the sources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can be separat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what is written, what is said, and what is physically preserved, and historians often consult all three.[5] Historians frequently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written records, which would limit history to times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writing. This emphasis has led to the term prehistory,[6] referring to a time before written sources are available. Since writing emerged at different tim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ehistory and history is often dependent on the area being studied.
There are a variety of ways in which the past can be divided, including chronologically, culturally, and topically. These three divisions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and significant overlaps are often present, as in "The Argentine Labor Movement in an Age of Transition, 1930–1945." It is possible for historians to concern themselves with both the very specific and the very general, although the trend has been toward specialization. The area called Big History resists this specialization, and searches for universal patterns or trends. Traditionally, history has been studied with some practical or theoretical aim, but now it is also studied simply out of intellectual curiosity.[7]
History and prehistory
Stonehenge, United KingdomThe development,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practices and events are the subject of history.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division between history and prehistory became problematic. Criticism arose because of history's implicit exclusion of certain civilizations, such as those of Sub-Saharan Africa and pre-Columbian America. Historians in the West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focusing disproportionately on the Western world.[8][9]
Additionally, prehistorians such as Vere Gordon Childe and historical archaeologists such as James Deetz began using archaeology to explain important events in areas that were traditionally in the field of written history. Historians began looking beyond traditional political history narratives with new approaches such a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all of which relied on various sources of evidence. In recent decades, strict barriers between history and prehistory may be decreasing.
There are differing views for the definition of when history begins. Some believe history began in the 34th century BC, with cuneiform writing. Cuneiform was written on clay tablets, on which symbols were drawn with a blunt reed called a stylus. The impressions left by the stylus were wedge-shaped, thus giving rise to the name cuneiform ("wedge-shaped"). The Sumerian script was adapted for the writing of the Akkadian, Elamite, Hittite, Luwian, Hurrian, and Urartian languages, and it inspired the Old Persian and Ugaritic national alphabets. Even older pictographic scripts from the region are also known, including the pre-cuneiform Proto-Elamite and Ins scripts (still undeciphered).
Sources that can give light on the past, such as oral tradition, linguistics, and genetics, have become accepted by many mainstream historians. Nevertheless, archaeologists distinguish between history and prehistory based on the appearance of written documents within the region in question. This distinction remains critical for archaeologists because the availability of a written record generates very different interpretative problems and potentials.
Historiography has a number of related meanings. It can refer to the history of historical study, its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s (the history of history). It can also refer to a specific body of historical writing (for example,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ring the 1960s" means "medieval history written ring the 1960s"). Historiography can also be taken to mean historical theory or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writing and memory. As a meta-level analysis of descriptions of the past, this third conception can relate to the first two in that the analysis usually focuses on the narratives, interpretations, worldview, use of evidence, or method of presentation of other historians.
The historical method comprises the techniques and guidelines by which historians use primary sources and other evidence to research and then to write history.
The "father of history" has generally been acclaimed as Herodotus of Halicarnassus (484 BC – ca.425 BC).[12] However, it is his contemporary Thucydides (ca. 460 BC – ca. 400 BC) who is credited with having begun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history in his work 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hucydides, unlike Herodotus and other religious historians, regarded history as being the proct of the choices and actions of human beings, and looked at cause and effect, rather than as the result of divine intervention.[12] In his historical method, Thucydides emphasized chronology, a neutral point of view, and that the human world was the result of the actions of human beings. Greek historians also viewed history as cyclical, with events regularly reoccurring.[13]
Outside of Europe, there were historical traditions and sophisticated use of historical method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a. The groundwork for professional historiography in East Asia was established by the Han Dynasty court historian known as Sima Qian (145–90 BC), author of the Shiji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For the quality of his timeless written work, Sima Qian is posthumously known as the Father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Chinese historians of subsequent dynastic periods in China used his Shiji as the official format for historical texts, as well as for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Saint Augustine was influential in Christian and Western though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edieval period. Through the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periods, history was often studied through a sacred or religious perspective. Around 1800, German philosopher and historian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brought philosophy and a more secular approach in historical study.[7]
In the preface to his book the Muqaddimah, historian and early sociologist Ibn Khaln warned of seven mistakes that he thought that historians regularly committed. In this criticism, he approached the past as strange and in need of interpretation. The originality of Ibn Khaln was to claim tha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of another age must govern the evaluation of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 to distinguish the principles according to which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attempt the evaluation, and lastly, to feel the need for experience, in addition to rational principles, in order to assess a culture of the past.
Other historians of note who have advanced the historical methods of study include Leopold von Ranke, Lewis Bernstein Namier, Geoffrey Rudolph Elton, G.M. Trevelyan and A.J.P. Taylor. In the 20th century, historians focused less on epic nationalistic narratives, which often tended to glorify the nation or indivials, to more realistic chronologies. French historians introced quantitative history, using broad data to track the lives of typical indivials, and were prominen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ultural history (cf. histoire des mentalités). American historians, motivated by the civil rights era, focused on formerly overlooked ethnic, racial, and socio-economic groups. In recent years, postmodernists have challenged the validity and need for the study of history on the basis that all history is based on the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of sources. In his book In Defence of History, Richard J. Evans, a professor of modern history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defended the worth of history.
『拾』 學歷史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讀史有學問,讀史有智慧。我們可以以史為鑒。現實中的一切,總能找到它們歷史的影子,歷史書卷里的眾生百態,也總能在現實中找到它們的注釋。了解歷史知識、總結歷史經驗、吸取歷史的教訓,對我們以後在處事代物都大有幫助。
最後,引用毛主席的一首詞。
賀新郎·讀史
人猿相揖別。
只幾個石頭磨過,
小兒時節。
銅鐵爐中翻火焰,
為問何時猜得?
不過幾千寒熱。
人世難逢開口笑,
上疆場彼此彎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
但記得斑斑點點,
幾行陳跡。
五帝三皇神聖事,
騙了無涯過客。
有多少風流人物?
盜跖庄蹻流譽後,
更陳王奮起揮黃鉞。
歌未竟,
東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