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為什麼沒有更古、更多的古建築
到過埃及、希臘、義大利的人都不能不驚嘆那些地方古建築的悠久歷史和完好保存。且不說那些巍然屹立的金字塔已經歷了三四千年的風霜,就是已有近1900年之久的羅馬萬神殿,不僅基本完好,現在還是一座氣勢宏偉的大建築。歐洲不少中世紀以來的建築,盡管都是幾百年的老屋,今天還在超期服役,並且依然顯得雍容華貴,完善舒適。 反觀中國,雖然號稱五千年文明,但今天還存在的真正的古建築卻少得可憐,年代也晚得多。先秦的所有建築早已不復存在,就是綿延萬里的秦漢長城、壯麗輝煌的漢唐宮闕,只留下一道道夯土或一堆堆台基,明朝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沒有留下任何地面建築。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建築大概要數隋朝李春所建的趙州橋;最早的木結構建築是梁思成於1937年發現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著名的山西應縣木塔(佛宮寺釋迦塔)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年)。在中國歷史上見於文字記載的建築中,能夠保留下來的比例極低,今天依然能夠使用的更是屈指可數。就是一般的「百年老屋」,如果不是多少有點中西合璧的話,也很少有人願意居住了。 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歷史的一大遺憾,自然也是中國古建築的遺憾。但認真分析一下,出現這樣的結果卻並非偶然。 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築或比較完整的遺跡幾乎都是使用石料的,埃及的金字塔、希臘的巴台農神廟、印度的塔姬陵等等。但中國的古建築基本都是土木或磚木結構,石料僅用於台階、門檻、柱礎、欄桿、局部裝飾、雕塑等,連採用石柱的建築也不多見。木結構建築易受蟲蛀鼠嚙,也不耐風雨雷電、霉爛朽變,更難逃祝融之災。同樣遭受天災人禍,石建築一般還能保全骨架,容易修復,而土木建築往往已盪然無存。就是日常維修,土木結構的建築物也比較麻煩。這不能不說是過於優越的地理環境使我們的祖先失去了選擇性,因為在中國早期文明興起的地方一般都有茂密的森林,或者離森林不遠,便於就地取材。在黃土高原和黃土沖積的平原上,優質石材反而不易取得,而且開鑿不易,不如利用木材那麼容易。有的地方如太行山北段也有很好的石料,但在原始森林還大量存在的情況下,使用木材無疑更便利。如十六國時石勒要在襄國(今河北刑台)建宮殿時,竟有洪水將太行山上的大批樹木沖下。而在泛濫平原的尼羅河三角洲、多山的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和伯羅奔尼撒半島,開採石料顯然比採伐木材更方便。而一旦形成傳統,即使地理環境已經改變,人們也會按原來的方式行事。例如,到明清時在北京一帶建造或修理宮殿陵墓寺廟時,盡管北方已經沒有合用的木材可以採伐,還是會不惜代價從四川、雲南等處運來巨大的木材,以維持長期沿用的木結構建築。就是一般的民間建築,基本的模式也沒有改變。土木或磚木結構的建築解決了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數千年的居住問題,也使中國這片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除了新開發的地區以外,各地的森林都採伐殆盡。另一方面,天災人禍造成的火災一次次將建築物毀滅,項羽焚燒秦朝宮室的三個月大火,南宋杭州城內一次次毀滅性的火災,只是無數次火災中顯著的例子,就是連明清紫禁城中的三大殿也未能倖免。 如果說第一方面的原因是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先民作出的一種不得已的選擇,那麼第二方面的原因卻完全是人為因素,那就是人們對待古建築的態度,一向是追求「整舊如新」,而不是「整舊如舊」。當然這種觀念的產生也與客觀條件有關,木結構建築無法持久,無人居住或使用,一座建築很快就會朽敗以至倒坍。就是有人居住或使用,也得不斷維修。在木材容易獲得或價格不高時,與其局部更換,還不如整體重建。但這樣一次次「整舊如新」的結果,恰恰是對古建築的一次次破壞。例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就提到,滕子京重修岳陽樓時是「增其舊制」,而不是「復其舊制」或「遵其舊制」。正因為如此,盡管岳陽樓始建於唐開元四年(716年),但經過歷代一次次「增其舊制」式的重修,現在留下的早已不是原來的古建築了。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介紹:現存的建築物始建於什麼朝代,但看到的建築物卻絲毫看不到那個時代的外形和風格,大多是明清建築的式樣,甚至已變成上個世紀的產物了。而得以保存至今的真正的古建築,往往是處於窮鄉僻壤、深山荒野,雖然一直得不到世人的重視和保護,卻躲過了「整舊如新」之厄,盡管大多已岌岌可危,卻容貌不改。 第三方面的原因則是中國建築觀念本身的缺陷——過於重視建築物禮儀性的、政治性的、公共性的作用,卻忽視甚至無視其生活功能。結果是,一切富麗堂皇、寬敞舒適的建築物幾乎都屬這一類——宮殿、陵墓、衙門、寺廟、祠堂、會館、樓、台等,而私人住宅,特別是一般平民百姓的住宅就等而下之了。專制等級制度充分體現於建築的規格,不同等級和身分的人只能建造或居住於相應的規格的住宅中,只有少數貴族、官僚、地方豪強才敢「逾制」,但也要冒很大的風險。在參觀義大利的龐貝古城廢墟時,我對城中平民住宅的規格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這座相當於中國東漢前期的城市中,一般居民都擁有一座獨立的住宅,包括三至四間卧室、起居室、浴室,比起同時代的中國平民住宅來要寬敞舒適得多。就是在私人住宅中,用於家庭或家族祭祠、禮儀、接待、聚會的大廳、祠堂(家廟)一般都是建築的主體,居於核心,標准較高,而卧室等私人空間往往陰暗狹小。我去參觀號稱「千古一村」的江西樂安縣流坑村時正值盛暑,在看過的幾座古宅中我都注意觀察了其中的居室,發現都處於廳堂的附屬地位,都處在夾層、偏房、後室,顯得狹小、黑暗,悶熱難當。正因為如此,有錢有勢的人都會設法「逾制」,或者棄舊圖新,另建花園、別業、書屋。就連貴為君主的清朝皇帝、慈禧太後,也更願意住在承德避暑山莊、圓明園、頤和園。歐洲一些建於三四百年前的住宅,今天去住還覺得很舒適,但我見過的明清帝後寢宮、曲阜孔府的內宅,卻實在沒有什麼令人羨慕之處。怪不得清朝皇帝修圓明園時要建西式房屋,晚清時上海的官紳無不住新式住宅,民國時在天津和青島的前清遺老都住洋房別墅,偽滿溥儀的「皇宮」也是中西合璧、以西為主。試問今天研究和保護古建築的專家學者,誰還住在千年古村、百年老屋中?又有誰願意遷入未加改造或現代化的四合院、徽派建築、石庫門、吊腳樓、土樓、碉樓、窯洞之中?盡管它們既屬「傳統文化」,又有說不完的「好處」。 以上的說法並不是對中國古建築的全面評價。第一點只是指出它的先天性不足,總的來說,這是當時的地理環境所造成的,也是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但應該正視這一事實。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值得我們今天吸取的教訓,所以對現存的古建築一定要堅持「整舊如舊」,只能盡可能使它們延年益壽,而不要輕易傷筋動骨。按照今天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手段,任何古建築都可以重建,但真正的古建築的保存卻依然面臨很多難題。唯其如此,古建築才值得全人類珍視。第三方面的原因則影響到我們對待古建築的態度——是將它們作為我們的歷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加以保護和保存,還是要繼續發揮它們的使用功能?應該承認,它們中的絕大部分早已不適應現代人使用了,任何人都不應該片面強調它們的「優點」(即使以往確實存在),而要求人們耐心地住下去,即使他們自己願意。只有正視這個矛盾,解決這個矛盾,中國為數不多、年代並不太久遠的古建築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才不至於消失在建設性、保護性的破壞之中。
2. 從天津的城市老建築看天津歷史文化與北京的不同
北京以中國古建築為主,因為他是遼金元明清五代故都,所以皇家的故宮,天壇之類的古建築居多。
天津:由於在近代中國被侵略時天津被迫開放通商口岸,英、法、美、俄、日、比、奧、意、德,9國都在天津劃定租界區,建了很多歐式建築,今天仍然有很多保留了下來。
由於歷史足跡不同,因此造成的建築風格不同。
3. 簡略天津人文,歷史,建築,發展,改革
天津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始歷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直至遼宋數千年的不斷開發,在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區因地利而成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輸轉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鎮;明朝設衛築稱之後,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天津漸漸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商業城市;到清代中葉以前,天津得河槽、海運和蘆鹽之利,已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的商業集散中心、拱衛京師的畿輔重鎮。從咸豐十年(1860〕被迫開埠至民國時期,是天津崎型發展階段,一方面,作為工業大城市不斷向近代化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在距今約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便已開始在此聚居和勞動生息了。薊縣城東五里發掘的圍坊遺址,即為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殷商時期,天津北部山區分布著戌狄等少數民族的一些小國。西周及春秋時期,這一地區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戰國時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屬趙、燕兩國,為燕、趙、齊爭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區屬上谷郡。西漢時,天津地區南部屬渤海郡的章武、東平舒、文安縣;北部屬漁陽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無終縣。泉州城遺址在今武清縣的城上村,遺址范圍內文物遺存豐富,有鬲、豆、陶釜、瓦當和印有「泉州」戳記的陶盆殘片。在其東南11公里的雙口鎮也發現有「泉州」戳記的陶罐、陶缽等器物。東平村稱遺址在靜海西釣台村,遺址上散布著許多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文物。
天津地區瀕臨渤海,具有得天獨厚的鹽業生產條件,西漢王朝在全國公設鹽官38處,條件地區就有泉州、章武兩處,可見這里的制鹽業在當時已佔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瀕海,水運歷史悠久。東漢末年,曹操破袁紹後北征烏恆,出於軍事運輸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後開鑿了平虜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條運渠,這是天津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時起奠定了華北平原上 300餘條大小河道匯流至今天天津地區,循當時稱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區域水文形勢,同時還為這里後來發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備了條件。曹魏時處於派河口的漂榆邑(約今東麗區軍糧城一帶〕,無疑是這種有利條件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第一個原始河口港,輸轉、儲存軍需物資是它的首要職能。大業四年 (608),隨煬帝為東征高麗,命令開鑿永濟渠,「自洛口開渠,達於涿州郡,以通漕運」,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形成。大運河把黃河、淮河長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華北平原諸河匯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聯成水道交通網,遂使地近運河北端、兼有河海航運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趨重要。金元時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階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為軍屯的重要地區。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04),天津作為畿輔要地正式設衛〔衛所是明朝的軍事建置),故有「天津衛」之稱。後增設天津左衛、天津右衛。天津三衛直隸於後軍都督府,共有官兵1.6萬餘人(1493-1494)間,天津兵備道劉福將衛城用磚包砌,建四座城門,分別題額為「鎮東」、「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樓,鼓樓下起空心方城,從此天津城初具規模。此後天津成了離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糧儲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業區正式出現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分布於城中心和四門,附近到弘治年間1488-1505,以增設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躍了天津市場,這時的天津已成為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葉以後,渤海灣西岸鹽場逐漸採用曬鹽技術,從此天津地區的鹽產量大大增加,且質優價廉。為清代蘆鹽產銷中心轉移到天津創造了條件。明崇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義軍攻陷北京,建號大順,次日,天津也成為大順的轄區。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關後,隨著統治地位的穩固和經濟發展,天津衛作為京師門戶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青縣、靜海、南皮、鹽山、慶雲和滄州等6縣1州。從此天津已成為畿輔首邑。清康熙年間,隨著河海航運的發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業空前繁榮。18世紀初,由於埠際間商業的發展,天津出現了匯兌業務的錢庄,此後,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業、金融業的發展使天津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間,天津作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戰中,列強均直取天津,以圖威脅清政府,迫其簽訂城下之盟。根據1860年10月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為商埠。隨著天津的開埠,外商開始進入天津並設立洋行,天津也由一個內向的封建性商業城市逐步演變為以華北、東北乃至西北為腹地外向貿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職二十餘年間極力興辦洋務運動,通過創辦天津機械局及開創近代礦業、交通、郵電事業,天津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中心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華北,天津成為爭奪的目標,通過劃分租界,設立銀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隨之加深。辛亥革命後,天津改為天津縣,直隸省省會設於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省會仍設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區設置天津特別市,是為天津市之始。民國時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業繼續有所發展。1919年10月17日,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大學部,兩年後,正式改稱南開大學。
天津人民具有愛國、民主的光榮傳統,20世紀以來的半個世紀里,天津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斗爭為天津歷史譜寫了光輝篇章。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平津戰役,1949 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發展階段宣告結束,開始跨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天津的城市建築頗具特色。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朴實的古建築,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築。有英國的中古式、德國的歌特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典式等,人們通常把這些西洋建築稱為「小洋樓」。在一座城市中,保存著大量民族風格的古建築和如此眾多的西洋建築,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少見的。故天津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天津國內生產
總值2003年全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2386.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5%,增速比上年加快2個百分點,創1996年以來最高增幅,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前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由上年的22380元增加到25874元,按當年匯率折算,摺合3126美元,比上年增長13.8%。
GDP比重2003年,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89.7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是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1212.34億元,增長17.8%,比上年加快3.5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8%。第三產業積極化解非典負面影響,完成增加值1084.9億元,增長11.5%。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為3.7%、50.8%和45.5%。
貧困人口和扶貧計劃2001年,全市再就業人數為2萬人,全年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15億元,參加失業保險的參保人數為214萬人。2002年,全市將創造8萬個就業崗位,將城鎮登記失業人口控制在4%左右。
財政收入2003年,轄區內財政收入718.3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其中全市財政收入完成451.74億元,增長20.2%,增幅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工業產值
和增長率2003年,全市工業完成增加值110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完成總產值4370.76億元,增長2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27.79億元,增長20.1%;完成總產值4049.61億元,增長26.1%。
農業產值
和增長率2003年全年農業總產值193.50億元,比上年增長6.2%。
外貿狀況2003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293.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7%。其中進口149.97億美元,增長33.5%;出口143.74億美元,增長24%。
外資利用
狀況2003年全年新批三資企業941家,比上年增長15.3%;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額35.13億美元,增長74.3%;實際到位16.33億美元,增長62.9%。全年新批投資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198個,增長60.9%。
支柱產業汽車機械裝備、微電子和通信設備、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優質鋼管和優質鋼材為重點的四大支柱產業。
4. 歷史風貌建築的介紹
歷史風貌建築不可簡稱為風貌建築,是天津保護歷史建築的法定名詞,按照《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的定位,歷史風貌建築是:「建成50年以上,在建築樣式、結構、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等方面具有建築藝術特色和科學價值;反映本市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異國建築風格特點;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在革命發展史上具有特殊紀念意義;在產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鋪、廠房和倉庫等;名人故居及其他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建築。」而歷史風貌建築集中的街區為歷史風貌建築區。
5. 天津為何有那麼多洋樓,有什麼歷史原因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
天津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城市建築獨具特色,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朴實的古建築,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築。有英國的中古式、德國的哥特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典式、日本的帝冠式等,通常把這些外國建築稱為「小洋樓」。
6. 天津風貌建築與近代史
天津歷史不長但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卻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天津的歷史和北洋政府有著密切關系,歷史建築名人故居也很多曾住的是北洋政府的高官
像段祺瑞(舊居在今天鞍山道那邊)
袁世凱的故居現在是個飯店
馮國璋的舊居在海河邊上,對面就是袁世凱族侄袁乃寬的府邸(任職北洋政府農商總長)
梁啟超的飲冰室在民族路上,前面就是曹寓的故居(現在那一片開發成意式風情街)
鞍山道的靜園 八國聯軍進京時溥儀在這避難
張愛玲(這個有爭議)赤峰道83號位於赤峰道與山東路交口,是一幢三層連體樓房的把角兒很像是張愛玲照片里的房子,有資料證明那邊的幾棟房子是李鴻章的產業很有可能是張愛玲在天津的居所
張學良舊居在赤峰道78號離張愛玲在天津的居所很近,嘿嘿他們曾經是鄰居
張學銘(張學良的兄弟解放前曾任天津市公安局長 天津市長解放後曾任天津市建設局副局長,天津政協、全國政協委員。)故居在英租界31號路(今和平區睦南道50號)
李叔同故居 在北區糧店街62號 是一座四合院(我沒找到之前去到時候那個位置是一個工棚旁不知道是不是找錯了)
馬連良(京劇大師馬老闆)的在河北路285號現在是飯店
吉鴻昌故居 在落法租界40號路(今和平區花園路5號)
金湯橋 平津戰役會師地
7. 著名的天津古代建築有哪些
我國不乏有許多名勝古跡的城市,許多都被譽為歷史文化名城。在 天津文化 中,也有許多的古代建築,天津也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正因為天津的這些古建築存在,而且至今保留,使得當地的文化豐富多彩,蘊含著濃濃的鄉土氣息,與大自然更加的貼合。那麼,你知道天津古代的建築有哪些嗎?
天津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包括獨樂寺、大沽口炮台、望海樓教堂、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等。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黃崖關古長城,有各種造型的烽火台20多座,盤旋於群山峻嶺之中,四周風景優美如畫。
全市現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3處,區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著名的有天後宮、玉皇閣、文廟、天主教堂、清真大寺、大悲禪院、廣東會館,以及周**青年時代在津革命活動舊址等。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位於天津三叉河口西岸,原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娛樂的場所,1986年修建成包括天後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在內的古文化街,全長580米,兩端有巨型仿古牌樓,街道兩邊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和刻磚劉刻磚等專賣店鋪。
天津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北隅東門外,海河西岸,系5A商業步行街。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古文化街內有近百家店堂。
古文化街的天後宮
天津的天後宮建於公元1326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古文化街建成後,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辰吉日)在此舉行盛大的皇會,表演龍燈舞、獅子舞、少林會、高蹺、法鼓、旱船、地秧歌、武術以及京戲、評劇、梆子等。
玉皇閣
「玉皇閣」是當年天津規模最大的道教廟宇。殿內主要供奉的是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僅次於三清的玉皇大帝,它是道教世界中級別最高的神明之一。但在民間的神仙世界中,玉皇大帝卻是眾神之王,統領三界十方,就連人間的皇帝也由它管轄,因此它也就成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世界主宰。
玉皇閣的原建築群落十分龐大,由旗桿、牌樓、山門、鍾鼓樓、前殿、八掛亭、清虛閣、南斗樓、北斗樓以及三清殿組成。其中清虛閣是廟內的主體建築。但到了近代,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玉皇閣的建築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現僅存的清虛閣是玉皇閣建築群中唯一保留下來的一座明代建築。只是至今仍然沿用著玉皇閣的名稱。
文廟
天津文廟又稱孔廟、夫子廟、文宣王廟、至聖廟,位於天津市南開區東門里大街。佔地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尊崇和紀念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先聖先賢的廟宇,因與祭祀歷代名將的武廟相對,故稱文廟。
文廟也是天津的學宮所在。明、清兩代曾多次對文廟進行修繕、增建,其中規模較大的修建有明朝天順、萬曆,清朝、康熙、乾隆等幾次,逐漸形成現在的規模。此建築始建於明代,位於天津南開區東門內大街路北,是全國唯一的府縣合一的古建築群。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